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人怎樣做家長
德國80%以上的孩子對自己的父母印象頗好,特別是他們感激父母在人格、修養方面對自己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們所欣賞的父母的共同特徵可概括為勤奮、認真、按計劃辦事、言而有信並值得信賴。
盡管德國家庭普遍較富裕,但孩子們從小就養成了相對獨立的習慣。與東方的孩子相比,他們較少有依賴父母的意識。大部分孩子在中學階段就有打工掙錢的經歷,特別是在假期。中學畢業或到一定的年齡後。孩子們會在父母的指導和自己的選擇下,離開家庭到外面去開創自己的生活道路。
德國的家長們在家教中十分注意孩子成長關鍵時期的指導:
☆孩子出生後。父母便給孩子一個銀行賬戶管理自己的錢財,以便懂事後有計劃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錢和打工錢。
☆從蹣跚學步起,就開始注重孩子堅強性格與意識的培養。孩子跌倒後,父母不是趕緊去扶,而是不斷地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為陶冶情操,鼓勵孩子參與多種活動,特別是手工活動,如家庭布置、花園布局以及機器維修等。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遇到的個人問題和煩惱增多,家長注意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既說出自己的觀點,又盡量去理解孩子。
☆在擇業的問題上,尊重孩子意願並加以適當的引導,確保孩子有一個自己喜愛的職業。
Ⅱ 德國的強盛 從小學講台上就決定了
德國小學(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穩健的德國率先走出泥潭,一枝獨秀,2010年的GDP增長率,是七大工業強國中的第一。區區8,300多萬人口的德國,竟然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詳報導:德國製造到底強在哪?)有位華人女士在《智慧生活小微刊》分享德國之所以強盛的原因,部分是從小學就抓緊了!
釣魚故事的省思
在華人的社會,通常不會去告訴別人「你家孩子沒有禮貌」——我們把這種「不說」當成了一種禮貌,不過所有人都會討厭他的孩子。
我曾經跟一個德國朋友出去,路過郊區的一條小河,見到一個小孩在釣魚,旁邊卻放著兩根釣竿,而德國朋友不高興地走過去,問道:「怎麼有兩根釣竿?」(因為德國規定釣魚一個人只能用一根釣竿。)
釣魚示意(圖片來源:Fishing/Max Pixel/公有領域CC0)
小孩回復說:「跟同學一起來的,他上洗手間了。」(不一會,果然上洗手間的孩子回來了。)
德國朋友繼續問道:「有執照嗎?」(德國規定釣魚也要有執照的。)
兩個小孩趕緊掏出執照後說:「有呢,你看。」
「帶尺子了嗎?」德國朋友又問道(因為德國規定釣魚要有尺子,釣上來的魚若不到規定的尺寸要放回去。)
「帶了帶了。」兩個孩又連忙掏出尺子來。
「哦。」於是德國朋友就走開了。
我感覺很奇怪,不知道朋友為什麼要管這么多,
「那兩個是你家親戚的孩子?」
「不是。」
「你朋友的孩子?」
「也不是。我不認識他們。」
「什麼?不認識?怎麼可能呢?那人家幹嘛要聽你管教?」
「教育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孩子是德國的未來,我們每個德國人都有責任隨時隨地進行教育。」
我沉思良久,想到了一個景象:走在中國的大街上,你敢去大聲地喝斥那些不認識的孩子,並教他們怎樣做嗎?
德國對教育的重視
在德國期間,我一直思考著這樣的問題:德國的社會何以文明?德國人在全球為何受到普遍的尊重?通過了解跟體驗德國的教育,我們似乎找到了部分答案。很多人發現,德國戰後之所以能崛起,和他們「勤奮」、「嚴謹」的民族性格密不可分。而人們通常認為,高素質的民族性格得益於對教育的重視。
據說,普法戰爭結束之後,普魯士大獲全勝,元帥毛奇說:「德意志的勝利早就在小學教師的講台上決定了!」
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也說過:「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於她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她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於她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取決於她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於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馬丁・路德・金(圖片來源:Martin Luther King Jr St Paul Campus UMN/Minnesota Historical Society/Wikipedia/CC BY-SA 2.0)
中小學教師的工資高、門檻高
在德國,中小學教師有非常不錯的收入。據德國政府的相關統計,政府支付給中小學教師的工資是人均國民收入的2倍多。
德國中學教師的人均年稅前收入超過45,000歐元(約摺合人民幣360,849元或台幣1,644,750元),相當於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職員的人均年稅前收入,跟其它一些行業相比,屬於名副其實的「中高收入階層」。
當然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教師的收入也有差異,但不會很大,至多為30%左右,因為德國的社會最不能容忍的是不公正,這種價值取向已經滲入他們的血脈,積淀成為一種民族文化。
若放眼整個世界,德國中小學教師的收入超過其它工業化國家而高居第二(僅次於瑞士)。在職業屬性上,德國的中小學教師是屬於國家的公務人員,受不解僱的保護,並無失業之虞,而且每年還有兩個很長的假期。
不過這么好的收入待遇,也提高了德國中小學教師任職資格的門檻。在中國,大學本科生、碩士生或博士生都可直接到中小學應聘任教。然而在德國,情況要復雜得多,你若想成為一位中小學教師,至少要過三道「關口」。
德國教師教學中(圖片來源:First graders of the Interamerican University Elementary School in San German/U.S.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Southeast Region/Wikimedia/CC BY-SA 2.0)
德國的學前教育
德國的孩子並不是在上學前天天傻不啦嘰地玩,而德國人對「學」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孩子們也會學一些東西,他們的書包不會比我們的小。
比如幼兒園時:老師會教導孩子們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如何遵守交通規則、在公共場合不可大聲講話,甚至是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等遵守社會秩序方面的教育。而如果孩子對某類學科,比如藝術、音樂或體育感興趣,他們是有權利在一些學校或者機構進行學習的,甚至有些是免費的。
在德國十分流行一本有關兒童教育的書,叫Struwwelpeter蓬頭彼得,它用很多荒誕詼諧的故事,來告訴孩子們什麼事是對的,什麼事是錯的。他們最注重孩子的性格、品德培養,許多好習慣也是因為從小家庭教育的結果,比如以下這些:
1.自理能力:如睡眠、飲食、排泄安排、自理能力訓練。
2.規則意識:自己盛入盤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必須先吃完飯菜,方能吃零食。
3.愛心:許多家庭會在家中養小動物、如小貓、小狗,讓孩子親自照料小動物的過程中,體會貼心入微地照顧弱小生命。
4.堅強:孩子摔倒之後,只要不是很嚴重,父母不會立即去幫忙,而是讓他們學會自己站起來。
5.禮貌:德國父母在尋求孩子幫忙時會說聲bitte(請),之後會說聲danke(謝謝)。
6.尊重:告訴孩子要尊重別人的隱私。很多德國父母不會在未經過孩子同意時去翻閱孩子的東西。
7.理財:德國父母會非常嚴格地控制零用錢數量,會讓孩子做些簡單的家務來獲得零用錢,避免不勞而獲。
8.承擔後果:有位德國母親對自己總是起晚的兒子講:「很遺憾,我不能開車送你去學校。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選擇是放棄早餐,還是遲到。」
9.承擔責任:有嚴厲的德國家庭,若孩子忘了把臟衣服放進洗衣袋,他還得繼續穿著臟衣服。
10.誠信:德國家長會以身作則,並經常會告知孩子要遵守約定,不能輕易誓言,曾答應過的事情,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
11.自信:德國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自信培養,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家長均會給與更多的鼓勵和贊賞,因為他們明白孩子從小的自信來源是父母。他們也絕不會以成績的好壞去否認孩子在其它方面的優秀。
12.合作:在德國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會有意的去幫孩子們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因為在德國有一句話叫做:「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
Ⅲ 德國形容人太吝嗇是什麼
德國形容人太吝嗇是節儉。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形容人太吝嗇是一種褒義詞,是節儉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德國人也處處體現「節儉過日子」的特點,德國作為歐洲最富裕的國家,民眾的生活如此節儉,有時近乎「摳門」。在德國,節儉的人往往受到社會尊重,其信用度也較高。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德國家庭平均每月花在吃喝上的錢只佔其凈收入的14.3%。德國人平時最愛到廉價食品超市購物。筆者發現,德國飯店很少有人打包,因為德國人點菜都「量食而行」。用餐後一般都盤光碗凈。
德國人的節儉:
德國人不僅自己節儉,在教育孩子上也頗下功夫。德國銀行業協會的調查顯示,德國28%的13歲至18歲青少年竟沒有1分零用錢,每天零用錢不到1歐元的也佔46%。若孩子要獲得零用錢,必須幫家裡做家務。
不僅如此,家長們還會送孩子一張兒童儲蓄卡,讓他們把錢存入銀行,學會節儉和管理財富。而且,每家每戶還把地下室開辟為家庭小工廠。
這些小工廠十四五平方米,中間擺著一個大工作台,工作台下面都是一個個小抽屜,裡面裝滿各種規格的釘子、螺絲、墊圈、電子元件和各種材料等。工具櫃簡直就是個工具展覽館,從木工、瓦工工具到鉗工、焊工工具應有盡有。
在這里,大人們教會孩子修理玩具、汽車、家用電器等,教育孩子從小節儉,能修補好的東西盡量不要買新的。
Ⅳ 德國人為什麼要讓孩子懂得一個人走向社會最終要靠自己 為什麼要制定讓孩子做家務的法律
德國人認為,孩子長大了早晚要離開父母自闖一片天地,與其讓他們面對措折惶恐無助,不如從小摔摔打打, "撞"出面對人生的勇氣和本事。
在德國,愛護兒童、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已被列入法律條款。一方面法律規定孩子要幫助父母洗碗、掃地和買東西,從小養成愛勞動的習慣;另一方面,嚴禁父母「嘮叨、打罵或不愛子女」,如果孩子認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落,可以向法院控告自己的雙親。此外,法律還詳細解釋了兒童享有的各項權利。
Ⅳ 德國人承包了諾貝爾一半的獎,德國有哪些育兒方式呢
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後的德裔)獲得諾貝爾將的人數接近諾貝爾獎的一半,換句話說8200萬的德國人承包了諾貝爾一半的獎,全球60多億的人口只獲得了剩下的另一半。
讓我們重新審視德國的育兒教育,看看德國的育兒方式有哪些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幼兒園重視實踐
對於一個德國孩子而言,他們將在幼兒園中度過4000個小時,一般來說孩子會做很多與社會實踐相關的活動,比如說參觀警察局,了解如何報警,警察是做什麼的,參觀郵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從家裡寄到全球各地的,去市場,拿著錢學習如何買東西,去花圃,圖書館,去商場,去採摘。
一個孩子長到了6歲,就能自己去商場,自己整理東西,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時間,自己找警察,生活能力已經非常強了。
對於德國人來說,過早的開發智力是並不提倡的,提早學到的書本知識其實並不一定能用得上,很多時候,贏的意識是家長的虛榮心在起作用。
德國甚至禁止對孩子提早開發智力,留給孩子更多成長和想像的空間,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在幼兒園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畫畫,拼圖,讀書,老師會幫正在工作的同學完成自己的項目,然後讓其他小朋友學會安靜等待。
3. 父母敢放手
當孩子會走路了之後,父母就會放手讓孩子去體會周圍的環境,不會頻繁對孩子說“no”,因為每一次說不都是對孩子的打擾,做父母要敢於放手。
規矩要提前做好,預防提前做到,孩子要做的就是遵守規矩然後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在安全的范圍內,只要孩子沒有安全危險發生,家長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孩子好好玩耍。
4.培養專注力,正常環境即可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有專注力,會特意給他們創造一個沒有聲音沒有打擾的環境,其實大可不必,正常的生活環境就可以了。
不管是孩子寫作業還是睡覺,父母該做什麼做什麼,只要不特別大聲就行。德國父母一般就是不打擾孩子,讓他們專注就夠了。
有的時候越從形式上強調,越對孩子的專注是一種打擾和限制。
孩子在幼年階段,家庭和幼兒園教會他們學會與人相處,學會獨處,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承擔責任,獨立解決問題。
Ⅵ 德國人與中國人在做飯時,有哪些不同
德國人和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是非常不一樣的,而做飯也是非常不一樣的,我們中國非常的重視飲食文化,在做飯的時候會烹飪很多的菜餚。但是在看了德國的做飯過程,才發現自己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德國人在做飯的時候還會使用到量杯。我們中國人只有在開設一些飯店的時候才會選擇去使用量杯,像一些比較高級的飯店,為了能夠讓飯菜的口感更加的好一些,才會使用到量杯,而德國即使是自己做家常飯,也是會使用到這些比較仔細的餐具。
小編本人覺得德國人在做飯的時候會更加講究做飯的過程,而我們中國人就更加的講究飯菜做成的口感。每個國家做飯的習慣都是不一樣的,大家也可以仔細的去觀察一下。小編本人覺得德國人的做飯方法確實是讓人感覺到有一些太過於疲憊。
Ⅶ 為什麼在德國人的廚房有很多計量器之類的東西
說起德國人他們在我得印象里就是守時嚴謹,對生活非常謹慎的形象,而他們這種態度,也體現到了工業製造和生活習慣上,再看看德國人的廚房真是讓人們大開眼界。
曾經有社會學家研究過,德國這種嚴謹的民族風格其實是與他們所處在的地理位置有關系,德國的緯度較高,光熱不足,所以氣溫偏冷,他們必須要經常抵抗寒冷和飢餓,所以形成了他們嚴肅謹慎的性格特點,給小編的感覺應該是天氣冷,才會有這種思想,可是相比較中國的東北地區冬天氣溫也非常的冷,可是東北人卻和他們不一樣,他們爽朗,大而化之,總之不能用精細、嚴謹形容他們,可見這和溫度是沒有關系的,可能就是這個國家的體制,和一輩一輩的教育觀點有關系,而德國人在廚房得表現,也體現了他們對生活認真的態度,所以他們的嚴謹真的不是說說而已,而是體現到了生活中得各個細節!
Ⅷ 德國真正強大的是教育
中國的教育、美國的教育、芬蘭的教育,每個國家的教育都有著代表著這個國家民族文化的特點和追求,在這些特點和追求的熏陶下成長的孩子也各具特色。
一向以嚴謹出名的德國人,對於學前教育也有著自己的堅持。比起給孩子灌輸大量的知識,他們更願意陪伴孩子閱讀。德國的學前教育理念:品德、人格、好的習慣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訓導的,是從小讓孩子在心靈深處種下懂得的因,才能收獲獲得的果。
記得很小的時候,父親從德國出差回來,帶回來一個八音盒。這個小玩意兒放在我手上的那一刻,我驚呆了——比我的小手指甲蓋兒還小的齒輪,緊緊地咬合在一起,每個邊緣都無比光滑整齊,就像一個微縮的精密儀器。扭動發條,流水般的音樂淙淙地流了出來,天籟一般。從那一刻開始,德國,這個遠在千里之外的國家的名字,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腦海里。
十多年後,我考入了北大德語系,再後來,我真的踏上了這片孕育了無數奇跡的土地——璀璨群星般的哲學家與科學家,質量一流的產品和設計,引領整個歐洲的強大經濟實力。但在德留學三年,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都由德國而起,而事後德國人依然在全球受到普遍尊重,為什麼全球各國似乎對德國人過於「寬容」?而留學的後期,我和一個德國家庭生活在一起,而通過與他們的接觸,我也終於找到讓我醍醐灌頂的答案。
當時我還沒有結婚,對怎麼帶孩子也沒有概念。剛開始,在我眼裡德國人帶孩子特別隨意,孩子愛爬哪爬哪,愛吃土吃土,完全不管。但這些都是表面的,後來我對德國的家庭教育改變了看法。
德國人極為重視家庭教育,也是唯一把父母教養兒童的義務明文寫入憲法的國家。比起傳授知識,德國人更注重傳授技能,注重培養孩子一生的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教育在德國家庭教育中體現在很多方面。我們可以清晰地找到德國的國民素質普遍較高的原因:好的教育培養好的習慣,好的習慣影響孩子的一生。
閱讀塑造了強大的民族
全世界圖書中有12%的語種是德語,而德國的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的1.2%。德國也是全世界人均書店密度最高的國家,在柏林,每平均1.7萬人就有一家書店,而這么密集的書店裡卻永遠不缺讀者。
去過德國的,你會發現,在機場候機、在地鐵上,玩手機的德國人很少,不管大人還是孩子,手裡經常拿著本書看,還通常是有一定厚度的大部頭。就算是五六歲的孩子,通常手裡也會拿著繪本,安安靜靜地閱讀。德國人很少看電子書,電子書的佔有率至今仍然很低。他們的書店裡和家裡都有大量的印刷書籍,給孩子看的書更是品種豐富。
在德國的公共場所,你看不到喧鬧、喊叫的孩子,安靜讀書的是大多數。在德國,從家庭到學校甚至到整個 社會 ,都很鼓勵孩子閱讀,那裡的公共場所,包括大型活動場所,都會辟出一個安靜的角落提供書給孩子讀。
德國不主張「學前教育」,不準教孩子學數學、認字母,但卻鼓勵家長陪伴孩子們閱讀。我的房東先生說,他從幾個孩子剛出生就開始給他們讀書。他還經常把書作為禮物送給孩子們,用他的話說: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愛書的孩子永遠不會寂寞。
健全的人格鍛造邏輯
德國人的很多好習慣是家庭教育的結果,比如嚴謹、守規則、守信用、有公德。在德國,有一大套和兒童教育有關的繪本,書店裡到處都是,德國孩子幾乎都看過。它用一個個暖暖的故事,來教孩子形成健全的性格、培養好的習慣和好的品德,也來教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承諾:A Promise Is a Promise
德國有句諺語——Ein Mann, ein Wort(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承諾」被德國人看的很重,人不能輕易許諾,許諾後就要遵守約定,答應過的事,就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好。在德國生活,恐怕遇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Termin(預約)了,看醫生要Termin,約老師見面要Termin,去管理部門辦事也要Termin,而Termin定下的日期,雙方都會嚴格遵守,即使有更改,也會提前告知。這種重視承諾的品質,就是德國文化中的「契約精神」。對父母、對同伴,對同事、朋友,哪怕是陌生人,都是如此,這成就了全球對德國品牌的信任。
合作:One for all-All for one
在德國留學期間我發現,德國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真的非常強大,這也是許多中國學生來德之後,感到不大習慣的原因之一——中國留學生更習慣自己躲進小樓成一統,德國學生則不是這樣,他們非常習慣並善於團隊合作。研讀一本小說的時候,老師會布置讀書報告,而這個報告,常常是要求幾個學生一起完成的。比如一個人負責查找作家生平,另一個人則負責梳理小說的脈絡,這樣幾個人一起,互相幫助磨合,做出一份體例完整的報告。我想,這種團隊精神,應該也是德國足球與德國製造「戰無不勝」的原因吧,綠茵場上的德國隊,分工明晰的德國工廠,每個人都恪守本分,做好自己的崗位,團隊的力量發揮到了極致。
公德心:A ball for all
德國對公德心的教育是從孩子抓起的,為的就是培養「與 社會 和諧相處」「有公德」「能幫助他人」的人。在德國,除了家庭教育層面,還有 社會 教育層面的作用,每個公民都有義務為下一代的 健康 成長負一份責任,這個下一代不只指自己的孩子,而是 社會 所有的孩子。
在德國,你絕對看不到車輛橫沖直撞、雜物佔領走廊的情況,大家都小心翼翼地恪守 社會 公德,在做自己事情的時候,努力不去打擾別人。每個人的家門口都收拾得乾乾凈凈,到了下雪的時候,鄰里之間輪班掃雪,為大家開辟道路,彷彿這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而車輛上路後,見到行人總是提前減速,偶爾還會停下來,伸手示意讓行人先走。每個人自覺規劃好自己的疆界,相互之間都有100%的安全感。
同情心:Sharing is fun!
德國有很多繪本,裡面出現的小動物或者主人公以及配角,並不是完整 健康 的,他們中的很多,或多或少地有點問題或是殘疾,這種人物設定在國產繪本中是沒有的。而事實上在德國,老人摔倒一定會有人來幫忙,遇到殘疾人時,會有人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助,遇到困難時,也一定會有來自陌生人的溫暖。
一個凌晨,下著雨,我一個人從柏林到海德堡,和當地的同學失去了聯系,就是在路上的一位年近60歲的老先生,給我傘,幫我找酒店,還默默地幫我付了房錢。如果問我德國最讓我贊賞之處是什麼,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這裡面泛出的無差別的同情心。
此外,比如規則、比如擔當、比如給予、比如嚴謹、比如禮儀、比如堅持、比如見解獨立、比如自我認知,也是德國家庭教育的各個要點。
父母的陪伴勝過一切教育
網上經常看到「德國禁止學前教育」這種說法。其實,德國不是沒有學前教育,德國人對「學」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學」的內容與我們不同。德國當然也有幼兒園,幼兒園通常每天只上半天課,當然了,這也是在德國「教育假」的支持下才得以實現。
幼兒園老師會教孩子們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如何遵守交通規則,在公共場合不可大聲說話,甚至會對他們進行如何做垃圾分類等遵守 社會 秩序的教育。
德國人認為,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父母與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的 情感 關系是孩子人格完整、心智健全的基礎。
在德國人的心中,家庭的地位很高。大多數德國家庭都有家庭日,父母會全身心的陪伴孩子。他們陪孩子散步、玩耍,一起騎著車去野外。而德國父母的陪伴並不只是陪孩子玩,教孩子規則,教孩子整理房間,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都是陪伴的一部分。所以6歲的孩子就已經有很強的自理能力了。
「一個國家的繁榮,取決於她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於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對一個國家而言如此,對每個孩子而言,這段話同樣適用。
精良的工業製造、美輪美奐的藝術設計、首屈一指的現代醫療,愛因斯坦、倫琴、馬克思、黑格爾、尼采、歌德,德國的世界名人群星璀璨,史上獲得諾貝爾獎的德國人多達102人。在德國人看來,品德、人格、好的習慣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訓導的,是從小讓孩子在心靈深處種下懂得的因,才能收獲獲得的果。「如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是每個德國家庭教育的第一課。
Ⅸ 歐洲特有的民風民俗
Grueezi 瑞士人的禮貌
在占瑞士人口70%的德語區,人們用得最頻繁的一個詞,是你在德文字典里找不到的「grueezi」,那是瑞士人特有的,相互見面時打招呼的瑞士德語,相當於中文裡的「您好」吧。瑞士人把它作為區別自己與德國人的
標志,「grueezi」一句鄉音,會把瑞士人一下子拉得很近,在異國他鄉,一句「grueezi」頓時會...
多姿多彩的瑞士語言
瑞士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融多種文化為一體的國家。它有四大國語,分別是: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羅曼什語。平時國家機關等單位使用的官方語言是德語、法語和義大利語。而且在學校也必須選其中的倆種語言作為必修課。因
此幾乎所有的瑞士人都能說2、3種語言,而且每一種都非常流利。 其中把...
冰島人冬日以讀書為樂
冰島因地球緯度的影響,有極晝和極夜的自然現象。到了冬天,有時整天看不到太陽,夜間顯得特別長。因此,自古以來冰島人就養成了讀書的習慣,每到冬季,人們很少外出,在漫漫長夜裡,人們以書為伴,在溫暖的屋子裡以
讀書學習為樂。長此以往,是的冰島人民的文化水平極高。...
愛爾蘭風俗習慣
愛爾蘭人忌用紅、白、藍色組合(英國國旗色),是由於政治、歷史原因所致。另外愛爾蘭的法律禁止愛爾蘭人離婚。...
愛沙尼亞國家民族節日
節日日期新年1月1日 獨立日2月24日 耶穌受難日4月14日 國際勞動節5月1日 勝利日6月23日 施洗約翰節...
愛沙尼亞小姐品嘗鮮嫩的茶葉
6月28日,參加2004國際旅遊小姐冠軍總決賽的各國選手在浙江安吉與當地採茶姑娘一起採茶。2004國際旅遊小姐冠軍總決賽將於6月2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
忌諱多多的德國
在德國,忌諱「13」。要是13日碰巧又是個星期五,人們會特別小心謹慎。此外,德國人祝賀生日的習慣也是同於中國人。在中國,友人生日臨近,你方便時,送他生日禮物並祝他生日快樂,他一定會為你的關心及熱情而感
激不盡。但如果這事發生在德國,則只能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這是因為按德國的習俗,生日不得提前祝賀。在...
德國的交際禮儀
(一)初次相識德國人之間初次見面,如果需要第三者的介紹,作為介紹人要注意:不能不論男女長幼、地位高低而隨便把一人介紹給另一人,一般的習慣是從老者和女士開始。向老年人引見年輕人,向女士引見男士,向地位高
的人引見地位低的人。雙方握手時,要友好地注視對方...
愛沙尼亞的烤肉仲夏節
仲夏夜這一天,時間似乎是從傍晚才開始的。仲夏節(St.John'sDay)是為慶祝一年之中最長的白晝而有的節日,大概就等同於我們的夏至吧!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從這一天開始,人們接連有幾天的假期,自然
得好好慶祝不可。不光在愛沙尼亞,就連波海其它二國也同樣有此節日,可見這是個區域性的大日子。雖說是...
國際背夫人大賽
每當夏季來臨,芬蘭各地都要舉行各種五花八門的民間娛樂活動,音樂節、淘金賽、扔靴賽以及各種夏季集市活動,吸引著不少國內外遊客。距首都赫爾辛基550公里的松卡耶爾維鎮是人口不足6000人的小鎮。然而,每年
7月份...
瑞士:人生的後樂園
「上帝創造萬物,將世間財富分給窮人。在一個叫瑞士的地方土地特別貧瘠,什麼都沒有。於是為了彌補這一欠缺,上帝給了它巍峨的高山,壯觀的冰川、瀑布和湖泊,以及幽深誘人的林木與峽谷。」——這就是瑞士。 由此
提及瑞士,必讓人想到如畫的風景、美輪美奐的鍾表、數不清的國際組織和銀行;再深一步,會聯想起銳利的軍刀...
奧地利文化藝術
奧地利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燦爛的現代藝術,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包括建築藝術、表現藝術和造型藝術、音樂、戲劇和民俗歌舞。 "維也納古典音樂"是歐洲文化的一大貢獻,奧地利造就了一代的音樂大師:古典音樂作曲
家有約瑟夫?海頓、沃爾夫岡?阿瑪迪斯?莫扎特、路德維希?馮?貝多芬、弗朗茨?舒伯特,浪漫派作曲家...
「祖爾」披風
「祖爾」披風是匈牙利最傳統的外套。披風的式樣繁多,外多瑙地區的披風很短、大方領,長至腰部;蒂薩河以東地區的披風有個小立領,被稱為「有領子的祖爾」。匈牙利有個風俗,小夥子向姑娘求婚時,要假意把披風留在姑
娘家、若是翌日披風被掛在女家門外,意味著求婚失敗;若披風留在女方家中,男方便可以派儐相去...
愛爾蘭人的節日--聖帕特里克節
聖帕特里克是愛爾蘭的保護神,據傳他生活於公元5世紀,原是大不列顛島上一個少年。當時羅馬人統治著大不列顛,居住在愛爾蘭島上的凱爾特人不時渡海去搶劫財物和奴隸。一次,帕特里克也被俘虜帶到了愛爾蘭成為奴隸,
為凱爾特人放羊。這時凱爾特人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文明很不發達。...
北方女皇--羅凡涅米
芬蘭的羅凡涅米被譽為北方女皇,是供衛北極圈拉普蘭的第一大城市,絕大多數的遊客都是從這里開始他們的極地之旅的。遠來的旅客們首先要做兩件「大事」:第一是都要把雙腳橫跨在北緯66度33分的北極線上拍一張留念
...
桑拿之鄉--芬蘭
桑拿習俗源自芬蘭,後來世界各地也將此享受引入自己的國家,不過風情卻始終不如芬蘭的正宗。因此很多遊客前來旅遊,也特別抽時間試一試傳統芬蘭浴的滋味。在芬蘭享受蒸汽浴,有一套沿用已久的習俗。首先桑拿室一定完
全用木材建造,...
匈牙利民俗禮儀
匈牙利人請朋友吃飯,比較隨意、但講究用餐時的情調,一般會挑一家古香古色的老式飯店。匈牙利人喝酒很講究,有餐前酒和餐後酒之分。下酒菜為冷盤,如香腸、肘子肉、牛肉等。每人一份。熱菜通常是一份大塊牛排,加一
堆炸土豆條。熱菜之後是湯。宴請的氣氛既隨意,又實惠,不講排場。匈牙利人穿衣比較講究,節...
慕尼黑啤酒節
十月節是幕尼黑的一個傳統的民間節日。因為在這個節日期間主要的飲料是啤酒,而且消耗量驚人,所以中國人喜歡把他們的這個節日簡稱為啤酒節。在聯邦德國則叫十月節,從不叫啤酒節。1810年10月12日,巴伐利亞
的王儲路德維希與薩克森王國的特蕾澤...
克蘭布斯祭典
奧地利人大多數信仰天主教,傳統的宗教節日很多,但比較隆重的節日大多集中在12月和1月份,其中尤以克蘭布斯祭典、聖母投宿儀式和聖誕節著名。奧地利的阿爾卑斯山區冬季氣候寒冷,皚皚白雪覆蓋著高山和峽谷,因此
當地居民習慣上把冬天稱為魔鬼來訪的...
青年戀愛樹
匈牙利人的訂婚和結婚儀式中保留了許多古老遺風,種植戀愛樹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個。相傳在古時候某個村子裡居住著一位長得非常漂亮而又聰明伶俐的姑娘,她不僅能幹農活,而且善於料理家務,織得一手好布,村裡沒有人
不誇獎她。許多青年人都希望能娶她做妻子,而她只愛上了一個勤勞勇...
比利時的鴿子
在比利時,鴿子在城市上空翱翔,在廣場上與遊人嬉戲,或者成群聚集在塑像上,想把它們趕走是不可能的,趕走了,它們還會回來。鴿子比賽是比利時一項全國性的運動項目。皇家比利時鴿子業余聯合會主席旺科佩諾萊說:「
這個國家是鴿子比賽的發源地」。比利...
色彩紛呈的德國節日
德國的主要宗教信仰是基督教。全國大約有5500多萬人信奉兩個教派中的一個,其中約2760萬人信福音新教,2750萬人信羅馬天主教,還有一小部分人屬於其他的基督教團體。所以,宗教節日特別是基督教節日:如
復活節、聖誕節、感恩節等還是最隆重的節日項目。另外隨著社會的...
克羅埃西亞的民族
克羅埃西亞公民主要是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人。根據2002年10月的統計資料,克羅埃西亞共有克羅埃西亞族人397.7萬,佔89.63%,塞爾維亞族人20.2萬,佔4.54%,其他少數民族還有波斯尼亞族、義大利族
、匈牙利族、阿爾巴尼亞族、捷克族、吉普賽人等。...
瑞士 追尋夢的氣息
許多時候,當別人問起對一個地方的印象時,總是無法簡單的言語講出來。 要總結出對一個地方的印象,是件困難的事情,可是,這個地方的氣味卻會在一瞬間讓人回憶起,加之那些點點滴滴。 初入蘇黎世機場的那個黃
昏。站在進港廳門口等候學校的巴士時,從玻璃幕牆上映出天邊殘留的夕陽和自己的影子,初秋的天氣在黃昏已經...
冰島人利用地熱
85%的冰島人口利用地熱取暖。首都雷克雅未克全部利用地熱,一部分熱水是從城裡的井裡提取的,一部分來自首都北邊的地熱區。熱水的溫度有攝氏80至140度,是經由一條很長的管道輸送到城裡,然後與回收水合在一
起,水到達屋內仍有75至80攝氏度。而首都雷克雅未克在冰島語的意思就是「蒸...
新藝術派與裝飾藝術-從世紀末到現代
1890年,多種藝術種類上興起了新藝術派運動,新藝術派不固定於過去的樣式。曾一度盛行。特別在布魯塞爾,至今仍有500個新藝術派風格的建築。真是名副其實的新藝術派中心。產業革命的成功使大量生產成為可能,
新藝術派大膽利用鐵和大塊的玻璃,與傳統技術流傳下來...
克羅埃西亞風俗習慣
習慣穿亞麻布、毛料、綢料服裝。男子服裝為長褲、襯衣加短外套,也常有坎肩、腰帶,喜穿皮靴。女子以穿襯衣、短上衣、坎肩、斗篷、腰帶、圍裙、招裙為習慣,襯衣多有花邊、刺綉等裝飾。海邊的克羅埃西亞人愛吃魚、蝦
、蚌等海鮮。 該國不同宗教信仰的國民各自信守教規。在國際場合行握手禮,採用國際通用的稱謂,即稱男士...
愛爾蘭風土人情
習俗與禁忌1.拜訪愛爾蘭公私機構,須要事先約好,不要冒然前往。2.愛爾蘭的商業禮儀與英國較為相似,他們重守時,重禮貌,稱呼時喜歡加頭銜。如他們常常用「先生」、「夫人」、「小姐」「博士」、「教...
愛爾蘭宗教文化
宗教:愛爾蘭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大約90%以上的人是天主教徒。但是,許多其它宗教傳統也得以充分體現並受到尊重。宗教信仰自由與道德觀的選擇權已明確寫入愛爾蘭憲法,而且在最近的幾十年來,愛爾蘭的宗教、社會
及政治兼容性得到普遍的體現與重視,因而在這方面它已成...
比利時禮儀
在比利時當人們見面的時候,有的拉手問候,有的親一次、兩次或者三次面頰,不同的地方和家庭有不同的習慣。最好別人做什麼,就隨著做。假如有人請您去他的家,不一定就是進餐。要看時間:比利時人的晚餐19H00-
20H00點之間。如訪問人家最好不要超過23H30點離開。如果想帶禮物...
奧地利 華爾茲的國度
維也納是奧地利的首都,它是一座享譽世界的文化名城。維也納位於多瑙河沿岸、阿爾卑斯山東北麓的盆地之中,自然環境十分優美。許多世紀以來,在這片土地上誕生了無數聞名於世的音樂家、文學家、美術大師和建築巨子,
而他們又為這座美麗的城市樹立起一座座豐碑。遍布全城、風格各異的建築為維也納博得「建築博覽會」的稱號。...
開心匈牙利
TIPS千萬別打碎玻璃器皿:去匈牙利旅遊,不論是住店,還是用餐,千萬別弄碎裂玻璃器皿,如果有人不小心,打碎了下班器皿,就會被人認為是要交逆運的先兆,您就成了不受歡迎的人。帶足服裝:布達...
奧地利商務禮儀
1.奧地利商人相當正式、嚴肅.我出國人員赴奧接洽商務時宜穿西裝.2.與奧地利人通信,務必正確無誤的冠上他的頭銜--如把董事長錯寫成總經理,交易必定告吹,如果他的名片上有好幾個頭銜,務必弄清楚,哪一個是
最重要的,另外還可加上[博士、教授、工程師......]等學術頭銜.3.拜會公私單位均必須先訂約...
匈牙利的交際與服侍
匈牙利人每逢過節、出席宴會、聽歌劇都要換裝。男士的禮服一般只有西服,有的人略灑些香水;女士的衣著比較多樣,長裙、晚禮服都顯得端莊而瀟灑。胸前佩帶著與禮服相配的各式項鏈。在赴宴會或聽歌劇前,化裝要比平時
略濃一些,但依然讓人看起來很舒服。當然香水也是必不...
比利時的民俗日
4月17日,在比利時那慕爾市,一名小指揮帶領著樂隊參加民俗日巡遊表演。當天,近2000名專業和業余演員在那慕爾街頭載歌載舞,歡慶民俗日。 4月17日,在比利時那慕爾民俗日巡遊上,那慕爾市樂團坐在
汽車牽引的流動台階上演奏。當天,近2000名專業和業余演員在那慕爾街頭載歌載舞,歡慶民俗日。...
瑞士民風民俗
A.著裝在瑞士人的發祥地施維次,男性一般穿過膝的長褲,袖子寬大的襯衫和短夾克;女性著絲質上衣,長裙,天鵝絨背心。B.祭典瑞士的天主教祭典流傳至今。在祭典日,人們穿著民族服,唱歌、跳舞和祈禱。兒童節祭典
又稱「瘋狂的祭典」,參加人戴上假面具,把裝有青豌豆的袋子綁在褲子上,互相追打。此時連神父也戴上...
走近德國風俗
走近德國風俗,了解並知道德國人的生活習慣對於去德國學習、工作或者訪問的人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一無所知,到時免不了會鬧出笑話,或者給自己帶來不便。所謂入鄉隨俗,就是這個道理。但怎麼才能隨
得好呢?這就要事先有所了解。*守紀律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
德國喪葬習俗
婚喪嫁娶是人生旅途中的大事,一個人一生可不嫁不娶,獨身終生,但萬物之中,有生就有死,這是無法避免的。人與塵世告別是痛苦的,人死了就要辦喪事,這是天下皆然的風俗,為了讓死者能安詳地離去,各國民問都有種種
習俗。(一)臨終慰藉在德國萊茵河地區,至今仍遵循著一個自中世紀流傳下...
德國復活節
幾乎不用看月歷算時辰,只要在德國壓馬路時,滿街全是彩蛋小雞鬱金香的裝飾,一堆巧克力兔也紛紛跳上糖櫃大叫買我買我時,就能感受到春天來臨的氣息,即使迎面的微風仍帶點冬末的冰冷。德國的四季是很分明的。每年三
四月...
德國的主要宗教信仰
德國的主要宗教信仰是基督教。全國大約有5500多萬人信奉兩個教派中的一個,其中約2760萬人信福音新教,2750萬人信羅馬天主教,還有一小部分人屬於其他的基督教團體。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教的人正在減
少,尤其是年輕人。有相當一部分青年人只是在出生後去教堂洗禮,長大成人後很少去教堂做禮拜。對於他們來...
德國傳統服飾
德國人在穿著服飾上其民族特徵並不明顯,只有在少數幾個地區,那裡的居民還保留了一些本地獨特的服飾風格。比如巴伐利亞地區,那裡的男人多戴一種有羽毛的小氈帽,身穿皮褲,掛著背帶,腳穿長襪和翻毛皮鞋,上衣外套
沒有翻領,而且顏色多半是黑綠色。巴伐利亞的婦女著裝多以裙裝為主,上衣敞領、束腰,袖子有...
德國過新年習俗
在德國鄉村酒店阿爾布萊希特宮歡度除夕,然後去外面走走,領略往日的漢薩同盟城市施登達爾、薩爾茨威德爾、加德雷根、奧斯特堡、坦格閔德、威爾本和哈威爾堡的中心等自然風光。抑或,在波茨坦鄉村為新年開個好頭,從
盡情享用自助早餐開始,輕輕鬆鬆過新年。再或者,乘坐科隆-杜塞爾多夫...
克羅埃西亞的歷史和文化
歷史和文化(HISTORYANDCULTURE)幾個世紀的自豪在克羅埃西亞,設防的城鎮並不少見。很久以前,許多避暑勝地甚至教堂都被建成堡壘。盡管別人總是說:一個民族的歷史不僅是由戰爭來決定的,但所有美麗
城市的歷史命運總是頻繁的戰爭的結果。這些年來的...
匈牙利風俗習慣和禁忌
風俗習慣 匈牙利人注重守時觀念,也希望別人同他們一樣守時.若第一次拜訪,禮貌上宜送女主人花,所有約會必須事先安排. 蒜將大蒜頭放於產婦的床邊,被匈牙利人視為母子雙安的象徵。 鎳幣匈牙利人在元旦
這天,好友之間都要互贈一塊鍍金的鎳幣。鎳幣一面是翩翩起舞的女天使,另一面則刻上「祝你新年幸福」的美好...
德國的狂歡節
...
伯爾尼洋蔥市場
在與伯爾尼老城區火車站和國會議事廳相對的Bundes廣場之間,有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從伯爾邊,周圍特別是從弗里堡湖區趕來得農民在這里設下成百上千的攤點,商店和農夫們將100多噸的洋蔥掛在那裡,並與冬季蔬
菜和堅果一起銷售,同時也將販賣其他商品。下午、晚上、學校放學、下班的時候,狂歡節的氣氛則開始變得...
少年射擊比賽
在每年9月第二個周末,將有4000多名12-16歲的蘇黎世男少年們參加此次射擊大會。他們將使用將來參軍以後要使用的最新式來復槍。勝利者被稱為「射手之王」,並在當天將一直受人矚目。根據分數,大約1/3的
參加者可以獲得蘇黎世的公司或個人捐贈的獎。在這幾天內(星期五到星期一),Albisguetli射...
盧加諾葡萄酒節
盧加諾的葡萄酒慶祝節日在10月的第一周開幕。這並不是由來已久以來的傳統,而是瑞士法語區葡萄酒商們間的接洽活動,從1932年開始被人們逐漸所知的。如進一步說明的話,它和提契諾州地區葡萄秋收時節並不是偶然
達到一致的。盧加諾很久以來受來自州內另一個城市洛迦諾的鮮花節的影響,因此開展了葡萄酒節相抗衡。...
瑞士日內瓦-攻城節
每年12月11日,為了紀念歷史性事件--日內瓦保衛戰的勝利,人們將穿著古裝遊行。1602年12月11日~12日晚,日內瓦被法國侵略。薩瓦公爵為了保衛日內瓦,進行了激烈的戰斗,勇敢的日內瓦市民最終贏得了
勝利。尤其是羅優姆大媽用熱湯潑澆爬上城牆的法國士兵的故事成為佳話。之後,日內瓦市民為了紀念戰爭...
怎麼樣??選我吧!!不然我就白打了!!選我吧!!!
Ⅹ 德國人做家務的目的是什麼
做家務的目的是做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