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閱讀以上兩幅德國地圖,回答問題: 請回答:(1)對比兩圖,德國的版圖在二戰前發生了許多變化。請指出
(1)變化:①1936年德軍進入萊茵非軍事區;②1938年3月德國佔領奧地利;③1938年10月佔領蘇台德區;④1939年3月吞並整個捷克斯洛伐克。(每個1分,擇其3即可,共3分)。 原因:①《凡爾賽和約》對德國領土的處理,激起德國人民的民族復仇情緒。②希特勒在德國建立法西斯專政,瘋狂擴軍備戰,積累巨大力量。③法西斯德國採取一系列的外交訛詐(如慕尼黑陰謀等事件),以達到擴充領土的目的。④英法等國推行綏靖政策,客觀上有利於德國的擴張。(每個2分,共8分) (2)做法:先集中力量打敗西線的國家,再進行其他戰線的作戰(1分)。原因:避免東西兩線作戰。(1分) (3)構築馬奇諾防線;推行綏靖政策;極力削弱德國;在歐洲大陸上孤立德國。(每個1分,擇其三即可,共3分) (4)①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要積極使國際關系向和平方向發展。②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應當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權,平等互利的基礎上;③要以和平方式解決國與國間的爭端;④不以武力相威脅或使用武力侵害他國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等。(每個2分,擇其2即可,共4分) 2. 德國地圖 3. 百餘年前,德國曾被弱鄰欺負得很慘,結果一反擊全世界開始認識它
回首兩次世界大戰,戰爭爆發的源頭都指向了一個讓人百感交集的名字——德意志。在 歷史 上,這個國家其實還有另一個別稱——普魯士。
昔日的普魯士,以戰爭之王震撼世界,而今日之德國,則以精密的工業和精細的態度享譽全球。近代百餘年來,若想要在世界之林中找出一個典型,那德國照此說來當之無愧。 就此而論,若想知道為何德國能在近代如此「耀眼」,我們就不得不從 歷史 中去尋找答案;而若論德意志民族嶄露頭角的源頭,那就不得不從普魯士與丹麥間的一場戰爭說起。 其實,如果我們把目光轉向150多年前的世界,我們卻翻遍整張世界地圖,也找不到一個叫做"德國"的國家,為什麼呢?原來,那個時候德國尚沒有實現統一, 在今天德國坐落的那個地區,當時存在著多如牛毛的大小邦國,雖然它們的國民都講著同一種語言——德語,但政治上、外交上、軍事上,它們卻是相互獨立的。
相互獨立的狀態,為英、法、俄等歐洲強權干涉德意志地區的事務提供了便利,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這成為了德意志民族實現自立、獲得統籌性發展、追求地區話語權的阻礙因素 。雖然從很早的時候開始,就有德意志的有識之士對德意志統一的前景展開探討,然而時至19世紀初,這一問題的解決在實踐上還看不見開展的端緒。 雖說形勢較為凄迷,但德意志也並非完全沒有促統的先天條件。18世紀,在德語邦國林立的德意志地區,存在著兩個略有資本參與強權政治 游戲 的實力強邦,它們一個名叫普魯士,一個名叫奧地利。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在應對由法國大革命揚起的戰亂風暴的過程中,普、奧屢與英國、俄國等結成同盟,歷經七次規模不等的反法戰爭,它們終於制服了好戰的法國,使其在之後蠻長的一段時期里,不敢在歐洲輕啟戰端。
法國在最好戰的時期,固然有給包括普、奧在內的德意志地區留下過創傷,但事實上,法國佔領者在德意志地區的施政,也給德意志地區帶去了促統的契機, 其中最具意義的,莫過於在多個德語小邦國內喚起了當地民眾的民族意識,使他們更傾向於促說本邦統治者向普、奧兩強邦靠攏。隨著普、奧兩邦威望的增長,德意志統一中最現實、最核心的問題——沒有主導力量得到了解決。 鑒於外國勢力的插手是阻礙德意志實現統一的最大障礙,因此,當普、奧決意推動德意志走向統一時,它們便不可避免地要同一些國家發生沖突。哪一個國家會是德意志統一過程中首先被敲打的呢?那當然是較弱的國家。環顧彼時與德意志政治事務有牽扯的國家,北面與德意志地區接壤的丹麥無疑是最好的開刀對象。 1848年至1851年的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英:First Schleswig War)期間,南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地的德語族裔因反對丹麥政府的統治遭到鎮壓,這使德意志人的反丹情緒持續高漲。整個1850年代和1860年代初, 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地的局勢一如既往地動盪,這給在前一次戰爭中遭受了挫敗的普魯士提供了實施新一輪介入行動的"使命感"和堅定信念 。
如果說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期間的外交情勢於丹麥有利,進入1860年代後,那可就不了。 1856年,曾在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中積極採取干涉姿態的俄國在對陣英、法的克里米亞戰爭中吃了敗仗,被迫中斷它對中、西歐事務的染指;英國、法國此時正將主要精力放在海外拓殖事業上,因而無暇回師援助丹麥。 此時,與普魯士關系微妙、一直欲與普魯士爭奪德意志事務主導權的奧地利這次選擇摒棄成見,與普魯士共扛德意志民族大旗,對丹麥作戰;而在一直被丹麥視為"老大哥"的北鄰瑞典,它的國王雖號召援丹,但議會卻不同意撥兵,這使得丹麥毫無疑問地陷入了孤立。
1863年9月,丹麥推出了一部新憲法,其中列明了這么一條對德意志人民族 情感 起刺激作用的條例:石勒蘇益格是丹麥版圖上不可分割之一部。憲法推出後的次月, 為了表達對該憲法的不滿,德意志地區中的兩個小邦薩克森和漢諾威在普、奧兩強邦的支持下派兵12000名進駐荷爾施泰因,以對丹麥施加軍事壓力。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薩、漢兩邦軍隊恫嚇丹麥之際,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七世去世。接繼弗雷德里克七世登位的是來自格呂克斯堡家族的克里斯蒂安九世,成為國王以前,他曾在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期間從軍對德意志人作戰。
因為該段 歷史 ,德意志人打心底里不認為克里斯蒂安九世的即位有助於改善丹麥與德意志諸邦的關系,加上克里斯蒂安九世即位後對新推的憲法簽名使之生效,這更進一步地激化了德意志人對丹麥的敵視。 根據1852年普、奧、英、法、俄、丹、瑞典7國簽訂的《倫敦協議》(英:London Protocol),時任的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七世以個人名義享有對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勞恩堡的統治權,然而由於弗雷德里克七世沒有子嗣,因而這就意味著,他離世後,丹麥要迎來王朝的更迭。王朝更迭後的丹麥,其國君因血脈上不與弗雷德里克七世相承,因而不能繼承對石、荷、勞三地的統治權。
因而,丹麥政府以立法形式宣稱要對石勒蘇益格實施兼並,引起了德意志人的普遍不滿。 其中,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政府更以丹麥此舉與1852年倫敦協議的精神不符為由,向丹麥提出外交抗議。丹麥人自古就將石勒蘇益格這塊地區認作是古丹麥的核心發祥地,並以石勒蘇益格南部地區存在著維京時代都城赫德比(英:Hedeby)的遺址和達內維爾克(英:Danevirke)要塞工事的遺跡,對丹麥於此地的領有權進行佐證。針對德意志人在石勒蘇益格問題上說三道四一事,丹麥政府表示這不可接受。 由於圍繞石勒蘇益格問題的爭論相持不下,普魯士和奧地利當即展開軍事動員,准備對丹開戰。 1864年2月1日,普、奧向丹麥政府遞交宣戰書,同日,普奧聯軍渡過基爾運河和艾達河,向丹麥軍控制下的石勒蘇益格境內展開進擊。
普奧聯軍初期戰斗頗順,但進入4月以後,由於丹麥軍退守迪波爾堡壘、弗雷德里西亞要塞等防禦工事,普、奧兩軍不得不面對可能需付出重大減員代價的攻堅戰。4月18日,普奧聯軍以傷亡1201人的代價,取得了迪波爾堡壘攻襲戰的勝利,這為戰事的後續進展撕開了缺口。4月28日,面對奧軍的連日圍攻,戰力不支的丹麥軍棄守弗雷德里西亞要塞,至此,陸上戰事基本結束。 在海上,丹麥擁有強於普、奧兩國的海上戰力,因而丹麥一度寄望其海軍能夠扭轉戰局。5月9日,丹麥海軍以優勢兵力,在黑爾戈蘭島以南的海域對正在航行、由3艘戰艦組成的普奧聯合艦隊發動攻擊。一艘奧地利軍艦中彈起火,但在激烈的交火過後,丹麥艦隊也被迫撤退,因此從戰果來看,這場海戰沒有贏家。
普、奧、丹三國間進行的戰爭,是繼克里米亞戰爭之後又一場發生在歐洲的多邊混戰。鑒於戰事的擴大會動搖英國治下和平(英、拉丁:Pax Britannica)的穩定性,英國決定出面調停,促使交戰雙方早日停戰。5月12日,在英國的斡旋下,普、奧、丹三國派代表坐到了談判桌旁,開始進行停戰談判。丹麥方面一度推出數個妥協方案,但由於普、奧兩國堅持丹麥必須無條件放棄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談判無果而終。 為此,普奧聯軍於6月26日重開攻勢,這一次,兩國攻打的重點是日德蘭半島東南部對出的阿爾斯島。 7月1日,阿爾斯島淪陷,丹麥方面深知再戰不利,遂提出全盤接受普、奧兩國此前提出的停戰條件。見開戰時的既定目標已經達到,同時也由於擔心擴大戰爭會引發英、法、俄或者瑞典等的干涉,因此,普魯士和奧地利決定見好就收。
普丹戰爭7年後,普魯士陸續在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法國,最終主導德國北方邦聯獨當一面,形成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規模。而這,則成為了德國在 歷史 上真正意義的統一。 自此之後,德意志帝國在數度明主的帶領下走向強國之路,甚至在20世紀上半葉以一國之力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堪稱 歷史 上一個鮮明的小國逆襲之旅。 只可惜,依靠武統取得的統一誤導了這個民族,讓他們又再度以武力的方式回饋了昔日的強鄰,燃起遍地戰火,生靈塗炭。如今,世界的秩序雖不再總需要以戰爭的形式來做最後的交流,但 歷史 的悲痛回憶卻時刻鞭策著我們昔日那慘烈的一面。惟願和平的曙光照耀世間每一個角落,讓世間的人們都能生活得和平與安詳。 參考資料: 《德國兩次統一之異同》(高梅、周立志) 《Der Deutsch-Dänische Krieg 1864》(德:Johs Nielsen) 《ドイツ史と戦爭: 「軍事史」と「戦爭史」》(三宅正樹、新谷卓、中島浩貴、石津朋之)
4. 本人看近代德國地圖……
那片地方一直是德意志的一部分,還有現在的俄羅斯 5. 德國地圖冊的內容簡介 德語為官方用語和通用語。德語屬於印歐語系中的日耳曼語族,是世界上1億多人的母語。除德國以外,將德語作為母語的還有奧地利、列支敦斯登、瑞士的絕大部分地區;義大利和比利時的小部分地區;法國和盧森堡沿德國邊境的地區。 6. 德國地圖冊的介紹 圖冊介紹了德圖的概況、簡史、行政區劃、自然、經濟、文化、主要城市、著名旅遊地,為前往德國商務、旅遊、生活和學生的讀者使用。德國地圖冊分省系列地圖冊以全新的結構和翔實的資料,突出表示了各省行政區劃、標准地名、交通運輸、旅遊資源、地形地貌等與百姓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的最新信息。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一冊,共計34冊。圖冊由序圖、地級圖,分縣圖和城區圖組成,同時還配有文字介紹、著名景區的地圖和照片等內容。 7. 求清晰的德國地圖,要有各個州及重要城市 德國共有16個州,主要城市有柏林、慕尼黑、斯圖加特、漢堡、科隆,法蘭克福,不萊梅,德累斯頓等。 德國行政區劃分為聯邦、州、市鎮三級,共有16個州,12229個市鎮。 各州的名稱是:巴登-符騰堡州、巴伐利亞州、柏林市、勃蘭登堡州、不來梅市、漢堡市、黑森州、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下薩克森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薩爾州、薩克森州、薩克森-安哈特州、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和圖林根州。其中柏林、不來梅和漢堡為市州。 地圖如下: (7)為什麼叫德國地圖擴展閱讀 德國的地理特徵還有: 1、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2、德國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 3、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為20℃左右。 8. 聯邦德國地圖 不是的,英法美蘇四方共同控制柏林,並不是德國,東西德以易北河為界 9. 戈爾巴喬夫為什麼叫戈地圖 因為戈爾巴喬夫頭上有一塊天生的胎記。因為這個胎記,他在中國有個外號,叫做「地圖頭」。 拓展資料: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俄羅斯人,1931年3月2日生於蘇聯南部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普利里沃利諾耶村,蘇聯最後一任總書記、總統。 1952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55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法律系。1980年10月,升為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85年至1991年間,擔任蘇聯總書記、總統,推動蘇聯的經濟、政治和軍事等多項領域體制改革。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辭去蘇聯總統一職。1993年5月24日,在國際綠十字會成立大會上當選為該組織第一任主席。2000年3月11日,當選為俄羅斯統一社會民主黨領袖。 1990年10月15日,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2005年6月,德國統一委員會給他頒發「阿爾法檢查站」德國統一獎。 2008年9月18日,在美國受頒自由勛章。 2012年5月3日,被俄羅斯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授予俄羅斯最高榮譽聖安德烈勛章。 網路_戈爾巴喬夫 與為什麼叫德國地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1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4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0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3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