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位知道二戰德軍為什麼要開辟北非戰場
後勤跟不上了,德國把主要力量投入蘇德戰場了。北非原就不是主要戰場,是為了幫助義大利不被英國人痛毆幫忙去的,結果隆美爾給打成了小重點,當時的德國無法同時支持兩場大戰。
義大利屬於典型的坑爹豬隊友。如果義大利和德國是敵人的話,德國一個師就可以防衛,五個師就可以掃平義大利,但協同作戰的話十個師都不一定能打贏
② 二戰中德國為什麼要開辟非洲戰場,而且是派
不是德國要開辟非洲戰場,而是義大利開辟的,但是義大利這個廢柴打不過英軍。
希特勒怕北非的丟失會對義大利人產生強烈的精神震撼,擔心英國會以北非為基地對義大利城市進行轟炸,並迫使義大利人退出德意日的「軸心」聯盟,那麼這將大大損害德國的戰略利益。於是希特勒決定派隆美爾組建非洲裝甲兵團參加德意在北非進行的戰斗。
③ 為什麼二戰時期德國和英國的主戰場會在非洲呢
二戰時期這個德國和英國之間還是有太多的故事的,今天說的一件就是這個二戰時期話說這個德國和英國竟然在非洲土地上打起來了,那麼很多人要問了,為什麼會打起來,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分析看看。
所以,希特勒一開始就知道在沒有海空優勢的情況下不可能佔領北非,德國在北非的戰略目標是維持戰線,讓英國向本土運輸的物資不能舒服的通過地中海,削弱英國的戰爭能力。英國的戰略目標是將德意軍隊驅逐出非洲,登陸義大利開辟新戰場。隆美爾通過高超的指揮能力給了大家一個驚喜,也給希特勒出了一個難題。所以有了一種說法:「隆美爾元帥是戰術上的巨人,戰略上的矮子。」
④ 哪位知道二戰德軍為什麼要開辟北非戰場
為了保護義大利
義大利覺得英國在埃及的力量太弱,過高估計了自己的能力,准備殺入埃及,奪取蘇伊士運河
重現羅馬帝國的榮光,把地中海變成義大利的內湖
可惜志大才疏,被英國人打得落花流水,就連利比亞這個出發陣地也丟了
這種情況下,英國人完全可以渡海攻入義大利
這在政治上是無法接受的,義大利好歹也是軸心國,如果連盟友也護不住,其他小弟怎麼會跟著小鬍子混
所以希特勒派出了北非軍團,試圖幫助義大利穩定北非戰場
⑤ 德軍為什麼要開辟 北非戰場
為了幫助墨索里尼
當時領袖高估了自己的戰鬥力,在北非向英國開戰,想要重塑羅馬帝國的輝煌,變地中海為義大利的內湖
結果30萬大軍盡墨,連利比亞也丟了
這時候,義大利本土等於暴露在英國人的攻擊范圍之下
這時候,希特勒過於嚴重地評估了局面認為盟軍可能沿著義大利攻入歐洲
為了幫助義大利,派出了非洲軍團,考慮穩定義大利的側翼
⑥ 二戰中德國為什麼打北非
義大利先要插手北非,墨索里尼叫囂要恢復羅馬帝國的光榮,希特勒表示願意支援他1個裝甲師,義大利怕請神容易送神難,沒有答應,希特勒大怒,發誓永遠不發兵北非,後來義大利抵擋不住盟軍的進攻,墨索里尼被迫向希特勒求援,希特勒為保障德國南部和義大利本土的安全,而不是要控制蘇伊士運河,派隆美爾到北非,隆美爾在北非發動昔蘭尼加戰役,擊敗英國奧金萊克的第8集團軍,打到阿拉曼,迫使英國重視北非戰場並增兵北非,同時參戰的美國陸軍登陸摩洛哥王國,使北非戰場全面展開。
⑦ 二戰時期,德國和英國在非洲打是為什麼
1941年初,納粹德國決定派隆美爾中將到利比亞與北非的英軍作戰,主要有兩個原因是為了幫助義大利這個重要的盟友是為了奪取埃及的蘇伊士運河地區,扼殺英國的戰爭潛力。非洲戰場並非一直是德國的戰略重心,按照軸心國的劃分,非洲屬於義大利的戰略目標。二戰中義大利軍隊的戰斗意志實在讓人難以佩服。德國組建非洲軍團是為了幫助義大利維持其在北非的戰線。
1941年2月,埃爾文。隆美爾抵達北非,組建了非洲軍團,這是德國為巴爾巴羅薩做准備的早期階段。德軍從已經很緊張的東線抽調了部分部隊,這對早期的蘇德戰場產生了一定影響。隨著隆美爾在北非的勝利,他不斷調整自己的戰略目標,期望取得更大的成果。另一方面,德國已經陷入了蘇德戰爭的泥潭。盡管補給線很薄弱,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的隆美爾正趕去補充他在蘇聯戰場上的一些部隊。但這對北非的德軍來說只是滄海一粟,而且嚴重影響了德軍在蘇德戰場的整體戰略。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⑧ 求問二戰中盟軍和德軍為何在北非進行戰斗
在德國出兵之前,北非的形式對於軸心國來說很糟糕。墨索里尼長期以來的野心就是恢復古羅馬帝國時代的光榮,提出了要把地中海變成義大利內湖的想法,要達到這個目的,北非沿岸就必須全部佔領,阻礙有兩個,一是法屬西北非,一是英國控制下的埃及。1940年法國戰敗投降,義大利想借德國在歐洲的勝利之勢,實現自己在北非的擴張野心,自不量力地進攻埃及,結果被被英軍趕回了利比亞,眼看自己在北非的根據地都保不住了,只得求助德國出兵幫忙。希特勒最初不想出兵北非,因為這完全不在他的戰略安排之內,他當時正要集中全力向東,但最後又不得不出兵救義大利,可以說是被墨索里尼拖累的,為此他對墨索里尼也很惱火。
隨著隆美爾在北非獲得了軍事上的勝利,英軍又被趕回了埃及,德軍出兵北非的戰略目的也發生了變化,提出要佔領埃及和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控制了這里,就阻斷了英國與其東方殖民地的重要通道,這對英國堅持繼續戰爭的信心和能力來說是巨大的打擊。而作為既得利益者,英國在北非自然要拼盡全力保住埃及和蘇伊士運河。丘吉爾堅持的戰略是,推遲在法國登陸,先拿軟弱的南歐開刀,在義大利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盡可能搶在蘇聯人之前進入巴爾干半島,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先解決北非問題。
如果德國不出兵,那麼北非的義大利軍隊眼看就要被英軍擊潰了,一旦丟了利比亞和突尼西亞,軸心國的士氣會受到很大打擊,地中海和南歐都不保險,義大利南部距離突尼西亞太近了,會受到盟軍的直接威脅。事實上盟軍在北非獲勝之後就很快在義大利登陸了,三國軸心隨之開始瓦解,這就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失敗了。
⑨ 2戰德國為什麼浪費兵力去進攻北非~~~
首先,二戰中德國在北非的行動絕不是為了石油。
1.北非的大油田基本是20世紀50年代前後勘探出來的,如阿爾及利亞是1949年發現大油田,利比亞則是50年代才發現的石油。
2.如果要在北非或中東獲得石油,首先必須擊敗在地中海的英國皇家海軍。
3.如果希特勒集中兵力打蘇聯的話,一樣可以在高加索地區獲得石油。
其次,德意聯軍在北非壓根沒打到開羅,也沒有打到亞歷山大港。阿拉曼(El Alamein)是他們進攻的高潮線,壓根談不上爭奪開羅。
回歸正題,墨索里尼當上義大利獨裁者後,就每天晚上做著回復昔日羅馬帝國地盤和榮光的美夢,他在阿拉曼會戰前夕將進城儀式用的白馬運到北非就是證明。但是北非50萬人的義大利軍隊被5萬的英軍打敗。使墨索里尼極度惱火,於是就暗示希特勒,如果不幫忙,就退出軸心國。希特勒無奈之下,只好派兵幫忙。
至於說切斷英國歐亞交通線,如果德軍成功佔領埃及,客觀上確有這樣的效果。但是,如果德軍真的有意這樣去削弱英國的戰爭潛力,隆美爾到達北非的時間就應該是希特勒下達「海獅計劃」訓令前,也就是1940年7月左右。而實際上,隆美爾是1941年2月到達北非的。另外,德軍11天就佔領了克爾特島,卻對作為英國在地中海的樞紐馬爾他島視而不見。只是進行了斷斷續續的轟炸,並沒有佔領。從這兩點可以看出,地中海和北非,在德國當時的戰略版圖上,只是一塊雞肋。
⑩ 為什麼英德二戰在北非大戰
從正面官方給出的解釋:北非和地中海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義大利和德國為一方,英美為另一方的武裝力量之間為爭奪重要戰略地區和目標,爭奪北非、近東和地中海的控制權,爭奪殖民地而實施的軍事行動。
從側面民間的籠統解釋:不得不扯到二戰時的一個大活寶國家——義大利。北非的戰事一開始是被義大利挑起的,義大利突襲東非英軍結果遭到反攻受到重創,一下損失13萬人。41年2月隆美爾奉命到非洲支援義大利軍隊,之後幾次戰役多少是打出了一些威風,但是英軍在北非畢竟不是一天兩天了,只要沒受到重創就不至於失守,其實此時雙方是實力相當的。而且英軍當時也有美軍的支持,畢竟盟軍後來已經控制了歐非通道,切斷德意聯軍的後勤補給。當時德意聯軍有2個師10萬人,英軍有11個師、4個獨立旅共23萬人,加上源源不斷的補充,拖得越久對盟軍越有利。
為什麼說要扯上義大利呢?因為義大利在二戰期間完全是打醬油的,德國將領說過「有義大利參與的戰役德軍就要另外撥出幾個師的兵力保護義大利人」,義大利從來都是用壓倒性的兵力優勢去侵略別人,最後反被打敗,所以在阿拉曼戰役開始不久,德意聯軍中的義大利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德意聯軍直接損失4萬人,很多義大利部隊還沒開槍就主動投降,甚至軍官帶著下屬積極投降,最後俘虜太多了英軍只好分發工具讓義大利戰俘自己建戰俘營。有這樣的盟友,德軍還能贏?戰役接近結束時德軍剩下不到200輛坦克,而英軍還有超過800輛沒用,差距是很懸殊的。而且戰役後期隆美爾因病回德國修養,加快了德軍的戰敗,德軍戰敗只是遲早的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