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是什麼教會

德國是什麼教會

發布時間:2023-03-07 01:27:33

⑴ 中世紀歐洲的主要宗教到底是天主,還是基督

廣義上說,基督教(Christianiny)包括天主教(Catholicism),東正教(Orthodoxism)和新教(Protestantism);狹義上說,基督教(Protestantism)專指新教(Protestantism)。基督教誕生以後,不斷向外傳播,雖然遇到猶太當局和羅馬當局的多次迫害,仍然能夠發展壯大,從耶路撒冷起,傳遍猶太全地,乃至整個羅馬帝國,並於3世紀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由於帝國分裂,帝國境內的文化民族差異和教權上追求平等,於11世紀正式形成以羅馬城為中心的天主教和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正教;於16世紀以後,從德國的修士馬丁·路德開始,又從天主教中分裂出新教,新教包括信義會(始於德國),歸正會(始於瑞士),聖公會(始於英國)等許多教派。新教各教派組織上互相獨立,信仰上大同小異。

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在教義上的差別是微小的,這種差別應該從他們發展的歷史中來理解。他們共同的信仰就是使徒信經和尼西亞信經。

使徒信經
1.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 創造天地的主。
2. 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
3. 因著聖靈感孕,從童貞女馬利亞所生;
4.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
5. 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里復活;
6. 他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
7. 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8. 我信聖靈;
9. 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
10. 我信罪得赦免,
11. 我信身體復活;
12. 我信永生。阿們!

尼西亞信經
1. 我信獨一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和有形無形萬物的主。
2. 我信獨一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在萬世以前為父所生, 出於神而為神,出於光而為光,出於真神而為真神,受生 而非被造,與父一體,萬物都是借著他造的;
3. 為要拯救我們世人,從天降臨,因著聖靈,並從童女馬利 亞成肉身,而為人;
4.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為我們釘於十字架上,受難,埋葬;
5. 照聖經第三天復活;
6. 並升天,坐在父的右邊;
7. 將來必有榮耀再降臨,審判活人死人;他的國度永無窮盡;
8. 我信聖靈,賜生命的主,從父和子出來,與父子同受敬拜, 同受尊榮,他曾借眾先知說話。
9. 我信獨一神聖大公使徒的教會;
10. 我認使罪得赦的獨一洗禮;
11. 我望死人復活;
12. 並來世生命。

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形成:
天主教又稱為羅馬公教(即羅馬普世教會),她特別強調:全世界的教會應建立一個以羅馬城的教會為中心,以羅馬教宗(即教皇)為教會最高領導者的統一的大組織。其理論依據為:羅馬城的教會是耶穌的大使徒彼得創立和領導的,彼得是羅馬教會的首任主教,羅馬教會以後每任主教是大使徒彼得的繼承人,而其他地區的教會是其他使徒建立的,其他地區教會的主教是其他使徒的繼承人,他們都應該服從坐在大使徒彼得位子上治理全世界教會的羅馬主教(教宗)。主耶穌曾在彼得認耶穌是基督是上帝之子後對彼得說:「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16:18~19) 羅馬教會認為這段經文意味著主耶穌要把普世教會建立在彼得這塊磐石上,並把管理普世教會的大權交給了彼得。但羅馬教會只是統一了西羅馬帝國的教會,一直未能統一東羅馬帝國的教會。未能統一的原因與其說是因為教義上和禮儀上的分歧,倒不如說是因為政治,文化,語言,民族,教權上的原因——羅馬帝國已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東羅馬帝國(後來又稱為拜占庭帝國)的皇帝不會贊成其境內的教會(即東正教,意為東部正統教會)屈從西羅馬境內的教會(天主教),東羅馬的教會出於教會平等的意識,也不願屈從教皇(即教宗)的權威。他們認為彼得雖曾被稱為大使徒,但從新約聖經所記載的教會歷史來看,彼得從始至終都未取得對整個教會的統治權,所以羅馬主教也不應該獲得對整個普世教會的統治權。他們還認為,主耶穌所說的「這磐石」指的是彼得認耶穌為基督為上帝之子的信仰,而不是指彼得本人;主所賜的權柄不僅僅給彼得,也給認耶穌為基督為上帝之子的所有使徒們。西羅馬文化為拉丁文化,講拉丁語;東羅馬文化為希臘文化,講希臘語。

東羅馬帝國境內的教會形成了4個教區,即君士坦丁堡教區,亞歷山大里亞教區,安提阿教區和耶路撒冷教區。君士坦丁堡為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教區亦成為4教區之首。後來東羅馬帝國被穆斯林入侵,君士坦丁堡教區主導地位式微,4教區成為自主的東正教會。東正教向其他國家(主要是東歐國家)傳播和發展,並成為俄國國教,俄國東正教會逐漸形成以首都莫斯科的教會為首的局面。莫斯科東正教會在普世東正教會中的地位也十分重要。

新教的產生:
16世紀初,羅馬教庭欲在梵蒂岡建聖彼得大教堂,為了籌集資金,教庭向西歐各國的教會出售贖罪券,並宣稱買贖罪券的信徒的罪才能夠被上帝赦免。此行動和教義在德國受到修士馬丁·路德的置疑,他認為信徒只要相信耶穌,就可蒙神赦罪,因為耶穌已在十字架上擔當信徒們的罪,人們只要向他禱告,認罪,相信他,就可罪得赦免,因信稱義,而不是靠購買贖罪券稱義。教皇得知此事後,下令叫馬丁·路德認罪,並收回己見,遭到馬丁·路德拒絕。教皇開除路德的教籍,路德於是脫離教廷,與他的支持者們(其中有一些德國的諸侯)一起在德國建立了一個獨立於教廷的新的教會,也是新教的第一個教會(即教派或宗派),稱為路德宗(或信義會,因為強調因信稱義)。這一行動史稱「宗教改革」。馬丁·路德強調以下三點:

1)信徒因信稱義,不因買贖罪券稱義; 2)聖經為教會的最高權威,教皇或教會大公會議(即普世主教會議)都不是教會的最高權威; 3)一般信徒都可以向神禱告,與神溝通,通過禱告,讀聖經領受神的啟示和帶領,通過向神認罪,獲得神的赦免,不需要以神職人員為神和人之間的中介。

後來,加爾文受馬丁·路德的影響,在瑞士從事宗教改革,使瑞士教會脫離教廷統治,建立了歸正會(即加爾文宗)。加爾文創立了長老制的教會組織體制,由一個教會的全體信徒選舉該教會的長老,再由長老選舉或聘請牧師共同管理教會,牧師主要負責宗教事務。再經過地區教會和一國教會的分層選舉,組成地區的教會和一國的教會。加爾文的長老制為西方國家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英國國王為了加強王權,也宣布英國教會脫離教廷而獨立,建立聖公會(即安立甘宗)。實行主教制,由坎特伯雷的大主教管理全英國的聖公會。後來,從以上教會中又出現新的宗教改革,產生了許多新的教派。在英國,這類新的教派多為清教徒,常常受到英國政府和英國聖公會的迫害。清教徒為了逃避迫害,遠渡大西洋,到北美大陸謀生。英國政府在北美設立了殖民政府,對殖民地人民徵收大量苛捐雜稅,引發殖民地人民的獨立戰爭,最終以殖民地人民取得戰爭勝利而告終,美國由此誕生。

新教與天主教的差別:
組織上天主教強調統一,以教皇為最高領導人,以梵蒂岡為中心。有些新教的信徒認為天主教既然以教皇為最高領導人,那麼天主教會的頭或元首就是教皇而不是基督。這是一個誤解,因為任何教會都會有個負責人,照他們的邏輯,可以說任何一個教會的頭或元首是該教會的負責人,而不是基督。這顯然是荒謬的推理。一個國家的天主教會一般是由教皇任命的紅衣主教管理。新教是分散的,多元,多組織,教派之間互相獨立。 教義上天主教和東正教敬重瑪利亞,禱告有時求瑪利亞轉告耶穌。新教無此觀念和傳統。 禮拜儀式上天主教,東正教較為復雜。 天主教神職人員須實行獨身制,新教神職人員可以結婚。

全世界不會只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種語言,一種思想,一種文化。同樣,基督教在世界上在歷史上也不會只有一個組織。任何宗教,任何組織,任何理論都會出現多種流派。 任何人,任何教會,只要相信並傳揚悔改,信耶穌得救的福音,就是走對了道路,得到了真理,接受了生命,除了耶穌以外,並沒有別的道路,真理,生命。 天主教會,東正教會和新教的教會都是主耶穌身體上的肢體,他們本身都不是道路、真理、生命。地上的教會歷來都不是完美和聖潔無瑕的,乃是在與罪惡爭戰過程中靠主救恩走向聖潔完美。在主耶穌在世的時代,教會的12使徒中,就有一個叛徒猶大。使徒時代的教會,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錯誤,在新約使徒的書信中,有詳細的描述和記載。難道能因此說主耶穌時代的教會和使徒時代的教會都是不正統的?當今的每一個教會也不是完美無缺的,也會出錯,不能因此說,教會不正統。關鍵是教會要彼此交通,互相幫助,改正錯誤,連於教會的元首基督,一同長進。 使徒保羅告誡我們:「要用水借著道把教會洗凈,成為聖潔。」(弗5:26) 從發展 趨勢上看,基督教會之間應彼此尊重,擴大交往,求同存異,邁向合一,共同為主耶穌作美好的見證,引領萬人歸主。

⑵ 德國宗教改革是怎麼回事

宗教改革之所以首先爆發於德國,是由於德國存在特殊的經濟 政治 情況,那麼你知道德國宗教改革是怎麼回事嗎?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德國宗教改革的詳細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德國宗教改革是怎麼回事
德國的宗教改革實際上就是對教皇統治的反對。封建制度下的德國,各種矛盾劇烈激化。一些王侯和市民階層對現狀非常不滿意。最底層人民受到的苦難也越來越重。教會的威信明顯下降。德國掀起了一場關於信仰的宗教改革。德國的宗教改革簡介到底是怎樣?爆發的背景是什麼?

教會的腐敗和殘暴,以及輕商思想嚴重阻礙了德國 資本主義 的發展。當時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席捲了整個歐洲。德國也毫不例外受到了影響。於是掀起了一場宗教改革。宗教的改革主要引發人是馬丁·路德。他反對天主教會,喚醒了社會變革的新思想。當時天主教會的壓迫和剝削使得人們頗為不滿,馬丁·路德的新的思想的出現很快就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和支持。

天主教會的主要思想是信奉教皇的統治和行奉一些聖禮。這種說法在現在看來顯然是十分不科學和可笑的。但是在一定時期內卻被人們所信奉和推崇。路德教信奉的是依靠內心的信仰來行事。宗教改革簡介主要是路德教的興起和傳播。

路德的改革思想對後來爆發的農民戰爭起到了推動的作用,為農民戰爭提供了思想基礎。路德的言論和思想從信仰領域擴展到了社會領域,對當時教會的統治和神學論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德國的宗教改革簡介的內容主要就是路德的思想的傳播,以及對人們生活所造成的巨大的影響,使得宗教思想進一步解放。
德國宗教改革的意義
馬丁・路德是德國宗教改革的領導者,有力的推動了德國宗教改革的進行。作為先驅者,他本人樹立了十分堅定的信念和決心,努力掀起宗教改革的浪潮。馬丁・路德對原始基督教有著濃厚的 興趣 ,特別是在神學方面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在大學任教的時候用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影響了很多年輕人,那麼,宗教改革的意義在於什麼地方呢?

宗教改革的意義在於改革了德國宗教的中心思想,將基督教還原至社會 學科 的本質屬性,削弱了基督教會的權力,有效制止了羅馬教廷的腐敗,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基督教在羅馬教廷的指揮下,通過教義傳播來控制大眾的思想,使得民眾在思想行為上受制於教會,德國宗教改革運動還原了基督教的原始教義,讓民眾對原始教義重新建立起客觀全面的認識體系,有力的沖擊了占據西歐主流社會的思想體系。

此外,宗教改革的意義還在於建立了新的教派組織,這個新的教派組織否認了教皇的統治地位,主教制度也被取消,政治主張和改革思想得到進一步推廣和體現。德國民眾對於馬丁・路德領導的宗教改革十分擁護,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宗教改革的意義在於提高了普通民眾的宗教地位,純潔了教會。隨著德國宗教改革的逐步深入,逐漸延伸到歐洲其他國家,所以說德國宗教改革也開啟了歐洲宗教改革的大門。
德國宗教改革的起因
宗教改革在西方 歷史 上有著極高的意義,宗教改革發生的時代歐洲各國的生產力已經有了長足地發展,新興勢力對於神教的控制非常不滿。當時德國處於一種分裂的階段,人們已經不滿足於神教的控制,希望建立一個統一的民族,宗教改革的導火線是贖罪卷的出現。

宗教改革當時在德國的基礎已經非常地完備,無論是政治背景、經濟背景、 文化 背景、宗教背景和社會背景都已經准備完善,在這種情況下,贖罪卷的出現便成為了拉響宗教改革的導火線,馬丁路德率先發起了德國的宗教改革,反對天主教會專制以及腐敗的統治。自此,歐洲各國的宗教改革活動開始展開。而且率先發動宗教改革的德國當時還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人們都生活在天主教的統治下,人們希望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擺脫天主教暗無天日的控制。

天主教會的腐敗和不斷發生的丑聞讓當時黑死病蔓延的歐洲人看不到希望,並對天主教會產生“異類”之心。因此當宗教改革的導火線一旦出現,宗教改革開始,天主教的統治就受到了威脅,雖然天主教也開始對所謂的“異教”進行制裁,但是依舊阻擋不了天主教會已經走上下坡路的局勢。宗教改革在歐洲各國陸續展開,極大地打擊了封建勢力和天主教會的守舊勢力,打破了天主教會的獨裁局面,瓦解了當時推行多年的教會系統,為歐洲各國向現代化社會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⑶ 德國人信仰的什麼宗教

德國人主要宗教信仰:
1.福音新教教會(EKD)。
是由24個基本上獨立的路德教派、聯合教派和革新教派的分會組成的聯盟。州教會教區的界線與聯邦州的界線相交叉。其最高立法機構是教會代表會議,最高領導機構是德國福音新教教會理事會。設在漢諾威的教會辦事處是其中央行政管理部門。福音新教教會屬世界基督教教會理事會(世界教會理事會),它與羅馬天主教會保持密切合作。

2.天主教會。
經過德國統一後的改組,目前有27個主教區(7個大主教區)。總共70多位大主教、主教和副主教每年參加春季和秋季的德國主教會議全體大會,就一些共同的問題進行協商。大會秘書處設在波恩。

3.其他宗教團體。
除福音新教和天主教兩大教會外,還有一些較小的宗教團體,主要包括德國的東正教、老天主教會和福音新教自由教會。「猶太」既是宗教教派,又是種族的名稱。今天生活在德國猶太區的猶太人將近70000人。他們中間的許多人是最近幾年內從原蘇聯各國遷移來的。最大的柏林猶太教區有10000多名教徒,其次是美因河畔法蘭克福教區(教徒6500名)和慕尼黑(教徒6000多名)。猶太教區的最高組織是德國猶太人中央理事會。

⑷ 德國人信仰什麼宗教

德國人既有信仰新教的,也有信仰天主教的。德國人是德國境內的居民,2013年人口約8200萬,主要是德意志人,有少數丹麥人和索布族人。通用各類德語方言。居民中30%信奉新教,31%信奉羅馬天主教。德語為通用語言。

德意志民族成分中主要包括以下日耳曼部落:在德國中部和南部有蘇維匯人、赫蒙杜里人、查蒂人和阿勒曼尼人;在北部有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朱特人、條頓人、金布里人和弗里斯人;在西部有法蘭克人。

(4)德國是什麼教會擴展閱讀:

德國人的特點:

1、愛讀書

德國書業協會2014年發布的數據顯示,60%的受訪者表示,前12個月內購買過書籍,其中87%的人買書3本以上。另外,德國人2013年休閑時間最愛乾的事情中,讀書看報的排名高於逛街下館子。銷售最多的聖誕禮物排名第一的是圖書。德國有81%的家庭每天陪孩子閱讀。

2、愛啤酒

2011年,德國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產國,境內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廠,生產的啤酒種類高達五千多種,而根據官方統計每個德國人平均每年喝掉138升的啤酒!但是,德國人喝啤酒越來越少。

2012年,每個德國人平均喝下149升咖啡,而人均啤酒消耗量僅為107升,這一數字甚至遠低於德國人均礦泉水消費量的137升。

⑸ 納粹黨信仰什麼

一、德國納粹黨法定宗教信仰是基督教.納粹黨黨章第24條規定:「本黨支持純粹的基督教,但在宗教信仰方面不從屬於任何教派。」
納粹的罪惡無人不知。

二、歐洲教會則是個臭名昭著的組織,一千多年來干過很多壞事。宣傳「日心說」的科學家布魯諾就是被歐洲宗教裁判所燒死的。歷史上歐洲教會曾發動長達150年的「十字軍東征」,造成生靈塗炭。

你要明白宗教組織很可能會盜用神的名義做惡,慎之!慎之!

在家好好看聖經吧,基督教中的聖徒,有什麼教會都不入的。

⑹ 德國出現的新教是什麼(宗教革命後)其領導人是

歐洲的宗教改革中,1517年,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領導了德國的宗教改革,他在德國建立了一個新的教會,路德教(也稱信義宗、路德宗,基督教新教的一個重要派別),1555年,《奧格斯堡和約》承認諸侯有權決定臣民的宗教信仰,這標志著路德教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德國與美國共同引領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綜合國力位居世界第二位,趕超了傳統強國英、法,僅次於美國。
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發明了自激式的直流發電機。標志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始;
1876年,德國人奧托製造出第一台以煤氣為燃料的四沖程內燃機;
1897年,德國工程師狄塞爾發明了一種結構更加簡單,燃料更加便宜的內燃機──柴油機;
1886年,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造了第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
1896年,德國工程師(姓名不記得了)首次將內燃機裝在飛行器上進行飛行實驗。
一戰中,德國處於同盟國陣營,1918年11月11日,德國戰敗投降;
二戰中,德國處於軸心國陣營,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
德國在20世紀挑起了兩次世界大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⑺ 16世紀初,為什麼德國有「教皇的奶牛」之稱

15世紀末和16世紀初,德國在各種復雜的矛盾中,教會封建主是各階層共同痛恨的對象。德國的天主教會不僅據有宗教特權,並且按鄂圖一世所規定的「鄂圖特權」,高級僧侶同時就是大封建領主和地方行政、司法長官,他們佔有和管轄全德1/3的土地和人口。教會不僅徵收貢賦,要求農奴執行各種封建義務,還利用宗教手段,如徵收什一稅、出賣聖職、出售聖物、出賣贖罪券……等欺騙訛詐的手法,恣意榨取人民的血汗。據統計,16世紀初,羅馬教廷每年從德國榨取的錢財多達30萬古爾登之巨,這個數目比德皇的年收入還要多好幾倍。因此,德國在當時有「教皇的奶牛」之稱。

閱讀全文

與德國是什麼教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