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二戰時日本的石油來源被美國斷掉了,那麼,德國的油料又是從哪來的呢多謝了!
日本不能從美國進口石油,所以乾脆入侵東南亞國家掠奪那裡的豐富石油資源。德國的石油自己只能滿足很少一部分,剩下的也是通過掠奪歐洲其他國家的資源解決,比如羅馬尼亞的普羅耶什蒂油田就是德國的「血庫」。
② 德國在二戰中使用的石油從哪兒來
1、二戰爆發前,全球石油產量90%控制在英美手中,不僅僅是有資源,其他戰略資源和全球水道基本掌握在英美手中,另外世界金融中心,也在英美手中。因此歐洲本土,只有兩個國家擁有石油,第一就是羅馬尼亞,第二就是蘇聯。德國二戰發動戰爭前的石油,許多是從羅馬尼亞和蘇聯采購儲備的。
2、德國入侵波蘭後,英美開始了全球經濟封鎖、金融封鎖和資源封鎖,所以德國就面臨一個非常非常被動的局面,也就是如果戰爭長期化,德國的資源無法支撐戰爭。
戰爭中,遭受世界金融中心封鎖國家的貨幣是無法有效使用的,另外羅馬尼亞油田在蘇聯軍力勢力范圍內,因此德國無法擁有足夠的黃金儲備購買蘇聯石油的,蘇聯也不會白給。
所以德國不列顛空中戰役失敗,預示戰爭陷入了長期化,資源匱乏,以及英國與蘇聯的互動,以及美國參戰跡象明顯和蘇聯軍力對於羅馬尼亞油田的威脅,最終迫使德國被迫東擴蘇聯,搶奪石油資源,陷入多線作戰的窘地。
3、另外德國在戰爭以前就知道,德國石油是一個是其命脈,因此德國大力發展合成燃油工業,用煤炭通過技術合成石油,當然這種做法肯定成本大,但是也是沒有辦法。戰爭爆發期間,德國燃油很大一部分都是靠著合成燃油了,但是面對英美強大的戰略空中力量的對於工業能力,能源生產打擊,德國最終能源一步一步走向枯竭,德國能源匱乏,導致軍隊作戰和訓練受到了大幅度的削弱。
③ 二戰德國的石油來源
「巴巴羅薩」前,石油來源主要是羅馬尼亞和蘇聯。之後主要是羅馬尼亞。
液化煤技術所得到的油料在總油料的比重越來越高,1944達到了50%左右,前期比較少。
④ 德國在二戰中使用的石油從哪來的
石油來源主要是羅馬尼亞和蘇聯。之後主要是羅馬尼亞普利耶什帝油田。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⑤ 二戰時期德國人在全世界建造了多少座煤制汽油工廠
二戰期間,到1943年時德國已建成17個工廠,德國煤制油產量達到500萬噸。當時,德國採用的就是間接液化技術。煤制油工廠主要集中在煤炭資源豐富的魯爾區。
19世紀20年代,德國人選用了與鐵離子相關的物質做催化。它可以產出柴油和石蠟,但也有不少缺點,如壽命不長(30天到40天左右,導致鐵催化劑的消耗量會很大),一旦碰到硫,或被氧化、積碳,它都會失去作用。
於是,技術人員又找到了鈷催化劑。早期的鈷催化劑只是一些鈷氧化物、鈷-鋅氧化物等,經過反復試驗研究者們也發現,若把氧化鈷放在二氧化硅上並且增加一些催化劑的活性(即與氧化鎂等混合),催化劑的作用會更妙;而且,鈷的水處理設施簡單,其壽命也更長(能使用一年或以上)。此後,「費托技術」就長期使用鈷做催化處理。
⑥ 二戰德國本土產石油嗎
德國本土幾乎沒有石油,少的不值一提。但羅馬尼亞和匈牙利有石油,德國還可以合成燃料,以上就是德國二戰石油燃料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