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生產白細胞是什麼

德國生產白細胞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2-21 09:37:19

『壹』 白細胞 是什麼意思

白細胞舊稱白血球。血液中的一類細胞。白細胞也通常被稱為免疫細胞。人體和動物血液及組織中的無色細胞。有細胞核,能作變形運動。白細胞一般有活躍的移動能力,它們可以從血管內遷移到血管外,或從血管外組織遷移到血管內。因此,白細胞除存在於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廣泛存在於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組織中。

『貳』 白細胞的生成原料是什麼

白細胞的生成原料:主要是蛋白質。白細胞俗稱白血球,是人體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類血細胞。白細胞在人體中擔負許多重任,它具有吞噬異物並產生抗體的作用,機體傷病的損傷治癒能力,抗禦病原體入侵的能力,對疾病的免疫抵抗力等。人身體有不適時,經常會通過白細胞數量的顯著變化而表現出來。因此到醫院看病很多情況下需要化驗血常規,現在醫院血常規化驗多採用儀器,常有20多項指標,在很多時候醫師往往首先關注的是白細胞(WBC)是否改變。白細胞是一種非常特殊且重要的細胞,因此了解其相關的知識非常重要。說到白細胞的變化首先是數量的變化。正常人白細胞總數在(4.0~10.0)×10^9/L。其實在這個數值上下0.5×10^9/L,也可考慮大致正常,因為這和人們的個體差異有一定關系。成年男女一般都在這個范圍內,且性別之間沒有太大不同,但是兒童和嬰幼兒則完全不同。新生兒出生時白細胞數量可達到(15~20)×10^9/L,在隨後的一周中可降至15×10^9/L左右,在2歲以內可達到(10~12)×10^9/L,在5歲以下兒童也往往高於成人水平,平均值在8×10^9/L左右,以後隨著年齡的長大,逐漸接近成人水平。

『叄』 白血病的歷史

白血病,1847年,由國病理學家魯道夫·魏爾嘯(Rudolf Virchow 1821~1902)命名。

資料來源:請搜「中國醫院數字圖書館--兒童白血病的發展歷史和現狀」,是一個電子資料,得用專門軟體,我沒下。

1、白血病的命名

白血病的命名是根據血液中出現了異常的細胞是白細胞而得名,並不是血液變成了白色血液。

這是因為人體血液中主要成分是由紅血球組成,紅血球是由紅色的血紅蛋白構成,人的血液中紅血球的擁有量是白血球的500至1000倍,即使白血球異常增加幾倍或幾十倍也改變不了血液的紅色。

? 白血病被發現被定名時間並不很長。

19世紀中葉,隨著顯微鏡技術的進步,醫學家對白血病才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最初法國醫生多奈觀察到某些病人出現原因不明的貧血、懶散、倦怠、發熱、牙齦和皮下出血以及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的現象,在他們的血液中都會發現有大量的無色細胞團。

由於這些病人體質越來越弱,不久都會死亡。

當時人們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什麼疾病。

受當時法國佔主導地位的臨床學派的影響,多奈等人沒有在臨床觀察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探討。

到了1847年英國醫學家本尼特和德國醫學家維爾肖幾乎同時指出,這種特徵為血液中的白細胞及其幼稚細胞的異常增生是一種血液疾病。

當時維爾肖稱之為白血病,本尼特稱之為白細胞病。

?

本尼特在蘇格蘭愛丁堡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在法國著名醫生多奈指導下工作了兩年, 在這期間他注意 到多奈正在對白細胞在造血細胞中無限增生進行深入研究,回國後他也深入地進行了研究,並明確指出這是一種特殊的疾病。

但是在解釋白細胞來源時,他錯誤地認為是來自濃血細胞,而德國醫學家維爾肖正確地指出了白血病的直接原因就是白細胞數量在造血過程中的無限制增加。

2、現代醫學對白血病的認識:

現代醫學已經能夠清楚地認識白血病、解釋白血病。

其實白血病並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而是一類疾病,也就是說白血病有多種多樣。

維安肖當時即指出白血病至少有兩種,一種是以脾腫大為特點,另一種表現為淋巴腫大;19世紀末德國醫生愛拔斯坦又將白血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到20世紀醫學家對白血病有了更深的認識,認為白血病是由於造血細胞增殖分化異常而引起的惡性增殖性疾病,它不僅影響骨髓及整個造血系統,並且侵犯身體其他器官。

主要表現為貧血及皮膚、牙齦、鼻腔等出血或便血、尿血、反復感染,白血病細胞浸潤各組織、器官引起的相應症狀,如浸潤皮膚可引起結節、腫塊;如浸潤中樞神經系統則會出現頭痛、嘔吐、視力模糊;浸潤到脾、肝、gao丸則會引起腫大等等。

3、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發現與命名

80年代初,美國的Gallo實驗室和日本的Miyoshi實驗室分別從成人T淋巴細胞白血病(ATL)病人外周血培養的T細胞中分離出一種反轉錄病毒,1982年日本Kalyanaraman報告一例T細胞變異的多毛細胞白血病患者,其血清和前者的有交叉反應,1983年在美國冷泉港的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討論會上統一將前者命名為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後者命名為HTLV 2型(HTLV-2)。

4、中醫有關白血病的記載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夫虛勞者,五勞六極七傷是也。

《千金要方·卷十二·吐血》:「犀角地黃湯,治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汗之內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盡,內余瘀血,面黃,大便黑,消瘀血方。」

《景岳全書·雜證謨·虛損》:「凡虛損之由,具道如前,無非酒色、勞倦、七情、飲食所致。」「病之虛損,變態不同,因有五勞七傷,證有營衛藏府,然總之則人賴以生者,惟此精氣,而病為虛損者,亦惟此精氣。

氣虛者,即陽虛也;精虛者,即陰虛也。」

《景岳全書·雜證謨·積聚》:「凡積聚之治,如經之雲者,亦既盡矣。

然欲總其要,不過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補,四者而已。」

《醫宗必讀·虛勞》:「夫人之虛,不屬於氣,即屬於血,五藏六府,莫能外焉。

而獨舉脾腎者,水為萬物之元,土為萬物之母,二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

5、從中醫角度看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血液系統惡性疾病。

其特徵為白細胞及其幼稚細胞(白血病細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組織中無自製能力地彌漫增生,浸潤各種組織產生不同的症狀。

國外自1845年起開始認識本病,至今雖已有一個半世紀,但病因尚未完全闡明,可能與遺傳、病毒感染及某些理化因素(如電離輻射、苯、氯黴素、某些農葯中毒)等有關。

國內外尚無特異的葯物能徹底治癒。

西醫採用聯合化療方法誘導緩解,但有明顯的毒副作用。

有資料表明,我國白血病死亡率3~4/10萬,預後較差。

中醫無白血病這一病名,但類似癥候在歷代的一些醫書中有所記載。

如《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中描述的「五勞虛極羸瘦」,《聖濟總錄·虛勞門》之「急勞」等。

而隨著病情的發展,可逐漸形成「症瘕」。

因而,白血病可歸屬於中醫學中「虛勞」、「急勞」、「症瘕」、「積聚」、「痰核」等范疇中。

現代約自1955年起就開始應用中醫葯治療急性白血病。

此後,直至60年代,是我國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方法研究白血病的初始階段,這一時期,臨床資料及理論探討文章不多,僅23篇,且多數屬個案治療經驗。

多數的臨床經驗總結主要是在70~80年代累起來的。

70年代中,從中葯中提取出的靛玉紅、三尖杉脂鹼等,經臨床驗證,對白血病療效良好,是我國發現的治白血病良葯,提示開發應用中醫葯對玫克白血病具有廣闊的前景。

80年代報道病例數不斷增多,至1990年為止,國內期刊共發表了有關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治療白血病研究的文章近200篇(包括5例以下的個案50多篇)。

據粗略統計,報道的總病例數有3000例左有,使研究不斷向縱深發展。

如對白血病的病因調查研究和中醫學探討,從細胞動力學、免疫學指標、動物實驗對照治療和辨證分型與血象、骨髓及血、尿環核苷酸的關系等不同角度,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以探討中醫中葯的治療機理。

還有人系統地研究了1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脈象變化特點,認為脈象的變化與疾病性質、感邪輕重和正氣盛衰有一定的規律,進一步完善了中醫診治白血病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從臨床應用來看,用中葯治療白血病有兩方面的傾向:?是根據已知中葯對白血病具有明確的療效,且本身毒副作用較小的特點,以中葯為主進行治療。

二是利用中葯具有調整機體偏勝、降低化療葯物毒性的作用,以中葯為輔,配合西葯進行治療。

據觀察,中西葯合用,療效一般優於單用中葯或西葯,故臨床上常以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為主。

此外,也有一些用氣功、針灸、中成葯治療本病的零星報道。

用中醫葯治療白血病雖已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但如何使治療方案、療效標准趨於統一、穩定,減少組方用葯的隨意性,提高中醫葯的療效,除必要的文獻研究總結外,還需要臨床進一步作葯物篩選,有效成分分析及劑型改革等等。

中醫通過40年左右的經驗積累,加之病因學的調查,其病因病機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精氣內虛 素體虛弱或長期偏食、早婚、房事不節、多次妊娠等因素致精血失守,損傷腎氣,不能主骨生髓移精於臟腑,以致精氣內虛,而成虛勞之體。

溫毒內伏 溫毒之邪,侵犯人體,邪熱壅盛,耗氣傷血,正邪交爭,中腎傷髓,導致耗陰奪精,陰損及陽,最終造成陰陽兩竭。

七晴所傷 情志太過與不及,均可導致氣機不暢,氣血失和及陰陽失調,從而造成機體的抗邪能力降低。

另外,情志因素作為一種致病因素,對已確診的白血病患者可能造成第二次精神創傷,使病情加劇惡化。

白血病的發病過程大致有因虛致病、因病致虛、虛實夾雜三種,尤其是虛勞和溫毒之邪,可互相影響,互為因果。

此外,血運不暢,瘀阻脈絡,也是不可忽視的病機。

——————————————————————

補充一個資料:

1845 蘭根貝克(Langenbeck,B.R.C.von)發現放線菌。

貝內特(Ben,J.H.)初步報道白血病。

微爾嘯(Virchow,R.L.K;)進一步描述白血病,微爾嘯認為血栓是敗血症的發病原因。

1827年Velpeau等描述了第一例白血病;1845年Bent和Virchow(微爾嘯)各自將白血病作為一個獨立病種來報道;1847年Virchow首先定義了白血病(leukemia),並隨後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並於1856年將白血病分為脾型(splenic)和淋巴型(lymphatic)二型。

1976年FAB協作組提出急性白血病形態學分型建議,標志著急性白血病現代診斷與分型的開端。

180多年來,經過一代又一代眾多學者的艱苦探索和大膽創新,人們對急性白血病病因、分型和治療方法的認識不斷深入,使它從不明原因的「不治之症」,逐步成為目前公認的由綜合因素導致基因突變,骨髓干祖細胞異常克隆而發生的造血系統惡性腫瘤。

1946年6月,全球第1例化學葯物治療白血病獲得緩解,開辟了白血病治療的新紀元。

隨著人們對急性白血病發病機制認識的不斷深入、治療策略的逐漸完善、抗白血病新葯的相繼問世、各種化療方案及支持療法的完善、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應用等,急性白血病的預後已大有改觀,白血病患者的緩解率明顯提高,緩解期、生存期,特別是無症狀存活期延長,相當一部分病人長期存活,甚至治癒。

近年來,經採用聯合化療、誘導分化、造血幹細胞移植、生物和免疫療法、支持療法,以及中醫葯療法等綜合治療,急性白血病的療效不斷提高,其完全緩解(CR)率可達70-90%,五年無病生存率(DFS)可達30-40%左右。

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化療的多葯耐葯、化療後支持治療費用的昂貴、化療強烈的副作用、幹細胞移植技術尚不成熟、骨髓庫資源貧乏及移植的嚴重並發症和高昂的移植費用等,致使現代醫學治療急性白血病的療效受到很大限制,急需一種新的療效好、毒副作用低、少耐葯、成本-效益好的葯物的問世,以改變急性白血病的治療現狀。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同時也是對人類健康威脅最大的十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

全世界平均發病率約3.1/10萬,國內發病率約為3~4/10萬,占癌腫發病率的第6~8位,為十大惡性腫瘤之一。

本病發病人數男性多於女性,是兒童及青少年最常見、病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據國內1986-1988年的統計,其發病率為2.76/10萬人口,約占癌腫總發病率的5%左右。

安徽省兒童醫院曾調查分析1992-2001年期間安徽省兒童醫院收治的確診白血病患兒的流行病學特徵。

結果顯示,132例病例中,年齡以1-5歲最多,佔56.1%。

類型最多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L1型,50.76%),其次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15.9%)。

隨著工業化現代化時代的相繼到來,白血病的發病率還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如兒童白血病入院病例數年均上升2.42%(P>0.05),其中ALL病例上升趨勢明顯,年均上升9.1%(P<0.01);AML則呈下降趨勢,年均下降10.5%(P<0.05)。

目前,急性白血病患者居血液系統疾病住院總人數之首位。

閱讀全文

與德國生產白細胞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8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4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5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8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7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4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6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