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清末時期被德國殖民統治青島,對後來的影響有多深遠
德國殖民對青島的發展起到了不小的促進作用。
在1897年11月14日這一天,德以“巨野教案”侵佔青島,青島就此開始淪為殖民地。1897年,兩名德國傳教士在巨野縣因欺壓平民被殺害,這本是發生的偶然事件,德國以此為借口,佔領膠州灣而被歷史銘記,這就是著名“巨野教案”。
1897年,德國人從清手中強租膠州灣,建立膠澳租借地。1898年,德皇命名膠澳租為青島。獲得青島後非常興奮,把青島視為德國的橋頭堡,進行了大規模建設。和英國人較勁,將青島建設成“模範殖民地”,對青島的建設可以說大張旗鼓。
『貳』 青島人真爛,添著德國人的腚歧視本國人!奴性十足
青島跟德國有什麼關系?老巴子,在青島被人看不起了就跑網上撒歡。
『叄』 現在的德國人知道青島嗎
有些做語言文化工作的人會比較熟悉。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概念。
認識一個來過青島的德國人,她的印象就是青島有很多德國式的建築。
『肆』 青島人應該記住的德國朋友--衛禮賢
這個周在青島市圖書館借了一本書,名字叫《青島文化通覽》,這本書詳細的介紹了青島的文化,從7000年東夷文化的遠古青島,到近代德國日本統治下的青島。
什麼才是真正的青島人呢?難道只有青島戶口才算是青島人嗎?真正的青島人與在青島居住的時間沒有太大的關系,與是否會說一口地道的青島話也沒有太大的關系,與是否是青島的戶口也沒有太大的關系,當然住的時間越長相對越容易了解青島,會說青島話一般我們都會認為絕對是青島人了,有青島戶口絕對是青島人了,但在我看來,只有知道青島的歷史,尤其是近代德國和日本統治下的青島所發生的事情,知道青島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風俗民情,熟悉青島的大街小巷,特色美食,風景名勝,著名人物等等,這個才算地地道道的青島人,按照我的這個標准, 真正的青島人=歷史學家+地理學家+民俗學家+導游+美食家+考古學家。
1897年,青島被德國佔領,租期99年,青島當時還是一個小漁村,德國人是把青島當成了自己家用心去規劃和建設的,他們想把青島打造一個殖民地的樣板,便於今後的復制和推廣。德國人很嚴謹,至今這些建築大部分都還存在,包括傳說中可以過卡車的下水道,這些成了青島在全國獨一無二的景點。
隨著德國統治的深入,德國在青島推行文化政策,一方面這樣有助於消除中國民眾對德國的仇恨,另一方面,可以展示德國文化科學的成就和貢獻。在文化方面,毫無疑問肯定是傳播基督教,1899年,26歲的 衛禮賢 來到了青島,開始了他的傳教生涯。
衛禮賢在青島生活了21年,當他離開中國時,他在中國沒有發展一個教徒,反而卻成為孔子的信徒。我的天啊,這到底發生了什麼?孔子的魅力怎麼那麼大?
先看看衛禮賢在青島都做了些什麼事?
1900年,衛禮賢在青島開辦了一所學校,當局希望為在青島的外國學生服務,而衛禮賢卻招收中國學生,以培養現代化人才。他以自己中文名字「禮賢」命名為「禮賢書院」,禮賢書院後來改稱禮賢中學,這個中學就是今天的 青島九中-院士的搖籃 。
1905年衛禮賢向膠澳總督建議,在青島建立一所大學。德國政府採納了這一建議,與清政府協商後在青島由中德合辦了青島特別高等學堂。因中德合辦,俗稱「 德華大學 」,1914年日本占青島後,德華大學遷往上海,與同濟醫學專科學校合並,成立了 同濟大學 。
衛禮賢組織了一個「尊孔文社」,在尊孔文社內,除研究宣揚儒、道文化以外,還進行中德文化交流,舉辦講座,由寓青的中國學者和德華大學德國教師輪流演講,1914年,衛禮賢建立了 尊孔文社藏書樓, 據記載,尊孔文社藏書樓,藏書12000餘冊,其中,中文圖書6000餘冊,德文圖書3000餘冊,英法等文種圖書3000餘冊,雖名為「藏書樓」, 但採用現代圖書館管理方式,對讀者開放 ,
衛禮賢最大的貢獻在於他對中國典籍的德譯。他翻譯了《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家語》《禮記》《易經》《呂氏春秋》《道德經》《列子》《莊子》等涉及到儒、道等中國文化的最根本的經籍。這些譯本迅速使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進入了德國思想界主流之中,影響到 黑塞、榮格 這樣的大作家和思想家。
尤其是翻譯 《易經》,這本大多數中國人都望而卻步的天書,衛禮賢在是在 勞乃宣 講解幫助下,花費了十幾年的心血,終於把這本書翻譯出版,這成為了易經譯本的經典之作,著名心理學家 榮格 專門為此書寫了前言,說真心話,我真心想看看衛禮賢翻譯的這本易經,在網上一搜,果然有人把衛禮賢德文版的易經翻譯成了漢語版本的,抽空一定拜讀。 衛禮賢翻譯易經肯定不是字面翻譯,肯定是按照易經的意思翻譯的,不然老外肯定理解不了,所以對於中國人來說,簡單了解奧妙的易經最捷徑的辦法就是先看老外翻譯的。
今天看到了一個消息,一個杭州的外賣小哥打敗了北大碩士,奪得了央視第三季 中國詩詞大會 總冠軍,為什麼沒有學歷,沒有背景的外賣小哥拿了詩詞大會的總冠軍?我的答案是:酷愛。 這個外賣小哥叫雷海為,今年37歲,他熱愛詩詞,他的熱愛與堅持是他取得總冠軍的法寶。不是為了拿獎而背古詩,不是為了考試而考試,那份熱愛,骨子裡的熱愛,成就了雷海為,這和學歷,這和年齡沒有任何關系。 正如我們說的 少林武術在民間,高手在民間,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掃地僧,民間優秀的太多太多,只不過我們大多數不知道而已,名師不如明師,有名氣的不一定是最牛的。
衛禮賢,一個德國人,千里迢迢,漂洋過來,在那個沒有互聯網的年代,學習資源非常有限,正是因為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使他能夠克服無數個困難,取得輝煌的成就。每一個人都很優秀,每一個人都很獨特,在這個應試教育的時代,如何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從被動學,變主動學這個是最最重要的,引導孩子,讓他發現自己真正熱愛的學科,然後把這個學科發揮到極致,就可以了。
衛禮賢成功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他遇到了一位明師- 勞乃宣 。正如韓愈在師說中開篇第一句, 古之學者必有師 。 學者是有成就的人,這樣的人一定會有一位好老師的引導,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如果沒有遇到好的老師,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就太困難了。
所以自古以來,中國文化講孝親尊師,尊師,尊敬真正幫助過我們的好老師。
『伍』 青島受哪個國家的影響最深 是德國還是日韓
在從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虛弱的國力就暴露在世界面前,列強都想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爭奪自己的利益。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很長時間,直到清朝覆滅,民國成立,中國的國力依然十分的虛弱,列強依舊想瓜分中國,滿足自己的私慾。
青島,這是一個位於山東的美麗城市,歷史淵源悠長,在商周時期,這里就已經最早的采鹽地。秦始皇曾巡視這里,徐福就是在這里登船東渡。元朝時,這里修建了一條專門運送糧食的海上漕運。明、清兩朝,這里已然演變成北方一個非常重要、繁華的城市。
面對德國人的悍然入侵,實力遠不如人的清朝,選擇默認了這一事實。青島自公元1894年開始,淪為了德國人的殖民地。
『陸』 青島在清末德國殖民的統治下,都受到了哪些深遠的影響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侵佔青島,青島淪為殖民地。
1897年,兩名德國傳教士在山東曹州府巨野縣張家莊因欺壓平民被殺,這本是當時在教會和中國民眾矛盾不斷的大背景下發生的一次偶然事件,卻因為德國以此為借口出兵佔領膠州灣而被載入史冊,這就是「巨野教案」。
1897年11月14日,德國的軍艦在清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輕而易舉從棧橋登陸,隨後迫使清政府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1891年才開始建置的「年幼」的青島(當時稱膠澳)就這樣落入了日耳曼之鷹的爪牙之下,從此揭開了一段影響深遠的歷史。
青島,位於山東半島東南部,瀕臨黃海,是我國著名的港口城市,是山東的經濟龍頭,其經濟總量佔到山東GDP總量的15%以上。在民國時期,青島的地位更高、實力更強,曾一度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其繁華程度不遜色於上海。不過讓人意外的是,在清朝末期,當時的青島不過是個不知名的小漁村,青島的崛起是德國人到來之後的事。在德國統治青島的17年中,青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不知名的小漁村崛起為「東方的瑞士」。
當然,德國人花費了那麼多心血,投入了那麼多資本,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一戰後由於德國戰敗,德國人丟掉了青島。不過盡管德國人被逐出了青島,但德國人留下的痕跡在青島隨處可見,比如著名的青島啤酒。如今的青島啤酒已經成為了青島的一張名片。可以說,德國人對青島的崛起和發展是有很大貢獻的(但殖民性質的統治不可否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取代德國佔領青島。青島主權和山東問題成為1919年五四運動的導火索,經過斗爭和外交談判,1922年12月10日,北洋政府收回青島。
『柒』 德國曾經在青島殖民對今天的中國有何影響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姜瑤瑤有這個方面的文章。節選一段:
政治上,青島從此喪失獨立性,淪為德國的殖民地達17年之久,加快了整個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進程。但是,侵略者的鐵蹄在踐踏著我們的民族尊嚴的同時,也激起了青島人民爭取政治權利和人身自由的民族力。在德國開辦的企業中,此起彼伏的勞工罷工斗爭說明了青島人民民族意識的覺醒。經濟上,德國在青島開礦設廠,掠奪資源和勞動力,通過榨取中國人民的血汗來構築其殖民財富的大廈。但是,德人的經濟戰略卻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其資本化的生產方式沖擊了當地落後的經濟體制,開啟了青島經濟近代化的進程,為其步入現代社會奠定了原初的基石。文化上,德國通過傳教、開辦學校,妄圖從精神和意識形態上奴化中國人民,但同時也傳播了西方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文化觀,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因此,在如何評價德國的殖民侵略上,即要認清其掠奪和奴役的侵略本質,譴責其侵略行徑,同時,也要看到其在推動青島社會發展層面的催化作用。僅看到殖民侵略的破壞性,否認其不自覺的建設性,或者過分誇大其建設性,而無視其破壞性,都是不公允的。
『捌』 百年青島站,它的背後與德國人有著怎樣的一段往事
清朝光緒年間青島淪為德國的殖民地,三年之後青島站開始建設,其設計者就是德國人。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青島站的建築風格才十分“德國化”。十九世紀末清政府日漸腐敗,與之相反的是歐洲國家正在不斷崛起與壯大。像英法兩國就憑借自身強大的實力不斷侵佔其它國家的土地,持續擴大殖民統治。作為後起之秀的德國也想要分一杯羹,但是當時留給它的地方已經所剩無幾。
一年之後,青島站建造完成。後來以該火車站為中心,德國人又在它的周邊修建了不少德式風格的建築。現如今這一片區域也成為了外來遊客爭相前來打卡拍照的觀光地。而青島站在經歷了百年的時代變革,至今仍在使用中。
『玖』 據說是德國人的功勞,青島為何可以百年不淹
青島是一座旅遊城市,青島的經濟也很發達。青島屬於沿海城市,所以下雨會很多,但是青島近百年來都沒有發生過洪澇的災害。這是因為青島的地下水管道設施比較完善,一部分人就會說這是因為德國在佔領青島的時候為青島做出的貢獻。
在建國初期,青島沒有被洪水淹,可以說是德國人的功勞,但是在現在青島沒有被洪水淹就不能說是德國人的功勞了,還是主要是中國人自己的智慧沒有讓青島被洪水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