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二戰時的德國是什麼社會制度

二戰時的德國是什麼社會制度

發布時間:2023-01-22 14:27:14

① 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是不是民主國家謝謝回答。

是,納粹德國的行為都是基於西式民主制度框架之下的。但是納粹德國戰敗後,因犯下了滔天罪行,西方不願意承認這是他們制度下的產物,於是將他歸為敵對的社會主義。畢竟西方作為勝利者擁有輿論制高點,他們可以肆意美化他們自身,而在現有框架下操縱民意更是他們慣用的常規手段了,所有的影視文學作品都是達成這一目的的途徑,你若想明白背後的真相,除了熟悉歷史之外更要有思辨的能力,因為西方意識形態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在碾壓其他一切意識文明。但我相信終有一天真相會大白。

② 二戰時德國為什麼自稱是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國家

應該明確納粹是國家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的一種,但其實質是納粹對法西斯主義的包裝。

而我們所說的社會主義只是其中一種科學社會主義,也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納粹的國家社會主義帶有民族主義 而且極力反對共產主義。納粹是資本主義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和資本是不矛盾的。

納粹宣稱是中產階級的政黨, 強調國家是絕對物,個人必須服從國家,屬於社會主義形式但不是馬克思主義陣營。

還有一個社會主義是民主社會主義,存在於北歐五國,以高稅收、高福利為體現。

社會主義不等於馬克思主義。除馬克思主義外都是私有制,而且都是資本主義國家。

還有一種是市場社會主義,在西方用來形容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的混合制經濟和社會主義的體制。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前身。


(2)二戰時的德國是什麼社會制度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國家與其他國家的本質區別:

總的來說,在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這是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的本質區別。即:

(1)在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權力由人民行使,但不會由全體人民直接行使。

(2)在社會主義國家全體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方式是間接的,即通過選舉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組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

(3)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的本質區別在於國家是否由人民當家作主。行使國家權力的是直接還是間接,並不是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的本質區別。

參考資料來源:社會主義國家—網路

③ 希特勒的納粹德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

納粹德國是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法西斯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變體。

④ 二戰後德國是什麼制度

戰後德國一分為二。東德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西德是資本主義制度的聯邦德國。

⑤ 二戰期間德國屬於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

納粹黨的全稱是「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它宣稱自己是「超階級的黨」或是「中產階級的政黨」,並稱它統治的下的「大德意志國」為「超階級的元首制族民共同體」。這一系列概念似乎都為納粹德國帶上了「社會主義」的光環。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以下將通過對納粹德國各階級的分析來揭露這一欺世謊言!

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國家經濟的「領袖」 希特勒上台後,並沒有將壟斷資產階級的私有財產國有化,相反,由於希特勒本身就是依靠德國壟斷資產階級的支持和資助上台的,因此,他便理所當然地把壟斷資產階級捆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上。 工業界和經濟界的巨頭們,大都被任命為國家官員,領導並控制著整個經濟部門。1933年7月15日 ,納粹在原德國壟斷資產階級最主要的組織「德國工業家協會」基礎上設置「德國經濟總會」。這是當時德國最高經濟機關。包括克虜伯、梯森、伏格勒、西門子、波施、施羅德等在內的12名當時德國最主要的壟斷資本家都是該機關的成員。此外,另有5名納粹黨人,卻沒有中、小資產階級、工人和農民的加入。1934年11月27日,該機關頒布《德國經濟有機建設條例》,把全德經濟按行業分為六大組,即工、商、銀行、保險、能源和手工業;按地域分為18個經濟省,各省設經濟院。除手工業組外,各組組長和各經濟院院長皆由國家任命的壟斷資本家擔任,從而達到了壟斷資本家對德國國內市場的瓜分。 政治中的「領袖原則」也被應用於經濟。1934年1月21日頒布的《民族勞動制度法》規定企業主是企業的「領袖」,是企業全權的統治者,全權負責企業的供產銷和人事安排。工人必須無條件服從領袖,對領袖無限忠誠。這樣,工會被解散了。原本就殘酷剝削工人的資本家對工人的人身控制和壓迫更進一步了。工人聯出賣自己勞動力的自由也被剝奪了。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農村。農戶的各項民主權利被剝奪,必須無條件地服從大地主和容克。大地主和容克成為了土地的「領袖」。國家鼓勵容克和大地主任意兼並和買賣土地,向他們提供補助,豁免了他們為僱工繳納的每年為4000萬馬克的失業保險金,但這些優惠政策不適於農戶。於是,到了1939年,全德25萬農戶中3/4的貧下中農共佔有的土地比38000個大地主所佔有的土地還少。納粹還在1933年9月29日頒布《農田繼承法》,保護大約60萬富農的利益。這樣,大地主和容克共佔有耕地總數為37%,富農佔耕地總數為約40%,廣大貧下中農所佔耕地不到1/3! 在納粹政權下,德國壟斷資本家獲取了巨額利潤。法本公司經理卡爾·克勞赫作為「四年計劃」總委員會成員之一,是德國向東南歐進行石油資本輸出的主要受益人。德國軍工巨頭克虜伯的個人資產到1943年已達20億帝國馬克,戰前其公司獲純利潤達2387萬帝國馬克!這都是納粹同傳統壟斷資產階級緊密結合的典型。

新地主、新資產階級:平民出身的納粹黨員 隨著納粹法西斯統治體制的形成,希特勒、戈林、希姆萊、戈培爾等原先出身中小資產階級、農民,甚至無產階級的納粹領袖,搖身一變,成為一批新的壟斷巨頭。希特勒本人每年從國庫里抽調數億帝國馬克作為他個人開支之用。他從來就分不清楚個人財產、國家財產和黨的財產,儼然是一個掌握全國生產資料的封建皇帝。原本是一個養雞戶的希姆萊如今成為擁有全國耕地數最多的大地主之一。當然,最典型的例子是納粹德國第二號人物,赫爾曼·戈林。1933年以前,戈林和生產資料佔有毫無關系。1937年,他在德國西北部的薩爾茨吉特建立了「赫爾曼·戈林工廠」,它是由許多國家資金建立起來的冶煉貧鐵礦的企業組成的。這個康采恩不斷地吞並德國的工廠企業,特別是奪取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羅馬尼亞等外國工廠而日益擴大。1934年初,有177家工業企業、69家采礦冶金企業、156家貿易公司、46家運輸公司和15家建築公司屬於戈林的工廠。這樣,戈林就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家之一。戈林本人的生活也非常奢華。他的個人別墅就像一座博物館,收藏著世界各地的奇珍異寶和藝術珍品。 這些德國新貴們與舊資產階級和地主互相勾結,繼承「第二帝國」的種族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理論,反馬克思主義、反猶太人,打著為德意志民族爭取「生存空間」的旗號發動罪惡的殖民侵略戰爭,給世界人民帶來深重的苦難!

城市中小資產階級:消失、被兼並 納粹宣稱自己是「中產階級的政黨」,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納粹的上台,卻預示著中產階級企業被壟斷企業所兼並,城市中小資產階級紛紛破產、消失,成為大資本家的剝削對象。1933年3月12日頒布的《保護零售商法》規定從1934年7月1日開始,不得再開設新的零售商店。1933年10月,在克虜伯、基爾道夫、梯森等壟斷資本家的敦促下,當年由納粹組織的「工商界中產階級戰斗同盟」被希特勒強行解散。國家訂貨對象不再像納粹上台以前那樣優先給予中產階級,而是由壟斷企業承擔。於是,在1933年—1939年間,有70萬個小商店和手工業企業倒閉、破產。其全部生產資料和從業人員這都被大企業所收購和招募。中產階級的納粹黨此刻完全變成壟斷資產階級的納粹黨。

無產階級:殘酷剝削的對象 納粹政權最喜歡吹捧自己「消滅失業的經濟奇跡」,但其實,這只是在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普遍復甦的大環境下,納粹政權略微緩解國內階級矛盾的一種策略罷了。廣大無產階級只是從「失業的瀕死狀態」轉變為「有工作的被剝削狀態」而已。這種所謂的「國家就業」實質上依然是為壟斷資本家打工,因為那些公共勞動項目的投資方是私人企業。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根據納粹德國「勞工陣線」的統計材料,德國工人在三十年代中期的工資增長率為6.9%,而同期食品價格卻上漲了13%!可見,廣大無產階級的生活水平幾乎沒有提高。從1936年開始,德國工人工資就被完全凍結了。 此外,壟斷企業和國家銀行還依靠發行期票和國債瘋狂集資,並以大量印刷紙幣的通貨膨脹方式來消除債務,從而把從勞動人民手中榨取的財富用於滿足個人野心的軍備擴充。

綜上所述,納粹德國是絲毫不帶任何社會主義性質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國家。資產階級的私有財產非但沒被收歸國有,反而越聚越多。納粹政權甚至公然把國有財產廉價地出讓給壟斷資本家。而無產階級則在狂熱的極端民族主義思想支配下,不經意間成為壟斷資本家侵略外國的幫凶,盡管他們本身仍被殘酷的剝削、控制、壓迫著。 也許有人會誤把納粹德國的「計劃經濟」政策看成社會主義的特徵之一。但是,請別忘記,德國這些所謂的「國家計劃」都是壟斷資本家制定的。這就意味著這些計劃只能為一小撮壟斷資本家服務,廣大人民是從中得不到任何好處的。 總之,納粹德國非但不是先進的社會主義國家,而且比西方民主資本主義國家更為落後。「第二帝國」那種官僚資本主義加壟斷資本主義的封建軍事帝國主義特徵在「第三帝國」又重新死灰復燃。正如季米特洛夫在1933年預言的那樣:納粹德國是金融資本的極端反動、極端沙文主義、極端帝國主義分子的公開恐怖統治!

⑥ 德國政治制度是什麼

德國政治制度是聯邦制。

德國是聯邦制國家,外交、國防、貨幣、海關、航空、郵電屬聯邦管轄。國家政體為議會共和制。聯邦總統為國家元首。聯邦總理為政府首腦。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根本大法《基本法》的制定,奠定了西德以及後來統一的聯邦德國的國家政治制度的基礎,是一部治國大法。

德國聯邦制的歷史:

聯邦制是德國二戰戰敗後做出的歷史選擇,目的在較大程度上防止集權和專制的產生。中央政府統籌外交、國防、貨幣、海關、航空、郵電事務,施政綱領則多由地方政府自行決策。德國有16個州/直轄市,每個州都通過選舉組成政府內閣,制定自己的法律法規。

每個州享有獨立的人事權、立法權、財政權等,並根據自己的現狀和稅收情況制定可行的文化教育、交通、社會福利服務等政策。

⑦ 二戰的德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

是資本主義國家啊! 壟斷資本家急需有一個強有力的人物來穩定鞏固被經濟大危機動搖的資產階級政權(當時德國無產階級革命已進入成熟階段),而新上台的希特勒就是他們要找的那個人。 另外說說社會主義工人黨,是希特勒上台的重要政治資本,他在啤酒館暴動後想到,通過改造一個黨來提供他的容身之所才是快速有效的方法,他入黨後,社會主義工人黨已經變色了,希特勒本人是維護壟斷資本家的利益的,德國鐵血宰相改革後到二戰的德國社會仍然是資本主義社會

⑧ 二戰期間德國和日本是什麼政體

二戰期間德國應該是納粹獨裁專政,日本是軍部法西斯獨裁專政,戰後,德國應該是共和政體,日本則是君主立憲。

⑨ 二戰時的德國算不算社會主義

當然不算。 但是,當時的納粹黨打的是社會主義的旗幟,卻並不是社會主義,但又有一點點相同。例如,經濟干預手段。社會主義,是要靠暴力和革命取得政權,可是納粹黨是民主選舉投票出來的。 希特勒即不滿西方的資本主義,又對東方的社會主義恨之入骨!希特勒作為一國之元首,但種族歧視根深蒂固,因為馬克思和革命棋手列寧是猶太人,他認為猶太人是劣等民族。社會主義的目的是共產主義,人人平等,達到共同富裕的社會,截然與當時的德國不同!

⑩ 二戰後日本俄國德國的政治體制分別是什麼

蘇聯-共產主義、社會主義。 德國:東德為蘇聯控制,共產主義,西德為資本主義,北約陣營,經濟遠超東德。 日本:資本主義

閱讀全文

與二戰時的德國是什麼社會制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6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0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3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