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如何管理國企

德國如何管理國企

發布時間:2023-02-13 15:51:08

❶ 如何進行國有資產監督管理

如何進行國有資產監督管理?

進行國有資產監督管理,中外各國國有經濟和國有企業發展的實踐告訴我們:國有經濟和國有企業不是搞不好,關鍵是採用什麼方式去搞西方國家如何「看管」國企。
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在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漫長過程中,不斷結合本國的國情特點,探索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體制和方式,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這些成功的經驗,對於我國建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新體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由於國情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和監管方式也不盡一致,但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履行出資人職責卻有著不少共同特徵。 比較完備的國有資產監管法律體系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對國有資產的監管充分體現了以法治為基礎的原則,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建立了一整套比較完備的政策法律體系。從法律角度分析,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法律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公共法,用於規范全部各類企業的行為。如"公司法"、"安全生產法"等;另一類是特別法,主要用於規范國有企業的行為。如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國有資產經營預算、國有資產采購、國有股權處置、國有資產審計等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日本1922年就制定了《國有財產法》,1948年又頒布了新的《國有財產法》,一直沿用至今。紐西蘭也於1986年頒布了《國有企業法》,規定了政府與國有企業的關系是出資人與所出資企業的關系,為政府管理國有企業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據。不少市場經濟國家為了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根據本國的國情建立了嚴格的國有資產經營預算制度和國有資產財務審計制度,對國有資本收益和國有資本再投入實行法制化管理。法國、英國、德國和芬蘭等國,在推進國有企業民營化的過程中,也都通過立法的形式來保證民營化的有序進行。如法國議會1986年8月通過並頒布了《關於民營化實施方法的法律》,對每個行業、每個企業國有資產的退出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和具體的要求。 明確的機構行使出資人監管職責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中,政府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一般都是嚴格分開的。新加坡政府為了強化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的監管,於1974年成立了淡馬錫控股公司,淡馬錫控股公司代表新加坡政府持有並管理政府在國內外各大企業的投資,履行出資人的職責。淡馬錫控股公司接受新加坡財政部監管,定期向財政部提交報告。目前,淡馬錫控股公司擁有21家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這些企業的經營范圍十分廣泛,包括銀行與金融服務業、電信與傳媒業、運輸與物流業、能源與公用事業、基礎設施與工程、房地產等。淡馬錫控股公司的宗旨是"培育成功企業,創造新加坡未來"。淡馬錫控股公司的成立,迅速扭轉了新加坡國有企業經營不善的局面,創造了一系列令世界矚目的驕人業績。法國政府於2003年7月成立了國家參股局,將原來分散在能源、交通、財政等部門的國有資產管理職能集中起來,不論是金融性資產還是非金融性資產統一由國家參股局代表政府行使國有資產出資人的職責。國家參股局的主要職責是:從出資人的角度參與國有企業發展戰略的制定,對國有企業重大投資方向和規模進行管理,組織國有企業的重組和上市,對國有企業運營風險進行管理等。有一些國家雖然沒有設立專門的國有資產監管機構,但政府根據授權在政府現有機構內明確了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如瑞典政府在工交部內專門設立了國企局,專司出資人的職責,統一負責全國國有企業管資產、管人、管事的職能。義大利政府則由經濟財政部國庫司負責國有企業監管職責。芬蘭政府雖然目前實行的是部門分散管理國有企業的體制,但政府已認識到分散管理體制的弊端,正在實施政府統一管理國有資產職能的整合,2004年已正式成立了一個"國有資產管理小組",統一負責研究制定國有資產管理政策和部際協調,計劃於2007年之前正式成立政府統一監管國有企業的機構。 規范的董事會制度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是現代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體制基礎和制度保證。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國有企業管理的一個共同特徵就是遵從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法人治理結構標准,普遍建立了規范的董事會制度,採用市場化的方法選好董事。法國國有企業實行的是董事會領導下的經理負責制。董事會是決策機構,負責決定企業的發展戰略、經營方針和紅利分配,任免董事長和總經理。董事會實行"三方代表制"原則,即國家代表、職工代表、專家代表,各佔三分之一。其中:專家代表是董事會的獨立董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董事會成員由政府提名。為做好董事會成員的提名工作,國家參股局按照職業化的原則建立了董事人才庫。法國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的董事長由政府提名、董事會通過,並根據法律由總統任命。同時法國政府還向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派出國家稽查員,對企業國有資產運營進行監督。國家稽查員是由各相關部門直接選派,常駐企業,可列席董事會,有發言權,沒有表決權。一些國家的公司法規定,董事長可以兼任首席執行官,以保證企業決策的統一和快捷。但英國、瑞典等國的公司法規定,公司董事長一般不兼任首席執行官,董事長是非執行董事。在英國、瑞典的大多數企業,除了首席執行官進入董事會外,經理層其他人員大多都不進入董事會。多數企業董事會均設有專門委員會,為董事會提供決策服務。專門委員會一般包括:提名委員會、戰略規劃委員會、考核與薪酬委員會和審計委員會等。上述委員會基本都由外部董事或獨立董事組成。與其它國家不同的是德國國有企業的決策機構不是董事會,而是監事會。監事會在企業管理中擁有很大的權力,國家通過對監事會成員的任命來體現對國有企業的意志。董事會在德國則是企業經營管理機構。法律規定:在500名雇員以上的國有企業中,設立3至20人的監事組成監事會。監事會成員50%由聯邦政府代表、50%由職工代表組成,其中普通職工、管理人員和國家代表有一定的比例要求。 嚴格的企業經營業績考核制度西方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普遍都建立了嚴格的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考核制度,並始終堅持經營業績考核與薪酬獎懲緊密掛鉤,採用多種方式優化企業負責人的薪酬結構,最大限度地把對企業負責人的近期與中長期業績考核和相應的短期與中長期激勵結合起來。法國對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董事會的考核主要採用簽訂經營目標合同的方式進行,通過合同來確定企業經營目標。目標合同每年簽訂一次,不僅有年度目標,而且還有長遠目標;不僅有經營目標,而且還有公共服務目標,具體指標根據不同的企業、不同的要求來選擇。目標合同完成的好壞,直接同企業董事會成員的薪酬和任免掛鉤。法國國有企業經營者的薪酬由基薪和績效年薪組成,薪酬水平要比公務員高很多,但比民營企業低30%左右。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為了有效地提升所屬企業的經營業績,全面採用經濟增加值(EVA)的考核方法,不僅大大提高了經營者資本成本和股東回報的意識,而且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業績。 比較完善的國有企業運營監測體系為了防止國有企業經營風險並促進其提高經營業績,西方市場經濟國家都遵循國際會計准則,建立了較為規范的企業信息披露制度。法國國家參股局建立了月度報表報送制度,企業必須每月向國家參股局提交經濟運行報表,其內容包括主要財務指標、主要經濟運營指標、重大經營活動以及重大對外投資等;並建立了企業主要領導定期或至少每年一次與國家參股局會晤制度,介紹企業整體發展狀況、市場前景及企業發展戰略等;要求企業指定專門部門與國家參股局建立經常性的接觸。法國參股局還要參與國有企業年度財務預算的論證,並對年度財務決算進行審批。法國政府還建立了國家審計院,對國有企業財務會計事項進行審查。瑞典工交部國企局還設有專門的分析員,定期分析行業和私營企業的主要經營指標水平,對比後提出國有企業的相應指標建議。每年11月起,國企局就要對國有企業的董事會業績進行分析、評估,包括董事的表現、能力等,向工交部部長、主管副部長提交報告。美國、英國等國家政府要求,不論是國有上市公司還是非上市公司,都要建立公開透明的財務報告制度,企業的月度、季度、年度財務報告都要通過網站等方式按期向社會公開,接受政府和全社會的監督。我國國有資產監管體制的改革,特別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成立,是我國在過去近三十年國有經濟和國有企業改革基礎上的繼續和深化,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組建的管資產、管人、管事相結合的新體制,不僅第一次實現了政府層面上公共管理職能和出資人職能的分開,實現了政企分開,而且也解決了國有企業出資人長期缺位的問題。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按照黨的十六大確定的改革發展目標,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方向,認真學習和借鑒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成功經驗,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有資產監管新體制就一定能夠在我國盡快建立起來!

❷ 國外國有資產幾種典型的管理模式

這里所說的國有資產管理,主要是指對經營性國有資產的管理,亦包括存在於國有企業中的國有資產的管理。世界各國對經營性國有資產的管理模式因國情不同,存在著許多差異,大致說來,主要有以下幾種典型的管理模式:
第一,以控股機構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其基本特點是,政府主管部門通過設置大型控股公司來實現對國有資產的管理。在大型控股公司之下一般還設有專業控股公司,具體管理和經營所屬企業,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控股公司體系。
義大利是實行這種管理模式的代表。其他西歐國家如奧地利、瑞典等,某些發展中國家如新加坡、尚比亞等也採取了這種管理模式。在這些國家,往往設置若干個大型綜合控股公司,由一個政府主管部門專門負責管理這些綜合控股公司。
第二,以財政部為核心的管理模式。其基本特點是,由財政部作為國有資產的所有者代表,對各行各業的國有企業進行統一管理和監督。德國是以財政部為核心的管理模式的代表,類似的還有英、法、美、日等國。
在德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中,財政部處於核心地位。財政部負責審批國有企業的成立、解散、合並、股份購買與出售等重大資產經營決策措施,規定國有企業必須向政府提交的資產經營計劃,如銷售、投資、財務、人事計劃等、並以股東身份負責選聘聯邦一級主要國有企業監事會成員,以及管理有關企業資金供給方面的事務。政府每年由財政部長主持召開一次聯邦一級的國有企業管理部門會議,就國內經濟狀況、目標、存在的問題和財政政策進行總結報告,並就國有企業發展問題進行討論。財政部主要通過監事會控制國有企業,雖然財政部不直接給企業下達指令,但通過對監事會成員的任免、控制資金的投入以及對企業財務進行檢查,對企業發展施加的影響是巨大的。
德國國有企業的最高領導和決策者不是董事會,而是監事會。監事會的成員包括股東代表和職工工會代表,兩方人數相等。股東代表由財政部長選定,但主要來自私人公司的董事或經理、銀行家和經濟專家,政府官員很少。監事會主席由財政部長推薦,副主席由員工代表擔任。監事會中所有員工代表由企業協商推選,但需報財政部審核。監事會的主要職責是:負責組建公司的董事會;討論和審校董事會的重大決策,如企業的設立和關閉、購買或出售,100萬馬克以上的投資決策,500萬馬克以上的貸款決定,高級管理人員的任免等;審核企業的中長期計劃,包括銷售計劃、投資計劃、財務計劃、人事計劃等;聽取和討論董事會的報告,審核公司的經營狀況,包括經營活動的財務結果、銷售狀況、生產狀況、各種經營方針和政策等。總之,公司活動的重大問題只有取得監事會的同意,董事會才能作出最終決定。
然而,德國的國有企業仍擁有相當大的經營自主權,無論是聯邦政府還是州政府,其政策都是對其參股企業實施間接管理。企業的經營績效主要是用市場指標來評價,而不是以實現政府政策目標所作出的貢獻來評價。同時,政府也不絕對要求企業按照政府制定的目標組織經營,而是希望國有企業在與私營企業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
第三,以綜合協調機構為中心的多部門管理模式。印度是這種管理模式的代表。 印度政府設置了一個具有咨詢、服務和監督性質的國有資產管理職能機構公營企業局。這個局並不獨立行使國家所有者職能,只是一個為政府各部門更好地行使所有者管理職能提供服務的綜合協調機構。
從整體上看,政府對國有企業的管理主要是通過各主管部門實現的。主管部門通過下達計劃指令對所屬國有企業進行全面控制,負責任命企業董事長和總經理。議會、總審計長以及其他政府機構與企業之間的對話一般也是由主管部門安排。當國有企業經營中需要追加資金和涉及外匯交易時,財政部便出面參與管理。該部在國有企業董事會中的代表負責監督企業的財經紀律。政府其他部門也試圖在國有企業經營決策中堅持本部門的利益,並宣稱有權干預企業事務。如能源部和交通部在很多情況下為國有企業提供動力、燃料及其他生產所需物資,它們便需要在這些或那些事務上對企業提供咨詢和建議。此外,計委也對企業投資項目進行監督,並定期收集企業經營信息。
(權錫鑒 曹洪軍/中國國資網)

❸ 德國企業為什麼這樣強

首先定義德國企業。這里提到的德國企業都是私有企業。德國絕大多數都是私企,佔全部企業的95%以上,只有極少部分企業有政府股份,例如德國聯邦鐵路。為何聯邦鐵路有政府參股呢?原因很簡單:這個企業不賺錢。為什麼不賺錢呢?因為德國空運發達、公路運輸及其便捷。眾所周知,德國高速公路四通八達,而且不限速、不收費,以至於人們出行大都選擇開車。但是,在此情況下為什麼還要堅持鐵路運營呢?這就是社會公平。在一個社會里,一定有不能開車、不會開車或沒有車開的人,他們遠行大多依靠鐵路。因此,政府必須讓火車跑起來,即使賠錢,這就是政府必須提供的公共服務。我經常講,天下國企一家親:只要沒有壟斷資源,包括資金、人才、技術和市場,就一定會虧損。在德國法蘭克福不遠處有一家葡萄酒庄,老闆去世後沒有繼承人,於是就由市政府接管。可惜,無論政府派去的人如何經營均無法實現盈利。在長期虧損的情況下,市政府扛不住了,只好尋找新東家。最後,這家酒庄被一個浙江老闆購得,並在當年實現盈利。所以,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德國,只要公平競爭,私有企業就一定比國企強。德國的企業基本上都是私有企業,它們的確很強。何以見得?首先,我們來看德國的經濟。自2008年全球性經濟危機爆發以來,歐洲經濟就沒有很好地恢復過。特別是在歐債危機的影響下,歐洲經濟更為艱難。盡管如此,德國經濟一直表現亮麗:2010年經濟增長3.6%, 2011年3%, 即使在今年最困難的情況下,德國經濟也有0.8%的增長,而明年經濟預計將會回升到1.8%。別小看德國經濟的增長率,表面看來數字不高,但質量不可小視。德國3%的增長率起碼相當於中國經濟增長的10%。 因此,如果沒有德國的中流砥柱作用,歐債危機將會進一步蔓延。德國經濟之所以這么好,當然是因為德國企業很強。其次,德國是全世界企業隱形冠軍最多的國家之一。什麼是隱形冠軍?有三條標准:第一、產品市場佔有率是全世界第一第二,或歐洲第一;第二、年營業額在5000萬至10億美元之間;第三、名不見經傳。像這樣的企業,僅2006年德國就有1130家。我們說德國企業強大,還有另外一個標准:企業壽命。在中國大陸,中小企業壽命大致在2.5-3年之間,而德國企業至少達到12年以上,因此,德國到處是百年老店。這就是差距。還有一個更為可怕的是德國企業的定價權。何謂定價權?就是我確定的價格,買家不能討價還價。據統計,在全世界,三千多種德國產品具有說一不二的定價權,可以賺取高額利潤,而且不買也得買,因為德國產品具有這樣的特點: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德國企業如此強大,那麼內在的動因是什麼呢?根據我在德國的長期觀察,現總結為以下幾點:一、堅持高質量和高價格戰略不動搖。德國產品高質量、同時也高價格,這是人人皆知的。要做到這點其實並不容易,因為,即使產品質量很好,但很多買家往往對高價格望而卻步,但德國企業在產品高質量和高價格的態度上從來堅定不移。僅以德國博世公司為例,這家企業生產汽車零配件和汽車維修工具。如電鑽等。大家知道,如果汽車配件和維修工具質量太高,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汽車的零配件和維修工具不容易更換。例如,博世公司生產的電鑽頭,可能一根鑽頭能用很長時間,而其他公司生產的很快就壞掉。產品太經久耐用,對博世公司來說反而不是什麼好事,這家公司因而在一段時期陷入經營困難的境地。出路要麼是降低質量,讓汽車購買者經常換零件;要麼是降低價格,讓人更願意更換產品。這時候,董事會對公司戰略進行討論。討論的結果是,所有的董事都反對降低產品質量,而多數董事則反對降低價格。怎麼辦?公司決定,既不降低質量,也不降低價格,而是尋找新的市場。這個市場就是美國。為何?因為美國車又粗又笨,也很容易壞。博世公司把重心放到美國,很快就起死回生,重新煥發生機。之後,中國汽車市場發展起來,博世公司就有更大的市場空間了。二、德國企業強大的根本原因是人才。在企業中,最重要的人是領導者。德國領導者的優秀素質很多,其中憂患意識是不被人注意到的。例如,德國有一個全球五百強企業,名叫辛克全球貨運。該公司董事長Portatius先生在美國次貸危機剛爆發的時候就把自己的股份都賣掉,專做風險投資。目前已購買了德國最大的教育集團,該集團擁有66家職業學院、三所國家承認的大學和3所進修學院。從現在的結果來看,Portatius先生所做的事情似乎也沒有什麼,但仔細分析,他的決定很了不起。為何?你現在知道,美國次貸危機演變為美國金融危機,隨即發展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但是,當時誰能預料得到並通過邏輯推斷出來呢?這種憂患意識其實也就是一種前瞻性的眼光。德國領導者的憂患意識還表現在其他方面。例如,上個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就有人擔憂魯爾區的未來,有人甚至喊:魯爾區快死了。為什麼呢?因為魯爾區賴以生存的是煤炭和鋼鐵產業,而煤礦和鐵礦快要被挖光了。怎麼辦?於是企業領導者開始思考企業轉型升級。大企業如克虜伯公司就決定拋棄鋼鐵粗加工,轉而生產鋼鐵高附加值產品。比如,克虜伯的無縫鋼管全世界最牛,即使善於模仿的小日本也做不出這樣質量的產品。大企業如此,小企業呢?同樣。很多做配套的中小企業也在轉型升級,它們紛紛在產品和技術上下工夫,打造全世界要麼獨一無二的產品,要麼是最先進的工藝技術。這就是德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今天,魯爾區不僅沒有死,相反還活得很好,大量的中小企業正煥發著蓬勃生機。德國重視教育,這是德國企業保持長盛不衰的核心動因。德國高等教育免費,為企業源源不斷地提供高質量的管理和市場人才,而德國獨特的職業教育模式為德國的技術人才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因此,學習德國,就是要學習德國在人才培養上打提前量。在企業還沒有入住的時候,政府就要下大力氣開始培養人才,讓企業隨時有人才可用,這才是解決企業問題的根本所在。同時,還要在環境問題上打提前量,不能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而是先保護好環境,讓企業在優美的環境中運營。祝遵義國家級經濟開發區越辦越好,發展勢頭蒸蒸日上。 #鳳凰名博遵義行# 註:這是我在遵義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慶典暨發展論壇即興演講的回憶。由於時間關系,只講到魯爾區的發展。

❹ 德國統一後,東德的國企是如何處理的

德國統一後,東德國的國企被大規模地私有化,業績不好的,直接倒閉;業績好的,拿去低值拍賣;事關國家經濟命脈的直接接管。

很明顯,德國讓東德國的國企直接倒台,雖然不得民心,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東德國經濟上的發展,但是這對於德國的統一大業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我們有理由相信,德國在經濟上起到的干預作用,給德國的未來鋪好了大路。

還記得秦朝時候的焚書坑儒嗎?就是要保證思想的統一,保證文化的統一,為的就是國家的統一!

❺ 德國統一後,東德的國企是如何處理的

二戰之後,德國分為東德和西德,分別被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分區佔領,東歐劇變後,德國進行了正式的統一。但是統一後遇到了一個問題,之前的東德和西德的經濟體制完全不一樣,企業競爭力差距較大,東西兩部分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最終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為了解決這一社會問題,採取的措施是,對東德國有企業進行體制私有化改革。

德國政府還對東德地區的創業給了大量政策和資金方面的支持,各個州都設立了經濟合理委員會,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相關咨詢服務,第一次創業的創業者能更容易地得到銀行小額貸款和政府資金支援。

❻ 我想知道外國的國有企業是如何管理的

國外的國有企業,以美國為例,經營得確是很不錯。他們的主要方式是國家控制絕對股,由政府有關部門向社會聘任經理人員負責經營管理。實際上,我國現在的做法就是借鑒他們的。但是,為什麼他們的能經營得好,而我們的卻做不到;為什麼他們的很規范,我們的就顯得很混亂呢?根本原因在於社會的法治化程度不同。以美國和德國為代表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採取嚴刑峻罰,在包括國有企業經營等各個方面實行法治化管理,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例如對於股票市場,通過相關的法案後,一律嚴格執行,嚴肅打擊托拉斯,保護中小股民利益,對應向股民公開的,一律嚴格公開,堅決打擊虛假上市等欺騙股民的行為,安然事件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而且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在上個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之後,充分借鑒了馬克思《資本論》關於資本主義滅亡的提示,及時控制住必要的國有企業,實際上是實行了社會主義化的資本主義,在嚴刑峻罰下,整個經濟環境趨於規范化、法治化。

至於張維迎所說的"國有企業私有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這是針對部分應採取民營企業方式不適合國有企業管理的企業來說的。我不認為什麼都私有化這個社會就會好起來,關鍵還在於法治化程度,在於政府的信譽度,在於中央的權威。如果社會法治化程度還是這么低,政府的信譽度還是這么差,中央的權威還是這么弱,那麼私有化程度越高,經濟發達程度將會越差,社會貧富差距也將更大!

❼ 德國工人終身都不換東家,他們的公司是如何管理員工的

眾所周知,德國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所以在德國,各種企業也非常多,而其中甚至有非常多的員工在一家企業工作20年以上,所以除去工業工藝的精湛和嚴謹之外。德國企業最強大的名片就是員工的忠誠度非常高。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德國企業文化中老闆對員工是非常尊重的。其次就是國家的勞工政策非常強大,甚至可以說德國勞工的制度是世界上最高的。最後就是工資非常高,基本上所有的德國企業對工人的工資出手都非常大方。

最後就是德國企業對工人的工資非常重視,往往出手非常闊綽。這樣一來就導致了德國企業往往以給員工高工資為榮。比如寶馬工廠的工人薪資按照小時進行計算,一個小時工資為40歐元,一周工作40個小時,這樣一來,一個熟練的工人的月薪基本上為6400歐元左右。

閱讀全文

與德國如何管理國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