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第三帝國什麼時候統治德國

第三帝國什麼時候統治德國

發布時間:2023-03-12 02:24:14

⑴ 求德意志歷史上三個帝國資料

第一帝國是指公元962到1806年的神聖羅馬帝國。人們習慣上以公元911年作為東法蘭克帝國向得意志帝國轉變的開始,在這一年,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國王。

第二帝國是指1871年到1918年的德意志帝國,它是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起來的。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擊敗法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第二帝國的壽命很短,僅存在了47年。1914年開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第二帝國的瓦解而告終。

第三帝國是指1933到1945年的法西斯德國,希特勒自稱第三帝國。於1939年9月1日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第三帝國宣告完結。德國為美、英、法、蘇四國分區佔領。

⑵ 怎樣劃分德意志第一,第二,第三帝國

德意志第一帝國指十二世紀到十三世紀的聖神羅馬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指一戰期間的德意志帝國(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德意志第三帝國指二戰期間的希特勒統治的德國。

德國歷史上的第一帝國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聖羅馬帝國。

962年神聖羅馬帝國人們習慣上以公元911年作為東法蘭克帝國向德意志帝國轉變的開始,在這一年,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國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這便是古德意志帝國,或稱為第一帝國。 1806年,帝國被拿破崙一世推翻。

德意志第二帝國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威廉一世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

該帝國在1918德國十一月革命中被推翻。主流歷史學家普遍認為這個帝國應該是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政體。德意志第二帝國,既不是君主專制政體,也不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政體,而應屬於君主立憲制中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政體。

德意志第一,第二,第三帝國其實是希特勒劃分的。

(2)第三帝國什麼時候統治德國擴展閱讀: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國建立德意志帝國。1914年和1939年,德國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目前,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還是北約、申根公約、八國集團、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⑶ 為什麼二戰時德意志叫第三帝國

在德國1000多年的歷史上曾經歷過三個帝國,這期間也有一個共和國.德國歷史上的第一帝國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聖羅馬帝國.人們習慣上以公元911年作為東法蘭克帝國向得意志帝國轉變的開始,在這一年,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國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這便是古德意志帝國,或稱為第一帝國.1806年,帝國被拿破崙一世推翻.
第二帝國是指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國,它是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起來的.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擊敗法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
1914年開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第二帝國的瓦解而告終.戰爭也導致德國第一次建立了聯邦共和國.由於共和國憲法是在魏瑪城召開的國民議會上通過的,一般稱之為《魏瑪憲法》,因此這個共和國又稱為魏瑪共和國.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勒為首的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上台執政,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宣告了魏瑪共和國的終結.
第三帝國是指1933-1945年的法西斯德國,希特勒自稱第三帝國.於1939年9月1日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第三帝國宣告完結.德國為美、英、法、蘇四國分區佔領.
「第三帝國」一詞源於義大利末世神學家、佛羅倫薩教派創始人尤阿興姆??菲奧雷斯(Joachim von Fiores)與其他中古世紀神學家對聖經經文的解釋,原初意義是指「聖父之國」(Reich des Vaters)、「聖子之國」(Reich des Sohnes)之後的「聖靈之國」(Reich des heiligen Geistes),即上帝拯救世界後,完美、無盡止、由聖父、聖子、聖靈統治、以基督為王的第三階段神國(Reich)。
到了近代,"第三帝國"的概念已脫離神學領域,而被運用在浪漫主義文學甚至保守政治革命中。1923年阿圖·莫勒·凡登布魯克(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在「第三帝國」一書中主張創建一個取代魏瑪共和國、同時在傳統上與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以及由普魯士主導建立的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一脈相承的新國家。這個概念在魏瑪共和國時代被反民主份子與激進右派團體(包括納粹)廣為引用。
根據一本由一位保守派作家亞瑟(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 所寫的書,神聖羅馬帝國是第一帝國, 1871-1918 普魯士帝國為第二帝國。亞瑟認為魏瑪共和國在1919年的失敗後,德國人要為德國重奪榮耀,建立「第三帝國」。

納粹(Nazi)是德語「民族社會主義」(Nationalsozialismus)的縮寫,是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縮寫為NSDAP,簡稱為「國社黨」或納粹黨)的制度化意識形態。

納粹德國(阿道夫·希特勒)與軍國主義的日本(裕仁天皇) 和法西斯主義的義大利(本尼托·墨索里尼)結成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同盟(Berlin-Rome-Tokyo Axis)集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策動者。

根據一本由一位保守派作家亞瑟(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 所寫的書,神聖羅馬帝國是第一帝國, 1871-1918 德國為第二帝國。亞瑟認為魏瑪共和國在1919年的失敗後,德國人要為德國重奪榮耀,建立「第三帝國」。

納粹政權的特點是政治上控制社會的一切方面——(一體化,Gleichschaltung),以追求種族(雅利安人,北歐白種人)、社會和文化的純凈。納粹黨通過迫害被認為是不純的事物來達到他們的目的,特別針對少數人群如猶太人、吉普賽人、同性戀者和政治敵人。這一時期的政治反對派,參見德國抵抗運動。

這種迫害在政權的最後幾年中達到了高峰。大約六百萬猶太人、一千萬斯拉夫人及各種各樣的其他人被有組織地殺害。這種滅絕種族的罪行在英語中稱為Holocaust(意為「大屠殺」),在希伯來語中稱為Shoah,納粹委婉的在德語中稱其為「最終解決方案」(Endlösung,一般將猶太人殺死就叫「最終解決」)。

納粹黨組織了一個混雜各種職能的「精英組織」——黨衛隊(Schutzstaffel,縮寫SS,其標志為兩個閃電型的字母S) ,其中包含准宗教職能、情報機構職能、准警察職能和一支武裝力量(稱作「武裝黨衛隊」等。這支部隊原本由經過嚴格挑選具有雅利安血統的人組成(但後期隨著局勢惡化而成分混雜),號稱納粹武裝力量中的精英,在戰爭後期常常充當戰場消防員的角色。

二戰末期,根據希特勒遺囑,北部戰區司令鄧尼茨海軍元帥任總統兼元首,海軍部部長,作戰部部長。最後鄧尼茨向盟軍投降。第三帝國時代終結。
納粹的意義(名詞解釋):

納粹黨(NSDAP),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簡稱。納粹主義,Nazismus,國家社會主義,就是民族社會主義。意思比較明確,如何理解呢?迪特爾·拉甫的《德意志史—從古老帝國到第二共和國》中的介紹比較好。

(希特勒):「民族社會主義既不把個人也不把人類作為其考慮問題、發表意見和作出決定的出發點。它有意識地把民族當作它整個思想的中心。這個民族對它來說是一種由血緣決定的現象,它認為這是上帝授予的人類社會的組成部分。個人是會消亡的,民族是永存的,自由主義世界崇拜個人,必然導致民族的毀滅。相反,民族社會主義則要求保護民族,必要時犧牲個人為代價。必須使每個人逐漸認識到,他的自我同整個民族的存在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利用國會縱火案,「在選舉之前就把政治上的左派排除掉。」「通過一個新的緊急法令,即『總統關於保護人民和國家法令』,實際上暫時取消了所有的基本權利。」在國會獲得微弱多數,得以上台。

修改憲法,向國會提出《授權法》,「把為期四年的立法權授予政府。」 《授權法》通過後,希特勒公布法令,「取消各州議會,使各州政府完全服從中央。這樣,德國在歷史上第一次成為中央集權制的國家」。

禁止政黨和工會,「剩下的只有『唯一的政黨德國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及其附屬團體。並公布法律,這個黨被宣傳為『同國家不可分地連在一起』」。

集權,用希特勒的話說:「一個人身兼黨、國家、行政數職已成為迅速得以實現的民族社會主義統治原則。」

義大利法西斯主義者提出的口號是:「信仰、服從、戰斗」。

⑷ 德意志第三帝國:世界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君主,卻被稱為帝國的國家-趣歷史網

德意志第三帝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趣歷史小編一起往下看。

關於帝國的概念,筆者在前面寫的多篇文章都有講到,分為狹義概念和廣義概念,本篇文章就不再贅述了,總之簡單來說就是國力足夠強大的國家,而且不一定是君主制國家,都可以叫做帝國。

事實上,能夠叫得上帝國的國家,當然就是以君主為最高統治者的君主制國家,而且國力當然是足夠強大的,比如大英帝國、西班牙帝國、法蘭西帝國等,除了那些正式國號帶帝國二字的弱小國家,典型例子是大韓帝國,與之相對的正式國號帶帝國二字的強大國家有俄羅斯帝國。

現在要介紹的這個國家,是世界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君主,卻被稱為帝國的國家,當然這個國家的國力肯定是足夠強大的,極盛時期還差點統一歐洲大陸。

這個國家就是德意志第三帝國。

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的結局相信眾所周知。公元1945年4月30日,德意志第三帝國因為在二戰中敗局已定,元首兼總理希特勒自殺,同年5月8日被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所滅。

至此,國祚12年(公元1933年至公元1945年)的世界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君主,卻被稱為帝國的國家德意志第三帝國,即納粹德國退出歷史舞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⑸ 二戰時候德國為什麼叫第三帝國

第三帝國一詞繼承了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962–1806)與近代的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1871–1918)。

德國人將神聖羅馬帝國定義為「德意志第一帝國」;和後來的德意志第二帝國(1871年成立)與德意志第三帝國(1933年成立的納粹德國)加以連論。

1923年阿圖·莫勒·凡登布魯克(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在「第三帝國」一書中主張創建一個取代魏瑪共和國、同時在傳統上與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以及由普魯士主導建立的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一脈相承的新國家。

這個概念在魏瑪共和國時代被反民主份子與激進右派團體(包括納粹)廣為引用。根據一本由一位保守派作家亞瑟所寫的書,神聖羅馬帝國是第一帝國, 1871-1918 普魯士帝國為第二帝國。亞瑟認為魏瑪共和國在1919年的失敗後,德國人要為德國重奪榮耀,建立「第三帝國」。

納粹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之一。奧地利與捷克斯洛伐克分別在1938年與1939年被納粹德國吞並,其中捷克被直接吞並,斯洛伐克則是納粹德國的傀儡政權。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第二共和國並與蘇聯共同瓜分,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

(5)第三帝國什麼時候統治德國擴展閱讀:

第一帝國的結束:

15世紀末16世紀初,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試圖重振帝國,但遭到失敗。羅馬天主教和德國封建統治者對農民和市民的剝削和壓迫日甚。

16世紀初爆發宗教改革運動和德意志農民戰爭,農民戰爭是宗教改革運動的頂點。宗教改革後,帝國實際上分裂為信奉路德教的東部、北部和中部;信奉加爾文教的西部、西南一部分和信奉天主教的南部。

1806年為拿破崙一世的打擊下,名存實亡。

1871年,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宣告德意志第一帝國的結束。

參考資料:

網路--神聖羅馬帝國

⑹ 納粹 法西斯主義 第三帝國的關系是什麼

德國法西斯的名稱:民族社會主義,即納粹主義
第三帝國」並不是希特勒上台後德國的正式國名,德國仍稱「德意志國」。1938年希特勒佔領了捷克蘇台德區和奧地利後,改國號為「大德意志國」(GroβdeutschesReich),明令禁止使用「第三帝國」這個稱呼。但人們已習慣於把納粹統治德國的整個時期通稱為「第三帝國」。

所以,「第三帝國」就是以希特勒為元首的納粹黨(即法西斯主義)統治德國的時期。

閱讀全文

與第三帝國什麼時候統治德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7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8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2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7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5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4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7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3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5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