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大事年表是什麼

德國大事年表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3-15 10:22:13

❶ 德國歷史簡介大全

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位於歐洲西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並鄰北海和波羅的海與北歐國家隔海相望。下面我為你整理了德國歷史簡介,歡迎閱讀。
德國歷史簡介
公元前境內就居住著日耳曼人。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10世紀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18世紀初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於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 。



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國人民議會實行自由選舉,德梅齊埃任後,兩德統一的步伐大大加快。5月18日,兩德在波恩簽署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8月31日,雙方又在柏林簽署兩德統一條約。9月24日,民主德國國家人民軍正式退出華約組織。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民主德國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原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建制改為5個州,並入了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個德國重新統一。
德國早期歷史
日耳曼時期

考古證據表明,在現今德國國境內,約70萬年前就有人類踏足。從此推測,約50萬年前開始,人類就陸續移居於此。

因為缺乏文獻記載,所以德意志人早期的歷史,並不是太清楚。羅馬帝國最早開始記載日耳曼部落(Germanen)的活動,但這些日耳曼部落與今天的德意志民族並不相同。當時所謂的日耳曼部

落,是對所有居住於北歐及中歐,使用印度-日耳曼語系的各個部落的統稱。現代的民族學家對這個名字的含意尚不太清楚,大約可信的是歐洲較早的居民凱爾特人(Kelten)先使用這個名稱來稱呼新移民。而凱撒(Julius Caesar)遠征高盧時,用「日耳曼族」這個名稱來稱呼當時居住在萊茵河右岸(在今天的德國境內)的各個部落。其後,「日耳曼族」這個概念才逐漸介紹到羅馬人的世界裡。

日耳曼部落是指原先居於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南部(包括丹麥)及其臨近地區的一些民族,他們的 文化 及宗教相當接近,所以成為一個文化圈。西元前1000年左右,因為北歐地區氣候轉壞,該地區的居民開始向南遷移。到西元前450年時,他們分布於萊茵河沿岸,南至阿爾卑斯山以北,東到外克塞河(Weichsel,即維斯杜拉河Vistula)的地區之內。到了西元前2世紀,這些民族又開始另一波的民族移動,而開始與羅馬世界有較多的接觸。

公元前後,在多瑙河和萊茵河流域,已定居著許多日耳曼部落,這些部落同企圖征服此地的羅馬帝國不斷發生沖突。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戰勝了當時強盛的羅馬帝國。在這次戰役中,日耳曼部落伏擊並消滅了三個羅馬軍團。此後,羅馬人再也沒有真正嘗試過把它們帝國的東部邊界推進過萊茵河。

日耳曼部落雖是以語言、血統、生活習慣、文化及信仰為族群的指標,但因散居之故,個別差異可能相當大。所以西元4世紀起的大規模族群遷移時,並不是整個血緣民族集體行動,而是以較小的氏族組織為單位。歷史學家將這些移動的日耳曼部落約略分成西日耳曼人,東日耳曼人及北日耳曼人三個大類別。西日耳曼人指的是西元1世紀時居住在西起萊茵河,東至衛塞河(Weser),南至多瑙河,北達北海的這些族群。

自407年開始的一段時期中,各萊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過萊茵河並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的王國。476年,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下層人民聯合,推翻了顯赫的羅馬帝國。

民族大遷徙

376—568年,散居羅馬帝國境外的以日耳曼人為主的諸「蠻族」部落大舉強行移居帝國境內,並各自建立國家的歷史過程 。民族大遷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體,部落顯貴 、軍事首領及親兵渴望向外掠奪新的土地和財富;人口自然增長對生產力形成壓力,為了發展畜牧經濟,一般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遷徙。羅馬奴隸制的危機和帝國的衰落,無力抵禦外族入侵,因而使「蠻族」的武裝遷徙深入帝國腹地。

法蘭克人時期

從509年開始,法蘭克人分為3個部族:薩利安人(Salian)、里普利安人(Ripuarian)和卡蒂人(Chatti, 或黑森人〔Hessian〕)。在428~480年間,薩利安法蘭克人佔領了羅亞爾河以北高盧的大部分地區。里普利安人和卡蒂人仍然留在德意志和高盧東北部。薩利安人在他們的國王克洛維(Clovis)的統治(481/482~511)下信奉了天主教,克洛維把他的統治權擴大到其他法蘭克人身上,並征服了高盧的其他大部分地區。他的梅羅文加王朝(以他的祖父梅羅文加的名字命名)的繼任者們統治法蘭克人的土地,直至8世紀由加洛林家族代替時為止。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768~814年在位)與教宗(教皇)合作恢復了西羅馬帝國,並把天主教傳播到德意志中部和北部。他的帝國於9世紀中葉解體。

德意志立國

5世紀末,延續了幾個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建立,其中包括莫洛溫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輝煌時期。在查理曼大帝(800年加冕)的統治下,王國幾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國和德國的絕大部分地區,稱為查理曼帝國。查理曼大帝去世後,帝國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按照《凡爾登條約》分成三部分,西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左岸的西法蘭克王國就成為後來法國的基礎;而東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右岸操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的日耳曼王國的基礎,成為未來的神聖羅馬帝國,也是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間的部分成為了後來法德爭斗的根源。

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薩克森王朝的地域大致位於今荷蘭、德國西部、瑞士和奧地利。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的就此開始。
德國近現代歷史中的智慧
讀到德國近代歷史的時候,感覺到德國的歷史對於今天的中國有特別的借鑒意義。德國在其鐵血宰相俾斯麥執政期間完成了德國的統一,之後經歷了幾起幾落,也經歷了國家崛起、被瓜分、再崛起、再沉淪和三度崛起的大喜大悲,今天的德意志民族在經歷了百年的崛起和毀滅的大循環後,變得更有智慧了,更加能參透國家民族在理性道路上謀求國家最大利益的哲學了。

德國在1871年的統一本身就是一個外交和國家戰略的雙重奇跡,值得我們今天認認真真去研究和探討。當時德國領土上雖然生活著古老的日爾曼民族,但卻遠遠不是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國家,因為**小小的城邦國家散布在德意志的疆界內,沒有一個統一國家的概念,德國人的船隻航行在公海上沒有自己的國旗,也沒有一個政府可以有效地保護他們。德意志領土也常常是歐洲列強的游戲場,法國、丹麥和西班牙可以隨意地在德國領土上發動戰爭,四分五裂的德國成為歐洲主要大國角逐的棋盤。當時有兩個德意志民族國家,一個是奧匈帝國,一個是普魯士,有實力統一德國。

我們學**世界歷史的時候對俾斯麥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被稱為鐵血宰相,俾斯麥用戰爭和武力統一德國的歷史在中國大家也是耳熟能詳。鮮為人知的是,俾斯麥是一個傑出的外交家和謀略家,其手段之高明、眼界之開闊和思想之深遠,可以說是德國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普魯士統一德國是通過三場戰爭來完成的,剝離掉戰爭及其瑣碎復雜的細節後,我們可以立即發現這三場戰爭有一些不同常的特點,特別值得今天的我們去解讀。這三場戰爭中普魯士的對手分別是丹麥、奧匈帝國和法國這三個國家是當時歐洲大陸上的強國,也是德國邁向統一路上的三頭攔路虎。在每一場戰爭中,普魯士的對手或潛在的敵人都分別為中立國甚至是普魯士的同盟國。在一場戰爭結束後的下場戰爭中與普魯士曾經交戰的敵國卻可以搖身一變成為普魯士的鐵桿同盟國。不僅如此,當時歐洲其他列強如英國和俄國都沒有強力干涉普魯士的統一過程,這就更加令人驚奇了。我們知道,歐洲國家在民族國家競爭的歷史時期,國與國之間的矛盾是非常錯綜復雜和微妙的。盡管當時帝國列強在全世界爭奪殖民打得熱火朝天,許多國家已經積怨很深,都巴望削弱對方,但是各國在阻撓德國統一的問題上意見倒是一致的。畢竟主要大國都不願意看到在中部歐洲崛起一個新興的大國和強國,有誰願意看到憑空誕生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呢?所以為什麼當時各國沒有干涉德國統一就很值得研究了。

這里我們再次可以看到有遠見的政治家對世界歷史的影響力。俾斯麥在一旦確定了普魯士的國家總目標是肩負起把德意志民族統一成一個國家的歷史使命的時候,他就表現出了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俾斯麥善用謀略,有狐狸一般的狡猾;他機敏巧妙運用一切外交手段,體現出高超的外交智慧;他善於審時度勢,能准確把握稍縱即逝的戰略機會,卻從來不貪功冒進,深刻參透了過猶不及的道理。俾斯麥在每場戰爭前都作了扎實細致的外交工作,甚至不惜犧牲部分利益來穩住有可能讓德國統一進程逆轉的歐洲主要大國英國、俄國和法國,甚至不惜放**段表現出媚英和媚俄的舉動,對英國降低了關稅,對俄國鎮壓波蘭革命沒有加以干涉,同俄國簽訂了友好條約。對於法國昏聵的拿破崙三世,俾斯麥則看透了他**喜功、優柔寡斷和鼠目寸光的特點,向他承諾普魯士不幹涉法國兼並比利時、盧森堡和德國西部的魯爾區等。俾斯麥所作的一切都是要在每場戰爭中最大限度地爭取其他大國的中立立場和不幹涉,最大限度的孤立敵國,讓敵國在歐洲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場德國對奧匈帝國的戰爭中,普魯士向當時的國際社會宣揚的信息是普魯士只想捍衛自己的疆界、無意攻進奧匈帝國境內,更沒有展示出要統一德國全境的企圖,普魯士的煙幕彈讓毫無防備的拿破崙三世深信這是一場慘烈的持久戰,他甚至把寶押到奧匈帝國身上,認為奧匈帝國能贏,因此法國就樂得看逍遙了,傻呵呵地觀看兩虎相鬥。當普魯士做好一切環節的准備後,戰爭一打開普軍就勢如破竹,迅速攻進奧境內,接連取得軍事大捷。就在普魯士的軍隊離維也納僅有6公里的時候,俾斯麥卻表現出一個軍事家的宏偉視野和高度的戰略節制,當時普魯士的將軍和國王威廉都已經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摩拳擦掌地准備下令普軍一舉盪平維也納,並乘勝追擊力求滅亡整個奧匈帝國的時候,俾斯麥卻力排眾議要求和奧匈帝國簽訂和約,要求奧方放棄北德的荷爾斯泰因和放棄干涉普魯士統一德國的進程,在這些要求得到滿足後普軍撤出了奧匈帝國。俾斯麥的自我節制的舉動具有深遠的戰略含義:俾斯麥深知普軍戰線拉得太長,軍心因為過於興奮而鬆懈,大勝的背後蘊藏著大敗的可能;俾斯麥也非常清楚奧匈帝國是個大國,普軍滅掉這個歷史悠久的大帝國短期內條件不成熟,反而會貪心不足蛇吞象,普軍占這么大的地盤不僅不能消化,反而可能會「撐死」;普軍繼續進攻 奧匈帝國必然會賦予其他歐洲大國以普魯士好戰和侵略成性的印象,短期內獲得這么大的地盤讓歐洲列強極為恐慌,歐洲列強定會聯合起來干預普魯士的進攻,這樣的結果不僅是奧匈帝國的地盤拿不到,連剛剛取得的成果和土地都可能付之東流,德國統一大業徹底泡湯;俾斯麥清楚明白自己的目的和普魯士的歷史使命,因而懂得見好就收,他知道奧匈帝國無統一德意志民族的意願,也清楚德國統一大業上一山不容二虎,因此果斷乾脆地將奧地利排除在德國統一進程之外;俾斯麥的戰略節制帶來巨大的「後發收益」,奧匈帝國在普法戰爭-這場德國統一最關鍵的戰爭上站在了普魯士的一邊,而不是與法國夾擊普魯士,這是普魯士能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俾斯麥昨日作的一件「好事」轉變成奧地利善意的回報,得到了最大的戰略收獲。

在第三場普法戰爭中俾斯麥再次表現了卓越的外交能力,他穩住了俄國,並通過大量的外交工作讓英國確信是拿破崙三世在挑戰英國在歐洲的國家利益,拿破崙三世對英國人表現出的輕蔑態度讓英國最終決心保持中立。最後普魯士在色當取得大捷,俘虜了十萬法兵和剛愎自用的拿破崙三世。1871年威廉在凡爾賽宣布成立德意志君主國,分裂了1000多年的德國奇跡般地統一了,這是當時所有歐洲國家都無法預見到的重要歷史事件。然而,這時候被民族主義沖昏頭腦的德國陸軍已經無法節制了,德國要求法國賠款50億法郎,陸軍將軍不顧俾斯麥的堅決反對割佔了法國領土阿爾薩斯和洛林,為德國製造了一個永遠的敵人-法國。在德國舉國狂歡慶祝、民族主義如脫韁野馬不可控制的時候只有俾斯麥持清醒的頭腦,他甚至憂心忡忡地告誡國人:德國危險了!他認為,德國地處歐洲大陸中部的心臟地區,其地緣形式暗藏著極大的危機,因為其東部面臨強俄,南部是奧匈帝國,西部已經有了一個強大的敵人-法國,隔海相望就是當時的世界霸主-大英敵國。法國只有東部邊界可能遭到攻擊,而俄國只有西部邊界可能遭到攻擊,而德國卻可能三條戰線遭到攻擊。法國是遲早要復仇的,如果德國處理不善,就可能面臨同時三面作戰的危險和被合圍的境地,德意志民族就會面臨亡國的可怕局面。俾斯麥認為,德國應當善於守成,好好消化統一進程中取得的大片國土,迅速發展德國的工業化和技術水平,德國如果走向全面擴張和爭奪世界霸權的道路的話,那必然會把德意志民族置於可怕的險境而無法挽回,那將把所有的功績和成就化為灰燼。

然而,勝利者的自大和自得決定了他們是難以聽進任何逆耳忠言的,俾斯麥晚年鬱郁不得志,和德皇意見不合,最後黯然離開政壇,而歷史真的就像俾斯麥所預言的那樣發展下去了。俾斯麥的地區守成政策迅速地被全球爭霸的政策所代替,俾斯麥圓滑和高明的外交被粗暴和野蠻的外交所代替,俾斯麥的戰略節制和和平發展的國策被野心勃勃的軍事擴張政策所取代。德國崛起了,也要求在全世界有陽光的地盤下爭取屬於自己的地盤了,德意志變得越來越有擴張性了,開始覺得上天不公、給德意志的生存空間太少了。當德國咄咄人地與俄國競逐巴爾乾的時候,當德國在巴格達退了英國的勢力的時候,當德國在北非摩洛哥威脅法國的時候,俾斯麥所有的外交成果都被逐一斷喪。驕傲自大的德國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四面樹敵,地緣包圍的陰影在一步一步靠近:英國先是和世仇法國簽訂和約,因為英國覺得英德矛盾已經上升為主要矛盾,接著英國又和俄國簽訂和約,再加上法俄和約,俾斯麥的預言完全被言中了。一次世界大戰,德國被三面夾擊(東俄,西英法美,南義大利),德國戰敗被列強肢解。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利用泛德意志主義和民族擴張主義全面走向軍國主義道路,最後又兩面被夾擊(東蘇俄,西英法美),歷史在以驚人的相似重復著。只是二戰失敗後德國更慘,國土被美英法蘇軍事戰領,國土被人為地分裂成兩個國家,國權也慘遭剝奪。軍事擴張的德國完全放棄了外交和國家戰略的制定,盲目迷信武力和暴力,最終嘗到苦果。

筆者在德國 留學 其間,認識了一位德國老先生,他對中國文化特別感興趣,我去他家作客的時候,他總會講述很多過去的 故事 。有一次,他給筆者看了四幅德國不同時期的地圖,第一幅是一張特別陳舊、發黃的德國地圖,時間居然是1871年,那是俾斯麥才統一德國時候的地圖,那時候德國的疆界跟今天略有出入,但大體上是一致的。第二幅是1940年納粹德國時期繪制的地圖,那時候德國的疆域象吹了氣的氣球一樣,**膨脹起來,1940年的納粹已經吞並了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波蘭、法國、比利時和荷蘭,「德國」版圖大得驚人。如果地圖再晚繪制一年,「德國」地圖大概要延伸到蘇聯莫斯科了(1941年納粹制定巴巴羅沙計劃進攻蘇聯)。第三幅是1945年德國的地圖,德國戰敗,版圖**縮小,納粹的軍事佔領的土地被迫全部交了出來,當時德國的版圖變成德國歷史上最小的,而西德的版圖就更小了,德國在俾斯麥以後擴張了那麼久終於一無所獲,還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第四幅是德國1990年重新統一後的地圖,德國戰後走和平發展、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道路,取得了舉世羨慕的經濟奇跡,最後東德主動要求和聯邦德國合並。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輪回,德國的疆界又幾乎恢復如初。

老人笑著對我說:「你們中國人,可以從普魯士以來的德國歷史學到很多東西」。是啊,老人的話總是充滿智慧:德國全力去爭的時候,最後卻什麼也沒爭到;德國不去(靠軍事暴力)爭的時候,國家版圖卻得以復原。這樣看來,爭卻是沒爭,沒爭卻是在爭,這難道不是德國的教訓和德國的智慧嗎?這難道不值得今天生活在中國崛起時代的國人深思嗎?

猜你感興趣:

1. 德國的歷史簡介

2. 德國歷史文化簡介

3. 德國歷史發展階段簡介

4. 德國歷史知識

5. 德國歷史大事年表

❷ 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美國歷史大事年表(不要太多)

美國歷史
殖民時期以前(1607以前)
在兩萬多年前,有一批來自亞洲的流浪者,經由北美到中南美洲,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 約有2,000萬,其中有大約100萬人住在現在的加拿大和美國中北部, 其餘絕大部分住在現在的墨西哥和美國南部。 大約1萬年前,又有另一批亞洲人, 移居到北美北部,這是後來的愛斯基摩人。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種人大概是維京人,他們是一群喜好冒險的捕漁人,有人認為他們在1,000年前,曾到過北美東海岸。
殖民時期(1607-1753)
1607年,一個約一百人的殖民團體, 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後150年中,陸續涌來了許多的殖民者,定居於沿岸地區,其中大部分來自英國,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和其他國家。18世紀中葉,13個英國殖民地逐漸形成, 他們在英國的最高主權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議會。這13個殖民區因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差異,造成了各地經濟形態、政治制度與觀念上的差別。
獨立運動(1754-1783)
18世紀中葉, 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與英國之間, 已有了裂痕。 殖民地的擴張, 使他們產生某種自覺, 自覺到英國的迫害, 而萌生獨立的念頭。 1774年, 來自12州的代表, 聚集在費城, 召開所謂第一次大陸會議, 希望能尋出一條合理的途徑, 與英國和平解決問題, 然而英王卻堅持殖民地必須無條件臣服於英王, 並接受處分。 1775年, 在麻州點燃戰火, 5月, 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 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 並發表有名的獨立宣言, 提出充分的理由來打這場仗, 這也是最後致勝的要素。 1781年, 美軍贏得決定性的勝利, 1783年, 美英簽定巴黎條約, 結束了獨立戰爭。
組成新政府(1784-1819)
革命的成功, 使美國人民有了以立法形式表達他們政治觀念的機會。 1787年, 在費城舉行聯邦會議, 會中華盛頓被推為主席, 他們採取一項原則, 即中央的權力是一般性的, 但必須有審慎的規定和說明, 同時, 他們也接受一項事實, 那就是全國性政府必須有稅收、鑄造貨幣、調整商業、宣戰及締結條約的權力。 此外, 為了防止中央權力過大, 而採取孟德斯鳩的均權政治學說, 即政府中設置三個平等合作與制衡的部門, 即立法、行 政、司法三種權力相互調和, 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權占控制地位。
向西擴張(1820-1849)
19世紀初期, 數以千計的人, 越過阿帕拉契山, 向西移動, 有些開拓者, 移居到美國的邊界, 甚至深入屬於墨西哥的領地、以及介於阿拉斯加與加利福尼亞的俄勒岡。 開拓者勇敢、勤奮地向西尋求更好的生活。
南北沖突(1850-1869)
引起內戰的原因, 不單是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的問題, 還包括了思想上的沖突。 內戰暴露了美國的弱點。 對這個國家的存在, 作了一番考驗。 經過了這次考驗, 美國才步向一個中央集權化之現代國家的坦途。 南北之間, 為奴隸問題而起爭執, 南方在全國政治上的主要方針, 就在保護和擴大"棉花與奴隸"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 主要是製造業、商業和 金融的中心, 這些生產無需依賴奴隸, 這種經濟上和政治上的沖突都是由來已久的。 1860年代初期, 11個南方的州脫離聯邦, 另組政府, 北方則表示, 為了統一將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1861年, 內戰爆發了, 這場美國人面對面的流血戰, 打了四年, 南方遭到嚴重的破壞, 而且留下深深的傷痕。 1865年, 北方戰勝了, 這項勝利不但顯示美國恢復統一, 而且, 從此全國各地不再施行奴隸制度。
工業化與改革(1870-1929)
19世紀初期, 美國開始工業化, 而內戰之後, 則步入成熟階段。 在從內戰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不到50年時間內, 她從一個農村化的共和國變成了城市化的國家。 機器代替了手工,產品大量增加。 全國性的鐵道網, 增進了貨品流通。 應大眾的需要, 許多新發明應市了。 銀行業提供貸款, 促成工商業經營的擴大。 故從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間被稱為所謂"進步時期", 1914 年, 世界大戰爆發, 1917年,美國終於被捲入大戰漩渦中, 並且在世界上嘗試扮演新的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0-1959)
經濟大恐慌, 影響的不只是美國, 世界各國都受到它的打擊, 經濟大恐慌, 使上百萬的工人失業, 大批的農人被迫放棄耕地, 工廠商店關門, 銀行倒閉,一片蕭條。 1932年, 羅斯福當選總統, 他主張政府應拿出行動來結束經濟大恐慌, 新政府雖然解決了許多的困難, 但美國的經濟還是要到二次大戰, 才蘇醒起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美蘇兩國, 關系日趨惡化, 分別在軍事、政治、經濟、宣傳各方面, 加緊准備, 一如戰時, 這種狀態, 被稱為「冷戰」。
70年代中期, 經濟一度復甦, 但到70年代未期, 又出現通貨膨脹。 1976年, 美國建國200周年, 全國舉行各項慶祝活動。1981年4月12日, 美國成功地發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將人類又帶入另一個太空新紀元。 1985年, 里根連任總統, 在日新月異的人類發展史中,美國將展開新的一頁。
1964年—1980年的美國歷史
主要條目:第一次石油危機和第二次石油危機
美國和蘇聯的冷戰至這段時期仍未停止。其間美國和蘇聯展開了一連串的太空競賽,蘇聯派出了世界首個太空人加加林上太空,而美國則派太空人首次登陸月球。
七十年代越南爆發戰爭,北越與南越開戰,美國為阻止蘇聯和共產勢力擴張,毅然介入越戰。其間美軍傷亡人數不斷增加,最終北越統一了越南,美國的企圖未能實現。
1973年10月以色列與中東一系列國家關系惡化,觸發中東戰爭。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了打擊對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原油價格曾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1974年美國還要派發汽油定量配給票。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機。原油價格暴漲,引起了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經濟衰退,據估計,美國GDP增長在這段期間就下降了4.7%。
過了數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而後伊朗和伊拉克開戰,原油日產量銳減,國際油市價格飆升,每桶原油的價格從14美元漲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機也引起了西方工業國的經濟衰退,據估計,美國GDP大概下降了3%。

德國歷史
公元前高盧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高盧人總督愷撒佔領了全部高盧,從此受羅馬統治達500年之久。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征服高盧,建立法蘭克王國。其中西法蘭克是法國的雛形。10世紀後,封建社會迅速發展。1337年英王覬覦法國王位,爆發「百年戰爭」。初期,法國大片土地被英侵佔,法王被俘,後法國人民進行反侵略戰爭,於1453年結束百年戰爭。
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形成中央集權國家。17世紀中葉,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伏爾泰和盧梭去世11年後,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發展,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佔巴士底監獄。監獄里當時只關押著7個人,但是市民們卻為此激戰了一天,犧牲了98個人。1789年8月26日,法國大革命的綱領《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正式通過。
大革命廢除了君主制,並於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國。1799年11月9日(霧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奪取政權,1804年12月2日,巴黎聖母院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加冕典禮,拿破崙·波拿巴成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1848年2月爆發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國。1851年路易·波拿巴總統發動政變,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國。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國軍隊殘酷鎮壓。
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後,法國於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國,直到1940年6月法國貝當政府投降德國,至此第三共和國結束。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遭德國侵略。1944年,象徵勝利的法國凱旋門,終於迎來了一次真正的凱旋。
在戴高樂的帶領下,為了自由而戰的法蘭西民族不僅為戰勝法西斯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而且為戰後法國的復興鋪平了道路。
1944年6月宣布成立臨時政府,戴高樂擔任首腦,1946年通過憲法,成立第四共和國。1958年9月通過新憲法,第五共和國成立,同年12月戴高樂當選總統。1959年,法國宣布接受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的民族自決,由此開始告別殖民主義。
1963年,法國和聯邦德國簽訂《法德友好條約》,從此與宿敵德國和解。
1964年1月27日,法國與新中國建交,成為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
1966年,法國宣布退出北約,並限令美國在一年內撤除在法國領土上的駐軍和基地。
堅持獨立外交政策的法國,成為世界格局的制衡力量。正是在這一追尋理想的過程中,法國以它卓爾不群的氣質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日本歷史
約公元1世紀,日本各地有100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系)。後來,這些小國逐漸得到統一。
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范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
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實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公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繩文時代
從洪積世起,日本列島上就有人類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種及日語原型的形成則被認為是1萬年前至公元前3世紀前後的繩文時代。當時,人們數人或十人一戶居住在豎坑式草屋,以狩獵、捕撈及採集為生,構成了貧富與階級差別的社會。
彌生時代
公元前3世紀,水稻種植和金屬器具使用技術由朝鮮轉入九州北部。稻作技術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劃時代的變化,它擴大了生產,產生了貧富等級差別,使農村共同體趨向政治集團化。農耕帶來的信仰、禮儀、風俗習慣也逐漸傳播開來,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飛鳥時代
公元4世紀中期,大和政權統一了割據的小國。隨著國家的統一,以前方後圓墳為代表的古墳廣大到各個地方。這個時期是中國許多知識和技術傳入日本的時期。4世紀,大和政權吸引了大陸的高度物質文明。到了5世紀,來自朝鮮半島的外來人(歸化人)帶來了鐵器生產、制陶、紡織、金屬工藝及土木等技術。同時已開始使用中國的漢字。6世紀,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傳入日本。
7世紀,聖德太子致力於政治革新,並以「大化革新」為契機,著手建立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這個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時更加積極地攝取大陸文化。至9世紀末期先後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奈良時代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現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來了律令國家的興盛時期。但是,此時農民貧困、遊民增加,由於庄園擴大而導致公地公民制的實質上的崩潰等,矛盾開始暴露出來。
這個時期由於國家極力保護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別是佛教美術開始繁榮起來。如7世紀初期開創日本佛教文化的飛鳥文化;7世紀後期獨具一格的白鳳文化;8世紀中葉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響下以寫實手法體現人類豐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與佛教美術相媲美,這個時期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萬葉集》。《萬葉集》收集了8世紀中葉前約400年間,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約4500首和歌,如實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樸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現在還保存著的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712年)最古敕撰歷史書《日本書紀》(720年)、最古的漢詩集《懷風藻》(751年)等等都是這個時期的文化遺產。
平安時代
8世紀末,日本將都城移至平安京(現在的京都市),試圖重建律令體制。但由於公地公民制的崩潰,國家陷入了財政困難。894年派出最後一批遣唐使後便告終止,就此不在大量攝取大陸文化。
10—11世紀,藤原氏壟斷政權,以庄園為經濟基礎,勢力最為強盛。但是,由於地方政治的混亂,導致治安混亂,武士集團強大起來。到11世紀末,為對抗藤原開始實行「院政」(指日本平安時代後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執政)。於是,武士進入了中央政界。
平安時代以中國文化為特色。9世紀時受唐朝影響,密教和漢學方面的弘仁、貞觀文化還十分繁榮。但是10世紀後與大陸的直接交流斷絕後,便產生了日本獨特的貴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10世紀初)、世界上最古老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11世紀初)、隨筆《枕草子》(公元1000年前後)等等一批文藝作品。
鐮倉時代
12世紀末,源賴朝受封第一代征夷大將軍,並在鐮倉建立幕府,從此誕生了武士政權,由此產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貴族)政治的對立。13世紀後期,幕府的武士統治開始面臨困難,鐮倉幕府逐漸走上滅亡的道路。
在文化方面,以過去的貴族文化為基礎,攝取宋朝時傳入日本的禪宗文化,培育了生動、寫實、樸素及獨特的武家文化。在宗教方面,由法然、親鸞、日蓮等著名僧人創建了鐮倉佛教,獲得了各階層的信仰。12世紀傳入日本的禪宗受到了關東武士的重視,藝術領域也出現了新的傾向。文學方面出現了以源平合戰為背景小說《平家物語》(原作誕生於13世紀初),是日本古代軍記物語的傑出代表。
室町時代
14世紀的前半期,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穩定了京都的室町幕府以後,2個多世紀內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壓倒公家,處於優勢。由於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統治能力薄弱。應仁元年(1467年)一月,應仁之亂爆發,全國各地的大名紛紛而起,室町幕府搖搖欲墜,日本進入戰國時代。戰國大名成了統治當地土地及人民的強而有力的獨立政權。
在文化方面,無論是貴族還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禪宗的影響。14世紀末期以金閣寺為代表的北山文化及15世紀末期以銀閣寺為代表的東山文化都十分發達。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來到日本,傳入了槍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滿生氣的時代。
戰國時代(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時代)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戰火紛飛,民不聊生。16世紀中葉,一位決心以武力統一日本、結束亂世的梟雄出現,他就是織田信長。永祿三年(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爾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並准備進攻山陰、山陽。在此期間,信長修築了氣勢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長的時代被稱為「安土時代」。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身亡。織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及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在伏見城病逝。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大敗西軍,建立德川政權。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戰國時代結束。
江戶時代
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東京)建立幕府政權,此後260多年,德川家統治全國。這段時期被稱作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嚴格控制天皇、貴族、寺院神社,並費盡心計統治著支撐幕藩體制的農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就職,下令鎖國。除開放長崎、界作為對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國人來日本,也禁止日本人遠渡海外。由於閉關自守,幕藩體制迎來了安定時期。但是隨著產業的發達、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自給自足的經營體制系崩潰,18世紀起幕藩體制開始動搖。
庶民文化是這個時期的特色。17世紀後期至18世紀初期的元祿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關東地方人稱京都、大阪為上方)地區為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凈琉璃、歌舞伎、浮世繪、文人畫等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商人文化。
明治時代
江戶幕府末期,天災不斷,幕府統治腐敗,民不聊生。且幕府財政困難,使大部分中下級武士對幕府日益不滿。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以堅船利炮叩開鎖國達200餘年的日本國門。
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日本人逐漸認識到,只有推翻幕府統治,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才是日本富強之路。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展開了。在這場推翻幕府統治的運動中,薩摩、長州兩藩武士起著重大的作用。1868年1月3日,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維新三傑」之稱的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的領導下,成功發動政變,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並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詔書。這就日本歷史上的「明治維新」。日本從此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改名為東京。之後從政治、經濟、文教、外交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明治初期,日本重視輕工業,19世紀90年代,生絲和棉花紡織業已經為典型工業。生絲全國出口量第一,棉花和紗代替了茶葉,出口量僅次於生絲。漸漸地,日本成了生絲和棉的出口大國。但與此相對照的是,日本的重工業在此時期發展緩慢。日本國力逐漸強大。後來在甲午中日戰爭(日本方面稱「日清戰爭」)及日俄戰爭中打敗中國北洋艦隊,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日本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之一。
大正時代、昭和時代
與明治時代取得的歷史性進一步相比,大正天皇被稱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1912—1926年),政績還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為腦病所困,最後被迫讓權療養,由裕仁親王攝政。
1926年,裕仁登基,年號「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時代前30年,對於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來說,是黑暗的30年。這時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不久後侵佔中國滿洲。1937年7月7日,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不僅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這是日本歷史以及中日關系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1945年8月15日,日軍投降。美軍佔領日本,改日本專制天皇制為君主立憲制,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來。
1972年7月,田中角榮出任日本首相,開始執行「多邊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訪華,於9月29日與周恩來總理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兩國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78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應邀訪問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生效。中日兩國關系從此趨於正常化。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病逝。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號為「平成」。

❸ 二戰大事年表

絕對全面
一九三九年
九月一日:德國首次使用閃電戰術,入侵波蘭。全世界首次了解到閃電戰是什麼一回事。
九月三日:英、法對德宣戰。
九月十七日:蘇聯取得德國默契,從東面進攻波蘭。
九月二十七日:波蘭向德無條件投降。
十一月三十日:蘇聯軍隊侵略芬蘭,轟炸首都赫爾辛基。

一九四○年
三月十二日:芬蘭與蘇聯在莫斯科簽署和約,割讓領地給蘇聯。
四月九日:德國進侵丹麥與挪威,丹麥不予抵抗,挪威則奮起迎敵。
五月十日:德軍席捲荷蘭、比利時以及盧森堡。
英國首相張伯倫辭職,邱吉爾繼任首相。
五月十四日:德軍越過法國邊境。荷蘭軍隊停止抵抗。
五月二十八日: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下令軍隊投降。
五月二十六日:戰局急轉直下,約有三十四萬英、法以及其它盟國的軍隊,開始自法國撤退到英國本土,亦即著名的敦克爾克奇跡。
六月十日:義大利對英、法兩國宣戰。
六月十四日:希特勒的軍隊進入不設防的巴黎。
六月十六日:法國總理雷諾辭職,具當元帥繼任。
六月二十二日:法國接受納粹征服者的一切要求,在康白尼與德國簽署休戰協定。
七月十日:德國首次大規模襲擊英國本土,不列顛戰役開始。
九日七日:倫敦第一次遭到德國飛機猛烈空襲。
九月二十七日:日本參加柏林 - 羅馬軸心,締結三國盟約。
十二月十五日:英軍將義大利軍隊逐出埃及。

一九四一年
一月十日:美國國會提出租借法案,觸動了孤立主義者與干涉主義者的激烈辯論。
三月十一日:美國國會通過租借法案,授權總統全面援助英國及所有對抗軸心國的國家。
三月二十七日:南斯拉夫領袖為防上國家加入軸心國組織,發動政變,推舉保羅親王的政權,推舉彼得二世為國家元首。
三月二十八日:英國艦隊於馬塔班角大敗義大利海軍,奪得地中海的制海權。
三月三十日:希特勒的非洲軍隊在北非發動反攻。
四月六日:南斯拉夫的軍隊向德國投降,但游擊戰則繼續進行。
五月十日:納粹德國第二號頭子魯爾夫.赫斯,秘密飛抵蘇格蘭,企圖私下與英國進行和談。
五月二十日:德軍進攻位於地中海東部由英國據守的克里特島。
五月二十七日:德國重型戰列艦「俾斯麥」號於北大西洋被皇家海軍擊沉。
六月一日:英軍棄守克里特島。
六月十四日:羅斯福總統宣布凍結軸心國在美國的資產,國務院下令關閉所有德國駐美領事館及宣傳機關。
六月二十二日:德國對蘇聯宣戰,沿著自波羅的海至黑海的一千六百公里長戰線,進攻蘇聯。
七月二十六日:羅斯福總統下令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並停止對日貿易。
八月九日至十四日:邱吉爾與羅斯福在一艘船上進行秘密會議,隨後發表聯合聲明,陳述戰爭的共同目標,是為大西洋憲章。
九月八日:德軍開始圍困列寧格勒,持續達九百天之久。
予九月十九日:納粹軍隊攻陷蘇聯烏克蘭首都基輔。
十月十七日:軍人極端領袖東條英機被委任為日本首相。
十月三十一日:美國驅逐艦「魯本.詹娒斯」號,護送軍火運輸船的時侯,被德國潛艇擊沉。一百一十五人喪生。
十一月十四日:日本特使來棲三郎從東京到達美國,商談美、日關系。
十一月十八日:部署於北非的英國第八軍,在利比亞的沙漠發動攻勢。
十二月七日:夏威夷時間上午七時五十分,日本發動空中奇襲,猛炸停泊於珍珠港的的美國軍艦,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日本對英、美宣戰。
十二月八日:美國國會通過對日宣戰。邱吉爾在英國國會宣布,英國即對日本作戰。
日軍入侵泰國和馬來亞。
日本第一批部隊登陸菲律賓,大規模空襲菲律賓群島。當地守軍由麥克阿瑟將軍指揮
十二月十日:英國戰艦「威爾斯親王」號及「卻敵」號在馬來亞被日機炸沉。
十二月十一日:德國及義大利對美國宣戰。美國國會聲明該兩國與美國已處於交戰狀態。
十二月十三日:匈牙利及保加利亞對美國宣戰。
十二月二十五日:駐香港的皇家軍隊向日軍投降。
魏萊特將軍和少數美軍撤退至柯里基多島。

一九四二年
四月十八日:由杜立特上校率領的美國軍機,轟炸東京。
五月八日:美、日雙方均宣稱在珊瑚海戰役中大捷。美航空母艦「勒星頓」號和日航艦「祥鳳」號
沉沒。
五月六日:魏萊特將軍在柯里基多島向日軍投降。
六月六日:日本大批飛機襲擊中途島,在海空激戰中損失慘重,日本共損失四艘航母、一艘重巡洋艦和300多架飛機,而美軍只損失了一艘航母和一艘重巡洋艦與200多架飛機。
六月二十一日:德國隆美爾將軍攻陷北非重鎮托布魯克。
六月二十五日:艾森豪威爾將軍被任命為歐洲戰場的美軍統帥。
七月一日:蘇聯的黑海要塞塞瓦斯托波被圍困二十五天之後,終被德軍攻陷。
八月七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索羅門群島的瓜達坎納島登陸。
八月十九日:英國及加拿大的突擊隊,襲擊位於英倫海峽的法國海岸城市狄厄普,損失慘重。
八月三十一日:蒙哥馬利中將指揮的英軍,在埃及的阿藍哈爾法戰役中,擊敗隆美爾的非洲軍團。
十一月五日:隆美爾部隊在亞拉海恩戰役中大敗之後,朝突尼西亞方面撤退。
十一月八日:盟國海陸空三軍部隊在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將軍指揮下登陸北非。
十一月十一日:納粹軍隊向尚未被佔領的法國領土進攻。
十一月十三日:英軍擊退德軍,奪回托布魯克。
十一月二十二日:蘇聯軍隊在朱可夫將軍率領下,在斯大林格勒之戰中反攻。

一九四三年
一月二十四日:羅斯福總統與邱吉爾首相會同軍事領袖,在卡薩布蘭加舉行會議。
一月三十日:英國空軍對柏林進行第一次白晝空襲。
二月二日:筋疲力盡的德軍投降,斯大林格勒之戰結束。德軍統師保盧斯在投降前兩天被俘。
二月七日:日軍從瓜達卡納島撤退,終止歷時六個月的頑抗,至此瓜島戰役結束,日軍至少有10萬陸軍戰死。
三月二日:新幾內亞海岸對開的俾斯麥海發生海戰,日本大部分艦只被摧毀。
五月十一日:美軍在阿留申群島的阿圖島登陸。
五月十二日:軸心國軍隊在突尼西亞停止有組織的抵抗,顯示盟軍在北非取得全面勝利。
七月九日:盟國軍隊在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將軍指揮下,進攻西西里島。
七月二十五日:義大利總理墨索里尼辭職,巴多格里奧元帥繼任。
八月一日:美國「解放者」戰機轟炸普洛耶斯的羅馬尼亞油田。
八月十七日:盟軍完全佔領西西里島。
九月三日:盟軍越過麥西那海峽,進攻義大利南部。
九月八日:義大利宣布向盟軍投降。
九月十日:德軍炮轟並奪取羅馬。義大利海軍由盟國接管。
十月一日:美國第五軍攻佔那不勒斯。
十月十三日:義大利對德國宣戰。
十日月十九日:聯合國主要成員國的外交部長在莫斯科舉行會議。
十一月一日:美軍在索羅門群島的布肯維爾登陸。
十一月六日:蘇聯軍隊從德軍手中奪回基輔。
十一月二十日:美軍在吉耳貝特群島的塔拉瓦及馬晉登陸。
十一月二十三日:羅斯福、邱吉爾及蔣介石在埃及首都舉行第一次開羅會議。
十一月二十八日:羅斯福、邱吉爾及斯大林「三巨頭」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
十二月二十四日:艾森豪威爾被委任為盟國遠征部隊的最高統帥,負責策劃和指揮進攻歐洲大陸的行動。
十二月二十六日:德國的戰艦「香霍斯特」號在北角被英國海軍擊沉。

一九四四年
一月二十二日:英、美軍隊在義大利安齊峩的德軍陣地後方降落。
二月二日:蘇聯軍隊進入愛沙尼亞,並向拉脫維亞進軍。
美國海軍陸戰隊攻克馬紹爾群島的洛爾拿穆島,五天之後,美軍又佔領瓜加林島。
二月二十一日:東條英機獲任命為日本陸軍參謀總長,成為軍事獨裁者。
三月二十日:納粹為了解除巴爾干半島所受的威脅,揮軍進入匈牙利。
四月五日:戴高樂將軍成為設在倫敦的法國臨時政府領導人。
四月二十二日:麥克阿瑟將軍率領美軍登陸荷屬新幾內亞的荷蘭第亞島。
五月九日:蘇聯軍隊收復塞瓦斯托波海軍基地。
五月十八日:納粹軍隊從卡辛諾修道院撤退,為期三個月的大包圍於是結束。
五月二十三日:盟軍從義大利安齊峩的灘頭陣地發動攻勢。
五月二十五日:德軍放棄由安齊峩至德拉西納整段義大利海岸。
六月四日:英、美軍隊拿下未受德軍摧毀的羅馬。
六月六日:歐洲登陸日。以艾森豪威爾為首的盟國大軍登陸諾曼第,對希特勒的歐洲堡壘發動籌劃已久的大攻勢。
六月十三日:德軍首次用V-1火箭攻擊英國。
六月十四日:戴高樂將軍巡視諾曼第。這是他四年以來第一次重臨法國。
六月十五日:美國首次派出B-29型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轟炸日本。
六月十九日:在菲律賓海大戰中,美國的艦載機襲擊位於馬利安納群島與菲律賓呂宋島之間的日本艦隊。
六月二十七日:在法國瑟堡港的德軍停止抵抗。
七月九日:經過二十五天的激戰之後,美軍攻佔馬利安納群島的塞班島。
七月十一日:蘇聯紅軍突破拉脫維亞及立陶宛兩國的邊境。
七月十八日:英國第二軍在法國的康尼攻破德軍防線。
七月二十日:拉斯敦堡的希特勒東普魯士總部發生爆炸,希特勒僅受輕傷,行刺計劃失敗。
七月二十一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及步兵在關島建立灘頭陣地。
七月二十六日:美軍在法國聖羅以西突破德軍防線。
八月十日:美軍苦戰三個星期,終於佔領關島。
八月十一日:盟軍迫近佛羅棱薩,德軍棄守,該城安然無損。
八月十五日:盟軍在法國南部的康城與土倫之間發動攻勢。
八月二十一日:美軍裝甲縱隊到達巴黎南面及北面的塞納河地區。
八月二十三日:羅馬尼亞向蘇聯投降,並加入盟國陣營。
八月二十五日:巴黎獲解放,德軍司令向勒克萊克將軍投降。
八月二十七日:艾森豪威爾將軍在布德雷中將陪同下進入巴黎。
九月三日:陸軍中將鄧普綏麾下的英國第二軍解放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九月四日:芬蘭及蘇聯宣布休戰。
九月五日:蘇聯向保加利亞宣戰。
九月八日:德國發射第一批V-2火箭炮襲擊英國首都倫敦。
九月九日:保加利亞與蘇聯簽署雙邊休戰協定。
九月十日:羅斯福與邱吉爾在魁北克舉行大戰期間的第九會議,也是兩巨頭在該城舉行的第二次會議。
九月十七日:盟軍空運部隊深入荷蘭。
九月二十四日:蘇聯軍隊從波蘭出發,深入捷克三十二公里。
十月三日:在波科莫洛斯基將軍指揮下的華沙抵抗軍,經過兩個月的苦戰後,終於向德軍投降。
十月二十日:美軍在菲律賓中部的萊特灣登陸。
十月二十三日:萊特灣戰役,日本艦隊損失慘重,美國航空母艦「普林斯頓」號被擊沉。
十一月六日:斯大林宣布廢除與日本簽訂的中立條約。
十一月七日:羅斯福連續四次當選美國總統。
十一月十二日:德國戰艦「提匹茲」號在挪威特羅素對開海面被英國皇家空軍炸沉。
十一月二十四日:駐塞班島的美國B-29型轟炸機轟炸東京。
十二月十六日:德軍在阿登區發動大規模反攻,是為「突出部之役」。
十二月二十六日:在突出部之役的要塞巴斯托涅,麥考利夫少將指揮的美軍由從南方推進的盟軍先鋒部隊接替。

一九四五年
一月九日:麥克阿瑟將軍麾下的部隊在呂宋島馬尼拉以北大約一百六十公里的林嘉延灣登陸。
一月十七日:蘇聯派出軍隊攻佔波蘭首都華沙。
一月二十日:匈牙利臨時政府與同盟國簽署休戰協定。
一月二十七日:立陶宛的麥美耳獲得解放,蘇聯完全控制該國。
一月三十一日:邱吉爾與羅斯福在英屬馬爾他島上會面,此次會談是雅爾達會議的前奏。
二月三日:美軍進入馬尼拉。
二月四日:羅斯福、邱吉爾、斯大林舉行雅爾塔會議,策劃如何控制德國及其它已被解放的東歐國家。
二月十九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距東京一千二百里的琉璜島。
二月二十三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奪得琉璜島的折缽山。
三月四日:芬蘭對德國正式宣戰,實際的宣戰日期則追溯至一九四四年九月十五日。
三月七日:美國第一軍在里馬堅渡過橫跨萊茵河的魯登道夫大橋。科隆落入盟軍手中。
三月九日:空前龐大的B-29型轟炸機轟炸東京,炸平市內四十二平方公里土地。
三月二十六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穩握琉璜島。
四月一日:美軍進攻東京以南五百四十多公里的沖繩島。
四月十二日:羅斯福逝世,杜魯門繼任為美國總統。
四月十三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落入蘇軍手中。
四月十六日:蘇聯軍隊沿著七十二公里長的戰線推進,對柏林作最後一擊。
四月二十五日:美國及蘇聯的軍隊在易北河畔的土高會師,互相慶祝此一歷史性時刻。
四月二十八日: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婦,以及十六名篤信法西斯主義的親信在義大利科木湖略的一小村默齊格 拉。
四月三十日:希特勒於柏林總理公署地下室中自殺。
蘇聯國旗在德意志帝國國會大廈頂上飄揚。
美軍從達豪集中營釋放了三萬三千人。
五月二日:柏林落入蘇軍手中;
義大利北部的殘余德軍部隊投降。
五月三日:英軍收復緬甸首都仰光。
五月七日:德國在法國里娒斯舉行的一項儀式中,向各同盟國及蘇聯正式無條件投降。
六月五日:美、英、蘇、法四強,共同宣布德國戰敗。四強接管德國,將該國劃分為四個佔領區。
六月二十一日:沖繩島戰役結束,美軍獲全面勝利。
六月二十六日:五十個國家的代表在舊金山簽署世界安全憲章,成立聯合國。
七月四日:麥克阿瑟將軍宣布菲律賓全國光復。
七月五日:邱吉爾在英國大選中失敗,艾德禮領導的工黨上台。
七月十六日:首枚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的亞拉摩戈多市試爆成功。
七月十七日:波茨坦會議在德國舉行,杜魯門、邱吉爾(後由艾德禮取代)、斯大林出席會議。
八月二日:發表波茨坦宣言,和平條款令德國人有來日維艱之感。
八月六日:美國第一顆用於實戰的原子彈投落廣島,幾乎毀滅整個城市。
八月八日:蘇聯對日本宣戰,並且進軍東三省。
八月九日:美國把另一枚原子彈投落在日本長崎。
八月十四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天皇裕仁向全國人民宣布日本戰敗。
九日三日:日本投降儀式在停泊於東京對岸海面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日本外相重光葵及一些軍事領袖簽署投降書。

❹ 誰能幫我做一份德國的歷史大事年表

公元1066年 阿斯汀戰役

公元1099年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佔領耶路撒冷

公元1180年 奧古斯特統治開始(1180-1223)

公元1187年 盧浮宮聖多瑪斯教堂的建造

公元1214年 布維內戰役

公元1226年 路易九世開始統治(1226-1270)

公元1348年 大鼠疫流行

公元1380年 查理五世逝世

公元1358年 巴黎大暴動

公元1453年 拜占庭的衰敗

公元1517年 宗教改革運動開始

公元1572年 聖巴赫特雷米大屠殺

公元1594年 亨利四世進駐巴黎

公元1598年 南特赦令

公元1661年 路易十四開始統治(1661-1715)

公元1665年 貝南的計劃

公元1685年 廢除南特赦令

公元1711年 華譯完成《前往西戴島朝聖》

公元1715年 路易十五開始統治(1715-1774)

公元1751年 開始編纂網路全書(1751-1780)

公元1763年 城門大火

公元1774年 路易十六開始統治(1774-1792)

公元1789年 7月14日攻佔巴士底監獄

公元1792年 8月10日君主制結束

公元1826年 高博良埃及博物館成立

公元1827年 海軍博物館成立

公元1830年 七月革命

公元1848年 大革命

公元1870年 法蘭西第二帝國結束

公元1871年 巴黎公社成立

公元1871年 5月23日杜勒麗宮和皇家宮殿遭焚毀

公元1882年 杜勒麗宮被夷為平地

第二帝國
1852—1870: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統治下的第二帝國非常短暫。
第一次世界大戰
從1914年到1918年,在巴爾干戰爭爆發後,世界各地沖突不斷。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兩大陣營為:同盟國(法國、葡萄牙、英國、英聯邦、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南斯拉夫、希臘、蘇聯、美國、中國和一些拉丁美洲的國家)和軸心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匈牙利、斯洛伐克等)。
第五共和國
在1958年當選總統的戴高樂將軍(général de Gaulle )的提議下,第五共和國通過了一部新憲法。德布雷(Debré)擔任總理。在黑非洲,殖民地紛紛獨立。

❺ 德國大事年表和二戰大事年表

二戰歷史大事年表

1939年9月1日~9月30日 波德戰爭

9月1日凌晨4時45分,德軍約150萬兵力在2300架飛機和2600輛坦克的掩護下大舉進軍波蘭,二戰全面爆發。9月27日,華沙淪陷。30日,波蘭宣布投降。

1940年5~6月 德國閃擊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並於同月饒過重兵防守的馬其諾防線入侵法國。15日,荷蘭投降。28日,比利時投降。

1940年5月26日~6月4日 英法比軍隊33.8萬餘人(其中法軍12.3萬人)從法國小鎮敦刻爾克撤退回英國。14日,德軍佔領巴黎。16日,H.P.貝當接任法國總理。17日,德軍從側後推進至瑞士邊界,法第2、第3集團軍群被圍。同日,法政府請求停戰,22日與德國簽訂《貢比涅停戰協定》,同意德國佔領法國北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區,並宣布退出戰爭和解除法國艦隊武裝。25日,法國全面停火。

1940年7月10日~10月31日 不列顛戰役

1941年6月22日 德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二戰進一步擴張)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襲珍珠港(二戰擴張到最大規模)

1942年5月7日~8日 珊瑚海海戰爆發(日軍第一次受到挫折)

1942年6月4日~6日 日美在中途島海域交戰 (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

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 斯大林格勒戰役(歐洲戰場的轉折點)

1942年10月23日~11月4日 阿拉曼戰役(北非戰場的轉折點)

1943年7月10日~8月17日 西西里登陸戰役(義大利法西斯末日的開始)

1943年9月8日 義大利投降,墨索里尼下台(軸心國的瓦解)

1944年6月6日~7月18日 諾曼底登陸戰役(盟軍開辟歐洲第二戰場)

1945年5月8日 納粹德國投降(歐洲戰場的「勝利日」)

1945年4月1日~7月2日 沖繩島戰役(日本法西斯最後的掙扎)

1945年8日6日~9日 美國分別向日本廣島和長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核武器首次用於戰爭)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簽署投降書(二戰全面結束)

從1939年9月1日開始到1945年9月2日結束,二戰打了 整整6年時間,共2000多天。

德國分裂與統一大事簡記 (全)
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不久,就把德意志國家推上發動對外侵略的道路,並同義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權、日本軍國主義結盟,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年12月9日,中國在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勢力作戰的同時,宣布了同德國處於戰爭狀態。納粹德國被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所戰敗,於1945年5月8日宣布投降。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在蘇聯克里米亞的雅爾塔開會,商討有關最後戰勝並佔領納粹德國的計劃。會議決定由蘇、美、英、法四國軍隊分區佔領戰敗後的德國,廢除或沒收德國軍需工業,將主要戰犯交國際法庭審判。
1945年6月,蘇、美、英、法4國成立了「盟國管制委員會」,分區佔領德國,共同處理涉及德國全局的事宜。柏林市也劃分為4個佔領區,由「盟國管制委員會」領導下的「盟國柏林城防司令部」統一管理。這是德國分治的開始。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再次會晤並簽署了《波茨坦協定》。協定規定設立中、蘇、美、英、法5國外長會議,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締結和約的准備工作;劃定德波等國邊界;確定蘇、美、英、法共同佔領德國以及商討成員國間有關其他問題。
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3國佔領區合並,實行德國馬克新幣制。德國在經濟上開始分裂。
1949年5月23日,美、英、法控制區的制憲會議通過《基本法》,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美、英、法佔領區宣告成立;同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在蘇聯佔領區誕生。德國正式一分為二。
1952年3月10日,蘇聯政府就締結對德和約問題照會美、英、法三國政府,建議立即討論對德和約問題並盡早建立全德政府、草擬和約。
1955年5月9日,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5月14日,民德和蘇聯及東歐國家8國締結了《友好合作互助條約》,構成了軍事政治同盟華沙條約組織。歐洲分裂成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
從此,東、西德同處於東西方「冷戰」、對峙的前哨陣地,互相敵視,互為對手。西德《基本法》要求在自由的自決中實現德國的統一。民德雖然在50年代初曾要求兩個德國實現統一,但它後來放棄了這一要求,認為「統一是不現實的」。
1961年8月13日,民德修築柏林牆,封鎖了東西柏林的一切交通往來。民德1968年通過的新憲法規定:在平等基礎上建立和維護兩個德國的正常關系和合作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一項要求。但是西德堅持兩個德國不互為外國,不承認有兩個德意志民族。
進入70年代,東、西德雙方敵視、對峙態度有所緩和。1972年5月26日,東、西德政府在柏林簽署第一個國家間條約,即關於運輸和交通的總協定。
1972年12月21日,西德和民德簽署《兩國關系基礎條約》,確定東、西德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相互之間的正常的睦鄰關系,「互設常駐代表機構」等。
1973年9月18日,東、西德同時加入聯合國。
進入80年代,隨著世界及歐洲局勢的發展變化,兩個德國的關系也發生了演變。
1984年2月,西德總理科爾和民德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昂納克在莫斯科會晤並發表聲明,強調兩個德國的和平共處對歐洲發展起著有利作用。
1985年3月,科爾和昂納克在莫斯科再次會晤,稱雙方願在1972年兩德簽訂的《兩國關系基礎條約》基礎上發展雙邊關系,決不允許從德意志土地上再次爆發戰爭。
1987年9月,昂納克首次訪問西德。
1988年9月14日,東、西德再次達成包括過境、擴建高速公路等協議,進一步發展相互交通往來。
1989年3月30日,民德宣布從4月1日起放寬民德人去西德旅遊的條件。
1989年8月起,大量民德公民湧入西德。
1989年10月18日,昂納克總書記宣布辭職,克倫茨接任總書記職務。11月9日,民德宣布開放柏林牆和兩國邊界。

作者: shamakuai 2006-10-3 12:33 回復此發言

--------------------------------------------------------------------------------

2 德國分裂與統一大事簡記 (全)
1989年11月28日,科爾提出實行德國統一的「十點計劃」。
1989年12月19日至20日,科爾總理訪問民德,兩德領導人商定雙方之間將建立以經濟合作為中心內容的條約共同體。
1990年2月1日,民德部長會議主席莫德羅提出了統一德國的「四步方案」。
1990年2月7日,西德政府向民德建議立即開始有關貨幣聯盟及經濟改革的談判。13日,莫德羅和科爾在波恩舉行會談,雙方表示要在歐洲范圍內實現德國統一的目標,兩國還就建立貨幣聯盟專家委員會達成協議。
1990年2月13日,美、蘇、英、法4國和兩德外長在渥太華商定,舉行「二加四」外長會議,討論解決有關統一的「外部問題」。
1990年3月18日,民德大選揭曉,德國聯盟獲勝並組閣。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德梅齊埃出任總理。
1990年5月18日,兩個德國簽署了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7月1日,該條約正式生效,西德馬克取代民德馬克,民德在貨幣、經濟和社會領域全面引入西德的現行法律制度。
1990年8月2日,兩德政府草簽了選舉條約,決定於12月2日舉行全德大選。
1990年8月31日,兩德政府簽署關於實現政治統一的「統一條約」。
1990年9月12日,蘇、美、英、法4國和兩德外長在莫斯科舉行第四「二加四」會談並簽署《最終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條約對統一後德國的邊界、軍事政治地位、結束4大國對德權利和責任、統一的德國享有完全的主權等作出一系列規定。
1990年9月21日,兩德議會批准兩德統一條約。
1990年10月1日,英國、法國、美國、蘇聯和兩德外長們在紐約簽署一項宣言,宣布停止英、法、美、蘇4國在柏林和德國行使權力。
1990年10月3日,兩個德國實現統一。

附:我國對德國的關系
1955年4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發表命令,命令中說:「由於希特勒德國發動破壞世界和平的法西斯侵略戰爭和支持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中國於1941年12月9日宣布同德國處於戰爭狀態。」命令宣布,「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德國之間的戰爭狀態從此結束,兩國之間的和平關系應當建立起來。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德國之間的戰爭狀態的結束並不改變德國的國際義務。同時並不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據有關德國的國際協定而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就德國統一問題,我國政府和人民一向同情和理解德意志人民要求實現國家統一的願望。
1990年10月3日,吳學謙副總理在會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韓培德時說:「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一貫理解、同情和支持德意志人民要求實現統一的願望。我們尊重德國人民的選擇,歡迎德國最終實現和平統一」;中國政府和人民希望德國統一將有利於歐洲和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中國過去同兩個德意志國家有著良好的關系,今後願意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統一的德國加強和發展中德間業已存在的友好關系。

【德國大事年表】

西元前境內就居住著日耳曼人。

西元9年(中國漢朝),日耳曼戰勝羅馬人。

西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

751-987年 卡洛林王朝800年 查理曼大帝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

843年 查理曼大帝的子孫三分帝國,其中東法蘭克後來形成德意志國家。

911年 第一個德意志國王康拉德登基,為早期封建國家。

962年 奧圖一世(Otto)稱帝,建立「神聖羅馬帝國」。

1092年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1118年 騎士文化的全盛期。

1241年 漢撒同盟成立。

13世紀中期形成封建割據。

1346年 歐洲流行瘟疫。

1386年 海德堡大學創立。

1415年 捷克宗教改革者胡斯(John Huss)被教廷火刑處死

1450年 古騰堡(Jahannes Gutenberg)發明活字印刷術

1517年 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點論綱,揭開宗教革命序幕。

16世紀發生農民戰爭。

1618-1648年 三十年戰爭。

1701年 布蘭登堡選侯國取名為「普魯士王國」

1806年 拿破崙進柏林,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告終。

1815年 拿破崙戰敗,英俄普奧四國同盟,普魯士、奧地利崛起,根據維也納會議組成「日耳曼邦聯」。

1835年 德國第一條鐵路在紐倫堡與Furth之間通車

1848年 德國各地爆發革命。

1862年 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為首相。

1866年 普魯士在「七周戰爭」中擊敗奧地利,隔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

1870-1871年 普法戰爭。

1871年 普法戰爭結束,德國擊敗法國,同時兼並了南德諸邦,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以普魯士國王為皇帝。

1914年 德國發起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8年 戰敗,帝國崩潰,德皇威廉二世退位。

1919-1933年 「威瑪共和國」。

1933年 希特勒上台後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國」。

1939年 德國發動二次世界大戰。

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戰後,根據波茨坦協定,德國由美、英、法、蘇聯分佔,並由四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最高權力。柏林市也劃分成4個佔領區。

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

1949年 美、英、法控制的西佔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東部的蘇聯占區相應成立了民主共和國,德國正式分裂為兩個國家。

1961年「柏林圍牆」建立,柏林分為東、西柏林。

1989年 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前東德國。10月初,許多東德城市相繼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要求放寬出國旅行和爭取媒體自由等,東德總統旋即辭職。「柏林圍牆」倒塌。

1990年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Kohl)提出實現統一兩德的計劃,1990年10月3日東德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原有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建制改為5個邦,並入了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個德國終告統一。

※ 參考資料來源:高關中著-「德國州市大觀」

閱讀全文

與德國大事年表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7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8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2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7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5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4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7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3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5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