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戰時期德國的經濟到底如何
一、德國為了擺脫危機,不得不加強國家干預經濟,通過公共工程消滅失業,加強工業的國有化,同時也保證私有化為經濟帶來活力。
由政府舉債,興建公共工程。
大力擴軍。
配給制。
多管齊下,就這樣創造了納粹德國的「經濟奇跡」,失業近乎絕跡,經濟增速超過20%,各種百廢俱興。
二、這種飲鴆止渴的刺激經濟,帶來了幾個大問題。
如果軍隊不再需要產品,經濟該何去何從?這就成為了二戰爆發的重要的經濟因素,如果納粹德國不發動戰爭,在未來經濟就會因為大量的債務和赤字崩潰。事實上,1936-38年,德國的平均工資水平下降了25%。所以,不斷發動對外戰爭,創造軍需訂單,就成為了維持經濟的必須手段。
在1936年左右,世界市場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而工業成品(德國出口的主要產品)的價格在下跌,德國政府越來越難以維持收支平衡,1933-36年,德國的出口下降了9%,進口同比上漲9%,帶來了嚴重的貿易逆差。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只能通過強行控制個人市場投資的方式來刮地皮。1934-38年,德國的非上市流通證券所佔的市場份額從超過一半下降到大約10%左右。
即使在戰爭爆發,西歐都被納粹佔領的情況下,德國無法將工業產品往已經工業化的西歐傾銷,資本流動無法構成循環,德國只能陷入資本的自我循環狀態。
所以可以知道,德國的擴張必然是「全球性」的,不以元首意志而轉移的,所謂「換取德意志民族更大的生存空間」,倒不如說是向東打開市場。但由於希特勒政權各方面的原因,德國沒能滅亡蘇聯,從而加速了其敗亡。
三、在戰爭爆發後,德國維持經濟和資源收入主要來源於以下幾點:
在佔領國的掠奪式經濟政策。在德國政府的「新領土」,德國買家以強制的極低價格購買當地原材料。所謂的「生存空間」理論又使德國強行掠奪佔領國資源,法國的全國近半的車皮被用來輸送貨物給德國;1940年,挪威喪失了自身經濟收入的20%,1943年時達到了誇張的40%。
在佔領國強制征發廉價勞動力。當然,對於抵抗激烈的波蘭人和猶太人,則送進集中營強制勞動。對於其他國家,主要是以廉價僱傭勞動力為主。直到1944年,強制佔領國勞工已經佔到德國全體勞動力的1/4,這個數字是極為驚人的。
與同盟、佔領地區傀儡國的貿易。由於英國封鎖,德國基本隔絕於世界市場,無法從美洲亞洲獲得戰爭資源,於是納粹只能在歐洲范圍內尋求貿易夥伴,比如說瑞典的鐵、羅馬尼亞的石油、西班牙的鎢。甚至在蘇德交戰之前,德國與蘇聯的貿易也非常繁榮,蘇聯利用原材料、糧食和石油從德國換取了大量的工業產品。
2. 法國、德國、俄國的經濟怎樣
德國就法蘭克福,法蘭克福是德國首都和德國最大城市,是德國最大金融中心和德國最大經濟中心。
3. 歐洲第一工業強國的德國,為什麼經濟能夠如此強勁
德國作為歐洲第一工業強國,我們所熟悉很多的手錶、汽車都是 源自德國的,德國的經濟的強勁很大程度上還是依據當時工業革命的福利還有在二戰中的受益。而且德國就注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大規模推行義務教育也讓經濟發展得到一個很好的保障。
最後在對於美國和蘇聯的冷戰時期,美國在對於德國也是支持了很多。美國在馬歇爾計劃中對聯邦德國進行了大量援助,在技術、金融、設備等方面對德國進行大力扶持,德國經濟迅速復甦。聯邦德國被納入北約,從此搭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快車,戰後僅10多年,聯邦德國經濟就重新成為世界第一。
4. 德國,法國,義大利,這些國家的收入水平是什麼樣的
如果全世界多花些時間來調查什麼實際有用什麼沒用的話,經濟爭論就會越來越少。幾乎各地都在對如何將市場力量與社會安全結合起來進行激烈爭論。左派要求加強社會保護,右派卻認為,這樣會破壞經濟發展,增大財政赤字。
但是,在研究丹麥、芬蘭、冰島、荷蘭、挪威和瑞典的經濟成功後,討論可能會進一步深入。雖然區域經驗不能直接轉讓,但北歐國家確已成功地將高收入水平的社會福利、穩固的經濟增長和宏觀經濟穩定結合起來。它們還實現了高標準的管理。
誠然,北歐國家之間也存在差別,丹麥、荷蘭、挪威和瑞典消費水平較高,而芬蘭和冰島相對較低。然而,美國國家稅收大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0%, 北歐國家的這一比率卻超過了30%。
高稅收能夠為全面國家保健、教育、養老金和其他社會服務提供支助,導致貧窮水平較低以及最富裕家庭和最貧窮家庭之間收入差距相對較小。在美國,20%最貧窮家庭只領取總收入的5%,其收入占國家平均收入的四分之一。相反,北歐國家20%最貧窮家庭的收入約占總收入的10%,大約為全國平均收入水平的一半。
美國保守黨認為,大型公共部門效率低下、管理不善、腐敗成風、官僚主義嚴重,而支持該部門所必需的稅務卻降低了經濟效益。但是,諸如此類的每種說法均遭到北歐經驗的駁斥。
想想效率低下與浪費的訴求吧。由於政府提供國家健康保險資金,與美國相比,北歐國家人民壽命更長,嬰兒死亡率更低。北歐國家人的壽命接近80歲,而美國人為78歲。美國政府不保證實施全國健康保險,數百萬家庭過於貧窮,自己無法投保。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國制度過分依賴私營部門,顯示出效率低下,美國較之於北歐國家(11%)向保健投入了較大比率的國民生產總值(14%),但所獲更少。
同樣,盡管美國社會福利開支比北歐國家更低,其占國民收入一定份額的預算赤字卻大得多。美國在公共部門花費更少,但其稅收甚至比花費還要低。
北歐國家的高稅收卻沒有阻礙經濟績效。北歐國家並非以所得稅為主,比如美國, 而是以增值稅為主,增值稅的收入金額相對較高,逃稅比率相對較低,對經濟的失真反映較少。
保守黨認為,大型社會福利國家減弱了工作和儲蓄的激勵機制,北歐經驗證明這是站不住腳的。北歐國家的國民儲蓄平均為國民收入的20%以上,而美國大約為10%。
另外,近年來北歐經濟增長與美國類似,而收入水平比美國平均水平更高,主要原因在於,北歐國家每周工作時間更少。在任何情況下,所有北歐國家收入水平較高,挪威人均收入實際超過美國。
若干因素似乎可以解釋北歐國家經濟成功的原因。北歐國家稅收基礎廣闊,相對無偷稅漏稅現象。開辦國際貿易、市場力量和產業私有化均有賴於保持激勵機制。北歐國家並非國家所有和計劃的「社會主義」經濟, 而是私人所有和市場化的「社會福利」經濟,有著社會保護的規定。重要的是,它們在高等教育和科技方面進行大量投資,因此,它們一直處於高科技產業的最前沿。
半個世紀以前,自由市場經濟學家弗·馮·哈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提出,大型公共部門將威脅民主本身,將歐洲國家置於「受奴役的地位」。然而,北歐國家卻因大型社會福利國家而繁榮起來,並非為此受難,與美國相比,公共部門腐敗少得多,而選舉人參與水平卻高得多。據透明國際組織稱,北歐國家是全球最不具有腐敗政治制度的國家(冰島和芬蘭位居首位),而美國因其大錢政治相對排名靠後。
可是,北歐的成功有多少是可以效仿的呢?這些國家人口較少,容易開展國際貿易,獲得自然資源,與鄰國和平共處。最值得注意的是,它們民族比較單一,社會分工比較容易服從和協調。這意味著要在美國這類民族和種族多元化社會維持強大的社會福利國家的挑戰並不現實,但可以促進相互尊重和包容。
5. 希特勒上台後,德國為何突然有錢了錢從哪裡來
德國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國內經濟蕭條,大批民眾吃不上飯,古代中國歷史告訴我們,一旦底層人民朝不保夕,那麼天下就亂了,所以古時候才那麼多古代農民會造反,他們失去了生的希望,自然就不會畏懼死了,很多人不過是想在絕望的生活中,爭取到一絲希望而已。而現代不少人不理解,為什麼希特勒這么一個殘忍的人,可以獲得全德國人的支持,不是他們天性殘忍,喜歡給納粹賣命,只是生在一個不幸的年代,把希望寄託在納粹的身上,結果引火燒身。其實希特勒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臉譜化,他是個聰明人,比世界上大多數人都要聰明許多,從他拯救德國經濟的舉措中就可以看出來。
當初希特勒在競選總理時,就向民眾承諾過,自己會恢復德國的經濟能力,讓所有人都可以工作,不必再為生活所發愁,希特勒不僅是個演說高手,更是一個堅定的執行者,他的話說到了普通民眾的心裡,他的行為更是讓民眾看到了希望,從1932年到1934年,僅僅兩年的時間,德國的經濟就超過了百分之百。可能很多人只看到了二戰德國的強大,實際上它也曾參加過一戰,只不過在這場世界戰爭里,德國不僅失敗還傷亡慘重,幾乎掉出強國行列,直到希特勒上台,才把德國的經濟扭轉過來。除了以上兩種方法,希特勒也爭取外界的支持,首先是國際貸款,沙赫憑借德國的國家信用,去華爾街獲得快貸款,完了又用這筆錢,去買了軍火和技術,中間得來的利潤,全部用來擴大德國軍工業以及基礎設施。
6. 納粹時期的德國,國內經濟、人民生活水平怎麼樣
納粹統治下的德國人,物質生活並不是很好,但是他們精神向上。就像新中國剛成立時在搞各大運動之前的我國人民和列寧統治下的蘇聯人民。總體還算是比較快樂的。(至少不是渾渾噩噩的生活),他們全部奉行國家社會主義價值觀,講究人要積極向上的活著,干一件事就要干到最好,一掃舊德國時期紮根於人民群眾中的各種腐朽沒落思想。當時全德國收入處於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但是社會貧富差距小,人人有工作,人民不必為教育,醫療等事煩心。德國當時的GDP位居世界第三,在美國和蘇聯之後。
希特勒上台後,政治方面,實行全面的一黨專政,將德國政府由原來的資本家,職業政客,軍人,無政府主義者組成的一個混亂的集合體,在很短的時間內改造成了一個大部分由納粹黨員組成,秉持國家社會主義思想為執政方針的黨員政府。是德國變得和蘇聯一樣,黨的最高領袖就是國家的最高元首(但是他33年上台時,最高元首並不是軍隊最高指揮官,當希特勒把勃姆羅堡整下台後,就完完全全和蘇聯一樣了,元首是德國黨政軍三方最高領袖)。把整個德國日耳曼化(驅逐猶太人),把日耳曼人納粹化(奧地利回歸就是他納粹化擴大的一個結果)。
希特勒上台後的經濟,並沒有完全學習蘇聯採用絕對的計劃經濟體制,他的政策像是更激進一點的羅斯福新政。他奉行軍事經濟政策,即為滿足國家各項需求,經濟大部分為計劃經濟。但在滿足國家要求前提下,允許市場經濟和私營企業的存在(其表現為,在戰爭中,德國所有裝備的獲得幾乎都是以向軍火商下訂單的方式進行,表面上是和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一樣的,實際上這些軍火商都受到納粹的嚴密控制,沒有多少自由。比如福克武爾夫公司本來想在維持現有戰斗機生產線情況下,自行研製轟炸機與噴氣機。納粹得知這一決定後,立刻叫停。原因是他們認為這會干擾到這公司的戰斗機生產。並且,在戰爭末期,斯佩爾接管德國經濟後,乾脆就取消這一做法,變得完全和計劃經濟一樣,下指標給各廠)
7. 希特勒時期的德國經濟怎麼樣當時的德國人民生活水平怎麼樣
當時世界的生產總值是美國37%,德國14%,英國12%,法國10%,德國是個資源相對豐富的國家,尤其是戰爭必須的煤和鐵,儲量是非常豐富的,品質也很好。
德國地處中歐平原,土地平坦,適合發展農業。
德國的人口基數還是相當不錯的,由於工業時代經濟發展比較快,人口增長也快,二戰前它的人口比法國和英國這些傳統歐洲強國都要多。而且由於德國很早以前就強調了教育,它的全民教育水平相當高,因此其勞動力的素質也是歐洲最高的。
德國在歐洲工業國里,起步最晚,因此擁有了後發優勢,它使用的技術一般都是最先進的,尤其在二戰前,德國靠大量外國貸款興建的工廠,技術水平都是當時最先進的,效率很高。
德國處在歐洲中心,連接東歐,南歐和西歐,而且由於長期面對兩面作戰威脅,它的國內交通體系極其發達,再加上德國二戰前興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國內還有水運可利用,因此它的運輸條件非常好。
德國是歐洲最早實行總體戰的國家,其國家建設在平時就考慮到了戰時需求,對全民動員和戰時經濟的把握也是歐洲最好的,當然,它還是不如社會主義的蘇聯,社會主義制度在動員效率和動員速度上的優勢無可比擬,盡管德國的戰時經濟和社會主義在某些程度上有一致性。
最後,由於以上的一些原因,德國的工業底子很好,它當時是歐洲第二大工業國(第一還是蘇聯,但是優勢不大,如果算人均那還是德國厲害些),世界第三大工業國(第一當然是美國,優勢極大),而工業能力才是決定一國戰爭潛力的主要因素。
首先德國是歐洲的後起之秀,工業基礎和技術力量雄厚,國力軍力和法國基本相當。雖然一戰後衰弱的很厲害,但是底子好,如果底子差的話就是有錢想在短短二十年起來也難。
再就是德國的經濟是歐洲國家裡恢復最快的。中國人因為ZF導向的原因一提經濟就是GDP,甚至連清朝GDP世界第幾都喊出來了。GDP(國內生產總值)是近幾十年才搞出來的東西。當時類似的概念是GNP(國民生產總值),德國超過了英法,排在美國之後。衡量經濟的指標還有很多,比如失業率,對外貿易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德國的資源算是比較缺乏的,對外貿易,工業產值的增長是物資的重要保證。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德國的經濟雖然強勁增長,但由於經濟政策是為了侵略擴張服務的,德國的經濟是畸形的經濟,ZF拉動經濟的最大需求就是軍工。到了戰爭爆發時,德國的軍費支出是財政收入的一半,非常驚人。當然犧牲就是麵包了。同樣經濟實力檔次的國家,軍費的多少對於軍事實力也可以有較顯著的影響。再看法國人,軍費花的少還有一半修了馬奇諾。
此外,發動戰爭擴大領土和人口,可以掠奪資源(包括人口)以戰養戰。德國的人口約7千萬,這個數字不小。 但中歐西歐的資源比較有限,北歐也就是鐵礦。德國的資源和人口經不起長期大規模戰爭的消耗,這確實是個弱點。
----------------------------------
當時的德國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都是歐洲第一,在世界上也在前列。 中國比較無恥,無論經濟如何都會拿人均產值比較,而不是全民分配值。
8. 1936年世界上主要國家的財政收入
現在世界各國財政收入佔gdp的比例一般在20%-30%左右。如果不足20%,那屬於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藏富於民的政策。如果高於30%,那是國家想集中精力辦大事的政策。
通常來說,中國的財政收入佔gdp的比例應該比其它國家平均水平略高一點。這是因為中國國企的比例很高(三分之一左右),每年國家財政支出的大頭是發展經濟。但西方國家的政府,基本上沒有發展經濟的任務(那是私企自己的事兒),所以財政的盤子可以小些。不過也有少數高福利制度的西方國家,稅賦比例也很高,以較大的財政來進行社會財富二次調節。
很難簡單地說對老百姓來說,財政收入佔gdp的比例高好還是低好。低雖然意味著稅賦低,但國家用於調節財政的能力也低,實際上是放任富人少交稅。這里有個分寸的問題。
中國改革開放初年是休養生息,藏富於民,所以稅賦很低,財政佔gdp的比例非常低(百分之十幾),雖然經濟繁榮,但政府財力增長有限。近十年政府開始收緊錢袋,加大對「先富起來的人」的征稅,使財政收入佔gdp的比例達到25%左右。考慮到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需要,和正在籌建的社會福利體系,我認為中國保持財政收佔gdp的30%左右是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