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國有軍隊嗎有 叫「德國聯邦國防軍」
二戰結束以後德國也不能保留武裝力量,國防由美英法蘇四國佔領軍負責。由於意識形態的對抗,當德國分裂為東德和西德之後,隨著冷戰的升級,蘇聯控制下的東德和美英法控制下的西德各自都被允許逐漸恢復軍隊以達到東西陣營對峙,兩德統一後東西德軍隊進行了合並,統稱為德國聯邦國防軍,說白了德國能夠有軍隊全拜地處冷戰對壘陣地所賜
但現在的狀況是,日本自衛隊已經在行使國防軍的職責,甚至還向伊拉克派兵,所謂的自衛隊只是名義上的說法而已,日本的武裝力量早就有一定規模了,只是跟德國一樣因為戰敗國的身份,那些個紅線也不能逾越。
⑵ 二戰德國的國防軍、中央軍、黨衛軍、青年軍有什麼區別
納粹德國正規武裝力量只有國防軍和黨衛軍。後期還有人民沖鋒隊和希特勒青年團。從來沒有什麼中央軍和青年軍的稱呼。
國防軍就是原來魏瑪共和國遺留下的德國軍隊(Wehrmacht),曾經是德國唯一的武裝力量。
黨衛軍是黨衛隊系統內的武裝力量,正式組建是1935年,即納粹執政2年後,組建成為和國防軍並存的第二武裝。
人民沖鋒隊有點類似民兵,是到戰爭後期組建的,隸屬於納粹黨各個大區,以營為基本編成單位。
而希特勒青年團組建於納粹執政前的1922年,原來是納粹黨的附屬組織。以後上台後,成為官方組織,類似共青團和少先隊。以前只是個訓練青年的准軍事組織。到了戰爭中後期,開始向黨衛軍補充兵力,在各個黨衛軍內組建青年團或者青年師。等到柏林戰役時,直接單獨參戰。
⑶ 納粹德國的國防軍、沖鋒隊、黨衛隊、蓋世太保等都有什麼區別
德國納粹的黨衛軍、沖鋒軍、國防軍和蓋世太保之間有什麼區別?首先我們要知道這4種職位分別代表著社會地位的不同,由上而下分別是蓋世太保,黨衛軍,國防軍和沖鋒軍。蓋世太保在當時的社會地位是最高的,通常是一些有著赫赫戰功的軍官,然後還需要得到當時德國元首的壽命才能成為蓋世太保。
沖鋒軍我們從名字中也能知道,他們是負責在前面沖鋒的軍隊,所以他們在德國的社會地位是非常低的。他們往往是由戰犯和罪犯所組成,是當時德國人所認為的炮灰軍隊,雖然他們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但是因為他們甘願犧牲的精神被當時百姓所贊揚。
⑷ 德國現在有沒有軍隊
做為二戰戰敗國,不同於日本,德國擁有軍隊,目前擁有17萬軍人。
對戰敗國在軍事上提出一系列要求,要求戰敗國不可以建立軍隊,只能擁有最基本的自衛軍隊;不能擁有任何進攻性武器和生化武器;也不能研究任何軍事領域內容等。不過同樣為戰敗國,德國卻在戰後成立了自己的軍隊,日本卻只能組建自衛隊有如下原因:
首先兩國投降方式不同,德軍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由於時間遠遠超出預期時間,這也成為德軍投降的主要原因。二戰後期,我軍實力逐漸上升,再加上日本又兩次遭受原子彈的轟炸後,日本接受投降。
二戰後,德國被劃分為東德和西德,出於戰略上的考慮,美國等其他國家也就允許德國擁有自己的軍隊。日本在戰敗後,美軍直接派遣軍隊進駐日本,掌握了日軍的指揮權,後成立自衛隊。
德國聯邦國防軍(德語:Bundeswehr)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武裝力量的統稱,由陸軍、海軍、空軍、聯合後勤總部(德語Streitkräftebasis)及聯合醫療部隊(德語:ZentralerSanitätsdienst)所組成。現在的德軍仍是世界上30個最強大的軍隊之一,軍事實力在歐盟國家中僅次於法國。2014年德國軍費開支為36.6億歐元約佔GDP比重的1.2%。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規定,德國國防部長擁有德國聯邦國防軍的最高指揮權,而在戰時則由德國總理統領。
德國的義務兵役制斷斷續續地持續了近200年,上一次重啟義務兵役制是1957年。
自2010年7月1日起,德國人服兵役時間由9個月減至6個月。根據截止2014年的《義務兵役法》規定,所有年滿18歲的適齡男子都必須在聯邦國防軍服役6個月,而不願服兵役者則必須到養老院、孤兒院等社會機構參加民事服役。
2010年12月,德國聯邦政府通過了提案,將於2011年7月1日起取消義務兵役制。聯邦國防軍將由全職士兵、兼職士兵和自願兵役組成。
⑸ 德國的軍隊叫什麼
德國的是聯邦國防軍 義大利軍隊的稱呼不像德國 日本 它自己的武裝力量就是普通軍隊 和其它國家的沒什麼區別
⑹ 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有什麼區別二者戰鬥力誰更強大呢
黨衛軍和國防軍是德國的兩個不同的武裝,一個是國家正規軍,一個是納粹的私人武裝力量,從軍隊層面看,黨衛軍並不是德國的正規軍。
國防軍會把自己擺在一個非常高的姿態,把自己描繪成白蓮花騎士,乾乾凈凈一塵不染,實際上,國防軍犯下的罪行遠比黨衛軍多。
⑺ 二戰中的德軍,為何一定要嚴格分成國防軍、黨衛軍
二戰之中德軍之所以分為國防軍和黨衛軍主要就是其身後所代表的勢力存在著區別。首先先說國防軍是屬於純粹的作戰部隊,國防軍在德國有著幾百年的歷史,而國防軍的士兵起源是來自於普魯士的軍隊,國防軍基本組成人員都是普魯士的貴族,在二戰期間國防軍是德國的主力部隊,而且這支部隊的軍事素質是比較高的,因為在部隊裡面的士兵一般都說受過高等的軍事教育,裡面的人都是出身於普魯士軍官學校,這就使得這支部隊在戰斗中嚴格遵守國際戰爭的規矩,不會濫殺無辜。
而國防軍那邊也不認同希特勒,因為畢竟國防軍是由貴族組成的,而希特勒在當時只是一個下士,以至於國防軍對於希特勒保持一個不屑的態度。其實當時希特勒有打算清理國防軍的想法,但是被他放棄了,因為本身希特勒是草根出身,他沒有基礎。如果他要統治德國的話,他就必須得到德國各個階層的支持和認同,那麼其中就要包括軍人階級。
⑻ 德意志主力軍隊叫什麼
德意志是對德國的別稱。德語為Deutsch。主力軍隊叫聯邦國防軍。
1956年1月正式建立聯邦國防軍。最高軍事決策機構是聯邦安全委員會,主席為聯邦總理。軍隊和平時期由國防部長領導,戰時由聯邦總理任軍隊最高統帥。聯邦國防軍總監為軍隊最高指揮官。國防政策的最高目標是確保德國的和平、自由和獨立,並規定聯邦國防軍是一支純粹防禦性軍隊,實施必要的安全預防措施,不掌握和謀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建軍重點是:組織快速反應部隊,制定新軍備規劃,壓縮部隊規模,裁減武器裝備。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為10個月(從2002年1月1日起縮短為9個月)。
⑼ 誰能介紹一下德國軍隊
德國聯邦國防軍(德語:Bundeswehr)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武裝力量的統稱,由陸軍、海軍、空軍、聯合後勤總部(德語:Streitkräftebasis)及聯合醫療部隊(德語:Zentraler Sanitätsdienst)所組成。
轄下部隊
德國陸軍(Heer) 德國海軍(Marine) 德國空軍(Luftwaffe) 聯合後勤總部(Streitkräf tebasis) 聯合醫療部隊(Zentraler Sanitätsdienst)
領導
弗朗茨·約瑟夫·榮格(Franz-Josef Jung) 德國軍隊歷史上的名稱 德國國防軍(Reichswehr)1919年-1935年 德國防衛軍(Wehrmacht)1935年-1945年 德國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1955年-現今
軍隊構成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規定,德國國防部長擁有德國聯邦國防軍的最高指揮權,而在戰時則由德國總理統領。 德國實行徵兵制,年滿十八歲的男性有義務服兵役,或通過為公共福利設施如老人院、醫院義務工作來替代兵役。 德國聯邦國防軍的兵力約二十五萬人,當中五萬人為十八至二十五歲,在軍中服務最少九個月的徵兵。德國政府計劃在未來削減軍隊的人數[1]。自1975年有女性進入聯邦國防軍服務起,都是被分配在醫療部隊進行後勤工作,這些女性為此進行上訴。2000年,歐洲法院決定放寬女性選擇服務崗位的權利,2001年起,女性可以到前線服務,不僅是負責後勤工作,更可參與軍隊的任務。至今有大約一萬三千名女性正在服役,當中為數不少的人曾經參加過維持和平任務及其他行動。
軍隊發展歷史
冷戰時代(1955年-199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被解除武裝,聯合國勒令德國不得重建任何武裝部隊,只能保留小規模的國境防衛隊及掃雷艇部隊作為防衛之用,德國的國防由四個佔領國美國、英國、法國及蘇聯的部隊共同負責。 然而朝鮮戰爭後,隨著東西方兩邊陣營的關系開始緊張,各國對德國的非軍事化政策有所改變。1949年德國分裂為屬於社會主義陣營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和資本主義陣營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蘇聯更讓東德秘密重新建軍,因此美英法三國便開始考慮解除對德國的軍事禁令。1950年,西德第一任總理康拉德·阿登納在萊茵蘭-普法爾茨召集前國防軍的高級將領商討創建全新西德軍隊的事宜,討論確定了新軍隊的基本構思。後來,自由民主黨出身的前將領哈索·馮·曼陀菲爾提議把新建的軍隊命名為「聯邦國防軍」(德語:Bundeswehr),獲得德國聯邦議院確認。 1955年11月12日,聯邦國防軍正式建立,該天是普魯士將領沙恩霍斯特(Gerhard von Scharnhorst)誕辰二百周年。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的修正案後,1955年西德正式加入北約,1956年開始推行全國徵兵制,年屆十八至四十五歲的全國男性必須義務服兵役。 冷戰期間,聯邦國防軍成為北約在中歐的防衛主力。當時的聯邦國防軍擁有四十九萬五千人的兵力,以及十七萬的非現役的文職人員。陸軍三個軍團由十三個師所組成,坦克及裝甲運兵車亦經過武裝;空軍大部份的戰斗機成為北約聯合防空軍(NATINAD)的一部份;海軍則在北海及波羅的海進行巡邏。
兩德統一後(1990年-現今)
1990年兩德統一後,美英法蘇四國與西德政府簽署《德國最終解決條約》(英語:Treaty on the Final Settlement with Respect to Germany,德語又稱:Zwei-plus-Vier-Vertrag即「二加四條約」),聯邦國防軍削減三十七萬人,前東德的國家人民軍解散,其中大約五萬人並入聯邦國防軍。在這五萬人當中,很多都因為役期屆滿而離開,而國家人民軍的軍官則繼續日常任務。 此外,很多聯邦國防軍用不著的東德軍備都被廢棄拆除,或是賣去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及印尼等國,國家人民軍擁有的裝甲運兵車則悉數售予土耳其。 今天的聯邦國防軍主要參加一些聯合國實行的國際維持和平任務、人道救援任務及北約的軍事行動。2000年以後,聯邦國防軍改制,增加了聯合後勤總部(德語:Streitkräftebasis)及聯合醫療部隊(德語:Zentraler Sanitätsdienst),以統合三軍的後勤支援事務。
軍隊的任務
德國聯邦國防軍成為北約的一員後,負起了防衛中歐的義務。德國基本法第87條a中規定,聯邦國防軍的活動只限於防衛以及救援事務。 但是在1990年以後,國際政局起了很大的變化,聯邦國防軍也因著這個變化改變了行動的范圍。1994年,聯邦憲法法院認為基本法所定的「防衛」不只在於防衛德國國境,也包含防止國際間的紛爭及危機等。據此,德國聯邦議院同意聯邦國防軍參與北約的境外活動,聯邦國防軍開始活躍在一些國際事務中,如1996年至1999年間的科索沃戰爭,亦有參與在柬埔寨、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阿富汗、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蘇丹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軍事活動及維持和平任務。
軍隊的傳統
現今的聯邦國防軍(1955年—)不再跟隨德國國防軍(1919年—1935年)和德國防衛軍(1935年—1945年)的傳統。士兵對上級絕對服從的傳統是「普魯士精神」的一部分,但因為二戰後訂下的「違反人道罪」而被否定。唯有被認為是德國軍人榮譽象徵的鐵十字保留了下來,並成為聯邦國防軍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