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國有較為發達的基礎設施系統,適合養老嗎
一提到養老服務,腦中一定會第一時間想到歐洲,歐洲地域基礎建設相對性健全,地域經濟發達,社會發展可靠性安全度都比北美、南亞部分地區高,是絕佳的養老服務佛山,實際提到哪一個國家得話,綜合性養老生活成本費,地域氣侯,生態環境保護,移民投資難易度等各方面充分考慮。
而慈善機構的養老院價錢處於二者之間,其機器設備和服務處在中等偏上。因為公辦養老院醫院病床比較有限,並且入住的標准有嚴格限制,因此大多數人只能委屈求全,挑選慈善組織或社會團體舉行的養老院。不管是哪一種養老院,政府部門均給予對應的補貼,每一個醫院病床給與16000歐的一次性政府補貼。
❷ 果戈理簡介
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果戈理(1809—1852),是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和奠基人。1809年4月1日出生在烏克蘭波爾塔瓦省密爾格拉德縣大索羅欽鎮的一個地主家庭里。
果戈理自幼在農村長大,從小受到藝術的熏陶,尤其喜愛烏克蘭的民謠、傳說和民間戲劇。由於父親早逝,他離家去聖彼得堡謀生,曾經在國有財產及公共房產局和封地局先後供職。正是在聖彼得堡的這段經歷令他飽嘗世態炎涼和小職員度日的的艱辛,使他看到了嚴酷的社會現實本質,官場的黑暗與腐敗,是對普通民眾身受的苦難非常理解。這些都成為他日後文學創作的素材和動力。
聖彼得堡在果戈理文學生涯中是一個重要的城市。正是在這里,果戈理結識了當時著名的詩人茹可夫斯基和普希金,這對於他走上創作道路有很大的影響。他與普希金的友情與交往傳為文壇的佳話。
才華橫溢的果戈理一生痛苦而短暫,但是創作的作品卻成為世界名著流傳至今。
1831年至1832年間,果戈理以小說集《狄康卡近鄉夜話》步入文壇,年僅22歲。這部小說集是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創作相結合的產物,被普希金譽為「極不平凡的現象」,從而奠定了果戈理在文壇的地位。作品筆調幽默、清新,結合了優美的傳說、神奇的幻想和現實的素描,描繪了烏克蘭大自然的詩情畫意,謳歌了普通人民勇敢、善良和熱愛自由的性格,同時鞭撻了生活中的丑惡、自私和卑鄙。
除了寫作以外,1834年果戈理還曾在聖聖彼得堡大學任教職,不過為了專門從事文學創作一年多後隨即棄職。在此期間,他相繼出版了《密爾格拉德》和《小品集》(後來又稱為《聖彼得堡故事》)兩部小說集,這些作品標志著他創作上的一個新階段。果戈理將諷刺的筆觸轉向了揭露社會的丑惡、黑暗和不平,對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命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特別是1837年普希金不幸逝世之後,他將批判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度,無愧地站在普希金遺留下的位置上,共同成了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果戈理的文學成就除了小說以外還有諷刺喜劇。1836年4月,著名喜劇《欽差大臣》在聖彼得堡亞歷山德拉劇院上演,轟動了整個京城。該劇逼真地反映了俄國專制社會的種種弊端和黑暗,從而深刻地揭露了官僚階級的丑惡和腐朽。成為聞名世界的文學作品。
1835年起,果戈理開始《死魂靈》的創作,這部沒有完成的作品是果戈理他作達到頂峰的標志。《死魂靈》的第一部終於在1842年問世。這是一部卷帙浩繁、人物眾多的宏篇巨制,通過對形形色色的官僚、地主群像的真切、生動的描繪,有力地揭露了俄國專制統治和農奴制度的吃人本質,極大地震撼了整個的俄羅斯。後來,他在極度的苦悶中將先後兩次寫成的《死魂靈》的第二部手稿,也先後兩度付之一炬,果戈理的一生而窮困短暫,終身未娶,於1852年3月4日與世長辭,年僅43歲。臨終前,果戈理在精神上已經完全為向他施加不良影響的馬蒂厄神父所控制,他地說服果戈理放棄文學,獻身上帝。果戈理聽從馬蒂厄神父的旨意焚燒了《死靈魂》第二卷的手稿,在封齋期以常人忍受不了的方式守齋,每天只吃幾調羹燕麥糊和一片麵包。夜裡,為了不讓自己做夢,他努力剋制自己不睡覺。守齋的結果接踵而至,他終於大病一場。在20年的創作生涯中,他創作了系列佳作極大地豐富了俄羅斯文學的寶庫,終於成為19世紀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一代宗師。除了自己的造詣以外他還影響了一大批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如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岡察羅夫、赫爾岑、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等。陀斯妥耶夫斯基曾坦言道:「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從果戈理的《外套》中孕育出來的。」果戈理被譽為「俄國散文之父」,而普希金是俄國文學中的詩歌之父,因此,他們兩人一向被譽為俄國文學史上的雙璧。
果戈理主要的作品有:《五月之夜》(或:女落水鬼)(1831)、《聖誕節前夜》(1832)、《伊凡?費多羅維奇?什邦卡和他的姨媽》(1832)《舊式地主》(1835)《伊凡?伊凡諾維奇和伊凡?尼基福羅維奇吵架的故事》(1834)《涅瓦大街》(1835)、《鼻子》(1836)、《畫像》(1842)、《外套》(1842)、《馬車》(1836)等等。
❸ 南丁格爾是什麼人
南丁格爾(Nightingale F 1820~1910)英國人。生於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家境優裕,受過高等教育,博覽了許多文學名著,通曉歷史、哲學、數學、信仰宗教,擅長音樂與繪畫,精通英、法、德、意四門語言。年青時代由於常協助父親的老友(一位醫生)精心護理病人,逐漸對護理工作發生了興趣。她曾到德國、法國、希臘等地考察這些國家的醫院和慈善機構,充實閱力,堅定立志於護理事業的決心。她自學有關護理知識,積極參加討論醫學社團關於社會福利、兒童教育和醫院設施的改善等問題。1850年在她30歲時去德國學習護理,33歲時又去巴黎學習護理組織工作。回國後任倫敦一家醫院的護理主任。1853年8月12日,在慈善委員會的資助下,南丁格爾在倫敦哈雷街一號成立一看護所,開始施展她的抱負,她採取了許多措施,令當時的人嘆為觀止。如採用病人召喚拉鈴,在廚房設置絞盤以運送膳食給病人,她強調「任何婦女,不分信仰、貧富,只要生病,就可收容……」她在工作中表現出非凡的能力,大家對她都言聽計從。
1853年,英法等國與俄國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戰爭開始時,英軍的醫療救護條件非常低劣。傷員死亡率高達42%。當這些事實經報界披露後,國內嘩然。南丁格爾應英政府的函請,率領38名護士奔赴前線。她憑著理想與抱負,在前線獨自開拓現代護理事業。對於當時一位35歲的女性而言,這是一種非常艱巨的挑戰。當時,在歐洲各先進國家早有被稱為「姊妹 」(Srsters)的女護士出現,但英國由於受宗教和社會的成見,一直反對在醫院特別是戰地醫院中有女護士出現。因此,過去軍隊中從無女性護士服務。南丁格爾在前線充分顯示了她各方面的才能。她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聲望,沖破了軍事當局的重重障礙。拿出自己的3萬英磅為醫院添置葯物和醫療設備並重新組織醫院,建立改善傷員的生活環境和營養條件,整頓手術室、食堂和化驗室,很快改變了戰地醫院的面貌,只能收容1700名傷員的戰地醫院經她安排竟收到3000~4000名傷員。在這里,她的管理和組織才能得到充分發揮。6個月後,戰地醫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傷員死亡率從42%迅速下降至2%。這種奇跡般的有目共睹的護理效果震動了全國,同時改變了英國朝野對護士們的估價並提高了婦女的地位,護理工作從此受到社會重視。護理工作的重要性亦為人們所承認。同時,為婦女開辟和創建了一個崇高的職業。南丁格爾為此付出極大的精力和心血,她建立了護士巡視制度,每天夜晚她總是提著風燈巡視病房,一夜巡視的路程在7公里以上。南丁格爾每天工作的時間要超過20個小時,過度的勞累使她染上終生不愈的疾病。許多士兵返回英國後,把南丁格爾在戰地醫院的業績編成小冊和無數詩歌流傳各地。有一首詩,在50年之後仍在英國士兵們重逢時傳誦,詩中稱南丁格爾是「傷員的保衛者、守護神,毫不謀私,有一顆純正的心,南丁格爾小姐,是上帝賜給我們最大的福恩」。
革命導師馬克思和南丁格爾是同時代的人,他對南丁格爾的勇敢和獻身精神十分敬佩和感動,寫下兩篇充滿熱情的通訊,分別刊載在德國的《新奧得報》和美國的《紐約論壇報》,使世人皆知這位偉大的女性。南丁格爾的偉大貢獻主要有:一、創辦世界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南丁格爾於1856年11月戰爭結束後離開前線。回國後,她無暇顧及勞累虛弱的身體,立即著手著書立說和致力於開創護士學校的緊張工作,她撰寫的著作和100多篇論文多少年來皆被認為是護理教育和醫院管理方面的重要貢獻。
1860年6月24日,她將英國各界人士為表彰她的功勛而捐贈的巨款作為「南丁格爾基金 」在倫敦聖多馬斯醫院創建「南丁格爾護士訓練學校」。聖多馬斯醫院成立於1213年,在英國久負盛名。該院與其他醫院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從來不受宗教的控制。這所被後人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校的辦學宗旨是將護理作為一門科學的職業,試驗一種非宗教性質的新型學校。她對學校管理、精選學員、安排課程、實習和評審成績都有明確規定並正式建立了護理教育制度,開創了現代護理專業這一偉大事業。這對整個人類是一項空前的貢獻,為此,她當之無愧被後人譽為護理事業的先驅。她深感培育護理人才極不容易,遂訂立兩項原則:其一,護士不可只做「刷洗工」的工作;其二,除非受過訓練,否則,不可做護士長並教導他人。
南丁格爾對學校的計劃及基本原則有:「護士必須在專門組織的醫院中,接受技術訓練,護士必須住在適應提高道德和遵守紀律的學校宿舍中。」她擬定了「學生操行和學業成績日報表」。1871年,聖多馬斯醫院新的建築落成,南丁格爾護士學校也隨之擴充,她主張學校應成為護士之家,是一個道德、宗教與實務的訓練場所。學生一律住校,由修女任舍監,鼓勵她們讀書,參加聖經班聆聽音樂以發展她們的興趣,她希望她的學生們絕對忠誠並熱心於專業護理工作、勤勉而符合道德規范。這所學校第一屆有15名學員,到1890年,經過30餘年的護理教育培養學員1005名,大多優秀者均被英、美、亞洲各國醫院聘請去開辦護士學校。
南丁格爾的學生們遍布英國各大醫院並且遠及英國本土以外。與此同時,歐美各國南丁格爾式的護士學校相繼成立。「南丁格爾護士訓練學校」的課程和組織管理成為歐亞大陸上許多護士學校的模式。隨著受過訓練的護士大量增加,護理事業得到迅速發展,國際上稱之為南丁格爾時代。南丁格爾進行護理改革前,護理工作被認為是下賤的職業,不受人尊敬,工資很低,每日三餐自己在病房中做。當時英國護士的形象是粗陋老態的女人,愚昧、骯臟、酗酒且粗野無比,在醫院里惡名昭著,不聽使喚,更不能執行任何醫療任務,其地位不過較家庭保姆稍高而已。當時醫院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間大統房,病床緊密相連,臟亂得不成體統,牆壁與地板沾滿了血跡與污漬而且臭氣難聞,這種惡劣的現象,各地相差無幾。
南丁格爾進行護理工作訓練後的重要意在於使社會上都知道護理工作是一種「技術」,並把它提高到「專門職業」的地位,南丁格爾因此被稱為「現代護理工作的創始人」,隨之如護理人員品德的優越,社會地位的提高,工薪的增加等等,都成為自然的結果。而南丁格爾完成和改善這些工作的方法,主要是三條,即以身作則,著書宣教和親身實踐。每年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世界各國的醫院和護士學校將舉辦各種活動紀念護士職業的創始人、英國護理學先驅弗羅倫斯·南丁格爾對護理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
南丁格爾出身於富有之家,卻不顧家庭和當時社會的非議,選擇了為之獻身的護理事業。1854年至1856年,英、法、土耳其聯軍與沙皇俄國在克里米亞交戰,由於沒有護士且醫療條件極差,英軍傷病員死亡率高達50%。在這種情況下,南丁格爾率領護理人員奔赴戰地醫院,通過健全醫院管理制度,提高護理質量,在短短數月內把傷員死亡率降至2.2%。
1860年,南丁格爾在英國聖多馬醫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她撰寫出《健康護理與疾病護理》《農村護理保健》《護士札記》等多部護理學專著,使護理學成為一門科學。她的辦學思想由英國傳到歐美及亞洲各國,南丁格爾被譽為近代護理專業的鼻祖。
為紀念南丁格爾對護理事業發展的業績,她的生日5月12日,作為世界各國的醫院和護士學校紀念南丁格爾舉行各種活動的日子。最初稱「醫院日」,也稱「南丁格爾日」,在中國稱為「國際護士節」。在這天,大力宣傳護理工作,鼓勵護士們學習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護理界的一件盛事。
1912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決定,每兩年頒發一次南丁格爾獎章和獎狀,作為對各國護士的國際最高榮譽獎。
❹ 世界上第一所正式護士學校創建於何時何地
1860年,南丁格爾在英國聖托馬斯醫院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護士學校——南丁格爾護士訓練學校。
1860年6月24日,她將英國各界人士為表彰她的功勛而捐贈的巨款作為「南丁格爾基金 」在倫敦聖多馬斯醫院創建「南丁格爾護士訓練學校」。聖多馬斯醫院成立於1213年,在英國久負盛名。
該院與其他醫院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從來不受宗教的控制。這所被後人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校的辦學宗旨是將護理作為一門科學的職業,試驗一種非宗教性質的新型學校。
南丁格爾出生於義大利的一個英國上流社會的家庭。在德國學習護理後,曾往倫敦的醫院工作。於1853年成為倫敦慈善醫院的護士長。
克里米亞戰爭時,她極力向英國軍方爭取在戰地開設醫院,為士兵提供醫療護理。她分析過堆積如山的軍事檔案,指出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英軍死亡的原因是在戰場外感染疾病,及在戰場上受傷後沒有適當的護理而傷重致死,真正死在戰場上的人反而不多。
她更用了圓形圖以說明這些資料。南丁格爾於1854年10月21日和38位護士到克里米亞野戰醫院工作。成為該院的護士長,被稱為「克里米亞的天使」又稱「提燈天使」。
❺ 南丁格爾在聖托馬斯醫院創建的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護士學校是好多
佛羅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le,1820~1910),英國人,1820年5月12日誕生於父母旅行之地-------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南丁格爾是名門之女,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曾就讀於法國巴黎大學.她博學多才,是精通英.德.法.意.拉丁及希臘語的語言家。她從少女時代起就表現出很深的慈愛心,樂意關心和照顧鄰里的病人。長大後,對保健衛生和護理懷有濃厚的興趣。在慈善事業的實際活動中,她深深地感到十分需要訓練有素的護士。於是親自去倫敦醫學院實地參觀,周遊歐洲各國,了解護理教育狀況。1850年她力排重議,又說服母親,慕名去了當時最好的護士培訓基地——德國開賽維慈,以後又去了愛爾蘭護理團.巴黎慈善護理團等處學習,最後回到倫敦.她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護理活動中,並將這些經驗體會整理著書出版,強調了護理教育的必要性。
1854~1856年,英.法俄之間爆發克里米亞戰爭,當時英國的戰地醫院管理不善,條件極差,缺乏護理,報紙揭露在前線浴血奮戰的英國士兵,由於得不到合理照料,病死率高達50%。南丁格爾獲悉後,自願向陸軍大臣提出請求,由她率領38名護理人員奔赴前線,救護傷病員,南丁格爾頂住前線醫院工作人員的抵制和非難,掌管醫院護理工作。她克服重重困難,夜以繼日為傷病員護理,首先從改善醫院病房環境衛生著手,積極做好清潔消毒工作。她親自位傷病員清洗傷口,每天深夜提著油燈慈母般地在病房中為傷病員一一蓋被子。她不僅千方百計創造條件照顧傷病員,想方設法改善膳食,增加傷病員的營養,還抽空替傷病員寫家信,為他們建立圖書館及文藝室。她傾聽傷病員的意見,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使全體傷病員獲得精神上的慰籍,從而加速了疾病康復和傷口癒合,半年後病死率下降到2.2%.她的功績頓時名揚四海。士兵們出於對她的感激,稱她為「提燈女神」和「克里米亞天使」,並把她的業績寫成詩歌,傳誦到民間各地。
1856年戰爭結束,南丁格爾回到英國,受到全國人民的歡迎。護理所發揮的作用和產生的效果,不僅成為奇跡,震動了英國,而且使英國朝野改變了對護士的看法。英國政府授予南丁格爾巨額獎金,她把政府表彰她獻身精神和偉大功績的獎金44000英鎊全部用於護理事業。經過戰場護理實踐,南丁格爾深信護理是科學事業,護士必須接受嚴格的科學訓練,而且應是品德優良、由獻身精神的高尚的人。1860年她在聖托馬斯醫院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護士學校,提出需要培養脫離宗教而基於人類博愛精神的、在任何困難的條件下能護理傷病員的訓練有素的護士。
首屆畢業於南丁格爾護士學校的15名學生,後來成為護理骨幹,不僅在英國,而且在世界各地創立了一所又一所南丁格爾式的護士學校,傳播、弘揚南丁格爾精神。
南丁戈爾著有100餘篇論文,其中最有名的是《護理札記》(Notes on Nursing),《醫院札記》(Notes on Hospitals)及有關福利、衛生統計、社會學方面的著作,迄今仍有指導意義。
1907年,南丁格爾獲英國政府授予的最高國民榮譽勛章。1912年,國際紅十字會組織在倫敦大會上首次頒發南丁格爾獎,旨在表彰各國推薦的忠誠於護理事業,並為之作出貢獻的優秀護士。該獎作為護士的最高榮譽,每兩年舉行一次受獎儀式,至1999年,已頒發了37次,全世界已有1000多位護理工作者獲得此項殊榮。通過南丁格爾獎的頒發,加強了護士的國際交往,提高了全社會對護理工作的重視。為紀念南丁格爾的功績,1912年國際護士會決定將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
南丁格爾被譽為近代護理教育的創始人和護理學的奠基人,並列為世界偉人之一,她對護理事業的獻身精神已成為世界各國護士的楷模。
❻ 德國有哪些慈善機構,例如紅十字會
德國有6個大型的:
1. die Arbeiterwohlfahrt (AWO) mit Sitz in Berlin
2. der Deutscher Caritasverband (DCV) mit Sitz in Freiburg im Breisgau – für die katholische Wohlfahrtspflege
3. der Deutsche Paritätische Wohlfahrtsverband (Der PARITÄTISCHE) mit Sitz in Berlin
4. das Deutsches Rotes Kreuz (DRK) mit Sitz in Berlin
5. das Diakonisches Werk der Evangelischen Kirche in Deutschland (DW der EKD) mit Sitz in Stuttgart – für die evangelische Wohlfahrtspflege
6. die Zentralwohlfahrtsstelle der Juden in Deutschland (ZWST) mit Sitz in Frankfurt am Main – für die jüdische Wohlfahrtspflege
大概職責和總部所在地
1.勞動者(柏林)
2.德國國際明愛(天主教)(弗萊堡)
3.老弱病殘(柏林)
4.德國紅十字(柏林)
5.福音教(斯特加特)
6.猶太人(法蘭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