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國小蠊怎麼來中國的
通過外貿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來到中國,但是實際上它們雖有德國之名原產地卻是非洲,習性和蟑螂相似。
⑵ 德州小蠊怎麼流入中國
通過外貿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來到中國。
德國小蠊是分布最廣泛,也是最難治理的一類世界性家居衛生害蟲。它除了盜食、污染食物,損害衣物、書籍,破壞電腦等精密儀器,造成經濟損失外,更主要的危害是傳播大量疾病。由於德國小蠊適應性強、繁殖快,易產生對化學殺蟲劑的抗葯性,因而對其防治難度很大。
⑶ 生物入侵者的資料急用啊
★什麼是入侵物種?
定義入侵物種的標准:
1)通過有意或無意的人類活動而被引入一個非本源地區域;
2)在當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
3)給當地的生態系統或地理結構造成了明顯的損害或影響;
4)中國國內被引出其本源地的物種和來自其他國家的非本地物種。
從自然分布地區(可以是其他國家和中國的其他地區)
通過有意或無意的人類活動而被引入
在當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
給當地的生態系統或景觀造成了明顯的損害或影響
★為什麼外來種引起入侵?
生態系統是經過長期進化形成的,系統中的物種經過上百年、上千年的競爭、排斥、適應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現在相互依賴又互相制約的密切關系。一個外來物種引入後,有可能因不能適應新環境而被排斥在系統之外,必須要有人的幫助才能勉強生存;也有可能因新的環境中沒有相抗衡或制約它的生物,這個引進種可能成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變或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
★入侵種引起什麼問題?
直接減少物種數量
間接減少依賴於當地物種生存的物種的數量
改變當地生態系統和景觀
對火災和蟲害的控制和抵抗能力降低
土壤保持和營養改善能力降低
水分保持和水質提高能力降低
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降低
★入侵種使我們造成什麼損失?
生物多樣性極其功能的喪失,這包括:
生態系統效益
生物資源
社會效益
40% 的世界經濟和大約80%貧困人口的需求來自生物多樣性。
當地物種和生態景觀特有性的喪失,
生態旅遊收入
當地土特生物產品
社會效益
全球化越盛行,當地特有性價值越高
周圍農業和林業收入的減少
害蟲控制花費
雜草控制花費
土壤肥力降低
水資源調節能力下降
可持續農業和林業依賴於其周圍或更遠地區良好的生態系統作為害蟲和火災的屏障,並保護土壤、營養和水資源
中國現在正在開展的最危險的大規模有意或無意引入外來物種的項目
大規模的退耕還林過程中大面積種植外來物種
包括桉樹、外來松樹、外來落葉松和在不適宜的海拔和地區種植經濟樹。
大規模的水土流失控制和草料栽培中主要依靠從國外(特別是美國)進口草種,有關中國當地草種的培育、研究和利用卻十分少。
保護區綠化
使用外來物種恢復植被
城市綠化
大量外來入侵種都是為觀賞植物引進
使用外來物種恢復植被
有大量的證據證明淡水和海水養殖業對水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破壞是嚴重的
五爪金龍 (Ipomoea cairica)
西番蓮 (Passiflora coerulea)
我們能作什麼?
外來物種的有意引入和傳播應在以下幾個方面控制:
什麼物種
引入到哪裡
引入多少
應用面積
在保護區極其附近禁止引入外來種
禁止有意引入,除非證明不會對生態系統和環境造成危害,而且當地物種沒有同樣的功能
在所有的植被恢復項目中禁止使用外來物種
水花生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水葫蘆
(Eichhornia crassipes)
提倡使用當地物種
加強當地物種的可持續利用
加強當地物種的種源培育研究
發動民眾採集和培育當地物種種子
建立入侵種預警系統
建立中國外來物種信息系統
在共享信息和經驗的基礎上建立全球信息系統
建立和更新最危險的入侵物種名錄,並建立公約限制這些物種的擴散
部分外來入侵種:
哺乳類Mammals:
獺狸 Nutria (Myocastor coypus)
麝鼠 Musk rat (Ondatra zibethicus)
褐家鼠 Brown rat (Rattus norvegicus)
鳥類Birds:
小葵花鳳頭鸚鵡 Sulphur-crested cockatoo (Cacatua sulpurea)
虹彩吸蜜鸚鵡Rainbow lorikeet (Trichoglossus haematotus)
加拿大鵝 Canada goose (Anser canadensis)
爬行類Reptiles:
巴西龜(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
兩棲類Amphibians:
牛蛙Bull frog (Rana catesbeiana)
魚類Fishes:
鱅 Bighead (Aristichthys nobilis)
鰕虎魚 Gobies (Gobiidae)
麥穗魚 Topmouth Gudgeon (Pseudorasbora parva)
食蚊魚Mosquito fish (Gambusia affinis)
胎鱂 Livebearers (Poeciliidae)
鱸Perch (Perca fluviatilus)
鰱Silver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甲殼類Crustaceans:
克氏螯蝦 Crayfish (Procambius clarkii)
軟體動物Mollusks:
福壽螺 Amazonian snail (Ampullaria gigas)
非洲大蝸牛 Giant Africa snail (Achatina fulica)
昆蟲Insects:
白蟻 (Termite)
松突圓蚧 Pine Scale (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美國白蛾 Fall webworm, American White Moth (Hyphantria cunea)
蔗扁蛾 Banana moth (Opogona sacchari)
濕地松粉蚧 Loblolly pine mealybug (Oracella acuta)
美洲斑潛蠅 Vegetable Leaf Miner (Liriomyza sativae)
稻水象 American rice water weevil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美洲大蠊 American Cockroach (Periplaneta americana)
德國小蠊 German Cockroach (Blattella germanica)
蘋果棉蚜 Woolly Apple Aphid (Eriosoma lanigerum)
葡萄根蟲 Grape Root Louse (Phylloxera vitifolii)
線蟲Nematode:
松材線蟲 North American pinewood nematode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真菌Fungi:
甘薯長喙殼菌 Black Spot (Ceratocystis fimbriata)
野生動物疾病Wildlife Diseases:
鮭魚傳染性胰臟壞死病 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 in trout (IPNV)
植物Plants:
土荊芥 Mexican Tea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水花生 Alligator weed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刺花蓮子草 Spingflower Alternanthera (Alternanthera pungens)
莧屬植物Amaranth (Amaranthus)
仙人掌 Cacti (Cactaceae)
假連翹Golden Dewdrop (Duranta repens)
刺茄 Love Apple (Solanum aculeatissimum)
美洲車前 Plantaiga (Plantaginaceae)
異檐花 Venus' Looking-glass (Triodanis)
藿香薊Tropic Ageratum (Ageratum conyzoides)
豚草 Ragweed (Ambrosia)
白酒草屬 Fleabance (Conyza)
一年蓬 Daisy Fleabane (Erigeron annuus)
紫莖澤蘭 Crofton weed (Eupatorium adenophorum)
薇甘菊 South American Climber (Mikania micrantha)
北美一枝黃 Tall goldenrod (Solidago altissma)
大米草 Common cordgrass (Spartina anglica)
毒麥 Darnel ryegrass (Lolium temulentum)
水葫蘆 Water hyacinth (Eichhornia crassipes)
五爪金龍Palmate-leaved Morning Glory (Ipomoea cairica)
紅瓜Ivygourd (Coccinia cordifolia)
馬纓丹Common Lantana (Lantana camara)
五葉地錦Virginia Creeper (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
貓爪藤Common Cat's Claw Vine (Macfadyena unguis-cati)
三裂蟛蜞菊Trilobe Wedelia (Wedelia trilobata)
蓖麻Castor-oil Plant (Ricinus communis)
銀膠菊Common Parthenium (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心葉落葵薯 Madeira Vine (Anredera cordifolia)
黃花草木樨 Yellow Sweetclover (Melilotus officinalis)
白香草木樨White Sweetclover (Melilotus albus)
棒葉景天Tubeleaf Kalanchce (Kalanchoe tubifolia)
蔓馬纓丹Weeping Lantana (Lantana montevidensis)
假韭Oleanderleaf Nothoscorm (Nothoscorm gracile)
葦狀羊茅Tall Fescue (Festuca arundinacea)
大花老鴉嘴 Blue Trumpet Vine (Thunbergia graniflora)
飛機草 Odor Eupatorium (Eupatorium odoratum)
單刺仙人掌Prickly Pear (Opuntia monacantha)
賽葵Coromandel Coast Falsemallow (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
梯牧草Timothy (Phleum pratense)
地毯草Carpetgrass (Axonopus compressus)
節節草Ramose Scouring Rush (Equisetum ramosissimum)
毛花雀稗Caterpillar Grass (Paspalum dilatatum)
鋪地狼尾草West African Pennisetum (Pennisetum clandestinum)
莠狗尾草Knotroot Bristlegrass (Setaria geniculata)
蘇丹草Sudangrass (Sorghum sudanense)
多花黑麥草Italian Ryegrass (Lolium multiflorum)
球莖大麥Bulbous Barley (Hordeum bulbosum)
紫花苜蓿Alfalfa (Medicago sativa)
熊耳草Mexican Ageratum (Ageratum houstonianum)
蛇目菊Tinctorial Coreopsis (Coreopsis tinctoria)
大花金雞菊Lance Coreopsis (Coreopsis lanceolata)
矢車菊Corntfower (Centaurea cyanus)
萬壽菊Aztec Marigold (Tagetes erecta)
裂葉牽牛Whiteedge Morning Glory (Ipomoea nil)
圓葉牽牛Common Morning Glory (Ipomoea purpurea)
紫茉莉Four-o'clock (Mirabilis jalapa)
含羞草Pink Woodsorrel (Mimosa pudica)
銅錘草Corymb Wood Sorrel (Oxalis corymbosa)
大麻Hemp (Cannabis indica)
含羞草決明Sensitiveplant-like Senna (Cassia mimosoides)
決明Sickle Senna (Cassia tora)
土人參Panicled Fameflower (Talinum paniculatum)
望江南Coffee Senna (Cassia occidentalis)
美洲商陸Common Pokeweed (Phytolacca americana)
野茼蒿Hawksbeard Velvetplant (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菊苣Common Chicory (Cichorium intybus)
外來入侵種,是指那些出現在其過去或現在的自然分布范圍及擴散潛力以外(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圍以外或在沒有直接或間接引入或人類照顧之下而不能存在)的物種、亞種或以下的分類單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繼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體。外來入侵種是對於一個生態系統而言,在該生態系統中原來並沿有這個物種的存在,它是藉助人類活動越過不能自然逾越的空間障礙而進來的。人自然情況下,山脈、河流、海洋等的阻隔以及氣候、土壤、溫度、濕度等自然地理因素的差異構成了物種遷移的障礙,依靠物種的自然擴散能力進入一個新的生態系統是相當國準的。雖然也有由於氣候和地質構造變化,使動物、植物或病原體進入新的系統的情況,但更多的卻是由於人類活動而有意或無意地導致了越米越多的物種遷移。
外來物種的入侵與生態系統的建立、穩定及演化的機制是分不開的。一個外來的物種被引人到一個新的平衡的生態系統中後,可能因不能適應新環境而被排斥在系統之外,必須依靠人類的幫助才能生存;也可能其恰好適合當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並且新的壞境中沒有與之抗衡或制約的生物, 此時,這個外來種就成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生態平衡,改變或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成為外來入侵種。
當外來物種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態系統或生境中建立了種群,改變或威脅本地生物多樣性的時候,就成為外來人侵種。
【外來入侵中的入侵和擴散機制】
一個外來物種進入一個新的生態系統,最後是否形成入侵通常取決於兩個因素:進入新環境的外來物種的自身特點,以及這個環境是否容易被這個物種入侵。
1、外來入侵種的特點
外來物種在新的生態系統中,如果溫度、濕度、海拔、土壤、營養等環境條件適宜,就會自行繁衍。許多外來物種雖然可以形成自然種群,但多數種群數量都維持在較低水平,並不會造成危害。造成生物災害的外來入侵種往往具有以下特點:(1)生態適應能力強;(2)繁殖能力強;(3)傳播能力強。
2、被入侵生態系統的特點
幾乎所有的生態系統或多或少都有外來物種的入侵,但其中一些生態系統更容易遭到入侵。和外來入侵種一樣,這些容易遭到入侵的生態系統也具有一些共同特點。(1)具有足夠的可利用資源;(2)缺乏自然控制機制;(3)人類進入的頻率高。
3、容易遭受外來物種入侵的區域
依據外來入侵種的傳入途徑以及入侵種和生態系統的特點,可以預計在我國外來種容易入侵的區域。(1)重要的港口、口岸附近,鐵路、公路兩側。經國際貨運傳入的外來種往往首先在港口、口岸附近登陸,遇到適宜的環境條件建立小的種群而後開始擴散;輪船的壓艙水排放和營附著生活的海洋物種也常常在港口落腳;火車、汽車攜帶的外來種則容易在鐵路、公路兩側定居、擴散。(2)認為干擾嚴重的森林、草場。人類活動可直接帶來外來種。森林、草原等生態系統本來是穩定的,嚴重的認為干擾如亂砍濫伐、過度放牧使生態系統退化、多樣性下降,給外來種的入侵創造了良好的條件。(3)物種多樣性較低、生境較為簡單的島嶼、水域、牧場。物種多樣性低,自然抑制力也低,天敵種類少,外來種容易生存,種群容易擴增。(4)受突發性的自然干擾,如火災、洪水和乾旱等破壞後的生態環境。在這些生態環境中,生態系統短時間內受到嚴重破壞,物種組成和群落結構變得簡單,入侵種極易迅速占據大量的生態位而成為優勢物種。(5)溫暖濕潤、氣候條件好的地區。如我國的南方地區,由於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常常給外來入侵種的大爆發提供良好的條件。
【人類活動和外來入侵種】
生物入侵最根本的原因是人類活動把這些物種帶到了它們不應該出現的地方。因此,我們稱這些物種是「有害的」,實際上對這些物種而言是不公平的,它們只是呆錯了地方,而造成這種錯誤的原因常常是人類的一些對生態環境安全不負責任的活動。外來入侵物種的問題的關鍵是人為問題。
1、有意引種
是指人類有意實行的引種,將某個物種有目的地專一到其自然分布范圍及擴散潛力以外(這類引種可以是授權地或未經授權地)。
2、無意引種
是指某個物種利用人類或人類傳送系統為媒介,擴散到其自然分布范圍以外地地方,從而形成地非有意地引入。
【外來生物入侵的危害】
(一)對生態的影響
為什麼外來生物在原產地不造成危害,進入新的地區後卻可能造成不良影響?某種生物在甲生態系統中由於受到生境、天敵、物種之間競爭和人為干擾等條件的限制,實際上與外界環境已構成協調的生態系統,因此該物種在甲生態系統表現得很「溫和」;當人們有意識地把這個種引入(或無意地帶入)到乙生態系統這一新的環境中,引入或帶入的僅僅是該物種,沒有(也不可能)將它在原產地的生境、天敵、競爭和干擾等限制因素也一同引進或同時帶入,因此該物種就可能在乙生態系統更適宜的環境中「為所欲為」,暴發性發展,反客為主,對乙生態系統造成不良影響。這就是說,在自然界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協調,將各自的種群限制在一定的棲境和數量,形成了穩定的生態平衡系統。當一種生物傳入一新的棲境後,如果脫離了人為控制逸為野生,在適宜的氣候、土壤、水分及傳播條件下,極易大肆擴散蔓延,形成大面積單優群落,破壞本地動植物相,危及本地瀕危動植物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外來入侵種影響生態系統的機理及其帶來的生態學影響如下:
1.競爭、占據本地物種生態位,使本地種失去生存空間。
2.與當地種競爭食物或直接殺死當地物種,影響本地物種生存。
3.分泌釋放化學物質,抑制其它物種生長。某些外來生物如豚草可釋放酚酸類、聚乙炔、倍半萜內脂及甾醇等化感物質,對禾本科、菊科等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明顯的抑制、排斥作用。薇甘菊也可分泌化感物質影響其它植物生長。
4.通過形成大面積單優群落,降低物種多樣性,使依賴於當地物種多樣性生存的其它物種沒有適宜的棲息環境。水葫蘆在河道、湖泊、池塘中的覆蓋率往往可達100 %,由於降低了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水生動物死亡。豚草優勢度為0.85~1.0,群落多樣性為0~0.62。由於薇甘菊排擠本地植物,廣東內伶仃島上的獼猴缺少適宜的食料,目前只能藉助於人工飼喂。飛機草在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的蔓延已使穿葉蓼等本地植物處於滅絕的邊緣,依賴於穿葉蓼生存的植食性昆蟲同樣處於滅絕的邊緣。廈門鼓浪嶼的貓爪藤攀爬綠化樹木,在樹冠上形成大片單優群落,影響樹木光合作用導致死亡。
5.過量利用本地土壤水分,不利於水土保持。巨尾桉引自澳大利亞,在海南島和雷州半島的很多林場都有種植,在一些地方,由於它大量吸收水分,對水土保持十分不利,造成土壤乾燥。在一塊土地上連續種植,就會使得土壤肥力愈來愈低,甚至形成荒蕪之地。因此引進巨尾桉同樣要因地制宜,根據需要,有目的地控制性引進。
6.破壞景觀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明朝末期引入的美洲產仙人掌屬4個種分別在華南沿海地區和西南乾熱河谷地段形成優勢群落。在那裡原有的天然植被景觀已很難見到。有的入侵種,特別是藤本植物,如廈門的貓爪藤,可以完全破壞發育良好、層次豐富的森林景觀。
7.影響遺傳多樣性。隨著生境片段化,殘存的次生植被常被入侵種分割、包圍和滲透,使本土生物種群進一步破碎化,造成一些植被的近親繁殖和遺傳漂變。值得注意的是,與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不同,外來入侵物種對環境的破壞及對生態系統的威脅是長期的、持久的。當人類停止對某一環境的污染後,該環境會很快開始並逐漸恢復;而當一種外來物種停止傳入一個生態系統後,已傳入的該物種個體並不會自動消失,而大多會利用其逃脫了原有的天敵控制的優勢在新的環境中大肆繁殖和擴散,對其控制或清除往往十分困難。而由於外來物種的排斥、競爭導致滅絕的本地特有物種則是不可恢復的。因而外來物種對生物多樣性的威脅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對社會和文化的影響】
外來入侵物種通過改變侵入地的自然生態系統、通過降低物種多樣性從而對當地社會、文化甚至人們的健康也產生了嚴重危害。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特別是傣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聚居地區周圍都有其特殊的動植物資源和各具特色的生態系統,對當地特殊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由於飛機草、紫莖澤蘭等外來入侵植物不斷競爭、取代本地植物資源,生物入侵正在無聲地削弱民族文化的根基。
外來種對人類健康可構成直接威脅。豚草花粉是人類變態反應症的主要致病原之一,所引起的「枯草熱」對全世界很多國家的人類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危害。一些外來動物如福壽螺等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麝鼠可傳播野兔熱,極易給周圍居民帶來健康問題。瘋牛病、口蹄疫、艾滋病更是對人類生存的巨大挑戰。
【對經濟的影響】
外來入侵種可帶來直接和間接的經濟危害。保守估計,外來種每年給我國的經濟帶來數千億元的經濟損失。
1.外來入侵動植物成為直接危害農林業經濟發展的重大有害生物
外來入侵動植物對農田、園藝、草坪、森林、畜牧、水產等可帶來直接經濟危害。水花生對水稻、小麥、玉米、紅苕和萵苣5種作物全生育期引致的產量損失分別達45 %、36 %、19 %、63 %和47 %。廣東、雲南、江蘇、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每年都要人工打撈水葫蘆,僅浙江溫州市和福建莆田市1999年用於人工打撈水葫蘆的費用分別為1 000和500萬元,全國總的費用有多少,目前沒有準確統計,至少超過1億元,而水葫蘆帶來的農業灌溉、糧食運輸、水產養殖、旅遊等方面的經濟損失更大。美洲斑潛蠅最早於1993年在海南發現,到1998年已在全國21個省市區發生面積達130萬公頃以上,它寄生22個科的110種植物,尤其是蔬菜瓜果類受害嚴重,包括黃瓜、甜瓜、西瓜、西葫蘆、絲瓜、番茄、辣椒、茄子、豇豆、菜豆、豌豆和扁豆等,目前在我國,每年防治斑潛蠅的成本高達4億元。被稱為「松樹癌症」的松材線蟲病在短短十年間,疫區已擴至江浙六省,發生面積約6.6萬公頃,對黃山、張家界等風景名勝區構成了巨大威脅。
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外來種常常引起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成為貿易制裁的重要借口或手段。近年來我國出口美國的木製包裝品因光肩星天牛問題給我國的對外貿易帶來了數以千萬計的經濟損失。
2.外來有害生物通過影響生態系統而給旅遊業帶來損失
如在雲南昆明市,20世紀70-80年代建成了大觀河的理想的水上旅遊線路,遊人可以從昆明市內開始乘船游滇池和西山。但自20世紀90年代初,大觀河和滇池中的水葫蘆「瘋長」成災,覆蓋了整個大觀河以及部分滇池水面,致使這條旅遊線路被迫取消,原來在大觀河兩側的配套的旅遊設施只好報廢或改作他用。
3.外來生物通過改變生態系統所帶來的一系列水土、氣候等不良影響從而產生間接經濟損失。與直接經濟損失相比,計算間接損失往往十分困難。但並不意味著間接損失不大。比如,大量的水葫蘆植株死亡後與泥沙混合沉積水底,抬高河床,使很多河道、池塘、湖泊逐漸出現了沼澤化,有的因此而被廢棄使用,由此對周圍氣候和自然景觀產生不利變化,並加劇了旱災、水災的危害程度;而且水葫蘆植株大量吸附重金屬等有毒物質,死亡後沉入水地,構成對水質的二次污染,又加劇了污染程度,盡管這些損失難以准確計算,但卻不容忽視。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264755.htm
⑷ 為什麼我們知道大蟑螂來自美洲的小蠊來自德國的是根據什麼考查出來的
首先知道是:蟑螂是漸變態的昆蟲 1:蟑螂是如何交配和產卵 : 雌雄成蟲在羽化後的一周左右就能進行交配。雄蟲一生能交配多次,但雌蟲僅交配1次或2次,1次交配就可使它終生產出受精卵。 雌蟲產卵在特殊的膠質囊內,形成卵鞘(卵莢)。卵鞘由雌蟲分泌物生成,光滑,質較堅硬,具有防水功能,可保護其內胚胎的發育。卵鞘的形狀、雌蟲一生所產卵鞘數量以及其中所含卵數因種類而不同,就是同一種蟑螂也可因環境條件和營養狀況而有所差別。 未經交配的雌蟲,也能產生卵鞘,但一般不能孵出若蟲。而美洲大蠊和蔗蠊等個別種類有孤雌生殖現象,即雌蟲未經交配可產生能育的卵。 德國小蠊多見於各類縫隙中,如管道周圍、牆縫、護牆板等的縫隙和地板之間的裂縫中。美洲大蠊亦喜棲息於大的洞孔,偏愛濕熱的環境,例如釀造廠發酵車間、豆製品加工場等,也常在陰井、下水道、地下室等處群居。 由上可知:美洲大蠊和 德國小蠊生活環境相似,而蟑螂有群居的習性,德國小蠊愛吃發酵的食品和飲料,美洲大蠊喜食腐敗的有機物,所以只要具備了食物條件,是可能交配的。
⑸ 德國小蠊 是什麼東西
德國小蠊,原產於德國,故稱「德國小蠊」。因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在商品流通運輸的過程中輸入我國,由於其體態與蟑螂極為相似,個體的大小如一般蟑螂成蟲的四分之一,屬蟑螂的一個品種。
小蠊的繁殖速度比一般蟑螂要快數千倍,經半個月左右其幼卵即可長成成蟲,群體數量比一般蟑螂多幾倍乃至幾千倍。小蠊的生活習性與一般蟑螂相似,喜在賓館、酒店的中西廚房、酒吧、餐廳、包房等場所活動。它對人們造成的危害與蟑螂類似,主要是它們在活動其間將許多有害物質及病菌等傳播到人們的食品及用具中,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德國小蠊在室內蟑螂中最小的一種,體長在15毫米以下。成蟲為棕黃色。在前胸背板上有兩條平行的褐色縱紋。
德國小蠊一年能經歷4-5個世代。
德國小蠊卵鞘一直拖在雌蟲的尾端,直至孵出若蟲才脫落。若蟲因此隨母體到處擴散。
若蟲經5—7次蛻皮後成為成蟲,若蟲期為30-56天。
德國小蠊的防治
德國小蠊正式大規模入駐中國有近二十年的時間,已經從開始的少數大城市蔓延到幾乎中小城市甚至小集鎮和農村地區,據國家疾控中心相關資料顯示,一隻雌性德國小蠊一年最多可以繁殖出一百萬只後代.隨著防治用殺蟲劑的大量使用,德國小蠊已經具備了極強的抗葯性,多數殺蟲劑對其無效.因德國小蠊的存在和難以防治,導致目前蟑螂已取代老鼠成為四害之首!如今,我國科學家已經研製出一種環保、安全、高效的生物滅蟑方法-「毒力島」生物滅蟑餌劑。作用機理是:利用蟑螂病毒製造蟑螂瘟疫;以及利用生物的不適應性原理研製成功的「螂平1號」綠色滅蟑產品等...目前,國家疾控中心現已向全國推廣...該領域我國已處在世界領先地位!
德四小蠊的危害
德國小蠊能傳播數十疾病 。據專家統計,在家庭常見的7種蟑螂中,以德國小蠊體型最小、繁殖最快和適應能力最強。以往居室內最為常見的是「美洲大蠊」等大型蟑螂,但如今這種身長不過12毫米、體表呈淺褐色的德國小蟑螂卻把大蟑螂逼出室內,佔有95%的「市場」。 德國小蠊傳播病菌能力毫不遜色於蒼蠅,它能夠傳播細菌性痢疾、傷寒、肝炎等三四十種疾病,其屍體還能導致人體過敏,誘發哮喘等疾病。在春夏季節,小蠊爬過的食品還可能引發細菌性食物中毒。
⑹ 什麼叫生態入侵它對物種引進有什麼啟示
【基本概念】
生物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這些生物被叫做外來物種。外來物種是指那些出現在其過去或現在的自然分布范圍及擴散潛力以外(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圍以外或在沒有直接或間接引入或人類照顧之下而不能存在)的物種、亞種或以下的分類單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繼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體。外來入侵物種具有生態適應能力強,繁殖能力強,傳播能力強等特點;被入侵生態系統具有足夠的可利用資源,缺乏自然控制機制,人類進入的頻率高等特點。外來物種的「外來」是以生態系統來定義的。
【入侵案例】
德國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德國小蠊,原產於德國,故稱「德國小蠊」。因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在商品流通運輸的過程中輸入我國,由於其體態與蟑螂極為相似,個體的大小如一般蟑螂成蟲的四分之一,屬蟑螂的一個品種。
小蠊的繁殖速度比一般蟑螂要快數千倍,經半個月左右其幼卵即可長成成蟲,群體數量比一般蟑螂多幾倍乃至幾千倍。小蠊的生活習性與一般蟑螂相似,喜在賓館、酒店的中西廚房、酒巴、餐廳、包房等場所活動。它對人們造成的危害與蟑螂類似,主要是它們在活動其間將許多有害物質及病菌等傳播到人們的食品及用具中,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德國小蠊在室內蟑螂中最小的一種,體長在15毫米以下。成蟲為棕黃色。在前胸背板上有兩條平行的褐色縱紋。
德國小蠊一年能經歷4-5個世代。
德國小蠊卵鞘一直拖在雌蟲的尾端,直至孵出若蟲才脫落。若蟲因此隨母體到處擴散。
若蟲經5—7次蛻皮後成為成蟲,若蟲期為30-56天。
德國小蠊正式大規模入駐中國有近二十年的時間,已經從開始的少數大城市蔓延到幾乎中小城市甚至小集鎮和農村地區,據國家疾控中心相關資料顯示,一隻雌性德國小蠊一年最多可以繁殖出一百萬只後代。隨著防治用殺蟲劑的大量使用,德國小蠊已經具備了極強的抗葯性,多數殺蟲劑對其無效。因德國小蠊的存在和難以防治,導致目前蟑螂已取代老鼠成為四害之首!
摘自《蟑螂防治網》http://www.zhanglangw.com
隨著國家、地區間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密切,隨著全球環境不穩定因素的不斷增多,一切沒有硝煙的生態戰爭——「生物入侵」正在全世界范圍悄悄打響,其造成的生態災難正嚴重威脅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及全球的生態安全。
被喻為「紫色惡魔」的鳳眼蓮(Bichhornia crassipes即中國人俗稱的「水葫蘆」)在全世界水域的肆虐繁殖即是外來物種入侵最典型的一個例子。1884年,原產於南美洲委內瑞拉的風眼蓮被送到了美國新奧爾良的博覽會上,來自世界各國的人見其花朵艷麗無比,便將其作為觀賞植物帶回了各自的國家,殊不知繁殖能力極強的鳳眼蓮便從此成為各國大傷腦筋的頭號有害植物。在非洲,鳳眼蓮遍布尼羅河;在泰國,鳳眼蓮布滿湄南河;而美國南部沿墨西哥灣內陸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層層的鳳眼蓮堵得水泄不通,不僅導致船隻無法通行,還導致魚蝦絕跡,河水臭氣熏天;而我國的雲南滇池,也曾因為水葫蘆瘋狂蔓延而被專家指稱患上了「生態癌症」。
此外,澳大利亞的「兔災」,地中海的「毒藻」,美國五大湖的「斑馬貽貝」,夏威夷的「蛙聲」以及入侵我國的「莖澤蘭」、「大米草」、「松材線蟲」,「加拿大一枝黃花」、「克氏螯蝦」、「美國白蛾」等等外來物種入侵的事例舉不勝舉。由於缺少自然天敵的制約,這些外來入侵者不僅破壞食物鏈,威脅其他生物的生存,而且還給全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據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的報告,外來物種入侵給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超過4000億美元。
【入侵起因】
外來物種引進是與生物入侵密切聯系的一個概念。任何生物物種,總是先形成於某一特定地點,隨後通過遷移或引入,逐漸適應遷移地或引入地的自然生存環境並逐漸擴大其生存范圍,這一過程即被稱為外來物種的引進(簡稱引種)。
毋庸置疑,正確的行種會增加引種地區生物的多樣性,也會極大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如美國於20世紀初從我國引種大豆,其種植面積從6000多萬畝增加到現在的4億多畝,目前,美國已成為大豆的最大生產國、出口國。就我國而言,早在公元前126年張騫出使西域返回後,我國歷史便揭開了引進外來物種的一頁,苜蓿、葡萄、蠶豆、胡蘿卜、豌豆、石榴、核桃等物種便開始源源不斷地沿著絲蠶之路被引進到了中原地區,而玉米、花生、甘薯、馬鈴薯、芒果、檳榔、無花果、番木瓜、夾竹桃、油棕、桉樹等物種也非我國原產,也是歷經好幾百年陸續被引入我國的重要物種。
相反,不適當的引種則會使得缺乏自然天敵的外來物種迅速繁殖,並搶奪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進而導致生態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種的減少和滅絕,嚴重危及一國的生態安全。此種意義上的物種引進即被稱為「外來物種的入侵」。由此,這種對等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的外來物種即被稱為「入侵種」(invasive species)。
我們不難看出,「入侵種」不同於「外來物種」,它特指的是有害的外來物種,如前面提到的「鳳眼蓮」「松材線蟲」「大米草」等,其范疇小於「外來物種」;而「外來物種入侵」也不同於「外來物種引進」,它特指的是入侵種經自然或人為的途徑,從原生地傳播到入侵地,並損害入侵地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甚至危及人類健康,從而造成經濟損失及生存災難的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氣候環境等因素的變化,某些在引進後相對一段時期內不具有危害性的物種有可能逐漸會轉認為「入侵種」,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外來種引進的結果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預見性。這也使得外來物種入侵的防治工作顯得更加復雜、棘手。
【入侵渠道】
總體來看,生物入侵的渠道包括以下三種:
▲(一)自然入侵
這種入侵不是人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過風媒、水體流動或由昆蟲、鳥類的傳帶,使得植物種子或動物幼蟲、卵或微生物發生自然遷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來物種的入侵。
如紫莖澤蘭,微甘菊以及美洲斑潛蠅都是靠自然因素而入侵我國的。
▲(二)無意引進
這種引進方式雖然是人為引進的,但在主觀上並沒有引進的意圖,而是伴隨著進出口貿易,海輪或入境旅遊在無意間被引入的。
如「松材線蟲」就是我國貿易商在進口設備時隨著木材制的包裝箱帶進來的。航行在世界海域的海輪,其數百萬噸的壓艙水的釋放也成為水生生物無意引進的一種主要渠道。此外,入境旅客攜帶的果蔬肉類甚至旅客的鞋底,可能都會成為外來生物無意入侵的渠道。
▲(三)有意引進
應當說,這是外來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世界各國出於發展農業、林業和漁業的需要,往往會有意識引進優良的動植物品種。如20世紀初,紐西蘭從我國引種獼猴桃,美國從我國引種大豆等。但由於缺乏全面綜合的風險評估制度,世界各國在引進優良品種的同時也引進了大量的有害生物,如大米草、水花生、福壽螺等。這些入侵種由於被改變了物種的生存環境和食物鏈,在缺乏天敵制約的情況下泛濫成災。全世界大多數的有害生物都是通過這種渠道而被引入世界各國的。
(四)防治外來物種入侵的國際合作及他國的立法實踐
外來物種入侵作為一種全球范圍的生態家現象已逐漸成為導致犧牲多樣性喪失、物種滅絕的重要原因。根據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提供的數據,目前全球瀕臨滅絕危險的野生動物共有10954種,全球魚類的1/3,哺乳類的、鳥類的、爬行類的1/4,都已高度瀕危,如果照此速度發展到2100年,地球上1/3到2/3的植物、動物以及其他有機體將消失,這些物種大規模死亡的現象和6500萬年前恐龍的消亡差不多。[6]
如此嚴峻的形勢,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家逐漸意識到單靠一國的力量根本無法阻擋外來物種的肆意入侵,而積極的國際合作才能更有效地解除外來物種對生物多樣性的危脅。
【嚴重後果】
外來有害生物侵入適宜生長的新區後,其種群會迅速繁殖,並逐漸發展成為當地新的「優勢種」,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安全,具體而言,其導致的惡果主要有以下幾項:
■第一,外來物種入侵會嚴重破壞生物的多樣性,並加速物種的滅絕。
生物的多樣性是包括所有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種和它們的遺傳信息和生物體與生存環境一起集合形成的不同等級的復雜系統。[2]雖然一個國家或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是大自然所賦予的,但任何一個國家莫不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盡力維護本國生物的多樣性。而外來物種入侵卻是威脅生物多樣性的頭號敵人,入侵種被引入異地後,由於其新生環境缺乏能制約其繁殖的自然天敵及其他制約因素,其後果便是迅速蔓延,大量擴張,形成優勢種群,並與當地物種競爭有限的食物資源和空間資源,直接導致當地物種的退化,甚至被滅絕。
■第二,外來物種入侵會嚴重破壞生態平衡。
外來物種入侵,會對植物土壤的水分及其他營養成份,以及生物群落的結構穩定性及遺傳多樣性等方面造成影響,從而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如引自澳大利亞而入侵我國海南島和 雷州半島許多林場的外來物種薇甘菊,由於這種植物能大量吸收土壤水分從而造成土壤極其乾燥,對水土保持十分不利。此外,薇甘菊還能分泌化學物質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長,曾一度嚴重影響整個林場的生產與發展。
■第三,外來物種入侵會因其可能攜帶的病原微生物而對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對人類健康構成直接威脅。
如起源於東亞的「荷蘭榆樹病」曾入侵歐洲,並於1910年和1970年兩次引起大多數歐洲國家的榆樹死亡。又如40年前傳入我國的豚草,其花粉導致的「枯草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每到花粉飄散的7—9月,體質過敏者便會發生哮喘,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甚至由於導致其它並發症的產生而死亡。
■第四,外來物種入還會給受害各國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想要徹底根治已入侵成功的外來物種是相當困難的,實際上,僅僅是用於控制其蔓延的治理費用就相當昂貴。在英國,為了控制12種最具危險性的外來入侵物種,在1989—1992年,光除草劑就花費了3.44億美元,而美國每年為控制「鳳眼蓮」的繁殖蔓延就要花掉300萬美元,同樣,我國每年因打撈水葫蘆的費用就多達5—10億元,由於水葫蘆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也接近100億元。
據美國、印度、南非向聯合國提交的研究報告顯示,這三個國家每年受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經濟損失分別為1500億美元,1300億美元和800多億美元。[4]而據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的報告,外來物種在非洲蔓延迅速,已嚴重破壞了生物多樣性和經濟發展,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多達數十億美元,且報告的起草人霍華德認為,目前所了解到的外來物種給非洲造成的破壞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其對非洲生態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可能要比估計的大得多。
【國際法規】
目前,外來物種入侵作為全球性問題已經引起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的廣泛關注,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國際海事組織(IMO)等國際組織已制定了關於如何引進外來物種、如何預防、消除、控制外來物種入侵等各方面的指南等技術性文件。而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也先後建立了防治外來物種入侵的各種技術准則及指南,並進行了相應的立法,努力加強本國對外來入侵物種的防禦能力及綜合治理能力。
1982年—1988年,眾多科學家開始在環境問題科學委員會(SCOPE)的組織下就外來物種入侵的本質開展討論。
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上,與會各國簽署了「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包括中國),這是有關生物安全的一個最重要的全球性公約。對於外來物種的入侵,《公約》第8條明確規定:「必須預防和控制外來入侵物種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同時《公約》還要求每一締約國應直接或要求其管轄下提供《公約》所規定生物體的任何自然人和法人,將該締約國在處理這種生物體方面有關使用和安全的任何現有資料以及有關該生物體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的任何現有資料,提供給將要引進這些生物的締約國。
此外,與控制外來物種密切相關的兩個國際規則:SPS協議(即《關於衛生和植物衛生措施協議》)以及TBT協議(即《貿易技術壁壘協議》)也都明確規定,在有充分科學依據的情況下為保護生產安全和國家安全,可以設置一些技術壁壘,以阻止有害生物的入侵。
事實上,對於抵禦海洋外來生物的入侵早在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公約》里已明確規定,各國必須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減少和控制由於故意或偶然在海洋環境某一特定部分引進外來的新的物種致使海洋環境可能發生重大和有害的變化。
總的來看,為防治外來物種入侵,目前已通過了40多項國際公約、協議和指南,且有許多協議正在制定中。雖然許多公約在一定程度上還缺乏約束力,雖然各國在檢疫標準的制定上還存在著一些差距和矛盾,但這些文件仍在一定范圍內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國際海事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也正在更加積極致力於加強防治外來物種入侵的國際合作。
放眼世界各國,美國和澳大利亞對於防治外來物種入侵立法舉措值得借鑒。
作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美國政府早在90年代初期就展開了相應的立法工作。199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非本地物種法》,旨在對美國航運實踐進行研究以幫助掌握如何引進外來物種以及如何防止有害物種的引進。當1999年1月首屆海洋生物入侵國際會議在美國馬薩諸塞特理工學院如期舉行後,總統柯林頓簽發總統命令,成立由各部門代表組成的入侵種理事會,該理事會必須與聯邦、州、有關科學家、大學、航運業、環境機構和農場組織等不同單位共同合作,相互協助,開展工作,抵禦外來入侵種。
澳大利亞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防治外來物種入侵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如何防治對農業、林業造成嚴重影響的220多種有害雜草;二是如何解除通過輪船壓艙水攜帶的海洋外來物種入侵的威脅。基於此,1996年,澳大利亞首先從總體上制定了《澳大利亞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策略》,旨在通過制定各種環境影響評價計劃以及建立防治有害外來物種的生物學和其他方法,最大限度地減小外來物種引進的風險。
1997年《國家雜草策略》(1999年最新修訂)由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環境與保護委員會、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農業與資源管理委員會以及澳大利亞林業部共同發布。《國家雜草策略》主要規定了外來雜草管理的3個目標,並明確了政府、社區、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各自的義務、責任,最終提出相應的行動策略。此外,針對雜草的引進,澳大利亞還建立了一套雜草風險評價系統(WRA),通過問題和評分標準的制定,對將有意引進的外來植物進行風險評價。
為了防治海洋有害物種的入侵,澳大利亞檢疫與檢驗局在1991年發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強制執行的有關壓艙水的規范性文件——《壓艙水指南》(1999年最新修訂),要求對所有進入澳大利亞水域的船隻必須服從強制的壓艙水管理。此外,關於壓艙水的排放、報告和檢疫方面的問題在此文件中也行出了詳細規定。
【中國對策】
·我國生物入侵現狀
我國地域遼闊,棲息地類型繁多,生態系統多樣,大多數外來物種都很容易在我國找到適宜的生長繁殖地,這也使得我國較容易遭受外來物種的入侵。
由於長期以來對外來物種的入侵缺乏足夠的認識和系統的調查研究,至今我國仍不能提供較為權威的反映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的目錄資料,雖然國家環保總局曾公布了首批16種「外來物入侵物種」 [7]但實際入侵動植物的數量卻遠不止這些。據初步統計,目前我國已知的外來入侵物種至少包括300種入侵植物,40種入侵動物,11種入侵微生物。其中水葫蘆、水花生、紫莖澤蘭、大米草、薇甘菊等8種入侵植物給農林業帶來了嚴重危害,而危害最嚴重的害蟲則有14種,包括美國白蛾、松材線蟲、馬鈴薯甲蟲等。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16種有害外來物種分別為:紫莖澤蘭,薇甘菊、空心蓮子草、豚草、毒麥、互花米草、飛機草、鳳眼蓮(水葫蘆)、假高粱、蔗扁蛾、濕地松粉蚧、強大小蠹、美國白蛾、非洲大蝸牛、福壽螺、牛蛙。
這些外來入侵生物,目前已然成為我國農業、林業、牧業生產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頭號敵人。
一方面它給我國農業、林業、牧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據估算,僅幾種主要外來入侵種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多達500億元人民幣。
另一方面,它使得我國維護生物多樣性的任務更加艱巨。據調查,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公布的100種破壞力最強的外來入侵物種中,約有一半侵入了我國。與此相一致的是在《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公約》列出的640種世界瀕危物種中,有156個均在我國。因此,維護生物多樣性,全力抵禦外來物種的入侵的工作已刻不容緩。
·我國防治生物入侵立法現狀及存在問題剖析
目前來看,我國尚沒有制定一部專門的外來物種管理法規,更沒有建立外來物種引進的風險評估機制、綜合治理機制及跟蹤監測機制,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防治外來物種入侵的立法工作還處於剛剛起步階段,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立法分散,可操作性不強
目前與外來物種防治相關的法律規定主要散見於《環保法》、《海洋保護法》、《農業法》、《漁業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等法律法規之中,不僅過於分散,不成體系,而且其規定過於原則,針對性和操作性均不強。
如《環保法》雖然涉及到了環境生物的保護,但卻並未明確提出外來物入侵及其防治的問題。又如,經修訂並於2003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農業法》在64條第一款中加入「從境外引進生物物種資源應當依法進行登記或審批,並採取相應安全控制措施」,但時至今日,我國卻沒有建立相應的外來物種檔案分類管理制度及定期調查的跟蹤監測制度,如何進行「安全控制」?
2、缺乏統一協調的管理機構
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防範外來物種入侵的專門機構,涉及的部門包括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環保總局、農業部、林業部等。由於受各自職責所限,在外來物種入侵前的防範及入侵後的應對工作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脫節。令人痛心的是,一些本來可以被拒之門外的入侵種或可以在入侵初期被徹底根治的入侵種,卻由於管理體制的問題,最終肆意擴散和猖獗蔓延,而管理部門也錯失了一次又一次預防和扼制其生長繁殖的大好時機。
3、相關規定仍顯單薄,多項法律制度仍需建立或進一步完善
長期以來,我國外來物種防治的內容都僅僅集中在對病蟲害及疫種的檢疫上,對於風險評估制度、跟蹤監測制度及綜合治理制度都鮮有涉及;對於防治外來物種入侵的目標、程序、手段等也均未涉及。
·我國防治外來物種入侵的立法完善
1、建立統一協調的管理機構
在這一點上,美國的做法值得借鑒。在1999年以前,美國也沒有設立專門機構領導防治外來物種的入侵工作,但日益嚴重的入侵危機和堅決的反入侵的決心促成了美國入侵物種理事會的誕生,而此理事會的主要職責則是與不同級別、不同地區、不同種類的各個部門、機構、單位進行積極協作,並對各部門之間的協作計劃的執行進行監督。
具體到我國,應成立包括檢疫、環保、海洋、農業、林業、貿易、科研機構等各部門在內的統一協調管理機構。此機構應從國家利益,而不是部門利益出發,全面綜合開展外來物種的防治工作。在外來物種引進之前,應由農業或林業或海洋管理部門會同科研機構進行引進風險評估,由環保部門作出環境評價,再由檢疫部門進行嚴格的口岸把關,多方協調行動共同高效開展外來物種的防治工作。
2、完善風險評估制度
要阻止外來物種的入侵,首要的工作就是防禦,外來物種風險評估制度就是力爭在第一時間,第一地區將危害性較大的生物堅決拒之門外。
澳大利亞建立的雜草風險評價系統值得學習。該評價系統根據待引進物種的有關信息、生物學特徵、繁殖和傳播方式以及氣候參數等情況,設計49個問題,通過問卷的方式回答每個問題,再對每一問題的回答給出得分,將所有問題的得分相加,根據最終的得分與標准值的比較來決定是否引進該物種。一般包括三種結果:
一是允許該物種進口;二是不允許該物種進口;三是需要對這一植物進行更多的評價。
通過這樣一種雜草風險評價系統可以表明生態系統受引進物種影響的可能性的大小,從而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危害生態系統的雜草被引進。
我國長期以來對於有意引進的外來物種僅僅是由檢疫部門根據檢疫目錄進行病蟲害及疫種的一般性檢疫,如果外來物中本身沒有病蟲害,或本身不是疫蟲、疫草,則一般卻可以安全過關。因此,對於首次引進或短期內不能發現其危害性的有害生物,沒有對其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導致一大批有害生物堂而皇之地被引進我國。值得慶幸的是,這個問題已在國內引起廣泛關注。2000年12月19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的《進境植物和植物產品風險分析管理規定》(2003年2月1日施行)設專章規定了「風險評估」制度,規定由國家質檢總局採用定性、定量或兩者結合的立法開展風險評估制度。此項制度的建立無疑是我國抵禦外來物種入侵的一項重大的制度進步,但依筆者看來,仍存在兩項不足:
第一,風險評估的主體僅限於檢疫部門,缺乏與其他生產部門及科研機構的協調合作。毋庸置疑,科學的風險評估應當建立在對該項物種的生物學特徵,繁殖和傳播能力,親緣關系各方信息全面掌握的基礎之上,而各部門各科研機構的合作是獲取充分信息的重要途徑:
因此,有關風險評估主體的規定不盡合理,應擴大合作范圍。
第二,缺少評估具體指標的規定,僅僅規定了一些評估時應當考慮的因素,操作性不強。
筆者認為應建立外來物種入侵風險指數評估體系,即根據其遺傳特性、繁殖和擴散能力及其生物學特徵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設置不同的問題,根據回答問題的得分來量化其風險程度的大小,從而使風險評估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3、建立跟蹤監測制度
某一外來生物品種被引進後,如果不繼續跟蹤監測,則一旦此種生物被事實證明為有害生物或隨著氣候條件的變化而逐漸轉化為有害生物後,對一國來講,就等與放棄了在其蔓延初期就將其徹底根除的機會,面臨的很可能就是一場嚴重的生態災害。
由此,我們也不難得出結論:首先應建立引進物種的檔案分類制度,對其進入我國的時間、地點都作詳細登記;其次應定期對其生長繁殖情況進行監測,掌握其生存發展動態,建立對外來物種的跟蹤監測制度。一旦發現問題,就能及時解決。既不會對我國生態安全造成威脅,也無須投入巨額資金進行治理。
4、建立綜合治理制度
對於已經入侵的有害物種,要通過綜合治理制度,確保可持續的控制與管理技術體系的建立。外來有害物種一旦侵入,要徹底根治難度很大。因此,必須通過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的綜合運用,發揮各種治理方法的優勢,達到對外來入侵物種的最佳治理效果。
5、加強檢疫工作力度並建立外來物種疫情報告體系和信息共享體系
一方面,檢疫部門應加強檢疫,嚴厲打擊走私動植物和逃避檢疫事件;在外來入侵物種最易集中進入的地區,加強人員配合,加強檢疫力量。
另一方面,加強科研和信息交流,建立起省、市、縣級的多層次的外來物種疫情的報告和分析系統,並建立外來物種疫情的查訊系統,實現信息共享,從而幫助農戶或飼養戶掌握病害情況,盡量減少風險。
【情況總結】
不同生態系統不同物種的引進給社會經濟及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隨著各國不斷完善現行的法律應對機制,隨著國際合作的不斷深入,防治外來物種入侵的工作必將會取得更大成效,盡管這一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也有一些專家認為,生物入侵也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可怕,並沒有充足可信的證據表明存在有「入侵種危機」。他們認為自然生態系統本身就是在不斷變化的,一直都有一些新物種進入某一個生態系統,而其結果也不一定就是有害的——例如某些地方的生物多樣性會隨著入侵種的介入而增加。
【註解注釋】
①:「外來物種每年給非洲造成數十億美元」〔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3,(4):101
②: 蔣有緒.「生物多樣性研究進展與入世後的對策」〔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3,(10):1
③: 張潤志、桑衛國、孫江華、薛大勇、康樂.「生物入侵與外來入侵物種的控制」〔J〕.前沿,56卷6期:12
④: 陳賽.「外來物種入侵及其環境法律調控准則」〔J〕.新疆環境保護,2002,24(4):32
⑤:「外來物種每年給非洲造成數十億美元」〔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3,(4):101
⑥:蔡守秋.「論生物安全法」〔J〕,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2,(2):4
⑦: 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16種有害外來物種分別為:紫莖澤蘭,薇甘菊、空心蓮子草、豚草、毒麥、互花米草、飛機草、鳳眼蓮(水葫蘆)、假高粱、蔗扁蛾、濕地松粉蚧、強大小蠹、美國白蛾、非洲大蝸牛、福壽螺、牛蛙。
⑧:David Theodoropoulos,'Invasion Biology: Critique of a Pseudoscience'
⑺ 德國小蠊是不是外來入侵生物
昨天我剛寫完一篇有關中國生物入侵的論文,這個我很熟啊,那就告訴你幾個吧強大小蠹 13. 美國白蛾 14. 非洲大蝸牛 15. 福壽螺 16. 牛蛙要是不
⑻ 家裡發現蟑螂了,是不是德國小蠊
那家裡面可有土,,,,或是灰塵多的地方,,,你找一下,,,,這種一般都是喜藏於地下而且較松軟的地方的,。,只有在晚上才出來覓食,,,,,家裡角落裡多放兩個小瓶子,一般掉進去了,它就出不來了,,,,
⑼ 為什麼蟑螂會來到中國了
蟑螂也叫「德國小強」,第一隻蟑螂是在德國發現的,而後通過貨品運輸來到了中國。蟑螂是漸變態的昆蟲,整個生活史包括卵、幼蟲和成蟲3個時期。
蟑螂:
蟑螂,泛指屬於「蜚蠊目」的昆蟲, 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蜚蠊目,俗稱蟑螂,是常見的醫學昆蟲。蟑螂體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頭小,能活動。觸角長絲狀,復眼發達。翅平,前翅為鞘翅後翅為膜翅,前後翅基本等大,覆蓋於腹部背面;有的種類無翅。不善飛,能疾走。不完全變態。產卵於卵鞘內,約有600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活在野外或者室內。
⑽ 蟑螂對於中國來說是外來物種。
蟑螂,泛指蜚蠊目(Blattodea)昆蟲,目前已被發現大約有4000多種。蟑螂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蟲之一,比恐龍還要早一億多年。蟑螂在全世界每個角落生活,中國也不例外。《本草綱目》就有對蟑螂的記載。被列入外來物種的名單的,只是美洲大蠊和德國小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