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會展設計那個國家比較好
當然是德國、德國是第一號世界會展強國
其特點主要體現在展覽會的質量一流、規模龐大,上世紀90年代,世界著名的國際性、專業性貿易展覽會中約有2/3都在德國舉辦。按營業額排序,世界十大知名展覽公司中,有六個是德國的。據德國展覽業聯盟統計:每年德國舉辦的國際性貿易展覽會約有130多個,展出面積690萬平方米,觀眾數量逾千萬,參展商達17萬家,其中近一半來自國外。
在展覽設施方面,德國也稱得上是世界頭號會展強國,共擁有23個大型展覽中心,其中超過10萬平方米的展覽中心就有8個,超過5萬平方米的有5個。目前,德國可供展覽使用的場館總面積達240萬平方米,世界最大的四個展覽中心中有三個在德國。2001年3月22日至28日,在漢諾威展覽中心舉辦的全球最大的電腦和通訊技術博覽會,短短7天時間,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0多家參展商,在面積超過42.2萬平方米的凈展區盡情地展示著他們的技術與產品。
在出國辦展方面,目前德國展覽機構在全世界的辦事機構達386個,形成了全球化網路,今天已有越來越多的德國企業利用各種展覽會進入新的市場。
在對外擴張方面,德國也是第一個進入中國會展業市場的世界級強國。為了拓展中國的會展業市場,由德國漢諾威、慕尼黑、杜塞爾多夫三大展覽公司與上海市浦東土地發展(控股)公司共同投資,建造了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博覽中心中德雙方合資股份各佔50%比例,總建設規模為20萬平方米,室外展場面積為5萬平方米,總投資額達9900萬美元。第一期佔地面積為17萬平方米,室內展館為4.5萬平方米,室外展場為2萬平方米。與此同時,德國杜塞爾多夫展覽機構已打算今年在上海設立一所培訓會展專業人才的培訓中心,以進一步提高我國會展業辦展水平
⑵ 歐洲第一工業強國的德國,為什麼經濟能夠如此強勁
德國作為歐洲第一工業強國,我們所熟悉很多的手錶、汽車都是 源自德國的,德國的經濟的強勁很大程度上還是依據當時工業革命的福利還有在二戰中的受益。而且德國就注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大規模推行義務教育也讓經濟發展得到一個很好的保障。
最後在對於美國和蘇聯的冷戰時期,美國在對於德國也是支持了很多。美國在馬歇爾計劃中對聯邦德國進行了大量援助,在技術、金融、設備等方面對德國進行大力扶持,德國經濟迅速復甦。聯邦德國被納入北約,從此搭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快車,戰後僅10多年,聯邦德國經濟就重新成為世界第一。
⑶ 為什麼說歐洲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展覽業的發源地
歐洲展覽會的質量、貿易效果和辦展水平都高於其他地區,基上代表了當今世界展覽業發展的最高水準。而且,細微之處比較,歐洲展覽會在辦展方式和展覽會風格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形成各自不同的特點。
一、展覽會數量和規模的角度比較,歐洲的展覽會明顯地具有數量多、規模大的特點。據統計,每年在歐洲舉辦的貿易展覽會約佔世界總量的60%,而且歐洲展覽會展會規模巨大,參展商數量和觀眾人數眾多,絕大數世界性「航母」級超大型和行業頂級展覽會都在歐洲舉辦。
二、從歷史的角度比較,歐洲當之無愧是世界展覽業的發源地,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而且對歐美展覽會歷史淵源的考察,還可使我們清楚地看到,歐洲展覽會比北美展覽會具有更強的貿易性。
歐洲的展覽會是從中世紀的「周市」發展而來,如古羅馬地魚市、米市、油市等,都是專門為買賣雙的交易活動作為辦展的宗旨,因而歐洲的展覽會一直具有很強的貿易性。
三、從國際性的角度分析,歐洲展覽會比北美展覽會更具國際性。
四、從辦展模式的角度分析,歐洲和美國展覽會分別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格和特點,存在德國式(或稱歐洲式)與美國式兩種方式的差別。在歐洲,展覽會在普通市民近乎家喻戶曉。
五、從具體的辦展方式和展覽會運作方式的角度比較,歐美展覽會在展區劃分與展位分配、展台設計與展位搭建、展品運輸與報關、展館現場勞務提供出租用以及展位租金收費標准和展期安排等方方面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別,呈現出不同的辦展風格和特點。
⑷ 為什麼德國萊比錫被稱為是博覽會之城
12世紀兩條著名橫貫歐洲的大商道在萊比錫交匯,無數商賈名流聚集於此,催生了蓬勃的商業。
從1165年起,這里就開始舉辦商業集會,商人們背著貨品,紛至沓來,參加一年三次,每次維持十天的集市,租賃附近倉庫存放貨物,足見800年前就已經頗具規模!積極的商業氛圍也拉動了其他產業,比如酒店業,萊比錫古老的好酒店可不少哦!
近年來新建成的萊比錫新博覽會區是當前世界最現代化的博覽會區。除了眾多的工業博覽會外,萊比錫圖書博覽會尤其著名。
⑸ 請問德國會展業的發展如何
國際會展業的發展趨勢及借鑒
摘要:發達國家的會展業已成為一個相當成熟的產業。我國在積極借鑒國際會展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
的同時,應該根據自身特點明確政府定位,為會展業的發展創造條件;整合會展資源;增強展會國際化程度;
促進我國會展業快速與國際接軌。
關鍵詞:國際會展業;會展經濟;經驗借鑒;中國會展業
一
、
國際會展業發展概況
歐美是國際會展的主要發達地區。歐洲會展經
濟歷史悠久,整體力量最強、規模大、國際化程度
高、專業性強。歐洲一些國家,如德國、義大利、
法國、英國都是世界級的會展業大國。根據德國貿
易展覽協會(AUMA)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05
年,歐洲超過l0萬平方米的展覽場館有24個,其
中僅德國就有9個。德國被譽為世界展覽王國,每
年舉辦約130個國際性貿易博覽會,凈展出面積
690萬平方米,每個展覽會平均展出面積超過5萬
平方米。德國擁有23個大型展覽中心。目前,德
國展覽總面積達256多萬平方米。
在北美地區,美國和加拿大是國際會展業的後
起之秀,尤其美國已成為舉辦國際貿易博覽會的主
要國家,吸引著世界各國的客商。美國每年舉辦凈
展出面積超過500平方米的展覽會約4000個,展
出總面積約4000多萬平方米,參展商100多萬,
觀眾超過7000萬。
在亞洲,新加坡和中國香港地區的會展業也十
分發達。新加坡市曾被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國際協會
聯合會評為「世界第五大會展城市」,並連續l7
年成為亞洲首選會展舉辦地城市,每年舉辦的展覽
會和會議等大型活動達3200多個。香港是亞太地
區重要的會展中心之一,被譽為「國際會展之
都」。每年在香港舉辦的大型會議超過420個,來
自世界各地的與會代表多達3.7萬人。
二、國際會展業的發展特點及趨勢
歐美發達國家的會展業已成為一個相當成熟的
產業,無論是在組織、管理方面,還是在市場拓
展、品牌擴張等方面都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運作
體系與模式,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1.政府對會展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在
歐美發達國家,政府並不直接參與展覽會的組織和
管理,而是對會展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主要
表現在:(1)政策投入和經濟投入。地方政府在
當地會展業發展中進行有限的投入:政策投入,如
在稅收、土地使用以及在招商引資等方面對會展業
給予優惠的政策;經濟投入,如大型會展場館的投
資、土地投入等,政府投資的部分以政府股份或政
府委託企業的股份形式參與到場館建設中,以減輕
投資商的投資壓力。(2)為企業提供出國參展經
費支持。為促進本國企業發展,許多國家政府通過
間接方式組織本國企業出國參展。(3)協助、配合
會展公司開展展會推廣工作。一些政府也協助、配
合展覽公司推廣本地會展活動。如新加坡旅遊局展
覽會議署每年都有計劃地向世界各地介紹新加坡旅
游會展方面的情況。
2.人員職業化。伴隨著會展業的發展,涌現
出大量的以會展組織與服務為職業的專業機構及會
展活動家。
3.運行市場專業化。會展活動在相當大的程
度上已經成為市場行為,甚至一些專業會議,都按
照市場經濟規律,面向市場、利用市場、服務市
場、開拓市場,運用市場機制,實行公司運作,從
而使會展業充滿活力,從綜合展向專業展的趨勢越
來越明顯。
4.內容專業化。歐洲舉辦的為數更多的是以
一
種技術、一種商品為主題的專業性會展活動。原
來一些著名的綜合性展覽已經被細分為若干個專業
展,如機器人展、自動化立體倉庫展等。這些專業
展的規模和水平均居世界一流,且一般兩年辦一
⑹ 德國工業為什麼那麼強大
德國工業強大的原因如下:
1、德國是個面積小國,缺乏自然資源,幾乎所有重要的工業原材料都要依靠從國外進口。德國必須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使自己取得發展,變得更強大,才能在世界上立足。
2、德國的勞動力成本很高,因此德國必須在高科技領域進行投資,確保生產出更高質量的產品,再以較高價格將產品賣出去,才能維持自身較高的經濟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3、德國社會普遍看重純手工製作的產品。在許多國家,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接受正規教育,並得到醫生、律師這樣體面的工作。在德國,很多年輕人在高中畢業之後,不會直接上大學,而是先去參加手工培訓,培訓結束後再選專業上大學。德國社會對手工業從業人員也給予充分尊重與認可,手工業師傅的工資普遍很高。
4、德國向來注重製造業人才的培養,其「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為製造業源源不斷地輸送著高質量人才。在「雙元制」教育體系之下,學生交替在學校和企業學習,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在企業進行實踐操作。
5、德國很多中小型企業是家族企業,企業對員工有責任感,員工對企業也有歸屬感。企業與員工的雙向認同,賦予企業繼續向前邁進的動力,使它們在各自細分行業處於絕對的領軍地位,成為「隱形冠軍」。
⑺ 為什麼德國工業會這么強大
德國工業之所以這么強大,取決於他們的「德國製造」精神。「德國製造」對精準的追求是苛刻的,這源自德意志民族的嚴謹個性,他們堅信說世界上語法最復雜和嚴格的語言就要最嚴謹地做事情。「德國製造」的成功歸根於以下幾大因素。
嚴格的管理制度,成為質量和信譽的代名詞
賓士、寶馬、博世、西門子……這一系列的德國品牌,不僅世界知名,而且無一不是品質的保證。德國製造為何質量那麼好,原因有很多。然而歸根結底還是依靠嚴格的質量管理制度,使「德國製造」長盛不衰,享譽世界。
2.完善的管理體系
當然,德國產品質量信譽的背後,依靠的絕不僅僅是發現質量問題後的召回制度,更重要的是德國在加強出口產品安全管理方面所依賴的一整套管理機構、法律法規、行業標准以及質量認證等制度體系。
德國行業標准化組織,在產品質量管理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標准化組織工作的依據正是國家頒布的各項行業法規,將本已數十萬條的行業法規轉化為具體的業內標准,這些標准又成為認證機構質量認證和企業生產的依據。
3.功不可沒的認證機構
德國標准化學會和德國電器工程師協會,是德國兩個主要的產品認證機構,分別從事電工、電子產品符合DIN標志的認證。這兩個機構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聯合組成德國電工委員會,參加國際電工委員會。DIN代表德國參加國際標准化組織。此外,於1971年12月成立的聯邦德國商品標志協會有限公司是專門負責符合DIN標準的產品認證工作的機構,它隸屬於德意志標准化學會。
在該流程中,質量認證機構有著相當關鍵的位置,嚴格的質量認證制度在創造「德國製造」聲譽的過程中也功不可沒。比如德國著名的GS認證,其含義是德語「GeprufteSicherheit」(安全性已認證),也有「GermanySafety」(德國安全)的意思。
它以德國產品安全法為依據,按照德國工業標准DIN及歐盟統一標准EN進行檢測。雖然這是一種非強制的自願性認證,但在普通消費者心目中,一個有GS標志的產品設備在市場更有競爭力,因此幾乎所有的德國設備製造商都積極進行此項認證。
4.嚴謹的召回制度
據德中經濟資訊協會主席王學軍介紹,「我在德國生活多年,一直都很少聽到德國出口產品在國外遇到質量問題的消息。偶爾出現,也主要是由企業主動來解決,比如產品召回等。」他解釋道,這主要得益於德國一整套完善的出口質量事前管理、事中監控、事後處理程序,即使在發現質量問題後,通過主動召回等程序不僅能妥善解決,相反往往還會增加海外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
⑻ 關於國外會展業的發展介紹 包括歷史、發展、現狀
下面是國外會展業的發展介紹,你可以翻譯成英文。會展業在國外發展已有很長歷史,其辦展內容、功能和展會的組織等方面已相當完備,了解國外會展業發展情況,對於我國會展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會展業的存在已有相當長的歷史,稱不上是一個新近誕生的行業.據考證,世界上第一個樣品展覽會是1890年在德國萊比錫舉辦的萊比錫樣品展覽會.隨著社會的演變和科技的進步,會展業作為一種經濟存在形式,其存在的形式、內容、功能和辦展方式等各個方面都在不斷進行調整和變化.歐洲 是世界會展業的發源地,經過一百多年的積累和發展,歐洲會展經濟整體實力最強,規模最大.在這個地區中,德國、義大利、法國、英國都是世界級的會展業大國.以德國為例,德國會展業的突出特點是專業性、國際性的展覽會數量最多、規模最大、效益好、實力強.在國際性貿易展覽會方面,德國是第一號的世界會展強國,世界著名的國際性、專業性貿易展覽會中,約有2/3都在德國主辦.按營業額排序,世界十大知名展覽公司中,也有六個是德國的.每年,德國舉辦的國際性貿易展覽會約有130多個,凈展商17萬家,其中有將近一半的參展商??約為48%??來自國外.在展覽設施方面,德國也稱得上是頭號世界會展強國.德國現擁有23個大型展覽中心,其中,超過10萬平方米的展覽中心就有8個.目前,德國展覽總面積達240萬平方米,世界最大的四個展覽中心中,有三個在德國.美洲 北美的美國和加拿大是世界會展業的後起之秀,每年舉辦的展覽會近萬個,其中,凈展出面積超過5000平方英尺??約為460平方米??的展覽會約有4300個,凈展出面積5億平方英尺??約4600萬平方米??,參展商120萬,觀眾近7500萬.舉辦展覽最多的城市是拉斯維加斯、多倫多、芝加哥、紐約、奧蘭多、達拉斯、亞特蘭大、新奧爾良、舊金山和波士頓.經濟貿易展覽會近年來在中美洲和南美洲逐步發展起來.據估計,整個拉美的會展經濟總量約為20億美元.其中,巴西位居第一,每年辦展約500個,經營收入8億美元;阿根廷緊隨其後,每年約舉辦300個展覽會,產值4億美元;排在第三位的是墨西哥,舉辦的展覽會近300個,營業額2.5億美元.除這三個國家外,其他拉美國家的會展經濟規模很小,很多國家尚處於起步階段.非洲大陸 的會展經濟發展情況基本上與拉美相似,主要集中於經濟較發達的南非和埃及.南非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及對周邊國家的輻射能力,其會展業在整個南部非洲地區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北部非洲的會展業以埃及為代表,埃及憑借其在連接亞非歐和溝通中東、北非市場的極有利地理位置,會展業近年來發展突飛猛進,展覽會的規模和國際性大大提高,每年舉辦的大型展覽會可達30個.當然,由於種種條件所限,大型展覽會一般都集中在首都開羅舉辦.除南非和埃及外,整個西部非洲和東部非洲的會展經濟規模都很小,一個國家一年基本上舉辦一個到二個展覽會,而且受氣候條件的限制,這些展覽會不能常年舉辦.亞洲 會展業的規模和水平應該說比拉美和非洲要高,尤其是規模可以說僅次於歐美.日本是本地區唯一的經濟發達國家,其會展業發展水平自不必說.在剩下的國家中,東亞的中國及中國香港地區、西亞的阿聯酋和東南亞的新加坡,或憑借其廣闊的市場和巨大經濟發展潛力,或憑借其發達的基礎設施、較高的服務業發展水平、較高的國際開放度以及較為有利的地理區位優勢,分別成為該地區的展覽大國.以新加坡為例,該國的會展業起步於70年代中期,時間並不算早,但新加坡政府對會展業十分重視,新加坡會議展覽局和新加坡貿易發展局專門負責對會展業進行推廣.加之,新加坡本身具有發達的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較高的服務業水準、較高的國際開放度以及較高的英語普及率,新加坡2000年被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國際協會聯合會評為世界第五大會展城市,並連續17年成為亞洲首選會展舉辦地城市,每年舉辦的展覽會和會議等大型活動達3200個.同新加坡相比,同處東南亞的泰國,其會展業發展規模遠不及新加坡,每年舉辦的展覽會只有幾十個.隨著東南亞經濟逐步走出金融危機的困擾,泰國會展業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2000年舉辦的展覽會已從1998年的23個上升到63個,並有望於2001年超過100個,會展經濟總量2000年可望達到1.5億美元.大洋洲 會展業發展水平僅次於歐美,但規模則小於亞洲.該地區的會展業主要集中於澳大利亞,每年約舉辦300個大型展覽會,參展商超過5萬家,觀眾660萬人次.縱觀世界會展經濟在全球發展情況,不難看出,一國會展經濟實力和發展水平是與該國綜合經濟實力和經濟總體規模及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發達國家憑借其在科技、交通、通訊、服務業水平等方面的優勢,在世界會展經濟發展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佔有絕對的優勢.而且,由於會展經濟本身反過來對經濟發展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發達國家的會展經濟與其他經濟部門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在互動中實現良性循環,共同為整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發揮著積極而主要的作用.正因為如此,世界各國政府都十分重視會展業的發展,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和城市發展規劃時,積極考慮本國會展業發展的需要,做出有利的安排.尤其是為促進本國對外貿易發展,政府常在中央財政中列出專門預算,為出國展覽事業提供經費支持.以德國為例,每年,聯邦政府通過特定的組織或機構組織德國企業赴國外參加展覽會180至200個,參展企業5000多家.直接對出國展覽提供財政支持的政府部門是聯邦經濟科技部,每年在此方面該部提供的財政支持高達超過4000萬歐元.
⑼ 德國為什麼會成為展覽王國有具體的數據和資料嗎有的朋友告訴我下
德國有世界展覽王國的美譽,在過去5年中平均每年在本國舉辦144個國際博覽會,吸引世界各地16.6萬家參展商及900萬至1000萬參觀者。2004年,德展覽公司的營業總額近25億歐元,參展商和參觀者每年為德國博覽會支出近100億歐元。博覽會還為交通、旅遊、酒店、餐飲等行業帶來約250億歐元的經濟效益,並保障了25萬個就業崗位。博覽會是德服務行業的重要支柱和促進德地區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增長的有效手段。德展覽業的成功經驗和許多做法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鑒。
一、德國展覽業的特點
德國展覽業非常發達,市場化運作十分成熟,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一)展覽中心規模大。目前,德共有25個大型展覽中心,展廳總面積264萬平米,加上室外展覽場地100多萬平米,展覽總面積達365萬平米。全球5大展覽中心中有4家在德國。世界前10家營業額最大的展覽公司中有5家位於德國。現代化的會展中心及與其相配套的技術設施,加上發達的交通網路和德國所處歐洲中心的地理位置,為展覽會的成功舉辦創造了良好的前提。
(二)知名度高,吸引力強。全球150個世界頂級的行業博覽會中有三分之二在德國舉辦。最負盛名的有漢諾威計算機博覽會(CeBIT)、法蘭克福消費品博覽會、科隆五金展、柏林國際旅遊博覽會、慕尼黑國際建築機械博覽會、紐倫堡國際玩具博覽會等。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世界頂級的行業博覽會依然是企業樹立形象、發布產品未來發展趨勢及與客戶和觀眾交流、溝通的重要平台。
(三)國際性和專業性強。德國舉辦的國際博覽會,外國參展商比例平均超過50%,2003年達52.2%;20%以上的參觀者來自國外。德舉辦的展覽會內容豐富,涵蓋了各個行業和門類,能滿足國際廠商和專業人士的需要。一些展覽會在對公眾開放之前專門向采購商、生產廠家、行業工程人員、新聞記者等專業觀眾開放,從而使參展商和專業觀眾能夠達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二、德國展覽業的成功經驗
德展覽業之所以能在全球展覽業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傲立群雄,不僅是因為德擁有悠久的博覽會傳統和一流的展館基礎設施,而且更在於德展覽會舉辦單位具有獨特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技術及勇於創新的開拓精神。
(一)獨特的經營模式。與世界最大的展覽公司(按營業額排名)-英國Reed展覽公司及美、法等國的展覽公司不同,德國的展館全部由各州和地方政府投資興建,展覽公司由政府控股,實行企業化管理。如位於漢諾威的德最大的展覽公司-德國展覽公司由下薩州政府和漢諾威市政府分別控股49.8%。德展覽公司既是展覽中心的管理者,又是許多大型博覽會的舉辦者和實施者。如德國展覽公司既是漢諾威展覽中心的擁有者,又是CeBIT和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等大型展覽會的舉辦者。由於德各級政府將展覽業作為一項重要的產業給予高度重視,對展館及其配套設施和交通建設均予大力支持,德絕大部分展覽中心都擁有先進的設施,為舉辦高水準的專業博覽會創造了良好的基礎。
(二)與行業協會密切合作,培育展覽品牌。德行業協會在德展覽業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對德展覽業的繁榮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在辦展時間和地點等方面,德行業協會擁有相當大的發言權。沒有行業協會的支持,展覽公司無法深入了解行業動態及開展對參展商和專業觀眾的營銷工作。因此,德展覽公司在制定辦展方案和招展過程中均與相關的行業協會密切合作,打造行業博覽會品牌。行業協會向展覽公司提供業內的專業訣竅及其與國內外的聯系渠道。另外,德一些行業協會本身又是知名博覽會的主辦者。如位於法蘭克福的德國通訊和娛樂電子工業協會(gfu)是每兩年一屆的柏林國際電訊展的主辦者,柏林展覽公司只是該展的承辦單位。法蘭克福圖書展由德國圖書交易協會舉辦,該協會從法蘭克福展覽公司租賃展廳。德國製冷和空調技術協會每年輪流在紐倫堡和漢諾威舉辦國際製冷和空調技術展(IKK)。德化工和生物技術協會(DECHEMA)每年輪流在法蘭克福、北京、墨西哥城舉辦國際化工、環保和生物技術展(ACHEMA)。
(三)積極拓展國外市場。與別國的展覽公司相比,德國的展覽公司的最大優勢在於具有很強的國際戰略意識。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早在20世紀60年代,德舉辦的博覽會就向國外參展商開放,並想方設法吸引更多的外國參展商和觀眾,從而使德國舉辦的博覽會的國際性日益提高,參展商不僅能結識新的客戶,而且能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老客戶;二是德展覽公司能洞察國際展覽市場的發展趨勢,及時到國外投資辦展。目前,以中國為核心的亞洲市場及中東歐國家正成為德國展覽業新的業務和利潤增長點。德在國外舉辦的專業博覽會已從1990年的20個增至2004年的164個,其中一半(84個)在亞洲地區。德展覽公司開拓中國市場的戰略有二:一是繼續吸引中國企業赴德參展或獨立辦展;二是投資中國展覽企業,將其知名的博覽會品牌移植到中國。
(四)舉辦國際會議,促進會展經濟。博覽會是行業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它不僅是促進對外貿易的有效渠道之一,更是企業展示形象、推出新產品和技術的重要場所。博覽會期間雲集了世界各地的業界精英和客商,是舉辦國際性會議的最佳時機。因此,承辦國際會議已成為德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博覽會舉辦者往往在展會期間舉辦一些國際性的會議,結合展覽會發布業界動態信息,使之與博覽會相輔相成,從而達到既提升博覽會的知名度,又促進會展經濟發展的目的。
(五)提供一流的配套服務。從展覽設計、展台搭建與布置到信息資料、交通、運輸、住宿和旅遊等服務項目,德展覽會承辦方提供的服務均非常到位,特別是在解決博覽會期間的停車和交通擁堵問題及吸引企業和專業觀眾參展等方面的做法值得我國學習與借鑒。德展覽公司一般在城外的交通樞紐地帶建幾個大型停車場,展覽公司提供車輛免費接送觀眾,從而避免大量車輛擁入市區;如展覽中心位於城外,就在展館旁邊建大型停車場,展覽公司還在機場、火車站或市中心設臨時車站免費接送參觀者;在許多展覽城市,觀眾憑展覽會門票可免費乘坐市內公交。為吸引企業和專業觀眾參展,德展覽會舉辦單位給參展企業邀請的客戶給予門票優惠,參展企業可預先從展覽公司訂購門票後寄給客戶。
⑽ 德國綜合實力為什麼會那麼強,又強在哪方面呢
下面我來回答一下問題:「德國綜合實力為什麼會那麼強,又強在哪方面呢?」。要知道德國人以前就是重要的工業國,現在有了資金和物資,重新建設起來,當然輕車熟路,而且當時的世界,百廢待興,市場競爭處於初始狀態,德國取得了先發優勢。
首先,就是其強大的科學技術。德國政府鼓勵科研部門與經濟部門的合作,促進技術創新,使國家技術的發展與創新由企業根據市場的需要進行,並得到了國家的經濟援助和享受優惠的稅收政策。
其次,是外國資本。戰後初期的馬歇爾計劃增加了聯邦德國的工業發展資金,引進了新技術和新設備,加速了經濟的發展。
最後,便是聯邦德國人民具有較高的勞動素質。經濟作為基礎,德國通過反思納粹思想,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諒解與信任,從而積極地參與到了國際政治事務中啊。與此相反的例子是日本,現在走出亞洲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