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英國為什麼敗給德國和美國

英國為什麼敗給德國和美國

發布時間:2023-01-19 22:48:49

❶ 為什麼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英國逐漸落後於美國、德國

19世紀,英國的資本家又把他們豐厚的壟斷利潤投向美國,使美國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導者,形成強大的鋼鐵、化學、汽車工業,而英國卻成為二流工業國,不但落後於美國,甚至落後於德國和日本。

在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時期,英國經濟還在繼續發展。它的一些傳統部門,如造船業、金融業在世界上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的新興工業部門如化學、電氣等發展也很快。但就其經濟總體而言,它與美國和德國相比,就相對落後了,被美、德趕上並超過。英國的工業產值在世界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由1870年的32%,降到1913年的14%,喪失了它19世紀中期以來在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

對於英國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生活在今天的學生應該比較容易理解。第一是背著沉重的舊包袱。英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是工業革命的母國,英國的很多工廠都存在百年之久,企業設備陳舊。當後起的國家採用新技術和新設備時,英國還在使用舊機器設備。因為,在資本家看來,拆毀舊的還可以繼續使用的機器設備,換上新的機器設備是不劃算的,這就阻礙了英國工業的進步。第二是殖民地的作用。英國擁有廣大的海外殖民地,殖民地是資本投資的最好場所。殖民地人民生活水平低,勞動力便宜,原料價格低廉,工業利潤大。因此,資本家寧願把大量資本輸往國外,而不願用於更新國內企業的生產設備和技術。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的資本輸出佔世界的第一位,一戰前的幾年中,英國每年在殖民地和國外的投資額與在本國的投資額是六與五之比。資本輸出給英國帶來驚人利潤,僅1912年就達17600萬英鎊。英國雖然工業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的地位下降了,但還是很繁榮的,其繁榮是建立在對殖民地的榨取上的,殖民地對英國的興衰具有極大的意義。因此,英國被稱為「殖民帝國主義」。

❷ 為什麼說英國在一戰中輸了

一戰後,英國與法國是既斗爭又合作,斗爭為主。英國在一戰中是「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優勢。」英國的對外政策重點是均勢。英法多次談判沒結果,英國為保持一種均勢,一貫來是扶弱抑強,一戰後它是扶德抑法,以避免歐洲大陸出現法國這個霸主。丘吉爾:「英國政策,並不考慮企圖稱霸歐洲國家究竟是那一個……它唯一關心的是誰是最強大或具有支配勢力的暴君。」
打敗德國的是美國和蘇聯,歸根結底是美國,英法兩國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英國為了得到急需的物資和支援把其在太平洋上的大量利益讓給了美國,其在非洲和東南亞受到德國和日本的攻擊,雖然打退了德國但是填補這方面勢力空白的是後來的美國,而且隨著戰爭的進行英國本身也是元氣大傷失去了對殖民地的控制力尤其是震懾力,所以才造成了戰後大量殖民地脫離統治,此外從長遠看,英國本土面積太小沒有發展空間,嚴重依賴外部的運輸一旦出現不可抗力比如戰爭等因素他的經濟活動就會出問題,他從世界霸主的地位上下來是遲早的事情,戰爭只不過是讓大家提前發現英國只是個外強中乾的紙老虎。

❸ 二戰德國為什麼打不過英國

德國打不過英國是因為英國的「資源」遠遠超過德國。英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和最廣大的殖民地,而且牢牢地掌控了制海權,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德國想快速迫使英國投降實現不了,而且他打下來的歐洲本土國家只是一個鬆散的聯盟,迫不得已進攻蘇聯。

❹ 為什麼維多利亞時代英國那麼厲害為什麼後來輸給了美國和德國

以下為轉文,我個人覺得很有道理
………………………
探索大國衰落的過去,是因為我們必須領悟大國崛起的奧妙。而如此深刻的教訓,只有英國短暫、磅礴卻跌宕的歷史才能給予
作為2012年夏季奧運會的東道主,英國上下對於奧運獎牌似乎突然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強烈渴望。英國本就是世界體育強國之一,英超聯賽更是全球翹楚,在最近幾屆奧運會上,英國代表團也都躋身金牌榜和獎牌榜的前十名之列。但這次,他們希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2006年,英國奧組委宣布開展一項類似「舉國體制」的運動來增強該國在各項賽事中的實力。這一年,倫敦發出了「20-4-2012」倡議,即在2012年奧運會上獲得20枚金牌和總排行榜第四的成績。為此,他們從全國選拔了150萬名11歲到16歲的兒童,並對他們進行了持續數月且門類復雜的評估,最後選出1000人交由專業教練進行訓練。英國當然獲得了成功:在投入了數億英鎊之後,本土作戰的他們以29枚金牌成功搶得金牌榜的探花席位。

然而,就像金牌數量的增加無法代表全面健身的出色一樣,奧運獎牌的激增也無法逆轉英國日漸下滑的經濟曲線。英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在進入20世紀後所經歷的持續下滑,已經變成了百多年來最著名的迷思。所有人都對這一問題有著自己的思考,而在全球格局可能迎來巨變的大背景下,這些思考以及由此得出的大國興衰的經驗教訓無疑極具價值。

如同馬克斯·韋伯(Max Weber)一樣,人們喜歡將國運興衰歸因於文化。1982年,馬丁·維納(Martin Wiener)就在《工業精神與英國的衰落》中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維納認為,英國文化易於導致工業精神的衰落,正是後者進一步導致了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英國的衰落。

維納的言論盛極一時,但歷史卻無法佐證類似的觀點。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不僅僅局限在傳統社會主義國家內部,幾乎所有國家都曾反思這一制度的利弊得失。與英國相比,那些取得更大成就的國家對資本主義的反思甚至更勝一籌,但他們卻並未經歷如此強烈的國運衰退。

我們可能搞錯了某些簡單的因果關系。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確實決定了其文化影響力,但這一命題的逆命題卻並不必然成立:一定經濟成就的取得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文化只是其中最邊緣的因素。如若不然,我們將無法解釋東西兩德以及韓朝兩國在經濟領域截然不同的表現。將經濟問題歸為文化,更多是人們面對復雜經濟問題時刻意選擇的迴避。

蒸汽革命之後,英國並非沒有機會繼續輝煌。兩百多年前,那時的人們幾乎一致認為英國必將贏得電氣產業的國際競爭。從18世紀到19世紀,盡管對電力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很多科學家和工程師都來自歐洲大陸,但奠定產業基礎的偉大發明卻幾乎全部來自英倫三島。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奠定了電化學的基礎,並發明了發電機和電動機;麥克斯韋(James Maxwell)是經典電磁理論的創始人,這為電工學和現代工業奠定了基礎。此外,斯萬(Joseph Swan)發明了白熾燈,惠斯通(Charle Wheatstone)發明了電報、發電機和打孔機,帕森斯(Charles Parsons)發明了蒸汽渦輪,弗萊明(John Fleming)發明了熱電子管。

在這次創新浪潮中,英國完全可以像它在蒸汽時代那樣再次居於領先地位,但英國卻沒有做到這一點。在歐洲,它被德國迅速超過;在全球,它則完敗於美國。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歷史古今中外都或有雷同之處。公元前503年,孫武意欲歸隱田園,闔閭令伍子胥勸留。孫武告訴伍子胥:「暑往則寒來,春還則秋至。此乃自然之情,其實人事亦然。今吳王自恃國力強盛,邊境無事,已經變得驕奢淫逸。自古功成不退,必有後患。我歸隱林泉,乃避禍全身之計。」隨後的歷史證明了孫武的睿智,而對英國,所有這些預言幾乎同樣適用。

工業革命的璀璨歷史曾經為英國指出一條通往強大的永恆之路,那就是培養企業家精神以發展商業、改進教育以提升勞動力水平、發展科技以推進創新。但遺憾的是,英國並未正視這些經驗,這個驕傲的帝國將歷史留給他的寶貴經驗以及更加寶貴的發展良機一一揮霍。

被招安的企業家精神

維多利亞時代,無疑是英國歷史上的全盛時期。與當時歐洲大多數國家只有上下兩層的社會結構不同,英國還擁有一個數量龐大的中產階層。這些人勇敢地發展商業、開辟市場、促進貿易,他們刺激著古老的英國不斷改變因循守舊的傳統,從而使英國社會充滿了活力。

很快,中產階級就在經濟上大獲全勝,他們也因此得以不斷從貴族手中奪取政治資源。但令人遺憾的是,英國的中產階級未能珍視這些來之不易的勝利,過度的貪婪最終導致他們在關乎「正統」地位的價值觀競爭中意外遭遇完敗,英國歷史的轉折點也因此最終到來。

當時,劇烈的社會變遷令很多社會底層人士變得一無所有。英國最富有的140萬人控制了全社會財富的1/3,這一數字超過了下層社會3000多萬人財富的總和

❺ 為什麼說英國是二戰最大的輸家,它輸在了哪裡

雖然英國成「輸家」,是在二戰結束後,但根子卻在一戰結束時就埋下。一場第一次世界大戰打下來,身體幾乎被掏空的英國,不止是人員物資傷亡慘重,更從債權國變成債務國。國內資金極度缺乏,以至於作為「戰勝國」,英國一戰後的工業水平極度走衰,雖然從1920至1929年,英國工業產值增長了百分之十五,但鐵產量和煤產量都不漲反跌,工業能力裹足不前。

然後,就是啪啪的打臉,吞並捷克斯洛伐克後,完成「變身」的德國,徹底成了戰爭魔獸,接下來閃擊波蘭,閃擊法國,狂轟濫炸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雖然英國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抵抗,但如果他們的戰前態度,沒有這樣的精明自私,後來的戰爭悲劇,原本不會發生

❻ 英國的世界工廠地位逐漸被美國和德國替代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這個話主要是英國屬於一個弱勢的國家,他們無法和美國這些大國家比拼,只能任由美國還有一些大勢力的國家打壓,只能讓一人不過嗯他們還要。好好的去。和美國打交道,因為美國的高科技技術真的是太好了,英國的話就算受了氣,他們也不會。怎麼樣的只會認栽,而且下一次他們防範好就可以了。他們不會。找這些大國家的麻煩的。

❼ 為什麼二戰英國打不贏德國 知乎

樓上說的對,打英國是和時間賽跑,但是蘇聯都蠢蠢欲動了,要是還泡在英國這個事情上,蘇聯裝備升級完了,直接就碾壓過來了。 德國一戰後有很長一段時間和蘇聯有軍事合作,而且很緊密,是知道蘇聯的實力的。實際上,希特勒一直認為蘇聯才是他唯一的對手,原因很簡單,在歐洲戰場,通過蘇德互補侵犯條約以及拿波蘭去喂蘇聯,來確保蘇聯按兵不動,而自己開始單挑英法。這就說明歐洲戰場,除了蘇聯他認為誰都不是他的對手。 而打蘇聯的話, 一開始寄希望於國民黨,後來寄希望於日本,把蘇聯拖入雙線作戰來解決,也就是說打蘇聯他是謀求盟友幫助的。 也許你可以說歐洲戰場他還靠義大利,但是實際上,義大利只關心去北非去收獲,基本上在歐洲就是一直給希特勒添亂的份。

❽ 為什麼有人說二戰中的英國,輸的比德國更慘

英國確實挺悲催的,二戰之前他是西方世界的老大,殖民地遍布世界,妥妥的世界第一。


綜上所述,英國只是在戰爭中獲得了勝利者的名聲,得到的好處也非常有限,實際情況時他們的整體實力銳減,國際地位下降,這樣的結果自然是失敗的表現。

不過話說回來,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歷史趨勢,殖民時代已經過去了,像英國這種殖民國家肯定是會衰落的。英國能在這種大格局下最大限度的保證自己世界一流強國的地位,並成為「五常」之一,已經是非常不錯的。

值得慶幸!

❾ 從稱霸全球到四分五裂,強盛一時的英國為何會衰落到如此地步

在2013年英國政府決定「脫離歐洲」後,包括蘇格蘭在內的「脫英」運動也在不斷興起。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英國很可能會分崩離析,其第二梯隊強國的地位也處於岌岌可危的情況。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英國衰落的原因吧。

1965年底,英國國遭受了所謂的「英國病」,整個國民經濟呈現出下崗失業、國際經濟收支不平衡等狀態。不僅英國對經濟衰退感到擔憂,許多周邊國家也開始關注英國經濟的趨勢。1970年後,世界主要的經濟中心從英國轉向美國。而且德國、美國、法國和其他國家正在積極發展新的工業生產,但英國仍然堅持舊的經濟政策。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英國為什麼敗給德國和美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1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6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0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