『壹』 德國留學如何
德國留學:科研/教學質量高、寬進、嚴出、相對寬松的移民政策。
1、科研/教學質量高
德國公立大學雖然收費便宜,教學質量卻不低,這和德國高等教育的學制以及整個國家重視教育的政策體制有關。德國的公立大學分為兩類,Uni和FH,前者偏理論學習和科研,後者偏實踐。
德國當地的學生從中學開始可以進5類學校,這5類學校在高中畢業後將獲得不同的畢業文憑。其中僅有獲得最高級別的高中畢業文憑(Abitur)的學生有資格申請Uni,而進入Fachoberschule職業高中的學生則獲得Fachhochschulreife文憑,有資格申請FH類高校。
2、寬進
相較於英美名校精英的選拔標准,德國大部分公立大學的研究生申請條件為2.5分以上,一些大學的冷門專業甚至只要有Abitur文憑就可以直接入學。也就是說,即便你本科就讀非211/985的院校,你也有機會被德國大學的研究生課程錄取。當然類似柏林洪堡大學,慕尼黑工大之類的名校競爭還是相當激烈的。
3、嚴出
雖然德國大學的錄取難度比英美大學要低,不意味著畢業生的水平差。據統計,德國大學的本科畢業率僅不到50%,也就是說,只要你能順利畢業,你已經超過了50%的同儕。相較於國內就業市場對英美留學生的質疑和偏見,德國文憑仍然受到國內企業和用人單位的尊重。
4、相對寬松的移民政策
英美國家正在收緊對留學生的簽證政策,而德國對於高校畢業生的簽證和居留政策則相對寬松。德國移民法規定,對於在德國境內高校取得大學學位的非歐盟畢業生,給與18個月的找工作簽證。在18個月之內只要你能找到工作並順利獲得工作簽證,就可在累計繳納養老保險2年後獲得永久居留。
『貳』 請問德國留學怎麼樣啊 據說公立大學免學費
德國留學:過德語關可免學費
德國注重職業教育,其高校分為注重研究的綜合性大學和注重科技應用的應用技術大學。德國留學之所以「平價」,是因為德國大學不收取學費,目前僅在少數幾個州收取數百歐元的注冊費,低廉的成本成為很多學生考慮的目標。但是留學德國如果要享受免學費待遇,基本上都要過德語關。
本次展會,德國展團的學校以應用技術大學為主。多特蒙德應用技術大學此次在展會上推出的「中國高中畢業生集體赴德留學項目」頗受關注。這個項目主要針對參加了高考的高中畢業生。該大學得到了德國北威州的批准,為中國學生舉辦為期一年的大學預備班,畢業後升入大學學習。預備班主要強化德語、學習線性代數等相關課程,升入大學之後可選擇機械製造、電工技術、信息技術等專業。
因為預備班不屬於免費教育,所以該項目學費需要1.15萬歐元,約為10萬元人民幣,進入大學後學費則按照德國規定免收。相比而言,這樣的成本在歐美國家中也屬於極低的,因此受到很多有志於學習應用型知識學生的歡迎。
『叄』 德國留學怎麼樣
德國教育嚴謹發達,學位含金量高,很多大學均有數百年的歷史,教育水平世界認可。德國很多專業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比如機械製造、自動化、化學、環境工程、經濟、企業管理等。德國的碩士學制是2年,而且德國公立大學為留學生提供免費教育,這減輕了眾多家庭的經濟負擔。德國部分公立大學免收學費,留學成本僅為其他歐美國家的1/5—1/10。總費用約5-7萬元人民幣/年,這個優勢決定著這是工薪家庭學生留學的理想選擇。德國屬於申根國,留學德國期間可以暢游歐洲27國。
綜合性大學(Universität):以教學和科研為主。這類學校可授予本科(Diplom), 碩士(Magister) 及博士(Doctor)學位。
高等專業學院(Fachhochschule):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學生經4-5年的專業學習,可取得高等專業學院畢業文憑。
藝術院校(Kunsthochschule):專門針對藝術類學生的院校。
『肆』 德累斯頓北京理工大學靠譜嗎
靠譜。
2022年,經教育部批准,北京理工大學與德國德累斯頓公演大學合作舉辦職業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專業碩士研究生項目。
學生在通過課程考試和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後,將獲得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授予的職業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文學碩士學位證書。
『伍』 想去德國留學,有人推薦交換生
交換生只能留一年的
如果你是大學生的話,在交換的一年裡打好德語基礎考個德福。可能就能轉過去
不過德語全世界第三難學語言,沒有語言天賦一年半載出不來
英語教學的就算了,一般都是私立才給你英語授課。而且德國人英語口音實在是內個· · · · · ·
正規德國公立大學的英語授課好像是專門給211+985大學的中國學生准備
德國大學難畢業啊,本地人五六年才能出本科。
你如果是去讀大學,如果不是清華中科大那些學校,可能會讓你重修學分。我認識的一個衰人大二都在國內設計汽車什麼零件的專利了,去了以後被人安排到計算機初級班= =
研究生估計會很貴- -,沒英國好畢業
如果你是高中生,如果想去德國玩玩就交換吧,雖然你會覺得有些地方和北京上海沒得比T皿T
回來後你估計是要留級的,因為德國高中學的東西太簡單太雜太亂- -,他是我已知的西方國家中唯一在初中就教哲學的。一年後你必須回來,J-1轉F-1不存在
申請德國大學必須高中以上學歷
211大學大一申請,普通大學大三以上申請本科
很嚴啊= =。不過德國人沒他們說的那麼反HUA。很友好很禮貌的,這點比米國好
我認識幾個德國人,所以就只能提供這么多信息,希望能幫到你
『陸』 德國的大學怎麼樣
據德國大學校長聯席會議(HRK)「大學指南(Hochschulkompass)」資料庫截至2021年1月22日的統計數據,德國共有各類高校390所,包括:
120所綜合性大學(Universitäten)
其中公立大學87所,均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國家承認的私立大學20所,14所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教會大學13所,10所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
206所應用科學大學(Fachhochschulen/HAW)
其中公立大學103所,國家承認的私立大學86所,教會大學17所。除黑森州4所公立應用科學大學外,其餘均無博士學位授予權。
57所音樂藝術類高校(Kunst- und Musikhochschulen)
其中公立高校46所,39所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國家承認的私立大學3所,1所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教會大學8所,均無博士學位授予權。
7所其他類型高校(Hochschulen eigenen Typs)
其中公立高校4所,1所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國家承認的私立高校3所,均無博士學位授予權。
我在世界教育新聞網上有看到過,好像叫「2021年度德國高校名錄」,你去他們網站上搜一下吧。
希望能幫到你,可參考以下鏈接。
留學德國:2021年度德國高校名錄
『柒』 德國留學是公立大學好還是私立大學好
1、院校規模
通常情況下,公立大學的規模大於私立大學,教師和學生的比例一般是公立大學少於私立大學。德國公立大學更加註重學術研究,而後才是學生教育,但是德國私立大學卻正好相反,因為小班化的教學方式所以會將教育的重點下放到學生本身,對於選擇德國的私立大學還是公立大學,出發點可能決定了你選擇的類型。
2、錄取標准
德國學校的學術標准很高,公立大學傾向於招收更高水準的學生。這主要是因為公立大學更受歡迎,此外,公立大學申請「條款眾多」,這意味著只有一部分優秀的申請者能被錄取。
另一方面,私立大學嚴重依賴從國際學生那裡收取的費用,因此即使你的資格不符合他們所有的具體入學要求,你的申請也會被考慮。例如,如果你的語言技能低於要求的最低水平,德國的一所私立大學將錄取你,但首先會要求你參加預科課程。相比之下,這種做法在公立大學中不常見。
無論如何,這並不意味著進入德國的私立大學是理所當然的混日子。如果你想要修完一個課程,你仍然需要展示你的優秀知識,你必須努力學習來完成你的學位。
3、學費
就讀費用也是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最不同的地方。到目前為止,你一定聽說過德國的高等教育是免費的,但這只適用於公立大學。如果想讓孩子受到頂尖的教育資源,建議先移民後留學,因為這可省去了一筆可觀的教育經費。
自2014年以來,德國大多數公立大學對其國際費用不收取任何費用。另一方面,在私立大學學習將付出一定的代價。私立大學依賴個人學費,需要收取學費來填補預算和維持日常運營。
然而,這並不是你需要擔心的事情。盡管私立大學的高等教育收學費,但它還並沒有特別貴。此外,與世界上其他受歡迎的留學目的地相比,在德國還是很劃算的。
4、全球排名和國際知名度
總體而言,德國公立大學的排名高於私立大學。其中一些大學一直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慕尼黑工業大學和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這兩所大學在幾項相關排名中一直與世界上最好的大學並列。
同樣,根據國際招生數據,公立大學的受歡迎程度更高。目前,德國有超過37.8萬名國際學生,這主要是由於他們中大多數人上公立大學的費用是可以承受的。
5、獎學金
低學費或免學費的公立大學是德國教育受到國際歡迎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方法可以讓你在經濟上自給自足。
在一定程度上,公立大學提供的獎學金數量要高於私立大學。除了獎學金的數目較高外,在公立大學頒發獎學金的選擇標准更為廣泛。有些獎學金是基於你的學習成績,有些是針對國家的,還有一些你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獲得。另一方面,在私立大學,可能只有優等生才能獲得獎學金。
『捌』 德國大學教學質量怎麼樣,怎麼都排那麼後
不知道你看到的是哪個排行榜
國內常看到的排行榜,主要是QS的。首先要看一下QS的背景。QS與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朝鮮日報和英國太陽報合作,進行問卷調查,這份排名是用英語進行的。一般認為,由於全球學習英語的人口最眾、英語對國際的影響力最廣泛,所以英語系國家的大學院校比較注重大學排名。
而非英語系國家的眾多歐洲大學,雖然具有悠久的歷史學術水平也較為平均(如德國),但英語並非為發表其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的語言,所以將之納入目前以英語世界大學排名榜內,實未達致客觀標准。此外,大學排名的標准項目內,特別是有關人文與社會科學的指標,由於需要本國的語言、文化、歷史、政治、商業、社會等特定背景參考,遂發展出另外以社會科學為主的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等更細膩的評鑒。
目前,對於QS的排名的批評和質疑很多。這份排名並沒有那麼客觀。只是因為世界范圍內很熱衷這種排行,才一直發展到現在。
簡單的講,這份排名能說明的問題很有限,不能以此就說德國的教育有問題。
補充一下: 德國文科,如哲學,社會學,政治學,法學也很強。否則就不會出那麼多哲學家政治家了。這一點無需置疑。
『玖』 德國公立大學是怎麼做到學術自由的
德國是現代大學的發源地。我記得歷史最悠久的應該是海德堡大學,有超過六百年的歷史。所以波恩大學的200年校慶在中國或許會引來一片驚嘆,但是在德國,這算是一個「年輕」的大學。但是校長說:波恩大學和柏林(洪堡)大學一樣,都是在1810-1820期間建立的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大學。從這個角度講,說母校是當前最古老的現代化大學,亦不為過。
為什麼要把歐洲大學的歷史在1810-1820劃斷,作為一個分水嶺呢?
因為在這之前的歐洲教育,有兩個體系。一方面,教會壟斷著教育權,他們的神學院,其主要目的是傳播一種思想(基督教教義),當然也意味著扼殺別的思想;這有點兒類似於中國皇帝的翰林院,雖然也是學術機構,但是他們的主要職能是網路天下英才,服務於社會管理。另外一方面,市民階層需要一些實用的技術,比如醫學商學數學等等,於是民間自發辦起一些不受教會控制的大學。比如義大利的博洛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Bologna),建立於1087年,至今差不多已經有一千年的歷史了;還有諸如布拉格、維也納、和海德堡大學等等,都屬於這一類。
到了十九世紀,統一的現代民族國家——德國,慢慢形成。當時,在歐洲范圍內,德國這個地理區域是相當落後的,和義大利、法國這些先進國家根本沒法比。這有點兒像中國版圖內的東北。直到清朝末年,東北地區仍然是地廣人稀。德國那時候比清朝時候的東北更加落後,當時在現在德國版圖內仍然存在著很多獨立的小國家,彼此征戰,好比春秋戰國。其中最大的一個叫普魯士王國。1806年普魯士敗於拿破崙,被迫簽訂《提爾西特和約》,割地賠款,稍微像樣一點的哈勒大學也被法國佔領。
窮則思變,敗了才會想到卧薪嘗膽,奮起直追。為了獲得生存空間,和法國英國這些先進國家競爭,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決心重整旗鼓。他對逃出來的教授們說:「這個國家必須通過它精神上的力量來彌補它物質上的損失。教育不僅不會使國家貧窮,恰恰相反,教育是擺脫貧困的最好手段!」國防大臣沙恩霍斯特也說:「普魯士要想取得軍事和政治組織結構上的世界領先地位,就必須首先有在教育與科學上的世界領先地位。」這時教育家洪堡出任內政部教育文化司司長。他認為:「大學是一種最高手段,通過它,普魯士才能為自己贏得在德意志世界以及全世界的尊重,從而取得真正的啟蒙和精神教育上的世界領先地位。」
1810年柏林大學誕生,1818年波恩大學建校。這些新式學校和原來的大學完全不同。
首先,普魯士國家取代教會成為大學的財政提供者。通俗地講,這是國立大學,而不是教會大學,也不是私立大學。這個原則被德國人一直堅持到了21世紀。兩百年來,德國大學增長迅速,現在全德國有超過一百所大學,和英國美國不同,德國的大學全部都是國立的。而且保證對全世界的學生敞開大門免費服務(這個情況正在緩慢地改變),所以我去念書的時候,十分驚訝:怎麼中國都已經開始灌輸教育收費理念了,德國大學居然還是免費的,而且對外國人都免費!國家撥款,保證了大學的運轉,也是學術自由的生存前提。教授不必為了五斗米發愁,也不必屈從於市場需求或者教會思想。國家撥款,也保證了落後國家的大學能夠獲得充足的資源去彎道超車。
其次,國家不幹預大學管理和學術研究。俗話說,吃人家的嘴短。一旦政府握緊錢袋子,大學教授就會從仰市場或者教會的鼻息轉變為仰政府的鼻息,一樣不能促進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作為現代大學的創始人,洪堡先生清楚地知道學術自由的重要性。所以他和德國皇帝議定:新版大學必須是教授自治的大學。大學自我決定教學科研等內部事務。大學校長由教授們輪流坐莊,教授有任意的開課權,工資由國家支付,享受社會中上層的生活待遇。同時實行嚴格的退休制度,不管是誰,到了65歲,都得讓位。企業家資助教授的研究課題,經教授與校長聯名簽字,就可到稅務局申請減稅。
由此看出,現代大學的基本要義是兩個:第一,政府給錢;第二,政府不管事。這個和一般企業管理相悖的重要原則才是奠定現代大學的基礎。如果政府不給錢,大學生存不下去;如果政府給了錢還要管事,那麼它就成為羅馬教廷的翻版,仍然不可能激發科學的進步。只有給錢而不管事,才是激發科學創造的唯一一條道路。
這是一個非常不讓人放心的制度設計。從一般意義上的組織管理看,給錢而不管事,那麼必然會面對一個效率缺失的狀態。對於中國人來講,我們記憶中的大鍋飯不就是這樣的一種制度嗎?說句實在話,這的確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制度,也可以想像:能夠在當時設計出這樣的制度是需要怎麼樣的智慧和勇氣。
社會需要有人去面對未知發問,探索未知是不可控的,所以科學家不是工程師。我們平時熟悉的管理模式和制度,都是針對已知世界的,難以簡單地照搬到大學管理中。也許有人會說:企業家同樣面對不確定性和未知的市場風險,我們不是設計了市場競爭機制來獎優罰劣嗎?比爾蓋茨、巴菲特都是成功的代表,市場獎勵他們世界首位的財富。但是你仔細想想,企業家所面對的市場風險相較於科學家面對的整個未知世界,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比爾蓋茨的windows設計也不過是電腦技術的一種運用而已,即便如此,市場已經給予了如此大規模的獎勵,讓他做了世界首富。如果牛頓、愛因斯坦都需要產權保護來獲得經濟回報的話,我們是不是應該把整個世界奉獻給他們呢?所以,用市場化的方法對純粹公共物品的科學創造進行經濟獎勵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且,一旦給科學創造以壟斷權力,就像是微軟、英特爾一樣收取專利費,也不利於整個人類迅速地傳播和利用科學原理。
由此,現代的大學制度其實是轉換了一個激勵機制:不是用物質化的東西去獎勵科學家,而是用崇高的社會地位去獎勵他們。讓他們成為自由人,享受中上等的物質生活,衣食無憂(但絕不是奢侈豪華!),同時要求他們開放所得到研究成果給整個社會共享。而什麼樣的人才能夠成為這樣的教授科學家呢?只能由已經是教授科學家的同行來評定。這就是最最重要的「大學自治」原則。
柏林大學的出現,成為現代化大學誕生的標志。此後,這種模式被德意志三十多個邦國競相效仿,發展趨勢如雨後春筍。它們都是綜合性大學,與工科或實用學科的專門學院有嚴格區別。大學成了對世界進行新解釋的中心,人文科學擺脫了神學的束縛,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的新體系也確立了真正的獨立地位。教授們不再像神學院時代那樣,只能在一種思想體系中思考。研究不為人知的東西,發現新規律,增長人類的新知識,成了最高的存在形式。只有作為優秀的研究者,才能成為大學教師;照本宣科,拾人牙慧,只能下課。大學成為研究者的共同體。
科學與教育的崛起,有力地推動了普魯士王國的現代化進程。1870年普法戰爭再次爆發,這次法國大敗。排除了法國干擾,德意志各邦完成統一,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成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其雕像,如今矗立在波恩南部五十公里的「德國之角」。在普法戰爭前,德國已經居於世界科學領先地位。這里出現的科學家可謂群星燦爛,如數學家高斯、物理學家赫茨、洛倫茲、普朗克、愛因斯坦、化學家李比錫、奧斯瓦爾德、哈維爾,這個名單還可以繼續列下去。而美國雖然在20世紀初時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但在科學、教育方面,只是德國的學生。在這方面,中國也是德國的學生。蔡元培就曾幾度留學德國。他主政北京大學,倡導兼容並包、思想自由、教授治校,主張大學為純粹研究學問之機關,不可視為養成資格之所,亦不可視為販賣知識之所,都受益於德國,甚至他女兒取名威廉,都可見他從德國受到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