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戰軸心國與同盟國國家分別有哪些
軸心國陣營:
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匈牙利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羅馬尼亞王國、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羅埃西亞獨立國(傀儡政府)。
同盟國陣營:
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法國(自由法國臨時政府)、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聯邦、英屬印度、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南斯拉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古巴、海地、巴拉圭、烏拉圭、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厄瓜多、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瓜地馬拉、玻利維亞、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菲律賓聯邦、伊朗、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埃及、衣索比亞、賴比瑞亞。
原本是法西斯軸心國陣營的義大利、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在退出了法西斯軸心國陣營後也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國陣營。
第二次世界大戰介紹: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1)日本德國還有哪個國家結盟擴展閱讀
軸心國介紹:
軸心國(Axis powers),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結成的法西斯國家 聯盟,領導者是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和日本帝國及與他們合作的一些國家和佔領國。
名稱源於1936年11月1日義大利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在與納粹德國達成協調外交政策的同盟條約。 後不久對此評價的一次演說:「柏林和羅馬的垂直線不是壁壘,而是軸心」,因柏林和羅馬在同一經度線上,因此,後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稱為「軸心」,參加國稱為「軸心國」。
反法西斯同盟介紹:
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元旦,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舉行會議,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形成。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形勢發生變化,是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並為聯合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德國、義大利、日本將法西斯戰爭和法西斯暴政強加於歐亞各國人民,促使反法西斯國家同盟統一戰線建立與逐步發展和加強。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的當天,英國首相丘吉爾發表廣播演說,宣布對蘇聯給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齊心協力打擊敵人。美國政府也發表了願意援蘇的聲明。1941年7月3日,斯大林發表廣播演說,表明蘇聯衛國戰爭「將同各國人民爭取他們的獨立、民主自由的斗爭匯合在一起」,結成「統一戰線」。
主要國家:美國、英國、蘇聯、中華民國。
其他盟國包括:法國、波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南斯拉夫、衣索比亞(稱為衣索比亞)、希臘、挪威、土耳其、荷蘭、比利時等。
❷ 同盟國有幾個國家那些國家叫什麼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參戰國
同盟國: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土耳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參戰國
同盟國:波蘭、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法國、尼泊爾、紐芬蘭、東加、南非、 加拿大、丹麥、挪威、比利時、盧森堡、荷蘭、自由法國、希臘、南斯拉夫、蘇聯、圖瓦、巴拿馬、菲律賓、哥斯大黎加、多明尼加、薩爾瓦多、海地、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美國、中華民國、瓜地馬拉、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衣索比亞、伊拉克、玻利維亞、伊朗 、義大利、哥倫比亞、賴比瑞亞、 羅馬尼亞、芬蘭、保加利亞、聖馬利諾、阿爾巴尼亞、匈牙利、巴哈瓦爾布爾、厄瓜多、巴拉圭、秘魯、烏拉圭、委內瑞拉、土耳其、黎巴嫩、蒙古人民共和國。
❸ 義大利德國日本結成軍事集團的叫什麼
德國,日本結成的軍事集團叫做法西斯陣營,他們是同盟國與協約國相對應。
❹ 德國,義大利,日本為什麼結成二戰同盟
日本和義大利得海軍,彌補了德國在海上力量的缺失,三國的聯盟的核心所在就是在彌補短板。個人觀點,請廣大的朋友指出不妥之處哦!
❺ 二戰期間德國和日本有過合作嗎
恰巧·日本跟德國只是相約同盟而已·他們在戰略上·地區上·都沒有過直接的合作機會·因為·兩地相聚甚遠··而且雙方都有需要顧忌的地方· ··但是在德國攻打蘇聯的時候·德國要求日本在遠東地區對蘇聯進行攻擊·以減緩·德方的強度·但是我懷疑日本在日蘇戰爭期間的敗仗·和當時跟斯··大···林·簽署的·互不侵犯條約··所以日本在整個二戰到結束都沒有偷襲蘇聯·····技術上的支援倒是有的···類似··炮管技術··冶金技術··和武器射擊·材料工藝等等都有互相交流過·······
❻ 二戰中的德國與那幾個國家聯合
軸心國成員 德國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5年5月8日投降
義大利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3年9月3日退出
日本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5年8月15日投降
匈牙利 1940年11月20日加入 1944年10月16日退出
羅馬尼亞 1940年11月23日加入 1944年8月23日退出
捷克斯洛伐克 1940年11月24日加入(傀儡政權)
保加利亞 1941年3月1日加入 1944年9月5日退出
南斯拉夫 1941年3月25日加入 1941年3月27日退出 (南斯拉夫是在政變後被德國控制,成為德國的附屬國)
克羅埃西亞 1941年6月15日加入(烏斯塔沙傀儡政權)
軸心國成員和反共產國際協定的成員國需要加以區分。作為軸心國成立標志的三國公約是一個軍事同盟性質的條約;而反共產國際協定則是一個針對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政治合作條約,在其成員遭到第三國攻擊、或攻擊第三國時,反共產國際協定的其他成員國不需要對其宣戰。法律意義上的軸心國成員只包括上述8國(南斯拉夫在加入後兩天退出)。但是歷史學家通常將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國也算作軸心國成員,雖然事實上這些國家並未加入三國公約。
❼ 二戰時德國、日本、義大利組成的聯盟叫什麼名字
1940年9月27日,德國、日本和義大利三國外交代表在柏林簽署《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三國公約),成立以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為核心的軍事集團。這個軍事集團的成員被稱為「軸心國」。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後,日本於5月25日宣布廢除三國公約。同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軸心國集團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