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都干過哪些大事

德國都干過哪些大事

發布時間:2023-01-29 03:15:58

1. 二戰時期德國打過哪些國家

1、法國

1940年5月10日,德國不宣而戰,對法國展開閃電戰。5月15日,法軍總司令甘末林即驚呼防線已經被突破,6月10日,法軍魏剛防線又被突破,6月14日,巴黎淪陷,6月18日,法國宣布停止抵抗,6月22日,法德簽訂康邊停戰協定,法國戰役結束。

這場戰役從開戰到結束,只用了六周時間,法國引以為豪的"馬奇諾防線"在德國鐵騎下,不堪一擊,這也讓法國成為了二戰的一個笑話,不得不說,法國雖然號稱是軍事強國,但是在面對德國強大的軍事進攻下,根本體現不出大國的擔當。

2、丹麥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丹麥沒有捲入歐洲大陸的紛爭,並於1939年接受德國提出的互不侵犯條約。但是法西斯德國背信棄義,於1940年4月9日大舉進攻,丹麥政府當天宣布投降。這場戰役只持續了40小時,這也是德國侵佔歐洲國家最快的時間,這場戰役更加助長了德國法西斯和希特勒的氣焰,對發動閃電戰更加自信。

3、波蘭

波蘭戰役是德國、斯洛伐克與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該戰役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

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展開進攻,而蘇聯亦於9月17日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兩國佔領波蘭全國領土,波蘭戰役結束。波蘭也成為了蘇聯,德國瓜分歐洲各國的開始,也是二戰最悲催的國家。

4、盧森堡

盧森堡在二戰前已經和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但是由於盧森堡是進攻法國的戰略要塞,這也就肯定了他們即使表示中立也是逃不過德國的侵略的。1940年5月10日,在強大的德國機械化部隊的進攻面前,盧森堡大公國不戰而降。

5、蘇聯

1941年.6月22日開始進攻蘇聯,戰爭爆發初期,由於法西斯的突然襲擊,蘇軍一路潰敗。德軍憑借局部兵力優勢和相對先進的戰術長驅直入,並在明斯克 基輔等地發動鉗形攻勢,大規模殲滅蘇軍的有生力量,平均深入蘇聯境內六百公里。

最終因為天氣原因不得不撤退。為贏得這場戰爭,蘇聯人民遭受了慘重的傷亡。據統計,蘇聯共有2700萬人死亡。當時,德國的軍事能力可以說全世界第一,據說當時德國一天能製造20輛坦克,一個月就能造600輛!德國當時的年產能力是4萬架飛機。可見德國的軍事實力真不是吹出來的。

2. 1913到1920德國發生了什麼

1913年,德國工業生產居歐洲第一,鋼鐵產量超過英法總和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8年11月,德國發生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八月革命),推翻德意志帝國,魏瑪共和國誕生
1919年2月,德國國民會議在魏瑪召開,民主黨人艾伯特當選總統,制定並通過《魏瑪憲法》

1919年6月巴黎簽訂《凡爾賽和約》
1920年2月24日,希特勒在慕尼黑組織納粹黨。

1920年4月19日,德國和俄羅斯決定交換一戰戰俘。
1920年6月15日,德國與丹麥簽署邊境條約,北石勒蘇益格歸丹麥。

1920年德國人史道丁格(Standinger)發表了劃時代的文獻「論聚合」。他提出了「高分子」、 「長鏈大分子」的概念。

3. 近代德國的歷史大事件

德國位於歐洲西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並鄰北海和波羅的海與北歐國家隔海相望,是歐洲西部鄰國最多的國萊茵河風光家。

NO1. 史前時期

keyword:條頓堡森林之戰 部落戰爭

公元前後,在多瑙河和萊茵河流域,已定居著許多日耳曼部落,這些部落同企圖征服此地的羅馬帝國不斷發生沖突。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條頓堡森林之戰中戰勝了當時強盛的羅馬帝國。在這次戰役中,日耳曼部落伏擊並消滅了三個羅馬軍團。此後,羅馬人再也沒有真正嘗試過把它們帝國的東部邊界推進過萊茵河。
自407年開始的一段時期中,各萊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過萊茵河並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的王國。476年,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下層人民聯合,推翻了顯赫的羅馬帝國。

NO2. 德意志立國時期

keyword: 查理曼帝國 分裂 東法蘭克王國 薩克森王朝 德意志王國

5世紀末,延續了幾個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建立,其中包括莫洛溫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輝煌時期。在查理曼大帝(800年加冕)的治下,王國幾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國和德國的絕大部分地區,稱為查理曼帝國。查理曼大帝去世後,帝國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按照凡爾登條約分成三部分,西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左岸的西法蘭克王國就成為後來法國的基礎;而東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右岸操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的德意志王國的基礎,成為未來的神聖羅馬帝國,也是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間的部分成為了後來法德爭斗的根源。
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正式創立德意志國家。薩克森王國的地域大致位於今荷蘭、德國西部、瑞士和奧地利。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的就此開始。

NO3. 神聖羅馬帝國

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962~973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從1157年起,帝國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

NO4. 魏瑪共和國

(1919–1933)

戰後的魏瑪共和國是在德國的土地上建立一個和平、自由、民主的政權的一次努力。但是,魏瑪政府自一開始就註定了困於經濟問題和本身魏瑪憲法固有的缺陷。

開始的幾年,魏瑪共和國不得不忙於處理左翼和右翼相繼發動的叛亂和1923年的嚴重的通貨膨脹。接下來,由於德國與戰時敵人們的關系逐漸緩和和賠償債務的放寬,情況有了些好轉。盟國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秩序和繁榮,這種繁榮一直延續到1930年來臨的大蕭條之前。

此後,經濟的衰退,加上對1923年超速通貨膨脹的記憶和凡爾賽條約嚴酷的條款引發的民族主義反對聲音,從內外兩方面斷送了魏瑪政府。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NSDAP,簡稱納粹)利用了這一現實和不斷增長的失業率。納粹不斷強調民族和種族的問題,並承諾讓失業的人重新獲得工作,他們把德國的許多問題都歸罪於所謂的猶太人的陰謀,甚至宣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是由於內部的通敵造成的。

NO5. 納粹德國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後,魏瑪共和國的政局開始轉向法西斯化。以希特勒為領袖的納粹黨在1933年1月30日開始掌握了德國的政權。

希特勒執政後,對內開始實行白色恐怖,殘酷鎮壓異己分子,通過沖鋒隊、黨衛軍和國家秘密警察(蓋世太保)及其遍布各地的勞動營和集中營實行法西斯專政。希特勒是通過鼓吹強烈的民粹主義上台的,上台後的他開始了對猶太人瘋狂的種族壓迫。1933年12月 1日通過《保證黨和國家統一法》。1934年8月1日通過《德國元首法》等,加強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希特勒將國家經濟納入戰爭軌道,加快重整軍備的步伐。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起50萬人的軍隊,次年宣布實行由戈林主持的「四年計劃」,工業發展速度超過西方各國。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將德軍開進萊茵非武裝區,7月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

11月25日德日締結《反共產國際公約》,1939年5月22日,德國和義大利於柏林訂立同盟條約,至此,三國正式結盟,被稱為軸心國。1938年3月德國吞並奧地利,9月,在慕尼黑會議上,希特勒迫使英法簽訂《慕尼黑協定》。10月,肢解並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德國以閃電戰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隨後迅速佔領了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1940年,擊敗英法聯軍,並佔領了法國。隨後佔領了南斯拉夫和希臘等國。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1942年冬,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德軍失利,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轉折。1944年6月6日,美英聯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1945年5月8日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雅爾塔協定,蘇美英法分區佔領德國,柏林作為特殊單位由4國管理。1949年5月,美、英、法3國佔領區合並,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蘇聯佔領區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分裂為兩個國家。

NO6. 冷戰時期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國戰敗後,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議》,德國除割讓給蘇聯和波蘭11.4萬平方公里土地外,其餘部分及首都柏林由蘇、美、英、法分區佔領。

1947年1月1日,美佔區和英佔區組成聯合經濟區,同年4月法佔區也加入該聯合經濟區。1948年9月由州議會代表組成協商會議。1949年5月8日,協商會議通過《基本法》。5月23日,公布《基本法》,正式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9月20日,由阿登納組成第一屆聯邦政府。聯邦德國的議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聯邦的最高司法機構是聯邦憲法法院。

1946年4月蘇聯佔領區的德國共產黨和德國社會民主黨合並,成立德國統一社會黨。1947年12月6日,在柏林蘇占區召開德國人民第一次代表大會。1949年5月30日德國人民第3次代表大會批准憲法。同年10月7日臨時人民議院通過憲法。10月7日,正式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10月10日蘇聯佔領當局將行政職權移交給臨時政府。

1948年,柏林危機爆發,年底,柏林正式分裂成為兩個城市。1961年,民主德國在東西柏林邊界自己的一側修建柏林牆,冷戰達到了最高峰。

戰後聯邦德國經濟發展較快,到統一前,聯邦德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第四大國,貿易第三大國。民主德國在東歐國家中經濟是發展最健康和快速的,統一前,東西德國都被世界銀行列為世界十大經濟體之一。

NO7. 德國再次統一

1990年10月3日,前民主德國的領土並入聯邦德國。

關於德國統一的條約達成於1990年2月13日,這個協議通過1990年2月14日的所謂「四加二協議」(英美蘇法四個佔領國和東西德國)得以實現。統一後的德國仍然是歐共體(後來成為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

NO8. 中世紀全盛時期

人們通常以卡洛林王朝絕嗣,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的911年作為東法蘭克帝國向德意志帝國過渡的開始。康拉德一世被視為第一位德意志國王(當時的正式稱號是「法蘭克國王」,後稱「羅馬國王」;11世紀開始帝國的稱號是「羅馬帝國」,13世紀後稱為「神聖羅馬帝國」;15世紀時又附加「德意志民族」於前)。帝國是選舉制的君主國;國王由高級貴族選出,同時奉行「血統法」,即:新國王應同其前任有血緣關系。但是,該原則時遭夭折;重復選舉的情況屢見不鮮。中世紀時帝國不設都城,國王以巡遊為治。帝國無賦稅,國王收入主要來自託付他管理的「帝國財產」。他的權威並不理所應當地得到承認:只有靠軍事實力和巧妙的聯盟政策,他才能獲得部族中強大的公爵們的尊敬。康拉德的繼承者,薩克森公爵亨利希一世(919-936)做到了這一點,他的兒子奧托一世(936-973)更是青出於藍。奧托使自己成為帝國的實際統治者。962年他在羅馬加冕為皇帝一事就顯示了他的權勢之盛。

從此,德意志國王就有登基為帝的資格。觀念中的皇權是無所不包的,它賦予擁有者以統治整個西方世界的權力。然而,這種觀念從未完全在政治上成為現實。為了接受教皇加冕,國王非親自前往羅馬不可。這就開始了德意志國王的義大利政策。他們在義大利北部和中部的統治維持了300年之久,從而在德國的大計上不能遇事親躬。奧托的繼承者們統治期間為此經受了嚴重的挫折。繼任的薩利爾王朝再次出現繁榮。亨利希三世時(1039-1056)德意志王室和帝位均達權力的最高峰;主要是堅決保持了它們對教皇的優先地位。亨利希四世(1056-1106)卻無法維持這一局面。在關於主教任命權的斗爭中(授職之爭),他雖然表面上對教皇格里哥里七世取得了勝利,但是他赴卡諾薩的贖罪之行(1077)對皇位來說不啻是一次不可挽回的喪失聲望之舉。從此以後,皇帝和教皇就平起平坐了。

1138年開始了施陶芬王朝的百年統治。弗里德里希一世巴巴洛薩(1152-1190)在同教皇、義大利北部諸城市以及同他在德國的主要對手-薩克森公爵雄獅亨利希的斗爭中重新振興了皇室。然而,在他統治期間,領土開始四分五裂,最後削弱了中央權力。巴巴洛薩的繼承人亨利希六世(1190-1197)和弗里德里希二世(1212-1250)時期盡管皇室權力強大,這一發展仍在繼續。宗教的和世俗諸侯成了擁有半主權的「邦君」。

隨著施陶芬王朝的衰亡(1268),西方的無所不包的皇權實際上已然終結。德國內部各種紛爭的力量使它無法成為民族國家,而當時這一過程卻正在西歐其他國家中進行。這是德國人成為「後起民族」的根源之一。

NO9. 中世紀晚期和近代早期

哈布斯堡王室中第一個登上皇位的是魯道夫一世(1273-1291)。皇權的物質基礎如今不再是已失去的帝國財產,而是各王朝的王族財產;王族領地權政策成為每個皇帝的主要利益所在。

卡爾四世於1356年頒布的黃金詔書是一種帝國基本法,它賦予7位地位顯赫的侯爵(選帝侯)以選舉國王的特權以及其他大邦諸侯沒有的另外一些優先權。在那些小伯爵、領主和騎士逐漸失去作用的時候,城市的影響因其經濟力量而不斷擴大。城市同盟的締結使城市進一步強大。這些同盟中最重要的漢薩同盟成為14世紀時波羅的海地區舉足輕重的力量。

1438年開始,帝國雖然表面上仍為選舉制的君主國,而王權卻實際上由那時已成為最強大地區勢力的哈布斯堡王族掌握。15世紀時,要求帝國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第一個不經過教皇加冕而即位的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1493-1519)試圖實現這一改革,但無成效。由他創建或改組的帝國議會、帝國專區、帝國法院等機構雖然一直存在到帝國結束(1806),卻未能阻止其繼續分裂。出現了「皇帝與帝國」的二元制:一方面是帝國首腦,另一方面是選帝侯、各邦侯爵和諸城市。皇帝的權力由於他們在選舉時同各選帝侯達成的「屈從」協議而受到限制並越來越有名無實。各邦侯爵,尤其是大邦侯爵以削弱帝國權力來大張旗鼓地擴充自己的權力。然而帝國繼續存在:皇冠的光輝尚未消失,帝國的思想仍然生氣勃勃。帝國大聯合為中小各邦提供保護,使之免受強鄰的侵犯。

城市成為經濟力量的中心,它們首先從不斷發展的貿易中得到好處。紡織工業和采礦業中出現了超越手工業者行會系統,和遠途貿易一樣帶有早期資本主義特色的經濟形式。與此同時,在思想方面發生了以文藝復興和和人文主義為標志的變化。這種新覺醒的批判精神的矛頭所向首先是教會的諸種弊端。

求採納

4. 1936年德國歷史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後,魏瑪共和國的政局開始轉向法西斯化。以希特勒為領袖的納粹黨在1933年1月30日開始掌握了德國的政權。

希特勒執政後,對內開始實行白色恐怖,殘酷鎮壓異己分子,通過沖鋒隊、黨衛軍和蓋世太保)及其遍布各地的勞動營和集中營實行法西斯專政。希特勒是通過鼓吹強烈的民粹主義上台的,上台後的他開始了對猶太人瘋狂的種族壓迫。1933年12月 1日通過《保證黨和國家統一法》。1934年8月1日通過《德國元首法》等,加強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希特勒將國家經濟納入戰爭軌道,加快重整軍備的步伐。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起50萬人的軍隊,次年宣布實行由戈林主持的「四年計劃」,工業發展速度超過西方各國。

1936年奧運會會址選在柏林,是個歷史錯誤,是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發展中的一場悲劇。 柏林奧運會是納粹一手炮製的奧運會。它違反了奧林匹克精神,為德國法西斯粉飾和平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將德軍開進萊茵非武裝區,7月武裝參與西班牙內戰。 11月25日德日締結《反共產國際公約》。

1939年5月22日,德國和義大利於柏林訂立鋼鐵同盟,至此,三國正式結盟,被稱為軸心國。1938年3月德國吞並奧地利,9月,在慕尼黑會議上,希特勒迫使英法簽訂《慕尼黑協定》。10月,肢解並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德國以閃電戰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隨後迅速佔領了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1940年,擊敗英法聯軍,並佔領了法國。隨後佔領了南斯拉夫和希臘等國。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1942年冬,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德軍失利,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捩點。1944年6月6日,美英聯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1945年5月8日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雅爾塔協定,蘇美英法分區佔領德國,柏林作為特殊單位由4國共同管理。1949年5月,美、英、法3國佔領區合並,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蘇聯佔領區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分裂為兩個國家。

冷戰時期

1945年被盟軍佔領的德國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國戰敗後,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議》,德國除割讓給蘇聯和波蘭11.4萬平方公里土地外,其餘部分及首都柏林由蘇、美、英、法分區佔領。

1947年1月1日,美佔區和英佔區組成聯合經濟區,同年4月法佔區也加入該聯合經濟區。1948年9月由州議會代表組成協商會議。1949年5月8日,協商會議通過《基本法》。5月23日,公布《基本法》,正式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9月20日,由阿登納組成第一屆聯邦政府。聯邦德國的議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聯邦的最高司法機構是聯邦憲法法院。

1946年4月蘇聯佔領區的德國共產黨和德國社會民主黨合並,成立德國統一社會黨。1947年12月6日,在柏林蘇占區召開德國人民第一次代表大會。1949年5月30日德國人民第3次代表大會批准憲法。同年10月7日臨時人民議院通過憲法。10月7日,正式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10月10日蘇聯佔領當局將行政職權移交給臨時政府。

1948年,柏林危機爆發,年底,柏林正式分裂成為兩個城市。1961年,民主德國在東西柏林邊界自己的一側修建柏林牆,並且切斷西德與西柏林的交通運輸,冷戰達到了最高峰。美國靠空投物資支援西柏林,即是空中橋梁,。

戰後聯邦德國經濟發展較快。70年代,德國出現「經濟奇跡」。到統一前,聯邦德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第四大國,貿易第三大國。民主德國在東歐國家中經濟是發展最健康和快速的,統一前,東西德國都被世界銀行列為世界十大經濟體之一。

1990年10月3日,前民主德國的領土並入聯邦德國。

關於德國統一的條約達成於1990年2月13日,這個協議通過1990年2月14日的所謂「四加二協議」(英美蘇法四個佔領國和東西德國)得以實現。統一後的德國仍然是歐共體(後來成為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

5. 德國歷史上的五件大事

公元1066年 阿斯汀戰役

公元1099年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佔領耶路撒冷

公元1180年 奧古斯特統治開始(1180-1223)

公元1187年 盧浮宮聖多瑪斯教堂的建造

公元1214年 布維內戰役

公元1226年 路易九世開始統治(1226-1270)

公元1348年 大鼠疫流行

公元1380年 查理五世逝世

公元1358年 巴黎大暴動

公元1453年 拜占庭的衰敗

公元1517年 宗教改革運動開始

公元1528年 盧浮宮的大塔樓遭到破壞

公元1546年 建築師勒思高改建盧浮宮

公元1572年 聖巴赫特雷米大屠殺

公元1594年 亨利四世進駐巴黎

公元1598年 南特赦令

公元1656年 羅馬內利為盧浮宮裝潢雕飾(1656-1658)

公元1661年 路易十四開始統治(1661-1715)

公元1665年 貝南的計劃

公元1685年 廢除南特赦令

公元1690年 法蘭西學院開始設於盧浮宮(1690-1699)

公元1699年 盧浮宮首次舉辦沙龍展

公元1711年 華譯完成《前往西戴島朝聖》

公元1715年 路易十五開始統治(1715-1774)

公元1751年 開始編纂網路全書(1751-1780)

公元1763年 城門大火

公元1768年 盧浮宮轉型成皇家博物館

公元1774年 路易十六開始統治(1774-1792)

公元1789年 7月14日攻佔巴士底監獄

公元1792年 8月10日君主制結束

公元1793年 4月10日盧浮宮博物館開幕

公元1803年 盧浮宮拿破崙博物館成立

公元1826年 高博良埃及博物館成立

公元1827年 海軍博物館成立

公元1830年 七月革命

公元1848年 大革命

公元1849年 建築師杜邦重建盧浮宮

公元1852年 7月25日勒富偉負責新盧浮宮工程

公元1870年 法蘭西第二帝國結束

公元1871年 巴黎公社成立

公元1871年 5月23日杜勒麗宮和皇家宮殿遭焚毀

公元1882年 杜勒麗宮被夷為平地

第二帝國
1852—1870: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統治下的第二帝國非常短暫。
第一次世界大戰
從1914年到1918年,在巴爾干戰爭爆發後,世界各地沖突不斷。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兩大陣營為:同盟國(法國、葡萄牙、英國、英聯邦、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南斯拉夫、希臘、蘇聯、美國、中國和一些拉丁美洲的國家)和軸心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匈牙利、斯洛伐克等)。
第五共和國
在1958年當選總統的戴高樂將軍(général de Gaulle )的提議下,第五共和國通過了一部新憲法。德布雷(Debré)擔任總理。在黑非洲,殖民地紛紛獨立

6. 德國歷史發生過哪些重大事件

德國的前身基礎是普魯士王國,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幾大選帝侯之一
(神聖羅馬帝國又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
後來通過丹麥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後,普魯士王國正式變成德意志第二帝國
由於帝國主義分贓不均,加上德意志興起較晚,所以德國被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王室逃亡,資本主義財團建立了共和國,又稱「魏瑪共和國」
魏瑪共和國後期,陷入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阿道夫希特勒,通過國民選舉,先後當上了總理和總統,集大權於一身,被稱為元首,建立法西斯獨裁,此時,德國被稱為第三帝國
第三帝國是二戰三大集團之首,也是二戰的歐洲策源地!被以英美為主的盟軍和蘇聯的蘇軍打得不要不要的!盟軍和蘇軍分區佔領德國。德國分裂!
到了二十世紀初,冷戰結束,德國重新統一!

7. 20世紀20年代的德國都發生了哪些大事時代背景是怎麼樣的謝謝!

大事:1、德國發生惡性通貨膨脹,後來還被捲入經濟大危機。
2、1924年,戰勝國開始對德實施「道威斯計劃」。
3、1925年,德國與英、法、意、比、捷、波六國代表簽訂《洛迦諾公約》。
4、1929年,德國成為凱洛格——白里安非戰公約的簽約國。
時代背景:私人壟斷資本主義仍在發展;西方各國加緊對殖民地的掠奪;社會主義蘇聯開始加緊恢復生產建設;殖民地反抗運動愈演愈烈。

8.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發生的大事。

屠殺猶太人,入侵蘇聯

閱讀全文

與德國都干過哪些大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5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