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什麼要把德國分成兩個國家,他們又因為什麼原因合並了
德國戰後的分裂主要是由於冷戰。二戰剛結束的時候,德國由英法蘇美四國分開佔領,結果戰爭結束沒多久,冷戰就開始了。在此背景下蘇聯封鎖了蘇占區和東柏林,在短期內無法結束對峙的情況下,德國就東西分裂,在美國和蘇聯的主導下分別成立了西德和東德。合並就好理解了,因為冷戰的結束。
B. 德國為什麼要分裂 是怎麼分裂
眾所周知,二戰後聯邦德國(指1949—1989年間的西德與1990年後的統一德國)對納粹德國的罪惡歷史作出了徹底的反省,與日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1970年聯邦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下跪認罪的鏡頭,已成為德國悔過自新的經典象徵。但是,除此以外,國內對德國反思歷史的情況的了解就很少了。在勃蘭特下跪一幕的影響下,人們普遍傾向於過於簡單化的結論:二戰後,德國人徹底反省了。這一結論雖然沒錯,但不可忽視的是,二戰後聯邦德國對納粹歷史的反思還是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的。
一、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沉默與迴避階段
與我們今天的德國形象形成最大反差的要數起聯邦建國後15年裡的歷史態度。在這個階段的西德,反思與清算納粹歷史只是點滴現象,沒有形成規模。相反,我們所看到的更多的是對納粹歷史的無視、沉默與迴避。
這里我們應該從1945開始講起。二戰後的德國,滿目瘡痍、哀鴻遍地。普通的德國人丟魂失魄,流離失所,每日都在為最基本的生存而奔波。對納粹歷史的清算,是西方佔領當局的事情。惡貫滿盈的納粹頭目在紐倫堡得到了舉世矚目的審判。納粹官員被驅逐出政府機關。對普通德國人,美軍在美佔區以表格登記審查的方式進行了的「非納粹化」措施。但是,因與納粹政權有關的人數太多,德國民眾的抵觸情緒強烈,不得不交由德國地方政府設立的特別法院處理。而地方法院也敷衍了事,讓無數的納粹分子過關,「非納粹化」運動因此半途而廢。
1949年聯邦德國成立後,也沒有積極進行對納粹歷史的清算。相反,1949年12月聯邦眾議院便通過了赦免納粹分子一般犯罪行為的法案(1954年,眾議院再一次赦免了一批納粹罪犯)。1951年,又通過了恢復1945年被撤職的原納粹官員的職位的法律。隨著冷戰的加劇,西方佔領國也失去了徹底清洗納粹分子的興趣,他們更關心的是迅速扶持西德成為西方陣營的實力成員。朝鮮戰爭爆發後,北約鼓勵西德總理阿登納重建軍隊。為了藉助原納粹高級軍官的專業能力,同盟國與西德政府提前釋放了曼斯泰因等納粹高級將領。阿登納又親自前往監獄探望其餘納粹將領,而且還邀請曼斯泰因到總理府座談。阿登納本人屬於保守派,自己也受過納粹政權的迫害。他主張與西方交戰國,特別是與法國和解,也支持與以色列建立友好關系,對猶太人作出賠償。但他最關心的是如何重建德國,盡快從西方戰勝國手裡獲得西德的國家主權。為此他需要許多專業人才,這些人的納粹歷史對他來說無關緊要。在阿登納時期,大批的原納粹高級文武官員因此得以重返政府機關。沒有一個納粹時期的法官受到起訴或丟掉職位。阿登納總理府國務秘書戈羅布克就是當年納粹迫害猶太人的《紐倫堡法》的起草者與評論者。因此,人們稱這種現象為「戈羅布克現象」。東德因此攻擊納粹主義在西德復辟了。納粹主義在西德雖然沒有復辟,但因冷戰的掩護與阿登納本人的保守傾向,許多罪惡累累的納粹分子幸運地逃脫了應有的懲罰。
二、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轉折與突破階段
在50與60年代初期的聯邦德國,對納粹歷史的深刻反思與清算無從談起。到60年代中期,情況開始發生根本的變化。此時,西方國家與西德都爆發了大規模的學生運動。他們的共同反對目標是美國的侵越戰爭以及本國的保守勢力。在西德,納粹德國的歷史及其在西德殘余勢力是西德學生運動攻擊的獨特目標。當時離二戰結束只有二十餘年,在政府、軍隊與教育機構佔有要位的保守分子大都有一段不光彩的納粹歷史。這些人相對安穩地度過了50年代。學生運動爆發後,他們的納粹歷史遭到了年輕一代的無情清算。西德對納粹歷史的反思與清算由此正式拉開帷幕。
1968年11月 7日,在大庭廣眾之下,女記者克拉斯菲爾德給了原納粹黨員與高級官員、西德總理基辛格(非原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一記響亮的耳光。她說,她是以年輕一代的名義打這個耳光的。在她看來,二戰結束後僅20年,一位原納粹黨員與高官竟然能當上聯邦總理,這是德國的恥辱。1969年初,聯邦總統呂布克因其在納粹時期在一個曾設計過集中營的建築公司的工作經歷受到輿論的攻擊,只得匆匆下台。
1969年秋天,在學生運動的大力推動下,社會民主黨聯合自由民主黨上台執政。社會民主黨主席、當年的反法西斯戰士勃蘭特任聯邦總理。勃蘭特上任後,對內實行民主自由改革,對外謀求與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和解(「東方政策」)。1970年12月7日,勃蘭特在華沙代表聯邦德國與波蘭政府簽訂了和平友好條約。就在當天,他弔唁了華沙的猶太人起義紀念碑。就在那裡,他作出了本文開頭提到的那個舉世聞名的謝罪舉動。在西德國內,他因此受到了右翼的攻擊與非議。但是他偉大的舉措感動了世界輿論。1971年底,諾貝爾委員會授予了勃蘭特諾貝爾和平獎。他贏得的不僅是個人的榮譽,他也為聯邦德國贏得了世界的尊敬。從此以後,世界輿論對德國的態度有了根本的改變。
應該提及的是,西德學生運動對納粹歷史的反思也出現了極左潮流。少數大學生深信「資本主義導致法西斯主義」,組成了所謂的「紅軍團」,試圖以暴力的方式推翻西德的社會制度,因此走上了恐怖主義的歧途。1977年秋天,極左的恐怖主義達到了高峰。在施密特政府的強硬打擊下,「紅軍團」失敗並走入低谷。
但是,學生運動引發的對納粹歷史的反思與對原納粹分子的清洗卻在繼續進行。1978年,原納粹海軍法官、時任巴登——符登堡州州長的漢斯?費賓格在輿論的壓力下被迫下台。他在二戰結束的最後日子裡還繼續判決士兵死刑。而且在戰後堅持認為,「如果當年是合法的話,那麼現在不可能是非法的」。
1979年,西德各州地方電視台在四個晚上連續轉播了美國電視系列片《大屠殺》。電視片中一個受納粹迫害的猶太人家庭的悲慘命運深深地震撼了觀眾的心靈。據統計,當時共有僅兩千萬人收看了該節目。對於只有六千萬人口的西德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該節目的成功使得新納粹分子惱羞成怒,他們試圖通過迫害電視設備來進行干擾,但也未成功。
三、80年代:反復與爭論階段
進入80年代以後,聯邦德國對納粹歷史的態度又出現了波動。這與在1982年底以科爾為首的保守派的再次上台很有關系。保守派對60年代中期以來左派對納粹歷史以及德國保守傳統的批判一直耿耿於懷。科爾上台之後,宣布要實現「政治與道德上的轉折」。科爾本人並不想給納粹歷史翻案,但其他保守分子卻認為重新評論德國歷史的時候來到了。
1983年,西德出現了所謂的「希特勒日記丑聞」。著名的《明星》雜志推出了所謂的「被發現的」「希特勒日記」。德國輿論一片震撼。保守勢力欣喜若狂,叫囂 「應該改寫納粹德國歷史了」。但是,「希特勒日記」很快被證實是偽造的。「日記」雖然是假的,但是保守派因此暴露出來的篡改歷史的心願卻是真實的。
198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40周年。5月8日是納粹德國無條件投降40周年紀念日。隨著這一歷史日子的逼近,歐美各國都在准備隆重的紀念活動。聯邦德國也因此再次興起了反思納粹歷史的高潮。但這次反思卻變了調。有人認為,5月8日對於戰勝國來說是一個「勝利與解放的日子」,而對於德國人來說,這一天卻意味著戰敗與災難。難道德國人還能與戰勝國一起把它作為「勝利與解放的日子」來慶祝嗎?5月初,當時的美國總統里根來到西德,要與西德總理科爾一起在紀念二戰結束的同時,表示德美兩國人民的和解。科爾為此安排了到比特堡二戰德國陣亡士兵墓地弔唁。但媒體很快披露,該墓地還埋葬著幾十個納粹黨核心組織「武裝黨衛隊」成員。猶太人組織因此呼籲里根與科爾放棄該弔唁計劃。但科爾還是堅持與里根一起去了比特堡。聯邦德國與納粹歷史一刀兩斷的光輝形象被抹上了一層陰影。
5月8日,聯邦德國在眾議院舉行庄嚴的二戰結束40周年的紀念活動。面對西德輿論中對這一歷史日子的性質的疑惑,聯邦總統魏茨澤克在演講中旗幟鮮明地指出,「5月8日」,對於德國人來說首先是一個值得紀念的「解放之日」,因為它把所有德國人都從納粹的暴力統治中解放出來了。德國人不應該把戰爭結束時自己承受的災難與這個日子,而應該與1933年1月30日,即希特勒上台的日子聯系在一起。德國人不應該記恨於當年的戰勝國,而應該把自己的不幸遭遇歸結於罪惡的納粹統治。魏茨澤克的精彩演講不僅贏得了德國眾議院的熱烈掌聲,澄清了德國公眾的歷史疑惑,而且受到了西方輿論的一片贊賞,除去了德國國際形象上的陰影。
但是,西德對納粹歷史的爭論並沒有因此終結。1986年又出現了所謂的「歷史學家爭論」。這場爭論源於右翼歷史學家諾爾特。他在一篇報刊文章中抱怨,納粹德國已經滅亡40年了,但這段歷史卻仍然不能「過去」。他認為,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在世界歷史上不是獨一無二的,其他國家也發生過的類似的大屠殺事件。而且,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很有可能是對斯大林「大清洗」以及一種「亞洲式的酷刑」的回應,猶如一種正當防衛。對諾爾特的進攻,著名社會學家哈貝馬斯與左翼歷史學家一起作出了及時而有力的回擊。他們認為,之所以說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是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是因為納粹國家利用現代工廠化的方式對一個種族不分男女老少地進行了整體性滅絕性大屠殺,而且這種罪行又發生在屬於歐洲文明國家的德國。如果有意尋找,總能找到一個與其他國家的大屠殺的「可比性」。但這種「可比性」並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德國人降低自我道德標準的理由。關鍵要看德國人是否因此沾沾自喜、如釋重負,是否願意把自己與落後國家一樣看待,逃避良心的譴責。至於諾爾特的第二個觀點,則完全屬於無稽之談,是挖空心思為希特勒開脫罪責。
四、90年代以來:深入與多面化階段。
1990年10月,分裂40年之久的東西德國統一了。統一德國沿襲了原西德的國名,也繼承了其反思納粹歷史的優良傳統。統一後,對納粹歷史的反思與清算更加深入了。在以前,清算納粹歷史的矛頭主要對准前納粹政權的重要人物與機構組織或者聯邦德國政界的重要人物的納粹歷史。而現在,進入批判視野的是納粹時期的普通人物與組織。
90年代初期,美國歷史學家格德哈根出版了其題為《希特勒心甘情願的儈子手——大屠殺中的普通德國人》的博士論文。在此書中,格德哈根通過對納粹時期參加大屠殺的德國協助警察的研究,得出了納粹時期普通德國人都是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自願幫凶的結論。該書翻譯成德文後,在德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引發了所謂的「格德哈根辯論」。在這次辯論中,年輕一代大多支持格德哈根的觀點,而他們的父親一代,即那些已經成為大學教授的60年代的大學生卻顯得有些落後了,因為他們過於挑剔格德哈根著作的專業缺陷。
隨著辯論的深入,納粹德國軍隊在二戰與大屠殺中的角色也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中。在此以前,德國流傳著「國防軍是干凈的」 的粉飾性說法,認為他們只是「服從了命令」,參加了「正常的」戰役,沒有參迦納粹大屠殺等罪惡行為。對此,屬於左翼自由派的德國煙草商富豪林茨瑪及其社會研究所組織了一個題為《滅絕戰爭——國防軍的罪行1941—1945》的歷史攝影展覽,展出了成百上千幅戳穿「國防軍是干凈的」的謊言。展覽在德國各大城市巡迴展出,引起巨大震撼。不過,它也引起了極右翼的攻擊。他們在其中找出了一些技術錯誤,試圖推翻整個展覽的結論,但未能得逞。
進入90年代以後,聯邦德國對納粹歷史的反思形式也逐漸多樣化了,影視媒體的作用越來越大。如前所述,早在70年代末,美國電視系列劇《大屠殺》就為西德社會反思納粹歷史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90年代,美國影片《辛德勒的名單》也在德國引起很大反響,德國中小學都組織學生集體觀看並舉行討論。在這方面,德國影視界也作出了十分引人矚目的工作。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德國影片都是以納粹歷史及其影響為主題的。早在1980年,以著名作家格拉斯的長篇小說《鐵皮鼓》為腳本的德國同名故事片在好萊塢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非英語故事片獎。2002年,一部敘述一個在納粹時期流亡非洲的猶太家庭的故事片《情陷非洲》又一次獲得了這一殊榮。在90年代中期,諷刺1983年的「希特勒日記丑聞」的德國故事片《施東克》曾獲得該獎項的提名獎。去年,德國電影界又推出了反映希特勒末日的故事片《滅亡》,在德國引起轟動,又於今年在好萊塢獲得了提名獎。另外,德國國家電視二台自90年代中期開始,推出了一系列有關納粹歷史的紀實性電視片,在國內外都產生了很大的反響。與正面的歷史教育不同,影視作品能夠使戰後出生的年輕人更為直覺地接觸納粹歷史。以猶太人命運為主題的影片更能使他們對受害者產生同情心,以希特勒為主角的影片則能使他們通過「一場與魔鬼的約會」對其幽靈產生更大的免疫力,後一種影片的成功不僅表現了德國電影界的藝術水平,也反映出了他們在政治上的成熟。
到新舊世紀之交,聯邦德國反思納粹歷史的歷程又取得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就。經過二三十年的反復討論,聯邦眾議院於1999年6月25日通過在柏林建造紀念六百萬納粹大屠殺猶太人受害者的大規模紀念碑的決議。眾議院採用了美國建築師埃森曼的碑林設計。碑林建造在處於柏林統一後中心位置的波茨坦廣場,面積約為150米見方,包括2711個從30厘米至4-5米高低不等的石碑碑林。紀念碑林將告誡世世代代的德國人牢記納粹時期的罪惡,永遠不讓黑暗的歷史重復。今年5月10日,大屠殺紀念碑林正式揭幕。
五、結語
但是,即便進入新世紀後,德國反思納粹歷史的過程仍然充滿了波折,2002年,德國歷史學家約格·弗里德里希推出了《大火》一書。該書詳細敘述了二戰期間戰勝國對德國城市的空襲以及德國民眾遭受的災難。作者把戰勝國對德國的狂轟濫炸與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大屠殺相提並論,又引起了一場激烈的爭議。新納粹分子又借機挑撥德國與戰勝國的關系,他們稱戰爭國1945年2月13日對德雷斯頓的大轟炸為「炸彈大屠殺」,並且揚言要在今年5月8日到柏林的象徵建築勃蘭登堡門示威遊行。
那天,全世界人民通過電視看到了來自德國首都的動人一幕:成千上萬的德國人手持火燭默立在勃蘭登堡門周圍的街道上。他們在為永久的和平祈禱,同時他們也以此行動阻擋在周邊街道上挑釁的新納粹分子前往勃蘭登堡大門,不讓他們玷污德國的國際形象。
這一幅畫面可以作為二戰後聯邦德國反思納粹歷史的過程與現狀的象徵。德國的反思是徹底的,但它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這一過程已經深入人心,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它還沒有結束,還在繼續進行。讓我們為它祝福吧!
C. 二戰後,最終造成德國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原因:二戰結束後,納粹德國戰敗。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分別由美、英、法、蘇四國佔領。也就是後來所說的的東德 西德。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第二年年5月23日,合並後的西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東西德分離後,東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開始,對使用西德馬克的西柏林地區進行封鎖,為期11個月,希望透過此舉達到完全控制整個柏林地區的目的,但卻在西方國家持續以空運方式所進行的柏林空運之支援下沒有實現。
在柏林封鎖解除(1949年5月12日)後沒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宣布正式成立。而東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會主義統一黨(縮寫:SED)一黨專政的社會主義政體。
後續情況:
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後,關於德國統一的條約達成於1990年2月13日,這個協議通過1990年2月14日的所謂「四加二協議」(英美蘇法四個佔領國和東西德國)得以實現。
東德領土於1990年10月3日正式並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從此覆蓋德國全境,德國統一成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仍然是歐共體(後來成為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
1991年3月15日,四個佔領國正式放棄對其的佔領權。因此除了視為是一個分裂狀態下的獨立國家之外,西德也可被視為是當代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一段歷史時期。
根據《柏林/波恩法令》,1994年3月10日,柏林重新成為德國的首都,直到1999年聯邦政府才統合完成;而波恩則獲得了聯邦城市的地位,目前有包括國防部、農業部等在內六個聯邦行政部門位於波恩,是德國第二大政治中心。
D. 德意志為什麼四分五裂
1德國的聯邦制源於德意志王國是由五大氏族在抗擊外族入侵的共同利益的驅使下聯合起來構成的,國王是由五大公爵共同推舉出來的,並且作為法律確定下來,延續到封建帝國的消亡。王位的選舉制為諸侯爭奪王位提供了法律依據 延續到封建帝國的消亡 各個諸侯公國用這種選舉制不斷的「蠶食」中央集權 在不停的王位爭奪中擴充自我的勢力范圍 到中世紀晚期 英法相繼出現中央集權統治。相對的德國的這種侯選帝的制度則更加穩定 邦國更獨立、更自治,封建分裂更為加劇 一個經常更替的王朝不可能是集權的,也不可能代表民族的利益,各個邦國及公國之間的地域界限始終沒有徹底地消除 它們都有各自的政治經濟中心 帝國卻始終沒有一個統一的中心,甚至沒有固定的首都。各邦國獨立自治,相互之間沒有密切地往來。帝國的經濟、政治、司法以及外交和軍事等各種各樣的權利都被分割 掌握在「地方派」手中 這種體制一直到法國大革命之前都沒有較大的變化
2東法蘭克福王國與羅馬 德意志的關系
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查理曼大帝的三個後人,洛泰爾(Lothair)、日耳曼人路易(Ludwig II der Deutsche)及禿頭查理(Charles II le Chauve)簽署《凡爾登條約》,共同瓜分整個法蘭克王國。當中,日耳曼人路易分得了王國東部的領土,建立起一個稱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君主制國家。另外,法蘭克王國的剩餘領土則分裂成西法蘭克王國及中法蘭克王國。然而,路易所處的東部領土,是一片被征服不久的德意志地區,較其他地方落後
亨利一世在936年去世後,其子奧托繼位。他力主建立一個得以凌駕於各公國的王權,因此大力鎮壓各公國的叛亂。962年,教宗約翰十二世為他加冕,稱之為「羅馬人的皇帝「史稱神聖羅馬帝國 自此,東法蘭克王國逐漸過渡到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
843年簽訂的「凡爾登條約」(Vertrag von Vern)和870年的「墨爾森條約」(Vertrag von Mersen)使法蘭克帝國分裂成三部分:萊茵河左岸操羅馬語(拉丁語)的西法蘭克王國、萊茵河右岸操日耳曼語的東法蘭克王國和南部的義大利王國。法蘭克帝國的分裂為以後歐洲諸民族國家(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的建立奠定了基礎。911年,加洛林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駕崩,東法蘭克王國的公爵推選康拉德(Konrad:911-918在位)為國王。從這時起,東法蘭克王國被看作德意志國家,康拉德一世也被看作第一任德意志國王
歐洲現存的皇室都源自法蘭克福王國一下系 這也導致了歐洲血友病在皇室之間大幅傳播
E. 中世紀德意志為何四分五裂(詳解)
在中世紀早期,王位是選舉確定的,這為晚期分裂的邦國制度打下了基礎。德意志王國是由五大氏族公國在抗擊外族入侵的共同利益的驅使下聯合起來構成的,國王是由五大公爵共同推舉出來的,並且作為法律確定下來,延續到封建帝國的消亡。王位的選舉制為諸侯爭奪王位提供了法律依據,他們利用選舉國王限制和削弱王權的集權,在頻繁不斷地爭奪王位的斗爭中擴大自己的勢力。因而到中世紀的晚期,在英、法相繼出現中央集權統治,產生民族國家之時,德意志的選帝侯制度則更鞏固,邦國更獨立、更自治,封建分裂更為加劇。正如恩格斯所說的:「皇帝要選舉決定,這就絕對不允許一個王朝的權力成為民族的體現,相反地,只要各諸侯開始感到某皇室的權力變得十分強大——尤其是在有決定意義的15世紀——就經常引起王朝的更替。」(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卷,第648頁。)
一個經常更替的王朝不可能是集權的,也不可能代表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公國以及後來的邦國的地域界限始終沒有徹底地消除,各邦國都有自己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帝國卻始終沒有一個統一的中心,甚至沒有固定的首都。各邦國獨立自治,相互之間沒有密切地往來。帝國的經濟、政治、司法以及外交和軍事等各種各樣的權利都被分割,掌握在地方統治者的手中,皇權的強大與否取決於王朝家族的勢力,皇帝所能依靠的政治力量極為有限,為了皇室的利益而犧牲集權向諸侯妥協以換取支持的事例屢見不鮮。中世紀德意志歷史上最為強大的霍亨斯陶芬王朝的歷任皇帝:弗里德里希一世、亨利六世以及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加強皇權的同時又給予各公爵各種特許權,以鼓勵他們對外擴張,其中最重要的是邦國的自治權。諸侯自治權的增強必然要削弱帝國的中央集權,同時也遏制了新興的第三等級在政治上的發展和壯大,第三等級始終沒有登上政治舞台。所以在13世紀的德意志沒有出現英、法那樣的三級議會制,三級議會制是民族國家形成的起點,德意志的封建政體直到法國大革命之前都沒有受到較大的沖擊,沒有發生較為劇烈的演變。
在德意志,「世界主義」的政治思想始終占據主導地位,極為強烈地左右著統治者制定的內政外交政策。自從奧托一世在羅馬接受教皇加冕的皇冠後,歷任德皇都把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羅馬皇帝」的頭銜看得比加強中央集權還重要。為了這個稱號,一次又一次地出兵義大利,在政教之爭中耗盡了實力。為了這個稱號,弗里德里希二世甚至不惜犧牲皇權的利益於1220年承認了教俗諸侯為獨立的邦君,最終確立了分權的邦國制。「羅馬皇帝」的稱號給歷任德皇編織了一個難圓的夢,即建立一個「基督教大一統的帝國」。為此,他們把教會作為賴以依靠的政治勢力,所造成的後果是政權和教權糾纏在一起,相互輔持,同時又不可避免地相互制約。在皇權培植下發展起來的教會勢力活躍在國家的政治舞台上,形成了世俗的和教會的兩大封建主集團,構成了政教並存的二元式的統治模式。這就使統治集團內部的斗爭更為復雜,在大多數情況下,政治斗爭和社會斗爭都是以宗教的形式表現出來,如:為加強皇權而得到皇帝支持的教會改革;因爭奪權勢而引發的主教授職權之爭;為反對封建特權統治而發生的異端運動;具有強烈宗教色彩的人文主義以及被恩格斯稱為「第一號革命」的宗教改革(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卷,第459頁。),等等。
這種政教二元的統治模式給德意志封建制度的發展打下了極為深刻的烙印。
首先,建立基督教大一統帝國的夢想幾乎困擾著每一位執政者,他們更看重擴大統治的地域范圍,較為忽視對已有領地的集權統治,甚至以犧牲集權的代價來滿足對外擴張的需要。這個包括義大利人、法蘭西人和斯拉夫人的大帝國沒有一個固定的、長久的政治中心,而是把羅馬作為基督教世界的中心,甚至非德意志的諸侯和君主也有權作為德意志國王的候選人和選帝侯。這樣的國家政權不可能是民族的體現。其次,君權神授的思想以及在羅馬進行加冕禮的傳統使德意志皇權與羅馬教廷有著割不斷的聯系,這就使羅馬教廷有可能經常地干預德意志的政務,並因此使許多內政轉化為國際間的爭斗,所以中世紀,特別是在晚期,德意志成為一個國際大戰場。國內的政務與國際事務糾纏在一起,這就使地方諸侯有可能藉助外部的政治勢力與帝國的中央集權相抗衡,封建分裂勢力始終很強大。再次,基督教界大一統的帝國思想阻礙了民族意識的滋生,不論是帝國的統治者還是地方諸侯,甚至是在城市的市民和廣大民眾中,建立民族國家的意識和要求都遲遲沒有表現出來,分裂的政治格局在社會中促成了社會利益集團的建立。以漢撒同盟為首的商人集團出於海外貿易的需要只與有共同利益的城市結盟,包括其它國家的城市,他們並不關心德意志的帝國政權,建立中央集權的民族國家的政治要求並不十分強烈。施瓦本城市同盟、萊茵城市同盟與法國、瑞士等國的政治勢力相聯合,風行一時的農民組織「鞋會」也與瑞士結成同盟反對諸侯的封建特權,這些政治力量都沒有與皇權建立聯盟,整個帝國內缺少凝聚力。
在西歐封建政體中,特許權是法律的主要形式,「權利、自由和社會存在的每一種形式都表現為一種特權」。不僅統治者自身享有特權,而且還給予社會各個階層一定的特許權:邦國諸侯的自主權;城市的自治權;教會的特恩權;市民的人身自由權;自由農民不受地方司法權管轄的特許權,等等。這些廣泛的特許權使每個社會階層都各歸其位,較為安定地享有自己的社會地位。一定程度的自主權使他們享有相當的自由度,可以因自我利益的需要聯合起來,從而產生了諸如漢撒同盟、萊茵城市同盟和施瓦本城市同盟這樣沒有地域界限且又獨立的社會集團。這些集團彼此分散,因為它們之間既沒有共同的經濟利益關系,又享有不同的特許權,更受各自所在地區政治局勢的限制,所以不可能提出較為一致的政治要求。城市市民沒有組成一個等級,即第三等級參與國家的政務。第三等級是民族國家形成最重要的社會基礎。英國歷史學家卡列認為,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化的國家是告別中世紀邁進現代化社會的門檻。德意志正是缺少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化的社會基礎和政治條件,因而遲遲不能告別中世紀。
F. 德國為什麼會分裂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納粹德國及其首都柏林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區佔領。原納粹德國首都柏林被分割為東柏林與西柏林。
柏林市也劃分成4個佔領區,1961年民主德國修建了柏林牆阻止東德居民向西流動。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翌年5月23日,合並後的西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德國統一:
柏林牆是德國分裂的象徵,也是冷戰的重要標志性建築。
柏林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最初是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的邊防圍牆,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國政府宣布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聯邦德國以及西柏林,當晚柏林牆在民主德國居民的壓力下被迫開放。
1990年6月,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最終統一。
G. 德國在歷史上曾經分成東德和西德是怎麼回事
東西德是二戰時根據盟軍和蘇聯各自的佔領區分的,而柏林雖然因為是蘇聯先行佔領的,但因為那時反法西斯聯盟並未破裂所以後來定為美、法、英、蘇四方各佔一份。因為二戰結束是英法元氣大傷而美國實力大增,所以實際上等於是美蘇雙方佔領德國的。到了七,八時年代,因為國際局勢的變化和德國國內的局勢變化,美蘇均放棄了繼續佔領德國。因為蘇聯與美國的國家經濟總體實力,和之前美蘇在東西德國的對峙,結束佔領後西德的經濟明顯比東德強(實際上東柏林可以說是東柏林買下來的——東柏林的繁榮是西柏林花巨資換來的;而即便是現在,東德也比西德差——某些方面
H. 德國為什麼會分裂
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分別由美、英、法、蘇四國佔領,並由四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最高權力。柏林市也劃分成4個佔領區,1961年民主德國修建了柏林牆阻止東德居民向西流動。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翌年5月23日,合並後的西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2、德國在歷史上一向都是一個分裂的國家,首先1474年奧地利皇帝把帝國改名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名義上獲得統一。被拿破崙分裂後,在1871年,德國由普魯士的威廉一世統一成為除奧地利外的德意志帝國,1938年德國加入了老成員——奧地利,德意志王國所有國家獲得統一。然而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再次分裂,分成東德和西德還有奧地利三個國家,東德和西德在1990年,在西德的赫爾穆特·科爾總理領導之下重新統一。
(8)德國為什麼有幾次分裂擴展閱讀: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I. 歷史上怎麼有兩個德國
德國的分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東西方冷戰關系的產物。
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投降。戰敗的德國不僅喪失了戰前和戰爭期間吞並的別國領土,而且根據1945年美蘇英三國克里米亞聲明和波茨坦協定,東普魯士和奧得-尼斯河以東的約11.4萬平方公里的德國領土分別割讓給了蘇聯和波蘭,其餘的德國領土和首都大柏林市則由美蘇英法4國分區佔領,建立4個佔領區,並由4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的最高權力。
由於東西方盟國的立場不同,目的和利益迥異,於是圍繞著實施波茨坦協定、恢復德國統一以及西柏林問題,4大國及其佔領區內的各派政治力量展開了尖銳復雜的斗爭。隨著東西方冷戰的加劇,美蘇由戰時的盟友變為爭奪的對手,蘇聯佔領區和西方佔領區各自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德國的分裂也一步步成為現實。
1947年和1948年,美英法三國決定把各自所佔地區合並成「西佔區」,並召開西佔區立憲議會,制定臨時憲法。1949年5月10日,西佔區立憲議會決定以波恩為首都建立聯邦國家,5月23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
在蘇聯佔領下的德國東部5個州,逐步形成由德國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合並而成的德國統一社會黨居主導地位的政權機構。1948年3月,德國人民委員會成立。1949年10月7日,德國人民委員會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至此,在德國土地上形成了兩個德意志國家。
分裂後的德國,處在東西方政治、軍事較量的漩渦之中,成為在歐洲相互對峙的兩大軍事集團的前沿。1955年5月,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分別加入了東西方各自的軍事集團北約和華約。在此後的長時期中,德國的分裂被視為戰後歐洲秩序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過加入聯邦德過,實現了德國的統一。它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以德國分裂為基礎,蘇美分治為特徵的「雅爾塔格局」的解體。
J. 「二戰」後,德國為什麼會被分裂為東德和西德兩個國家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當時國際兩大陣營的老大——美國和前蘇聯接管,從中修起一面柏林牆,把德國分成了東德和西德,美國控制的是西德。不過90年以後柏林牆被推倒,東德西德又合並,於是成為現在的德國。 雖然合並,但是東西德經濟差距還是不小,每年前西德要補助給前東德500億歐元左右的資金。德國的分裂是因為2大當時的巨頭的權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