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國軍隊為什麼一定要打下斯大林格勒
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國軍隊為什麼一定要打下斯大林格勒?首先,從地圖上看,斯大林格勒是蘇聯中央地區通往南方重要經濟區域的交通咽喉,若德軍攻佔斯大林格勒,向北可攻莫斯科,向南可出波斯灣,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是蘇聯糧食、煤炭以及石油的主產區,因此,斯大林格勒可謂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在這個“兵家必爭之地”爆發了一場二戰中甚至人類戰爭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也就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這場戰斗持續了整整199天,預計雙方共傷亡200萬人以上,當時蘇軍的指揮官分析了整個斯大林格勒局勢以及雙方的作戰特點之後,制定了相關的戰術。採取擁抱敵人,命令部隊必須死死的貼住德軍,也就是說,不管德軍打倒了多少蘇軍,蘇軍後續部隊馬上就會增援到位,簡單點說就是採用車輪戰,硬生生把德軍給耗死,這個戰場就猶如一個“人命收割機”。
『貳』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奪取巴庫油田的意義(對當時或現今的意義)
德軍二戰以來最終的原因就是缺少燃料,沒有油坦克飛機都不能作戰。都說德軍坦克用汽油機不明智實際上德軍當時沒有足夠的柴油用於坦克,而是給了潛艇。坦克飛機的燃油通過煤炭液化提煉的。奪取可油田意味著德軍有了最後的石油保障。
『叄』 二戰時,蘇聯方面為何要不惜一切代價,去死守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1942年的6月28日的一天,德國第6集團軍向斯大林格勒推進,蘇軍把組建的坦克集團軍投入戰斗,但被德軍殲滅。到7月底,德軍第4裝甲軍團也加入到進攻斯大林格勒的戰斗,此時,德軍的兵力有25萬人,740輛坦克和1200架飛機。
單是政治因素,列寧格勒更重要。是軍事生產,斯大林格勒更重要。斯大林格勒戰役失敗後,德國的軍事行被迫結束了,一切是為了巴庫油田。油田年產量高達1000萬噸。雖然說是德的戰役目的,蘇聯也一樣。
『肆』 第二巴庫的介紹
「第二巴庫」為伏爾加—烏拉爾油氣區舊稱。俄羅斯次於西西伯利亞的第二大石油工業區。在伏爾加河中游同烏拉爾山脈之間。總面積70 萬平方公里。十八世紀即發現油苗,1929 年開始工業開發,由於巴庫油田產量嚴重下降,五十年代後期起大規模開采。為區別巴庫油田故取名第二巴庫。目前為止共發現800 處油田,500 處氣田。主要油氣田有:羅馬什基諾、奧倫堡、杜伊馬茲。
『伍』 中東那麼多石油,二戰時期希特勒怎麼沒入侵呢
中東地區坐落在地中海東部與南部一帶。中東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富足的地區,因為在這里有其他地方找不到的資源。石油是全球不可或缺的資源這也就導致了如沙特、伊拉克、科威特都靠豐富資源而迅速崛起。不只是現代在歷史上,中東也有過奧斯曼帝國這樣輝煌的王國。但是奇怪的是在二戰時期,希特勒卻沒有入侵中東,其中有著怎樣的隱情呢?
其實在整個二戰時期,德國一直都對石油需求很大,也一度石油短缺。所以在當時德軍非常想得到巴庫油田,這樣既可以打擊蘇聯人,德國還能賺到一大筆。這樣的好事,德國軍隊怎麼會不幹。可是想法很美好,實施起來就不太容易了,德國以為自己能快速的打一場漂亮仗。結果被牢牢的粘在蘇聯,一個個精銳師團都深陷蘇聯的積雪中。北非戰場上,德國也不能取得壓倒性優勢。隆美爾再能打,也起不到什麼扭轉性作用。一個個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雙方不斷陷入膠著狀態。即使德國對中東有興趣,也是心有餘,力不足。
『陸』 二戰時,德軍的石油從哪裡來的有沒有受到攔截
奧地利,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羅馬尼亞——————————————。
『柒』 丘吉爾為什麼轟炸巴庫油田
重要戰略資源要地,以防落入敵手
『捌』 二戰期間德國為何不遠千里一定要拿下亞塞拜然首都巴庫
在我們很多人的影響當中,靠著石油發展起來的富饒國家是中東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或是亞洲的汶萊。然而在我們亞洲還有著一個國家也是靠著賣石油發家致富的,這個國家就是亞塞拜然了。也正式因為這一點,二戰期間德國不遠萬里非要將亞塞拜然的首都巴庫拿下的原因了。
亞塞拜然是個內陸國,位於世界上最大湖泊(兼最大鹹水湖)裏海(面積38.6萬平方公里)的西岸。這里的石油資源非常豐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就有20億噸。也因為巴庫發現了石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巴庫這座石油之城,差點左右了人類歷史的走向。
德國實在太缺油了。之前主要依靠羅馬尼亞的石油,但遠遠不夠德軍用的。巴庫產油區是當時蘇聯石油供應的最大來源,僅在1940年,蘇聯全國所消耗的石油,有71%來自巴庫產油區。再把范圍擴大至高加索山脈附近,這里所生產的石油,占蘇聯全國產量的90%。在當時,蘇聯還沒有開采西伯利亞的油田。
希特勒盯上了巴庫產油區,目的有兩個:摧毀蘇聯的抵抗能力;獲得巴庫的石油,為德軍征服世界提供源動力。
咱們都知道德軍進攻斯大林格勒(伏爾加格勒),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得轟轟烈烈。德軍為什麼要進攻蘇聯南線的斯大林格勒?看地圖就明白了,斯大林格勒的南邊不遠,就是巴庫產油區。在德國和蘇聯沒有翻臉的1939年,蘇聯還向德國出口了90萬噸石油,這已解決了德軍缺油的燃眉之急。
換言之,只要德軍攻陷斯大林格勒,拿下巴庫產油區就不在話下。德軍有了石油,不要說蘇聯沒油可用,就是英美,也要不停地的顫抖。
蘇聯已看破德軍的企圖。管理層告訴新上任的石油工業副主管,說希特勒要是拿下巴庫,送你一顆子彈。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必須破壞油田。可之後你不能在第一時間恢復生產,再送你一顆子彈。
德國盯上巴庫產油區,嚇壞了蘇聯,以及英國和美國。英國就說高加索的石油要是被德國佔領,德國可以短時間內讓這里的石油產量增加數倍。不僅是蘇聯,英國也跟著一起玩完。
英國和法國曾考慮一個計劃,就是炸掉高加索的油田。1940年1月,法國就打算和美國合作,炸掉高加索、特別是巴庫地區的油井。英國也是這個態度,但他們的目的是圍魏救趙,通過炸掉巴庫油井,讓蘇聯無油可用,從側翼支持北歐國家芬蘭與蘇聯的戰爭。
芬蘇戰爭很快就結束,接下來是德蘇戰爭,蘇聯成了英法的盟友。對英法來說,蘇聯能控制高加索油田是最好不過了,實在不行,也可以考慮炸掉這里的油田,絕不能讓希特勒在這里帶走一滴石油。
先不說要巴庫了,就是巴庫以北的克拉斯諾達爾,這里就有油井1300口。英國建議蘇聯把這些油井全部堵死,咱們不用,也不能讓德國用。英國的建議倒沒有錯,假設蘇聯和德國都不用石油,最終吃虧的還是德國,畢竟是個資源緊缺的小國。蘇聯不用石油,也有其他資源可用,蘇聯的面積實在太大了。
蘇聯調來大批水泥,把水泥倒進每一口油井裡,打造一個巨型水泥塞,深約20米。德軍距離高加索的產油區非常遙遠,等他們打到高加索時,面對的是一口口根本不出油的油井。
德國不信邪,調來很多先進的石油鑽機,下達命令: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油井鑿通。「很遺憾」,德國人白忙活了,這1300口油井中,一口能打出油的都沒有。
蘇聯在德軍進入之前,已炸掉了煉油廠,德國無油可用。只能採取最笨的辦法,重新鑽探新的油井,但蘇聯顯然不會讓德軍從容挖油,給自己掘墓。4個蘇軍的西伯利亞師南下,阻止了德國的計劃。
德軍雖然渴望得到儲量更為豐富的巴庫產油區,只是蘇軍成了攔路虎,德軍始終沒能踏足巴庫。試想,如果德軍控制巴庫產油區,蘇聯肯定撐不住。蘇聯倒了,德國就可以全力進攻英國……
『玖』 二戰時候德國進攻蘇聯,北路聖彼得堡,中路莫斯科,南路蘇聯糧倉烏克蘭以及巴庫的油田
1)從根本戰略上:蘇聯太大,戰線太長,德國根本動員不出足夠的力量,因此根本不可能去進攻所有的戰略要點。在希特勒心中,聖彼得堡相對於其他目標是小目標,連北方集團軍群的坦克部隊到時候都要抽調去莫斯科歸中央集團軍指揮,怎麼可能有力量去進攻邊遠的摩爾曼斯克呢?
2)從地里環境上:如果要進攻摩爾曼斯克,需要動用德國的挪威集團軍和芬蘭軍隊,挪威地域狹長,對面又是賊心不死的英國,德國海軍又沒有制海權,瑞典中立,德國根本不可能配給挪威集團軍一個強大的軍隊去進攻摩爾曼斯克。至於芬蘭軍隊,剛從蘇芬戰爭緩過來,能在卡列利阿地峽從北面威脅列寧格勒就不錯,就別指望它還能進攻摩爾曼斯克了。
3)從摩爾曼斯克的戰略價值上看:摩爾曼斯克是蘇聯接受外援的起點港口,運到摩爾曼斯克的物質還是要經列寧格勒運送到各地。如果打下列寧格勒,掐斷運輸通道,那打不打摩爾曼斯克就沒有必要了。
4)從列寧格勒戰役和蘇德戰爭的戰局上看:打下列寧格勒是主要目標,但最主要的目標是要在蘇聯反應過來以前快速佔領莫斯科。因此列寧格勒戰役應該速戰速決,集中優勢兵力沿波羅的海直搗列寧格勒,芬蘭軍隊從北面牽制夾擊,在列寧格勒外圍迅速形成包圍圈佔領列寧格勒,然後抽調軍隊壓向莫斯科。至於幾百公里以外的摩爾曼斯克,等拿下列寧格勒和莫斯科之後自然不攻自破。
『拾』 從戰略上看斯大林格勒戰役必然性,德國為何不斷豪賭
二戰時候的納粹德國,進攻蘇聯,從一開始就是一場豪賭!即便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失敗之後,他們依然有繼續賭博的訴求和動力。很多人都困惑,為何斯大林格勒戰敗之後,德國可以在數個月後恢復,進而發動庫爾斯克戰役。
其實是不了解德國戰爭潛力的真相,與德國而言,當時並不存在恢復進攻能力的說法,因為德國的進攻能力其實一直存在!
(兵工廠產能全開)
此消彼長之間,德軍的戰鬥力恢復其實就是必然!百萬大軍,數千坦克,加上無數的支援裝備構成了德國再一次發動大規模戰役的基礎。唯一要等待的不過是囤積石油,因為那個無法生產於是,數個月之後!德國又一次進行了一場豪賭,這豪賭就是庫爾斯克戰役。但是,這一次囤積的石油,其實是不夠的,原因也很簡單,隨著第二戰場的開辟,隨著盟軍的不斷深入,原本德國閃電戰的基礎,羅馬尼亞的油田,陷入了盟軍的空襲之中,產能不斷降低,最後幾乎與沒有!准備不充分的庫爾斯克戰役嗎,就在這一冒險的境地下開始了!
最後豪賭沒有奇跡,德軍投入近百萬兵力無數戰略裝備進行的戰爭依然失敗!德國再也沒有了戰略主動權,反而步步後退,一敗再敗!除了阿登反擊戰那迫於無奈的沖鋒,在沒有一次像樣的反擊。
失去斯大林格勒戰役,沒有如預期中戰略高加索巴庫的油田,成了德國的催命符!無論你軍事工業多麼發達也好,民心多麼萬眾一心也好,沒有現代工業血液的石油,一切都是偽命題。
德國就這樣敗在了戰略資源手上,不知希特勒看見此結果,有沒有後悔,在三路出擊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不斷削弱原本主攻的南方某集團軍群兵力去攻打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