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戰德國曾經佔領哪些國家
樓上穿越了吧,樓主問的一戰,那會還沒蘇聯呢....你們直接就穿越到二戰了啊,
一戰德國打的比二戰苦逼多了,至少二戰德國佔領了法國,還打到了莫斯科才被冬將軍打回來
雖然出於不同原因,但一戰時德國在西線同樣是先打了比利時,佔領比利時和盧森堡後借這兩個國家的道進攻法國,不同的是,一戰中德軍之打到巴黎近郊的馬恩河到凡爾登一帶就打不下去了,進入戰略相持,最終只佔領了法國東北部,而東線德國打下了波蘭、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還佔領了一小片俄國的地皮,但沒能進一步進軍,直到十月革命推翻沙俄,新建立的蘇維埃政府宣布退出戰爭....之後德國還打了羅馬尼亞,佔領了小半地方後就被打回來了.....殖民地戰爭德國是全面失敗的,幾乎沒能佔領任何地方...
附圖,1921年時戰線是藍色的那條
另外一戰中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這些國家是和奧匈在打...德國只是有限的參與了一下
❷ 一戰中的德國
19世紀末20年代初,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帝國主義國家圍繞著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分贓斗爭,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紛繁復雜,基本矛盾有法德矛盾、俄奧矛盾和英德矛盾。
從19世紀七八十年代至20世紀初,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建立了針對英國和法國的同盟,隨著英德矛盾發展成為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國調整了同法國、俄羅斯的關系,俄羅斯考慮暫時與英法結盟,分別簽署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的建立,這樣,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此時,歐洲就像一罐火葯桶,只要一粒火星落入,火葯桶就會炸得遍地開花!
在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時,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槍殺。成為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隨後,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接著德、俄、法、英等國相繼投入戰爭。交戰的一方為同盟國的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以及支持他們的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另一方為協約國的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帝國以及支持它們的塞爾維亞、比利時、義大利、美國等國。同盟國的義大利,知道了自己不禁打,後加入到了協約國方面作戰。
當時的德國從基礎實力上看,本土面積約54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6000萬,海外殖民地259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殖民帝國。另外還擁有豐富的煤、鐵資源,這是德國工業發展的保障,德國豐富的煤鐵資源完全可以支撐起德國的長期持續作戰。德國唯一的軟肋就是石油,不過當時工業對石油的依賴度還是比較低的,此時德國的油荒遠沒有二戰時嚴重,來自奧匈帝國的石油已經足夠德國使用。
從工業實力上看,德國是當時世界第二大工業強國,工業實力已經超過了英國,僅低於美國,其各項工業指標都名列前茅,工業產值佔到了世界的15.7%。此外,德國的工業水平和技術革新能力比美國都高,穩居世界第一,德國當時號稱自己是世界第一工業強國,這句話其實一點也不假!
從國家發展上看,當時德國已經普及了初等義務教育,僅僅在校生就有1000多萬,德國擁有世界上最傑出的科學家和數量龐大的技工,人力資源極為豐富。此外,德國擁有完善的醫療、衛生、教育、金融等體系,擁有發達的基礎設施建設,僅僅鐵路里程就有6.1萬公里, 德國城市化率高達60%,德國的發展水平中國直到80年初代才勉強追上。當時的德國不管是發展水平還是發展潛力絕對世界一流。
戰爭爆發初期德國是完全有機會贏得勝利的,因為根據《施里芬作戰》計劃,德軍主力將在俄國未動員前的「時間差」,集中兵力從比利時進攻法國,一舉擊潰英法比軍隊,佔領法國巴黎迫使西線結束投降,而後在回過頭來對付東線俄軍。但由於長驅直入,後勤補給得不到保障,在軍隊中不管將領還是士兵都驕傲自滿,自作主張改變作戰計劃,還有英法方面的積極准備很快就在馬恩河敗下陣來,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困境!
在東線,奧匈帝國對俄國開戰有所顧忌,德國為了緩解兩線作戰的壓力,支持奧匈帝國出兵俄羅斯,我支持你,不怕!過去抽他!俄國每次暴打奧匈帝國,德國就會出兵攻打俄國。德國同時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俄開戰,打是打不過!但牽制了俄羅斯!就這樣德國只是緩解了壓力,但不能擺脫困境!盡管俄國人頂住了德奧聯軍的進攻,但軍隊傷亡慘重,國內經濟蕭條,民生凋敝,國家瀕臨崩潰,最終引發了革命,導致了沙俄的崩潰。1918年3月,剛剛成立的蘇俄和德國妥協,簽訂了《布列斯特條約》,割讓大片土地給德國,退出了一戰。
在西線,德國向英法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以及法國北部紛紛淪陷,英法只能憑借堅固的工事抵擋德軍猛烈的進攻。1917年,德國發動第三次攻勢,德軍一度突破了法國防線,前鋒距離巴黎只有37公里,差點幹掉法國。由於俄國退出一戰,德國避免了兩線作戰的困境,德國差點在戰爭中翻盤!幸虧美國加入協約國對德宣戰。
在海上,德國人同樣非常活躍。德國人主動對當時世界海上霸主英國發起了挑戰,德國的公海艦隊打的英國海軍焦頭爛額,在北海的海戰中英國人差點讓德國海軍得手。
德國在西線打敗英法,在東線打廢俄國。一國之力單挑英法俄三大強國,而且打的不落下風,不得不說德國真厲害。即使美國參戰後,德國仍然表現的非常強勢,在幾大國的圍攻下幾次發動反攻,把英法美搞得非常狼狽。爆發的內亂加之中國加入協約國對德宣戰迫使德國退出戰爭,協約國想要幹掉德國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德國投降前,英法美聯軍剛剛打到德國邊境。德國之所以投降是因為美國的許諾,「投降後會寬大處理的」。
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作為一戰的罪魁禍首,一戰後協約國對德國進行了嚴厲的懲罰。德國不僅損失了八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還要支付巨額的戰爭賠款。同時,為了防止德國重新崛起,德國的軍事力量受到嚴重限制,軍隊數量僅能保持10萬人,很多工廠和軍事設備都拆除被英法拿去了。此外,還受到了英法的嚴密監視。
盡管德國在一戰中損失慘重,但德國保存了大部分實力。德國的人和技術還在,工廠和基礎設施也沒有遭到多大的破壞,這是德國能夠崛起的基礎。戰後,美國對德國進行了大力扶持,特別是美國向德國提供了大筆的貸款,使得德國很快恢復了工業生產,經濟發展迅速,到三十年代已是大國之列。三十年代初納粹黨上台後,在希特勒的領導下,德國不僅經濟一枝獨秀,而且軍事力量急劇膨脹,到二戰前已經成為了歐洲第一工業和軍事強國,具備了挑戰英法的資本。重新走上了戰爭的老路。
❸ 一戰德國戰敗原因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一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下面是我分享的一戰德國戰敗原因分析,一起來看看吧。
一戰德國戰敗原因
持續了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最終以德國的戰敗而告終。那麼一戰德國戰敗原因是什麼呢?仔細分析,我們發現德國戰敗主要是有3個原因。首先,一戰本身就是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發起的一場非正義性的戰爭。
德國在戰爭中是具有侵略性,因此沒有什麼人願意站在同盟國的一方,德國缺少助力。一開始的盟友奧匈帝國, 軍事 實力實在是太弱,被英、法、俄的人一打,基本上就沒什麼用了。另外義大利,那就更厲害了,直接打到一半,退出同盟國加入協約國,來攻打奧匈帝國。而協約國的數量還在不斷上升,德國孤軍奮戰,註定是要失敗的。
第二點,德國一開始是想要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的,這確實是對德國最有利的方式。但是德國的目的並沒有實現,戰爭進入了膠著的狀態,最終演變成了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協約國人多勢眾,資源豐富,物資儲備什麼的比德國好上很多。因此德國最基本的物資都無法保證,這場戰爭肯定是要失敗的。
最後一點,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美國加入了一戰。美國的參戰對整個一戰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它的加入徹底改變了兩大軍事集團的力量對比和戰略形勢。美國自身深厚的經濟實力和豐富人力資源,讓美國變成了協約國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廠。美國的存在讓協約國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都佔了絕對的優勢。因此德國才會徹底失敗。
一戰結束時間
一戰起始時間是1914年7月28日,一戰結束時間是1918年11月11日。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儲在塞爾維亞被當地青年刺殺,於是在7月28日的時候,奧匈帝國以這個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緊接著德國、英國、法國等趁機加入了戰爭,一戰正式爆發。
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想要趁機吞並塞爾維亞。俄國和法國則公開表示支持塞爾維亞,英國也在暗中支持俄、法。隨著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的開戰,整個歐洲大陸都陷入了戰爭之中。德國在8月份率先發動進攻,佔領了比利時、盧森堡,還對法國發起了進攻。於是9月初,德軍與法軍就發生了馬恩河戰役。
隨後,俄國在東線發動戰爭,於是德國只能抽調一部分兵力去東線。日本看到戰爭爆發後,趁機強佔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也對德宣戰,佔領了屬於同盟國的太平洋島嶼。10月,土耳其加入同盟國,與俄軍在高加索附近進行激戰,俄軍戰敗。同時英軍在阿拉伯人的配合下, 成功 奪取了敘利亞的土耳其領地。
奧匈帝國被塞爾維亞擊敗後,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幫助奧匈攻打塞爾維亞。塞爾維亞不敵奧保聯軍,被同盟國佔領。1915年5月,義大利開始對奧匈帝國宣戰,但是全部被擊敗。1917年,俄國爆發革命,退出一戰。同年,羅馬尼亞、希臘、美國等加入協約國參戰。終於在1918年,德國全線潰退,奧匈帝國解體,戰爭結束。
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一戰是第一次全世界型的大規模戰爭,那麼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要了解根本原因,我們首先來看一下當時戰爭的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的斗爭越來越嚴重。發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帝國主義經濟 政治 發展不平衡。這個原因同時也是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當時英國和法國的 資本主義 發展已經成熟,因此主宰世界格局的就是英法兩國。但是不久之後,德國的實力漸漸強大,於是想要打破英法統治的格局,這就加深了德國與英法兩國之間的矛盾。我們都知道一戰前夕世界主要有三大矛盾,分別是法德矛盾、俄奧矛盾、英德矛盾。
但其實除了這三大矛盾之外,當時還存在著德日、德俄等多種矛盾,一戰的爆發只是這些矛盾發展的結果。隨著這些矛盾的加深,各個帝國主義國家都在為戰爭做著准備,或是擴大軍隊,或是增加軍需,一步步走上戰爭的道路。
帝國主義國家的本身國家性質也是一戰爆發的原因之一。帝國主義國家進入壟斷資本主義之後,他們追求的最大利潤就是瓜分殖民地,於是引起了各國之間的矛盾。帝國主義的壓榨和剝削,讓各國的無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為了轉移國內這些運動的視線,帝國主義國家發動了這一場戰爭,因此這也可以說是原因之一。最後一戰爆發的直接原因就是薩拉熱窩事件了。
一戰死亡人數
一戰是歐洲 歷史 上破壞力極強的一場戰爭,死亡率也是非常高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一戰死亡人數。一戰共有30多個國家,15億人口參戰,軍事行動涉及的土地面積達到了400萬平方公里,戰線長度達到2500-4000公里。
1914年,也就是一戰開始的那一年,那個時候英、法、俄 三國 本土加上各個殖民地的總人口大概是7.045億。到一戰爆發前夕,這三國共動員總兵力達到977.7萬人。德奧兩國本土加上德國的殖民地總人口是1.3億,戰爭前集結到了兵力為634萬人。從1914年到1918年這四年的戰爭期間,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動員了軍隊4218萬人左右,最後傷亡2210萬人左右,其中死亡515萬人左右。而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共出動軍隊2285萬人,損失1540萬人左右,其中死亡338萬人左右。
然而,這只是戰爭雙方士兵的死亡數量,還有將近700萬的平民,也因戰爭而慘死。因此一戰的總死亡人數達到了1600萬左右,死亡率是非常高的,甚至一戰的死亡人數超越了持續了六年的二戰。曾經有這樣的一句話:“少數人的瘋狂,數不清的死亡。”這一句話用來形容一戰是最合適不過了。
一戰本來就是因為帝國主義之間分贓不均引起的,幾個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加深,從而爆發了這一場戰爭,但是最後被戰火侵襲的卻是全世界的人民。這場由少數幾個帝國主義瘋子挑起的戰事,卻將全世界的人拖入了一場疼痛的幻覺里。
猜你感 興趣 :
1. 一戰德國戰敗的原因
2. 一戰德國為什麼會戰敗
3. 德國反思納粹歷史的前後變遷
4.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是如何賠款的
5. 德國為什麼會捲入一戰漩渦
6. 德意志的意識形態
❹ 「一戰」的起因、經過、結果
1、起因: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 - 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
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2、經過:1914年6月28日,奧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遇刺身亡.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標志一戰的開始。1916年2月21日,德法軍隊在次激戰,長達十個月,雙方傷亡近百萬,激烈程度為開戰以來所未有,德國戰敗,標志一戰的轉折點。
1917年,4月4日和6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通過宣戰案。12月7日,美國向奧匈帝國宣戰。約翰 潘興將軍率領美國軍隊開赴歐洲戰場。標志協約國的勝利已成定局。
3、結果: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世界格局。
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四年多,三十多個國家、15億人口被捲入了戰爭,它對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上損害。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則屬協約國陣營。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一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
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四年多,三十多個國家、15億人口被捲入了戰爭,它對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上損害。
第一次世界大戰產生的重大成果是它嚴重消弱了帝國主義的力量,摧毀了地處歐洲東部的基督教東正教國家俄羅斯帝國、地處歐洲中部的基督教新教國家德意志帝國。
地處歐洲中部和巴爾干西北部的基督教天主教二元制君合國奧匈帝國等歐洲古老的封建帝國,英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帝國主義國家被消弱,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伊斯蘭教封建軍事帝國的奧斯曼帝國也宣告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