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以色列和德國有什麼關系

以色列和德國有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2023-01-30 18:05:59

『壹』 以色列與德國有貿易嗎

以色列與德國有貿易
其貿易額甚至超過與中國的貿易,在06年其對德的出口額14.4億美元,超過中國列第四位。其進口貿易中德國列第二位,僅次於美國。
以色列與德國的關系大幅改進是在德國總理在集中營紀念碑前下跪。這一真誠的道歉贏得了民心,也為德國與以色列關系的改進鋪平了道路。
也許可以拿日本來比較一下。就可以理解以色列與德國貿易這么好的原因了。

『貳』 德國人為何痛恨猶太人,如今以色列與德國關系如何

德國人為何痛恨猶太人 一是因為猶太人太聰明。 猶太人在經濟、科學和藝術等方面涌現出一大批傑出的人才。幾十年來,諾貝爾獎的得主,猶太人所佔的比例遠比其他民族高。猶太人在智力活動中的優勢與他們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系。 (1)豐富的文化底蘊:猶太人雖在長期的民族災難中背井離鄉,分散於世界各地。他們卻頑強地保持著自己的文化,同時也吸收了所在國的文化精華。這樣就有更加開闊的視野和更加豐富的知識養料。 (2)執著的教育追求:國外一位作家寫道:「猶太人家庭在學問方面應受到高度評價,在這方面非猶太人的家庭相形見絀。這個因素構成了其他一切差異的基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8年一次調查表明,在以猶太人為主的以色列,14歲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讀一本書,全國450萬人,有100萬人辦有圖書證。 (3)理性的思維方式:諾貝爾獎獲得者、美籍猶太人赫伯特·布朗說:「我的祖父常問我,為什麼今天與其他日子不同呢?他是讓我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找理由,然後讓我自己知道為什麼。我的整個童年時代,父母都鼓勵我提出疑問,從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以理。」 (4)永恆的探索心境:猶太人家庭不但重視知識,而且更重視才能。他們崇尚創新,認為沒有創新的學習只是一種模仿,學習應該以思考為基礎,要敢於懷疑敢於發問。看得出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教育對大家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當然不能說它不對,但這種思維方式容易造成歷史的簡單化,因為任何事情的影響都來自方方面面,很難分析清楚。比如猶太人問題,納粹的反猶(anti-semitism)可能正如各位以前所受教育(及其推論)所言有經濟上的原因,但歸根結底是宗教上的,沒有這方面的背景知識,分析絕對是片面的。有時候分析不清的時候,就採取「利益判別法」,因為有利與不利相對於正義與非正義來說要容易判斷得多。 二是歷史背景的原因: 基督教一直以來都是反猶的,按照微軟網路全書(我看得頭都大啦)的描述,猶太人因為堅持其猶太教的教義,拒絕承認耶穌作為救世主,從而從4世紀君士坦丁接受基督教以來就受到歧視和迫害。 聖奧古斯丁認為猶太人應該為此受到懲罰:接受貧窮和羞辱。這一方面是對猶太人的迫害,另一方面卻又使猶太人在羅馬帝國及其後繼很長一段時間免於滅絕。8世紀之後,歐洲的日耳曼君主們(法蘭克的和神聖羅馬帝國的)紛紛鼓勵猶太人在其疆土的一定位置定居,其原因是猶太人善於經商,而實際上,猶太人不能擁有土地,也無法成為封建主的佃農,因此不會對領主們的權力構成威脅。但這些特權卻進一步加深了根源於宗教的怨恨,然而,由於領主們的保護,歐洲的猶太人至少過了兩百年生命無礙的日子。 十一世紀的十字軍運動重新點燃了基督徒們對猶太人的仇恨,Rhineland的猶太人定居點遭到清剿(1096年),在此之後直到文藝復興(16世紀),西歐、中歐的猶太人一直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並不斷遭到各地統治者的驅逐。納粹給猶太人上牌照的做法 古已有之,12世紀的羅馬天主教廷就有此規定,並禁止猶太人在復活節等節日中公開露面,也禁止基督徒以猶太人為鄰。因為教廷也禁止基督徒之間放貸,因此猶太人碰巧成為這一未來銀行業原型的鼻祖。和中國一樣,當時不務農的人就是不務正業的人,放貸更不是什麼好事。至於猶太人因此有了金融業的「天賦」,實在是因禍得福。這一時期,西歐、中歐很多被驅逐的猶太人都逃到了波蘭,並在那裡定居下來。至於原因,我沒查到,我只知道當時的波蘭(包括今天的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地)不是什麼好地方。 有意思的是,猶太人在當時的伊斯蘭世界中所享受的生活遠比基督教世界要滋潤。在文藝復興時期,與科技文化同時進步的是「宗教寬容」,波蘭以及其他各地的猶太人開始陸續返回西歐。但寬容不等於接受,此時的猶太人並沒有獲得公民權,人身和經濟生活受到很多限制,比如只能生活在擁擠的猶太區中。當時猶太人的地位大概和南北戰爭前的南方黑奴的地位差不多,需要他們貢獻力量,但不能享有平等的權利。十八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民族主義戰勝了宗教區別,自法國開始(1791)到德國(1871),西歐各國都承認了猶太人的公民權,猶太教也隨之發生了變革,其中一點就是祈禱中不再包含在巴勒斯坦建國的要求。當然,這些變革受到了傳統猶太教徒的敵視。 十九末開始的反猶在宗教的基礎上更融入了「種族主義」的因素。種族主義也有相當長時間的歷史了(至少比馬克思主義長),盡管我不同意,但我相信它的出現和相對繁榮肯定有其原因。不管其起因是否合理,它的結果就是猶太人的再次流亡,從反猶最劇烈的俄羅斯到西歐,從西歐又到美洲及其他地方。在巴勒斯坦建國正是此時作為猶太人的對策之一提出來的。 二十世紀猶太世界發生了什麼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因為它和「政治」很相關。說到「政治對歷史的姦汙」,我不贊同。歷史是什麼?歷史是昨天的現實,而政治則是今天的現實。歷史是原作,「政治對歷史的姦汙」是再創作。其實我們的歷史教育過程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基本上忽略了宗教對政治的影響力,而實際上至少歐洲歷史與基督教的聯系是千絲萬縷、無法分割的。 比如歐洲宗教改革,十五、十六世紀歐洲的各次戰爭基本上都與此有很大關系,這在我們這些長時間在「無神 論」教育(包括儒家的和共產主義的)中熏陶的人中可能很難理解甚至想像。從猶太人的歷史我學到了:1.猶太人受迫害和流亡是主流;2.強大的民族通常會自信、而自信的民族通常會寬容(當然,現在這都有反例,不知道該如何解釋);3.有信仰和堅持信仰的人應該得到尊敬(不一定要尊重),而不管其信仰是否合理。至於說反猶來源於猶大,猶大怎麼說也是耶穌的門徒,怎麼會是信猶太教呢? 三是宗教和經濟上的原因。 猶太人不信基督的,而是信猶太教,當年就是猶太教的人出賣了耶穌,所以基督徒對於猶太人有著難以化解的歷史冤讎。基督徒家庭的孩子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猶太人是邪惡的化身。 在經濟上,猶太人在寄居的各個國家總是屬於比較富有的階層,其實一些人確實為富不仁,其實現在很多猶太人也是一樣,比如搞得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金融大鱷索羅斯,雖然極度富有,但是對於同樣是猶太人建立的以色列國卻一毛都不拔。猶太人的富有和不會做人,造成了民眾的普遍厭惡。希特勒當年碰到了經濟危機,在無法解決社會矛盾的情況下,把矛頭對准猶太人,給所有的社會問題提供了一個發泄的渠道。 其實在他之前,其他國家也很討厭猶太人的,包括代表了正義的英國,事實上在二次大戰打起來之前,英國還和德國協調,和猶太復國主義份子一起把很多的德國猶太人強行移民到了巴勒斯坦猶太人區。後來就是在這個地方建立的以色列國,只所以直到現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還是沒能和平,禍根從30年代就存在了,那地方本來就是阿拉伯人的地方,硬被英國人打著國聯的名義劃了一塊給猶太人的。後來德國還曾經考慮把所有的歐洲猶太人流放到馬達加斯加島去,讓他們自生自滅,後來是發現根本沒這么多資源,特別是運輸的能力完成,乾脆來了個最終解決,才開始真正大規模的殺猶太人的。 說穿了,歐洲那些國家幾乎都討厭猶太人,但是希特勒是笨人動了手,其它國家歧視但是沒這么殺人,所以就顯得高尚一點。這種宗教上的敵視,就象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的仇視,是我們中國人覺得很難理解的,因為我們中國人的宗教從來都不是排他的,無論道教佛教,都不是一個神,雖然有過佛道之爭,但起碼在百姓看來都是正教,不存在你死我活的問題。但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不是這樣的,他們都是單神的,上帝就一個,信我的就對,不信我的就是異教徒,非常的不能兼容。歷史上十字軍東征有記載的大概就有11次的樣子,死了N多人,直到18世紀土耳其帝國還圍攻過維也納。現在也有很多阿拉伯人說美國和伊拉克的戰爭實際就是宗教戰爭。我想肯定不全是,起碼有一些原因是為了石油的,但是宗教因素很難說在現代社會就不起作用了。 四是其他方面的原因: 1、希特勒在沒有崛起之前,曾經吃了很多猶太人的虧或是受過其奇恥大辱。 2、殺雞儆猴,試想最聰明的民族我都可以殺絕,其他的民族就投降吧。 3、個人興趣,好玩。因為這是希特勒的原因在希特勒的自傳《我的奮斗》中就提出了對猶太人的仇恨4、轉移國內矛盾5、更迅捷的獲得財富。 如今以色列與德國關系如何? 現在的德國和以色列關系處於正常化,德國是一個善於反省的國家,並且戰後德國就在很多的公共場合對自己犯下的錯誤表示道歉,並獲得了以色列的寬恕。 德國外交部網站有德國以色列關系欄中的一部分。 根據德國法律,由於德國的二戰猶太人大屠殺,德國有義務保證以色列的存在權,這是德國外交最基礎的方針。德國承認對以色列的存在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以及維護猶太人國家和平安全的權利是德國國家原則的一個固定組成部分。何威脅以色列存在的行為,德國有義務去制止,或給與以色列必要的援助。 經濟上德國是以色列第三大貿易國,雙邊貿易額42.6億歐元。德國企業直接在以投資大約1億歐元。 德國自1952年盧森堡條約開始至今,為猶太人共計賠償了267億歐元。包括德國每年支付猶太受害者補償金4億2千400萬。 軍事上,德國對以色列進行技術援助,向以色列出售各種軍事裝備。德國培訓以色列軍官,尤其是海軍潛艇軍官,以色列也接受德國軍官在以接受反恐訓練。至1999年,以色列還在以境內負責訓練德國特種部隊KSK的沙漠環境訓練,後來考慮到以色列與中東恐怖組織非對稱沖突增加,KSK轉為在美國訓練。

『叄』 德國屠殺了600萬猶太人,又是怎樣幫助以色列崛起的


以色列自1948年成立以來,不斷突破聯合國決議,佔領了絕大多數巴勒斯坦地區,以及包括戈蘭高地、西奈半島(後歸還埃及)在內的其他阿拉伯國家的領土。


以色列的侵略行徑遭到大多數國家的譴責,但卻有一些國家支持以色列。除了其傳統盟友美國以外,德國就是另一個重要支持者。


以色列前總理內塔尼亞胡在巴以沖突上感謝的國家,紅圈為德國國旗


以色列能在四周仇敵環繞的情況下求得生存,德國在二戰後的賠款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猶太人長期以來流落在歐洲,備受排擠。尤其在德國,二戰前希特勒上台時,納粹更是將迫害猶太人推到了一個高度,據估計納粹曾屠殺了600多萬猶太人。


納粹對猶太人迫害


以色列成立後,德國積極向以色列賠償,到1966年德國共計賠款34.5億馬克(約合8.22億美元),大部分錢賠款流入到以色列的基礎設施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以色列走出困境,躍升成為發達國家。


那麼,德意志人和猶太人是如何化解矛盾的?德國賠款對於以色列的崛起又起著怎樣的作用呢?


1956年,聯邦德國賠償以色列的火車




猶太人原本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區。公元1世紀羅馬人滅亡了猶太國家,將猶太人掠奪到歐洲各地。


公元395年,羅馬皇帝宣布基督教為國教。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進入了中世紀,基督教在歐洲的地位日益得到穩固。


猶太人所信仰的猶太教雖然和基督教都為一支,但猶太教以《舊約》為基礎,排斥以《新約》為主的基督教。加上猶大害死耶穌的傳說在歐洲流行,更加劇了猶太人在歐洲受排擠的程度。


猶太教,猶太人信仰


在基督徒的鼓吹下,猶太人不可以當兵、做官,不允許擁有土地。失去土地的猶太人只能從事商業或借貸業。憑借聰明才智和努力,猶太人積累起大量財富,成為了中世紀歐洲較為富裕的人群。


與中世紀時期大多數歐洲人不認字不同,猶太人受教育程度高,商業和金融精英雲集,甚至可以壟斷一個國家的財富。


四分五裂的神聖羅馬帝國(德國前身),非常適合商業活動,因此成為了猶太人的重要聚居地。宗教矛盾、猶太和本地民族的財富不均,都加深了歐洲的反猶浪潮。德意志地區亦不例外。


文藝復興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嗇奸商夏洛克,就代表著猶太人的形象


19世紀,隨著民族主義在歐洲的興起,反猶主義變得猖獗,備受排擠的猶太人有了復國的念頭。他們的祖輩之地迦南(巴勒斯坦)成了復國的首選地。


巴勒斯坦地區正處於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1917年,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發表了貝爾福宣言,支持猶太人返回自己的家園。


貝爾福以及貝爾福宣言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奧斯曼帝國等為首的同盟國戰敗告終。奧斯曼帝國的巴勒斯坦地區被英國接管。在英國的主持下,大批猶太人移民進入巴勒斯坦,建立定居點,不斷排擠阿拉伯人。


作為一戰戰敗國和戰爭的發起者,德國受到嚴重的懲罰,不僅喪失部分國土和所有海外殖民地,還要承擔約1320億馬克(相當於德國年財政收入的幾十倍)的戰爭賠款。戰後的德國長期處於負債狀態,因此 社會 矛盾十分尖銳。


戰後德國貨幣馬克貶值


戰勝國的制裁沒有達到懲罰德國目的,反而助長了德國復仇的情緒。1929年的全球性經濟大蕭條,德國經濟遭受嚴重打擊。


德國 社會 民主黨因處理危機不力,加上簽訂不平等條約而信譽掃地。納粹黨則借機宣揚復仇和雅利安人優秀理論,贏得了德國人的支持,成功上台。


希特勒利用德國民眾的不滿而上台


納粹上台後,大部分德國人的生活依舊處於水深火熱中,還要面臨一戰的巨額賠款。部分猶太人利用這個機會,倒賣商品大發橫財。人口佔德國人口1%的猶太人卻掌握著德國的多數財富,引起了德國人的不滿。


對納粹黨來說,利用排猶心理來迫害猶太人,可以鞏固來之不易的選票。納粹上台後不斷宣揚復仇思想,意欲借英法忙於國內問題,無暇顧及外部局勢之際擴軍備戰。


擴軍備戰需要大量的資金,德國先是通過所有資產超過5千馬克的猶太人都必須到政府部門進行登記的方式,掠奪猶太人的財富。此後希特勒通過導演水晶之夜等種族隔離的方式,沒收猶太人的財富。


短短的幾年內,德國的軍隊數量顯著增加,且擁有大量先進的軍備,為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戰爆發後,德國更是建立集中營的方式,將猶太人從肉體上消滅。二戰期間,死於納粹鐵蹄之下的猶太人數量達到了600多萬之巨。


德國建立的迫害猶太人的集中營




德國在二戰中戰敗,德國以及首都柏林被美蘇英法四個大國分區佔領。出於美蘇對抗的需要,美英法佔領區合並,成為了聯邦德國(西德)。


戰後德國和首都柏林被分區佔領


二戰後,英國放棄了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委任統治。出於對猶太人的同情,聯合國大會決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家和阿拉伯國家。但


決議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反對,1948年以色列成立,巴勒斯坦國卻遲遲沒有成立。


聯合國大會決議圖(藍色為以色列)


建國初期的以色列面臨著周邊阿拉伯國家的圍堵,生存環境十分險惡。長期的戰爭讓以色列也面臨著經濟困境。


建國後的5年內,有大約68萬來自全世界的猶太人湧入以色列。建國初期的以色列人口只有65萬,移民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原本的人口數量。建國初期以色列面積只有1.65萬平方公里,要想容納這么多人口,需要大量資金去開發更多的土地。


二戰後移民以色列的猶太人


猶太移民主要是來自歐洲。他們雖有知識和技術,但因在二戰中被納粹迫害,財富毀於戰火。向聯邦德國索賠成為了以色列生存下去的希望,也可以為死難者討回公道。


本·古德里安,以色列時任總理


1951年,時任以色列總理本·古里安一錘定音,決定向德國尋求賠償。當時德國已被一分為二,以色列和聯邦德國都是西方陣營的一員。當時美國為了對抗蘇聯,全力扶持聯邦德國。


另一個民主德國(東德)屬於蘇聯陣營, 在美國支持以色列的情況下,蘇聯則支持阿拉伯國家。直到兩德統一之前,以色列都沒有和東德建交。


聯邦德國在戰後急需改變戰敗國和戰爭發起者的國際形象。因此如何處理好同歐洲的關系以及和猶太人的 歷史 問題,成了聯邦德國面臨的重要問題。


1951年9月,西德總理阿登納向猶太人和以色列致歉,表達了德國願意給予以色列和猶太人賠償。這為德國和以色列達成賠償協議打開了大門。


以色列總理古德里安會見西德總理阿登納


由於賠償問題的敏感性,此事在德國和以色列引起激烈的討論。以色列國內的反應則更加激烈,他們認為與德國的血海深仇是無法用錢擺平的。


最終,事情放到議會進行表決。以色列議會最終以61票贊成、50票反對、5票棄權的微弱優勢通過,正式開啟了對德索賠的進程。


1952年3月,以色列,猶太人索賠會和聯邦德國就賠款問題在荷蘭展開談判。歷時半年多,西德總理阿登納、以色列外長夏利特和索賠聯合會主席戈德曼於1952年9月簽署了《盧森堡條約》。


阿登納簽署協議


根據《盧森堡條約》,聯邦德國向以色列賠償30億馬克;賠償索賠聯合會4.5億馬克,用於世界猶太人聯合會安置猶太人難民。此外,聯邦德國簽署法律,以方便德國向受納粹迫害的猶太人索賠,賠款分12年還清。


至此,德國和猶太人之間的賠款協議正式達成。




德國賠款共計34.5億馬克(合8.22億美元),對於當時面臨困境的以色列來說是久旱逢甘霖。當時以色列人口只有100多萬,平均下來每人得到800美元的賠款。


其中,4.5億馬克賠給世界猶太人聯合會的款項,主要分給以色列。以色列正是用這筆賠款,解決了猶太人土地開發的資金問題。


其餘30億馬克賠款,緩解了以色列的財政危機,更給以色列經濟發展注入強心劑。以色列主要用於包括港口建設、工業化、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


以色列海法港,該國第一大港的建立和德國賠款有關


賠款也幫助了以色列升級軍事裝備。以色列自成立起就面臨著巴勒斯坦的民族解放組織、埃及等多個阿拉伯勢力的壓力。地中海成為了以色列和西方國家聯系的窗口。以色列利用賠款,從聯邦德國購買了大量先進的裝備。


以色列軍備


德國除了對以色列進行賠款,還有具體到對受迫害的猶太人個人以及其後人的賠款,這部分賠款則作為民間資本,對以色列基礎設施進行投資。


賠款協議達成,標志著德國和以色列關系正常化。然而 歷史 恩怨造成的隔閡短時間內難以消除。因此,兩國一直沒有建立外交關系。


直到1965年5月12日,聯邦德國和以色列才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


1966年,聯邦德國支付完了對以色列和猶太人的賠款。在積極履行賠款的同時,為了彌補二戰罪行,德國不斷為以色列提供軍事援助。以色列日後能夠打贏第三次中東戰爭,德國的軍事援助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次中東戰爭圖


對於聯邦德國來說,賠償猶太人可以提升國際形象,為德國回歸「正常國家」提供了條件。


1970年,訪問波蘭的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的波蘭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的「驚世一跪」,讓德以的 歷史 隔閡進一步拉近。


西德總理在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跪下


雖然德國和以色列官方層面實現了關系正常化,但人民之間的隔閡卻不是僅僅依靠賠款和援助就可以消除的。在大多數以色列人看來,德國的賠償是應該的,而且是不能消除 歷史 影響的。以色列至今都未完全原諒德國。


在德國內部同樣也有類似的問題。1973年10月,以色列在西方國家的支持下發動第四次中東戰爭並獲勝。


為報復西方國家對以色列的支持,石油輸出國(中東石油國為主)組織決定減產石油,對西方國家實行石油禁運,這損害了包括聯邦德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的利益,引發經濟危機。


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導致西方思考對中東關系


為了緩解危機,德國不斷調整同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在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問題上有所松動,而且德國不承認戈蘭高地是以色列領土和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


在德國民間,因為以色列不斷「蠶食」阿拉伯人的土地,使得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民眾出現了反猶情緒。這也為德以關系蒙上了一層陰影。


反猶情緒在死灰復燃


長期作者 雄鷹

直播吧 體育 作者 足球與 歷史 愛好者

責任編輯 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 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肆』 德國人為何痛恨猶太人,如今以色列與德國關系如何

德國人為何痛恨猶太人一是因為猶太人太聰明。

猶太人在經濟、科學和藝術等方面涌現出一大批傑出的人才。幾十年來,諾貝爾獎的得主,猶太人所佔的比例遠比其他民族高。猶太人在智力活動中的優勢與他們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系。

(1)豐富的文化底蘊:猶太人雖在長期的民族災難中背井離鄉,分散於世界各地。他們卻頑強地保持著自己的文化,同時也吸收了所在國的文化精華。這樣就有更加開闊的視野和更加豐富的知識養料。

(2)執著的教育追求:國外一位作家寫道:「猶太人家庭在學問方面應受到高度評價,在這方面非猶太人的家庭相形見絀。這個因素構成了其他一切差異的基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8年一次調查表明,在以猶太人為主的以色列,14歲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讀一本書,全國450萬人,有100萬人辦有圖書證。

(3)理性的思維方式:諾貝爾獎獲得者、美籍猶太人赫伯特·布朗說:「我的祖父常問我,為什麼今天與其他日子不同呢?他是讓我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找理由,然後讓我自己知道為什麼。我的整個童年時代,父母都鼓勵我提出疑問,從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以理。」

(4)永恆的探索心境:猶太人家庭不但重視知識,而且更重視才能。他們崇尚創新,認為沒有創新的學習只是一種模仿,學習應該以思考為基礎,要敢於懷疑敢於發問。看得出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教育對大家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當然不能說它不對,但這種思維方式容易造成歷史的簡單化,因為任何事情的影響都來自方方面面,很難分析清楚。比如猶太人問題,納粹的反猶(anti-semitism)可能正如各位以前所受教育(及其推論)所言有經濟上的原因,但歸根結底是宗教上的,沒有這方面的背景知識,分析絕對是片面的。有時候分析不清的時候,就採取「利益判別法」,因為有利與不利相對於正義與非正義來說要容易判斷得多。

二是歷史背景的原因:

基督教一直以來都是反猶的,按照微軟網路全書(我看得頭都大啦)的描述,猶太人因為堅持其猶太教的教義,拒絕承認耶穌作為救世主,從而從4世紀君士坦丁接受基督教以來就受到歧視和迫害。

聖奧古斯丁認為猶太人應該為此受到懲罰:接受貧窮和羞辱。這一方面是對猶太人的迫害,另一方面卻又使猶太人在羅馬帝國及其後繼很長一段時間免於滅絕。8世紀之後,歐洲的日耳曼君主們(法蘭克的和神聖羅馬帝國的)紛紛鼓勵猶太人在其疆土的一定位置定居,其原因是猶太人善於經商,而實際上,猶太人不能擁有土地,也無法成為封建主的佃農,因此不會對領主們的權力構成威脅。但這些特權卻進一步加深了根源於宗教的怨恨,然而,由於領主們的保護,歐洲的猶太人至少過了兩百年生命無礙的日子。

十一世紀的十字軍運動重新點燃了基督徒們對猶太人的仇恨,Rhineland的猶太人定居點遭到清剿(1096年),在此之後直到文藝復興(16世紀),西歐、中歐的猶太人一直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並不斷遭到各地統治者的驅逐。納粹給猶太人上牌照的做法 古已有之,12世紀的羅馬天主教廷就有此規定,並禁止猶太人在復活節等節日中公開露面,也禁止基督徒以猶太人為鄰。因為教廷也禁止基督徒之間放貸,因此猶太人碰巧成為這一未來銀行業原型的鼻祖。和中國一樣,當時不務農的人就是不務正業的人,放貸更不是什麼好事。至於猶太人因此有了金融業的「天賦」,實在是因禍得福。這一時期,西歐、中歐很多被驅逐的猶太人都逃到了波蘭,並在那裡定居下來。至於原因,我沒查到,我只知道當時的波蘭(包括今天的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地)不是什麼好地方。

有意思的是,猶太人在當時的伊斯蘭世界中所享受的生活遠比基督教世界要滋潤。在文藝復興時期,與科技文化同時進步的是「宗教寬容」,波蘭以及其他各地的猶太人開始陸續返回西歐。但寬容不等於接受,此時的猶太人並沒有獲得公民權,人身和經濟生活受到很多限制,比如只能生活在擁擠的猶太區中。當時猶太人的地位大概和南北戰爭前的南方黑奴的地位差不多,需要他們貢獻力量,但不能享有平等的權利。十八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民族主義戰勝了宗教區別,自法國開始(1791)到德國(1871),西歐各國都承認了猶太人的公民權,猶太教也隨之發生了變革,其中一點就是祈禱中不再包含在巴勒斯坦建國的要求。當然,這些變革受到了傳統猶太教徒的敵視。

十九末開始的反猶在宗教的基礎上更融入了「種族主義」的因素。種族主義也有相當長時間的歷史了(至少比馬克思主義長),盡管我不同意,但我相信它的出現和相對繁榮肯定有其原因。不管其起因是否合理,它的結果就是猶太人的再次流亡,從反猶最劇烈的俄羅斯到西歐,從西歐又到美洲及其他地方。在巴勒斯坦建國正是此時作為猶太人的對策之一提出來的。

二十世紀猶太世界發生了什麼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因為它和「政治」很相關。說到「政治對歷史的姦汙」,我不贊同。歷史是什麼?歷史是昨天的現實,而政治則是今天的現實。歷史是原作,「政治對歷史的姦汙」是再創作。其實我們的歷史教育過程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基本上忽略了宗教對政治的影響力,而實際上至少歐洲歷史與基督教的聯系是千絲萬縷、無法分割的。

比如歐洲宗教改革,十五、十六世紀歐洲的各次戰爭基本上都與此有很大關系,這在我們這些長時間在「無神 論」教育(包括儒家的和共產主義的)中熏陶的人中可能很難理解甚至想像。從猶太人的歷史我學到了:1.猶太人受迫害和流亡是主流;2.強大的民族通常會自信、而自信的民族通常會寬容(當然,現在這都有反例,不知道該如何解釋);3.有信仰和堅持信仰的人應該得到尊敬(不一定要尊重),而不管其信仰是否合理。至於說反猶來源於猶大,猶大怎麼說也是耶穌的門徒,怎麼會是信猶太教呢?

三是宗教和經濟上的原因。

猶太人不信基督的,而是信猶太教,當年就是猶太教的人出賣了耶穌,所以基督徒對於猶太人有著難以化解的歷史冤讎。基督徒家庭的孩子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猶太人是邪惡的化身。

在經濟上,猶太人在寄居的各個國家總是屬於比較富有的階層,其實一些人確實為富不仁,其實現在很多猶太人也是一樣,比如搞得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金融大鱷索羅斯,雖然極度富有,但是對於同樣是猶太人建立的以色列國卻一毛都不拔。猶太人的富有和不會做人,造成了民眾的普遍厭惡。希特勒當年碰到了經濟危機,在無法解決社會矛盾的情況下,把矛頭對准猶太人,給所有的社會問題提供了一個發泄的渠道。

其實在他之前,其他國家也很討厭猶太人的,包括代表了正義的英國,事實上在二次大戰打起來之前,英國還和德國協調,和猶太復國主義份子一起把很多的德國猶太人強行移民到了巴勒斯坦猶太人區。後來就是在這個地方建立的以色列國,只所以直到現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還是沒能和平,禍根從30年代就存在了,那地方本來就是阿拉伯人的地方,硬被英國人打著國聯的名義劃了一塊給猶太人的。後來德國還曾經考慮把所有的歐洲猶太人流放到馬達加斯加島去,讓他們自生自滅,後來是發現根本沒這么多資源,特別是運輸的能力完成,乾脆來了個最終解決,才開始真正大規模的殺猶太人的。

說穿了,歐洲那些國家幾乎都討厭猶太人,但是希特勒是笨人動了手,其它國家歧視但是沒這么殺人,所以就顯得高尚一點。這種宗教上的敵視,就象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的仇視,是我們中國人覺得很難理解的,因為我們中國人的宗教從來都不是排他的,無論道教佛教,都不是一個神,雖然有過佛道之爭,但起碼在百姓看來都是正教,不存在你死我活的問題。但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不是這樣的,他們都是單神的,上帝就一個,信我的就對,不信我的就是異教徒,非常的不能兼容。歷史上十字軍東征有記載的大概就有11次的樣子,死了N多人,直到18世紀土耳其帝國還圍攻過維也納。現在也有很多阿拉伯人說美國和伊拉克的戰爭實際就是宗教戰爭。我想肯定不全是,起碼有一些原因是為了石油的,但是宗教因素很難說在現代社會就不起作用了。

四是其他方面的原因: 1、希特勒在沒有崛起之前,曾經吃了很多猶太人的虧或是受過其奇恥大辱。 2、殺雞儆猴,試想最聰明的民族我都可以殺絕,其他的民族就投降吧。 3、個人興趣,好玩。因為這是希特勒的原因在希特勒的自傳《我的奮斗》中就提出了對猶太人的仇恨4、轉移國內矛盾5、更迅捷的獲得財富。如今以色列與德國關系如何?現在的德國和以色列關系處於正常化,德國是一個善於反省的國家,並且戰後德國就在很多的公共場合對自己犯下的錯誤表示道歉,並獲得了以色列的寬恕。 德國外交部網站有德國以色列關系欄中的一部分。

根據德國法律,由於德國的二戰猶太人大屠殺,德國有義務保證以色列的存在權,這是德國外交最基礎的方針。德國承認對以色列的存在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以及維護猶太人國家和平安全的權利是德國國家原則的一個固定組成部分。何威脅以色列存在的行為,德國有義務去制止,或給與以色列必要的援助。

經濟上德國是以色列第三大貿易國,雙邊貿易額42.6億歐元。德國企業直接在以投資大約1億歐元。

德國自1952年盧森堡條約開始至今,為猶太人共計賠償了267億歐元。包括德國每年支付猶太受害者補償金4億2千400萬。

軍事上,德國對以色列進行技術援助,向以色列出售各種軍事裝備。德國培訓以色列軍官,尤其是海軍潛艇軍官,以色列也接受德國軍官在以接受反恐訓練。至1999年,以色列還在以境內負責訓練德國特種部隊KSK的沙漠環境訓練,後來考慮到以色列與中東恐怖組織非對稱沖突增加,KSK轉為在美國訓練。

『伍』 以色列和德國的關系

我從德國外交部網站簡單給你翻譯德國以色列關系欄中的一部分。

根據德國法律,由於德國的二戰猶太人大屠殺,德國有義務保證以色列的存在權,這是德國外交最基礎的方針。德國承認對以色列的存在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以及維護猶太人國家和平安全的權利是德國國家原則的一個固定組成部分。何威脅以色列存在的行為,德國有義務去制止,或給與以色列必要的援助。

經濟上德國是以色列第三大貿易國,雙邊貿易額42.6億歐元。德國企業直接在以投資大約1億歐元。

德國自1952年盧森堡條約開始至今,為猶太人共計賠償了267億歐元。包括德國每年支付猶太受害者補償金4億2千400萬。

軍事上,德國對以色列進行技術援助,向以色列出售各種軍事裝備。德國培訓以色列軍官,尤其是海軍潛艇軍官,以色列也接受德國軍官在以接受反恐訓練。至1999年,以色列還在以境內負責訓練德國特種部隊KSK的沙漠環境訓練,後來考慮到以色列與中東恐怖組織非對稱沖突增加,KSK轉為在美國訓練。

『陸』 德國和以色列的歷史

無論是國家的人口還是經濟實力,德國都遠遠超過以色列。不要看以色列建國以來,單挑阿拉伯世界,就認為它是超級大國。目前以色列還不夠挑戰德國。細想,為什麼,一個彈丸之國能夠在伊斯蘭世界裡,囂張這么多年,原因主要是美國一直在扶持它。不要看網上如何如何吹捧以色列的武器如何棒,說什麼它的預警機世界第一,電子戰如何先進。、
要想一下,以色列建國才幾十年,它的科技實力真正有德國那麼強嗎?雖然說猶太人跟德意志民族是地球上最聰明的人種之一,二戰時,希特勒的納粹分子之所以要對猶太人進行大屠殺,一個主要原因是他覺得猶太人是日耳曼人的日後敵人。
我們先比較雙方的經濟實力,不說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這樣比起來沒意思。就比兩個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德國在2005年人均約20400歐元。以色列2006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20000美元。歐元可比美元值錢啊!
再比軍事實力,德國的常規潛艇在世界上可是數一數二的,以色列可以忽略不計。
德國的豹II坦克,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以色列的坦克---美國造,美國會給它最好的嗎?

『柒』 二戰後德國與以色列的關系如何

關系不錯,因為德國是一個善於反省的國家,戰後德國就在很多的公共場合對自己犯下的錯誤表示道歉 。而以色列是個有奶就是娘的國家,德國每年給以色列提供幾十億美元援助,以色列一直表示不忘大屠殺,年年向德國要錢。

因為猶太人是一個沒有國家的民族。
二戰時無數華僑向中國國內匯錢或直接參戰。
而猶太人在德國一戰時跑到美國大發戰爭財,到了一戰結束又回德國投機倒把、囤積稀缺,無數德國人在戰後經濟蕭條中病餓致死,所以德國人才痛恨猶太人。

『捌』 以色列和德國的關系怎樣,以色列了如何看希特勒

關系很好,以色列是德國重點發展的對象

『玖』 以色列和德國的關系

德國反省歷史的態度絕對是一流,國內法律規定禁止一切納粹行為,教科書

上用大篇幅介紹納粹的歷史,教育國民認知歷史。德國向以色列賠款,作為為屠

殺600多萬猶太人的贖罪,德國政要每到以色列訪問都要去屠殺猶太人紀念處悼

念死者。

『拾』 以色列有和德國建交嗎

以色列與德國很早就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系。
2005年5月12日,德以兩國進行了一系列活動慶祝建交50周年

閱讀全文

與以色列和德國有什麼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0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9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4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3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