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七強城市對比,為什麼首都柏林是"貧困"城市
因為柏林的發展確實是不太好,政府發揮不了相對於的作用。柏林在二戰前是非常發達的,否則也不敢挑起二戰,但是現在的發展卻十分緩慢,早已被其他很多同等級的城市比下去了。
在這好幾年來,柏林一直處於都是快要破產的狀態。但是好的消息是,數據顯示,柏林的經濟正在改善。新創搬進了很多藝術家,這讓柏林成為僅次於倫敦的歐洲第二大科技樞紐。柏林粗野的工業風形象,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
Ⅱ 曾經GDP排名歐洲第一的德國領土縮水40%,德國的國土為什麼越來越小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研究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2018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4萬億美元,居歐洲首位。
與歐洲第一大經濟規模不符的是,德國面積在歐洲並不顯眼,有35.7平方公里,僅在歐洲排名第七。然而,當德國剛剛完成國家統一時,德國的陸地面積為54萬平方公里,是歐洲大陸最大的國家之一。今天,德國的面積只有剛剛統一時期的60%。
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再次失去土地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隨著德國的失敗而結束。作為一個失敗的國家,德國再次面臨再次分裂的危險。1945年,根據《波茨坦協議》,德國給予波蘭歐登塞河以東的波蘭和西里西亞地區。
德國的前身普魯士的龍興地——東普魯士也被波蘭和蘇聯瓜分。其中,東普魯士首都哥尼斯堡附近的地區今天成為俄羅斯加里寧格勒的飛地。
自那以後,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失敗後損失了大約11.7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變成了35.7萬平方公里。
Ⅲ Lex專欄:為何德國富、德國人窮
德國人被壓迫和剝削太久了,需要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了。。。 查看原帖>>
Ⅳ 德國東部很窮嗎
當今德國雖然總理默克爾和聯邦總統高克都來自東德,但國家最高領導層其他人,均來自西德;在德國的幾乎每個領域的最高領導層,99%以上來自西德。默克爾任命的所有內閣部長,全部來自西德。
雖然是統一的德國,但歷史原因造成了,西德和東德的社會福利並不一樣,東德地區同等職位收入明顯低於西德地區。東德人也被西德歧視,被當作二等公民驅使。好工作和一切好事都是西德人優先。
有些人感覺不到是因為他們來自更貧窮的國家,這類人只要到了比原住國稍微富裕的地方,就感覺哪裡都好,實際並非如此。如果朝鮮被韓國統一,結果也將如此,發達地區的同族會歧視貧窮的同胞。
Ⅳ 德國七十年前的軍事力量遠超美國,為什麼現在這么弱
首先,德國七十年前軍事力量遠超美國就是錯誤的。德國的軍力從未超越過美國(除了美國剛建國的混亂時期)。
德國的土地是有限的,而美國的土地遠遠比德國要多。領土大小限制了發展的寬度,德國的工業技術雖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突飛猛進,但美國也沒落下,最終產生了美國第一德國第二的局面。美國雖然常備軍事實力並不強大,但一旦進入戰爭狀態,能夠生產大量的武備。相比,德國常備軍隊龐大,生產軍備的實力也強勁,但畢竟不如美國。
一戰戰敗之後,德國經歷了十五年的經濟蕭條,經濟一落千丈,不僅無法維持軍隊,連債都還不起。這並不僅是德國的問題,整個歐洲因為戰爭摧殘都一蹶不振,美國則依靠一戰軍火費趁勢雄起。美國雖然也經歷了經濟大蕭條,畢竟基礎還是強勁的。二戰前希特勒一開始使用成功的政策,恢復了國家經濟並使國家成為戰爭機器,一時間軍事實力強大。然而,面對蘇聯的希特勒小瞧了對手,這註定了他的失敗。與此同時,美國在進入戰爭狀態後瘋狂製造軍備,在西線中途島戰役擊潰日本後碾壓推進,在東線甚至還能支援英國登錄法國、義大利,完全確保了盟軍的必勝。這足見美國軍事實力的強勁,即使是納粹德國也無法匹敵。
二戰後東西德分治時期,西德只發展高科技軍事,而不考慮量的問題;東德則完全進入了蘇聯的模式,成了蘇聯中一個並不大的新工業產地。這導致德國軍事一直處在畸形發展狀態,直到東西德合並才結束,目前的德國依然是走尖端路線,軍事武裝質量世界一流,而數量則不要求。相比,美國為了與蘇聯競爭,維持了龐大的軍隊,其軍力能夠保證對世界任何一個地區的作戰,直到目前都是世界第一。美國的強勁經濟實力也足以支撐有質有量的軍隊。
現在的德國弱的原因,正是上面所言的兩次戰爭失敗,以及東西德分治的混亂情況所致。就德國的實力而言,現在依然在歐洲領先,屬於不折不扣的強國(只是受限於領土,不可能成為頂尖強國)。
Ⅵ 越來越多德國人面臨貧困風險,對俄制裁是如何影響德國中產階級的
俄烏的沖突給全世界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對於一些實力比較強大的國家來說,影響不會特別大,無非就是能源的價格上漲,但每一個強大的國家的居民都能夠承受得了。並且國家也會給出相應的政策來緩解這種壓力,讓所謂的影響減到更小。但是這些沖突對於那些比較弱小的國家來說,打擊是很致命的,就在不久前我們還看到一條新聞,那就是德國人在排隊了,三個小時之後才可以拿到政府私發的救濟糧,他們為何會如此的貧困呢?
這一些人群原本還可鎮沖以靠著自己的一些勞動力來吃飽飯,但是隨著俄國對於德國的一些影響,導致他們連勞動的地方都沒有更加沒有收入,所以呢,也不得不依靠政府的救濟糧艱難度日。其實只要德國向俄國聲明不再對他進行制裁的話,那麼我想對於德國的一些反制裁也一定會退去。
Ⅶ 一戰結束後的德國窮困不堪,為何還有財力發動二戰呢
早在一戰前德國就是歐洲第一經濟強國,鐵礦和煤礦豐富,強大的工業更是她的支柱產業,家底殷實。同時,作為一戰發起國,戰火卻沒有燃燒到其本土,完備的的工業體系得以保存。倒是法國北部被打成了一片廢墟,這讓他們恨得咬牙切齒。
尤其是歐洲最大的克虜伯兵工廠幾乎毫發未損。盡管殘酷的戰爭吞噬著一個個士兵的生命,但是其國內的工業生產卻沒有大的沖擊,經驗豐富的產業工人都得以保留。這些都是他們戰後迅速崛起的資本,可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更為重要的,還是這個民族特性決定了一切。
一是嚴謹好學。我們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國家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人才的較量,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在德國,教育是十分重視的領域,早在19世紀中期,入學率就已經達到了97.5%,國民素質很高。
錢沒了可以印,機器沒了可以造,只要人在,有學問和知識,這些都是“毛毛雨”。 他們對待工作十分嚴謹,高質量、高效率的工業產業更是讓經濟能夠迅速恢復。“德國製造”成為了一張家喻戶曉的國際名片。
Ⅷ 德國經濟那麼強,金融業卻那麼差,這是為什麼
網友1:首先聲明一點,德國金融業不差,其代表就是法蘭克福!法蘭克福是歐洲僅次於倫敦和蘇黎世之後的第三大金融中心。
倫敦作為歐洲第一金融中心,有其歷史原因,再有就是其得天獨厚的經度因素。隨著英國退出歐盟,未來倫敦作為歐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將會受到撼動!蘇黎世更多的是依賴於瑞士永久中立國的政治地位,金融管制寬松,造就了其金融業發達,但是瑞士經濟顯然不能和英、德同日而語!從最近的調查數據來看,倫敦和蘇黎世作為歐洲排名前兩位的金融中心,其影響力在走下坡路。
在歐盟統一使用歐元之後,歐洲中央銀行就設在法蘭克福,其前身是設在法蘭克福的歐洲貨幣局。如此得天獨厚的"心臟"位置決定了法蘭克福在金融中心中的地位。這座位於歐洲心臟的大都市,其優勢在於其發達的金融市場,在此次排名中,法蘭克福的金融市場排名居第6位。目前共有300多家德國和外國的銀行、金融機構駐扎法蘭克福。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是世界著名交易所之一,僅次於紐約和東京的交易所。
顯然,依託於德國的經濟實力,以及德國在歐盟中的領導地位,法蘭克福及德國金融業前景光明,上升勢頭明顯!
網友2:不是德國金融不強大,而是德國製造業更加強大。當今國際,英國還有什麼影響?美國的強大,藉助美元霸權和美軍以及比較強大的製造業。美國的強大表面是金融,也就是美元。但是支撐美元的美軍和美國科技才是根本。而英國單純玩金融,英軍不行,科技也越來越弱,製造業早就空心化了。而德國在歐洲其實是老大,靠的就是德國製造業。德軍是不行的,二戰失敗,德軍不行了。現在的國際影響力,除了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就到德國了。其實德國已經比法國俄羅斯強大了。德國其實是僅此於美國和中國的存在。這一切靠的就是德國有很多機械設備,機電一體化設備,高端光學,大型裝備,美國都製造不了。
網友3:
金融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很多都是學的美國。美國可以靠美元金融收割全世界的羊毛,我們可以靠金融收割國內的羊毛,看看國內金融業和製造業的形式就行了,製造業快被吸血吸光了。而美國可以靠剪毛快速在次貸危機中恢復元氣。
日本當年被美國打的一敗塗地也是通過金融路線。像德國以堅實的製造業底子為基礎發展金融才是正道,金融就應該踏踏實實為製造業服務而不是寄生吸血,次貸危機以來德國幾乎不受任何影響就是靠的堅實製造業根基。
現在全世界經濟形勢都不好,就是80年代後全球發展金融業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