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人如何修復事故車

德國人如何修復事故車

發布時間:2023-03-05 01:03:06

㈠ 德國兩輛列車相撞是怎麼回事

德國兩輛列車相撞,這是怎麼回事?按理說在兩條不停軌道上的列車相撞的幾率不會很大,為什麼這兩輛列車就相撞了呢?事故原因是什麼呢?造成多少人受傷?

當地時間12月5日,德國北威州一客運列車當天與一貨運列車相撞,造成至少50人受傷。

據德國當地官員稱,一輛客運列車在德國西部北威州梅爾布施鎮(Meerbusch)與一輛貨運列車相撞,造成數十人受傷。救援人員已經到達現場,一些人仍然被困。

報道稱,這起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周二(12月5日)下午8點左右,梅爾布施鎮消防部門表示,大量緊急救援服務已經啟動,附近城鎮的消防員也已到達。當地警方稱,可能有50人受傷,但具體細節尚未公布。

報道說,救援行動在周二晚上8點50分進行,但由於架空線路被損壞,消防人員目前還無法救出一些受困乘客。

另據新華社引述德國媒體報道稱,該事故造成至少20人受傷。

嚴謹技術難防人為疏忽:德國磁懸浮列車發生嚴重撞車事故

「磁懸浮」幾乎成了目前德國最揪心的字眼:9月22日,德國磁懸浮列車試車事故釀成23人死亡的悲劇;而巧合的是,在事故發生前一周,磁懸浮技術持有者剛剛向德國政府發出最後通牒—如果計劃中的慕尼黑磁懸浮項目無法在18個月內獲得德國政府的最終批准,他們將考慮向中國出售磁懸浮技術。

磁懸浮,近年來也一直是中國國內的熱門話題。因為,這項令世人驚奇的專利,1934年誕生於德國,但是,其投入商業運營的第一列磁懸浮列車,卻誕生在69年後,即2003年的中國。

德國磁懸浮試驗事故的發生,會讓德國的磁懸浮列車再次成為泡影嗎?中國正在實施中的上海至杭州磁懸浮列車計劃會受此影響嗎?德國人會把磁懸浮技術賣給中國嗎?當然,問題還有,中國一定會買磁懸浮技術嗎?

埃姆斯蘭慘劇—世界上第一例磁懸浮列車致人死亡事故

2006年9月19日至9月22日的柏林,正在舉行一場兩年一度的德國2006年交通博覽會(InnoTrans 2006)。該博覽會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交通行業的盛會,有來自90個國家的六萬多名專家和專業人員參觀,比2004年增加了40%。

今年的博覽會第一次引進了隧道專題,Herrenknecht 公司展出了用於中國的世界上最大的隧道鑽機模型,最大直徑逾15米,給地下鐵路和各種隧道建設帶來了更加先進強大的裝備;GE集團也為展會帶來了關繫到列車運行安全的微波系統。 在人們高度關注磁懸浮列車發展的今天,Siemens集團的世界上最快(350 km/h) 的火車牽引車技術和樣車同樣也受到專家的圍觀。

但就在展會的最後一天,即2006年9月22日9點30分,德國西北部的埃姆斯蘭試車場,一列磁懸浮列車在試車過程中,以每小時200公里的行駛速度,撞上了一台服務修理機車,磁懸浮列車上23人當場殞命,10人受重傷。

這是磁懸浮列車迄今發生的第一起致人死亡的事故,也是德國自1998年以來傷亡最慘重的列車事故。埃姆斯蘭和整個德國沉浸在一片震驚和哀痛中,默克爾總理中斷手上的工作前往事發現場,德國交通部長蒂芬澤也中斷了對中國的訪問。德國立即組織了埃姆斯蘭撞車事故調查。調查大約要持續6-8周的時間。

在事故發生前,上海磁懸浮項目總指揮吳祥明正在德國參加2006年交通博覽會。事故發生後,他立即前往出事地點了解事故原因。他的身份無疑令他成為最為關注此事的人之一。

據相關資料顯示,吳祥明1938年出生於蘇州,是同濟大學博士生導師。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工程管理的研究與實踐,曾參與和主持上海寶鋼一期、外灘和人民廣場綜合改造、浦東國際機場、磁懸浮上海示範運營線等工程的規劃與建設。現任上海市磁懸浮快速列車工程指揮部總指揮、國家磁懸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863」高速磁懸浮技術研究重大專項總體組組長。

事故引發激烈爭辯——會擾亂決策者們的視聽嗎?

磁懸浮,近年來成為德國和中國各級領導、專家和普通百姓都極大關注的一個人們話題。

德國人對磁懸浮的關注,主要是因為磁懸浮是德國人的發明,是他們的驕傲,也是他們的夢想。慕尼黑正在准備修建一條36公里的連接機場和市區的磁懸浮線;中國人對磁懸浮關注,是因為中國擁有世界上第一條用於商業營運的磁懸浮線,並且還將建設一條滬杭磁懸浮線,為了配合2010年上海世博會,這條線已在2006年前立項,按常規應於2007年正式全面動工。

但是現在,因為事故而引起的對於磁懸浮的懷疑,一定程度上擾亂了決策者們的視聽,各方面的意見更是紛至沓來:

連日來,德國政界人士紛紛出來表態,主流聲音依然是:相信磁懸浮技術,慕尼黑磁懸浮項目不能停。

社民黨聯邦議員、交通專家卡斯滕森說,此次事故從目前的調查情況看可以認定是人為疏忽造成的,不應該對磁懸浮未來的市場造成影響,包括在慕尼黑和中國的項目,「我希望政界沒有人試圖利用這一事故懷疑磁懸浮技術。

聯邦議院交通委員會主席利波爾德認為,任何交通工具都沒有絕對徹底的安全保證。

聯盟黨議會黨團負責交通政策事務的發言人菲舍爾說,磁懸浮撞車事故不會決定磁懸浮的未來,正如1998年德國城際高速列車發生造成101人死亡的事故,但並未斷送城際高速列車的未來一樣。

德國經濟部長格羅斯決定,德國磁懸浮計劃將繼續下去。

德國交通部長蒂芬澤在表示對磁懸浮安全性關注的同時,他還認為,計劃在慕尼黑修建的連接機場和市中心的磁懸浮線路能否成行,將取決於巴伐利亞州是否提高該州投資的份額。他說,如果巴伐利亞大筆擴充投資額的比例,慕尼黑線路的實施是有希望的。

德國聯邦政府和巴伐利亞州政府宣布,將共同委託有關方面做出一項獨立鑒定。這項鑒定必須明確:在多大程度上,計劃中的慕尼黑磁懸浮項目也可能發生此類事故。慕尼黑項目是否上馬必須等待獨立鑒定結果。

慕尼黑市長伍德26日說,現在反對建設磁懸浮線路的聲音更響了。他特別指出,慕尼黑磁懸浮線路在城區有3公里長的地下線路,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缺少防火預案和救援預案。

德國《世界報》報道稱,此次事故發生後,遠在中國的滬杭磁懸浮計劃將變得充滿疑問。

《法蘭克福匯報》在9月19日報道時稱,中國國務院可能將對滬杭磁懸浮項目開綠燈;而埃姆斯蘭撞車事故發生後,《法蘭克福匯報》認為,這一事故給德國的磁懸浮項目蒙上了陰影。

而外界認為最大的影響力,應該是正在德國參觀世界交通博覽會,並前往出事地點調查的中國磁懸浮項目總指揮吳祥明,特別是其對此寫出的報告,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高層的決策。

德國公司的最後通牒—18個月後決定是否將磁懸浮技術賣給中國

在德國國內建造一條磁懸浮線路是德國上上下下的一大願望。2005年11月,德國新政府至少在國內要修建一條磁懸浮線路的決議(或者北威州,或者在巴伐利亞)著實讓德國民眾激動了一回。計劃中的慕尼黑磁懸浮線從慕尼黑火車總站至慕尼黑機場,總長約36公里,德國聯邦政府和巴伐利亞州尚未就如何對總額高達18億歐元的項目融資和資助達成一致。

而近日《德國金融時報》的一條消息語驚四座,報道稱在德國蒂森·克虜伯集團中負責磁懸浮技術的董事Olaf Berlien博士在9月16/17日,(即在埃姆斯蘭事故發生前一周)威脅德國政府說,如果計劃中的慕尼黑磁懸浮項目無法在18個月內獲得德國政府的最終批准,該集團將考慮向中國出售磁懸浮技術。至於對華合作的具體形式,除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外,還可能將該技術賣給中國或在中國的合作夥伴。但他同時表示,尚未就此想法與西門子集團協調(註:修建上海連接浦東機場的磁懸浮線路是由中國與西門子、蒂森以及磁懸浮國際公司組成的財團簽約的)。

蒂森·克虜伯集團的這一表態,引發了很大的轟動。或許這一消息對德國和中國高層的決策也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磁懸浮與中德合作—一個重要的歷史機遇

磁懸浮事故之所以引起各方如此廣泛的關注,主要還是因為這一事故所牽涉到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德國本土,在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努力之後,德國慕尼黑唯一能用於商業運營的磁懸浮高速在激烈的爭論中再一次陷入僵局,作為磁懸浮發明人的德國,沒有真正看到一條屬於自己的磁懸浮高速的運營,無論如何都是一個遺憾。而在中國,雖然事故遠在德國,但它不由得讓人聯想到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磁懸浮線及剛立項的滬杭磁懸浮線。

更重要的是,中德磁懸浮項目的合作不僅對德國經濟具有重要意義,對中國經濟和高科技的發展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德國無論在製造業還是先進的高科技方面都值得中國學習,雙方如果能在磁懸浮這一技術上的合作有所突破,將對中國經濟以後的發展帶來促進,對德國經濟的再次振興,也將起到積極作用,這大概可以看作是兩國的一個重要的歷史機遇。

最後,我們引用德國磁懸浮高速列車國際公司中國(TRI)網頁上的黑體字來表達我們的感想:

我們悼念在9月22日慘劇中遇難的受害者。對於遇難者家屬,致以我們最深切的同情。

現在最重要的是澄清事故的原因。

資料:德國磁懸浮列車測試事故回放——乘客像炮彈一樣從車前窗彈射出去

德國當地時間9月22日上午10時左右,無人駕駛的磁懸浮列車緩緩駛離德國下薩克森州西北部邊境小鎮拉滕,車上有29名乘客,除2名德國磁懸浮高速列車國際公司的員工外,其他的乘客均是員工的親朋好友,他們搭車的目的是想親身體驗一下「貼地飛行」的感覺,同時也想進一步了解親友的工作。

磁懸浮列車行駛在埃姆斯蘭縣的測試軌道上。在這條建於1984年、長32公里、距地面4米的高架軌道上,磁懸浮列車的時速最高可達450公里。

當地警方發言人說,列車一出站,絕大多數的乘客就涌進無人駕駛室內,想透過開闊的視野直接感受「心跳的速度」。

幾名生還者講述,磁懸浮列車的時速很快就提升到200公里。就在一剎那,駕駛室里所有的乘客驚恐萬分地發現:列車正前方的同一軌道上停著一輛軌道維護機車!由於磁懸浮列車是無人駕駛,加上速度如此之快,因此乘客們根本來不及報警,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列車向維護機車狠狠地撞去!

一名目擊者稱,當兩車相撞後,巨大的沖擊力將車上的一些乘客像炮彈一樣從磁懸浮列車前面的車窗中彈射了出去,拋向了底下5米處的地面,列車殘骸上隨後發生了兩處大火。據當地警方介紹,此次撞擊致使23人死亡、10人受重傷。

㈡ 哪些國家汽車工業最發達

德國最發達!!!因為這個國家的人,對於汽車的愛,已經是深入骨髓了。
先說德國人開車的速度。並不是每一輛車在德國的高速公路上都狂飆180的。車況(德國的老爺車,Van,箱式貨車並不慢,但是集裝箱卡車,Bus常常排成幾公里的車隊,他們的車速就在100左右,還有大量的拖掛車,轎車後面拖一個小房子啊,或者拖車裝貨的啊,也是100左右),駕駛員的自身條件(不得不指出女性普遍車速較低,老年人大多數也很慢,全家出遊,也就是老婆孩子在車上的車速一般也不快),路況(德國的高速公路十分擁擠,堵車是家常便飯,節假日甚至可能堵上幾十公里)。
即便如此,情況允許的話,在德國高速公路上仍有一小半的轎車車速在140以上(限速的公路也是如此),而且跑140的車也就超車的時候佔用一下超車道,超車道得保持160以上車速的才有可能比較長時間的佔用,當然不時得給車速在180以上的車讓道。而且在如此高的車速下,車與車之間的間距十分接近,最壯觀的就是上下班時間,車距不過10到20米,而每輛車都以100以上的速度在移動,真正的鋼鐵洪流。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高速公路是德國車輛行駛最多的,其次是類似於國道的次級公路,但是只有雙向兩車道,在次級公路上大家一般溫柔的跑80-100(夜裡就不同了,因為次級公路彎道多,開起來樂趣十足,所以是飆車族的最愛)。而城市之內恐怕是跑得最少的,因為停車困難,車速慢,紅綠燈等等原因,大多數德國人在市區之內都情願選擇公共交通工具。
那麼,這樣的駕駛方式,對車輛有什麼要求呢?當車速在140左右,大多數車輛已經切入最高檔位(當然了,保時捷這時候可能還是3檔,嘿嘿),發動機轉速在3000轉以上。長時間行駛還要加速超車,對發動機的要求達到了苛刻的地步。這也是為什麼在德國日本車賣不動,德國車可以20萬公里如此跑下來發動機沒問題,二手還能賣,而日本車如此20萬公里下來,基本上發動機是完蛋了。至於為什麼德國車能抗得住,我們下面會提到。
我記得美國有個長槍協會什麼的,會員廣泛,每次大選是候選人拉票的重要渠道,也是美國政治家不敢禁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德國有一個ADAC,全稱是「全德汽車俱樂部(Allegemeiner Deutsche Automobil Club)」。這個ADAC可了不得:擁有數十架直升機,數千輛服務車和近萬名志願者以及專職工作人員,只要是和汽車有關的,他全管。成為會員一年要交幾十歐元的會費,但是如果你的車在路上遇到任何問題,你馬上給ADAC打電話,會立刻得到一名專業技師的幫助,只要是那位技師當場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收費,如果不能解決,會免費幫你把車拖到修車場,如果你趕時間,還會免費送你去目的地。而技師當場能解決的問題么,基本上只要不是需要更換零件的都能當場解決(這個和德國技師的培養制度有關,不做贅述)。而發生了事故,如果情況危急你就有機會乘坐ADAC的救護直升機了,不過一般到了這個地步,不死也殘了,所以如果沒有直升機來救你,說明你沒什麼問題,呵呵。閑話不說,ADAC的直升機15分鍾之內到達全德國任何一個角落,每架直升機只負責半徑60公里…德國差不多有中國一個省那麼大吧。有人會說,這不就是保險公司么。確實有點像,但是保險公司是賺錢的,這個俱樂部可是為開車人著想的。比如他隨時播報全德國的交通狀況,節假日大堵車的時候會派出騎摩托車的志願者給高速公路上被堵車的人們送水,送雜志等等,提供心理關懷,說真的,堵車的時候,能有人來告訴你是因為修路啊還是因為事故堵車的,以及現在的進展如何了,大概還要堵多久,甚至給你遞一瓶水,給你的孩子送一本兒童畫報…心理關懷真的是堵車的時候最重要的了。有點亂,繼續說事故,你發生了事故,那麼你可以申請ADAC的法律援助,不用花一分錢律師費,因為ADAC在交通方面的權威地位,對陣保險公司不會讓你吃虧。
嗯,ADAC講到這里,我們又要引申出一個德國車的特點。可維護性和可靠性。所謂可靠性就是一個零件能工作多長時間不出問題,所謂可維護性就是出了問題好不好修,值不值得修。德國人認為,車不是普通消費品,是要去愛護的,所以造車的時候在設計上就是基礎牢靠,便於維護。要用一輩子么,不可能每個零件都能挺那麼長時間,勢必在使用過程中要更換一些,因此情願設計上煞費苦心,留出餘地,並且統一標准,盡量使用標准件,車體一般都是防銹質保10來年賓士好像是終身,10來年在國內都算報廢車了吧?),還有一個行駛質保,就是說,你這個車買了以後出了問題我廠家保證要能給你修好(當然你撞得都不成形了話…理論上也是可以修的,不過估計你的保險公司不願意)。諸位看官別激動,以為又被老外蒙了,感情人家國外免費修車啊。這可不是免費的,廠家的這個保證是為了讓你放心的買這個車,二十年之後,你仍然可以從廠家獲得這個車的配件(這一點又是賓士牛,終身)。所以德國車保值即在於此。
接第一部分的那個日本車熬不過20萬公里的話題展開來說。第一,日本車在設計上講究成本控制,這一點是很要命的。成本控制,集成比分散好。如果要求每個零件都能更換,付出的空間,金錢代價太大,而維持一條老舊的生產線20年就為了給一個型號的車提供備件也是很不劃算的,日本人認為車子么,開開到了年頭就該換了,給你用可靠性很高的部件,保證10萬公里不出問題,然後他的成本也控制住了,不用保留那麼多生產線,模具和工人,可以在車型上不斷地推陳出新,不斷地使用新的工藝新的生產流程,說白了,和美國人一樣把車就當消耗品了。
接下來說說德國車子的品牌。賓士和寶馬早已經是威名遠揚,大眾奧迪也是不甘人後,保時捷就更不用提了。這是德國本土的品牌,其實也是一個三國,賓士是汽車的老祖宗,又和克萊合並了,無疑是老大。寶馬么,雖然不能和賓士比歷史,但是自身的特色鮮明,早早就和賓士形成了雙雄之勢。而剩下的Audi,VW和Porsche,那真的是一家人了。當年大眾的成立就是Porsche博士建議的,那聞名世界的甲殼蟲,後置後驅的保時捷血統…自然也是出自Porsche博士之手。至於現在的大眾仍然被保時捷控股的實情,知道的人可能不多。
那麼,每個德國公司都有自己的絕活,別人做不到的,這是德國車安身立命之本。
賓士,機械增壓引擎,扎實的車身底盤功底和後輪驅動(賓士是A級車破了戒,前輪驅動而且剛出來的時候還翻車)。賓士的機械增壓雖不像渦輪增壓那樣提升數據瘋狂,但是可靠性極好,油門響應也好,S600可比760出來的早,可是連寶馬都無法超越S600的動力。
寶馬,後輪驅動,直列6缸引擎,變速器。後輪驅動的好處就不多說了,難度也不提了,全系列保持後輪驅動的全世界也就是寶馬了。六缸引擎除了越野車的,基本上都是V了,只有寶馬還在用R的,沒別的,縱置直列,後輪驅動,前輪幾乎要跑到車子外面去的那種感覺,天生的運動血統,完美的重量配置加上寶馬特有的變速器,這一點別的廠家誰也比不了。寶馬車的變速器行程短,走位極精準,只可惜國內買得起寶馬的均是智障級別,我就沒見過誰買手排的。
奧迪,奧迪早期是賽車起家,後期是靠四驅技術。轎車的四輪驅動,奧迪做的很好,當年A4在房車賽上打遍天下無敵手,以至於最後組委會修改規則取消了四輪驅動,可見一斑。而國內某雜志當年為了捧雅閣搞的什麼著名車手對比試車,將3.0排量四驅的A4說的還不如雅閣,無稽之談,不值一駁。
大眾么,說起來還真沒什麼絕活,只是守著中庸之道,在小車裡面稱王稱霸,如果這也算絕活的話。最多從奧迪拿點技術,比如4Motion就明顯是偷奧迪的Quaroto。沒辦法,不能搶自己兒子的飯碗啊。至於搶市場份額,打價格戰那種臟活,自然有Skoda和Seat等忠實走狗出馬。
保時捷么,後置後驅加上增壓,排量在諸多超級跑車中算是最小的了,加上數十年如一的「大眼睛」,不好踩的油門,構成了保時捷的文化,這個超級跑車,我們就不討論了,畢竟這方面義大利人比較牛。
德國人有個比喻,說汽車工業是德國「最愛的孩子」。此話不假。大眾所在的沃爾夫斯堡,屬魯爾工業區,德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賓士本部斯圖加特,以及其輻射的巴登地區,德國最發達地區之一。慕尼黑的寶馬和「陰溝城」的奧迪支撐了拜仁這個德國的「國中之國」,而法蘭克福-美因茨的歐寶,也是德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至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我們這里不討論了。
最後總結一下。德國車就是德國文化的一部分,德國的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德國車。只有這個真正摯愛著汽車的民族才能夠造出最好的汽車,起碼,流淌著愛車的血液,愛車愛到骨子裡的德國人是這樣認為的。至於筆者的看法么,義大利和法國車其實也很有特點,但是都有比較大的缺陷,頗為遺憾。英國車幾乎全面被德國接管了,走的路線也是貴族,只是人在屋檐下,以後永無翻身之日了吧。至於日本車和美國車,那是能上檯面的東西么?

㈢ 德國是個怎樣奇特的民族

作為一個擁有八千多萬人口的德意志民族,其性格也是不可能一致的。德國人有的深沉、內向、穩重,有的開朗、豪爽、風趣……但多年來受到德國文化的不斷熏陶塑造,使德國人養成了一些較為共同的特點。
(一)講究秩序
德意志民族是一個講究秩序的民族。在德國大到空間、土地、建築物,小到家庭主婦外出購物都被事先安排得井井有條。維持秩序的標志牌和禁令牌隨處可見,事無巨細都有明文規定。如商店的營業時間是有嚴格規定的,一般店員早7時左右上班,擦拭門窗、整理貨物,8時開門營業,中午不休息直到下午6時關門。從星期六下午2時起,各商店停止營業,星期天關門休息。這一營業時間各商店都要嚴格遵守,不得超時營業。
在德國有著嚴格的交通法規,路上各種各樣的路標清晰醒目。有人說,對於一個外國人,只要識得各種交通標志牌,不用張口說一句德語,即可游遍德國各個城市。這些標志牌已成為維護德國交通秩序的重要手段。德國的公共交通以守時著稱,居民只需在家查准時刻表,按時到站上車,不需提前到站候車。汽車即便提前到達,也會等到正點發車。

(二)原則性強

德國人辦事認真仔細,責任心極強,對工作不能有一點兒敷衍塞責,如果出現馬虎失職,是講不得半點情面的。他們有一樣東西總是隨身攜帶的,那就是記事本。德國人凡事都記錄在本上,他們的一個習慣性動作就是伸手掏記事本,一個習慣用語就是:請稍候,讓我看看記事本。記事本人人都有,大到公司經理,小到中學生、家庭主婦,人手一本。

在德國辦事務必提前預約,方可成行。德國人做事必先制訂計劃,就是家庭主婦外出購物也都是先列張購物單。和德國人初交,他們給人的印象往往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顯得呆板而沉重。尤其在公共社交場合,德國人顯得非常拘泥形式,不擅長幽默。他們一板一眼、正襟危坐,做事謹慎小心,一切按規矩和制度行事。德國人十分喜愛歡樂場面,也利用一切機會舉行娛樂活動,但此時還是給人一種沉重的感覺,缺少真正的放鬆。德國有句俗話"公務是公務,燒酒歸燒酒",私下煙酒不分的朋友,辦起公事來卻公私分明,不講一點兒私情。德國人工作起來一絲不苟、不徇私情,就像一部機器,嚴格而冷峻。

(三)勤勞整潔

德國人勤奮工作、埋頭苦乾的精神不僅體現在受雇於人的職員身上,就是高級官員和大企業家也不例外。德國式嚴格的學校和家庭教育也決定了他們和散漫作風格格不入。有一位美國教師對德國進行長期觀察後,在他的調查報告中對美德兒童作了這樣的比較:在一個雨過天晴、陽光明媚的日子,一位美國小姑娘會被明媚的陽光所吸引,在外面玩上一會兒再讀書;而一位德國小姑娘則會在做完作業之後,再出去玩。先工作,後娛樂,這就是德國教育。平時馬路上難得看到閑人,就是娛樂場所,平日也都是冷清清的,只有到了周末,公園、戲院、博物館、郊外、名勝場所,才擠滿遊客。人們只有在辛勤勞動之後,才有權力享受生活。德國人具有勤勞整潔的生活習慣,一般人家黎明即起灑掃庭院,起居室整理得井然有序、一塵不染。德國的家庭主婦非常愛干凈,她們早晨送走丈夫和孩子之後,便換上工作服,開始一天最有意義的工作:清潔宅院。她們會跪在地上,將每一個旮旯角落都擦洗一新,即使請清潔工和花匠幫忙,主婦們也往往跟班勞動,直干到窗明幾凈、一塵不染,方心滿意足。每一個德國主婦的最大願望就是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美觀、清潔的家,所以,走在德國的鄉村、城鎮,美麗的花園小別墅隨處可見。德國人非常看重房子,有世界上最多的城堡,據說目前仍有14000個。
(四)遵紀守法
有一個笑話:在半夜12時開車,看見紅燈還停車的,全世界只有德國人。這一方面說明德國人在遵紀守法方面具有很強的自覺性,同時也說明德國是一個執法嚴格的國家。在德國,人們視遵紀守法為最高倫理原則,人們普遍存在著求穩怕亂、安於現狀、自滿自足的心理。這一心理的形成是有其一定的歷史淵源的。在德國,歷次改革或革命可以說都是自上而下進行的。從俾斯麥以"鐵血政策"統一德意志到獨裁者發動兩次世界大戰,集權和獨裁導致下層百姓普遍存在著一種"順從精神"或稱"臣僕意識"。他們甚至開玩笑說,就是因為他們太守規矩,所以連希特勒這樣的大魔頭的話都聽,誰讓希特勒是國家元首呢。還有一則笑話說,世界上最令人煩惱的事情之一就是聘了一個德國人當廚師。因為德國廚師會用電子秤計算精確到克的作料烹飪出世界上最難吃的飯菜。這當然是在調侃德國人,說明他們刻板、不善於變通,既沒有法國人的浪漫,又沒有中國人的口腹之慾,因此,他們是世界上活得挺累的一群人。在歐洲生活久了的人都說,德國人是歐洲最老實的民族。其實,德國人也是充滿了藝術細胞和浪漫氣質的,不同的是,法國人善於誇張地表現自己的一切成就,而德國人則喜歡藏而不露,也就是「潤物細無聲」。

戰後德國在西方大國的推動下,民主意識得到了加強。人們主動參與政治生活,自由發表個人見解,那種順從的臣僕意識雖已被擺脫,但長期歷史沿襲下的一些心理仍存在於德國人的性格與意識中。在企業里,下級絕對服從上級,一切按規章辦事,缺少靈活性和主動性;職工們以服從為天職,而領導者就以是否服從命令、遵紀守法作為衡量職工好壞的標准。這也是形成德國人拘泥、呆板性格的原因之一。德國人受地形、氣候的影響,各個地區的人們在性格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比如北德人就比較開放,特別是漢堡人地處港口城市,見多識廣,但也有些排外,對外地人或外國人顯得不那麼熱情好客。相反,南德人,特別是巴伐利亞人地處內陸山區,思想較為保守,但為人朴質、熱情、樂於助人。
(五)遵約守時
西方人一般都講究遵守時間,德語中有一句話"准時就是帝王的禮貌"。德國人邀請客人,往往提前一周發邀請信或打電話通知被邀請者。如果是打電話,被邀請者可以馬上口頭作出答復;如果是書面邀請,也可通過電話口頭答復。但不管接受與否,回復應盡可能早一點兒,以便主人作準備,遲遲不回復會使主人不知所措。接受邀請之後如中途有變不能如約前往,應早日通知主人,以便主人另作安排。如由於臨時的原因,遲到10分鍾以上,也應提前打電話通知一聲,因為在德國私人宴請的場合,等候遲到客人的時間一般不超過15分鍾。赴約赴宴,如遇交通高峰期,一定要提早出門,以免遲到,但早到人家,也欠考慮。德國人如遇正式邀請,往往提前出門,如果到達時間早,便開車轉一圈或在附近散散步,到時再進主人家。

例:上流社會的約會

上周某天,我們應邀到一個德國最大船舶公司總裁家裡去晚宴。請柬上寫著,晚宴時間為晚上7點15分。我覺得奇怪,為什麼不是7點或7點半。最後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主人要看7點鍾的新聞節目,其次是,請客人務必准時。
當晚7點10分,我們就已經提前到達主人的郊外別墅了,只見大門外停著幾部漂亮的轎車,裡面坐著人,還有車陸續不斷地到來。為什麼都不下車啊?哦!客人不敢提前入內。准7點15分,所有車門都打開了,男男女女一個個穿得時髦筆挺,但毫無珠光寶氣,說明主人所結交的朋友都有品味。我們是第一對進去的,主人夫婦還在花園里,聽到鈴聲才來到大門口迎接,客人魚貫而入。在五分鍾之內,竟然所有的客人都已到齊,比開國典禮還准時。令我驚訝的是,除我們倆以外,大部分都是主人幾十年的老朋友。這么老的朋友還需要提前兩個月下請帖,豈不太過分了。不!這就是德國上流社會的生活禮節,要有多冷就多冷。
(六)不尚虛文
德國人講求踏實,萬事都從誠實可靠著眼,拿他們的房屋建築為例,雖然在式樣上並不美觀,但朴實無華,整齊大方。每一種材料,如玻璃、鎖、鉸鏈、開關、燈罩、窗簾、衣架等等,縱然是極微末的,也都堅牢穩固,毫不馬虎。他們寧可失之笨重,極不願敷衍潦草。在德國,任何一座建築、一件傢具、一項設備,似乎都為百年大計打算,講究內在質量。因戰爭而破壞的東西,修復的時候都要恢復原樣,這並不是為守舊,而是表示德國的東西堅牢可靠、不易損壞的優點。就如同德國人辦事一樣注重腳踏實地、絕不誇誇其談。

在待人接物方面,他們嚴肅拘謹,但態度誠實可靠。如果在路上你遇到不相識的德國人要想和他聊天,談笑風生,似乎不大可能,但你如果向他問路,那麼他便會不厭其煩地來幫助你,他自己不知道,會替你去請教別人,或者陪你走上一大段路,非讓你弄明白不可。有一個德國汽車司機,因把僱主送錯了地方,發現後就立即開回去,向僱主道歉,並重新把他送到要去的地方,而且免收後一段路程的車資。
國外流行的自助餐,也是德國人所發明的。在德國,那種自助餐小店特別多,顧客自己拿盤,拿叉;有些店根本不備刀叉碗盤,給你一張紙,就用紙裹著食品吃,或者用竹簽串著吃,沒有人來侍候你,收費也特別便宜。
德國人的旅遊方法也與別國的旅遊者不同。例如美國人,他們每到一個大都市,乘車周遊一次,就向旅館要一張「標貼」粘在皮箱外面,第二天即去另一都市。就這樣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地跑上十幾個城市,回到家裡指著皮箱上貼滿的標簽誇耀說:「我已環遊了世界。」但德國人則不同,德國人的旅行是選擇一個目的地,或為深山,或在海濱,然後帶著帳篷和干糧跑到那裡,住上幾天,靜靜地領略大自然的美景,或者在當地博物館里,「泡」上幾天,研究考察一番。他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旅行。

例:一張德國餐廳的罰單

06年我們有機會德國考察,到達港口城市漢堡之時,我們習慣先去餐館,公派的駐地同事免不了要為我們接風洗塵。走進餐館,我們一行穿過桌多人少的中餐館大廳,心裡犯疑惑:這樣冷清清的場面,飯店能開下去嗎?更可笑的是一對用餐情侶的桌子上,只擺有一個碟子,裡面只放著兩種菜,兩罐啤酒,如此簡單,是否影響他們的甜蜜聚會?如果是男士買單,是否太小氣,他不怕女友跑掉嗎?另外一桌是幾位白人老太太在悠閑地用餐,每道菜上桌後,服務生很快給她們分掉,然後被她們吃光。
我們不再過多注意她們,而是盼著自己的大餐快點上來。駐地的同事看到大家飢餓的樣子,就多點了些菜,大家也不推讓,大有「宰」駐地同事的意思。餐館客人不多,上菜很快,我們的桌子很快被碟碗堆滿,看來,今天我們是這里的大富豪了。狼吞虎咽之後,想到後面還有活動,就不再戀酒菜,這一餐很快就結束了。結果還有三分之一沒有吃掉,剩在桌面上。結完賬,個個剔著牙,歪歪扭扭地出了餐館大門。

出門沒走幾步,餐館里有人在叫我們。不知是怎麼回事:是否誰的東西落下了?我們都好奇,回頭去看看。原來是那幾個白人老太太,在和飯店老闆嘰哩呱啦說著什麼,好像是針對我們的。看到我們都圍來了,老太太改說英文,我們就都能聽懂了,她在說我們剩的菜太多,太浪費了。我們覺得好笑,這老太太多管閑事!「我們花錢吃飯買單,剩多少,關你老太太什麼事?」有個同事當時站出來,想和老太太練練口語。聽到同事這樣一說,老太太更生氣了,為首的老太太立馬掏出手機,撥打著什麼電話。一會兒,一個穿制服的人開車來了,稱是社會保障機構的工作人員。問完情況後,這位工作人員居然拿出罰單,開出50馬克的罰款。這下我們都不吭氣了,同事的臉不知道扭到哪裡去了,也不敢再練口語了。駐地的同事只好拿出50馬克,並一再說:「對不起!」這位工作人員收下馬克,鄭重地對我們說:「需要吃多少,就點多少!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世界上有很多人還缺少資源,你們不能夠也沒有理由浪費!」我們臉都紅了。但我們在心裡卻都認同這句話。一個富有的國家裡,人們還有這種意識。我們得好好反思:我們是個資源不是很豐富的國家,而且人口眾多,平時請客吃飯,剩下的總是很多,主人怕客人吃不好丟面子,擔心被客人看成小氣鬼,就點很多的菜,反正都有剩,你不會怪我不大方吧。事實上,我們真的需要改變我們的一些習慣了,並且還要樹立「大社會」的意識,再也不能「窮大方」了。那天,駐地的同事把罰單復印後,給每人一張做紀念,我們都願意接受並決心保存著。還有人要回去後再復印一些送給別人,自己的一張就貼在家裡的牆壁上,以便時常提醒自己
(七)絕對遵守條條框框

德國的法律和官方規定如麻,有的還是19世紀留下來的。有一個笑話說,德國人是靠法律活著的,如果沒有法律,他們就不知道如何活下去。在中國,每個人都有一種自律,現在國家有了法律,人們卻不知道如何工作。中國人都會自圓其說,到頭來都圓到一起,交通再亂,也能圓出一個邏輯來。而德國的馬路,如果紅綠燈失靈了,行人可以在馬路前一直等下去,等到修好了再過馬路。

例:令人哭笑不得的調查
姐夫的母親剛過一百周歲,姐夫組織了盛大的慶祝晚會,當晚他還宣讀了德國總統和漢堡市長寫給她的祝賀信。這並不意味著她有什麼功勛或者私人友誼,而是因為在德國,百歲老人已是人瑞,政府已經掌握了全德百歲老人的名單,由專人負責,到時會寄賀信給他們。這雖是輕而易舉的事,但說明對人的一種重視和尊重,與會者都很動情。
可是,可笑的事情發生了。姐夫的母親住在一個豪華的養老院,某晚她不小心從床上滾了下來,為了避免再次發生,姐夫在床邊加了一個窄木條。百歲生日過後,國家負責社會福利的官員下來關心人瑞,忽然發現這窄木條,認為這是侵犯人權和人身自由,就和百歲老人進行三小時長談。
我們都知道,她年邁有時連自己的兒子都不認識了,可是這官員回去寫了一份幾頁關於侵犯人權的報告書,准備起訴姐夫,還又派來了福利醫生檢查因這窄木條對百歲病人造成的「精神和肉體折磨」,結果又寫了七頁。姐姐姐夫為此感到哭笑不得。
一個朋友解釋說,這是可以理解的。在當前經濟情況不好的情況下,三小時談話,七頁報告,加上兩頁上訴書,都是勞務。他們都是吃國家飯的,總得有所作為。這樣吃國家飯到各地沒事找事乾的人,東德比西德還要多,怪不得國家的行政經費怎麼減也減不下去。
(八)性情固執(認真)

德國人性情固執是世界有名的。在德國常常發生汽車對撞事故。這決不是因為沒有看見迎面開來的汽車,而是雙方的司機都認為自己的駕駛正確而互不相讓所造成,他們簡直頑固到了玩命的程度。不過德國人干起工作來那種鍥而不舍的精神也是驚人的。例如在光學儀器廠做工的職工,為磨光鏡片,可以干到死而不悔的程度。另外廠長也多能根據職工的技術付給高工資。這是德國所以能培養出優秀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的原因所在。德國的產品也頗能反映這種德國人的氣質。他們進行生產時,絕對沒有那種大概或差不多的馬虎做法,一定要使產品達到其性能的極限。德國產品中最出色的是汽車、精密儀器、照相機,刃具和鋼筆等。這些產品是在全世界享有盛譽的。德國的宗教革命家馬丁路德曾經說過一句話:「即使我知道整個世界明天將要毀滅,我今天仍然要種下我的葡萄樹」。這句話充分顯示了德國人的埋頭苦幹、不肯苟且的精神。

閱讀全文

與德國人如何修復事故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