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45.5.8日,德國和蘇聯的戰爭是什麼
蘇德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反對納粹德國及其歐洲盟國的戰爭,時間從1941年6月22日開始到1945年5月蘇聯攻佔德國首都柏林為止。為了區分1812年~1813年俄國抵抗拿破崙侵略的「衛國戰爭」(俄語: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意為愛國戰爭,中文為俄國衛國戰爭),蘇聯將這場戰爭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俄語為: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意為偉大的愛國戰爭),中文稱為蘇聯衛國戰爭。
蘇德戰前的形勢
二十世紀30年代,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領導的德國法西斯政權迅速崛起,而英法美等西方國家採取的綏靖政策則更加助長了法西斯德國的勢力。而此時的蘇聯,最高領袖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為實現自己的利益和德國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該條約中包括了「秘密附屬議定書」,劃分兩國在波蘭、波羅的海三國、芬蘭以及東歐其他國家的勢力范圍。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西斯德國的軍隊很快就席捲了中歐、西歐大陸、北歐和巴爾干半島,1941年,德國控制了歐洲包括法國、波蘭西部、荷蘭、挪威等16個國家的人力、物力資源。而這時的全世界,只有英國在獨自和法西斯軸心國作戰。
1930年代末的蘇聯,經過十幾年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工業產值已經躍居歐洲第一,但是生產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則遠不如德國。另外,蘇全國也剛從瘋狂的肅反大清洗運動中慢慢恢復正常的國家秩序。在德軍橫掃歐洲之時,斯大林看到如此強大的德國必然會威脅到蘇聯的國家安全,便開始著手採取防範德國的系列措施:將蘇聯的重工業和軍工工業有計劃地遷移到烏拉爾山(Урал)以東;對德國和談,避免刺激德國;穩住東方的日本,和日本簽署中立條約;建立「東方戰線」,增加戰略縱深等等。
在蘇聯的系列准備措施中,建立東方戰線是最具爭議的,在建立東方戰線的進程中,蘇聯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條款佔領了約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將芬蘭、羅馬尼亞等國迅速地推向自己的對立面,還遭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譴責。且事實上東方戰線在戰爭中起到的作用也極其有限。
德國方面,西線戰事的順利進行,只有英國憑借海洋的優勢在拚死抵抗,讓希特勒感到有機會騰出手來對付東邊的大國蘇聯了,而德國的情報機構對蘇聯的錯誤判斷,也讓希特勒認為蘇聯是非常容易對付的國家,便開始著手制定入侵蘇聯的計劃,計劃代號:巴巴羅薩作戰(Unternehmen Barbarossa)。
巴巴羅薩計劃是集中大量兵力,以「閃電戰」從數個方向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佔領蘇聯首都莫斯科(Москва)、蘇聯第二和第三大城市列寧格勒(Ленинград)和基輔(Київ,Киев)等,把蘇聯紅軍的主力消滅在蘇聯西部地區,爾後向蘇聯腹地長驅直入,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Архангельск)、伏爾加河(Волга)、阿斯特拉罕(Астрахань)一線,並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從而擊敗蘇聯。
巴巴羅薩計劃出台半年後,蘇聯還渾然不覺,1941年5月1日,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式紀念國際勞動節,雖然英國等國和蘇聯間諜多次向斯大林匯報,德國將在1941年夏進攻蘇聯,但斯大林認為,英國和德國的戰爭見分曉之前,德國還沒有能力進犯蘇聯。他甚至懷疑,這是英國間諜為了將蘇聯拉入對德作戰的陷阱而捏造的。
另外,據俄羅斯學者鮑里斯·瓦季莫維奇·索科洛夫(Борис Вадимович Соколов)出版的《二戰秘密檔案》(俄語版於2001年出版,中文翻譯版於2005年出版)(«Разведка. Тайны Втор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 (2001))一書中披露,斯大林還曾有一個進攻德國的「大雷雨計劃」(Операция "Гроза"),該計劃還比巴巴羅薩計劃更早出台,只是由於蘇聯的戰爭准備還沒有達到進攻的要求而被德國的巴巴羅薩計劃先行一步。可見斯大林對德國的進攻計劃是完全沒有防備的。
但是,斯大林的判斷錯了,一場有史以來最為慘烈的戰爭在1941年6月22日正式打響。
初期軍事實力對比
戰爭開始時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
總兵力:德國730萬、蘇聯537.3萬
初期直接作戰兵力:德國550萬(含羅馬尼亞、匈牙利和芬蘭等國軍隊) 蘇聯268萬
編制:德國190個師(包括19個坦克師,14個摩托化師)、蘇聯170個師另2個旅
坦克:德國4300輛、蘇聯新型坦克1475輛,大量舊式坦克
火炮:德國4.72萬門(50毫米以上)、蘇聯3.75萬門
作戰飛機:德國4980架、蘇聯新型飛機1540架,大量舊式飛機
作戰艦艇:德國192艘、蘇聯396艘
戰爭進程
德國進攻階段
1941年6月22日凌晨4時30分,德軍在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公里的漫長戰在線分為北方、中央、南方3個集團軍群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新階段。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任務是圍殲白俄羅斯(Белоруссия)的蘇軍,兵源達50個師另2個旅,進而進攻蘇聯的心臟莫斯科,北方集團軍群的兵力是29個師,任務是殲滅波羅的海沿岸的蘇軍,進攻列寧格勒,南方集團軍群的任務是向基輔和整個烏克蘭(Україна,Украина )總方向進攻,把烏克蘭的蘇軍主力消滅在第聶伯河(Днепре,Дніпро)以西,兵源達57個師另13個旅。此外,還有直指北方的挪威和芬蘭兩個集團軍,分別向摩爾曼斯克(Мурманск)和列寧格勒方向實施突擊。
戰爭剛開始,蘇聯西部66個機場遭到猛烈轟炸,蘇軍半天之內就損失飛機1200架,其中800架未及起飛即被毀於機場,蘇聯西部城市、海空軍基地、通訊設施,在德軍航空兵襲擊之下嚴重受損,邊境軍區指揮機構基本陷於癱瘓。德軍在戰爭的第一天就前進了50至60公里。蘇聯國防委員會在戰況不明的情況下,於當晚發布不切實際的命令,要求邊境軍區實施猛烈反擊,消滅入侵之敵,這種盲目的指揮使前線戰況更加惡化。
在戰爭的頭一周,德軍憑借突然進攻、武器裝備上的優勢、軍隊早已動員和集中並有作戰經驗等優勢,打得極其順手,中央集團軍群已推進到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Минск),南方集團軍群的前鋒,已近至通向基輔的接近地,北方集團軍群,已經渡過西德維納河。
面對有備而來的德軍,蘇軍猝不及防,蘇聯政府雖然採取緊急措施,把前沿軍區改為方面軍,成立了蘇軍統帥部,但由於大量工作未能搶在戰爭爆發之前就緒,因而在戰爭開始時嚴重失利,由於蘇軍裝備陳舊,指揮人員素質較差,對敵主攻方向判斷失誤等原因,致使戰爭初期,便有28個師被全殲,70個師人員武器損失過半。據戰後西方公布的統計資料,在蘇德戰爭的頭18天,蘇聯損失2000列火車的軍火,3000門大炮,2000架飛機,1500輛坦克,以及30萬蘇軍被俘。
德軍在佔領明斯克後,7月15日,通過激烈戰斗,攻佔了蘇聯首都莫斯科的門戶斯摩棱斯克(Смоленск),合圍了蘇軍十幾個師,切斷了蘇聯西部最重要的交通干線明斯克-莫斯科公路,並將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司令部設在此地。而此時德軍離莫斯科僅有380公里之遙了。
這時德軍犯了一個可能是事關全局的錯誤,德軍分調部分進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團軍群主力進攻南方的基輔,以佔領蘇聯的糧倉——烏克蘭。基輔戰役從盛夏打到秋初,蘇軍在基輔防禦戰中嚴重失利,不僅損失了前沿兵力,而且用於這個方向上的預備隊也消耗殆盡,部署在基輔地域上的兩個方面軍中,有6個集團軍被合圍,西南方面軍主官全部陣亡,尚有幾個集團軍的司令被俘,據德軍方面宣布,德軍圍殲蘇軍66萬人,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殲滅戰。9月,北方集團軍群已經佔領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全部,進抵列寧格勒近郊,並聯合芬蘭軍隊完全封鎖了列寧格勒,開始了持續達900天的列寧格勒保衛戰。德軍雖然在南方和北方取得重大勝利,但在北路列寧格勒卻沒有完全得手,而中路卻錯過了進攻莫斯科的最好時機,也錯過了一舉擊潰蘇聯的最佳機會。
9月底,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大舉進攻莫斯科,這次進攻的代號是「台風」(Unternehmen Taifun)。德軍用於台風行動莫斯科方向的兵力達180萬,75個師,1700輛坦克,14000門火炮,1400架飛機。蘇軍在莫斯科以西300餘公里縱深內,建立了梯次配置的多道防禦地帶,有3個方面軍和一個戰役集群,125萬兵源,共75個師,990輛坦克,7600門火炮,677架作戰飛機擔任防禦,蘇共中央政治局、國防委員會、最高統帥部和總參謀部作戰組一概不離開莫斯科。最兇猛的進攻遇到了最頑強的抵抗,進入10月份後,蘇聯進入了秋冬時節,而這對蘇軍則非常有利。11月7日,冒著德軍的炮火,斯大林堅持在紅場舉行紀念十月革命勝利24周年的閱兵式,閱兵式後的蘇軍直接開赴前線。經過浴血奮戰,蘇軍憑借極其堅強的抵抗和熟悉的自然條件,蘇軍頂住了德軍進攻,並於1941年12月轉入反攻。
在隆冬時節,伴隨著莫斯科近郊的隆隆炮聲,時光的河流淌入了分外火爆的1942年。
1942年4月,莫斯科會戰以蘇軍獲得勝利而告終:此戰宣示俄式「大炮兵主義」戰勝德式「機甲化坦克部隊」戰法,夙有「世界坦克戰之父」美譽之德國名將古德里安上將被希特勒怒調返回德國離開東戰場,為「莫斯科攻防戰」失敗負責。蘇軍這時初步穩定了蘇德戰場局勢,打亂了德國的「閃電戰」計劃。但蘇聯的反攻在德軍的技術優勢面前很快就失利了。
在莫斯科會戰失利後,德軍將戰略重點放在南線,集中力量進攻全蘇最大的產油區——高加索油田。1942年5月,蘇軍在哈爾科夫地域的進攻作戰失利,有幾個集團軍被全殲。6月德軍攻佔了蘇聯克里米亞地區黑海艦隊的主港塞凡堡(Севастополь)(塞凡堡戰役)。接著,揮師直指斯大林格勒和外高加索,企圖從東南方向迂迴莫斯科,並攻佔外高加索的蘇石油產地,切斷蘇南部地區與莫斯科的聯系。蘇軍節節敗退,被迫再次轉入防禦。6月28日,德軍向頓河(Дон)大草原方向發動了規模巨大的夏季攻勢,渡過了頓河河曲,攻佔了羅斯托夫(Ростов-на-Дону) 。
這時德軍又犯下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分兵進攻斯大林格勒和北高加索,第六集團軍進攻斯大林格勒(Сталинград),第四裝甲軍團進攻高加索油田。這時二戰最為血腥的正面戰役——斯大林格勒會戰開始。
戰爭轉折階段
1942年,蘇聯國民經濟轉入戰時軌道,軍工生產已經恢復並有一定發展,給軍隊提供的新式武器裝備逐漸增多,敵後游擊運動開展得更加廣泛,同時蘇聯還得到美英戰略物資和武器裝備的援助。但是,在1942年初至1942年夏,蘇軍在蘇德戰場還未扭轉頹勢,而且戰局卻有利於德軍一方。
1942年7月下旬,斯大林格勒會戰打響。德國精銳的第六集團軍向斯大林格勒方向推進,戰役開始時,蘇軍在斯大林方向的防禦力量薄弱,蘇軍在萬般無奈之際,將兩個正在組建的坦克集團軍投入戰斗,卻被德軍完全殲滅。7月底,德軍將第四裝甲軍團從高加索油田邊緣抽調來支援進攻斯大林格勒方向,德軍的兵力有25萬人,740輛坦克和1200架飛機的支援。而蘇軍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是在被德軍完全擊潰的的西南方面軍基礎上匆匆組建的,只有18個滿員師和16個不滿員師,作戰部隊為16萬人,有近400輛坦克和600多架飛機。德軍在戰役之初進展順利,雖然蘇軍頑強抵抗,德軍還是突破蘇軍的層層防線,9月13日,德軍突入市區。斯大林在這個危重的時刻特意打電話命令斯大林格勒市委、軍工企業一個也不準後撤,要在戰斗中繼續組織生產。斯大林還有一句在當時非常著名的命令:「決不後退一步!」,命令擔任斯大林方向的士兵和軍官在危重時刻不允許後退,若後退則面對的是極其嚴厲的懲罰。這時,在斯大林格勒擔任防禦任務的還有蘇聯新組建的東南方面軍。而自從德軍進入斯大林格勒市區後,一場曠日持久且血雨腥風的巷戰開始了。
蘇聯反攻階段
1943年8~11月,蘇軍在南線徹底肅清高加索地區的德軍,收復了頓巴斯;在烏克蘭,收復了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和基輔;在中線解放斯摩棱斯克。1944年初蘇軍擁有635萬人,不僅在兵員上而且在重要武器裝備方面均已超過德軍。蘇軍不僅得到後方人民的大力支持,而且得到敵占區近百萬游擊戰士的緊密配合。此外,還得到了美英的援助,這些都為戰略反攻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1944年開始,蘇軍對德軍連續發動了10次重大的戰略性進攻作戰,蘇聯史學家稱為「十次斯大林突擊」,收復了本國的全部領土,並將戰線推移到境外,進入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等國作戰,到年底共消滅德軍約200萬人。
1945年初,在蘇德戰場上,蘇聯軍隊(包括約34萬人的波、羅、保、捷的軍隊和法國空軍團)總兵力670萬人,擁有10.73萬門大炮和迫擊炮,1.21萬輛坦克和強擊火炮,1.47萬架飛機。與此相比,德軍擁有370萬人(其中包括21萬匈牙利部隊),5.62萬門大炮和迫擊炮,81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4100架飛機。蘇軍在兵力和武器方面佔有絕對優勢。
1945年春天,蘇軍在東歐各國軍民的配合下,通過匈牙利戰役、維斯瓦-奧得河戰役、西里西亞戰役、東波莫瑞戰役,消滅大量德軍有生力量,佔領波蘭、匈牙利、奧地利東部及維也納、捷克斯洛伐克一部分和德國東部。為攻克柏林創造了條件。
到1945年3月底和4月初,蘇軍已為攻打柏林作好准備。參加這次戰役的部隊是朱可夫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和科涅夫元帥指揮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總兵力在250萬人以上,希特勒為死守柏林,也組織了總共為100萬人的兵力。
1945年4月16日,蘇軍從奧得河、尼斯河同時向柏林發動進攻,激戰16個晝夜,至5月2日下午3時,德軍停止抵抗,柏林戰役結束。蘇軍殲滅和俘虜德軍40多萬人。盤踞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國兩個集團軍群(55個師)也於5月中旬投降。蘇聯紅旗插上了柏林國會大廈的頂峰,標志著戰爭的結束。
1945年5月8日24時,德國無條件投降儀式在柏林正式舉行。參加儀式的蘇方代表是朱可夫元帥和外交部副部長維辛斯基。儀式由朱可夫主持。盟軍最高統帥部的代表是:英國空軍上將特德、美國戰略空軍司令斯帕茨將軍、法軍總司令塔西尼,代表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的是:陸軍元帥凱特爾、海軍上將弗雷德堡、空軍上將施通普夫。德國投降書於1945年5月9日零時生效。歐洲戰爭到此結束。
2. 二戰時期德國被哪些國家打敗
歐洲大陸的幾乎所有國家(除了中立國瑞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芬蘭、瑞典、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法國、希臘、南斯拉夫、蘇聯、保加利亞、匈牙利、阿爾巴尼亞、義大利等等。北非的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埃及等國。
當時德國的同盟國有:奧地利、義大利、西班牙、土耳其。
3. 第二次世界大戰哪些國家與德國一起對他國
1.日本和義大利~同是軸心國成員,其中義大利與德國配合比較多,義大利單獨侵略東南歐和北非都殘敗而歸,依仗德國出兵才維持著局面.
2.西班牙~在西班牙內戰就是德國的盟國了,二戰初期支持德國,後德國出兵東南歐讓西班牙覺得不放心,之後收手保持中立,西班牙的法西斯分子在德國組建了"蘭色師團(相對於蘇聯的紅色)",戰績不錯.
3.芬蘭~因為蘇聯芬蘭之前的戰爭仇恨,芬蘭人為報仇而出兵攻擊蘇聯,可惜~戰後作為戰敗國,他們永遠失去了卡累地亞,這就是搭錯了船的下場.
4.東南歐的被征服國,如: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在侵略蘇聯後期見德國敗像已經顯露就反過來支持蘇聯軍隊攻擊德國人.
5.匈牙利~和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相似,可惜他在准備反戈一擊的時候被德國人先下手為強給搞定了,政府被取代,軍隊被逼迫與蘇聯軍隊死拼,他們獲得解放之前所付出的代價極其巨大.
6.德國初期就佔領了的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區域,那裡的人被綁架上了德國戰車,人民被武裝起來侵略他國,戰後才解脫.
7.中東北非的民族主義分子,主要在埃及,巴勒斯坦,伊拉克地區,他們之所以打擊盟國武裝部隊主要是反擊英國殖民者軍隊的,他們是正義的力量,可惜,用錯了時機.
8.土爾其,一個是因為同上的理由,另外也是對蘇聯勢力的懼怕,因為受到了威脅,所以和德國人一起了,可是他們並沒有什麼行動.
4. 英國和法西斯德國之間的戰爭叫什麼
英國與德國之間的戰爭就是世界大戰。
二戰本質就是世界主導權之戰,也就是守城大國集團(原國際秩序的主導者和捍衛者,英美法西方列強)與新興強國集團(新崛起強國,並對於當時的國際秩序不滿)之間的對戰,外加一個被當時國際秩序邊緣化和制裁的大國蘇聯(最初加入軸心國入侵波蘭,後來遭受軸心國入侵,獲得英美援助,與英美建立聯盟)
因此兩次世界大戰的本質核心就是英德矛盾導致,英國就如同現今的美國,主導國際秩序(說的百一些就是江湖大哥),但是英國國力衰退,德國崛起,希望通過武力改變領土現狀,英國由於一戰巨大損失和經濟和國力衰退,選擇了綏靖政策,德國逐漸做大,然後東擴波蘭,妄圖通過與波蘭的戰爭改變領土爭端,波蘭乃英國小弟,因此德國軍事行動直接挑戰了英國的領導地位,英法為了維護其世界領導地位和國際秩序,被迫向英國宣戰,世界大戰爆發。
二、法西斯同盟形成:
1、當年國際秩序是英美法等西方大國主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還有一個被國際秩序邊緣化和被經濟政治制裁的大國是蘇聯。
2、三強裡面,最強的是英美,英國是當時世界大哥地位相當於現在的美國,但是英國國力已經衰退,被美國、德國超越,但是國際秩序還是英國主導,美國雖然於世界秩序頂端,但是奉行孤立政策。
3、德國國力重新崛起,但是在國際秩序中是出於被限制或者說是被遏制的一種狀態,因此對於國際秩序現有國際秩序非常不滿。而義大利、日本在一戰當中,雖然導向了英國這個大哥贏得了一次大戰,獲得了利益,但是在國際秩序中,依然要低於英國、美國、法國的。因此隨著國力的發展,日本、義大利都有拓展其勢力范圍的意向,因此現有西方英國等西方列強主導的國際秩序以及英美法在全球的利益就成了他們的絆腳石。
4、因此德國、義大利、日本三個新興強國,組成同盟,當然由於最初三國的軍力還未重整,特別是德國正在一點點的突破英法列強對於德國的限制,為了防止不過早刺激英美法等守城大國(守城大國就是現有國際秩序的捍衛者和主導者,說的白一些就是現在的江湖大哥),遮人耳目,德國、義大利、日本成了了所謂的反公產主義聯盟,英法美等西方列強一直是敵視和排斥蘇聯體制的,因此軸心國組成聯盟,打著反對蘇聯的旗號,麻痹了西方列強。
5、其後軸心國開始了擴張勢力,從周邊小國開始,最終羽翼豐滿,發起了全面挑戰。
三、守城大國糾集力量組成同盟。
1、由於英國國力衰退和英國民眾對於一次大戰的損失記憶猶新,使得英美法對於軸心國德國在歐洲、義大利非洲、日本亞洲實行了綏靖,默許或是只是簡單的進行譴責,使得軸心國逐漸做大,繼續拓展實力,最終嚴重侵害了守城大國的核心利益。
2、大英帝國世界大哥的威信和號召力遙遙欲墜,面對德國與邊緣化大國蘇聯對於小弟波蘭的軍事打擊,對於現有國際秩序的公然挑戰,英法被迫宣戰以此捍衛自己在世界的主導權,二次大戰爆發。亞洲方向,日本持續拓展,英國精力和力量已經無暇顧及,日本拓展特別是在中國拓展,嚴重損害了美國在亞洲利益,美國國內仍然爭論是否要拋棄孤立主義,但是已經開始對日本進行嚴厲的經濟和石油制裁。
3、德國在歐洲准備充分,以創意的作戰模式,先發制人,迅速擊敗英法聯軍,法國意外敗北,震驚了世界,大英帝國似乎是搖搖欲墜,只有招架之功,整個國際秩序已經崩盤。
4、幸虧大英帝國海權在手,德國海上貿易和商用船隊,與1939年就地解散,駛入中立國躲避,世界金融中心依然在英美手中,英國並且憑借英吉利海峽,在不列顛大空中中擊敗德國,同時英國改變了以往敵視邊緣化大國蘇聯的態度,展開了與蘇聯的互動,缺乏海權和戰略空中能力的德國無法征服英國,石油等資源匱乏使得德國危機感四伏,被迫東擴蘇聯,搶奪生存空間,橫掃蘇聯紅軍,蘇聯紅軍一潰千里,但是德國也陷入兩線作戰風險。
5、亞洲方向,資源匱乏,特別石油匱乏的日本,受到了英美嚴厲的石油禁運,石油儲備也接近枯竭,日本無法保證維持在中國戰爭,因此日本內部開始密謀,突襲美國海軍,摧毀英美在亞洲的海權,從而奪取英美在亞洲的石油區(荷屬東印度馬來西亞、爪哇、蘇門答臘等等戰略資源豐富的地區)。
6、面對美國利益在全球損害,美國政府越來越傾向於加入戰爭,但是民眾依然爭論很大,1941年8月英美領袖舉行了大西洋會議,發表了共同宣言,也就是著名的大西洋憲章(也成為戰後聯合國憲章的基礎),號令天下,向世界承諾鏟除納粹恢復世界穩定,重新建立國際秩序,9月在倫敦舉行了大西洋憲章會議英國、蘇聯、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南斯拉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希臘、挪威和自由法國等參加,正式形成了同盟。
7、石油等資源匱乏的日本,為了獲得英美亞洲產油區,摧毀英美在亞洲海權,被迫奇襲了珍珠港,美國國內爭論消失,美國這個超級力量正式捲入了戰爭,美國號令天下,26國雲集美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同盟正式形成。
自此反法西斯同盟領軍國家全部參戰,英美蘇是二戰三巨頭,其中英美具有號令天下的影響力,並且憑借強大的海權和工業能力,展開了立體化戰略攻勢(海上海空大戰、兩棲遠洋登錄入侵,戰略轟炸機直奔軸心國本土),並且大量軍事援助在自己國土內拚命抵抗的蘇聯和中國。1943年羅斯福在卡薩布蘭卡向世界宣布,軸心國必須無條件投降(這在第一次大戰中是沒有過的),也就是說沒有商量的餘地,英美其後展開了聯合遠程戰略轟炸,白天美國人負責,晚上英國人負責,一波一波,轟炸規模越來越大,德國逐漸成為人間地獄,兩棲作戰也侵入歐洲,蘇聯在自己國內的反擊越來越猛烈,也是逐漸獲得了主動權。海上、空中、地面兩線夾擊,德國、義大利敗北。
日本在海口大戰中也是敗北,整個國家也被fengsuo,戰略轟炸機也開始對於日本本土毀滅性的戰略轟炸,日本城市66座被摧毀,工業、經濟崩潰,最後外加兩個原子彈。日本投降。
守城大國獲得勝利,但是英國已經元氣大傷,英國主導原國際秩序已經不復存在了,美國的超級力量得以充分顯示,並獲得英國承認認可其雄厚實力,美國和平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領袖,被國際秩序邊緣化的大國蘇聯,在這場戰爭中,盡管損失慘重,但是由於英美對於德國的打擊,使得蘇聯獲得了勢力拓展巨大機遇,最終占據了整個東歐和3/1的德國,勢力范圍也得到了空前延伸,世界進入了雅爾塔體系。美蘇兩大陣營對立格局產生,但是美國在全球范圍內仍然擁有主導地位(全球軍事能力,強大的海權、世界金融中心、科技中心)。
5. 二戰中 德國先後打了哪些國家 戰役的名字叫什麼
"白色方案",入侵波蘭.
"威塞演習",佔領丹麥,入侵挪威.
"黃色計劃",入侵低地國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
"海獅計劃"(不列顛之戰),對英進行海空作戰
"楓樹計劃",計劃入侵瑞士,但在最後關頭取消.
巴爾干戰役,與仆從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臘
"大力神計劃",計劃入侵地中海重要盟軍補給據點馬爾他,最後終止
北非戰役,入侵英屬埃及
"巴巴羅薩計劃",與仆從國匈牙利,羅馬尼亞,芬蘭一起入侵蘇聯
其中包括:
1.基輔會戰 2.斯摩棱斯克會戰
為初期德國兩場大型圍殲戰
3."台風計劃"->莫斯科會戰
佔領歐洲糧倉烏克蘭後德軍主力向莫斯科突擊的戰役
4.列寧格勒會戰 5.斯大林格勒會戰
納粹德國兩場失敗的戰役,戰爭形勢急轉直下
6.哈爾科夫反擊戰
曼施坦因憑借個人軍事才華拯救全部南線兩個集團軍群的反擊戰
7."堡壘計劃"
納粹德國最後一次在蘇聯戰場上發動的攻勢,此後德軍陷入被動防守節節敗退.
"胡斯克作戰",北非戰役失敗後德國為防止盟軍在義大利南部登陸進行的作戰.
突出部戰役/阿登反擊戰,德國在諾曼底登陸後最後一次大規模的反撲.
6. 納粹德國曾與多少國家宣戰
二戰中德國的作戰對象是以美蘇英中為代表的盟國陣線: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希臘、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印度、盧森堡、荷蘭、紐西蘭、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馬、波蘭、南非聯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賓、阿比西尼亞、伊拉克、巴西、玻利維亞、伊朗、哥倫比亞、賴比瑞亞、法國、厄瓜多、秘魯、智利、巴拉圭、委內瑞拉、烏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黎巴嫩47國。
7. 二戰德國侵略過哪些國家
波蘭、法國、蘇聯、挪威、比利時等。
1、波蘭
波蘭共和國(波蘭語:Rzeczpospolita Polska,英語:The Republic Of Poland),簡稱波蘭,是一個位於中歐,由16個省組成的民主共和制國家。
東與烏克蘭及白羅斯相連,東北與立陶宛及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西與德國接壤,南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為鄰,北面瀕臨波羅的海。
1939年9月1日,德國以閃電戰突襲波蘭,迅速侵佔波蘭大部分領土。1940年9月17日,蘇聯領導人斯大林以建立東方防線為由,命令60萬蘇聯紅軍越過蘇波邊界,進攻波蘭東部,佔領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
9月18日,蘇軍與德軍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會師,蘇、德兩軍以皮薩河—那累夫河—維斯瓦河—桑河一線為界瓜分了波蘭。9月28日,德軍攻陷華沙,波蘭再次淪亡。波蘭人民開始了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戰爭。
戰後建立波蘭人民共和國,1980年爆發團結工會大罷工,1989年實行總統和議會制,同年改名為波蘭共和國,後加入歐盟和北約。
2、法國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語:French Republic),簡稱「法國」(France),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實行全國總動員。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但法國節節敗退。
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7月在法國中部的維希建立了的傀儡政府。
二戰後,建立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58年被夏爾·戴高樂建立的第五共和國所取代。在漫長的歷史中,該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此外還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3、蘇聯
蘇聯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俄語: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俄語縮寫:СССР)。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南高加索聯邦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後擴至15個加盟共和國)。
二戰時期,德國入侵蘇聯,剛開始蘇聯節節敗退,1941年12月6日,蘇軍從莫斯科城郊開始反攻,到次年4月下旬擊潰德軍50多個師,擊斃擊傷德軍80多萬人,將敵軍擊退150多公里,解除了對莫斯科的威脅,奪回了60多座城市。
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擊戰」的徹底破產,粉碎了德軍自二戰開始以來不可戰勝的神話,也成為蘇聯衛國戰爭的一個轉折點。1941年至1945年間,英國與加拿大共同向蘇聯提供了大約150萬噸的軍用補給品和糧食。
1943年初,蘇聯紅軍經過頑強抵抗,獲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後,蘇軍才在戰場上掌握了主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成為了與美國並稱的世界超級大國,世界進入到兩極格局,蘇聯主張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之後蘇聯與美國的冷戰在1946年3月正式拉開序幕。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蘇聯最高蘇維埃於次日通過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葉利欽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蘇聯主要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蘇聯解體,蘇共解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
4、挪威
挪威王國(挪威語:Kongeriket Norge或 Kongeriket Noreg),簡稱「挪威」(挪威語:Norge 或Noreg), 意為「通往北方之路」,是北歐五國之一,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
挪威領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漫長曲折,沿海島嶼很多,被稱為「萬島之國」,領土與瑞典、芬蘭、俄羅斯接壤,屬地還包括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首都為奧斯陸。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法西斯德國佔領,哈康國王及他的政府流亡英國。1945年獲得解放。
5、比利時
比利時王國(荷蘭語:België,法語:Belgique,德語:Belgien),簡稱「比利時」,位於歐洲西部沿海,東與德國接壤,北與荷蘭比鄰,南與法國交界,東南與盧森堡毗連,西臨北海與英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66.5公里。
全國面積2/3為丘陵和平坦低地,全境分為西北部沿海佛蘭德倫平原、中部丘陵、東南部阿登高原三部分,最高點海拔694米,主要河流有馬斯河和埃斯考河,屬海洋溫帶闊葉林氣候,四季明顯。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比利時被法西斯德國佔領,1940年5月28日利奧波德(neobored)三世簽字投降,比利時政府流亡英國。比利時人民積極展開反法西斯斗爭。1944年9月比利時光復。
1944年比利時同荷蘭、盧森堡結成關稅同盟(1958年發展為比、荷、盧經濟聯盟)。並同法國、英國、盧森堡和荷蘭締結區域性的防禦組織。1949年4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波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比利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挪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蘇聯
8. 德國二戰侵略哪些國家
二戰德國侵略的順序如下:
先從斯洛伐克開始、捷克、奧地利、波蘭、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法國、英國(空戰)、希臘、南斯拉夫、蘇聯。
二戰初期,希特勒主張先發制人,集中陸軍和空軍,象漆黑的夜裡突然閃電一樣地打擊敵人,攻勢凌厲,似乎無往而不利。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他用閃擊戰佔領了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法蘭西等國。
(8)德國跟什麼國戰斗擴展閱讀
德國的進攻:
希特勒的全球戰略是以歐洲大陸為重點,以對英法蘇等國的分化瓦解和各個擊破為目標,以閃電戰為主要的軍事手段,最終確立起德國在歐洲的統治地位。
希特勒全球戰略的關鍵一步是奪去歐洲霸權,佔領波蘭是第一步。希特勒力求避免兩線作戰,確定了先打英法再戰蘇聯的作戰順序。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波蘭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淪亡。1940年4月9日,德國以防止英法入侵、保衛丹麥挪威中立為由,發動侵略戰爭。丹麥不戰而降,挪威在進行頑強抵抗後於6月7日淪亡。
1940年5月10日,德國向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發動忽然襲擊,盧比荷相繼宣布投降。法國政府長期以來推行綏靖政策,戰爭准備嚴重不足,國內人民思想混亂,戰時又犯了嚴重的軍事錯誤,終於一敗塗地。法國在短短6周之內兵敗國降,對國際局勢產生了深刻影響。
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明顯下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加強了彼此的勾結,推動大戰向縱深發展。同時,英美蘇重新考慮和調整了本國的外交政策,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開始覺醒和逐步聯合。
1940年8月,德國空軍對英國實行空中閃電戰,對英國本土進行狂轟濫炸。英國軍民同仇敵愾,鬥志高昂,利用無線電和雷達等先進技術形成了防空體系,使德軍的進攻不但未達到預期效果,而且損失慘重。
9. 德國向哪個國家宣戰,打響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Triple Alliance)和協約國(Triple Entente)之間的戰斗。 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是同盟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是協約國。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戰場主要在歐洲。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雖是同盟國,但是後來英國、法國及俄國與義大利簽訂密約,承諾給予義大利某些土地,結果義大利加入了協約國對抗同盟國。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0,000人參戰,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傷。
戰爭的導火索是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又稱巴爾干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作戰)。其中西線最慘烈,著名的戰役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