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想要一份二戰期間德國的虎式坦克生產圖紙
有2張設計圖
② 二戰德國的虎式坦克
德國坦克從來就是汽油機的。當時的柴油機技術還很原始,即便是蘇聯號稱很強大的T34的柴油機其實也很原始。德國和美國有強大的整體工業實力最基礎,坦克都是用成熟的航空發動機直接改裝,不用重新研製。不過德國的坦克太重太重,用上汽油機機動性很悲劇,老虎的機械繫統沒有任何可靠性可言,隨時隨地都會出問題,不出問題的時候速度也和走路差不多。
③ 關於德國虎式坦克的介紹
虎式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意志國防軍及武裝黨衛隊所使用的坦克,正式名稱為六號坦克(VI號坦克)。從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為止,一直是活躍於第一線的重型坦克 。
基本數據如下:
乘員:5人;包括車長、炮手、裝填手、駕駛員、通訊員
長度:8.45米(全長)、6.316米(車身)/ 寬度:3.705米 / 高度:3米
重量:57噸(戰斗重量)
發動機:邁巴赫HL230 P45水冷4沖程V型12汽缸汽油引擎 / 功率:700匹
速度:40公里/小時(平地)、20-25公里/小時(越野)
最大行程:100公里(平地)、60公里(越野)
裝甲:前方100毫米、側面及後方80毫米、車頂25毫米
火炮:88毫米Kwk 36 L/56炮(炮彈92發)/ 輔助武器:7.92毫米MG34機槍 ×2
特點:是二戰期間最具威力的坦克,特別是其主炮,可在1500米的距離擊穿盟軍和蘇聯所有主戰坦克的前裝甲。但其復雜易損的結構、極少的裝備數量以及較差的機動性使得虎式坦克的作戰能力大大縮水。
④ 德國虎式坦克是怎樣的
虎式重型坦克即「虎I」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製造的重型坦克。虎I坦克自1942年進入德國陸軍服役至1945年德國戰敗投降為止。
虎式坦克是由德國亨舍爾公司研製的。1933至1945年期間,亨舍爾公司生產了大量的戰車、導彈與軍用飛機,其中最為著名者即虎式戰車。虎式坦克於1937年春季開始研發,開發過程幾經周折。到1941年亨舍爾公司和其他三家競爭對手(保時捷,MAN,和賓士)分別提交上一款35噸左右,配備75毫米火炮的坦克設計方案。然而德軍在總結對法國軍事行動中遭遇到敵方坦克的威脅時,發現地面防空部隊的88毫米防空炮在一次違規操作中將來襲的20多輛英法聯軍坦克殺得大敗而歸,遂在1938年國會中強烈要求將88毫米炮裝到新型坦克上。伴隨著蘇聯T-34型坦克的誕生宣告了這些設計的必要與緊迫。據亨舍爾公司一位設計師說:「軍事專家深為震驚,他們發現當時德軍裝甲部隊竟無一款坦克能與T-34匹敵。」於是,定製標准立刻提高,包括車重增加到45噸,並配備一款88毫米火炮。新坦克的原型車必須在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上亮相。由於研發時間有限,原先較輕的底盤設計被保留。增加的重量使得一些部件需承受更大的壓力,因而該車可靠程度、穩定性相對降低了。不像豹式坦克,虎式坦克絲毫沒有借鑒T-34坦克的設計經驗——斜坡式裝甲在防穿透方面的優勢。但採用厚重、製造質量優良的直面裝甲,實戰中表現亦是毫不遜色。
虎式坦克在生產出來之後被匆忙投入實戰,其實最初漏洞百出。因此,所有大小改動,都直接在生產環節上完成。最為顯著的改動是後期型號降低了炮塔,並為乘員提供更為安全、較易於逃生的駕駛艙。為降低成本,防水能力和空氣凈化/調節系統被取消了。
虎I在1942年8月開始生產,而在1944年8月生產了1,355輛後停止。開始生產時平均每月25輛,而1944年4月已增長至每月104輛。增長的頂峰在1944年7月1日達到671輛。後來由於英軍轟炸機晝夜不停地對德軍的兵工廠進行轟炸,導致虎式坦克的產量下降了一半多。
在諾曼底登陸戰中,虎式重型坦克達到了巔峰,一位德軍上尉駕駛虎式坦克把英軍25輛坦克打掉,同時還摧毀了28輛半履帶車輛和卡車。同時,在東線(馬里諾沃小村)一場戰斗中也有一輛虎式坦克幹掉了20多輛包括先進的IS2重型坦克在內的蘇軍坦克,但是,當時這些蘇聯坦克正在小鎮空場上熱車,蘇軍車組完全沒有想到剛擊退的德國坦克師,居然碰巧遇到了一個虎式小隊的支援,而且這支小隊里居然有3個是德國虎式王牌前五名中的。由於戰術優秀,兩台偵查進村的虎式坦克不到兩分鍾摧毀8輛還在熱車的斯大林2型坦克。這里可以從側面了解虎式坦克炮彈再裝填的速度。
虎式坦克雖然強悍,但也不能挽救納粹德國的失敗命運。雖然虎式為納粹德國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它最終還是被「虎Ⅱ」所取代。虎式坦克是二戰中令人畏懼的德軍坦克的象徵。1944年4月,「虎I」的月產量達到最高水平,生產了104輛。「虎I」被裝備到一些獨立的重型坦克部隊,它一直服役到戰爭結束。1942年8月29日,「虎I」第一次出現在列寧格勒的502重型坦克營一連,參與對蘇聯的侵略戰爭。1942年12月,在北非突尼西亞附近,501重型坦克營的「虎I」式坦克第一次在非洲參戰。1945年4、5月,參加了柏林的防禦戰。雖然戰爭結束了,但是虎式坦克依然令人望而生畏——如果你在牆上畫它,會把二戰的盟軍新兵給嚇跑,足以見它在人們心中的「高大地位」。
德國虎式坦克
⑤ 虎式坦克詳細圖紙
虎式坦克被德軍稱為「突破坦克」,擔當裝甲集群的突擊箭頭,因此並沒有大批裝備部隊,而是組成重型坦克營(Schwere Panzer Abteilungen),每營有45輛虎式坦克,官兵都是各裝甲師和坦克學校挑選出來的精英。重坦克營通常是裝甲軍或集團軍的直屬部隊,臨時配屬給擔任突擊箭頭的裝甲師。德軍先後組建了14個重坦克營,其中11個隸屬國防軍,3個隸屬黨衛軍。虎式坦克到1944年8月停產,一共生產了1,355輛德國工業最初開始重型坦克的設計工作是在1937年,即使在當時人們都認為PzKpfwIII和IV將比它更適合於既將到來的戰爭。但是當德國的裝甲車在1941年的俄國遭遇到蘇聯的T-34's和KV-1's時,戰爭對於更新重型坦克的急迫性就表現的非常明顯了。最終這導致了在一輛坦克的規格之內擁有一門88MM炮,45噸的重裝甲以及速度和可操縱性。保時捷公司在一開始影響了這種新坦克的設計,但是他們遭遇了嚴重的復雜因素。亨舍爾(HENSCHEL)公司當時也開始研製並依附於擁有自己的原型,於是設法說服保時捷公司使他們說出早期的重型坦克設計。兩個公司將各自研製出的坦克原型准備好,以備在希特勒1942年4月20日他生日的時候視察。保時捷和亨舍爾(HENSCHEL)的坦克在經過這次考驗後,希特勒不顧與DR. FERDINAND PORSCHE』S(保時捷公司的老總)的友誼,毅然宣布亨舍爾(HENSCHEL)公司研製的坦克獲勝,當然這次獲勝一大部分應歸於它較高的機動性。
在1942年8月虎式坦克被規劃好開始正式生產。建造一個虎式坦克將用去300,000工時,這幾乎是建造豹式坦克所需工時的兩倍。一輛虎式坦克的平均成本是250,000德國馬克,對照一輛PzKpfwIII的造價是RM96,200,一輛PzKpfw IV的造價是RM 103,500而一輛PzKpfwV豹的造價是RM117,000,這些數字還不包括武器和無線電。這種新型坦克正式命名為Panzerkampfwagen VI H (88mm) (SdKfz182) Ausfuung H1。虎式坦克計劃被認為是在1942年3月裝甲部隊開始提到虎式坦克的時候構思設計的。那時虎式坦克被介紹為世界上最強有力的坦克,它的88MM炮是非常強大的,它巨大的裝甲可以使它幾乎不受進攻的影響及時抵達預定目標。即使它漸漸變的幾乎象神話一般的比例是可怕的,但它初次登場戰斗卻沒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面臨東線戰場蘇聯坦克的壓倒優勢,虎式坦克倉促定型投入生產。希特勒急不可耐要讓他的秘密武器發揮作用,不聽軍方的勸阻,將虎式坦克倉促投入戰場。1942年8月,虎式坦克首次在列寧格勒附近參戰,表現糟糕,其中一半因為機械故障退出戰斗,還有幾輛陷進沼澤地里。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虎式坦克開始發威,為德軍奪回東線戰場坦克裝備的優勢地位。1943年2月,曼施坦因指揮了哈爾科夫反擊戰,裝備一營虎式坦克的黨衛軍第二裝甲軍擔當主力,這個營的三個坦克連分別配屬給希特勒衛隊師、帝國師、和骷髏師。此役黨衛軍第二裝甲軍幾乎是獨力全殲了波波夫機動軍團 (Mobile Group Popov) 。一次戰斗中,兩輛虎式坦克向兩公里以外的蘇軍一個坦克集群猛烈開火,當場擊毀16輛T-34/76坦克,追擊過程中又擊毀18輛蘇軍坦克。虎式坦克的88毫米主炮威力如此巨大,有些中彈的T-34坦克整個炮塔都被掀掉,落到十幾米以外,德軍士兵戲諛地說,這是T-34在向虎式坦克脫帽致敬。虎式坦克的防護能力也展露無疑,第503重坦克營的一個軍官發回戰報,在一次持續6個小時的坦克大戰中,他的坦克總共承受了227發反坦克步槍彈、14發45毫米穿甲彈、11發76毫米穿甲彈的打擊,履帶、輪軸、懸掛系統嚴重受損,但乘員毫發無爽,戰斗結束以後又開了60公里回後方修理
不過虎式坦克的威名卻是在西線成就的。1944年諾曼底登陸以後,盟軍驚駭地發現,自己裝備的坦克沒有一樣是虎式坦克的對手。M4謝爾曼坦克面對虎式坦克,唯一的機會是運動到其背後近距離攻擊。戰後統計顯示,西線坦克戰斗中盟軍擊毀一輛虎式坦克需要付出5輛謝爾曼坦克的代價。虎式坦克其實並不勝任長途奔襲的角色,因其速度緩慢,航程有限,機械故障頻繁,但非常擅長停駐狀態下的遠距離對射,在防守戰斗中反而能充分發揮潛力。諾曼底戰役中,德軍通常是三、四輛虎式坦克為一組,各自依託地形隱蔽,等到盟軍坦克接近以後突然開火,以交*火力殺傷敵軍,然後迅速撤退另選伏擊地點。這種戰術不需要長途奔波,避免了引擎過熱的問題,又可以充分發揮虎式坦克的遠程火力和官兵的戰術素養。諾曼底戰役最經典的坦克戰例,當屬黨衛軍坦克王牌魏特曼中尉(Michael Wittman)奇襲波卡日村。此戰魏特曼率領一個連13輛虎式坦克阻擊英軍第22裝甲旅,一共擊毀了48輛坦克,其中12輛是魏特曼的坦克擊毀的。兩個月後魏特曼陣亡時,他的虎式坦克已經擊毀了138輛坦克和132門反坦克炮
虎式坦克兩處最好的實力表現是它的主力炮和它的重裝甲。虎式坦克的88mm KwK 36L/56型的主炮是最強大的反坦克炮比當時任何一個部隊中所使用的都要強大,它能夠擊穿1400米外厚達112毫米的裝甲。虎I型坦克擁有所有德國坦克中最優質的裝甲,這種軋制的由鎳鋼作成的金屬板其硬度超過了二戰期間所有其他坦克上同類裝甲的硬度級別,這也就意味著它擁有非常好的防禦能力,它的應用使虎式坦克擁有強大厚度,起到了極好的保護作用,但是也導致了虎式坦克的極端重量。虎式坦克結合了這種厚重的裝甲和強大的火炮成為了幾乎無敵的坦克。敵軍的坦克手們通常看著他們自己的車輛被來自遠方的炮火很快的摧毀而無能為力,因為他們的炮彈打不到遠方的虎式坦克。虎I型坦克的重量和尺寸決定了它擁有非常強大的機動性,而且它每小時只比PanzerIII型和Panzer IV型坦克慢2公里而已。
那麼虎式坦克是不是二戰德國最好的坦克呢?答案是否定的。從宏觀的角度看,虎式坦克名不符實,甚至可以稱為「一個美麗的錯誤」,致命弱點是機動性太差,機械性能太不可靠,數量太少。 公平地說,虎式坦克的發動機、傳動和懸掛都是一流的,從紙面上看機動性並不算差。引擎是梅巴赫12缸汽油發動機,功率700馬力,推重比是每噸12.5馬力,這自然比不上T-34的19馬力和M4謝爾曼的16馬力,但至少和4型坦克一個水平。事實上虎式坦克的公路最高時速達38公里,一點也不慢。問題出在油耗和重量。虎式坦克油耗驚人,公路上一箱油只能跑100公里,如果是越野航程至少減半。也就是說,一輛虎式坦克每推進兩、三個小時就得後撤加油,經常在戰斗白熱化的時候不得不離開戰場,戰斗效能大打折扣。其次虎式坦克56噸的重量,歐洲絕大多數橋梁承重極限是36噸,因此虎式坦克所到之處,都必須有工兵在前開路,測試路面,加固橋梁。南俄草原到處是窪地沼澤,對虎式坦克來說遍地都是陷阱,稍不留心就會深陷泥潭,根本談不上什麼越野機動能力
虎式坦克的動力系統雖然一流,應付56噸的重量也相當勉強,動輒引擎過熱,傳動失靈。為了保證虎式坦克正常運行,德軍要求重坦克營官兵個個精通機械保養維修,即便如此,拋錨也是家常便飯。整個戰爭中,德軍損失的虎式坦克,多數是因為機械故障被乘員遺棄,被擊毀的真是不多。許多坦克甚至不能完好無損地從火車站開到前線。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前夕,黨衛軍希特勒衛隊裝甲師下屬的第13重坦克連擁有17輛虎式坦克,向前線集結途中就有6輛拋錨被拖回修理,7月4日開始進攻時只剩下11輛。隨著希特勒衛隊師向北急速突進,幾乎每天都有虎式坦克因為故障掉隊,到11日舉世聞名的普羅霍羅夫卡坦克大戰爆發時,希特勒衛隊師只有3輛虎式坦克投入戰斗。1944年6月盟軍諾曼底登陸時,駐扎比利時的黨衛軍第一裝甲軍下屬重坦克營有30輛虎式坦克需要維修,8輛坦克正在大修,沒有一輛能夠立刻出動。
最要命的是,虎式坦克每次戰役都如同電影里友情客串的大牌明星,只能壯個聲勢,無法發揮實質性的作用,就是因為數量太少。德國整個戰爭期間只生產了1,355輛虎式坦克,還抵不上蘇聯T-34坦克一個月的產量高。通常情況下虎式坦克只有四、五百輛分散在東線、西線、和北非戰場,每次戰役最多能夠集中數十輛參戰。1944年盟軍諾曼底登陸時德軍裝備部隊的虎式坦克達到歷史最高點,一共也就613輛,到這年底整個西線只剩下23輛能夠作戰 為什麼說虎式坦克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呢?虎式坦克的費效比實在太差了,如果德國用同樣的人力物力生產其他更實用的坦克型號,德軍裝甲部隊的戰鬥力會提高一個檔次。虎式坦克是二戰德國武器設計弊病的濃縮體現,性能設計優越,生產設計拙劣。製造一輛虎式坦克需要30萬個工時,造價30萬馬克,是豹式坦克兩倍, 4G型坦克或者M-109戰斗機的三倍,Stug 3型突進炮的四倍。雖然虎式坦克名氣之大二戰坦克無出其右,它實際上卻是典型的資源浪費。
然而1944年的希特勒已經充滿狂想,期望一兩件超級武器可以扭轉乾坤,反敗為勝。如果說虎式坦克還只是個美麗的錯誤,那麼這年8月開始生產的虎王坦克則完全是個華而不實的廢物。紙面上的虎王設計理念先進,性能堪稱完美,絕對是一款終極坦克。正面50度斜角的裝甲厚達150毫米,側面裝甲也有100毫米,二戰中還沒有虎王坦克被火炮擊毀的記錄。裝備的主炮是88毫米71倍身管加農炮,1,000米的距離上可以擊穿215毫米的裝甲,可謂所向無敵。然而虎王坦克戰斗全重高達70噸,動力系統卻是跟虎豹一樣的700馬力發動機,因此機動性非常可憐,公路最高時速只有30公里,越野時速通常只有15公里。175升容量的巨型油箱,只能支持虎王坦克跑100公里。引擎和傳動無法承受70噸的份量,故障率高得出奇。阿登戰役中虎王坦克本來應該突前殺開一條血路,事實上德軍裝甲部隊突破以後,絕大多數虎王坦克跟不上行進速度落到後面,而且不斷地拋錨退出戰斗,沒有發揮任何作用。納粹德國依然將寶貴的資源投入到這個黑洞裡面,到戰爭結束一共生產了489輛虎王坦克。這些資源足夠生產1,000輛豹式坦克,多裝備5個裝甲師,也許阿登戰役的結果就會因此而改變。毫不誇張地說,德軍不是毀在盟軍手裡,而是毀在元首手裡。
虎式坦克的變化過程 1942年8月 增加了偽裝掛鉤\煙霧彈發射架\工具箱。 1942年9月 增加了纜繩 1942年10月增加了後方天線。增加了鐵鍬。 1942年11月 安裝了空氣濾清器。加強了防護裝甲。增加了防護裙(履帶防護板)。 1942年12月 增加了緊急逃生艙蓋。增加了更多的防護裙(履帶防護板)。 1943年1月 增加了發射架。增加了行李容器。 1943年2月 引擎之間增加了透氣層。履帶外圍改變使用18個螺栓。 1943年 變更使用的過濾器。後方艙板使用了三角蓋。增加了指揮官用的潛望鏡增加。 1943年4月 增加了三個備用履帶。履帶外圍改變使用12個螺栓。增加了2個備用履帶支架。 1943年5月 更換引擎為Maybach HL230. 1943年6月取消了部分煙霧發射器。 1943年7月 修改了炮塔上的出入倉門。開始使用Zimmerit防磁塗層。 1943年8月 唯一的一個前車燈被替代成了雙重燈(左右各一個)。 1943年9月 頂部和後方增加了更多的支架。 1943年10月 徹底取消煙霧發射器。取消了履帶裝載箱。取消了空氣濾清器系統。 1943年11月 增加了外部的支架。 1944年1月 增加了20噸起重器。取消了鐵鍬。 1944年2月 原本是橡膠邊的輔助輪被鋼材所代替。移動了外部工具的位置。 1944年3月 炮塔塔頂增加到40mm厚度。 1944年4月 燃料箱材料開始使用木製板。 1944年6月 增加了一個逃命倉蓋。 BWtGeaW/sr
虎式坦克主要性能 重:56噸(早期) 57噸(後期)
乘員:5人
發動機:Maybach HL 210 P45-12 600hp(早期) Maybach HL 230 P45-12 700hp(後期) K3CT
速度:38公里(公路)
全長:8.45m 高: 2.93m 寬: 3.4-3.7m
武器: 88mm KwK 36L/56 2 X 7.92 MG34(早) 3 X 7.92 MG34(後)6 X NbK39 90mm煙幕彈發射
彈葯: 88mm——92發 7.92mm——4500-5700發
裝甲:25——100mm
⑥ 關於二戰德國的虎式坦克
二戰時,德系坦克的不會掛載油箱,據樓主你的描述,大概是虎式1型後面的空氣濾清器,或者是排氣管的排氣冷卻筒護板。
我發的這張圖是1944年第508重坦克營的一輛虎式1型後期型行駛在義大利,編號上看應該屬於連部。
後面的兩個筒狀物為排氣管的護板,防止雜物進入,第二用來掩護因熱量過大而發紅的排氣管。夜晚又紅又亮的排氣管很容易成為目標。早期的虎式沒有這種裝置,改進型號都裝上了這種保護裝置,也可以理解為冷卻筒
⑦ 介紹納粹德軍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
從來沒有如此少量的兵器,帶來如此驚人的震撼!
虎式坦克,它是能夠給二戰後期,處於劣勢的,沒有坦克裝備數量優勢的德軍士兵以繼續戰斗的勇氣和信心的超級戰術武器。其顯赫戰績和戰場上奔突攻擊的死亡陰影至今還是許多二戰倖存盟國官兵永遠的夢魘。綜合統計虎式坦克與盟國坦克的損失之比可以達1:10以上。
二戰的硝煙已經飄散60年了,當年戰地的血腥與慘烈已經成為影視和娛樂取之不盡的源泉,軍事技術與裝備優劣的思辨討論仍然是21世紀的經典話題,可無論如何虎式坦克永不會淡出人們的視野,虎式坦克巨大威力,威武富於美感的英挺雄姿,駭人的戰果令人贊嘆不已,呵呵,這也是老虎擁有眾多的,骨灰級的虎倀軍迷的原因,至今落戶於世界各地的虎式模型恐怕已經不下數十萬輛,德國老兵要掉淚了!當年那有這么多的老虎啊!
打開視頻,僅存一輛能夠開動的虎式坦克仍然能夠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隨著那履帶的隆隆聲滾滾而來的是王者氣度,殘陽下,有當年驚心動魄的烽火記憶--------
主流觀點認為虎式坦克裝備德軍後,恰恰是納粹德國盛極而衰的轉折點,德軍裝備虎式坦克後,沒有贏得一次具有決定意義的重大戰役,而虎式坦克生產工序的繁雜,和精益求精的質量技術要求,徒然消耗了德國有限的資源,折射出的納粹德國瘋狂病態的裝備思想,區區累計不足2000輛的數量對戰爭的進程幾乎毫無影響,因此虎式坦克是一種失敗的裝備!
歷史的真實是這樣嗎?
在我看來,首先虎式坦克是典型德國裝備思維與納粹心理戰的傑作。
虎式坦克研製的肇因是西線的法國B 型坦克與英國的馬蒂爾答步兵坦克厚重的裝甲對德軍產生的威脅與震撼,而在入侵蘇聯後遭遇T34與KV重型坦克則加速了研製進程,虎式坦克的裝甲設計被大大加強,這種軋制的由鎳鋼作成的裝甲其硬度超過了二戰期間所有其他坦克上同類裝甲的硬度級別。它的應用使虎式坦克擁有強大厚度,起到了極好的保護作用,但是也導致了虎式坦克的極端重量。
德國克虜伯與蔡司為虎1坦克提供了彈道性能優異的88毫米火炮和精良的光學瞄準器材,虎式坦克的88mm KwK 36 L/56型的主炮是當時優秀的反坦克炮,前身是名揚四海的打坦克能手88毫米高射炮!它能夠擊穿1400米外厚達112毫米的裝甲。88毫米的犀利火炮與德國優秀的光學瞄準系統構成完美組合,使得虎坦克具有當時無與倫比的精確打擊火力。
650--700馬力的引擎推動了56噸的沉重軀體,雙排負重輪讓行駛舒適平穩,虎式的戰術機動性並不差,最高時速可達45公里。但是,耗油驚人,每百公里耗油800升,使得公路行程只有110公里。如果是越野行程至少減半,大大影響了德軍的持續作戰能力。
虎式坦克 戰斗全重:56噸
乘員:5人
全長:8.45米高:2.93米
主要武器:一門88m毫米KwK36L/56火炮
輔助武器:3挺7.92毫米機槍
彈葯基數:炮彈108發,機槍彈4500-5700
裝甲值:炮塔正前113毫米9度,炮塔側面〈82毫米,炮塔後方〉82毫米。
車體正面111毫米8度,側面〈83毫米,後面〈100毫米。發動機:HL 230型功率700馬力
最大速度:37-45公里/小時
最大行程:110公里但是希特勒與德國統帥部從來沒有準備把虎式坦克當作未來裝備的主力。
首先與虎式同時期的黑豹坦克也已經完成,其75毫米70倍徑的火力與大角度傾斜的前裝甲(80毫米傾斜裝甲達到140毫米的防禦能力)絲毫不遜色虎式坦克,而且同樣的動力條件下,由於設計思想的不同重量只有45噸,機動性出色。德在43年後真正的主力是黑豹坦克和改進後寶刀不老的4號坦克,有趣的是43年後德國在4號坦克的炮塔周圍加裝了5毫米環形裝甲,從外觀看非常酷似虎式坦克,給盟軍造成極大震懾。
虎式坦克是典型德國思維的產物,充分繼承了德國製造業的風格,精密的設計,高質量的工藝水平,造就了一代經典陸軍裝備。確切說從外形和基本結構上是德國4號坦克的放大與強化版。沒有受加大裝甲傾斜以增加實際厚度的蘇聯設計影響,外觀成平直的堡壘型,其設計幾乎完全是不拐彎直線硬派作風,盡管帶來駕駛與內部空間的寬敞與大載彈量,卻給生產運輸帶來了許多麻煩,至於說波爾舍虎和亨舍爾虎的差異,主要是在傳動方面,波爾舍的電傳動的技術之超前與復雜,讓一向追求完美技術裝備的德軍也只能望而卻步。
僅從性能比較來說,要與黑豹坦克相比,虎式坦克決不是不可取代的。雖有優異的性能,虎式坦克無疑是個更消耗德國人力燃料和緊缺戰略資源鎳的奢侈作品,其復雜的生產工藝比黑豹更加耗費工時,是什麼讓德國人在確定黑豹坦克為主力的前提下,仍然保留了虎式坦克的生產呢?
德國統帥部最終把虎式坦克定位為:振奮有俄T34和KV重型坦克恐懼症的德軍士氣的過渡產品,應該是比較恰當的。首先虎式坦克是二戰期間德國第一種對蘇聯坦克有絕對壓倒性能優勢的坦克,從此蘇德戰場,蘇聯的坦克性能優勢不復存在,而德軍則士氣大振。
其次虎式坦克能夠在德軍許多強調只生產黑豹坦克呼聲中仍然堅持生產,答案恐怕只能夠從虎式坦克外觀說起,從外觀看它相當具有雄偉的美感,希特勒與好友軍備部長斯佩爾都是建築與美術藝術愛好者,他們也從美學的角度對虎式坦克的雄壯外表欣慰有加,善於使用宣傳手段的希特勒已經覺察虎式坦克外觀對人的強大震撼力,在這點比黑豹坦克坦克絕對更勝一籌。虎式坦克是可以讓普通士兵在戰斗中一眼望去就能夠對勝利充滿信心的武器,對敵人而言虎是極具震懾的恐怖的坦克「終結者」。
說到這里不能夠不說武器的外觀雖然不決定他的使用效果,但是其對士氣的影響仍然是不可忽視的,如英國的斯登」沖鋒槍本來就是英國為解裝備不足的燃眉之急,在二戰初期開發的輕武器,生產便捷,外型粗糙醜陋,盡管性能還不錯的,卻被戲稱為水管工人的作品,10美元的廉價貨。許多美英士兵對其嗤之以鼻。相反卻對繳獲德國的MP40沖鋒槍青睞有加。
二戰中的德國的非常重視武器裝備外觀與威懾效果的國家,在這里既有日耳曼的文化傳統更有希特勒的影響,從納粹黨具有魔力吸引的「萬」字設計,到二戰德軍的英挺帥氣的軍服,五彩斑斕的坦克塗妝,無不構成納粹德國的精兵政策戰鬥力的一部分。
在列寧格勒不成功的小試牛刀後,43年7月的庫爾斯克是虎式坦克真正發出第一聲虎嘯的地方,200輛虎式坦克登上了戰爭舞台,在庫爾斯克戰役證明了虎式坦克強大的火力與優質重裝甲的生產力,但是戰役的結果也證明,即使是如此優秀的重型坦克,如果用來進攻嚴密設防立體火力防線也必然是得不償失和損失慘重的,許多坦克僅因為技術故障無法修復而放棄。毫無疑問虎式坦克在庫爾斯克的使用方式是錯誤的。
在43年9月後,德國對虎式坦克的使用做了調整,他們被編入直屬重坦克營,在德國43年後不斷敗退的戰局中充當危機救火隊的角色。隨著坦克成員對虎式坦克性能的熟悉與磨合,虎式的威力日益發揮出來,在編制虎式坦克的部隊中涌現出德軍最耀眼的裝甲兵王牌。
虎式坦克的維修並不象以往認為的那樣糟糕,43年後生產的虎1式坦克其戰場性能穩定,故障率較低,不僅優於德軍的黑豹和虎王坦克,也強過蘇聯的T34 坦克:42年後蘇聯生產的T34 由於熟練工人不足,為了保證數量,不惜採用粗製濫造,裝甲質量低劣,大量的問題為戰場的迅速推進所掩蓋。另外,德軍坦克成員的技術水平是較高的,戰場維修能力在二戰中是一流的,可是,43年後,步步退卻的德軍戰場形勢,導致了許多有故障的虎1式坦克得不到回收。如果客觀評價虎式坦克的維修就可以看出,在後退的戰場形式下,就是一點傳動裝置的小毛病都可能導致棄車的結果。
同樣在41,42年的蘇德戰場,即使是簡便易修的T34由於蘇聯軍隊潰退千里的狀況,多數成為德國的戰利品,又有幾輛能夠從戰場上拖帶回來維修?至於為人詬病的交替排列如百足蟲般的負重輪在冬季的凍結問題,其實如T34這樣單排負重輪在沾滿泥漿後的冬季熄火後也是極容易凍結的。二戰德國始終堅持虎豹坦克交替排列的負重輪,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可以保證重型坦克行駛射擊的穩定性。
56噸的虎式坦克用的是鎳合金鋼裝甲,這是德國在二戰質量最好的裝甲鋼,虎式其裝甲生產採用冷軋鍛造工藝而非鑄造。相對於鑄造鋼,冷軋鍛造鋼的強度特性高出不少!其緻密程度大約提高在6%左右。雖然虎式坦克的生產商在44年向軍隊建議:為節省工時,加快坦克生產速度,就必須改為鑄造鋼工藝,陸軍經過慎重考慮,以必須保證裝甲質量為理由,否決了這一建議。
前蘇聯T-34-85用弧光穿甲彈在1000米距離可以擊穿120毫米裝甲,理論上可以在1000米距離上打穿正面裝甲110毫米的虎1。可事實上T-34-85不能在1000米距離上擊穿虎1,蘇聯人在實驗中發現,德國的裝甲在同等厚度時的防護力優於蘇聯。德國的坦克手冊里記載,「虎王」在1000米距離上平均垂直穿甲厚度是175毫米,然而,蘇聯人用「虎王」攻擊自己的坦克,發現在1000米距離上垂直穿甲可達203毫米!
蘇聯T-34-85可以打穿120毫米的「蘇聯裝甲」,而換成「德國虎式裝甲」,那麼T-34-85根本打不出120毫米的厚度,最多100毫米。所以在1000米距離上,T-34-85打不穿虎1。由此判定,T-34-85要在700米距離上才能擊毀虎1。
蘇聯裝甲名不副實原因是戰爭的突然爆發以及德軍的迅速推進,使蘇聯失去了烏克蘭的資源地區(包括錳礦)和工業中心,精壓鋼供應也一度中斷。使用鎳鉻錳合金鋼的蘇聯坦克,防護質量明顯下降。加上生產計劃緊迫,導致大量精簡工藝,裝甲鋼的鑄造技術缺陷,殘存的氣泡導致了裝甲變脆。
鎳是德國戰略儲備中的稀缺資源,而作為裝備主力黑豹坦克就只能吃粗糧了,黑豹坦克使用的是沒有鎳鉻的鉬裝甲,並且用裝甲表面淬火滲碳硬化技術以物理的方式,彌補裝甲鋼元素結構的不足。二戰後期德國坦克由於沒有足夠的稀有金屬所以坦克裝甲都採用滲碳工藝也就是現在常說的表面硬化工藝。鋼板表面硬化厚度可以達到20%到30%。
同樣的20毫米鋼板如果是滲碳鋼防護性能可以提高到26毫米左右,使用表面滲碳硬化裝甲有一個缺陷就是在裝甲硬度強化的同時其裝甲韌性延展性大大降低,通俗說就是變脆!尤其是44年後期,許多裝甲工藝下降的德國的坦克不是被盟國的火力擊穿而是裝甲大面積崩裂。二戰時大量使用滲碳鋼作為坦克防護用鋼的國家只有德國。
製造一輛虎式坦克將耗費300,000工時,這幾乎是建造豹式坦克所需工時的兩倍。一輛虎式坦克的平均成本是250,000德國馬克,對照一輛PzKpfw III的造價是96,200德國馬克,一輛PzKpfw IV的造價是 103,500馬克而一輛PzKpfw V豹的造價是117,000馬克,虎式坦克是名副其實坦克家族中的貴族「賓士」。
虎式坦克的生產要消耗大量德國緊缺的鎳,而德國43年底的戰略儲備只有6000噸鎳,和21000噸鉻。隨著芬蘭的退出戰爭,德國失去了唯一的鎳產地科洛斯約基的鎳廠,形勢決定不肯降低工業技術含量的德國只能停止虎式坦克的生產。
44年8月虎式停產,只保留虎王的生產。虎王從設計上更多是借鑒了黑豹坦克而非虎1坦克。虎王正面50度斜角的裝甲厚達150毫米,側面裝甲也有100毫米,虎王的坦克裝甲質量已經比虎式大大下降,是沒有鎳的碳鋼裝甲,而且德國在挪威克納本的鉬礦被盟軍炸毀後,裝甲鋼只能用釩取代鉬,但是足夠的設計厚度還是保證了虎王坦克的防禦能力。裝備的主炮是88毫米71倍身管加農炮,1,000米的距離上可以擊穿215毫米的裝甲,可謂所向無敵。然而虎王坦克戰斗全重高達70噸,動力系統卻是跟虎豹一樣的700馬力發動機,因此機動性非常可憐,公路最高時速只有30公里,越野時速通常只有15公里。大容量的巨型油箱,只能支持虎王坦克跑100公里。引擎和傳動無法承受70噸的份量,故障率高得出奇。
有觀點認為希特勒在44年開發的虎王坦克是一個敗筆,我們今天要思索的是為什麼在44年德國敗象非常明顯的危急時刻,仍然去開發這樣耗費工時能源的『奢侈』武器,冷靜分析可以發現,希特勒一生都是玩弄心理戰的大師,欺詐與恐嚇是納粹始終的軍事策略。以他的智商其實早就明白德國的失敗在43年後幾乎已經是定局了,既然投降不可能進入希特勒的字典,他最好的結果就是將戰爭長期拖下去,拖到盟國徹底精疲力竭後,可能會出現有利於德國的結果。這是唯一的希望。
除虎王以外還有大量的超時代的武器設計,卻完全不符合德國即將敗亡的實際狀況,難道能夠理解為納粹在為戰後的美蘇進行技術儲備嗎?同欺騙了盟國更欺騙了德國民眾的阿爾卑斯「超級民族堡壘」一樣。外形威武雄壯的虎王坦克的製造是振奮德國士氣的產物。雖然其戰場表現笨重拙劣,但是其產量在一年裡只有500輛左右,不能左右戰局,當然也談不上影響德國的軍工生產,其實44年後德國的坦克工業已經開始大量生產簡便廉價的自行反坦克殲擊火炮,來取代坦克的地位,僅捷克的追獵者反坦克殲擊火炮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生產了近2500輛。
虎式坦克從誕生那天起到45年二戰結束的2年多歲月中,只生產了不足2000輛,月產量只有兩次突破100輛。而同時期德國黑豹坦克的產量是6000輛,4號坦克近7000輛此外還不包括上萬輛的反坦克突擊炮以及大量的坦克變型戰斗車輛。所以說認為虎式坦克的生產擠佔德國戰爭資源導致其他坦克產量下降的說法是不能夠成立的,即使不生產虎式坦克,其資源只能夠讓德國多生產2000輛黑豹坦克,難道德國的戰敗真正是因為缺少這2000輛坦克嗎?實際在43年後隨著轟炸不僅坦克發動機的供應已經無法保證,還導致了德國石油資源生產的極度匱乏,使大量飛機和坦克因為沒有燃料而變成了活靶子。德國的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虎式坦克顯然不能夠為此承擔過多的責任。
虎式坦克是德國工業技術和科技打造的精品!這種精工細作的強大兵器充分展示了德意志民族嚴謹,勤奮,追求技術完美的性格。僅就戰場表現而言虎式坦克是成功的作品,它是典型德國思維的產物,被挑選的精英部隊使用戰斗。由於戰術的靈活,創造了非凡的戰績。它有著1:10的戰損成績,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而對盟國的士氣打擊與震懾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誕生初期曾經是超級戰術武器,但是由於所有重型坦克在實際使用中受環境和產量的限制,而且戰場的格局早已進入多維立體時代,空中的火力才是老虎的真正剋星。
在評論事物的時候,只有不帶意識形態與感情色彩的理性思維才是我們認知的唯一方法。長期以來虎式坦克被當做德國二戰錯誤裝備政策的替罪羊而為媒體詬病,不久前一部評選世界十大坦克的片子里仍然有「那樣的情況下生產虎式坦克,太愚蠢了」的論調。正如在太平洋戰爭中即使日本大量生產所謂的「五式重型坦克也不可能改變日本失敗的結局。虎式不可能是一件影響世界大戰進程的武器,不可能象原子彈那樣對戰爭進程具有決定性。盡管它在3年的時間里締造了戰爭史上的傳奇。但是在絕對的物質數量決定戰爭命運的二戰時代,區區2000輛的虎式坦克盡管創造了許多戰術奇跡,最終無法挽救失道寡助四面受敵的納粹德國,被洪水般的盟國裝甲鐵流與空中打擊所淹沒!
納粹德國的虎式坦克雖然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是對整個西方的現代坦克設計發展卻有重大影響,從德國的豹2,到英國的挑戰者,美國的MI 等等。隱約間彷彿都能夠看到老虎的身影,,即注意了機械與人的工作協調性,裝甲厚,火力猛,及精良的電子觀瞄設備,當然隨技術的進步已經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困擾重型坦克的機動性與行程問題已經解決。從某種意義上講虎式坦克是西方現代坦克的先驅。
虎式坦克永遠是載入史冊的傳奇兵器!
1.德軍頭號坦克王牌--奧托.卡爾尤斯,擊毀坦克178輛,各種火炮100以上。
2.約翰尼斯.鮑爾特,擊毀139輛坦克,火炮不詳。
3.米切爾.威特曼,擊毀坦克138輛,132門火炮。因波卡基村的戰斗,阻止了英軍對德軍側翼的包抄,被授予佩劍橡葉十字勛章,一時名氣大燥。
4.沃爾特.倫道夫:擊毀106輛坦克,火炮不詳。
5.阿爾博特.科舍爾,擊毀100輛坦克,火炮不詳。
6.赫爾慕特.文德羅夫擊毀坦克95輛。
7.卡爾.布雷曼尼,擊毀92輛坦克,火炮不詳。
8.埃里希.雷茨克,擊毀76輛坦克,火炮61門。
9.約翰尼.穆勒是第502大隊的第3小隊長,在1944年1月25日的北部戰線,該中隊3輛「虎」I一次戰斗共擊毀41輛蘇軍坦克,其中穆勒「包辦」25輛。
10.海因茲.毛斯泊格:擊毀57輛坦克,火炮不詳。
另據西方非正式資料顯示,第503大隊的庫特.內斯佩爾的戰績為168輛坦克。由於其中大部分戰果是作為裝填手和炮長時取得的,故按照當時德軍的統計慣例,擊毀的數字都記在車長頭上。他後來成為「虎」I和「虎王」式坦克的車長,轉戰東、西兩線,直至1945年4月底陣亡,又締造了擊毀42輛坦克的戰績。還有許多戰史學家認為他的總戰績應該超過195輛坦克,但均無確認。
仔細分析這有幾個原因:
虎式坦克不再扮演進攻中一馬當先沖鋒陷陣的角色,對機動性並不突出的老虎來說,伏擊偷襲,坦克間的對射是它可以充分發揮精準火力與體現堅固裝甲防護的拿手戲。
在盟軍坦克火力的有效射程外,虎式坦克可以輕松得用火炮點名,虎式坦克其實並不勝任長途奔襲的角色,因其速度緩慢,油耗大,行程有限,機械故障頻繁,(主要是如此的重量在危急撤退時無法牽引拖帶)但非常擅長停駐狀態下的遠距離對射,在防守戰斗中反而能充分發揮潛力。德軍通常是三、四輛虎式坦克為一組,各自依託地形隱蔽,等到盟軍坦克接近以後突然開火,以交叉火力殺傷敵軍,然後迅速撤退另選伏擊地點。
曾經大名鼎鼎的T34/76 如今遇到了剋星,有些中彈的T-34坦克整個炮塔都被掀掉,落到十幾米以外,德軍士兵戲稱,這是T-34在向虎式坦克脫帽致敬。在1943年到1944年期間的俄國,虎式坦克創造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紀錄。44年7月,506重型坦克團第三連的指揮官在3,900m的距離上擊毀了T-34坦克。俄國坦克群一度只要在視野里發現了虎式坦克就會全體撤退,而呼喚炮火支援。虎式坦克的防護能力也展露無疑,第503重坦克營的一個軍官發回戰報,在一次持續6個小時的坦克大戰中,他的坦克總共承受了227發反坦克步槍彈、14發45毫米穿甲彈、11發76毫米穿甲彈的打擊,履帶、輪軸、懸掛系統嚴重受損,但乘員毫發無爽,戰斗結束以後又開了60公里回後方修理 。在東線,斯大林2重型坦克出世前,幾乎沒有坦克可以在近距離構成對虎式坦克的威脅。
在北非和義大利他們有著相似的成功,對同盟軍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影響。在1943年2月1日,英國俘獲了一輛完整的虎式坦克隨後對其進行了詳盡的測試。結果令他們沮喪,他們找到的虎式坦克有著真正卓越的射擊平台和非常好的保護幾乎連最大的反坦克炮也不能將其摧毀。
虎式坦克的成員本身就是德軍中挑選的裝甲兵精英,象在1944年諾曼底登陸以後,奇襲波卡基村擊毀了48輛坦克的坦克王牌魏特曼中尉,在43年使用虎式坦克以前就已經在3型突擊炮上戰績赫赫,德軍指揮系統在二戰中對個體戰鬥成員的能動性發揮,基本是持靈活態度的,在戰術層面上虎式坦克部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相對自主性,優秀的成員素質加上近乎游獵的作戰方式是虎式坦克的戰果巨大的主要原因。綜合統計虎式坦克與盟國坦克的損失之比可以達1:10以上。
排名第一的黑豹」坦克王牌的巴克曼其坦克擊毀總數量是80輛。
而黑豹坦克則沒有這么幸運了,不同的使用方式決定了不同的命運。在進攻中黑豹坦克的側後裝甲薄弱的缺點(57毫米)經常暴露出來,盟國從T34到謝爾曼可以毫不費力加以擊毀。假設用黑豹坦克承擔虎式的任務,其實也是完全可以勝任的。歸根到底,是正確的使用方式讓虎式坦克在二戰後期的戰斗中大放異彩。
德國在坦克設計改進中注意了機械與人的工作協調性,允許士兵對坦克裝甲進行合理的加強改良。從而使坦克裝備的有限性能得到最大發揮。使人真正成為機械的主人,人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淋漓盡致的充分展示,這也是德國戰爭王牌層出不窮的主要原因。
盟國官兵對虎式坦克的恐怖記憶:
1 「我看見德國新式虎式坦克中的一輛並在大約1000碼的距離上向它7次開火。但是每一次命中都被其前部和側面裝甲反彈了。虎式坦克轉動它的火炮擊毀了我們左側履帶並殺死了駕駛員。」
1943年在突尼西亞英國馬蒂爾達坦克車長報告
2「我們的坦克編隊在200—800碼之間的距離上同3輛虎式坦克交戰。我們通過不斷的射擊對方的履帶打停了其中一輛虎式坦克。這是在反復射擊對方甚至是在很近的距離上擊中對方上部裝甲都沒有效果後取得的戰果。虎式坦克摧毀了我們8輛M4坦克迫使我們撤退。在我們撤退過程中,那輛被打傷的虎式坦克仍然在向我們開炮…」
1943年北非美國裝甲團指揮官的報告
3、「我在400碼的距離上攻擊一輛MK6坦克(虎式坦克)。我使用穿甲彈對准它的側面和炮塔開了8—10炮,每一次命中都被反彈了,這輛虎式坦克在摧毀我兩翼的坦克後撤離戰場。」 1943年俄國坦克車長的報告
4、「一輛MK6坦克—敵人稱之為虎式坦克出現在我軍陣地附近。我們營使用反坦克炮向它射擊。但是沒有任何一次打擊是有效的,在另外兩輛德軍坦克加入後,他們摧毀了我們的炮兵陣地,我們被迫撤退…」1944年俄軍反坦克營營長的報告 [
5、「一輛虎式坦克出現在林子外一面開炮一面前進。它已經在200—600米之間的距離上摧毀了我們6輛T-34坦克。我們向它發射了大約20—30發反坦克炮彈,但是在虎式坦克的厚裝甲面前全都被反彈了。我們不得不呼叫空中支援擊退德軍坦克,虎式坦克撤回林子里離開戰場。」
1944年俄軍坦克車組在preblinka的報告
6、「我們的指揮官確定一個新戰術。如果德軍派一輛虎式坦克來,我們將派出8輛謝爾曼坦克迎擊它,我們認為損失其中7輛就可以消滅老虎。」
1944年在諾曼底英國人的「樂觀主義」
7、「我們新型的斯大林坦克似乎比德國虎式坦克更好。萬一德國人出動虎式坦克,無論如何我都不能派遣我的T-34坦克進入戰場,除非至少有兩輛斯大林坦克…」 1944年俄軍近衛部隊的一位指揮官的聲明,這位軍官後來因為怯懦而被槍斃!
8、「我帶著我的謝爾曼坦克編隊向Beauville附近隱藏的一輛虎開過去。虎式坦克退卻前摧毀了我們連7輛坦克,我們在不足100碼的距離上用穿甲彈和反坦克高爆彈不斷射擊虎的正面裝甲。但是沒有任何一發炮彈能打穿它的厚裝甲…」
1944年諾曼底英國克倫威爾坦克車組的報告
9、「我們的偵察員報告一隊德軍坦克包括1輛虎式坦克、2輛四號坦克向西北方向開來。我們的指揮官決定後退討論對付虎的辦法。一致認為應該呼叫空軍支援對付這個威脅,這比冒著損失我們自己坦克的風險迎擊敵人要好…」
1944年諾曼底一位英軍裝甲營的連長的報告 ;
10、「在600碼的距離上我們看見Das Reich師的兩輛虎式坦克。我們開了4炮全部反彈,虎隨後把它的正面轉向我們,在失去6輛謝爾曼坦克後我們開始後退,我們的一輛螢火蟲坦克直接命中一輛虎式坦克的左側,在我們撤退前我看見德軍虎式坦克車組人員從殘破的坦克里逃出爬到友軍的車輛上。我軍被虎摧毀的坦克烈焰沖天沒有倖存者。
1944年諾曼底加拿大M4坦克車組的報告
11、「我們連同正在向我軍右翼突進的3輛虎式坦克交戰。我們在100—600碼的距離向虎式坦克的側裝甲發射了12枚穿甲彈,除了使其裝甲表面的漆皮脫落以外對敵人坦克沒有造成任何有影響的傷害。在虎式坦克退出戰斗前我們損失了4輛謝爾曼坦克和許多半履帶車。我辨別其中一輛虎是Liebestandarte裝甲師的編號是331…」
1944年諾曼底英軍謝爾曼坦克車組的報告
12、「我們看見一隊敵人的裝甲部隊包括2輛虎式坦克,一輛黑豹和2輛四號坦克。我們呼叫友軍裝甲部隊支援,大約有20輛螢火蟲坦克展開隊型趕到了。在兩輛虎式坦克逐個消滅他們前,他們摧毀了黑豹和一輛四號。幾分鍾內我們損失了6輛螢火蟲,兩輛虎式在取得戰果後撤離戰場。我們用重機槍、迫擊炮和反坦克炮提供火力支援,所有這些對虎式坦克都是無效的…」
1944年諾曼底英國步兵指揮官的報告
13、「我看見4輛虎並在大約1800碼的距離上向它們開炮。我打了15發穿甲彈擊中了他們的右側,但是炮彈全被反彈了…」
1944年諾曼底英軍謝爾曼坦克車長的報告
有許多與上面這些相似的報告。當然虎式坦克並不是不可戰勝的,也有盟軍擊毀虎式坦克的報告,但是,這類虎式在戰斗中損失的報告只佔很小的比例。大部分損失的虎都是直接被空中打擊摧毀而非地面盟軍的裝甲部隊。
⑧ 二戰德國虎式坦克的數據
虎式重型坦克(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E Tiger I)即「虎I」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製造的重型坦克。虎I坦克自1942年進入德國陸軍服役至1945年德國戰敗投降為止。
在1943年3月虎I坦克起初名為Pzkw VI Ausf. H,但後來重新設計成為Ausf. E (Ausführung Ger. "version")。這名字同樣跟Mark VI-E、Panzer VI-E、PzKpfw VI-E或Sd.Kfz. 181 (Sonderkraftfahrzeug 181)一樣知名,盡管公眾通常只知它們的名字是虎I或簡單稱為虎。虎這個綽號是由斐迪南·保時捷所取的。虎I的基本設計概念同時延用到其他車輛上面,包括包括虎II(虎王)坦克和突擊虎式突擊炮。
虎式的乘員教範,虎式坦克乘員手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紀念品。
[編輯本段]發展歷史
虎式坦克於1937年春季開始研發,開發過程幾經周折。到1941年亨舍爾和其它三家競爭對手(保時捷,MAN,和戴姆勒�6�1賓士) 分別提交上一款35噸左右,配備75mm火炮的坦克設計方案。然而,蘇聯T-34型坦克的誕生宣告了這些設計的過時。據亨舍爾一位設計師 埃爾溫·阿德勒講:「軍事專家深為震驚,他們發現當時德軍裝甲部隊竟無一款坦克能與T-34匹敵。」於是,定製標准立刻提高,包括車重增加到45噸,並配備一款88mm火炮。新坦克的原型車必須在1942年4月20日,阿道夫·希特勒的生日上亮相。由於研發時間有限,原先較輕的底盤設計被保留。增加的重量使得一些部件需承受更大的壓力,因而該車可靠程度、穩定性相對降低了。不像豹式坦克,虎式坦克絲毫沒有借鑒T-34坦克的設計經驗:斜坡式裝甲在防穿透方面的優勢。但採用厚重、製造質量優良的直面裝甲,實戰中表現亦是毫不遜色。
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要求PORSHCE(簡稱POR.)和HENSCHEL(簡稱HEN.)提供重型坦克的設計方案。那時KRUPP負責為他們的方案設計炮塔。HEN.的設計方案基於早期VK3001(H)和VK3601(H)的設計,而POR.的是基於早期VK3001(P)-LEOPARD的設計。這些早期設計方案都沒有投入生產,但它們為設計人員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經驗。最初,KRUPP為POR.的VK4501設計了炮塔,該設計在經過修改後被HEN.的VK4501採用。1941年中期,HEN.決定製造VK4501(H1)和VK4501(H2)兩種原型坦克。H1型裝備88mmKwK36L/56炮,安裝KRUPP為VK4501(P)設計的炮塔。H2型裝備75mmKwK42L/70炮,安裝一種新設計的炮塔——當時還僅有木製模型。1941年末,HEN.決定集中力量研製H1型,1942年4月17日,生產出了它的樣車。4月19日,HEN.和POE.的樣車都運抵RASTENBURG附近的一個車站,然後行駛11公里達到RASTENBURG——盡管途中不斷出現事故。保時捷 和亨舍爾提交了樣車,在面見希特勒之前於拉斯滕堡作了比較測試。最終採取了折衷方案,亨舍爾的基本架構被採用,而換裝保時捷的炮塔。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日,在東普魯士的狼穴,這兩輛樣車都出現在了他的面前。1942年7月,在BERKA的坦克學校,兩輛坦克都開始了進一步的測試。在測試期間,POR.的樣車被淘汰,而HEN.的樣車卻非常成功。同月,HEN.的VK4501(H)定型,命名為"虎 I",並且開始批量生產。檢舉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6-13 10:37 虎式的火炮精度 火炮 88 mm KwK 36 L/56 彈種 距離 Pzgr. 39 Pzgr. 40 Gr.39 HL 500 m 100 (100) 100(100) 100 (98) 1000 m 100 (93) 99 (80) 94 (62) 1500 m 98 (74) 89 (52) 72 (34) 2000 m 87 (50) 71 (31) 52 (20) 2500 m 71 (31) 55 (19) 3000 m 53 (19) 穿甲能力 火炮 88 mm KwK 36 L/56 彈種 Pzgr.39 Pzgr.40 Gr.39HL 彈重 10.2 Kg 7.3 Kg 7.65 Kg 出膛速度 773 m/s 930 m/s 600 m/s 距離 100 m 120 mm 170 mm 90 mm 500 m 110 mm 155 mm 90 mm 1000 m 100 mm 138 mm 90 mm 1500 m 91 mm 122 mm 90 mm 2000 m 84 mm 110 mm 90 mm 請注意88 mm KwK 36 L/56的含義,這種火炮的口徑是88 mm,炮種是坦克炮檢舉 你覺得這個答案好不好?好(0)不好(0) 神~~~=me 回答採納率:30.6% 2009-06-13 10:34 主要性能重量: 56 噸(早期); 57 噸(後期) 乘員: 5 人 發動機: Maybach HL 210 P45-12 600hp(早期) Maybach HL 230 P45-12 700hp(後期) 時速:38公里(公路)/10-20公里(越野) 行程: 140 公里 全長: 8.45m 高: 2.93m 寬: 3.4-3.7m 武器: 88mm KwK 36L/56 2 X 7.92 MG34(早) 3 X 7.92 MG34(後) 6 X NbK39 90mm 高爆榴彈發射器(S雷) 彈葯: 88mm——92發 7.92mm——4500-5700發 裝甲:(57噸型)炮塔正面 110毫米 0度炮塔側面 82毫米 0度炮塔背面 82毫米 0度炮塔頂部 40毫米 90度車體首上 102毫米 9度車體首下 102毫米 -25度車體側上 82毫米 0度車體側下 63毫米 0度 (負重輪遮擋)車體後部 82毫米 -15度 車體前頂部 40毫米 90度車體後頂部 25毫米 90度車體底部 25毫米 90度 主炮的穿透力:(呈30度角射中) 50%概率擊穿 高質量靶板彈葯 100m 500m 1000m 1500m 2000m Pzgr39穿甲彈 120mm 110mm 100mm 91mm 84mm Pzgr40穿甲彈 171mm 156mm 138mm 123mm 110m在戰爭中「虎I」擊毀了大量的敵軍坦克和其它裝備,在對手心中樹立了不可戰勝的神話、留下了威力巨大的深刻印象。「虎I」裝備的88mm炮威力巨大,這使它成為所有盟軍坦克危險的對手,它那厚重的裝甲使它幾乎堅不可摧。1944年7月,506重型坦克團第三連的虎式坦克在3,900m的距離上擊毀了T-34坦克。「虎I」最大的缺點是它的後部防護和發動機——它需要持續的工作,否則一旦熄火就很難啟動。虎式坦克的重量限制了能通過的橋梁,另一個缺點在於以液壓操作的炮塔機件轉動的十分緩慢,炮塔可以人工轉動,除了在對角度的微調外,極少在戰場上做如此的動作。虎式坦克能夠在1600米內有效摧毀絕大多數對手,比如T-34、M4謝爾曼式坦克或是丘吉爾坦克(包括丘吉爾IV)。然而,採用76.2mmF-34坦克炮的T-34使用APBC在任何距離上都不可能擊穿虎式的前裝甲,同樣任何距離也不能擊穿虎I坦克的側面。但如果使用HVAP(BR-350P型穿甲彈),可以在近距離(大約300米內)擊穿側面。總結德軍實戰記錄的《The New Generation of Soviet Armor vs_ Tigers》一文指出,T-34-85 85mm火炮的APBC穿甲彈只能在800米擊穿虎I坦克的車體側面,只能在600米擊穿虎I坦克的炮塔側面,也就是說零距離也無法擊穿虎I坦克的正面裝甲。但是使用HVAP(BR365P型穿甲彈),估計可以在500米擊穿虎I的首上裝甲,在300米擊穿炮盾裝甲。M4謝爾曼式坦克的75mm火炮只能在100米內擊穿虎I坦克的側面裝甲,零距離也無法擊穿正面。M4謝爾曼式坦克的76mm火炮理論上可以在600米擊穿虎I坦克的首上裝甲,300米擊穿炮盾,在1300米擊穿虎I坦克的側面。理論上如果發射HVAP彈葯(經常短缺),甚至可能在1200米左右擊穿虎式的首上。但是美國士兵撰寫的《死亡陷阱—M4坦克》一文中指出,M4/76也不能在正常距離擊穿虎I的正面,沒有任何M4坦克在273米以外擊穿虎I坦克正面的記錄。斯大林-2的122毫米火炮理論上在1000米左右無論擊中什麼位置(角度必須好),都可能一發擊毀虎式坦克。但實戰中也有IS-2坦克在100米內開火被虎I的首下裝甲彈開的記載(有一定傾斜角度)。英國人為雪曼螢火蟲裝備的17-pounder炮,如果發射APDS彈,理論上可以在1500米的距離左右擊穿虎式的前裝甲,但是據說英國的APDS遠距離精度下降嚴重,目前沒有看到該火炮在遠距離正面擊毀虎I的實戰記錄。虎式坦克主炮擁有的強大穿甲能力意味著它能夠在大多數對手無還擊之力的距離擊毀對手。這是一樣在開闊地型作戰時的主要戰術優勢。為了擊毀虎式坦克,對方的坦克有時被迫進行一次 側擊以求得到擊毀虎式坦克的機會
⑨ 二戰德國的虎式坦克
當然配備,二戰時候一輛坦克上的標准配備至少3挺機槍,一挺在駕駛員旁邊,那個位置是發報員,沒事乾的時候玩玩機槍,主要是針對前方的敵方步兵
一挺是和主炮旁邊的同軸機槍,也稱之為導向機槍,用處有2個一個是可以打曳光彈提主炮指明方向,也可以同炮塔一起轉動,炮塔上一般也有一挺機槍,因為前面的機槍都是在坦克內操作的視野很差,如果要打飛機,或者車組比較安全的情況下一般會用炮塔上的機槍
坦克主炮對移動中的步兵和趴在掩體中的步兵效果並不是很好,如果敵軍幾十個人一起沖光靠主炮根本不可能能阻止,而且主炮的配彈是有限的,很多情況下沒有敵軍坦克,用機槍就可以支援已方步兵,或者清除敵方步兵,可以節約主炮彈葯讓坦克可以在前線呆更長時間
二戰中的坦克還是很怕步兵的,特別是在不好地形下,特別是面對德軍蘇軍和日軍,這些軍隊裡面不要命抱著手雷爆炸物沖上來炸坦克的人多地是,如果不用機槍火力攔截,在很近的距離下,幾個步兵就可以換一輛坦克,這樣損失太大了,虎式坦克針對這種情況不但有機槍還裝上了由跳雷改裝的一種設備,這種玩意原來是地雷,爆炸的時候可以一下子散出上千個鋼珠,可以通過人在車內控制觸發,瞬間把外面的步兵全部送到地獄
不要說二戰就是現在坦克上還有大量機槍,德軍只有一種象式反坦克車沒裝備機槍,不過打了一仗以後德軍就把這些坦克全部回收裝機槍去了
⑩ 二戰中德國強大的"虎式"坦克為什麼會被大批的擊毀呢
那麼虎式坦克是不是二戰德國最好的坦克呢?答案是否定的。從宏觀的角度看,虎式坦克名不符實,甚至可以稱為「一個美麗的錯誤」,致命弱點是機動性太差,機械性能太不可靠,數量太少。
公平地說,虎式坦克的發動機、傳動和懸掛都是一流的,從紙面上看機動性並不算差。引擎是梅巴赫12缸汽油發動機,功率700馬力,推重比是每噸12.5馬力,這自然比不上T-34的19馬力和M4謝爾曼的16馬力,但至少和4型坦克一個水平。事實上虎式坦克的公路最高時速達38公里,一點也不慢。問題出在油耗和重量。虎式坦克油耗驚人,公路上一箱油只能跑100公里,如果是越野航程至少減半。也就是說,一輛虎式坦克每推進兩、三個小時就得後撤加油,經常在戰斗白熱化的時候不得不離開戰場,戰斗效能大打折扣。其次虎式坦克56噸的重量,歐洲絕大多數橋梁承重極限是36噸,因此虎式坦克所到之處,都必須有工兵在前開路,測試路面,加固橋梁。南俄草原到處是窪地沼澤,對虎式坦克來說遍地都是陷阱,稍不留心就會深陷泥潭,根本談不上什麼越野機動能力
虎式坦克的動力系統雖然一流,應付56噸的重量也相當勉強,動輒引擎過熱,傳動失靈。為了保證虎式坦克正常運行,德軍要求重坦克營官兵個個精通機械保養維修,即便如此,拋錨也是家常便飯。整個戰爭中,德軍損失的虎式坦克,多數是因為機械故障被乘員遺棄,被擊毀的真是不多。許多坦克甚至不能完好無損地從火車站開到前線。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前夕,黨衛軍希特勒衛隊裝甲師下屬的第13重坦克連擁有17輛虎式坦克,向前線集結途中就有6輛拋錨被拖回修理,7月4日開始進攻時只剩下11輛。隨著希特勒衛隊師向北急速突進,幾乎每天都有虎式坦克因為故障掉隊,到11日舉世聞名的普羅霍羅夫卡坦克大戰爆發時,希特勒衛隊師只有3輛虎式坦克投入戰斗。1944年6月盟軍諾曼底登陸時,駐扎比利時的黨衛軍第一裝甲軍下屬重坦克營有30輛虎式坦克需要維修,8輛坦克正在大修,沒有一輛能夠立刻出動。
最要命的是,虎式坦克每次戰役都如同電影里友情客串的大牌明星,只能壯個聲勢,無法發揮實質性的作用,就是因為數量太少。德國整個戰爭期間只生產了1,355輛虎式坦克,還抵不上蘇聯T-34坦克一個月的產量高。通常情況下虎式坦克只有四、五百輛分散在東線、西線、和北非戰場,每次戰役最多能夠集中數十輛參戰。1944年盟軍諾曼底登陸時德軍裝備部隊的虎式坦克達到歷史最高點,一共也就613輛,到這年底整個西線只剩下23輛能夠作戰
為什麼說虎式坦克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呢?虎式坦克的費效比實在太差了,如果德國用同樣的人力物力生產其他更實用的坦克型號,德軍裝甲部隊的戰鬥力會提高一個檔次。虎式坦克是二戰德國武器設計弊病的濃縮體現,性能設計優越,生產設計拙劣。製造一輛虎式坦克需要30萬個工時,造價30萬馬克,是豹式坦克兩倍, 4G型坦克或者M-109戰斗機的三倍,Stug 3型突進炮的四倍。雖然虎式坦克名氣之大二戰坦克無出其右,它實際上卻是典型的資源浪費。
然而1944年的希特勒已經充滿狂想,期望一兩件超級武器可以扭轉乾坤,反敗為勝。如果說虎式坦克還只是個美麗的錯誤,那麼這年8月開始生產的虎王坦克則完全是個華而不實的廢物。紙面上的虎王設計理念先進,性能堪稱完美,絕對是一款終極坦克。正面50度斜角的裝甲厚達150毫米,側面裝甲也有100毫米,二戰中還沒有虎王坦克被火炮擊毀的記錄。裝備的主炮是88毫米71倍身管加農炮,1,000米的距離上可以擊穿215毫米的裝甲,可謂所向無敵。然而虎王坦克戰斗全重高達70噸,動力系統卻是跟虎豹一樣的700馬力發動機,因此機動性非常可憐,公路最高時速只有30公里,越野時速通常只有15公里。175升容量的巨型油箱,只能支持虎王坦克跑100公里。引擎和傳動無法承受70噸的份量,故障率高得出奇。阿登戰役中虎王坦克本來應該突前殺開一條血路,事實上德軍裝甲部隊突破以後,絕大多數虎王坦克跟不上行進速度落到後面,而且不斷地拋錨退出戰斗,沒有發揮任何作用。納粹德國依然將寶貴的資源投入到這個黑洞裡面,到戰爭結束一共生產了489輛虎王坦克。這些資源足夠生產1,000輛豹式坦克,多裝備5個裝甲師,也許阿登戰役的結果就會因此而改變。毫不誇張地說,德軍不是毀在盟軍手裡,而是毀在元首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