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哪個政黨領先

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哪個政黨領先

發布時間:2023-02-20 21:39:26

A. 有關德國政體的詳細介紹

政治:《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於1949年5月生效。1956年、1968年曾作過較大修改。1990年8月兩德「統一條約」對《基本法》某些條款又作了適應性修訂,10月3日起適用於全德國。《基本法》規定,德國是聯邦制國家,外交、國防、貨幣、海關、航空、郵電屬聯邦管轄。國家政體為議會共和制。聯邦總統為國家元首。議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聯邦議院行使立法權,監督法律的執行,選舉聯邦總理,參與選舉聯邦總統和監督聯邦政府的工作等。聯邦議院選舉通常每四年舉行一次,在選舉中獲勝的政黨或政黨聯盟將擁有組閣權。德國實行兩票制選舉制度。

根據德國《選舉法》規定,凡年滿18周歲的具有德國國籍的公民都有選舉權,每位選民擁有兩張選票。第一票用於選出選民所在選區的議員候選人,並根據簡單多數原則,由獲得選票最多的人當選。選民的第二票用於選舉政黨。各黨獲得第二票的多少將決定其在聯邦議院中擁有席位的比例,對該黨能否上台執政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參加聯邦議院的各黨議員分別組成議會黨團。聯邦參議院參與聯邦立法和對聯邦的行政管理施加影響,維護各州的利益。按各州人口比例由各州政府指派3~6名州政府成員組成參議院,共69席。議長由各州州長輪流擔任,任期1年,總統因故不能行使職權時代行總統職務。聯邦政府由聯邦總理和聯邦部長若幹人組成,聯邦總理為政府首腦。聯邦憲法法院是最高司法機構,主要負責解釋《基本法》,監督《基本法》的執行,有16名法官,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各推選一半,由總統任命,任期12年。正、副院長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輪流推舉。此外設有聯邦法院(負責民事和刑事案件)、聯邦行政法院(負責一般行政司法案件)、聯邦懲戒法院(負責公職人員違紀案件)、聯邦財政法院(負責財政案件)、聯邦勞工法院(審理勞工案件)、聯邦社會法院(審理社會福利糾紛)和聯邦專利法院(審理有關專利問題的案件)。各級法院設檢察機關,任務是對違法、犯罪提出起訴,但不受法院的管轄,不幹預法院的審判工作,也不獨立行使職權,而受各級司法部門的領導。聯邦行政法院設聯邦最高檢察院,由聯邦檢察長和數名聯邦檢察官進行工作。德國的政黨有:德國社會民主黨、聯盟90/綠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基督教社會聯盟、自由民主黨、民主社會主義黨、德國的共產黨、共和黨等。 2005年5月12日,德國聯邦議院表決通過了《歐盟憲法條約》。

B. 德國戰後參加執政時間最長的政黨是

自1990年舉行的第一次全德選舉以來,德意志聯邦議院中共有6個政黨。它們是:基督教民主聯盟、德國社會民主黨、自由民主黨、基督教社會聯盟、民主社會主義黨以及聯盟90/綠黨。 (一)基督教民主聯盟 基督教民主聯盟簡稱基民盟,是戰後建立的政黨。二戰結束後的1945年下半年,在美、英、法佔領的德國西部地區開始允許政黨活動,各地方組織紛紛產生。1950年12月12-22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基民盟組織在戈拉斯召開聯合代表大會,會上宣布成立全國統一的黨組織--基督教民主聯盟。第一任主席是康拉德.阿登納。基民盟在戰後的第一次議會選舉中獲勝,組成了基民盟、基督教社會聯盟、自由民主黨、德意志黨的多黨聯合政府。此後基民盟執政長達20年之久,1969年在聯邦議會選舉中失禮,曲居反對黨地位,至1982年東山再起,重新成為執政黨,與自由民主黨組成聯合政府,科爾出任總理,直到1998年9月。基民盟是一個政治上保守的黨,其黨員主要是基督教徒。基民盟與基社盟是姐妹黨,這兩個基督教政黨主要面向的是基督教教派的選民。基民盟在巴伐利亞不設州組織,而基社盟只存在於巴伐利亞。兩黨經常聯合組成基督教聯盟參加競選。 (二)德國社會民主黨 德國社會民主黨簡稱社民黨,建於1875年,二戰中被希特勒取締而轉入地下,戰後重建。1966-1969年,社民黨與基督教聯盟黨聯合執政。1969-1982年,社民黨又與自民黨聯合執政,是歐洲執政時間最長的社會黨之一。1990年9月,原西德社會民主黨與原民德社會民主黨合並,在同年12月的聯邦議會選舉中得票率達33.5%,成為聯邦議院的最大反對黨。1998年9月,社民黨人施羅德擊敗科爾,出任聯邦總理,使社民黨在16年之後,重新執政。在全德16州中,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下薩克森州、薩爾州、勃蘭登堡州、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為社民黨單獨執政,其他除巴伐利亞州外的10個州都是社民黨與其他政黨聯合執政。社民黨的黨員主要來自工人和職員。 (三)自由民主黨 自由民主黨簡稱自民黨,為戰後建立的政黨。1948年12月,在美、英、法佔領的德國西部佔領區的各自由黨組織決定合並成統一的政黨,並定名為德國自由民主黨。1948年6月,在不萊梅召開了聯合成立大會,建立了自由民主黨的中央領導機構。兩德統一前夕,原民德的三個自由黨加入到自民黨中。該黨自成立以來,多次參與執政,但都不是執政黨。1949-1956年、1961-1966年與基督教聯盟聯合執政,1969-1982年與社會民主黨聯合執政,1982-1998年又與基督教聯盟聯合執政。 幾十年來,自民黨在德國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著「中間人」的角色,它在基督教聯盟與社民黨這兩大政黨之間起著「平衡器」的作用,決定著兩黨誰主政,而且由於它與這兩黨的政見分歧常使聯合政府破裂。 自民黨主要代表著中產階級的利益,其黨員主要是中小企業主、自由職業者和一些官員。由於其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較少考慮工人群眾和其他貧困階層的利益,所以它的支持率不高。在德國16個州中,自民黨參與執政和保住議席的只有5個州。 (四)基督教社會聯盟 基督教社會聯盟簡稱基社盟,始建於1946年1月8日,是巴伐利亞州的執政黨,而且活動范圍只限於巴伐利亞。它與其姐妹黨基民盟訂有協議,基民盟不得在巴伐利亞建立其組織並進行活動,而基社盟的活動范圍也僅限於巴州,兩黨聯合進行選舉,提出共同的總理候選人,在聯邦議院中聯合進行各種活動。 基社盟的黨員70%-80%是基督教徒,並且大部分為大企業主和中高級職員。它代表著一些大財團、大銀行、大企業的利益,如西門子股份公司、梅塞斯米特-伯爾科-布洛姆公司(製造飛機和導彈)、巴伐利亞聯合銀行等。這些大財團、大銀行是基社盟的後台和經濟後盾,反之基社盟又是他們的政治、經濟的代理人和發言人。基社盟在巴伐利亞州建有嚴密的組織,除其最高權利機構--巴伐利亞基社盟代表大會外,在地方上建有七個行政專區,如上巴伐利亞、下巴伐利亞、上普法爾茨、上弗蘭肯、中弗蘭肯、下弗蘭肯、施瓦本及慕尼黑、奧格斯堡兩個城市區組織。它還擁有一系列附屬組織,如巴伐利亞青年聯盟、婦女聯盟、基督教社會工會委員會、經濟工作委員會、中小企業協會、被驅出者聯盟、州住房建設城市生活委員會等。它還辦有該黨機關報《巴伐利亞信使報》。 (五)民主社會主義黨 民主社會主義黨簡稱民社黨,是由原民德執政黨德國統一社會黨演變而來的。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開放;12月9日,民主德國的執政黨德國統一社會黨改名為德國統一社會黨-民主社會主義黨;1990年2月4日,又更名為民主社會主義黨。在德國統一後的第一次議會選舉中,它只得到4.4%的選票,但因為它在柏林有4個直選席位而得以進入議會,並根據實際得到的有效選票分到了30個議席。在1995年10月22日的柏林市議會選舉中,民社黨在柏林東部獲得了36%的有效選票,成為柏林東部地區的第一大黨,越來越多的德國東部人把民社黨看作是自己的政黨。民社黨的黨員主要是工人、職員、教師、少量的官員和自由職業者。 (六)聯盟90/綠黨 綠黨原是各種環境保護組織的聯合組織,始建於1980年1月。成立後它進入了幾個州的議會,並在983年的聯邦議會大選中獲得了5.6%的選票,從而首次進入聯邦議院,並獲得23個議席。在1990年12月德國統一後的首次議會選舉中,德西部綠黨因反對統一和內部爭吵,只得了4.7%的選票,未能進入議會。而與綠黨聯合在一張名單上的東部地區聯盟90卻獲得了6%的選票,進入了聯邦議院,並獲8個席位。90聯盟源出於公民權運動。1993年5月14日,德國西部綠黨與東部聯盟90舉行聯合代表大會,正式合並為聯盟90/綠黨。它們在1994年10月的聯邦議院選舉中獲得7.3%的選票,成為僅次於基督教聯盟黨和社會民主黨的議會第三大政黨。綠黨的黨員主要是環境保護主義者、和平主義者、反核能者

C. 德國聯邦議院的選舉與產生

德國聯邦議院由選民直接選出。聯邦議院的立法會議任期是四年,但在特殊情況下可延長或縮短。
根據《基本法》第38條第2款和《聯邦選舉法》第12條規定,每個年滿18周歲,且在德國居留滿3個月的德國公民都有選舉權。
候選人產生分兩種方式:一種是選民提名,另一種是政黨提名。選民提名是指個人自薦,填寫提名表,同時提交選民支持參選的簽名名單。支持者的多少根據地區人口確定,例如在10萬人口選區需要20位支持者的簽名。無黨派候選人需通過選民提名。政黨提名是指各政黨通過黨代會秘密投票選舉產生,且被提名的候選人須表示同意,並提交個人資料證明自己的參選資格。候選人提名名單必須在規定日期之前提交給選區選舉委員會審查批准,並根據審查批準的名單印製選票。如對審查批准結果有異議,可以在選舉日前3天提出上訴。超過時限提交的提名名單將不予考慮。政黨提名和選民提名的最大區別是政黨提名的候選人可以在多個選區適用,而選民提名只能在提名選區適用 。
議席分配方法是:凡在多數制選舉中贏得三個以上議席,或在比例代表制投票中贏得5%以上選票的政黨可參加議席的分配。分得議席的政黨以州為單位,首先將議席分配給本黨在單選區選舉中獲勝的候選人,再將剩餘議席分配給本黨在多選區中政黨名單上的候選人。如果分配給某黨的議席數少於該黨在單選區中贏得的議席數,則擴大聯邦議院議席總數,以確保在單選區獲勝的議員獲得議席。
這種簡單多數制與比例代表制相結合的選舉制度,旨在保障大黨在聯邦議院中的支配地位,同時又能使小黨得以進入議會。
聯邦議院每4年選舉一次,選舉遵守普遍、直選、自由、平等和秘密五項原則 。選舉日期由總統頒布的選舉公告規定。具體選舉事宜在地方政府和聯邦的選舉機構組織下進行。投票前,各政黨及無黨派候選人可自由向選民宣傳其政治綱領及自身情況。各政黨或無黨派候選人的競選費用由國庫報銷。
聯邦各級選舉委員會或選舉辦公室是負責具體選舉事務的機構。選舉委員會按行政區域劃分,分為聯邦選舉委員會、州選舉委員會、選區選舉委員會、投票區選舉辦公室、郵寄投票選舉辦公室。各級選舉委員會都是非常設機構。選舉結束後,各級選舉委員會隨之解散。選舉官員在任職期間要保持中立,不能參與政黨競選活動或作為候選人;一人不得兼任一個以上選舉機構的成員,所有選舉官員都是沒有任何報酬的名譽官員 。
議員可連選連任。

D. 德國參議院和眾議院是怎麼選舉的 議員任期多少年 哪一院的權力更大

德國聯邦參議院(德語:Bundesrat)是德國的一個國家權力機關,總席位69個,作為各聯邦州在聯邦中的代表,是德國聯邦制國家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各聯邦州政府依據《基本法》,通過聯邦參議院參與聯邦的立法和歐盟事務。聯邦參議院沒有選舉任期,是一個連續的國家權力機關,黨派比例隨著各聯邦州議會的選舉而變化;而聯邦議院則是一個不連續的國家權力機關,每4年重新選舉一次。
每個州依其人口多寡,可分得3至6席。其中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巴伐利亞州、巴登-符騰堡州和下薩克森州各有六席,黑森州有五席,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薩爾州、漢堡州和不萊梅州各有三席,其餘七個州有四席。席位對應票數,每個州內部在表決時的意見必須統一。各州政府可以指派的參議院代表人數不得超過其席位,這些代表通常會包括16個州的州總理(Ministerpräsident)。
對於所有的法案,聯邦政府都必需先向聯邦參議院提出。這些法案分成兩種:
要通過所有和聯邦州相關的法案,都必需得到聯邦參議院同意。[1]
對於所有其他法案,聯邦參議院有權以多數否決,但如果聯邦議院再以絕對多數通過,法案依舊通過。相對的,如果聯邦參議院以三分之二多數否決,則聯邦議院也必需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才能讓法案通過。[2]
聯邦參議院議長由各聯邦州州總理輪流擔任,每年輪換一次,任期從每年11月1日至次年10月31日。聯邦參議院議長在國內外禮儀上享有第三高地位,僅次於聯邦總統和聯邦議院議長。在聯邦總統因病或出國訪問期間,聯邦參議院議長代行聯邦總統職務。

德國聯邦議院(德語:Der Deutsche Bundestag),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聯邦議會,總部設在柏林。聯邦議院與聯邦參議院(Bundesrat)共同組成德國國會,是德國最高權力機構。
德國聯邦議院與聯邦參議院共享修改德國基本法(等同憲法)的權力[1]。聯邦議院擁有設立歐盟事務委員會、外交事務委員會、國防委員會與情願委員會及任命軍事專員的權利。聯邦議院及其委員會有權要求聯邦政府任一成員出席其會議。
德國議會法定成員598人,其中一半由選民直接選出。另外一半是由選民投票給政黨,政黨再把議員席位分配給本黨議員。政黨獲得選票低於5%的政黨沒有資格獲得分配席位。德國聯邦議院的立法會議任期是四年,但在特殊情況下可延長或縮短。聯邦議院成員享有一些特殊權益,如免費使用所有的公共交通設施(基本法第48條第3款)。
聯邦議院選舉議長、副議長和書記員。議長在議會大廈內行使內務權及警察權,並在多數情況下代表議會。現在的第17屆議會有成員622人,現任議長為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的Norbert Lammert。

E. 默克耳簡介

安格拉·多羅特婭·默克爾(Angela Dorothea Merkel,1954年7月17日-),德國女政治家,現任德國總理(The Chancellor of Germany)、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Deutschlands Christlich-Demokratische Union)主席。[1]
1973年至1978年,默克爾在德國萊比錫大學(Universität Leipzig)攻讀物理學,1986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1989年11月踏入政壇,加入德國「民主覺醒」組織,1991年至1998年任基民盟副主席,2000年4月起任基民盟主席。2005年11月成功當選聯盟黨和社民黨大聯合政府總理,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並在2009年和2013年的大選中成功連任。[2]
默克爾工作認真勤奮,沉穩務實,成績驕人,在德國政壇素有「鐵娘子」之稱。[3]
2015年3月11日,默克爾在各國領導人工資中,排名第三位。[4]同年4月,默克爾在美國《時代》周刊「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第25,獲得0.9%的選票。[3]2015年11月4日,默克爾名列《福布斯》全球最有權力人物排行榜第二位。[5]2015年12月,默克爾當選《時代》年度人物。[6]2016年6月,《福布斯》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100名女性,默克爾連續六年蟬聯榜首。[7]2016年9月22日,彭博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榜,默克爾排第6名。[8]
2017年9月24日,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在德國聯邦議院選舉中獲得最多選票,領先其他各黨。
2018年3月14日,默克爾第四次被確定為德國總理。[9]10月29日,默克爾表示,她將於2021年卸任總理職務。[10] 2019年1月,入選「全球十大思想者」。

F. 德國兩院哪個權力大

德國兩院聯邦參議院權利大。不僅僅是立法機構,更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不僅法律需要議會制定,連政府的領導班子,都是由議會通過選舉產生的。
在大選中,各政黨按票說話,以參議院中的議員席位競爭對象。只要哪個政黨擁有的議員席位佔大多數,那麼這個政黨便可以成為便可以成為執政黨,從而執掌政府,獲得國家的行政權。其中執政黨的黨魁將會出任政府總理一職,而由他組建和領導的內閣,則是聯邦政府的核心。

G. 德國誰的權力最大

在德國,總理的權力最大。

在德國的政治體系中,總統是沒有實權的。按照法律規定,德國總統是德國的國家元首,對外對內都能代表德國,擁有包括外交、行政、立法、司法以及軍事等諸多領域的最高權力。比如在外交上,總統可以代表德國和外國締結條約;在行政上,總統可以推薦和任免總理;在立法上,總統可以解散議會等等。

基本上,世界上主流總統們擁有的權力,德國總統都有。然而,德國總統這些職權只是一種形式上的體現。德國總統在實際行使這些職權的過程中,會有大量的限制。

德國總統沒有實權的原因

德國總統之所以沒有實權,主要源於德國的政治體制。德國是典型的議會民主制政體,這是西方一種主流的政治體制,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議會至上。在德國,聯邦參議院不僅僅是立法機構,更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不僅法律需要議會制定,連政府的領導班子,都是由議會通過選舉產生的。

在大選中,各政黨按票說話,以參議院中的議員席位競爭對象。只要哪個政黨擁有的議員席位佔大多數,那麼這個政黨便可以成為便可以成為執政黨,從而執掌政府,獲得國家的行政權。其中執政黨的黨魁將會出任政府總理一職,而由他組建和領導的內閣,則是聯邦政府的核心。

H. 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制度是怎麼樣的

德國24日舉行聯邦議院選舉,來自42個政黨和社會團體的候選人將角逐聯邦議院至少598個議席。選舉後將產生新政府。
聯邦議院是德國的立法和政府監督機構,通常每4年舉行一次選舉。目前,德國約6150萬公民擁有選舉權。選民通過選出青睞的「人」和「黨」來決定國家未來政治走向。
聯邦議院選舉選票由兩部分組成:第一票和第二票。前者選人,後者選黨。
第一票列出的是某一選區競爭「直選議席」的候選人名單,參選的是各黨派推選的個人代表和一些獨立候選人。誰在這一投票中得票最多,誰就直接獲得一個議席。全德共分299個選區,每個選區都會選出一名代表進入議院,議院法定598個議席中一半席位人選由此確定。
第二票,選民要選出最符合自己期待的黨派。這一票的結果直接決定各黨派能否進入聯邦議院以及議院法定598個議席的分配,對最終誰能夠上台執政至關重要。
德國現行選舉制度對參政資格設有門檻,只有第二票得票率跨過5%這條線的政黨才能進入聯邦議院。對於所有符合條件的政黨,將按照特定方法計算出它們分得的議席總數。第二票得票數越多,應得議席數量就相應越多。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選舉常出現的情況是,一些黨派在第一票獲得的「直選議席」多於其依據第二票結果應得的議席總數,而「直選議席」須全部保留,因此產生「超額議席」並導致實際議席總數超過法定規模。
為確保執政穩定性,執政黨或執政聯盟在聯邦議院擁有絕對多數議席是必要條件。不過,根據現階段德國選舉制度和黨派發展狀態,很難出現單一黨派在選舉中獲得絕對多數議席的情況。選舉結果出爐後,得票率居前的政黨會嘗試接觸,商討組建執政聯盟的可能性。決定共同執政的政黨在相關談判中將確定新政府施政綱領和內閣各職位歸屬等問題,並最終出台一份聯合組閣協議。
總理人選是組閣談判中需要確定的重要問題之一。相關政黨就此達成一致後,新一屆聯邦議院會將總理選舉提上日程。在程序上,總理需由總統正式提名,議員進行投票表決。由於執政一方擁有絕對多數議席,其總理人選一般都能順利通過投票。
當組閣相關問題都得到落實後,新政府將開始著手落實競選承諾,帶領國家步入下一階段發展。

I. 默克爾如何贏得德國大選

近日,默克爾贏得德國大選 右翼民粹政黨首入議會

媒體稱,目前,德國由中右翼的基民盟/基社盟與中左翼的社民黨聯合執政,在默克爾第一任期也是這一組合。兩黨也是德國最大的黨派,二者攜手被稱為「大聯盟」組合。當前民調顯示,德國人對現任政府感到滿意,這意味著本次大選後德國可能會第三次出現「大聯盟」。

另一個可能組合是「黑黃配」,即基民盟與自民黨聯手。由於政見相近,自民黨是基民盟比較歡迎的搭檔,兩者曾在2009年至2013年聯合執政。但從大選出口民調來看,這一組合恐怕無法獲得議會多數席位。

閱讀全文

與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哪個政黨領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8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4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5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8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7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4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6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