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的行政劃分是怎麼樣的求其各州的中文、德語名。
分為聯邦、州、地區三級,共有16個州,14808個地區。16個州的名稱是:巴登-符騰堡 Baden Württemberg、巴伐利亞 Bayern、柏林 Berlin、勃蘭登堡Brandenburg、不來梅 Bremen、漢堡Hamburg、黑森Hessen、梅克倫堡-前波莫瑞Mecklenburg-Vorpommern、下薩克森 Niedersachsen、北萊茵-威斯特法倫Nordrhein-Westfalen、萊茵蘭-法耳茨Rheinland-Pfalz、薩爾Saarland、薩克森Sachsen、薩克森-安哈特Sachsen-Anhalt、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Schleswig-Holstein和圖林根Thüringen。其中柏林、不來梅和漢堡是獨立市。
德國地圖見下鏈接.
Ⅱ 德國地方是怎麼區分的
聯邦州加上三個市級州(柏林、不萊梅、漢堡)一共16個州。
州名漢譯如下:
1. 巴登—符滕堡州
2. 巴伐利亞州
3. 柏林州
4. 勃蘭登堡州
5. 不萊梅州
6. 漢堡州
7. 黑森州
8. 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洲
9. 下薩克森州
10. 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
11.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
12. 薩爾州
13. 薩克森州
14. 薩克森——安哈爾特州
15. 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
16. 圖林根州
Ⅲ 德國按地形可分幾個部分,分別什麼
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
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北部低地的特徵是丘陵起伏的沿海岸高燥地和粘土台地與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前方向南伸展的黃土地之間有星羅棋布的湖泊。
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則將德國分成南北兩片。
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包括上萊茵低地及其邊緣山脈。
南部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包括施瓦本巴伐利亞高原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和湖泊,碎石平原,下巴伐利亞丘陵地區和多瑙窪地。
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則包括阿爾高伊的阿爾卑斯山、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和貝希特斯加登的阿爾卑斯山,在這些山區散落著風景如畫的湖泊。
德國境內有六個山脈,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
Ⅳ 德國怎麼分的東德和西德,現在還分嗎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被分為西德和東德,當時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指西德。1990年時兩德統一,統一後的德國(包括統一前東、西德的地區)稱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第二次世界戰爭使得德國死亡數百萬人,失去奧德河—尼斯河線以東大片領土,1200萬-1500萬德國人從過去的東部領土(東普魯士、 西里西亞、東波美拉尼亞和勃蘭登堡)和東歐其他地區(特別是 蘇台德)被驅趕出來。德國所有大小城市都變成了廢墟。戰後德國和柏林被分成四塊,分別由英國、美國、蘇聯和法國分區佔領:法國在西南部,英國在西北部,美國在南部,蘇聯在東部。
蘇聯對德國工業設施的掠奪、貨幣以及對其他一些問題的阻撓導致蘇聯與其它三盟國關系僵化以及冷戰開始,最終德國被分裂成兩個國家:由西方三盟國主導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聯邦德國、西德)以及由蘇聯主導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民主德國、東德)。前德國首都柏林由於特殊原因,被分成 東柏林和西柏林。西柏林是完全被東德領土包圍的西德飛地,有特殊國際法地位(東德官方首都稱呼"柏林"不包括西柏林)。蘇聯由1947年末開始操縱德國統一社會黨的成立,進一步鞏固了德國的分裂。1948年7月1日西方三盟國向聯邦德國州長移交法蘭克福文件(Frankfurter Dokumente),把管轄權交還聯邦德國。1949年5月23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西方佔領區成立,定都波恩,同時於1955年5月5日宣布主權獨立。1949年10月7日,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首都東柏林。丘吉爾曾經提出德國回復到1877年前的憲法時代,免於國家分裂。
冷戰中德國成為北大西洋公約與華沙條約的聚焦點。隨著西德的貨幣改革,蘇聯政府1948-1949年試圖通過地面封鎖西柏林向西方三盟國施加壓力,使得美國使用後期由運輸機構成的空橋(Luftbrücke)維持西柏林的供給。冷戰造成的西德與東德重新軍事化尤其使東德經濟背上了重大的負擔,隨之引起群眾向西德逃亡。1953年6月17日在東柏林發生暴亂,被蘇聯駐軍和東德人民警察鎮壓。1961年東德為了阻止公民向西德逃亡,在它的柏林管轄區界限上建造柏林牆。與此同時,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為了支持東德的獨立,號召從全社會主義陣營徵召技術工人和工程師支援因公民逃亡受損的東德工業。
西德在戰後快速恢復並再度崛起,成為歐洲新的重要經濟支柱。冷戰後期,聯邦德國開始了積極爭取國家重新統一的努力。隨著戈爾巴喬夫的上台,蘇聯在東德立場的迅速軟化;加之民主德國內部激進派的響應和鼓動,在美國的支持和蘇聯的默許下,1989年,柏林牆拆除,1990年10月3日,以東德並入西德的方式兩德重新統一,加速了1990年共產主義在歐洲的崩潰。德國並且重新成為主權國家。
西德自1955年5月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並且是歐盟前身歐洲煤炭與鋼鐵共同體(Europäische Gemeinschaft für Kohle und Stahl)以及之後的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äische Wirtschaftsgemeinschaft)創建成員。合並後的德國現在是歐洲以及歐盟中最重要的國家之一。
二戰後美英法在德國西部,蘇聯在德國東部駐有重兵。德國後來成為北約與華約對峙的最前線。當前北約盟國美國和英國仍在德國維持駐軍,其身份由北約部隊章程(德語:NATO-Truppenstatut,英語:Status of Forces Agreement)以及一套復雜的雙邊協議系統管轄。特別是美國在德國還駐有最強的一個裝甲師,並在德國擁有最大的海外空軍基地。
Ⅳ 德國行政區劃的主要城市
德國行政區劃是德國最高一級的行政區劃。德國是一個由16個聯邦州組成的聯邦共和國,其中柏林、漢堡和不來梅為城市州。
Ⅵ 德國是如何被分割為南北兩部分的
從4月20日開始,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和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陸續對柏林發起攻擊。當天上午,羅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在經過60分鍾的炮火准備之後,開始強渡奧得河。在此之前,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一直在格丁尼亞地區肅清殘余的德軍,因此進攻時間比其他兩個方面軍推遲了幾天。由於經過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和烏克蘭第1方面軍前幾天的猛烈突擊,德軍的防禦體系已被打亂,因此,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的進攻比其他兩個方面軍要順利得多。
4月25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近衛坦克第2集團軍和步兵第47集團軍的先頭部隊與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近衛坦克第4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在柏林以西的凱欽地區會師,這就是說蘇聯紅軍已完成對柏林的合圍,柏林城中的德軍已成瓮中之鱉。同一天,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近衛第5集團軍與美軍第1集團軍在易北河畔的托爾高附近會師。這樣,整個德國就從中央被分割為南北兩部分,全世界人民反對德國法西斯的戰爭進入了尾聲。
Ⅶ 德國怎分東德西德的
是這樣的。因為德國在二戰的時候。被分治了其中柏林牆就是一方為蘇聯的民主德國 一方為美國的聯邦德國民主德國也就是東德。因為在柏林牆東面而聯邦德國,在柏林牆西門所以就有東德和西德了
Ⅷ 德國的行政區域怎麼劃分的。
德國被劃分為16個「聯邦州」(Bundesland),其中有三個是獨立的「城市州」(Stadtstaat):
巴登-符騰堡州(Baden-Württemberg)
巴伐利亞州(Bayern)
柏林(Berlin,城市州)
勃蘭登堡州(Brandenburg)
不來梅州(Bremen,城市州)
漢堡市(Hamburg,城市州)
黑森州(Hessen)
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Mecklenburg-Vorpommern)
下薩克森州(Niedersachsen)
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Nordrhein-Westfalen)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Rheinland-Pfalz)
薩爾州(Saarland)
薩克森州(Sachsen)
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
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Schleswig-Holstein)
圖林根州(Thüringen)
德國進一步被劃分為36個「行政區」(Regierungsbezirke)和438個「縣」(Kreise)
Ⅸ 德國有哪些省市
德國行政區劃分為聯邦、州、市鎮三級,共有16個州,12229個市鎮。
各州的名稱是:巴登-符騰堡州、巴伐利亞州、柏林市、勃蘭登堡州、不來梅市、漢堡市、黑森州、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下薩克森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薩爾州、薩克森州、薩克森-安哈特州、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和圖林根州。其中柏林、不來梅和漢堡為市州。
(9)德國地方是怎麼分的擴展閱讀:
德國五大城市:
1、柏林(Berlin),是德國首都,位於歐洲的中心、最大的城市,政治、經濟中心,現有居民約361萬人。
2、117萬多人的漢堡(Hamburg)是德國僅次於柏林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歐盟的第七大城市。
3、142萬多人的慕尼黑(Munich)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首府。德國南部第一大城,德國第三大城市(僅次於柏林和漢堡);都會區人口達到270萬。
4、104萬多人的科隆(Cologne)是德國第四大城市,是北威州最大的城市,德國內陸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5、71.7萬多人的法蘭克福(Frankfurt),正式全名為美因河畔法蘭克福是德國第五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