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國歷史,有時間劃分的
1、日耳曼時期(約70萬年前-476年)
公元前58年,古羅馬軍隊與日耳曼人在萊茵河以西數十公里處廝殺,那場戰斗以日耳曼人的失敗告終。公元9年,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下層人民聯合,推翻了顯赫的羅馬帝國。
2、法蘭克人時期(477年-813年)
從509年開始,法蘭克人分為3個部族:薩利安人、里普利安人和卡蒂人。公元800年羅馬教皇利奧三世為日耳曼頭領查理曼加冕,建立了法蘭克王國。
3、德意志立國(814年-919年)
公元814年,查理曼去世後其三個兒子把法蘭克王國一分為三,成為後來德國、法國、義大利的雛形。其中東法蘭克相當於現在的德國西部,地理上稱德意志,因為這里的人講德意志語。
公元919年,東法蘭克王權落入了薩克森公爵亨利手中,他把東法蘭克王國改成了德意志王國,這就是德意志歷史的開端。
4、神聖羅馬帝國(910年-1806年)
公元962年,亨利之子奧托一世加冕教皇授予羅馬皇帝稱號,德意志王國便被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史稱德意志第一帝國,1806年,拿破崙的軍隊佔領柏林之後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
5、普魯士時期(1807年-1870年)
1815年歐洲各國聯軍打敗了拿破崙,德意志各邦組成了鬆散的德意志邦聯,由38個幫聯成。1870年7月14日,法國向普魯士宣戰。歐洲各國保持中立,普魯士獲勝。
6、德意志帝國(1871年-1932年)
1871年1月18日,德皇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舉行加冕典禮,宣布了統一德意志民族國家的誕生,史稱德意志第二帝國。1919年6月簽訂的《凡爾賽合約》,迫使德國割地賠款。
7、納粹德國時期(1933年-1945年)
1933年1月30號,阿道夫希特勒上台開始了納粹專制統治,史稱德意志第三帝國。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對波蘭發動突然襲擊,開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德國投降,二戰結束。
8、戰後德國(1946年-)
戰爭結束後,美、蘇分區佔領德國,分別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後,關於德國統一的條約達成於1990年2月13日。
(1)德國四國佔領區是什麼時候確定的擴展閱讀:
從l990年5月5日開始,聯邦德國、民主德國、美國、蘇聯、英國、法國6國展開了多輪談判,最終於1990年9月12日簽署《最後解決德國問題的國際條約》。
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四國對德國的佔領狀態徹底結束、放棄所有特權,德國統一的所有政治、外交障礙被掃除。
統一之後德國政府以龐大的財政支持包攬了整個東部地區的經濟改革,從1991到1999年,西部向東部「輸血」高達7740億馬克,為東部建立起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
前東德公民的個人存款可以按1:1的比率兌換成西德使用的馬克,僅用了五年時間就全面實現了經濟轉型。
② 蘇美英法分區佔領德國的來歷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美、英、法四國處置德國的一種形式為了防止德國軍國主義再起,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力主分割德國1943年12月1日,F. D.羅斯福在德黑蘭會議正式提出這一設想,即把德國分割成5個部分,每個地區都成為一個獨立國家。魯爾和薩爾地區由國際共管..斯大林為了嚴懲德國法西斯,贊同美國方案W.L.S.丘吉爾雖有保留,但也表示支持。1944年上半年,蘇聯紅軍攻勢凌厲,越出邊界,美、英盟軍登陸諾曼底。軍事形勢迅速發展,促使美、英在確定肢解德國之前,謀求就臨時對德佔領問題與蘇聯達成協議。前此,英國於1944年初根據艾德禮委員會報告,向歐洲咨詢委員會提出臨時劃分德佔區的建議,即按1937年德國疆界分成 3個佔領區,蘇占東部、英佔西北部(包括魯爾)、美佔西南部和薩爾,柏林由三國共同佔領。蘇聯同意英國方案。美國認為擬議中的方案,蘇占區面積過大,英佔區包括主要工業區魯爾,均對美國不利。但鑒於蘇軍已步步逼近德國邊界,美國來不及另提方案,遂於4月28日同意英國方案。1944年9月12日,歐洲咨詢委員會以英國建議為藍本,提出第一份臨時劃分德佔區的方案。由於英國作出一定讓步,羅斯福在第二次魁北克會議(1943,1944)上接受德國西南部作為美佔區,放棄與英國對換占區的設想。隨著歐洲反法西斯戰爭臨近結束,美、英與蘇聯在戰後安排問題上分歧增多。美、英認為扶植一個強大的德國,有利於在戰後抗衡蘇聯。蘇聯為了適應形勢變化,也開始強調德國統一。出於上述考慮,美、英、蘇三國雖在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上達成分割德國的原則協議,實際上均已放棄分割德國的主張。分區佔領德國便從權宜之計變為正式方案。為了進一步增強西方在歐洲及德國的實力,英國主張法國參加對德佔領。美國經過考慮,羅斯福在2月5日的雅爾塔會議上正式建議,從美、英兩個佔領區各劃一部分組成法國佔領區。邱吉爾、斯大林表示同意。1945年6月5日,四國駐德佔領軍總司令在柏林正式聲明把德國分成 4個部分,東區歸蘇、西北區歸英、西南區歸美、西區歸法。「大柏林」區由四國共同佔領。聲明還規定由四國總司令正式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7月中旬起,四大國在德國和柏林按劃定區域實行佔領和管制。在 7月底召開的波茨坦會議上,四國又通過對德管制的政治經濟原則至此,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德國的局面正式形成。
③ 德國的發展史
德國的發展史:
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10世紀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18世紀初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於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該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1933年希特勒上台實行獨裁統治。
德國於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戰後,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分別由美、英、法、蘇四國佔領,並由四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最高權力。柏林市也劃分成4個佔領區。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
翌年5月23日,合並後的西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德國作為一個地理單元在歷史上曾經幾經分裂,最近的一次分裂是上個世紀的四十年代末,當時德國分裂為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FRG)、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GDR)兩個國家。並於1990年10月3日再次統一。
④ 哪次會議宣布德國被各國瓜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波茨坦會議。
1945年7月17日-8月2日在德國波茨坦(靠近柏林)塞琪琳霍夫宮舉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取得勝利的同盟國一方在此聚首,討論決定如何管理八周前(5月8日)無條件投降的納粹德國,以及在戰勝德國後一起致力於戰勝日本帝國以及履行開羅宣言等對戰後對日本的處理方式的決定。會議目標還包括戰後國際秩序的建立、和平條約的簽訂和應對戰爭的後果。
會議的主要成果:
1、恢復德國1937年後在歐洲並吞的領土,將奧地利、捷克從德國分離。
2、聲明盟國佔領德國的目的:非軍事化、非納粹化、民主化和解散卡特爾企業聯合(英文中都是de開頭)。
3、《波茨坦協定》(又稱波茨坦條約),將德國和奧地利分為四個佔領區(在早先的雅爾塔會議就已確定),並類似地將柏林和維也納也分為四個佔領區。
4、同意以戰犯身分起訴納粹黨人。
5、確立奧德河-尼斯河線作為波蘭政府管理區域的邊界。
6、將居住在德國境外的德國人驅逐回國。
7、戰爭賠款協議。盟國估計損失為2000億美元。在西方的堅持下,德國只需要以資產、工業產品和勞動力的方式支付200億美元。然而,冷戰使償還計劃沒有完全執行。
在斯大林的建議下,波蘭不列入德國賠償分配方案,而由蘇聯所獲賠償的15%轉交給波蘭(未執行)。
8、7月26日,美中英三國發布了波茨坦公告(又稱波茨坦聲明),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蘇聯後於8月8日加入,並隨即撕毀《蘇日中立條約》,對日宣戰。)
9、其它問題將留給盡快召開的最終和平會議解決。
盡管西方要求在最終和平會議上才確認德波邊界奧德河-尼斯河線,波茨坦會議上確定的強制德國人口遷移卻使得德波邊界在事實上得到確定並且不可挽回。
將德國劃分為四個佔領區的方案是在雅爾塔會議上就達成共識的,但是是在波茨坦會議上正式確立下來,並開始實施的。
⑤ 西德和東德分別怎麼建立的它們怎麼劃分的國界又是怎麼統一的
德國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的分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重大國際事件,是雅爾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蘇美兩個超級大國及其各自所領導的國家集團對峙的直接後果。1949年5月10日,德國西部統治機構經西方佔領國當局的同意,宣布將該地區成立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波恩為首都,並於23日正式通過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
8月中旬,舉行了聯邦議院的選舉,9月又召開了聯邦議院及聯邦參議院聯席會議,自由民主黨人西奧多-休斯當選為聯邦德國首任總統。9月15日組成了以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康拉德-阿登納為聯邦總理的聯邦政府。20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一屆聯邦政府宣告正式成立。次日,美英法三個佔領區宣布合並。
在這一過程前後,德國的蘇占區也發生了深刻變化。早在1945年10月,蘇聯佔領當局就己將其權力移交給德國東部各級地方政權機構。1946年,德國共產黨與德國東部的社會民主黨合並,正式組成德國統一社會黨。統一社會黨在德國東部政權機構中迅速占據了主導地位。1949年10月7月,德國人民委員會舉行第9次會議,通過由統一社會黨制定的《民主德國全國陣線宣言》,提出德國人民爭取祖國統一的綱領,要求建立統一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同日,人民委員會還通過一項決議,決定成立「臨時人民議院」,並組織「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決議委託奧托-格羅提渥組織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臨時政府。幾天之後,威廉-皮克出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總統,蘇聯政府發表聲明,宣布德國東部全部行政權力正式移交給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自從德國分裂以後,雖然重新統一德國一直是東、西德乃至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但由於受到整個國際形勢尤其是歐洲政治地理格局的制約,關於重新統一德國問題一直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80年代末,隨著美、蘇關系的緩和和歐洲政治形勢的變化,德國統一問題再度成為各國輿論關注的焦點,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預言,德國將在10年內實現統一。法國總統密特朗說,德國統一將是本世紀末主要的事情之一,然而德國統一進程的發展之快則大大地超出人們的預料。
1987年,昂納克作為東德領導人首次訪問波恩,揭開了兩國關系中新的一頁。
1987年9月,匈牙利開放了它與奧地利邊界,在此後的幾個月內,先後有50多萬東德人從奧地利進入西德,西德承認這些東德人是它的公民,接著民主德國接二連三地發生全國規模的遊行示威,黨和國家領導人發生重大改組;11月9日,東德開放柏林牆以及同西德的邊界,西方人士認為,民德發生的這些事件,是德國「事實上重新統一的預兆。」
11月28日,西德總理科爾提出了兩個德國統一的10點計劃,在東、西方引起了不同的反響,美國國務院當天立即表示支持科爾的建議,發言人塔特懷勒說:「科爾總理反映了他的人民對德國統一的最深切的願望……,這是我們長期以來一直爭取的目標」。
東德總理莫德羅斯斷然拒絕科爾的計劃,但建議建立一個鬆散的聯邦,東德政府認為:科爾的計劃幾乎沒有注意到兩個德國的主權和獨立,如果採用「聯邦」一詞,人們就懂得是兩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的存在,2月1日,即莫德羅訪蘇兩天後提出了一項歷史性的兩德統一方案,根據其方案,在統一的德國保持「軍事中立」的前提下,東西德首先簽訂條約,建立把經濟、貨幣和運輸系統統一起來的聯邦。此後兩國建立議會委員會等聯合機構。第三步則是將兩國主權交給已建立的權力機構,最後通過選舉,召開統一的議會會議,制定統一的憲法和決定統一的政府,以德意志聯邦形式統一德國,首都設在柏林。
莫德羅的統一方案大大促進了德國統一的進程,立即引起強烈的反響,科爾發表聲明「堅決拒絕德國中文化的概念」。認為新的德國採取中立政策是危險的,統一的德國應留在西方聯盟內,不能中立化,也不能非軍事化。
美國則強調,必須在德國繼續同北約結盟並不斷加強同歐洲共同體的聯系的條件下實現統一,統一的德國仍應是北約的正式成員,法國也反對德國保持中立。
英國對統一的德國深有戒心,撒切爾夫人強調:「德國的統一不能影響歐洲的邊界和安全。
蘇聯則強調:一個統一的德國留在北約組織內是不能接受的,戈爾巴喬夫還發出警告說,統一後的德國必須尊重歐洲的邊界,任何破壞軍事——戰略均勢的行動都是蘇聯所不能接受的。
波蘭總理馬佐維耶茨基強調,西德應「最終和無條件地承認奧德——尼斯河是波蘭西部邊界,並強烈要求參加關於德國統一的談判過程。
鑒於德國曾是兩次大戰的策源地這一事實,統一後的德國是否會對歐洲各國再次構成威脅,自然是東、西歐國家普遍關心的問題,這也成了德國統一進程中的一個主要症結,但在某種意義上說,蘇聯對德國統一所持的態度則是至關重要的。當然德國統一問題受各種錯綜復雜的地緣政治因素所制約,但統一的列車已經起動,一個統一的,強大的德國將在歐洲重新出現,似乎已成為歷史的必然。
1990年7月1日,兩德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第一個國家條約生效後,7月6日,兩德又開始就實現政治統一的第二個國家條約進行談判,並於8月23日鑒署具有歷史意義的兩德「統一條約」,又稱政治條約,或第二個國家條約,條約規定,民德於1990年10月3日正式加入西德。
由於德國統一已大勢所趨,而蘇聯國內的政治形式卻相當嚴峻,為了減少統一後的德國對它自身安全利益的損害,同時為得到德國的經濟援助,並盡可能為自己在歐洲新格局中爭取一個較為主動的地位,蘇聯由過去反對統一的德國歸屬北約轉而改為採取順水推舟的作法,1990年7月14日至16日科爾訪蘇時,雙方就德國統一問題最終達成協議,雙方宣布統一後的德國將享有「充分的主權」,「它有權獨立地決定屬於哪個聯盟」,協議內容還包括統一後的德國的疆域,3至4年內蘇軍撤出民主德國地區;美、英、法軍隊在此期間留在西柏林,未來德軍最高限額為37萬人;未來德國不得製造、擁有和支配原子、化學和生物武器等。由於統一後德國聯盟歸屬問題得到解決,消除了德國統一外部因素的最大障礙,9月20日,在莫斯科召開的「2+4」外長最後一輪會議上簽訂了「最終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其後兩個德國在10月3日實現了統一,這一天,在整個德國,特別在被重新定為首都的柏林,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活動,至此困繞歐洲40多年的德國問題獲得最終解決,這標志著以德國分裂為特徵的歐洲戰後的政治地理格局的結束,而以德國統一為起點的歐洲新的政治地理格局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