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國大眾宣布168億在華投資項目,我國為何成了投資好選擇
歐洲市場出現的嚴重的問題
歐洲原本是經濟發達的地區,但是隨著今年俄羅斯和烏克蘭矛盾爆發之後,歐洲市場遭到了巨大的打擊;由於俄羅斯對歐盟各國的持續能源制裁,導致歐盟各國出現的嚴重的能源危機和經濟危機,甚至連很多汽車製造企業都要面臨減產和停產的危機,這也讓我很多的資本都開始離開歐洲市場,而德國大眾自然也不會繼續將發展重心留在歐洲;我國的經濟市場對比歐洲市場來說更加穩定,並且上升空間更大,所以很多歐洲國家的企業都開始在我國大量的投資。
2. 大眾宣布168億在華投資項目,將會帶來哪些利好
10 月 13 日,德國大眾汽車宣布,將投資約 24 億歐元(約合人民幣 168 億元)與中國智能計算平台提供商地平線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主要聚焦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開發,交易預計在 2023 年上半年完成。
大眾宣布 168 億在華投資項目,將會帶來哪些利好?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往下看吧!
10 月 13 日,德國經濟部的一項試圖讓中德兩國經貿“脫鉤”的提案,遭到了德國很多資本“巨頭”的反對,一些企業用實際行動來抵制這項提案,這就包括本文的主角兒大眾。
德國的大眾與我國相關企業在我國合建新公司,搶奪我國國內汽車市場的意圖十分明顯,在一定程度上能倒逼我國各大車企積極投入研發資金、改進生產技術、創新設計、優化體驗等等,在車企激烈競爭的過程中,最終受益的還是我國民眾。
3. 一汽大眾是中國和德國合資,那中國賺得多還是德國
從財務報表上講
中國賺的多。一汽佔60%的股份、德國佔40%的股份,利潤按股比分。但實際上因為使用德國大眾的技術和品牌,公司要支付給德國大眾技術轉讓和品牌使用費用,這是在利潤前扣除的。而且整車中使用的進口零部件,德國也賺了不少。
所以從整個利益鏈條上,德國賺更多些。
4. 德國大眾最初是怎樣打開中國市場的如何在中國佔有市場的
改革開放剛開始的時候,為了引進外資中國政府派了代表團到世界各國走訪。當時很多國家和大型跨國公司都不看好中國市場,只是表面上答應,都在等看別人的試水結果。而汽車行業也只有大眾一家公司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來到了中國,事實證明他們搏對了,此次投資給德國大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輝煌。
大眾的成功在於--逆商。
純手打。
5. 大眾在中國狂賺44億歐元!「成本殺手」迪斯的對與錯
2月17日,赫伯特?迪斯發布了他的第一條微博,引起了汽車圈內的圍觀。
作為全球第一大車企大眾汽車的管理董事會主席,迪斯忽然出現在中國的社交網路上,令人頗感意外。
迪斯發布的是一個視頻,他站在背景為亞洲地圖的鏡頭前,表達了他期待和中國網民零距離溝通的願望,以及大眾集團將和中國人民共克疫情的期待。
作為德國人,迪斯並不懂中文。不會說,也不會讀寫。顯然,其發布的信息並非個人所為,也無法真正和中國網民零距離溝通。
很多人認為,迪斯被刺激了,亂了方寸。2019年,大眾集團在全球范圍內銷量為1097.46萬台,而大眾汽車目前的市值,和銷量只有36萬輛的特斯拉相差無幾。大眾集團在2019年底的市值大概為860億歐元,特斯拉的市值則為1200億美元。
市場對未來的判斷,已經很明顯。盡管迪斯仍死死地守著全球銷量第一的虛名,但當這個名頭擺到特斯拉麵前時,似乎頗具諷刺意味。
為此,迪斯最近幾年在新產業的投入上,近乎於瘋狂。大眾計劃在電動車上投資800億歐元,並開放MEB平台,在智能化上與福特等公司全面合作。
大眾不斷更新它的計劃,2019年提出了最新的電動車計劃是:在未來十年內銷售2200萬輛全電動汽車,並且有70種不同型號的車型,而之前計劃的是50款車型。
迪斯就像站在熱鍋上跳舞,2020年將跳最難熬的那一段。2020年財報發布時,迪斯是否還能博得董事會的歡心,將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