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人是怎麼挖大運河

德國人是怎麼挖大運河

發布時間:2023-02-21 09:07:04

Ⅰ 大運河怎麼開鑿的

全靠人工挖掘,楊廣一次又一次動用上百萬民工

Ⅱ 德國最長的運河 基爾運河全長98.26公里(是通過船隻最多的運河)

北海——波羅的海運河,叫做基爾運河,這是一條溝通北海與波羅的海的重要水道,全長98.26公里,是德國最長的運河。這條運河位於德國北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由德國所以,戰後成為國際運河,有德國管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它實行了所有國家船隻自由通航的規定,所以這條運河也是通過船隻最多的國際運河。

全長98.26公里的基爾運河

在德國的北部,有一條著名的國際運河,它是連接北海和波羅的海的重要航道,大大的減少了北海與波羅的海之間的航程。這條運河全長98.26公里,是德國最長的運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它屬於德國所有。在戰後根據《凡爾賽和約》,這條運河實行了國家化。

這條運河就是基爾運河,是一條通過船隻最多的國際運河,大量的煤、石油、礦石等運輸貨物,在這條運河上來來往往。每年大概有65000艘艦船從這條運河通過,其中有60%屬德國。它位於德國北部,橫貫日德蘭半島,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運輸河道。

在1936年的時候,希特勒曾經推翻《凡爾賽和約》的相關規定,關閉了運河。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還是有重新實現了所有國家船隻自由通航的規定。一直以來,德國對這條運河都很重視,也十分注重運河的基礎設施建設,在這條河道上投入了大量資金。

基爾運河是一條十分繁忙的運河,也是十分安全的運河,因為德國政府十分致力於改善運河軟硬體,對運河安全也十分重視。這條全長98.26公里的運河,在兩端都建有船閘兩座,運河上還建造有7座橋梁。河道最寬的地方有162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02.5米。在世界所有運河中,基爾運河都算得上是大名鼎鼎了。

Ⅲ 德國人是何時開始連接兩大運河的

早在1919年,德國人就已經開始醞釀連接兩大運河的計劃,並在上個世紀30年代正式投入建設,但是,二戰的爆發以及戰後東、西德的分裂導致這一項目一拖再拖,直到90年代兩德統一才再度施工。

Ⅳ 為什麼選擇在這里開鑿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概況
運河並非以最短的路線穿過只有120公里(75哩)長的地峽,而是自北至南利用幾個湖泊∶曼札拉湖(LakeManzala〔Buhayratal-Manzilah〕)、提姆薩赫湖(LakeTimsah〔Buhayratat-Timsah〕)和苦湖∶大苦湖(GreatBitterLake〔Al-Buhayrahal-Murrahal-Kubra〕)、小苦湖(LittleBitterLake〔Al-Buhayrahal-蘇伊士運河Murrahas-Sughra〕)。蘇伊士運河是條明渠,無閘。雖然全長是直的,但也有8個主要彎道。運河西面是尼羅河低窪三角洲,東面較高,是高低不平且乾旱的西奈半島。在建造運河(1869年竣工)之前,唯一重要居民區是蘇伊士城。可能除了坎塔拉(Al-Qantarah)外,沿岸的其他城鎮都在運河建成後逐漸發展起來。 這條運河允許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南北雙向水運,而不必繞過非洲南端的風暴角(好望角),大大節省了航程。從英國的倫敦港或法國的馬賽港到印度的孟買港作一次航行,經蘇伊士運河比繞好望角可分別縮短全航程的43%和56%。在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前,有時人們通過從船上卸下貨物通過陸運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紅海之間實現運輸。 1859-1869年鑿成。著名的國際通航運河。位於埃及境內,是連通歐亞非三大洲的主要國際海運航道,連接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與印度洋聯結起來,大大縮短了東西方航程。它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之一。與繞道非洲好望角相比,從歐洲大西洋沿岸各國到印度洋縮短5500—8009公里;從地中海各國到印度洋縮短8000—10000公里;對黑海沿岸來說,則縮短了12000公里,它是一條在國際航運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際海運航道,每年承擔著全世界14%的海運貿易。從最低部位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沿途利用大、小苦湖等原已乾涸的湖沼和窪地作為航道。從塞得港至陶菲克港長161公里,連同伸入地中海、紅海河段總長173公里。河面寬160-200米,河底寬60-100米,可通行吃水11.6米、滿載6.5萬噸或空載15萬噸的海輪。通過時間平均為15小時。運河通航後,從西歐到印度洋之間的航程比繞蘇伊士運河遠景道非洲好望角縮短5,500-8,000公里。當歐、亞、非三洲交接地帶的要沖,戰略地位重要。通過船舶數及其貨運量在各國際運河中均居首位,貨運以北上的石油和南下的金屬及其製品最重要。運河原由英、法國管理。1956年埃及宣布將運河收歸國有。1967年中東戰爭後,埃及關閉運河。1975年6月重開後開展大規模拓寬浚深。第一期工程於1980年完成後,河面展寬至365米,使吃水16米、滿載15萬噸或空載35萬噸海輪得以雙向通行。第二期工程在實施中。 蘇伊士運河全長170多公里,河面平均寬度為135米,平均深度為13米。蘇伊士運河從1858年開鑿到1869年竣工。運河開通後,英法兩國就壟斷蘇伊士運河公司96%的股份,每年獲得巨額利潤。 從1882年起,英國在運河地區建立了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駐扎了將近10萬軍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埃及人民堅決要求收回蘇伊士運河的主權,並為此進行了不懈的斗爭。1954年10月,英國被迫同意把它的佔領軍在1956年6月13日以前完全撤離埃及領土。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將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10月29日,英國夥同法國,並和以色列相勾結,發動對埃及的侵略戰爭,戰爭結局以埃及獲勝而告終。 1976年1月,埃及政府開始著手進行運河的擴建工程。第一階段工程1980年完成,運河的航行水域由1800平方米擴大到3600平方米(即運河橫切面適於航行的部分);通航船隻吃水深度由12.47米增加到17.9米,可通行15萬噸滿載的貨輪。第二階段工程於1983年完成,航行水域擴大到5000平方米,通航船隻的吃水深度增至21.98米,將能使載重量25萬噸的貨輪通過。
[編輯本段]自然特徵
從地形上說,蘇伊士的地峽並不相同,有3個是淺而充滿水的凹窪:曼札拉湖和提姆薩赫湖和苦湖,後者雖然有大小之別卻形成一片不斷的水域。地峽是由海洋沉積物、粗沙和在早先降雨時期積存蘇伊士運河水面的砂礫、尼羅河的沖積土(尤其在北部)和風吹來的沙等構成的。 運河於1869年首次開啟時有一個水道僅8公尺(26呎)深、底部22公尺(72呎)寬、水面60∼90公尺(200∼300呎)寬。為了讓船可雙向通行,每8∼10公里(5∼6哩)建造一個供通行的灣。建築包括挖掘和疏浚7,400萬立方公尺的沉積物。1870∼1884年間,由於水道的狹窄和曲折曾發生3,000次的船擱淺。主要的改進始於1876年,後經過連續的放寬和加深,到1960年代,運河的最窄處的寬度已達到55公尺(179呎),沿岸深10公尺(33呎),水道深在低潮時也達12公尺(40呎)。1964年計劃作進一步的擴大,惜因1967年6月發生以阿戰爭而未能付諸實施,戰爭期間,運河被封鎖,一直到1975年6月才重新開啟使用並重新開始改進。
[編輯本段]經濟
運河於1870年開始使用。最初,雙向通行時必須有一船進入通行灣停靠,但是1947年後採用了護航體制。起初通行時間平均40小時,到了1939年已減少到13小時,但1942年後運輸量增加,至1967年又升到15小時,有護航也還是如此,這反映了當時油船的運輸量增加了。護航隊每天都出發,兩隊向南,一隊向北。南行的護航隊在塞得港、拜拉赫(Al-Ballah)、提姆薩赫湖和卡布里特(Al-Kabrit)停靠,北行這些地方都有旁道,護航隊可在這里繼續前進毋須停留。隨著總的運輸量減少和運河相應地擴大,自從1975年以來,通行時間大約為14小時。埃及伊斯梅利亞附近蘇伊士運河上的貨船自1945年創記錄地運輸了984,000名乘客後,由於來自飛機的競爭,客運已減少到微不足道的數字。飛機還運帶小量的高價值貨物。運河運輸量進一步下降是由於澳大拉西亞的貿易從歐洲轉移到日本和東亞。不過石油的運轉,從俄羅斯、南歐和阿爾及利亞的煉油廠主要運往印度的運輸任務還在繼續,干貨的運輸包括穀物、礦石和金屬增加了。 向北方運的主要貨物有原油和石油產品、煤炭、礦石和金屬、加工金屬、木材、油籽和油籽餅以及穀物。南運的貨物則有水泥、化肥、金屬制材和穀物。 交通和城鎮。運河的建成導致居民區的發展,即除蘇伊士城以外,原先幾乎無人居住的乾旱地方也開始熱鬧了起來。1967年幾乎所有的人口都疏散了,在接連的戰禍中,大部分的居民區被嚴重地破壞。1975年運河重啟。塞得港於1975年被建成一個免稅地帶,沿著運河還設立了若干免稅工業區。主要的城市中心是塞得港,福阿德港(Bur Fuad)、提姆薩赫湖北岸的伊斯梅利亞(Ismailia〔Al-Ismailiyah〕)、以及蘇伊士和它的西岸外港陶菲克港(Bur Tawfiq)。灌溉、家用和工業等用水由尼羅河通過伊斯梅利亞運河供應。 在西岸有兩條1967年前的公路。渡船大部分被4條地道所取代∶蘇伊士北面、提姆薩赫湖南面和北面,和坎塔拉。從這最後一條地道又有一條公路繼續沿著東岸延伸至福阿德港,另一條向東穿過西奈至以色列。在東岸有幾條較新的公路向東通向庫特米瓦(Khutmiyah)、吉迪和米特拉等要隘,由此可進入西奈半島中部。運河西側的鐵路於70年代修復。1980年艾哈邁德•哈姆迪公路隧道開放,將埃及本土和它的西奈省連接起來。隧道約有1.6公里(1哩)是在運河下面通過。
[編輯本段]穆巴拉克大橋
1980年10月25日,埃及第一條蘇伊士運河海底隧道通車,從而大大縮短了往返運河西岸所需時間。這條在蘇伊士以北17公里處的隧道,加上兩邊進口,共長5.9公里,隧道本身長1.64公里。隧道內公路寬7.5米,來往車輛往返並行,每小時可以通過2000輛汽車,這是經過蘇伊士運河海底下穆巴拉克大橋連接亞洲和非洲的第一條陸地通道。 亞洲和歐洲之間除石油以外的一般貨物海運,80%經過蘇伊士運河。由於中東地區鋪設了大量的輸油管道,以及公路和鐵路發展迅速,蘇伊士運河面臨著過往船隻、特別是運油船逐年減少的局面,埃及通過對蘇伊士運河上的過往船隻收取的過境費收入也開始下降。1993年2月14日,埃及決定拓寬和加深蘇伊士運河,以增加外匯收入。運河加寬30米,加深1至17米,此項工程於當年底完工。1996年7月24日,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決定進一步增加運河深度,從而吸引更多的大型油輪和貨輪使用蘇伊士運河,以確保埃及靠蘇伊士運河所得的收入不會下降。 蘇伊士運河是埃及僅次於僑匯和旅遊的第三大外匯收入來源。運河管理局統計報告顯示,蘇伊士運河自1975年6月重新啟用到2000年6月的25年裡,共為埃及徵收的船隻過境稅達300億美元,是蘇伊士運河自1869年11月正式建成啟用到1969年6月因中東戰爭而關閉的98年間過境費收入總和的6倍。據運河管理局公布的年度報告,2001年共有13986艘各類船隻通過蘇伊士運河,這些船隻的總載重量達4.56億噸,收取的船隻過境費達19億美元。2002年7月1日至2003年6月60日的財政年度里,蘇伊士運河收入達到23.08億美元,創運河自1869年開通以來新高。
[編輯本段]歷史概述
簡要概述 埃及是第一個開鑿貫穿尼羅河及支流,連同地中海和紅海的人工運河的國家,這項工程可以追溯到法老SENAUSRET三世約公元前1874年。運河被廢棄以至泥沙淤塞然後又重開了若干次: SITY一世時期的運河 公元前1310年NKHAW時期的運河 公元前610年 DARIUS時期的運河 公元前510年 PTOLEMY二世時期的運河 公元前285年 ROMANS 時期的運河(TRAJAN國王) 公元前117年 AMIR EL MOEMENEEN時期的運河 公元後640年。隨著穆斯林征服並開放了150年 蘇伊士運河實際上是第一條連通地中海和紅海的通道。1869年11月17日蘇伊士運河向國際運輸開放。 蘇伊士運河於1956年7月26日收歸埃及國有。 蘇伊士運河總計被關閉了5次,最後一次最嚴重,長達八年之久。 蘇伊士運河於1975年6月5日向海運重開。 1956年10月29日蘇伊士運河戰爭爆發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軍隊入侵埃及,蘇伊士運河戰爭( 亦稱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 對地峽的勘測一直到法國佔領埃及時(1798∼1801)才初次進行。拿破崙本人研究了古運河的遺跡。1834和1846年對運河再次作了研究。雷賽(FerdinanddeLesseps)接到埃及總督賽義德•帕夏(Sa'idPasha)的特許狀來建造一條運河;1856年第二個特許狀授予蘇伊士運河公司在運河竣工之後99年的經營權。工程於1859年動工,用了10年而不是原先設想的6年完工,氣候惡劣、1865年的霍亂流行、早期的勞工糾紛等等都耽誤了施工。初步的計畫是從三角洲沿著圖梅拉(Tumelat)河鑿一條小運河和一條南支線(今稱赫勒沃蘇伊士〔As-Suwaysal-Hulwah〕運河,兩條運河合起來原先叫作甜水運河〔SweetWaterCanal〕)通往蘇伊士,一條北段(阿巴西耶運河〔Al-AbbasiyahCanal〕)至塞得港。這條運河為其他乾旱地區提供了飲水,於1863年竣工。 蘇伊士運河公司曾是一家埃及聯合股份公司,總部設在巴黎。1956年蘇伊士運河由埃及總統納瑟(GamalAbdelNasser)收歸國有。自此,埃及政府行使了全面的控制權,雖然原來的公司仍作為聯合企業繼續存在於巴黎。 國際地位。雖然運河是為國際貿易而建並從國際貿易中獲利,但是多年來其國際地位始終不明確。1888年當時海上強國(英國除外)簽署了一份《君士坦丁堡公約》,規定不論在和平還是在戰爭期間運河向所有國家的船隻開放。此外公約還規定在運河水域里不得有任何敵對行動,並不得在其沿岸修建防禦工事。英國直至1904年才在這項公約上簽字。 戰爭期間國際使用運河的史實有下列幾起: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不準西班牙戰艦通過,1905年日俄戰爭期間准許俄羅斯海軍艦隊通過,1935∼1936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期間也准許其船隻通過。原則上說,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運河向所有交戰國開放,但是同盟國軍事上的優勢使德國及其盟友不能有效地使用運河。 1949年以色列及其阿拉伯國家停戰後,埃及不準以色列使用運河,也不準所有與以色列有貿易往來的船隻通過。兩次關閉運河的第一次發生在1956∼1957年的蘇伊士危機期間,在以色列攻擊了埃及軍隊,法國和英國軍隊佔領部分運河地區之後。第二次關閉是1967年6月以阿戰爭後,在戰爭期間和戰後,運河成為埃及和以色列許多戰斗的戰場,有好幾年變成了這兩國敵對軍隊的前線。隨著1975年6月運河的重新開放和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的簽署和平條約,所有船隻(包括那些在以色列注冊的)又重新得以進入這條水道。 蘇伊士運河位於埃及東北部的蘇伊士地峽上,北起塞得港,南到陶菲克港。1859年由蘇伊士運河公司破土動工,1868年8月18日修成,11月17日正式通航。剛修成的運河全長162.5千米,水面寬52米,水底寬22米,河床深7.5米。1882年因英國入侵埃及,運河被迫關閉。英國佔領運河區後,企圖完全控制蘇伊士運河;因該運河是重要的國際航道,關系著各國的切身利益,所以,英國的企圖遭到了西方列強的反對,英國獨占運河的目的未能達到。但英國佔領埃及後,在運河區駐軍10萬,嚴重損害了埃及的主權。英國佔領的74年間,每年攫取了運河收入的97%,埃及人民卻沒有從運河得到什麼利益。埃及人民為了擺脫英國殖民統治收回運河,經過長期斗爭,1956年,埃及宣布運河收歸國有,同年10月英法為此發動侵略戰爭,運河又遭關閉;1967年中東戰爭,以色列侵略埃及並佔領埃及西奈半島,兵臨城下,蘇伊士運河被迫停航8年之久,直到1975年6月5日才又恢復航運。 1980年12月蘇伊士運河完成第一期擴建工程後,運河全長195千米、寬365米、深16.16米、復線68千米,可以通航滿載15萬噸、空載37萬噸的油輪,是世界上溝通海洋的重要運河之一。 1859年運河公司以極低的工資僱用了成千上萬埃及民工,強迫他們在蘇伊士地峽熱帶沙漠地帶從事極其繁重的勞動,工地飲水十分缺乏,大批民工渴死。公司提供的伙食粗劣量少,一份飯甚至不夠一個小孩充飢,多數民工經常處於半飢餓狀態。衛生條件十分惡劣,支氣管炎、肝炎、肺並赤痢等疾病極為普遍,特別是瘟疫流行,奪去了大批民工生命。1863年,傷寒席捲工地,許多民工猝然死去;1865年,工地爆發霍亂,大批民工死亡,以至連送病人去急救站的人都找不到,也無人去處置工地上死去的民工的屍體。為修建蘇伊士運河,埃及12萬民工為之獻身,平均每千米就死亡738.5人。 100多年前,馬克思就把蘇伊士運河稱之為「東方偉大的航道」。蘇伊士運河建成後,大大縮短了從亞洲各港口到歐洲去的航程,大致可縮短8000~10000千米以上。它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經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和太平洋連接起來,是一條具有重要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的國際航運水道。例如,從廣州去康斯坦薩航程可縮短12423千米;從廣州到法國馬賽比繞道好望角航程可縮短9197千米。從波斯灣到西歐去的船隻,經過蘇伊士運河一年可往返9次,而繞道好望角則一年只能往返5次。況且通過運河的航線大多途經內海,遠比風險聞名的好望角航線安全得多。(註:由於歐亞航道經蘇士運河過紅海後要經過亞丁灣,近年索馬裏海盜的猖獗使這條航道也面臨嚴重安全威脅。) 蘇伊士運河,在埃及本國經濟發展上也具有極大的價值。據統計,每年約有1.8萬艘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船隻通過運河。中東地區出口到西歐的石油,70%經由蘇伊士運河運送,每年經蘇伊士運河運輸的貨物佔世界海運貿易的14%,在世界上適於海運的人工運河中,其使用國家之眾,過往船隻之多,貨運量之大,蘇伊士運河名列前茅。蘇伊士運河是埃及經濟的「生命線」和「搖錢樹」。過往船隻通行費,多年來一直與僑匯、旅遊、石油一道成為埃及外匯收入的四大支柱。現在運河每天為埃及政府收進200萬美元的外匯。船過運河按噸位繳納通行費,還要交付引水費和航標等費用。1993年運河收入達19億美元,1994年收入超過20億美元。 1981年10月1日起,蘇伊士運河正式啟用電子控制系統,從而標志著運河管理進入了現代新時期,它不僅提高了航運的安全性,還使運河的通過能力增加近一倍。現在每天通過運河船隻可達100艘以上。 為了適應國際航運日益發展的需要和賺取更多的外匯,蘇伊士運河第二期擴建計劃的第一階段工程已於1994年開工,這期工程把運河的河面由265米拓寬到415米,吃水深度增深到23.8米,使25萬噸級油輪得以順利通過。這一工程得耗資10億美元,費用的75%由埃及承擔,25%由日本、比利時承擔。可以預料,運河第二期擴建工程完成後,將會對國際航運和埃及民族經濟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為了便於運河兩岸的交通以及向西奈半島供水,埃及政府於1980年建成了長5912米的艾哈邁德·哈姆迪隧道,它是連接亞非兩洲的一條重要紐帶。隧道底部敷設了輸水管道,每天把3.4萬立方米的尼羅河水輸往乾旱缺水的西奈半島,灌溉1.4萬公頃土地,隧道內公路寬7.5米,每小時可通過2000輛汽車。
[編輯本段]目前運河狀況概述
總長:190.25公里 從航路浮標至塞得港燈塔:19.5公里 從等候區域到南入口:8.5公里 從塞得港到伊斯梅利亞:78.5公里 從伊斯美利亞到陶菲克港:83.75公里 提速區的長度:78.00公里 水面寬度(北/南):345/280米 浮標之間的寬度(北/南):215/195米 運河深度:22.5米 最大船舶吃水允許值:62英尺 交叉區域:4800/4350平米 最大噸位:21萬噸 滿載油輪的限速:13公里/小時 貨艙船限速:14公里/小時
[編輯本段]蘇伊士運河的優勢
世界上最長的無船閘運河。 與其他水域相比,事故發生率幾乎為零。可晝夜通航。 當船尺寸過大時,有可能加深、加寬河道。 VTMS(船運管理系統)被引入,這是一個非常精確的電子雷達觀測網路。 蘇伊士運河可以為各種超級貨輪提供服務。 運河通航之後,歐洲的船隻可經地中海,駛過蘇伊士運河和紅海直接進入印度洋。有人曾計算過,從英國的倫敦港或法國的馬賽港到印度的孟買港作一次航行,經蘇伊士運河比繞好望角可分別縮短全航程的43%和56%,時間和燃料都大大地節省了,
[編輯本段]蘇伊士運河對世界貿易的影響
沙烏地阿拉伯吉達港和黑海康斯坦察港之間繞好望角的距離是11771英里,而經蘇伊士運河的距離僅1698英里,節約86%的距離。 荷蘭鹿特丹和日本東京之間的距離經蘇伊士運河,也可比經好望角節約23%。 世界海運貿易額的7%都是通過蘇伊士運河,其中35%的份額是紅海和波斯灣沿岸港口,20%是印度和東南亞港口,39%是遠東地區。
[編輯本段]蘇伊士運河戰爭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軍隊入侵埃及,蘇伊士運河戰爭( 亦稱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 蘇伊士運河是溝通歐、亞、非三洲的交通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和經濟價值。運河是埃及人民血汗和生命築成的,但卻為英、法的運河公司把持。蘇伊士運河公司每年攫取巨額利潤,成為埃及的「國中之國」。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勝利後,埃及人民掀起反對英軍佔領運河區,要求收回運河主權的斗爭。1954年10月,英國被迫同意於1956年6月13日前將佔領軍撤出運河區。埃及為發展民族經濟和抵禦以色列的侵略,在向西方尋求軍事援助遭到刁難與拒絕後,於1955年9月與蘇聯、民主德國、波蘭簽訂貿易協定,購買蘇聯等國的武器裝備。這引起英、法、美西方國家的強烈不滿。為迫使埃及政府放棄獨立自主的政策,1956年7月,英、美發表聲明,撤回1952年允諾的就埃及建造阿斯旺高壩工程提供的7000萬美元援助。接著,世界銀行也停止貸款 2億美元給埃及的計劃,埃及不屈服於西方壓力,同年7月26日納賽爾頒布「關於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國有化的命令」,以便用運河航運的收入作為建造阿斯旺高壩的款項。英、法擔心運河關閉,海灣與西歐之間的石油運輸線被切斷,對埃及進行威脅制裁。首先凍結埃及在英、法的存款及運河公司的基金。8月2日,英、法、美三國政府發表聯合公報,主張蘇伊士運河「國際化」,並提出召開24國參加的倫敦會議,遭埃及拒絕。隨後,美國、澳大利亞、衣索比亞、伊朗和瑞典組成的「五國委員會」對埃及施加壓力。英、法還煽動幾百名外籍職員離職,但埃及領航員成功保證了航運暢通。9月,英、法、美再次召開倫敦會議,決定將蘇伊士運河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 10月29日,以色列軍隊10個旅分四路入侵西奈半島,向運河逼進,埃及軍隊進行頑強反擊。10月30日,英、法要求以埃雙方軍隊在12小時內從運河區撤出,否則將派兵干涉,遭到拒絕。1 0月31日,英、法軍隊對埃及進行武裝干涉。11月5日,英、法海軍陸戰隊在塞得港附近登陸,但在當地軍民的英勇抵抗下,侵略軍受阻。埃及宣布與英、法斷交,埃軍主力撤出西奈,集中保衛運河區。世界各國人民支持埃及反抗侵略的正義斗爭,一些阿拉伯國家與英、法斷交,對英、法實行石油禁運。11月1日,美國在聯大緊急大會上提出立即停戰的提案。2日,聯大以壓倒多數票通過這個提案。11月5日,蘇聯建議與美國共同出兵「制止」 侵略,並向英、法發出最後通牒,聲稱「決心使用武力」恢復和平。英、法政府內外交困,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3日,英、法宣布從埃及撤軍,22日全部撤走。1957年3月8日,以色列從西奈半島撤出,埃及取得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斗爭的勝利。

Ⅳ 世界上前五名長的運河叫什麼從幾幾年開鑿的

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運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餘杭),全長約1764公里,開鑿到現在已有786年的歷史。京杭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城鎮的興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和萬里長城並稱為我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聞名於全世界。
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更詳細請看http://..com/question/66350832.html
..................................
......................................
長達135公里、人工開鑿的懷洪新河像一條巨蟒靜卧,它最近的峻工給兩岸的人民帶來期望:它能夠在夏季大汛中,以2000立方米每秒的速度為淮河幹流分泄洪水,降低這條中國災害最頻繁的河流發生洪災的概率。

這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偉大舉動: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今,中國人在總面積27萬平方公里的淮河流域開挖出總長度達公里的運河。這個長度是蜚聲世界的埃及蘇伊士運河的11倍多、相當於26條巴拿馬運河。
中國水利部的官員說,由縱橫交錯的15條主要運河組成的淮河運河系統,是地球上最長、最密集的人工水系。

總長1000公里的淮河因多災而被稱作中國的「心腹之患」,它流經的豫、皖、蘇、魯四省是中國東部最重要的糧食和煤炭產區,又橫亘著京(北京)九(香港)線、京滬(上海)線、京廣(廣州)線等鐵路動脈。淮河流域每平方公里高達600多人的人口密度在中國七大水系中高居首位。在過去的500年內,淮河發生特大洪災130餘次,造成了難以估量的財富和生命的損失。1950年,當時的中國領袖毛澤東看到一張災民在洪濤中與受驚毒蛇共泅一樹的圖片時,流淚了,發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著名指示,自此中國開始了持續不懈的治淮建設。

開挖運河被專家視作治淮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淮河有著非常獨特的水勢,它的上游落差大、來水急,中遊河形曲、易淤積,下遊河床高、泄洪緩,夏季暴雨集中時廣闊的中游腹地極易成災。用人工運河浚洪疏水、縮短洪水過境時間,對減少總人口已達1.7億人的流域洪災損害非常有用,據測算的淮河運河防洪減災的效益不低於千億元。

最近十年中國用於治淮的工程資金已超過200億元,其中相當一部分投入了運河體系的建設上。正在建設的淮河入海水道應該算是最要害的一條運河了,全長163公里的入海水道將使在公元1194年被南泛的黃河奪去入海口的淮河重新東逝入海。當淮河幹流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時,這條將於最近完工的運河一次性減災效益就將超過60億元。

日漸完善的運河體系,加上流域內5萬公里的堤防、近4000平方公里的行蓄滯洪區、5000多座水閘、總庫容270多億立方米的水庫,淮河在歷史上第一次擁有了控制水情的能力。

住在安徽省阜陽市的居民對運河有著另一種依賴的情感。過度開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陷和多數地表水遭受污染,使這個60萬人口城市的管理者非常煩惱,而全長134公里的運河茨淮新河將清潔的水源輸送進了這座城市,緩解了飲用水危機。被賦予城市供水、灌輸、航運、養殖等綜合功能後,龐大的淮河運河體系正拓展出巨大的新價值。

「這在世界治水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給了我無與倫比的自豪感。」安徽省鳳台縣的原縣長孫多賢說:「淮河運河的總長度,比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里程最長的人工河道——與長城並稱的京(北京)杭(杭州)大運河還要長360多公里呢。在15條主要運河中,有13條的長度超過巴拿馬運河,其中最長的一條通榆河全長415公里,其長度是世界上最長的無船閘運河——蘇伊士運河的兩倍多。」
http://www.ahnw.gov.cn/2006nwkx/html/200306/%7BCEE1FA34-CD76-4888-BA1B-00B8ED00B429%7D.shtml
................................
.......................
不好找呀 中國的運河都比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運河長

Ⅵ 德國兩大運河是哪兩大

基爾運河和萊茵河-多瑙河運河。
基爾運河溝通北海與波羅的海的運河 。又稱北海-波羅的海運河。位於德國北部,起自易北河口布倫斯比特爾科格,止於基爾灣霍爾特瑙 ,全長98.6千米。基爾運河橫貫日德蘭半島,使波羅的海沿岸至北海和大西洋沿岸港口的航程比繞過該半島縮短370~650千米,為著名的國際通航運河。運河於1887年動工興建,1896 年建成。1907年和1965年先後進行兩次擴建工程。長98.7公里,河面寬103米,航道深11.3米,有船閘6座,可容吃水9米、寬40米的海輪日夜通航,近年年均通過商船6.5萬余艘,其中60%屬德國。運送貨物以煤、鋼鐵、石油、礦石為大宗。航道底寬達90米,水深11米,過水斷面面積1353平方米。運河上建有7座橋梁,凈空為42米。運河初建時兩端各有船閘兩座,閘室長125米,寬25米。第一次擴建時兩端各增建船閘兩座,閘室長330米,寬45米。運河最大通航船舶為3.5萬噸級。
萊茵河-多瑙河運河。美因河支流雷格尼茲河的紐倫堡和多瑙河的凱爾海姆之間的連接運河。位於德國東南部,開挖長度99km。從班貝格至凱爾海姆為171km,是德國泛指的運河范圍。它溝通北海和黑海間的水上貨物運輸,形成一條流經15國、長達3,500公里(2,200哩)的航道,可供載重量達2,425噸的貨輪航行。

Ⅶ 基爾運河在德國的位置(圖)

基爾運河在聯邦德國北部,橫貫日德蘭半島,溝通波羅的海和北海,也稱北海一波羅的海運河。

基爾運河也是一條人工挖掘的運河,1887—1895年開鑿,1907—1914年擴建。在運河結構上,可謂是兼具了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的特點。

基爾運河通過幾次擴建,每端三座船閘,分別適應不同噸位和尺度的船舶。並且按照船舶尺度、不同船型、吃水大小每端各編為6組。

(7)德國人是怎麼挖大運河擴展閱讀:

基爾運河的特點

單從規模上來看,基爾運河確實非常的平凡,他既不像巴拿馬運河那樣壯觀,也沒有蘇伊士運河那樣荒漠,既沒有寬大的河床,也沒有陡峭的岸壁,它就如同田間的一條普通水渠,毫不張揚的躺在日德蘭半島大平原的綠蔭之間。但是,基爾運河及兩岸的田園風光之美卻是驚人的。 尤其在春夏兩季,基爾運河就如同中國江南水鄉,優雅秀麗,如十八歲花季少女,溫情多姿,秀色可餐。基爾運河,就像一條五色的綵帶,纏繞在日德蘭半島的腰際。

基爾運河的過河效率一直為人稱道。科學嚴格的管理制度提升了過河的工作效率。通關、過河的手續既簡單又便捷,在過去船舶通訊尚不成熟的時候,過河船舶只需要到達後通過代理提交一份船員名單和貨物清單即可。如今通訊手段發達後,過河的通關效率更是大大提高,只需要在抵達前將船員名單和貨物清單發給代理,抵達後即可通關過河,十幾分鍾的時間就能辦好手續。

Ⅷ 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是怎樣開鑿出來的

京杭大運河又稱京杭運河或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

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

古代陸上運輸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速度緩慢,運量又小,費用和消耗卻非常大。所以大宗貨物都盡量採用水路運輸。

中國天然形成的大江大河大都是從西往東橫向流動的。但是自唐代後,中國形成經濟文化中心在南方,而政治軍事中心在北方的局面。為保證南北兩大中心的聯系,保證南方的賦稅和物資能夠源源不斷地運往京城,所以開辟這樣一條縱貫南北的水路運輸干線十分重要。

第三個時期是元朝定都北京後,這時的大運河不再繞道洛陽,而是把天津至江蘇清江之間的天然河道和湖泊連接起來,清江以南接邗溝和江南運河,直達杭州。元代大運河一般分為通惠河、會通河、邗溝和江南河四段。

京杭大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運河和萬里長城並稱為中國古代兩大工程,聞名於全世界。

Ⅸ (32分)近年,世界遺產委員會給運河下了一個新定義:「運河是人類工程化的水道。」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



(4)工業革命推動了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對交通運輸有新需求。(4分)客貨運輸量大增;運河開鑿技術進步,水上運輸工具改進,運輸技術提高;水上運輸有一定的成本優勢等。(2分)
(5)強調中國大運河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遺產條件。 (1分)突出以下幾點:第一,中國大運河是世界最長的運河;第二,歷史悠久;第三,沿線文物古跡多,歷史名城和古鎮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出現的歷史名人多。(此點任答出一方面即可)第四,至今仍具有運輸、旅遊和南水北調等功能。(4分)
(6)①「申遺」重要,保護大運河更重要。②維修沿線名勝古跡要「整舊如舊」,防止建設性破壞。③尤其是要保護好環境(首先是水環境)。④應將大運河沿線建成風景線、旅遊線。⑤要處理好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⑥其他。(答出二點有價值的內容即可)。 (2分)

Ⅹ 德國為什麼要修基爾運河

基爾運河,又名北海—波羅的海運河,是溝通北海與波羅的海的重要水道。河道全長98.26公里,平均深度為11米,最寬河道寬度為162米,最窄河道寬度為102.5米。這是中國海軍艦艇首次通過基爾運河。

在商業上,現為北海與波羅的海之間最安全、最便捷和最經濟的水道。1907年開始對河床進行拓寬和加深工程,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幾周完成,已能通行大型艦船。為了保證航行安全,運河當局將通過運河的船舶按其主要尺度劃分為六組:規定第一組船舶可以與第五組船舶迎向行駛,相互不須避讓;第二組與第四組、第三組與第三組船舶容許對駛;第六組船舶必須單向航行,不許與其他船舶交會。

與德國人是怎麼挖大運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
© Arrange www.futurenetexpo.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