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怎麼爆發二戰的

德國怎麼爆發二戰的

發布時間:2023-02-18 19:06:39

『壹』 第二次世界大戰歸納導致德國發動戰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發動戰爭的主要因素有:
一、經濟危機是德國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
1929年10月下旬,一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風暴首先猛烈地襲擊美國,不久擴大到加拿大、德國、日本、英國、法國等國,並波及許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發達國家,迅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這一次的危機持續到1933年,使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了40%以上。危機遍及工、農、商、金融等各行各業。這次危機波及范圍廣、失業率高持續時間長,使它成為了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破壞性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由於德國對美國經濟的嚴重依賴,自1929年從美國華爾街開始的經濟危機波及到德國後,德國遭到了比其他資本主義國家要沉重得多的打擊,成為了危機的主要受害者。
面對德國歷史上最尖銳、最深刻、最持久的危機,資本主義原來的自由放任主義顯然已經失去了效力。德國共產黨在領導工農運動的過程中,其影響和威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德國資產階級擔心會再次爆發革命。為了擺脫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德國統治階級內部逐漸轉向消滅魏瑪共和國的議會民主制,建立專制統治。魏瑪政府是一個「沒有共和派的共和國」,是由於德國戰敗而產生的,在經濟危機到來之後,伴隨著階級斗爭的日趨尖銳,魏瑪政府的無能便明顯地暴露出來,難以繼續存在。
在魏瑪政府不斷遭到質疑的同時,納粹黨勢力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納粹黨一方面攻擊魏瑪共和國歷屆政府腐敗無能,許諾自己執政之後定能振興德國,改善人民的生活狀況。為了贏得下層民眾,納粹黨不僅激烈地批判資本主義,而且還給人民勾畫出一幅未來理想中的「社會主義」美好前景。希特勒從實用主義出發,根據各階層的狀況和心理要求,向他們開出了一筆又一筆空頭支票。納粹黨深知進行宣傳只是為了爭取選民,但是要取得政權必須要得到那些權勢集團、大資本家的支持。經濟大危機也最終促使了以壟斷資產階級為首的德國權勢集團與納粹的正式結盟。為克服經濟危機,壟斷資產階級最後不得不把希特勒扶上台,為法西斯奪取政權鋪平了道路。希特勒終於披著合法外衣於1933年1月30日被興登堡任命為總理,在德國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
二、德國法西斯的興起是導致二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德國法西斯思想集中體現了德意志民族傳統中阻礙歷史前進的糟粕。希特勒是封建專制主義、軍國主義、極端民族主義、霸權主義的化身納悴主義是封建專制主義、軍國主義、極端民族主義思想之集大成。這是德國法西斯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思想基礎。
希特勒上台後,就迫不及待地建立法西斯一黨專制統治他通過排擠、打擊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議員,控制了國會通過了總理有權違反憲法, 不經國會和各邦議會同意就可制訂法津的「授權法」,從而使自己不但具有行政權,而且還具有立法權。希特勒依靠「授權法」,取締了除納粹黨以外的所有政黨,實現了政治生活一體化。在1934年興登保總統病故後,希特勒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終於在德國實現了法西斯一黨專制獨裁統治。同時通過「 蓋世太保」 在全國實行白色恐怖通過「領袖原則」,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實行法西斯專制主義統治希特勒建立的第三帝國,完全繼承了第二帝國的封建專制主義傳統,是對德國歷史的反動,政治上的嚴重倒退。
德國法西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除了要奪取新的「 生存空間」 之外,另一個目的是要實現民族復仇,要雪凡爾賽和約對德國壓迫之恥辱。希特勒法西斯正是叫嚷要反對《凡爾賽和約》,仇視一戰中的戰勝國,爭取到了德國國防軍的支持,實現奪取政權,鞏固政權和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希特勒深知,要擴張領土,只有靠武力和戰爭。為此,在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的同時,法西斯德國大肆擴軍備戰。首先,法西斯國家加強了對經濟的全面干預和控制,建立了「總體戰爭經濟體制」,大力發展軍事工業,把德國逐漸演變成軍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其次,希特勒對外極力施放「和平煙幕」,以迷惑和掩蓋國際輿論對德國擴張野心的警惕,並以德國遭受《凡爾賽和約》壓迫的不平等待遇為借口,提出要求德國同其他大國一樣「保持平等待遇」,爭取國際社會對德國的同情,進而徹底擺脫和撕毀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約束,從而公開重整軍備,使德國擴充軍備、發展軍事工業合法化。希特勒這些策略和計劃,在英、法「綏靖政策」的縱容下一步步地實現了,英國還在1935年同德國簽訂了英德海軍協定,使法西斯德國重新建造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海軍合法化。從1935年起,德國法西斯已經建立了一支相當可觀的軍事力量,初步具備了對外擴張的能力。
在軍事力量逐漸膨脹之後,希特勒開始制訂具體的侵略計劃,希特勒又利用英、法的「綏靖政策」,將其侵略計劃一步一步地實現希特勒第一步軍事行動就是重占萊茵非軍事區。1936年3月,德軍以閃電般的速度進入萊茵非軍事區。對德國法西斯的違約冒險行動,英、法只是進行一般性的譴責。法西斯德國的第一步軍事冒險行動公開破壞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和平,表明希特勒已經跨出了發動侵略戰爭的第一步,從而也就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隨後,希特勒利用英、法害怕戰爭的心理和妥協退讓的弱點,以民族問題為借口,大肆進行戰爭恫嚇,逼英、法步步退讓,於1938年3月兼並了奧地利,並通過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協定》,於1938年9月佔領了同德國接壤的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進而又於1939年3月兵不血刃地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部領土。至此,法西斯德國軍事力量大增,羽毛已豐,並奠定了進攻波蘭的基礎。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國突然襲擊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三、德國本身的歷史、文化傳統也是造成二戰的一個必然原因。
法西斯主義集專制主義、軍國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等因素之大成,因此德國法西斯的興起與德國前資本主義因素的影響有著重要的關系。因為德國有不同於其他發達國家的特殊的歷史、文化傳統:其一,德國沒有經過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出世較晚,十分軟弱,容克封建勢力沒有得到徹底打擊和消除。這種狀況使得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在德國長期沒有得到健全和發展,資產階級沒有在政治上占真正的統治地位。其二,近代德意志民族的統一大業是在俾斯麥為代表的容克地主階級領導下完成的,俾斯麥建立了統一的德國,這一歷史功績進一步加強了封建容克勢力在德國政治舞台上的地位。而資本主義發展的「普魯士道路」又使德國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容克資產階級階層。所有這些都大大加強了容克資產階級貴族在政治上的地位。其三,德國一直存在著專制主義、民族沙文主義和軍國主義的歷史傳統。這些傳統在思想文化領域培植了一批德國學術界稱之為「進步的反動派」,培植了一批軍官團階層、極端沙文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勢力。以上各種獨特的「德國現象」的歷史遺存,「遇上20世紀二三十年代特殊的社會環境,德國法西斯運動就合乎邏輯地發展」起來。
總之,德國法西斯對外發動侵略戰爭是其本質決定的。從這種意義上說,法西斯要發動侵略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法西斯就是戰爭。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最根本的原因也是由於德國法西斯的興起。

『貳』 二戰是怎麼發生的

二戰是德國先挑起的。

德軍於1939年9月1日對波蘭展開入侵,後協同蘇軍迅速佔領波蘭全境,英國及法國向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展開。

隨著戰爭進行,德國及其盟國迅速控制歐洲大陸及北非,但迫使英國投降或停戰的計劃未能成功。1939~1940年,通過發動閃電戰,迅速佔領了挪威、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對英國發動了空襲。

1941年6月22日,德國違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入侵蘇聯。德國於1942年6月28日~1943年2月19日的藍色行動遭受失敗而由東線戰場撤退,又陷入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德國的盟國義大利於1943年9月投降,迫使德國須防禦義大利戰線。諾曼底戰役後增加了西線戰場,同盟國軍隊進一步進入德國領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2)德國怎麼爆發二戰的擴展閱讀

戰後影響: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烈,根據雅爾塔會議協定,為了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中、英、美、蘇、法為首的同盟國在1945年10月24日發起成立了聯合國,中、美、蘇、英、法則成為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1948年以來,安理會共授權進行了60餘項維和行動。另外,聯合國還先後組織制定了從不擴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等數百個國際條約。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影響和鼓舞下,東歐和亞洲大陸出現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在各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力量不斷壯大,越出了一國范圍,形成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

『叄』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如何爆發的

1.
慕尼黑陰謀是二戰的「催化劑」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政府首腦在德國的慕尼黑簽訂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十天內把蘇台德等地割讓給德國,歷史上就稱這一事件為「慕尼黑陰謀」。
2.二戰全面爆發1939年9月1日,德國軍隊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這是二戰全面爆發的標志性事件。
3.二戰規模擴大1941年6月22日,德國向蘇聯發動了進攻,發生了莫斯科保衛戰,這是德國開戰以來的第一次重大失敗.標志著二戰的規模擴大。
4.二戰規模進一步擴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機群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軍事基地珍珠港,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珍珠港事件」。
5.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肆』 二戰時期德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動侵略戰爭的

二戰時期德國是從1939年9月1日開始發動侵略戰爭的。1939年9月1日04:40,德軍的軍隊閃擊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給予納粹德國48小時限期撤出波蘭領土。因為德國沒有理會英法的警告,英國和法國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國宣戰,二戰從此爆發。

『伍』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怎樣引爆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因為一戰的談判結果使德國受到了不平等的限制,加之經濟上的大蕭條,全世界的經濟危機,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陸』 二戰是如何爆發的

二戰是德國先挑起的。

德軍於1939年9月1日對波蘭展開入侵,後協同蘇軍迅速佔領波蘭全境,英國及法國向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展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6)德國怎麼爆發二戰的擴展閱讀

戰爭背景

1、日本侵華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之後中國政府向國聯求助,卻並未得到國聯的積極回應。

當時西方大國普遍奉行綏靖政策,意圖通過縱容法西斯的行徑來換取暫時的和平,由此日本得以自行其是。這場事變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二戰已經浮現。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進一步加劇了國際形勢的緊張態勢。

2、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

1929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嚴重沖擊了義大利,墨索里尼斷定領土擴張是減輕國內經濟壓力所必需的辦法,進而走向了擴張的道路。首先,他希望先吞並衣索比亞,但想達到目的,必先得到英、法默許。

英、法最終對義大利的行為採取綏靖政策,墨索里尼認為時機已成熟,便於1935年10月3日,發動了侵略戰爭,在經過7個月的抵抗之後,因西方國家的出賣和兩國實力差距過大,衣索比亞寡不敵眾,最終淪陷。這次戰爭進一步暴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軟弱無能,助長了法西斯的囂張氣焰。

3、慕尼黑陰謀

1938年3月,德意志第三帝國並吞了奧地利。接著,希特勒以保護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意志少數民族的利益為借口,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領土要求。

面對德意志第三帝國法西斯的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兩國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並與希特勒達成協議,希望把德意志第三帝國的侵略矛頭引向蘇聯。

『柒』 德國當時為什麼要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原因:隨著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范圍,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起來。

1929年10月,美國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盤,經濟危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西方國家大蕭條所帶來的動亂,使法西斯主義惡性發展。納粹黨迅速膨脹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第一大黨。

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意志第三帝國上台,2月製造國會縱火案,3月通過《授權法》,繼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籠,至次年8月頒布《國家元首法》,對國家生活進行了全面改組,建立起集權統治的法西斯體制,並且加緊擴軍備戰。

(7)德國怎麼爆發二戰的擴展閱讀: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第二共和國並與蘇聯共同瓜分,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至1940年6月22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大半個歐洲,其中包括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丹麥、挪威。其佔領區內的「不受歡迎的人」和另外一些民族亦不斷受到迫害。

1940年9月27日,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結成了侵略性軍事同盟,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德軍一度兵臨莫斯科。

在1944年紅軍發動十次斯大林突擊,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戰爭的天平已倒向另一方。德國城市遭到盟軍大規模地轟炸,面臨著嚴重地資源短缺問題。1945年初,盟軍自西向東,而紅軍則自東向西不斷推進。4月,蘇聯紅軍攻入柏林,4月30日希特勒自殺。5月8日,德國投降,並簽署投降書,納粹德國宣告滅亡。

『捌』 德國發動二戰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為首的戰爭。下面就由我告訴大家德國發動二戰的原因吧!

德國發動二戰的原因

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第一次大戰遺留下一些無法和平解決的所謂對德國的不公平條約和待遇,作為第一次大戰的戰敗國,德國的很多利益被其他強國瓜分,同樣只能是通過戰爭來索回失去的利益。

另一個原因就是經濟問題,法西斯就是在經濟危機中上台的,但不是經濟的發展,正好相反,當時德國國內經濟正在走向崩潰,通過戰爭手段進行經濟掠奪是最佳方式。這種經濟掠奪方式一直沿用至今,並且被某國發揮的淋漓盡致。

人性弱點——德國發動二戰的原因探析

讀了艾米爾.路德維希的《德國人》,讓筆者了解到導致二戰爆發,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德國人所特有的性格。每個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性格,德國人亦不例外。眾所周知,德國一個性格多元化的民族。服從而不缺少浪漫,殘酷中又帶有溫柔。就是這樣的性格,一次次引爆了世界大戰。德國人的這種性格為什麼能夠導致二戰的爆發,二者之間到底有什麼關系?下面我們就從三個方面來分析二者的關系:

1.服從性

在世人的眼中,德國人墨守成規和一成不變,其實這就是德國人所標榜的服從性。德國人是一向崇拜和服從權威的,這起源於古時條頓人作戰時養成的習慣。奧托.馮.俾斯麥就不無得意地稱贊普魯士的這種“美德”-“榮譽、忠誠、順從和勇敢貫穿於從軍官到年輕新兵的整個隊伍”。

路德維希在《德國人》中說到:“由於好戰的傳統和嚴格的訓練,服從性已在人們思想中根深蒂固。”可見,從軍隊到人民,“服從”已成為德國人的主要性格之一,這也是條頓人所特有的性格。這種性格是導致二戰爆發的原因之一。因為“服從,責任感,樸素的生活方式,這一切保證了德國人能迅速的發展工業和進行戰爭。”德國人的絕對服從,包括下級對上級、人民對領袖的頂禮膜拜使得希特勒能夠利用這種性格迅速發動戰爭。

還有英法在二戰前對德國採取的綏靖政策,為什麼不僅未能阻止德國發動戰爭,反而導致二戰的加快爆發?這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德國人的性格所致。路德維希在《德國人中》指出,“德國習慣於服從,他們甚至對征服者的冷酷無情,嚴厲苛刻也感到欽佩。

德國人具有神經質的性格,他們往往屈服於對手的威脅,而對對手所採取的和解態度,卻認為這是軟弱和膽怯的表現。那種認為如果採取溫和的和平方式可以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傳奇式說法,只能出於從來沒有研究過德國人性格的人之口。緊跟在溫和的和平之後,而沒有全面裁軍,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能會提前十年爆發。”因而一戰後英法等國對德國採取溫和 措施 加上德國人的欺軟怕硬性格,導致二戰的爆發。

2.不安全感

德國人的另一個性格就是他們與生俱來的不安全感。在俾斯麥統一德國之前,德國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有三百多個小國組成。這種四分五裂的局面容易導致外來入侵。因此統一之前的德國一直是鄰近大國侵略的對象。這樣就容易引起德國人內心的不安全感。

這種不安全感一直伴隨著德國人,即使是統一後亦不例外。德國人的這種不安全感使他們心胸狹窄,妒忌心和報復心重非常嚴重,尤其表現在對待猶太人方面。因為猶太人往往與金錢利益相聯系。德國的猶太人多數是金融家、銀行家或高利貸者,這引起了德國雅利安人的嫉妒心理和內心不安全感,他們想通過獸性屠殺來毀滅德國猶太種族。

某個編年史家曾指出:“猶太人的才幹是自己致死的原因。”但歸根結蒂這是德國人的獸性表現。路德維希針對這種現象一針見血的指出:“德國人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這是使德國人無法享受生活,享受和諧的永遠無法解決的問題,使德國人的行為有時表現為獸性,有時表現為奴性。”因而這種不安全感在希特勒身上得以體現,由此找到了發動二戰的借口,即利用“民族主義”發動戰爭,挑戰世界,達到主宰世界的目的。

3.自卑感和恐懼感

德國人內心的這種不安全感,歸根結底是由對現實的自卑感和恐懼感而引起的,同時反過來它又進一步加劇了這種不安全感和恐懼感。路德維希說過:“他們一直擔心被人看不起。這種恐懼和自卑感驅使他們不斷行動…所有這一切並不是為了物質的目的;德國人並不因為生活富裕和輕松去征服別的國家,而主要是為了顯示他比別人優秀,強迫別人接受他們令人討厭的生活方式。”由於內心的自卑感導致德國人比別人更渴望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優秀,而證明的方式就是通過發動一次次的戰爭。而恐懼感則表現為對 文化 的恐懼,對社會的不滿和對種族的反感。

約阿希姆.C.費斯特在他的作品中說到:這種恐懼在19世紀最後幾十年裡,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隨後的歲月里影響了德國的資產階級-這種驚慌來源於對正在掀起的共產主義革命的憂愁,但是更深固的原因是對現代事物的恐懼。而希特勒就是利用了德國人的這種“巨大的恐懼”,對那些把德國帶領到這個緊急關頭的人們進行猛烈的報復。

4.好戰性

最後,德國人的好戰性格也是導致二戰爆發的原因之一。德國人的好戰士古來就有之,則會種性格延襲了條頓武士的殘暴精神。遠古時候,條頓人生活在德國乾旱的北部,生活在原始大森林,寒冷的氣候、貧瘠的土地讓條頓人成為最強壯的民族,並且野心勃勃,一心想征服比自己富裕的地區。因此“好戰”成為條頓人的野蠻性格之一。這種性格不僅從未消失過,而且愈演愈烈。

路德維希在他的《德國人》一書中引用了海涅評價德國人的這種性格時的一段話:“基督教可以削弱,但不能扼殺條頓武士的殘暴精神。總有一天,這種用以約束條頓武士的基督教義會不起作用。出於原始狀態的殘暴無力精神將再度興起,北歐日耳曼人詩歌一再頌揚的殘酷無情的個性將受人崇拜。基督教義的信條徹底崩潰的日子行將到來。……而有一天,當你聽到世界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轟然一聲時,你就會知道,德國的雷氏終於達到了它的目的。這隆隆的雷神震得空中的飛鷹墜地而亡,非洲偏僻沙漠上的虱子將會夾起尾巴,畏縮地溜進黃家的密林中去…擺脫了束縛的德國要比整個神聖加上克羅埃西亞和哥薩克更令人震驚”。

海涅在1838年就預言了德國人的這種好戰性格將會引爆世界大戰,事實正是如此。路德維希針對德國人的這種性格也作了深刻剖析,他說:“這個國家(德國,筆者加)自古以來一直幻想主宰世界,現在這種幻想更加強了。他們這些人(新工業頭子和老一輩將軍或容客地主)一個個都是野心勃勃,渴望權力遠遠勝於追求金錢,甚至在今天,促使他們拚命的不是追求更多的財富和生活的享受。

一個好戰的民族從來不會在假日或周末閑情逸致的享受一番,相反,他希望剝奪別人這種享受。德國人認為,輕而易舉而獲得的東西都是沒有價值的。他們希望通過千辛萬苦,征戰攻取而獲得的,才是有價值的。”可見,德國人是善於作為征服者的,他自古以來的夢想就是能主宰世界。為了這個目的,它不惜本國人民而發動一次次戰爭,其中包括兩次世界大戰。

以上是從德國人的服從性、內心不安全感、巨大的恐懼感以及好戰性等方面來分析他們的這些性格是如何導致二戰爆發的,它們與二戰之間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關系。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由德國發動的,這引起了世人的好奇,為什麼一個國家能三番兩次的引爆世界大戰?歸根結底是由德國人的這些性格決定的。法西斯頭子希特勒身上集中了德國人全部性格的弱點,它的出現順應了德國人的需要,因而由他發動世界大戰也就絲毫以不以為怪了。

在《德國人》這本書中,路德維希對德國人的這些性格及其弱點都作了深刻的解剖,讓人一目瞭然。

德國人具有雙重性格,一方面,它引發了世界大戰,導致世界陷入混亂,但是另一方面它又產生了如此多的傑出人物,許多著名音樂家、哲學家都誕生在這塊土地上,他們又一次次點燃和照亮了全世界。用歌德的話來講就是“它一方面向黑暗和混亂發展,直到它的國家政權稱為世界的罪人;另一方面,從個人來說,它又是德國人發展到如此成功的高度,以致全世界一而再再而三的驚嘆他們的成功”。一個民族的性格中,既有弱點又有長處,只有發揮它的長處,抑制它的缺點,世界才會向前發展,世界才會安寧。

二戰歷史德國

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法西斯國家:

德國、義大利、日本、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芬蘭。

反法西斯國家:

中國、前蘇聯、美國、英國、波蘭、南斯拉夫王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比利時、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希臘、印度、法國等47個國家。

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根本原因

由於一戰戰過後德國不甘心“凡爾賽和約”對其戰敗國的嚴懲和限制,暗中加緊恢復國力;戰勝國義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許諾的領土而耿耿於懷;另一戰勝國日本對華盛頓條約對它的限制也充滿怨恨,在亞太地區與英美展開新的角逐,准備向中國侵略擴張。英法美等主要戰勝國則在如何處理德國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

直接原因

法西斯政權的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權的基本特徵就是對內極權統治,對外侵略擴張、爭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統治者為實現重新瓜分世界、擴大自己勢力范圍的企圖,不惜發動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事件

1929年10月29日,美國華爾街股市崩盤,這場被稱為“大蕭條”的經濟危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正是這種背景下,法西斯主義開始抬頭。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進攻中國沈陽,其後全面吞並中國東北,為以後的全面侵華戰爭做准備。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德國總統興登堡任命為德國。

1934年8月2日興登堡去世後,希特勒繼任了總統,成為了第三帝國唯一的真正擁有實權的最高領袖,在德語中稱為“元首”。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日本開始全面侵華。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宣布德國軍隊將重整軍備,並實行徵兵制,公開挑戰《凡爾賽和約》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隨後將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並入第三帝國,捷克其餘地區也在不久後被德國佔領。

1939年5月4日至9月16日,諾門罕戰役,日本關東軍和蘇聯紅軍分別代表偽“滿洲國”和蒙古人民共和國交戰。戰役結果以日本關東軍的慘敗而告終。此戰後,日本基本死了與蘇聯再戰之心,間接導致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

1939年8月23日,德國與蘇聯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9月5日,美國發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1940年,德國發動“閃電”攻勢。(4月9日攻佔丹麥和挪威,5月10日攻佔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隨後進攻法國。)

1940年5月10日,德軍決定採用"曼斯坦因計劃"完成了對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波蘭、法國等西歐國家的侵略。

為了接著征服蘇聯,希特勒策劃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1940年9月7日柏林簽定完畢。

1940年6月10日,義大利向英法宣戰,戰火燒到了地中海和非洲。

1940年6月22日,法國投降。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發出了關於入侵英國的訓令(海獅計劃)。1940年8月,德國航空兵開始對英國城市進行密集突擊。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條約入侵蘇聯,蘇德戰爭爆發。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對日宣戰,還有其他20多個國家同時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形成。

1943年9月8日,義大利無條件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

1945年7月26日,蘇聯對日宣戰。

1945年8月6日,美國投擲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

1945年8月9日,美國投擲原子彈轟炸日本長崎。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的甲板上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德國的兩次世界大戰

德意志帝國在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德皇威廉二世退位。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

1933年希特勒上台實行獨裁統治,建立了納粹德國。 德國於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同盟國打擊下,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

德軍於1939年9月1日對波蘭展開入侵,後協同蘇軍迅速佔領波蘭全境,英國及法國向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展開。隨著戰爭進行,德國及其盟國迅速控制歐洲大陸及北非,但迫使英國投降或停戰的計劃未能成功。1939~1940年,通過發動閃電戰,迅速佔領了挪威、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對英國發動了空襲。

1941年6月22日,德國違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入侵蘇聯。德國於1942年6月28日~1943年2月19日的藍色行動遭受失敗而由東線戰場撤退,又陷入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德國的盟國義大利於1943年9月投降,迫使德國須防禦義大利戰線。諾曼底戰役後增加了西線戰場,同盟國軍隊進一步進入德國領土。

『玖』 德國究竟為什麼發動二戰

一、德國有悠久的軍國主義傳統。

德國的軍國主義是非常復雜的東西,最遠可以追溯到封建割據時代。普魯士王國正是憑借軍事手段打敗丹麥、法國、奧地利等對手才完成國家統一。當時的德國人十分好戰,但是德國在統一後並沒有消除軍國主義,而是愈演愈烈。統一的德國飛速發展,大有超過英國的勢頭,進入到21世紀後,德國咄咄逼人,經常對歐洲各國進行武力威脅,欲取代英國的霸主地位。當時在歐洲人看來德國十分危險脅,動不動就調集軍隊搞得人心惶惶,最後一戰爆發。客觀地來說,一戰沒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一戰德國戰敗後,英法等國沒有能力消除德國的軍國主義,這下可賠大發了!

二、《凡爾賽和約》激起整個德意志民族不滿。

希特勒究竟為何要發動二戰?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在想(一戰時德國吃了虧,二戰佔領法國後,希特勒親自前往這個當年懲罰德國的國家)

戰敗後的德國被迫接受嚴厲的懲罰,根據《凡爾賽和約》,德國得放棄所有海外殖民地;歐洲本土割讓10%的領土給鄰國,也因此失去12%的人口;另外還有相當於1914年德國11年財政總收入的賠款;德國軍隊被限制在10萬以下......很顯然這對德國是不公平的,全德意志人發誓要報復。

三、希特勒及其納粹黨的意願。

希特勒究竟為何要發動二戰?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在想一戰戰敗後,整個德意志民族都仇視西方,德國被打垮了,這時人民迫切需要一個能團結全民族的人,而希特勒正合胃口。希特勒年輕時就心懷復興德意志民族的夢想,可惜一戰使他夢想破滅,不過他沒放棄,而是走向另一個極端。希特勒本人極其仇視歐洲其他民族,在他看來,只有德意志民族才是最優秀的,猶太人太狡猾,應該從肉體上被消滅。希特勒背後的納粹黨與他的性格幾乎完全一致,當這樣的政黨和這樣的人掌握權力後註定對外侵略。

四、日本和義大利刺激了納粹德國。

義大利最先取得法西斯政權,早在1935年就進攻東非國家衣索比亞。而日本則在1931年就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吞中國東北。雖然德國是三個國家中最強大的,但似乎在30年代有點兒「落伍」,於是希特勒決心趕超這兩位「兄弟」。不可否認,日本和義大利的存在的確刺激了德國,假如沒有這兩個國家,德國未必敢同時進攻那麼多國家。

『拾』 德國為何能發動兩次世界大戰

德國挑起一戰的原因:

1. 德國是歐洲率先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國家,工業總產值世界第二,但國內市場有限,需要更大的世界市場進行資本的擴張,但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法)壟斷了最多的殖民地市場,德國要求對世界市場進行重新分配。

2.資本主義制度的根本矛盾,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結構性矛盾,資本的擴張必須依賴於市場,但市場空間是有限的,當生產的東西超過市場可以容納的程度,就會導致生產過剩,然後資本擴張受阻,工廠停工,工人下崗失業,經濟越是不好,人們消費意願越低,產品越是過剩,惡性循環導致經濟危機的發生,時至今日依然無法避免,只有緩解的手段,且無論怎麼操作,無非只有一種方式即掠奪:對外戰爭是掠奪他國資源、經濟調控是稀釋財富變相掠奪本國人民、低端產業的轉移是變相掠奪承接國的廉價勞動力。

一戰德國投降的原因:

1.德國國內的十一月革命,動搖了統治基礎,當政者急於從戰爭抽離掌控國內局面;

2.美國加入協約國帶動了大批國家加入,形勢非常不利於德國;

3.德國國內經濟崩潰,無力支撐長期戰爭;

4.德國本來想靠武力推進跟英法談判,沒想到法國狠了心要死磕,速戰速決的計劃破產;

5.綜上所述,德國決定在一戰通過投降來保全自己,避免受到更大的損失。

德國重新崛起的原因:

1. 一戰因國內政局動盪而選擇戰略性放棄,雖然戰敗卻保全了工業人才和軍事力量,有快速重整工業生產能力和恢復軍力的條件。

2. 歐洲各國在一戰時為了打贏戰爭向美國借了很多錢,還款來源主要是德國的戰敗賠款,美國想得到這些本息,首先要借錢給德國進行戰後重建,幫助其恢復和發展,著名的美國扶植德國的經濟政策如:道威斯計劃、楊格計劃等。美國援助的根本原因是基於自身利益,客觀上促使德國戰後經濟得到快速的恢復,重新回歸到歐洲第一工業強國的寶座(後來被蘇聯的兩個五年計劃超越)。

3. 希特勒崇尚武力報一戰之仇,點燃煽動了德意志的軍國主義和復仇情緒,工業生產向軍費開支極度傾斜。德意志的軍費開支在1938年穩居世界第一,佔到全國GDP的50%左右,同年的英國為4%,美國為1%,此時的德國簡直可以用窮兵黷武、瘋狂擴張來形容。

特別提示:由美國資本的溢出對德國進行戰後重建,就能夠快速幫助德國重建並回到工業強國行列,充分說明這時候的美國已經具備超強的經濟實力,而經濟實力背後的根本邏輯是工業製造能力的強大,如果沒有強大的生產製造能力就不可能有經濟地位的支撐條件。試問一個啥都不能造的農業國家,就算發行億萬貨幣,這些貨幣又能對應什麼價值相當的實體物資呢?還不相當於廢紙一張,何來的經濟實力一說?事實上別說是到1918年一戰結束了,大約在1894年美國的GDP已經超越英國,成為世界上經濟和工業實力最強的國家。

德國發起二戰的原因:

1. 德意志對殖民地市場重新劃分的訴求沒有得到解決;

2. 一戰《凡爾賽合約》對德意志敲骨瀝髓的盤剝,國內矛盾較為尖銳,而此時美國經濟危機蔓延到整個資本主義國家,德意志的國內矛盾被激化,急需通過戰爭來轉移釋放。

3.二戰前期英法蘇美的綏靖政策,使德國野心更盛,進一步加劇了軍事擴張的步伐。

20世紀初,早期完成工業化的國家占盡先機,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殖民地基本被瓜分完畢,現在南亞、非洲等許多國家的官方語言是英語或法語就是源於英法殖民 歷史 。後發的工業國家(主要是德國)也擁有很強的人均工業實力,但是卻沒有廣泛的殖民地作為商品銷售市場,因此新興工業國家對舊的殖民體系十分不滿。這種經濟秩序劃分不對等、全球利益分配不平衡,導致了矛盾的日益激化,新興的工業國家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不惜發動戰爭。上一節已經講過,德國通過第二次 科技 革命和更適合刺激生產力發展的制度,迅速崛起並在1913年一戰爆發的時候工業總值佔世界的15.7%,成為歐洲第一的工業大國,卻眼巴巴地看著英法早早瓜分完世界,不垂涎欲滴可能嗎?一戰爆發的原因,是新興工業國家想搶老牌工業國家的殖民地市場。

一戰的結局是以德國為核心的同盟國在1918年戰敗,但後發工業國家的經濟訴求問題卻並未得到根本解決。而德國戰敗簽下極不平等的《凡爾賽合約》,使德國損失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以及之前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西南非、喀麥隆、多哥以及德屬新幾內亞,還損失了16%的煤產地及過半的鋼鐵企業。《凡爾賽合約》對德國進行了敲骨瀝髓般的嚴重剝削,這進一步激化了新老工業強國的矛盾和德意志民族的復仇情緒,為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隱患。因此二戰可以看成是一戰的擴大和延續。不是一戰結束了,而是一戰進入了20年的暫停!

根據戰場形勢判斷,德國並未喪失主動權,戰敗只是政客談判的紙面協議,其實強勢的德國軍官認為是政客的投降決定出賣了他們的努力,他們覺得自己本來是可以贏得最終勝利的,希特勒就曾在一戰中受傷,這也讓他對投降記憶耿耿於懷,如果不發動二戰,德國將一直生活在凡爾賽條約的陰影下難以擺脫。背負著民族復仇情緒,德國幾乎是以卧薪嘗膽的方式在廢墟上重建了自己的軍事工業體系,但是經濟發展方面則完全跟不上軍事的發展水平,軍費終究是一筆不能再創造 社會 財富的開支,它不是生產性的,它不能提高 社會 生產率,想要把軍力轉化為直接經濟利益,唯一的辦法就是發動戰爭,直接掠奪!否則長期透支經濟來發展軍力,對國內的損害也是極其惡劣的。

基於以上原因,高壓鍋就等著爆炸了,二戰的發生只是時間問題,就差導火索事件。1929年,美國的經濟危機蔓延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成為這條刺激二戰開始的導火索。雖然羅斯福新政化解了美國的經濟危機,引起部分歐洲國家也開始效仿,但像德國、義大利、日本等軸心國陣營,則選擇通過戰爭方式對外轉移矛盾和化解經濟危機。

閱讀全文

與德國怎麼爆發二戰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