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國人怎樣看待自己的歷史
德國現在能成為歐盟建立者和主導者,而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也同意和默認
除了因為天然條件外,還有就是樓上所講的,
德國人從不狡辯自身的歷史過失,1970年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訪問波蘭,
跪倒在華沙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他面對的是600萬猶太人的亡靈,
他是「替所有必須這樣做而沒有這樣做的人下跪了」。
所以就我所知他們是不否認的,也使得大部分的人認同...
東西德間的事本人不知道多少,但在兩德之間沒統一前,就長期因為血親關系而分離兩地,
在近代談及兩德統一原因這類的書都有形容,這使德國統一加快了腳步,
在這看來兩德人民間應該沒有太大的介蒂,
但兩德的統一使德國進入經濟危機,這方面上又不知兩德人民的看法了.....
⑵ 漢匈之戰,武帝殺匈奴10多萬人,匈奴便一蹶不振
漢朝時,有北方匈奴為患,有人說漢武帝就殺了10多萬人,匈奴怎麼會從此一蹶不振 。那麼問題來了,匈奴那麼強大,事實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先說匈奴的強大是有目共睹的,我們從司馬遷的《史記·匈奴列傳》中可以看到以下幾個事實:
一、軍政合一的游牧習性。匈奴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沒有城郭和經常居住的地方,飼養馬、牛、羊等,以牲畜之肉為主食,皆穿皮革衣服,披著帶毛的皮襖,不搞農業生產;匈奴有各自分佔的土地,地方負責人既管理人事也管理軍隊,軍政合一。
二、匈奴機動靈活的作戰方式。作戰時,不存在什麼武士刀精神,形勢有利、有利可圖就進攻,善於埋伏軍隊以突然迎擊敵人,不利就後退,隊伍就會瓦解,如同雲霧消散,不以逃跑為羞恥之事。
三、到漢朝時匈奴空前的強大。匈奴的發展壯大少不了匈奴中的一個英雄人物——冒頓。匈奴原本不敢南下而牧馬,直到秦朝發生內亂後,得到了寬緩之機,渡過黃河。匈奴人冒頓殺死自己的父親頭曼單於,自立為單於,以出千里馬和美妻麻痹和驕縱強大的東胡,出其不意舉一役打破東胡,獲得了東胡的人口和牲畜財產。之後,冒頓領導匈奴又向西打敗了月氏,征服了西域20國,向南吞並了南邊的樓煩和白羊河南王,重新佔領了河套以南地區。此時的匈奴占據了南起陰山、北抵貝加爾湖、東達遼河、西逾蔥嶺的廣大地區,號稱將諸引弓之民並為一家,擁有控弦之士30餘萬,成為北方草原最強大的國家。
總結匈奴的特點;匈奴人作為游牧民族,主要飼養牛馬,比起中原來說物資匱乏,弱肉強勢,天性掠奪,其政治體系和民風風俗有利於發動戰爭,擅長游擊戰消耗敵人,來去如風,善於以極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
再看漢朝初期對匈奴的戰績,劉邦親率30萬大軍進攻匈奴,結果被匈奴圍困七天七夜,劉邦最後還是靠著給冒頓的妻子很多禮品,才見機脫困。此後,為了穩定匈奴,漢朝一直採用和親政策,將公主嫁給單於為妻,贈送匈奴大量禮品,在貿易中優厚匈奴,建立盟約。但即使這樣,匈奴也時有派出軍隊劫掠漢朝邊境地區。
一直到漢武帝的時候,這種情況才發生了改變,可以說漢武帝在位的時候是匈奴噩夢的開始 ,漢朝經過幾十年的「文景之治」得以休養生息,國力逐漸強盛起來,有了再次對抗匈奴的條件。那漢武帝在位時都發動了那些戰役呢,都獲得了什麼戰果,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
一、「馬邑之戰」,撕破臉皮:漢武帝決心一雪前恥,引誘匈奴主力,發動對匈奴的「馬邑之戰」,結果走漏了消息,從此雙方斷絕了和親政策。
二、「龍城之戰」,小試牛刀:漢軍小試牛刀,在幾路人馬傷亡數千的代價下,衛青取得了「龍城之戰」的勝利,鼓舞了士氣。
三、「河南之戰」,消除陰霾:漢朝發動河南之戰,衛青、李息取率軍殲敵數千人,俘獲3千多人及牛羊百餘萬頭,收復了河套地區。漢朝的防線也向北推至黃河沿岸,為長安增添一道屏障。之後,衛青率領漢軍又俘虜匈奴1.5萬多人,殺死匈奴1.9萬多人。
四、「漠南之戰」,主力對抗:漢朝發起漠南之戰,衛青率軍俘虜匈奴1.5萬人,斬殺匈奴1.9萬人,俘獲牲畜數10萬頭。這一次戰役,霍去病獨率8百騎兵,採用運動戰的戰術,追擊匈奴數百里,斬敵2千人。
五、「河西之戰」,戰略切割:第一次,霍去病率1萬兵出隴西,孤軍深入越過焉支山,殺敵8千,匈奴人哀嘆:「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第二次,霍去病率軍渡過黃河,越過賀蘭山,繞道居延海,在今甘肅酒泉一帶,由北向南採取大迂迴戰術從匈奴側背發起進攻,匈奴軍倉促應戰,被殺3萬多人。之後,霍去病又受降匈奴4萬人馬。至此,漢軍基本掃除了西部匈奴勢力,匈奴右部被殲,匈奴勢力大減,河西走廊第一次納入了大漢的版圖,此戰擴展了漢朝的戰略縱深,切斷其與西域及西羌各部之聯系。
六、「漠北之戰」,殲敵主力:衛青和霍去病各統帥兩路各5萬大軍,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衛青率部追擊匈奴到今天蒙古國的車車爾勒格,途中俘虜、消滅匈奴1.9萬多人。霍去病率軍採用以輕騎兵遠程奔襲的戰術,以戰養戰,跨過2千多里,越過大沙漠,斬殺俘虜匈奴共7萬多人,然後狼居胥山上祭天,又在姑衍山祭地,得勝而回。這一仗,匈奴元氣大傷,狼狽北遷,而漠南無王庭,勢力逐漸衰弱。
回到問題,由上文可知,匈奴之所以一蹶不振,可不僅僅是被殺10多萬人這么簡單,歸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漢朝正確的戰略。 匈奴雖然強大,幅員遼闊,但戰略上卻一直失利。第一步,漢武帝先是發動「龍城之戰」,試探匈奴虛實,打破了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驅散了籠罩在漢軍頭上的陰霾,鼓舞了士氣;第二步,漢武帝為打破被動防禦的局面,掃除匈奴的直接威脅,發動了「河南之戰」,使關中地區不再直接暴露在匈奴的鐵蹄之下,為長安增添一道黃河屏障;第三步,漢武帝逐漸意識到河西走廊的這塊戰略要地,發動「河西之戰」,佔領河西走廊,破壞了匈奴重要的戰略補給,獲得了大量戰馬,切斷其與西域及西羌各部之聯系,擴大了漢朝的戰略縱縱深;第四步,漢武帝利用匈奴的輕視心理,漢軍深入大漠,發動「漠北之戰」,掃除了匈奴漠南的勢力。
二、漢朝步步為營的政策 。匈奴游牧民族的天然性,他們不擅長攻城戰,漢武帝在佔領土地後,對戰略要地進行加固,設置郡縣,修建城池,駐扎軍隊,實行屯田,遷徙人口。匈奴只能看著地盤一步步被壓縮而毫無辦法,而漢朝的邊塞卻逐漸穩固起來。
三、戰術的成功的運用。 針對匈奴的作戰方式,漢朝提拔了一批以衛青、霍去病為代表將領,大力建立騎兵部隊,將帥英勇果敢、善於主動進攻,常採取迂迴包抄、快速沖擊、遠程奔襲的戰術,充分利用了大騎兵集團快速、機動與沖擊力的特點,這大大不同於傳統的陣地戰。事實證明,這種戰術應對匈奴比陣地戰更加行之有效。
四、匈奴失去了適宜生存的土地 。漠北之戰後,漢軍打垮了匈奴的有生力量,匈奴只能遠遁大漠深處,失去了河西、河南、漠南相對溫暖濕潤、水草豐美的土地的匈奴,只能躲藏到苦寒之地,匈奴本就生產模式單一,再加上天災人禍,面對漢朝穩固的邊塞,匈奴無機可乘,其有生力量短期內難以恢復。
五、漢武帝和漢朝繼位者的持續打擊。 漢武帝在漠北之戰後並沒有放過匈奴,而是又頻繁的對匈作戰,雖然後期損兵折將,但匈奴的也因戰爭更加困苦不堪,多次請求和親。漢元帝即位後又通過一系列戰爭,持續對匈打擊,最終,北匈奴滅亡,南匈奴歸附稱臣。
六、西域各國和漢朝夾擊匈奴,匈奴孤立無援。 匈奴和西域各國早有仇怨,以前攝於匈奴強大不敢出兵攻打,現在匈奴式微,丁令、烏桓、烏孫三國從三面攻之,殺死匈奴幾萬人,搶奪了幾萬馬匹,以及很多牛羊。史書記載,匈奴這次戰餓死戰死的有十分之三,牲畜死了有十分之五。
七、匈奴內斗,人心不齊。 匈奴曾發生過五單於爭立,匈奴中有人歸降漢朝,漢朝便軟硬兼施,瓦解匈奴。史書記載:漢軍深入匈奴,苦苦追擊匈奴二十多年,匈奴人懷孕的流產,家庭破敗,十分厭苦這種生活,從單於往下的人都希望與漢朝和親。
總之,對匈作戰,匈奴在戰略上一次次完敗,已然處在戰略防守的位置,漢軍戰術的成功的運用又使匈奴主力被滅,元氣大傷,匈奴失去了水草豐美的土地,又難以掠奪防守嚴密的邊塞補給自身,逐漸式微,再加上漢軍和西域各國的伺機出擊,匈奴內部人心不齊,從此便一蹶不振。
到了東漢時期,匈奴已經奄奄一息,大將軍竇憲率軍出擊匈奴,通過四次戰役,徹底打垮了匈奴,竇憲於燕然山上刻石勒功,紀漢威德而還,至此,三百年之久的匈奴之患到此為止。
⑶ 最後的漢匈之戰,漢武帝失敗了,原因是什麼
漢武帝一生當中無數次對匈奴發動戰爭,大多都以漢朝勝利匈奴失敗而結束。而最後一次漢匈之戰,也就是公元前90年那一次。漢軍分為三路大軍進攻匈奴,原本意圖是三路大軍對匈奴各個擊破,同時彼此間又能互相支援。但李廣利因為受到巫盅之禍影響,並不能安心打仗,他心中想的是如何才能快速立功,通過獲得軍功如何挽救整個家族。於是單獨帶領七萬軍孤軍深入,剛開始戰爭比較順利,一舉消滅匈奴兩萬人。但在返回時被匈奴五萬大軍包圍並全軍覆沒。而其它兩路漢軍要麼無功而返,要麼與匈奴打了個平手就迅速撤退。
1、李廣利孤軍深入
打戰某種程度上講就是兩支軍隊在比拼後勤,漢武帝早期對匈奴發動戰爭,不論戰爭打到哪裡都非常強調後勤保障。但幾十年下來,隨著對匈奴戰爭規模越來越大,國家消耗越來越嚴重,漢軍往往是全面深入匈奴腹地,大部分後勤完全依靠戰爭繳獲。這也使得最後幾次漢匈之戰損失人馬較多,同時還沒有實現戰爭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