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意志帝國的國家制度
德意志帝國是容克-資產階級專政、帶有濃厚的封建主義、軍事官僚主義和資本主義色彩後起的國家。德意志帝國的統一道路決定了國家的君主主義、容克主義和軍國主義的特徵。
1871年4月16日通過的德意志帝國憲法,宣告德意志帝國是君主立憲制(二元制)的聯邦制國家。
帝國元首是皇帝,由普魯士國王擔任,有任命宰相和高級官吏、召集和解散議會、宣戰、媾和的權力,同時是軍隊的最高統帥。
帝國宰相由普魯士首相擔任,只對皇帝負責。
立法權屬帝國國會和聯邦議會,後者由各邦政府任命的58名代表組成,普魯士在議會中佔有決定性,可以否決帝國國會通過的議案。帝國國會由普選產生,其預算權和立法權受聯邦議會制約。
帝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皇帝和宰相,容克資產階級在各級政府和軍隊中享有特權。 德意志帝國前期,內外政策的實際制訂者是俾斯麥。其對內政策的出發點是維護普魯士和容克的特權,照顧大資產階級的利益。
1872年開始反天主教會的文化斗爭,1878年公布《社會黨人法》,1879年採取高額保護關稅政策。外交政策是以爭霸歐洲大陸為目標的大陸政策,為此1873年恢復德、俄、奧三皇同盟,1882年訂立德、奧、意三國同盟。
1888年威廉一世去世,其子腓特烈三世僅在位99天即病逝,其孫威廉二世即位後於1890年將俾斯麥解職,以加強自己的決策權。
90年代後期,資產階級同容克之間進一步融合,對外積極擴軍備戰,赤裸裸地宣揚侵略、擴張、強權和殖民主義,推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0世紀初,國內矛盾加劇,與英、俄、法等老牌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也日趨激化,終於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德國在戰爭中失敗,1918年的德國十一月革命推翻霍亨索倫王朝的統治,德意志帝國終結。 容克原指無騎士稱號的貴族子弟,後泛指普魯士貴族和大地主。起源於16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基本消亡。在德國文獻中容克被分為作戰容克、宮廷容克、議院容克和鄉村容克等不同類型。
在德國歷史上真正起過較大作用的是鄉村容克。鄉村容克指普魯士的貴族庄園主,主要是征服易北河(Elbe)以東地區並在那裡進行殖民的德意志騎士領主的後裔。他們集領主權與鄉村政權於一身。
16世紀,容克為了擴大穀物生產,大量強占易北河以東農民的份地,以農奴的勞役經營商品生產性的大庄園經濟。鄉村容克具有粗獷、暴戾、眼光狹隘的特點。
年,勃蘭登堡大選帝侯腓特列·威廉賜予容克以「完全支配」農民的權力,並給予免稅等大量經濟優惠。
在1807年開始的施泰因和哈登堡改革中,容克受到重大打擊。
19世紀以來普魯士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全面瓦解了容克的經濟基礎——封建庄園。為此普魯士王朝把重要軍官職位和政府官位賜給容克作為補償。
1848年德國革命後,容克的庄園經濟逐漸轉變為資本主義性質的農場,大部分容克開始資產階級化,但仍保留許多封建殘余。在容克庄園中,雇農仍然處於半農奴的地位。
這種在保留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條件下,用資本主義剝削逐漸代替農奴制剝削的方式,被稱為普魯士道路。
容克地主階級在政治方面屬於極端的保守主義,主張君主專制,崇尚武力,贊成對農業採取保護主義,其代表人物是俾斯麥。
1871年普魯士「自上」統一德意志,標志容克資產階級統治的最後形式。帝國國會中的德意志保守黨和國會外的農民同盟均代表容克利益,軍隊中的軍官也多出身於容克,從而使整個德意志帝國打上容克的烙印。
魏瑪共和國時期,容克敵視共和政體,支持阿道夫.希特勒執政。
Ⅱ 德國是如何實現鐵血統一的
德國的鐵血統一是歷史上的一段傳奇,不同的人對其有不同的見解,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時代的輝煌,而不得不提的功臣就是德國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俾斯麥了,他是德國近代史上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他是「從上至下」統一德國的代表人物,他使得德國邁向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
以上三步就是「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鐵血統一」政策,他採用這種政策,終於使德國走上統一。他的步步為營,縝密細致,也正是令我欽佩的地方。
毋庸置疑,德國的統一是歷史的必然,「鐵血統一」的政策下德國經濟發展是進步的,但是,統一後的德國實力逐漸強大,可能是這種「鐵血統一」政策的不斷影響,德國逐漸成為世界戰爭的策源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這也正是人們對鐵血政策褒貶不一的根源所在,但單看這次的問題,那麼俾斯麥的「鐵血統一」三步的政策必然是有重大作用的。
Ⅲ 為什麼德國分東德、西德。他們是怎麼執政的。
1949年5月10日 德國被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1949年5月10日,德國西部統治1990年10月3日零時,對於8000萬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人民來說,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時刻,在柏林帝國議會大廈前,伴隨著聯邦德國的國歌聲,特製的旗桿上徐徐升起了黑紅黃三色的聯邦德國國旗。這一儀式向全世界宣告,分裂長達45年之久的德國重新統一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為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兩個國家。1955年又分別加入華沙條約組織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兩德長期相互對峙。1989年底,民主德國政局發生激烈變化。1990年3月,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德梅齊埃上台組閣,兩德政府正式談判統一問題。5月18日,簽署了關於建立兩德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規定從7月1日起,兩德都使用西德馬克,國家的經濟基礎是社會市場經濟,實行西德的勞動法規。8月31日,又簽署了關於兩德實行政治統一的第二個國家條約。規定民族恢復1952年7月行政區劃改革前的5個州建制,東西柏林合並成一個州,於10月3日按西德《基本法》集體加入聯邦德國。 9月12日,兩德外長又與美蘇英法外長簽署最後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使德國的統一得到前戰勝國的同意。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兩德實現統一。12月2日,全德舉行議會選舉。基督教民主聯盟獲勝,科爾任統一後德國的第一任總理。 1990年10月2日,原民主德國的國旗徐徐降下,分裂45年之久的兩個德國即將統一。 背景資料:德國分裂與統一大事簡記 進入70年代,東、西德雙方敵視、對峙態度有所緩和。197 2年5月26日,東、西德政府在柏林簽署第一個國家間條約,即關於運輸和交通的總協定。 1972年12月21日,西德和民德簽署《兩國關系基礎條約》,確定東、西德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相互之間的正常的睦鄰關系,「互設常駐代表機構」等。 1973年9月18日,東、西德同時加入聯合國。 進入80年代,隨著世界及歐洲局勢的發展變化,兩個德國的關系也發生了演變。 1984年2月,西德總理科爾和民德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昂納克在莫斯科會晤並發表聲明,強調兩個德國的和平共處對歐洲發展起著有利作用。 1985年3月,科爾和昂納克在莫斯科再次會晤,稱雙方願在1972年兩德簽訂的《兩國關系基礎條約》基礎上發展雙邊關系,決不允許從德意志土地上再次爆發戰爭。 1987年9月,昂納克首次訪問西德。 1988年9月14日,東、西德再次達成包括過境、擴建高速公路等協議,進一步發展相互交通往來。 1989年3月30日,民德宣布從4月1日起放寬民德人去西德旅遊的條件。 1989年8月起,大量民德公民湧入西德。 1989年10月18日,昂納克總書記宣布辭職,克倫茨接任總書記職務。11月9日,民德宣布開放柏林牆和兩國邊界。 1989年11月28日,科爾提出實行德國統一的「十點計劃」。 1989年12月19日至20日,科爾總理訪問民德,兩德領導人商定雙方之間將建立以經濟合作為中心內容的條約共同體。 1990年2月1日,民德部長會議主席莫德羅提出了統一德國的「四步方案」。 1990年2月7日,西德政府向民德建議立即開始有關貨幣聯盟及經濟改革的談判。13日,莫德羅和科爾在波恩舉行會談,雙方表示要在歐洲范圍內實現德國統一的目標,兩國還就建立貨幣聯盟專家委員會達成協議。 1990年2月13日,美、蘇、英、法4國和兩德外長在渥太華商定,舉行「二加四」外長會議,討論解決有關統一的「外部問題」。 1990年2月18日,民德大選揭曉,德國聯盟獲勝並組閣。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德梅齊埃出任總理。 1990年5月18日,兩個德國簽署了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7月1日,該條約正式生效,西德馬克取代民德馬克,民德在貨幣、經濟和社會領域全面引入西德的現行法律制度。 1990年8月2日,兩德政府草簽了選舉條約,決定於12月2日舉行全德大選。 1990年8月23日,民德人民議院特別會議通過1990年10月3日加入聯邦德國的提案。 1990年8月31日,兩德政府簽署關於實現政治統一的「統一條約」。 1990年9月12日,蘇、美、英、法4國和兩德外長在莫斯科舉行第四輪「二加四」會談並簽署《最終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條約對統一後德國的邊界、軍事政治地位、結束4大國對德權利和責任、統一的德國享有完全的主權等作出一系列規定。 1990年9月21日,兩德議會批准兩德統一條約。 1990年10月1日,英國、法國、美國、蘇聯和兩德外長們在紐約簽署一項宣言,宣布停止英、法、美、蘇4國在柏林和德國行使權力。 1990年10月3日零時,對於8000萬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人民來說,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時刻,在柏林帝國議會大廈前,伴隨著聯邦德國的國歌聲,特製的旗桿上徐徐升起了黑紅黃三色的聯邦德國國旗。這一儀式向全世界宣告,分裂長達45年之久的德國重新統一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為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兩個國家。1955年又分別加入華沙條約組織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兩德長期相互對峙。1989年底,民主德國政局發生激烈變化。1990年3月,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德梅齊埃上台組閣,兩德政府正式談判統一問題。5月18日,簽署了關於建立兩德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規定從7月1日起,兩德都使用西德馬克,國家的經濟基礎是社會市場經濟,實行西德的勞動法規。8月31日,又簽署了關於兩德實行政治統一的第二個國家條約。規定民族恢復1952年7月行政區劃改革前的5個州建制,東西柏林合並成一個州,於10月3日按西德《基本法》集體加入聯邦德國。 9月12日,兩德外長又與美蘇英法外長簽署最後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使德國的統一得到前戰勝國的同意。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兩德實現統一。12月2日,全德舉行議會選舉。基督教民主聯盟獲勝,科爾任統一後德國的第一任總理。 1990年10月2日,原民主德國的國旗徐徐降下,分裂45年之久的兩個德國即將統一 。
Ⅳ 納粹德國對侵佔的地區是怎麼統治的
首先是派軍隊駐扎的前提下建立集中營,到處懸掛納粹萬十字的旗幟,廣播曠音器,以隨時收聽到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演說,戈培爾博士的宣傳機器鼓舞德軍鬥志,然後建立軍營,軍用機場,防空堡壘,軍需品生產工廠,安排醫生,設計政府機構,跟戰敗的一方商量賠償事宜,戰後秩序維持,強制徵招佔領區的男人到兵工廠生產軍火,裝備,飛機,然後四處搜捕猶太人到集中營,把戰線往國界推移,繼續實施德軍最高指揮部簽署的作戰計劃,最後建立四通八達的交通,鋪設通信電纜,方便前線部隊作戰。
Ⅳ 德國是什麼制度的國家
德國是議會共和制國家
德國是聯邦制國家,實行議會共和制,議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由於聯邦參議院由各州政府指派州政府成員組成,聯邦議院是唯一經民眾直接選舉產生的聯邦國家機構。
作為國家政治權力中樞,聯邦議院行使立法權,監督法律執行,選舉聯邦總理等國家機構負責人,監督聯邦政府工作等,通常每4年選舉一次。
歷史沿革
德國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國建立德意志帝國。
1914年和1939年,德國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德國
Ⅵ 德國是怎樣統一的
通過三次對外戰爭,聚攏了人氣,促成了德國的統一:
普丹戰爭
丹麥作為德意志的北鄰,經常插手德意志的事務,因此俾斯麥第一個便要解決丹麥。在1861年,丹麥國王欲接管普丹邊境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兩地,俾斯麥立即以此製造爭端。他首先確保如果普丹開戰,其他列強不會干涉,並與奧地利結盟共同攻打丹麥,最後逼使丹麥放棄這兩個州。
在1864年10月30日所簽訂的《維也納條約》中,規定丹麥放棄兩地。而於1865年8月14日普、奧兩國達成《加斯坦因專約》,將石勒蘇益格劃歸普魯士統治,荷爾斯泰因則歸屬奧地利。
但是這其實是俾斯麥處心積慮的陰謀,因為奧地利所得的荷爾斯泰因不但面積狹小,而且被普魯士包圍。這樣奧地利很容易便會與普魯士發生沖突,因此這是一條將奧地利推向與普魯士發生戰爭的導火線。
普奧戰爭
在德丹戰爭後,俾斯麥決定要將奧地利趕出德意志邦聯,以利於將來德國的統一。因此他著手孤立奧地利,首先俾斯麥答允協助俄國取消《黑海中立條款》。並與法皇拿破崙三世會晤,表示普魯士不反對把盧森堡及萊茵河區讓給法國,以此確保法國在普奧戰爭中保持中立。而英國當時繼續實行光榮孤立的政策,因此在普奧發生沖突時會保持中立。最後,他在1866年4月8日,與義大利簽訂攻守同盟條約,規定如果普魯士在3個月內與奧開戰,義大利則必須同時對奧宣戰,只有在奧地利歸還威尼斯予義大利的情況下,方可與奧講和。
最後,奧皇因為不滿意《加斯坦因專約》的條款,而要求用普魯士最富庶的工業區西里西亞交換荷爾斯泰因,因此俾斯麥以此籍口,指責奧地利毀約。結果在1866年5月,威廉一世下令全國總動員,並於同年6月對奧宣戰。義大利亦依據攻守同盟條約,同時對奧宣戰。
不久,普魯士便征服北德的親奧小邦,並於1866年7月3日以29.1萬軍力在薩多瓦與23.8萬奧軍發生大戰,即薩多瓦會戰,最後奧軍戰敗。
而這時俾斯麥決定與奧講和,而不是乘勝追擊,因為他明白到消滅奧地利並不是其首要目標,最重要的是要統一德國。因此他在該年8月23日簽訂的《布拉格條約》中給予奧地利極為寬容的講和條件,以便於保持對奧的良好的關系。
普奧戰爭結束後,妨礙德國統一的就只剩下在背後控制著南德諸邦的法國了。
普法戰爭
由於法國仍然在幕後操控著南德意志地區的各個邦國,阻礙德國統一。因此,俾斯麥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製造爭端,逼使法皇拿破崙三世對普宣戰,而普魯士則藉此團結德意志民族,對法國作出進攻。
普魯士很快便擊退了入侵的法軍,並向法國作出反攻,在色當會戰中,普軍大敗法軍,拿破崙三世投降。隨後普軍進軍至巴黎,協助巴黎新成立的國防政府消滅巴黎公社,以便獲得大量賠款。
最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中登基,宣布德意志帝國成立,並從法國獲得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及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
Ⅶ 1929-1933德國實行什麼統治
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魏瑪共和國是形容1919年至1933年期間統治德國的共和政體之歷史名詞。由於共和國的憲法
(一般稱之為《魏瑪憲法》) 是在魏瑪召開的國民議會上通過的,因此這個共和政府被稱為魏瑪共和國。
魏瑪共和國是德國有史以來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嘗試,因十一月革命而生,因阿道夫·希特勒與納粹黨在1933年上台而結束。雖然1919年的共和國憲法在法律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仍然有效,但納粹政府在1933年採取的一體化
(Gleichschaltung) 政策已經徹底破壞了共和國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瑪共和國在1933年已經名存實亡。——國際政治篇。
Ⅷ 德國統一的主要原因和過程是什麼
德國統一的主要原因是德意志內部資本主義的發展要求建立統一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統一的過程是三次王朝戰爭: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
1、普丹戰爭:在丹麥稱為1864年戰爭,是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引起的第二場軍事沖突。沖突在1864年發生,普魯士王國和奧地利帝國代表德意志邦聯,與長久控制該兩個公國的丹麥戰斗。雙方都希望控制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公國。
沖突的導火索,是丹麥國王去世,但沒有德意志邦聯接受的繼承人,造成兩地的傳承問題。結果,德意志聯軍勝利,丹麥放棄對兩地的主權。
2、普奧戰爭
發生於1866年,原因是普魯士王國與奧地利帝國爭奪統一德意志的領導權。普魯士的勝利使其稱霸德意志,最後完成統一大業。在德國和奧地利,此戰稱為德意志之戰或兄弟之戰。在義大利統一運動中,此戰是第三次獨立戰爭。
3、普法戰爭
在法國稱1870年法德戰爭,在德國稱德法戰爭(德語: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魯士王國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蘭西第二帝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而告終。
俾斯麥憑一己之力發動三次王朝戰爭
俾斯麥,出生於勃蘭登堡的一個容克的家庭,從小便遺傳了容克的那種專橫暴戾的作風,好勇鬥狠,這種專橫的作風為他後來用鐵血手腕統一德國打下了基礎。
1862年9月30日,俾斯麥在普魯士議會上發表了著名的「鐵血演說」,他說道:「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人的決定所能夠解決的,而是要通過鐵和血。」從這句話中看出,德國的統一,必須通過戰爭。最後,由俾斯麥領導並發動了三場王朝戰爭,開始了實現德國統一的歷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普丹戰爭、網路——普奧戰爭、網路——普法戰爭
Ⅸ 二戰時期,德國是如何統治自己佔領的蘇聯國土
德國佔領蘇聯領土後也是扶植傀儡政府來進行統治。特別是佔領區許多都是被蘇聯吞並的原獨立國家。如立陶宛,烏克蘭,拉脫維亞等等。他們原來就有一批爭取獨立組織。德國基本就利用了這些組織來搭建傀儡政府。表面上還是幫助他們獨立,擺脫蘇聯控制。所以一開始在這些地區有很多老百姓是歡迎德軍的。只是後來德軍過分掠奪和強硬控制。使他們慢慢認清了德軍並不真是為他們。這才也開始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