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如何趕超德國工業

如何趕超德國工業

發布時間:2023-01-21 23:56:51

A. 落後國家趕超先進國家的歷史經驗——論文幫助

後進國家要趕超先進國家,在初始階段必須採用計劃經濟模式.
為什麼呢?落後國家的民族工業最初都很弱小,如果採用自由市場經濟模式.怎麼競爭得過西方列強經歷了幾百發展的雄厚工業呢!你讓五六歲小兒到自由競技場上與泰森較量看看.
所以落後國家要指望民族工業在與強大的外國資本較量中自發成長,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舊中國的民族工業僅僅在一戰時期有較快增長,因為那時歐洲列強忙於大戰,顧不上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

近代歷史已經證明,落後國家要趕超先進國家,必須依靠國家力量,而不能依靠私人力量,也就是必須採用計劃經濟模式,由國家集中財力投資工業,扶持工業成長.等到民族工業工業已經充分壯大後,才可以轉為市場經濟,去與外國資本競爭.

計劃經濟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社會主義,如蘇聯和中國;一種是國家資本主義,如德國和日本.近代實現了在工業規模上趕超英法美列強的,只有這四個國家.而社會主義要比國家資本主義更好,表現在:一是工業發展速度更快,如蘇聯在20世紀30年代的工業化速度至今沒有國家能夠超過;二是能夠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到目前全世界能夠建立獨立完整工業體系的僅有美蘇中三國.

後進國家在採用計劃經濟模式趕超先進國家的過程,是一個漫長艱苦的積累過程,必須壓縮國民的消費水平,將大量資金投到工業領域.日本從明治維新起,足足用了一百年才實現了趕超.日本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其國民生活水平仍然是很低的,因此有很多人移居到南美洲謀生.中國在毛澤東時代很多東西都要憑票供應,也是集中力量建設工業的原因.上海在戰後30年裡外觀沒有大的變化,因為那個時代它的財政收入都用來支援大三線的工業建設,沒有錢建設高樓大廈,所以外觀沒有香港變化快.

當然有些地小人少的國家和地區可以不走這條路,而利用自己在地理位置上接近發達國家的優勢,搞些邊邊角角的東西.發達國家造機床,它們造玩具;發達國家造飛機,它們造兒童單車.發達國家賺大錢,它們賺小錢.如鄰近西歐的芬蘭,鄰近日本的韓國,台灣等.由於它們人口少,也可以達到小富,但永遠只能是二流國家,而且經濟基礎非常脆弱,經不起風吹草動.比如,芬蘭在其貿易對象蘇聯解體後一度陷入困境;亞洲四小龍在金融風暴沖擊下損失慘重,都說明了這一點.
後進國家採用計劃經濟模式趕超西方強國的過程,雖然非常艱苦,但一旦實現了這種趕超,就是英法美那樣的世界頭等富強國家.蘇聯本來已經實現了趕超,但由於它始終將強大的工業集中在軍工生產方面,沒有轉為民用,所以人民生活還不富庶.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全面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將工業企業賣給私人,這些私人擔心俄共重新上台執政,因此財產到手後不是用來發展生產,而是趕緊轉移國外,結果導致蘇聯原先強大的工業基礎七零八碎,無法發揮工業強國的作用,人民生活水平也就一落千丈.這幾年俄羅斯的經濟增長,不過靠出賣石油和天燃氣而已.

所以說,後進國家要趕超先進國家,必須在初始階段採用計劃經濟模式,但還必須提到一條,就是強制推行國民義務教育,因為工業化建設需要有文化的工人.當在工業規模和技術方面實現了趕超後,再轉為市場經濟.

懂得了這個道理,大家就明白為什麼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絕大多數貧窮,因為它們沒有採用計劃經濟和推廣國民義務教育.中國的蔣介石政權就是這樣.那種認為1949年後中國如果由蔣介石執政會發展更好的觀點,是最大的無知和謬誤!但令人遺憾的是,這種觀點在當今的某些人頗有市場.

中國留日學生鍾慶早先也持這種觀點,對毛澤東持否定態度,但他到日本學習經濟後,弄清了日本成長為世界頭等富國的奧秘,於是從反毛派變成堅定的擁毛派,熱情歌頌'毛澤東時代背後是偉大的工業革命'.他用'愚蠢小豬'網名創作的涮盤子讀書系列叢書,透徹地講明了這些道理.該書去年在全國引起極大轟動,被譽為'2005年第一經濟雄文'.目前此書已經公開出版.

過去曾經有許多人認為,戰後日本發展的速度超過中國.日本是在一片廢墟上建立國家的,起點與中國一樣.1949年,中日兩國的GDP相同,而1980年中國GDP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到1985年更降為五分之一.

首先要說明,德國和日本在二戰中並沒有炸成一片廢墟,它的工業基本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
二戰時,美英起初大力轟炸德國城市,企圖用這種恐怖手段動搖德國民心士氣,但德意志民族十分強悍,美英轟炸的效果恰得其反,反激起德國民眾同仇敵愾.因此美英很快放棄了轟炸城市,而集中力量轟炸德國的工業,企圖摧毀德國的戰時生產,但是德國工廠得到良好的隱藏和保護,美英的轟炸仍然無效.1944年是美英轟炸最猛烈的一年,而這年德國的戰時生產反而達到了高峰,光坦克和強擊火炮就生產了三萬多輛,是1941年的6倍.美英在轟炸德國工業失敗後,轉而猛烈轟炸德國的鐵路交通系統,這才打中了德國的要害,使其工業生產因缺乏原材料而急劇下降.
據聯邦德國戰後公布,二戰時德國工業因盟軍的轟炸共損失了12%(右派們請記住這個數字,可不是你們想像的百分之百).而日本防衛廳公布,二戰中盟軍的轟炸導致日本國民財富損失三分之一(同樣不是百分之百).還要說一下:西方並不認同日本公布的數字,他們認為日本人為了減少戰後賠償,而有意誇大自己的損失.1945年7月,日本工業共生產了1000架作戰飛機,而1942年的飛機月產量只有700架.這充分說明日本工業基本上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此外更重要的是,德國和日本的大量技術人才沒有在戰爭中遭到多大損失,這是比工業設備更重要的財富.如果一個工廠被炸毀了,只要技術人才在,銀行(這里比喻美國)又肯貸款,在短時間內就可重建.相反,你把一個農村(這里比喻中國)建設成工廠看看,光是人才的培養就需要很長時間.

戰後西德和日本都得到美國大力扶助.美國向西德提供了一百億美元的援助,數額與二戰時對蘇聯的軍援相同(西方戰後一直宣傳美國一百億美元的軍援對蘇聯打敗德國起了決定性作用.美國幾乎是免費為日本提供了大批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簡單等於用美國機器和技術重建了日本工業,大大縮短了日本工業現代化的進程.
由此可見,新中國是在比日本遠為不利的情況下,開始自己的經濟建設的.

其次要說明,雖然戰後日本的建設條件遠比新中國要好,但新中國在毛澤東時代取得的建設成就遠比日本要大.因為中國幾乎是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在短短二十多年內一躍成為世界工業大國.1980年中國在世界工業中的比重,已經接近在資本主義世界中坐第三把交椅的西德(見美國著名學者保羅 肯尼迪的名著 ).這還是按照美元來計算,而不是按照實物量來計算的.由於中國物價比西方低得多,因此用美元來計算中國的GDP,會使中國的實際經濟規模被大大低估.所謂1980年日本GDP超過中國4倍,就是因為日本物價高過中國六七倍而計算出的錯誤結果.

目前,日本GDP按照美元計算是中國的二三倍,可是日本物價與西方一樣,高於中國八至十倍甚至十幾倍(視不同的商品).因此如果中國經濟真要比西方比較,必須按照相同的物價來比較,也就是用'實際購買力'來比較(用'平價購買力'比較並不恰當).我們將目前中國的GDP2.2萬億美元乘以8,得到的結果是16萬億美元,這已經超過了美國的GDP,更不用說日本的GDP.

我們再看看實物量.蘇聯在鼎盛時期的1988年,鋼鐵總產量達到1.6億噸,美國和日本的鋼產量至今也未能超過這一數字,而2005年中國的鋼產量達到3.5億噸,超過美國,日本和俄羅斯三國的總和,更超過日本3倍.目前中國幾乎所有的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都大大超過了美國.而到'十一五'計劃完成時,中美之間的工業總產量差距還要進一步拉大,屆時中國的鋼鐵總產量將達到5億噸,超過美國5倍.只要中國實現在科技方面趕超美國,美國很快就要從世界霸主的寶座上跌落下來.

由此可見,所謂日本和四小龍戰後的發展比中國快,是由於它們的物價比較高,因此計算出來的GDP和人均GDP較高而已,只不過是紙面的東西.到過台灣和韓國的中國人都知道,它們的城市建設非常落後,民眾生活水平甚至還不如中國的廣東,浙江和山東等沿海省份.但是絕大多數中國人不明真相,錯誤地以為它們的民眾生活水平比中國大陸高很多.建議大家用網路搜索'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韓國',裡面有許多相同標題但內容不同的文章,從多角度介紹了韓國的情況.從這些文章里可以看出,目前韓國的真實情況比之大多數中國人想像,簡直就是天大的差距

我個人的看法:落後國家想要趕超先進國家,首先必須有堅強的國家政權做後盾,必須能夠保證經濟建設的正常進行,就是說要有穩定的政治環境和政策執行,這是前提條件,離開了這個條件就不可能有趕超;其次,要有堅定的民族意志,一個民族意志不堅定的國家連穩定都成問題就更別提經濟建設和其他的建設了,要有面對困難、克服困難的決心;第三,要趕超先進國家就要積極學習先進國家的建設經驗,固步自封的國家是不可能趕超先進的,因此要有正確合理的改革和開放體制;第四,要有效利用自身所擁有的資源條件,不能浪費寶貴的發展資源,哪怕是本國不具備發展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擁有發展的資源和條件。上面的材料主要舉了我國的經驗,我覺得你應該主要參考日本的發展歷史,明智維新以來的日本發展史是可以做參考的,但日本並沒有利用好後進的優勢而是走了軍事擴張的老路,如果積極的利用自己的海洋資源優勢運用外交手段凝聚亞洲國家建立起類似今天歐盟一樣的經濟、政治或經濟政治的聯合體也絕非不可能的,以當時日本的國際環境還是自身實力,他都可以選擇一個比「大陸政策」更好的發展策略。但我們應當看到,明智維新到一戰結束之時的日本完全是一個趕超了先進國家的經典範例,指定帝國憲法之後的日本國家權利集中,能夠集中力量進行國家建設,通過政府努力逐步廢除了不平等條約,這說明日本擁有堅強的國家政權;日本民族堅韌不拔的民族意志力,這我就不用多加論述了有很多人評價過;明智維新的全盤西化政策雖有偏頗但形成了積極學習和接受西方發達國家經驗成果的社會氛圍和優良傳統,開放的學習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有用的東西才成就了今天的日本;日本充分利用了本國優質高產的稻米、生絲等極其有限的資源條件積極換取發展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和資源,甚至直接換取軍隊建設所需要的武器裝備(電影《望鄉》中反映的就是這一時期的日本),正是這種資源的交換保障了日本建設的持續化發展,甚至不惜發動戰爭獲取國家發展的資源(當然,我反對這種發展策略),盡管風險極大,但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成果正是日本加速發展最直接的動力。

後進國家要趕超先進國家,在初始階段必須採用計劃經濟模式.
為什麼呢?落後國家的民族工業最初都很弱小,如果採用自由市場經濟模式.怎麼競爭得過西方列強經歷了幾百發展的雄厚工業呢!你讓五六歲小兒到自由競技場上與泰森較量看看.
所以落後國家要指望民族工業在與強大的外國資本較量中自發成長,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舊中國的民族工業僅僅在一戰時期有較快增長,因為那時歐洲列強忙於大戰,顧不上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

近代歷史已經證明,落後國家要趕超先進國家,必須依靠國家力量,而不能依靠私人力量,也就是必須採用計劃經濟模式,由國家集中財力投資工業,扶持工業成長.等到民族工業工業已經充分壯大後,才可以轉為市場經濟,去與外國資本競爭.

計劃經濟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社會主義,如蘇聯和中國;一種是國家資本主義,如德國和日本.近代實現了在工業規模上趕超英法美列強的,只有這四個國家.而社會主義要比國家資本主義更好,表現在:一是工業發展速度更快,如蘇聯在20世紀30年代的工業化速度至今沒有國家能夠超過;二是能夠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到目前全世界能夠建立獨立完整工業體系的僅有美蘇中三國.

後進國家在採用計劃經濟模式趕超先進國家的過程,是一個漫長艱苦的積累過程,必須壓縮國民的消費水平,將大量資金投到工業領域.日本從明治維新起,足足用了一百年才實現了趕超.日本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其國民生活水平仍然是很低的,因此有很多人移居到南美洲謀生.中國在毛澤東時代很多東西都要憑票供應,也是集中力量建設工業的原因.上海在戰後30年裡外觀沒有大的變化,因為那個時代它的財政收入都用來支援大三線的工業建設,沒有錢建設高樓大廈,所以外觀沒有香港變化快.

當然有些地小人少的國家和地區可以不走這條路,而利用自己在地理位置上接近發達國家的優勢,搞些邊邊角角的東西.發達國家造機床,它們造玩具;發達國家造飛機,它們造兒童單車.發達國家賺大錢,它們賺小錢.如鄰近西歐的芬蘭,鄰近日本的韓國,台灣等.由於它們人口少,也可以達到小富,但永遠只能是二流國家,而且經濟基礎非常脆弱,經不起風吹草動.比如,芬蘭在其貿易對象蘇聯解體後一度陷入困境;亞洲四小龍在金融風暴沖擊下損失慘重,都說明了這一點.
後進國家採用計劃經濟模式趕超西方強國的過程,雖然非常艱苦,但一旦實現了這種趕超,就是英法美那樣的世界頭等富強國家.蘇聯本來已經實現了趕超,但由於它始終將強大的工業集中在軍工生產方面,沒有轉為民用,所以人民生活還不富庶.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全面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將工業企業賣給私人,這些私人擔心俄共重新上台執政,因此財產到手後不是用來發展生產,而是趕緊轉移國外,結果導致蘇聯原先強大的工業基礎七零八碎,無法發揮工業強國的作用,人民生活水平也就一落千丈.這幾年俄羅斯的經濟增長,不過靠出賣石油和天燃氣而已.

所以說,後進國家要趕超先進國家,必須在初始階段採用計劃經濟模式,但還必須提到一條,就是強制推行國民義務教育,因為工業化建設需要有文化的工人.當在工業規模和技術方面實現了趕超後,再轉為市場經濟.

懂得了這個道理,大家就明白為什麼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絕大多數貧窮,因為它們沒有採用計劃經濟和推廣國民義務教育.中國的蔣介石政權就是這樣.那種認為1949年後中國如果由蔣介石執政會發展更好的觀點,是最大的無知和謬誤!但令人遺憾的是,這種觀點在當今的某些人頗有市場.

中國留日學生鍾慶早先也持這種觀點,對毛澤東持否定態度,但他到日本學習經濟後,弄清了日本成長為世界頭等富國的奧秘,於是從反毛派變成堅定的擁毛派,熱情歌頌'毛澤東時代背後是偉大的工業革命'.他用'愚蠢小豬'網名創作的涮盤子讀書系列叢書,透徹地講明了這些道理.該書去年在全國引起極大轟動,被譽為'2005年第一經濟雄文'.目前此書已經公開出版.

過去曾經有許多人認為,戰後日本發展的速度超過中國.日本是在一片廢墟上建立國家的,起點與中國一樣.1949年,中日兩國的GDP相同,而1980年中國GDP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到1985年更降為五分之一.

首先要說明,德國和日本在二戰中並沒有炸成一片廢墟,它的工業基本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
二戰時,美英起初大力轟炸德國城市,企圖用這種恐怖手段動搖德國民心士氣,但德意志民族十分強悍,美英轟炸的效果恰得其反,反激起德國民眾同仇敵愾.因此美英很快放棄了轟炸城市,而集中力量轟炸德國的工業,企圖摧毀德國的戰時生產,但是德國工廠得到良好的隱藏和保護,美英的轟炸仍然無效.1944年是美英轟炸最猛烈的一年,而這年德國的戰時生產反而達到了高峰,光坦克和強擊火炮就生產了三萬多輛,是1941年的6倍.美英在轟炸德國工業失敗後,轉而猛烈轟炸德國的鐵路交通系統,這才打中了德國的要害,使其工業生產因缺乏原材料而急劇下降.
據聯邦德國戰後公布,二戰時德國工業因盟軍的轟炸共損失了12%(右派們請記住這個數字,可不是你們想像的百分之百).而日本防衛廳公布,二戰中盟軍的轟炸導致日本國民財富損失三分之一(同樣不是百分之百).還要說一下:西方並不認同日本公布的數字,他們認為日本人為了減少戰後賠償,而有意誇大自己的損失.1945年7月,日本工業共生產了1000架作戰飛機,而1942年的飛機月產量只有700架.這充分說明日本工業基本上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此外更重要的是,德國和日本的大量技術人才沒有在戰爭中遭到多大損失,這是比工業設備更重要的財富.如果一個工廠被炸毀了,只要技術人才在,銀行(這里比喻美國)又肯貸款,在短時間內就可重建.相反,你把一個農村(這里比喻中國)建設成工廠看看,光是人才的培養就需要很長時間.

戰後西德和日本都得到美國大力扶助.美國向西德提供了一百億美元的援助,數額與二戰時對蘇聯的軍援相同(西方戰後一直宣傳美國一百億美元的軍援對蘇聯打敗德國起了決定性作用.美國幾乎是免費為日本提供了大批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簡單等於用美國機器和技術重建了日本工業,大大縮短了日本工業現代化的進程.
由此可見,新中國是在比日本遠為不利的情況下,開始自己的經濟建設的.

其次要說明,雖然戰後日本的建設條件遠比新中國要好,但新中國在毛澤東時代取得的建設成就遠比日本要大.因為中國幾乎是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在短短二十多年內一躍成為世界工業大國.1980年中國在世界工業中的比重,已經接近在資本主義世界中坐第三把交椅的西德(見美國著名學者保羅 肯尼迪的名著 ).這還是按照美元來計算,而不是按照實物量來計算的.由於中國物價比西方低得多,因此用美元來計算中國的GDP,會使中國的實際經濟規模被大大低估.所謂1980年日本GDP超過中國4倍,就是因為日本物價高過中國六七倍而計算出的錯誤結果.

目前,日本GDP按照美元計算是中國的二三倍,可是日本物價與西方一樣,高於中國八至十倍甚至十幾倍(視不同的商品).因此如果中國經濟真要比西方比較,必須按照相同的物價來比較,也就是用'實際購買力'來比較(用'平價購買力'比較並不恰當).我們將目前中國的GDP2.2萬億美元乘以8,得到的結果是16萬億美元,這已經超過了美國的GDP,更不用說日本的GDP.

我們再看看實物量.蘇聯在鼎盛時期的1988年,鋼鐵總產量達到1.6億噸,美國和日本的鋼產量至今也未能超過這一數字,而2005年中國的鋼產量達到3.5億噸,超過美國,日本和俄羅斯三國的總和,更超過日本3倍.目前中國幾乎所有的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都大大超過了美國.而到'十一五'計劃完成時,中美之間的工業總產量差距還要進一步拉大,屆時中國的鋼鐵總產量將達到5億噸,超過美國5倍.只要中國實現在科技方面趕超美國,美國很快就要從世界霸主的寶座上跌落下來.

由此可見,所謂日本和四小龍戰後的發展比中國快,是由於它們的物價比較高,因此計算出來的GDP和人均GDP較高而已,只不過是紙面的東西.到過台灣和韓國的中國人都知道,它們的城市建設非常落後,民眾生活水平甚至還不如中國的廣東,浙江和山東等沿海省份.但是絕大多數中國人不明真相,錯誤地以為它們的民眾生活水平比中國大陸高很多.建議大家用網路搜索'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韓國',裡面有許多相同標題但內容不同的文章,從多角度介紹了韓國的情況.從這些文章里可以看出,目前韓國的真實情況比之大多數中國人想像,簡直就是天大的差距

以上內容如果是寫本科相關論文應該是有一定的借鑒價值的,希望你能夠寫出精彩的論文。

B. 中國與德國的工業水平到底差多少

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工業化,德國工業底子遠強中國,但是體量,人口差距如天地之遠,中國人聰明勤奮,以你行一我行百的速度在追趕,到現在為止,中國的整體工業化遠遠領先於德國,走出誤區吧,德國在某些領域的技術確實是世界頂尖的,但不是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體系是從小到大都有能力自己造,如果你要比不能做的,德國不能的就多了去了,不信可以自己去查。
德國在歐洲算大國,在中美俄這樣的國家面前就是個小國了,小國有小國的發展限制,時代變了,高科技工業例如機床,德國日本都領先,可中國的也不差,個別領域的領先無傷大雅,大生產大製造,滿足全世界各類人群需要的製造業只有中國具備,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要遏制中國的原因,現在的中國是世界公認的工業化最完善,產業鏈最完整的國家。德國根本沒有可比性。

C. 19世紀後期德國工業產量在一戰前超過英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氣科技最先由德國和美國大量應用,科技上領先英國。作為後起的資本主義帝國德國完成統一民族爆發出強勁的上升勢頭,而且為謀求海外市場和 殖民地,德國大肆擴軍備戰,軍工對工業拉動明顯。而英國保守的經濟不能很快適應新科技帶來的技術革命和經濟轉變,龐大的殖民地也使英國不用新技術一樣擁有大量財富。所以英國國內資本一直沒有像德國那樣大力發展新興工業。

D. 二戰的時候德國的科技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一,德國雖然面積小,人口少,資源有限,也作為一戰的戰敗國,科技能夠在二戰期間迅速的發展起來,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工業化完成早,工業基礎雄厚,科研技術領先,製造業和生產能力強大(但不是最強大,生產製造最強的是希望國)

2,獨裁統治,國力恢復迅速。元首個人能力強大,狠抓經濟,秘密發展軍事全國的戰斗意志空前強大和信仰一致,軍民一心

3,戰前准備充分,戰術理念先進

4,英法和蘇聯等國的前期綏靖政策,導致德國的做大,整合了歐洲的大部分資源,以戰養戰。

科技上:二戰期間德國作為一戰的戰敗國並不影響到自身科技的發展,德國和中國不同,當年中國是個極度傳統封閉的國家,無無法快速接收到新外來新科技,但是德國就不同了,處在歐洲,與各國科技同步並不難做到,畢竟這些科技在一戰時德國就已經擁有,進化它並不困難。軍事上的科技,做得最出色的莫過於坦克的設計,各國的對坦克並不是十分重視,只知道大量造,但是德國卻考慮到了坦克的安全性。於是將坦克垂直的前沿裝甲,改裝成45%斜角,這樣做的意義就在於,正面打來的炮彈很容易被45%斜角的裝甲彈走,而同強度的垂直裝甲,則會被炮彈很乾脆的穿透。 原理是一個力作用於於力平行的平面上時,威力最大,而作用於斜面上時,則會產生折射。

二,二戰期間德國政治,經濟,軍事的發展

1,政治上:法西斯專政,結束了的一戰後混亂的局面,加強了對國家的控制,平息了各界的動亂,讓德國經過穩定的發展環境里,為國家經濟軍事的發展做足了保障。

利用了英國傳統的大陸政策(保持各方勢力均勻,不允許霸主),已經英美的同情,逐漸將德國的國際地位恢復到戰前水平,並且借機收回洛林,已經萊茵地區,甚至佔領捷克。

2,經濟上:戰後得到美國大量的貸款,用於國家的恢復;當然遇到了經濟危機,所以德國的經濟恢復,並沒有恢復到哪裡去。所以德國的經濟相對於其他歐洲強國來說,是落後的,但是德國的工人為國家貢獻很大,他們當時每天在工廠里工作10多個小時,到最後只拿點保障生活的錢,幾是這么急追快趕,使得德國的工業慢慢和各國平起平坐,甚至趕超。

3,軍事上:凡爾賽條約雖然規定了德國不允許擁有空軍,不允許建造戰艦,陸軍規模不能超過10萬,但是希特勒巧妙的運用了外交手段:英國仍希望德國起到牽製法國的作用,所以一定程度的默許了德國加強軍備,並且最終同意了德國駐軍萊茵地區。法國在戰後漸漸被英國牽著鼻子走,並且在戰後資本經濟飛快的發展,法國(也包括英國等)不願意承擔發動戰爭的責任(也不願意放棄追逐利益去抵制德國),於是被迫接受英國對德國曖昧的態度。更重要的原因是由於蘇聯的成立,各國的共產勢力十分強大,英法希望德國也能站到他們的反蘇陣線上,加之法西斯上台的政策也是反蘇聯,所以豬狗是一家。

德國的軍事最經典,二戰前,雖然德國的陸軍規模不能超過10萬,但是德國暗中訓練有60萬「黑軍」。他們平時是圍觀群眾,戰時就變成正規軍。幾年反復,規模達到二百萬

以上。 德國的戰術是當時最先進的,可以說是第5代戰爭的鼻祖,美國現在依然在沿用。戰事初期,飛機先對敵人的通訊戰,飛機場,道路,屯兵點等重要軍事目標發起定點轟炸,將敵人各部通訊打斷,再集結坦克群,分兵幾路沖鋒撕開對方防線,步兵跟在後面搞破壞,當這幾路坦克群在敵後方集結時,集結點內就是一大批被保包圍的敗軍,任由德軍屠殺,而至於被坦克甩在後面的敵軍,由於戰線崩潰,首尾不能相顧,又不能互相聯系獲取敵情,打得十分被動,最終難逃被德國二線部隊剿滅的厄運。 而歐洲各國還在陶醉一戰時的陣地戰,機動性不強,應變能力自然也不強,所以紛紛被德國打得丟盔棄甲。


E. 中國能趕超日本或者德國的機床工業水平嗎

人家研發生產和市場環境都比我們好,知識產權保護到位,技術迭代,資本積累的良性循環,關鍵是沒有惡性競爭,這些我們國家到現在都沒做到或者意識到,拿什麼跟人家比?

關鍵是中國人口眾多,又是後發國家,必須有計劃的從低端至中端直至高端步步推進。參加國際競爭,必須有競爭力。要物美價廉。這幾十年來,功夫不負苦心人,航天航空高鐵超高壓真流輸電樣樣都走在世界的前列。讓西方人感到擔心,其實也是正常反應。有競爭,自然會有壓力,落後就會落伍。

如果技術更新換代的夠快,你看客戶要不要換新?什麼機床用很久,所以需求不大。這句話我真的想笑。比如你現在可以同時加工五個面,兩年時間就技術升級到同時可加工七個面,精度更高,效率更快,你看客戶他換不換新。軸承是一方面,主要還是在控制系統方面也是落後於日、德、美,日本的發那科和三菱的數控還有德國的西門子數控系統是世界領先地位,日本的山崎馬扎克1919年成立。這些,我們在五年內可趕上和超越?當然,現在我們國家發展的也很快,希望在未來幾年能趕超歐美,繁榮昌盛!

F. 為什麼有人說德國的工業是世界第一呢,美國也不如德國嗎

這個其實是正常的,因為實話實說,美國的工業現在的發展其實是遠不如德國的,因為美國的話其實它的工業發展雖然說還是有很多領先的,但是在領先工業很多方面都已經被日本德國這些取代。德國現在有很多的工業其實是要遠超於美國的,但是美國由於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所以不怕日本德國這些國家在工業方面卡脖子。

G. 如果我們真有在工業領域趕超美西方的那一天,唯一的趕超方式是啥

中國,需要更多的曹德旺,任正非中華民族骨風的企業,走向世界,屹立不敗。

需要高端 科技 含金量的中國力量,走向世界。

如果我們真的有在工業領域趕超美西方的那一天,唯一的趕超方式是啥?這個問題很簡單,那肯定是在工業的高精尖領域趕超歐美了。如果真的能夠實現這個願望,那我們就能夠成為世界工業強國,中國將進入世界發達國家。中國的趕超方式應該有以下幾點。

一,中國的工業規模要繼續發展,要保持在世界工業產業鏈的地位,門類越齊全種類越多,在世界的地位越高。它也是保就業保經濟增長的有力措施之一。當然落後的產業產能還是要淘汰之外,因為它浪費資源污染環境,放棄或者淘汰那是正確的選擇。

二,在要向歐美學習,在高精尖工業上狠下功夫。

中國要想在工業領域趕超歐美,那就要向歐美那樣在高精尖工業領域狠下功夫,在這方面現在還是我們的弱點。雖然現在有了可喜的進步,比如我們有了5G技術,有了高速鐵路,有了高壓輸電設備,但是這還遠遠不夠。我們還要在精密儀器,精密機床,高端醫療設備,軟體領域里狠下功夫,只有掌握了這些高 科技 技術,中國的工業才有趕超歐美國家的希望。

三,國家已經在「十四」五規劃裡面制定的周密完整的計劃,哪裡有差距哪裡就立項,組織 科技 人員就行技術攻關,我國一些大型國有企業,著名私人企業也在響應國家的號召,在這些高 科技 領域加大投入,要相信再過五至十年的發展,我國高 科技 技術一定會獲得空前的大發展,一定會登上新的台階。我國工業超過歐盟打下牢固的基礎。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問個簡單問題吧,30%是不是超過了17%?如果你的回答是『不是』,那麼請直接忽略下面的內容,建議拜訪下小學數學老師。

以下數據來自網路:

2018年世界工業總量設置為100%,每年全球製造業將增長3.2%。

中國的工業產值佔全球30% 工業成長度是正增長4%

美國的工業產值佔全球17% 工業成長度是負增長1%

日本的工業產值佔全球7% 工業成長度是負增長1%

德國的工業產值佔全球6% 工業成長度是負增長。

也就是說我國的工業產值是第二到第四位的總和。

如果我們看2020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達到3.85萬億美元,繼續蟬聯世界第一。那麼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其他國家呢?

2020年歐盟27國工業增加值為2.2萬億美元,是我國的57.1%,美國製造業增加值2.3萬億美元,是我國的59.7%,日本工業增加值1萬億美元,是我國的26%。韓國阿爸製造業增加值是0.41萬被八億美元,是我國的11.9%。

如果我們看2021年,很大可能我們工業產值會超過美國加歐盟。

所以從工業產值的角度講,我們已經超過了西方單一國家或組織,只有故意裝睡永遠不醒的人才看不見或不願相信。

唯一的趕超方式就是我們現在正在趕超的方式。

正是我們現在正在趕超的方式,讓中國的工業產值在短短30多年裡,超過了美日德韓四國之和,這難道還能說中國工業領域沒有超越美西方嗎?

那麼,中國現在正在趕超的方式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細說起來,要從10個大方面100個小方面說起,至少是一篇萬字論文。

我這里只從美西方的高福利制度說起。

羊毛岀在羊身上。美西方讓全民享受高福利,錢從哪裡來?當然只能向全民多征稅,將全民工資收入的接近一半征稅用於高福利。

如果全民工資收入過低,當然不會同意國家高征稅,所以美西方普遍實行了高工資制度。

職工的高工資當然只能由企業承擔。

企業承擔的遠不止職工的高工資,職工高額的養老、失業、醫療等保險金,大頭也都由企業承擔。

企業的成本如此之高,當然只能將產品的價位提高。

可是世界越來越進入了經濟一體化時代,進入了美西方技術壟斷的終結時代,進入了工業產能過剩時代。戰勝工業產能過剩的唯一法寶,就是誰的產品價廉物美誰取勝。

「中國製造」是世界最價廉物美的工業產品,所以中國工業無往而不勝,能夠不斷超越美西方的工業。

中國的公知們,尤其前些年的中國公知們,天天攻擊中國的福利還不如印度,要鼓動中國民眾向政府施壓,大幅度提高全民福利,包括對老年農民也得發放退休金。

如果中國政府這樣做了,就也得向全民高征稅。

中國人的工資比美西方低得多,當然會強烈要求漲工資後才同意被國家高征稅。

工資漲了,養老、失業、醫療等保險金當然也得跟著漲。

這所漲的一切當然都得由企業承擔。

企業成本大幅提高,當然必須提高產品價格才不致虧損。

「中國製造」從此還會價廉物美嗎?較之於美西方還有競爭優勢嗎?中國趕超美西方的方式不是悄然發生了改變嗎?不是與美西方趨同了嗎?

此外,在高 科技 方面,中國也有自己趕超美西方的方式。

那就是不急功近利,持之以恆地強化教育。

正是教育的強大帶來了中國 科技 力量的強大,讓中國首先在中低端製造方面超越了美西方,在高端製造方面也正在迅速地趕超美西方。

美國慌了,急了,竟然直接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中國的華為等高 科技 企業。

這反而讓中國人民看到了中國高 科技 企業越來越強大,對不惜血本投巨資發展高 科技 的華為是14億人景仰,對走貿工技道路的假高 科技 企業聯想集團則是14億人吐槽。

中國這是多麼好的趕超美西方高 科技 的趨勢呀!

隨著中國的進一步崛起,美西方的進一步衰落,一定有更多的高 科技 人才從世界各地來中國尋夢,中國在高端製造方面也必將全面快速超越美西方!

眼下,中美日德韓五國的工業總產值,就佔了世界工業總產值的60%以上,其中中國一國的工業總產值,就佔了世界工業總產值的30%以上。

中國只要保持現在的工業和高 科技 領域趕超方式,要不了多少年,中國的工業總產值就一定能佔世界總產值的半壁江山!

今日之中國工業,已是沒有任何國家能撼動的世界工廠!

未來的中國工業,將更是試看天下誰能敵的巨無霸!

我們好多工業領域已經超越西方國家,中國製造、中國建造、中國智造已經被世界各國認可,我國是世界進出口貿易第一出口國。以5 G為代表的工業領域智能化是我們國家製造業強國的主要發展方向,智能化在各領域應用是趕超西方國家的重要階段。

唯一的方法是融入,不分彼此。

沒有什麼唯一,只有在經濟,技術,資金等多方面世界領先,並積累了無比的雄厚基礎,才有可能趕超西方發達國家那一天。

大家齊心協力,行業持續努力,國家持續鼓勵!堅決杜絕唯利是圖!

堅持實事求是,堅持教育立國,堅持一步一個腳印,不要忘記勤勞和節約的民族傳統。做好自己,仰望星空。

唯有 科技 才能興國

H. 中國工業與德國工業差距有多大

就工業來講我們在發展四十年估計能趕上今天的德國。什麼時候國產機床能被德國人買去用於軍工製造,什麼時候我們算就趕超了。不過現在我們的軍工用的是人家的二線機床,還是日本造的。

你不能要求才發展十幾年的年輕人和一個積累了幾十年的老手對打。我們才發展了多少年,德國積累了多少年。等著吧,憑著我們的人口和發展潛力,雖然現在有些方面還比不過他們。但超越他們只是時間問題。少吐槽多幹事,我們的征程可是星辰大海。應樹立質量強國的思想, 同樣的材料,做出的產品質量相差很多,必須縮小質量差距,不應追求物美價廉。

但是反而最害怕工業製造能力不是特別強的中國, 千方百計來制裁我們的發展, 所有的高科技不能出口 ,本質上是我們完成了工業化,也許製造質量不是特別強,但是我們可以製造 。就像你可以製造賓利我們可以製造比亞迪 ,高檔當然是賓利但是跑起來都是能跑120公里每小時 。

但是我們是後起之秀,我們的金融受國家監管,美國是不能輕易控制我們的。現在網路經濟和金融經濟抬頭了, 實體經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所以我們一定要以美國為戒 ,千萬不要走美國的金融道路 ,一旦發生次貸危機那麼就是下個日本再也翻不了神。

閱讀全文

與如何趕超德國工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