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沒有空調怎麼活下去

德國沒有空調怎麼活下去

發布時間:2023-03-16 19:32:30

Ⅰ 德國為什麼沒空調

1、德國總體溫度比較溫和,夏天沒有那麼熱,這是沒有空調的主要原因;

2、 德國也不是完全沒有空調。購物中心這種沒什麼窗戶的大型建築內部也是有空調的。另外,新建的寫字樓之類的現代建築也都是有空調的。

Ⅱ 希特勒上台後,德國為何突然有錢了錢從哪裡來

德國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國內經濟蕭條,大批民眾吃不上飯,古代中國歷史告訴我們,一旦底層人民朝不保夕,那麼天下就亂了,所以古時候才那麼多古代農民會造反,他們失去了生的希望,自然就不會畏懼死了,很多人不過是想在絕望的生活中,爭取到一絲希望而已。而現代不少人不理解,為什麼希特勒這么一個殘忍的人,可以獲得全德國人的支持,不是他們天性殘忍,喜歡給納粹賣命,只是生在一個不幸的年代,把希望寄託在納粹的身上,結果引火燒身。其實希特勒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臉譜化,他是個聰明人,比世界上大多數人都要聰明許多,從他拯救德國經濟的舉措中就可以看出來。

當初希特勒在競選總理時,就向民眾承諾過,自己會恢復德國的經濟能力,讓所有人都可以工作,不必再為生活所發愁,希特勒不僅是個演說高手,更是一個堅定的執行者,他的話說到了普通民眾的心裡,他的行為更是讓民眾看到了希望,從1932年到1934年,僅僅兩年的時間,德國的經濟就超過了百分之百。可能很多人只看到了二戰德國的強大,實際上它也曾參加過一戰,只不過在這場世界戰爭里,德國不僅失敗還傷亡慘重,幾乎掉出強國行列,直到希特勒上台,才把德國的經濟扭轉過來。除了以上兩種方法,希特勒也爭取外界的支持,首先是國際貸款,沙赫憑借德國的國家信用,去華爾街獲得快貸款,完了又用這筆錢,去買了軍火和技術,中間得來的利潤,全部用來擴大德國軍工業以及基礎設施。


德國軍工業體系建立起來後,資金鏈變得龐大起來,華爾街的貸款已經不能夠支持,於是他們制定了一項政策,便是發行債券,這些政策迅速穩住國內的經濟。有一點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德國雖掠奪了猶太人,實際上也掠奪了本國人,他們的工資是固定的,漲工資變得幾乎不可能,但通貨膨脹控制不住,政府只要讓民眾不知道通貨膨脹,那麼他們就不會有意見,也算是另類的掠奪了。不過希特勒的目標,不止是治理好德國,不然他早就成為一個偉大的德國總理,而不是一個殘忍的納粹瘋子了,他的目標是以武力征服全世界,把除了德國人以外的人,全部變成奴隸,所以他後來會失敗,實際上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畢竟與世界為敵,不是那麼輕易就能獲勝的

Ⅲ 蘇聯的冬天很冷,德軍在蘇聯是怎樣防凍的

德軍的防凍措施其實並沒有做好,導致其在進攻莫斯科的路上折戟沉沙了,德國與蘇聯不同,終年溫暖濕潤,沒有明顯的雨季,但是由於蘇聯維度高,天氣寒冷,導致在進攻蘇聯時失敗了。

由於沒有正確的應對蘇聯天氣。再加上後勤補給的不到位,導致了德軍在進攻蘇聯的莫斯科時,未能很好的防凍,而這也就導致了德軍的坦克被凍在了雪地里無法使用,也間接的導致了戰爭的失敗。

Ⅳ 基輔會戰德軍俘虜了蘇聯60多萬人,這些俘虜最終的命運如何

基輔會戰,是蘇德之間爆發的一場著名戰役,成了許多國家軍事院校教材中最大的包圍戰,二戰時期最著名的戰役之一 ,可謂蘇軍戰史上的恥辱,也被蘇聯高層視為二戰中「最無法接受的失敗」之一 。

此役, 蘇軍西南方面軍5個集團軍,60餘萬人被德軍俘虜,德軍由此獲得了富饒的烏克蘭和頓涅茨盆地 ,南翼不再受到蘇軍反攻的威脅,再進攻莫斯科就沒有了後顧之憂,因此,在戰略上德軍無疑取得了較大的主動權。

開戰初期,德軍三大集團軍群中的南方集團軍群中的3個集團軍和2個裝甲集群,朝向一望無際的烏克蘭原野,以基輔為目標發動了軍事打擊,對基輔一帶的蘇軍西南方面軍成夾擊之勢,由於2個裝甲師順利在基輔以東210公里的洛赫維察堵上了缺口,順利會師以護,完成了對蘇軍西南方面軍百萬大軍的合圍。

在蘇軍被德軍合圍之前, 西南方面軍總司令布瓊尼元帥請求撤退,以免被德軍分割包圍,卻遭到最高統帥部的斥責 ,並將布瓊尼元帥撤職,任命時任大將日後元帥的鐵木辛格負責基輔防務。

蘇軍西南方面軍喪失了最好的突圍機會,當莫斯科同意被圍的西南方面軍第5、第6、第12、第26、第38等5個集團突圍撤退時,部隊的抵抗頓時崩潰,蘇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狀態。

為了解救被圍的西南方面軍,蘇軍先後調集幾個集團軍的兵力進攻外圍的德軍,遭到德軍第17集團軍的頑強阻擊, 被圍城內蘇軍突圍失敗,軍政要員們拋棄了士兵和百姓乘飛機出逃 ,城內人心渙散,軍無鬥志,陷入一片混亂,隨即德軍第6集團軍攻佔了烏克蘭首府基輔。

此役,蘇軍被殲滅20餘萬人,僅有1.5萬蘇軍突圍成功 ,包括第5集團軍司令波塔波夫將軍在內的66.5萬人被俘,而德軍僅付出了15萬人傷亡的代價。

萊蕪戰役中,華東野戰軍在一天之內,以傷亡6000餘人的代價,殲敵第73軍和整編第46師兩個軍共計6萬餘人;參謀總長陳誠上將聞訊大罵此役被俘的國軍總指揮李仙洲中將,「就是放6萬頭豬,讓共軍去抓,三天也抓不完!」

基輔會戰,蘇聯軍隊卻被德軍抓了66.5萬人,成了蘇軍一場前所未有的噩夢 ,基輔戰役被 歷史 專家認為是人類 歷史 上規模最大的合圍戰,被很多蘇聯學者稱為「二戰中最大的失敗」之一,認為是蘇聯紅軍有史以來表現最為丟臉的一場戰役。

當時德軍對於蘇軍每個俘虜都需甄別身份 ,如果是紅軍政治委員,就一律就地槍決;如果是共產黨員,也執行就地處決;如果是尤太人,也會就地槍決;如果是重傷者,也執行就地處決,德軍認為將蘇軍重傷員帶在身邊,要為他們提供醫葯用品,這顯然是一種累贅。

除了以上四種執行處決的蘇軍俘虜以外,輕傷或正常的俘虜,會被集中押送到戰俘集中營當勞工, 關於基輔會戰被俘的60餘萬蘇軍,大都被德軍送到了波蘭當勞工,其餘的被安置在戰俘營 ,此時的德軍還沒有大規模處決戰俘的習慣,但在莫斯科會戰失敗以後,德軍對蘇軍戰俘的態度改變很大。

在送往戰俘營的路上,其實就是一段非常艱辛的旅程,戰俘在路上因體力不支而掉隊,缺少食物就意味著死亡,押送德軍看誰不順眼,也會找一個理由將其突突掉。

在衛國戰爭期間,一共有77名將軍被德軍俘虜,其中的26人死於戰俘營 ,高級將領的死亡率都如此之高,普通的蘇軍指揮官和士兵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

1991年,蘇聯曾解密了一份資料,稱 在衛國戰爭期間,蘇軍一共被俘262萬人,最後回來的只有83萬,死在德國戰俘營裡面有179萬,戰俘的死亡率相當高,達到了驚人的68.8% ,蘇軍官兵在德國戰俘營死去,或是病死,或是餓死,或是被殺死。

除了1944年以後才被德軍俘虜的蘇軍士兵,否則基本是死定了。而1945年之後德軍且戰且退,並且在蘇軍攻入境內之後再也沒有打贏過一次局部戰役,所以這個時候德軍抓俘虜的機會少之又少。1944年也差不多。

也就是說,被德軍俘虜的蘇軍,基本是死定了。舉個例子,蘇軍被德軍俘虜的將官以上軍官總計77人,在戰俘營里死了29個。掌握大量情報信息的高級軍官尚且如此,普通士兵和中下級軍官自然不用多說。蘇軍被俘人數總計572萬,戰後活著回國的大概是80萬人,倖存率極低。

有一個叫《群星》的4X戰略 游戲 ,其中對於異族人口有一種處理方式叫做「強制勞動」,就是幾乎不給人提供食物和水,並且強迫其在進行工作。這樣做能夠生產資源,但是人會死掉。

這個「強制勞動」實際上就是德國人處理戰俘的方式。1941-1942年德軍俘虜了大量的蘇軍,這些被俘士兵都會被「強制勞動」,他們會在大約一個月的時間里勞動致死。

很不巧,基輔會戰開始於1941年,在這一年被德軍俘虜的蘇軍基本沒有在戰俘營活下去的可能性。實際上戰後從戰俘營活著走出來的80萬蘇軍被俘軍人大部分都是1944年之後被俘的,因為這個時期德軍已經失去了東線戰略主動權並轉入防守,抓不到什麼俘虜,自然不能強制勞動否則俘虜死完了誰去幹活呢?

希特勒壓根就沒打算讓戰俘活下來,所以,基輔會戰後的蘇聯戰俘,絕大多數都死了——要麼被殺死,要麼被臭名昭著的「飢餓計劃」所活活餓死。

基輔會戰,是蘇聯 歷史 上所經歷的最大一次慘敗。投入的全部6個集團軍中,有43個師幾乎全軍覆沒,死傷超過70萬人,被俘虜的高達66.5萬人(其中包括部分平民),只有1.5萬人成功突圍。

被俘虜的60多萬人,其確切下落無人知曉,但通過分析就會發現,這些人終究難逃一死。


等待蘇聯戰俘的,只剩下死亡

在1941年巴巴羅薩行動開始之前,德國國防軍就下達命令,中止了德國軍事刑法和《海牙公約》。也就是說,在即將進行的戰役中,被俘的蘇聯囚犯將無法獲得國際規則的保護。

1941年3月,希特勒發布了後來被稱為「通識令」的文件,清楚地說明: 與蘇聯的戰爭將是前所未有的意識形態和種族差異的戰爭,應當毫不留情

從一開始,德國就預料到會有大量俘虜。他們認為在巴巴羅薩行動開始的前四個月,將會有200 300萬蘇聯俘虜。這么多的戰俘,不可能全部送到戰俘營,集中營也不行。一來路途遙遠,運輸能力不行;二來這么多人,吃飯都是問題。

怎麼辦呢?只能就地解決了。

為此,德國國防軍制定了一個對待蘇聯紅軍的計劃——能殺的在戰場上就盡量殺掉,以免給部隊造成負擔,不方便殺的,才送到戰俘營和集中營。

於是,在基輔戰場上,舉白旗是沒用的,小規模的投降也是完全被忽略的。只有人數太多,實在殺不過來也埋不完的,才能活下來,成為真正的戰俘。

但活下來也是暫時的,等待他們的最終還是死亡。比如:


集中營的可怕可見一斑,凡是進去的,基本上無法活著出來。當然,戰俘營也好不到哪裡去,例如:

也不要以為蘇聯軍官的待遇會好多少,因為德國人才不管你是士兵還是長官,只要官不是很大,那麼處決起來也是一視同仁。

比如Stalag VII-A戰俘營,在5年戰爭期間,關押了約800名蘇聯軍官。他們遭受的虐待,與其他所有蘇聯士兵一樣,沒有特殊。到戰爭結束時,只有27人倖存了下來,死亡率高達97%。

整個德國軍隊,從上而下根本就沒有文明戰爭的意識,也幾乎沒有反對的聲音——誰敢反對就處理誰!更為重要的是,德軍的將領們,也試圖通過與希特勒統一思想,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臭名昭著的「飢餓計劃」

在1940年12月,希特勒於打算進攻蘇聯的時候,負責入侵計劃的高級官員對這場戰爭的發展,進行了詳盡研究。

戰爭後勤方面的結論,主要有3個:

簡單來說,就是德國要贏得戰爭,要麼餓死德國人,要麼餓死蘇聯人,沒有其他辦法。

在這個背景之下,赫伯特·貝克(Herbert Backe)和希姆勒制定了一個「飢餓計劃」—— 通過餓死2000 3000萬蘇聯人,來攫取蘇聯的糧食,滿足德軍的戰爭需求

這其中,希特勒尤其點到了一個國家,那就是被稱作「歐洲糧倉」的烏克蘭。而烏克蘭的首府——基輔,則必然會首當其沖。

在戰爭之前,基輔人口數量為81.5萬,但到了1943年10月,基輔只剩下29.5萬人。雖然有很多烏克蘭人在戰爭開始前就已經逃離,但仍舊有約10萬人被餓死。他們要麼死於飢餓,要麼死於因飢餓造成的疾病。

平民尚且如此,戰俘就更加歹命了。

因為當地缺少關押場所,大部分戰俘都只能隨著德國部隊行進,這顯然會影響行軍速度。

於是,德軍除了使用暴力逼迫戰俘急行軍之外,還通過減少戰俘的口糧,來進一步淘汰弱者。

大部分戰俘每天只能攝入300到700大卡的熱量,這只有正常攝入量的1/3到1/10。對於忍不住飢餓,從途中經過的田地里找吃的俘虜,德國士兵會立即槍斃,毫不猶豫。因為這些土地里的糧食,是留給德國人的。

戰俘所能吃到的,是德國人特別定製的口糧——用麥麩皮、菜渣、稻草、樹葉等製成的戰俘餐,麵粉的含量只有10%。就這種根本算不上食物的東西,還都是限量,想填飽肚子是絕無可能的。

有的戰俘實在是餓得受不了,就吃草、吃野花,吃任何能咽得下去的東西。因為長期營養不良,沒有餓死的俘虜,很多也被疾病奪去了生命。而為了食物自相殘殺的,也不在少數。

強迫勞動就能倖免?不存在

在整個二戰期間,有大約140萬蘇聯俘虜被德國強迫勞動,他們的死亡率大概有30%,遠低於集中營和戰俘營的死亡比例。這是不是說基輔會戰的蘇聯俘虜,很多還是能活下來?

我認為這種可能是不存在的。

原因在於,直到1942年,希特勒才下令優待戰俘。當然這個優待不是給飯吃,而是留個性命,強迫勞動。

據統計,到1942年底,被強迫勞動的蘇聯戰俘只有15萬人。這其中絕大部分是1942年俘虜的蘇聯士兵,而基輔會戰的俘虜,基本上沒人能熬到那個時候。

所以說,基輔會戰後的蘇聯戰俘,最終基本上沒有生存的可能,他們要麼被處死,要麼餓死或病死,因為希特勒壓根就沒打算讓他們活下來。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基輔投降的蘇聯紅軍,並非貪生怕死之輩。他們在完全被包圍,並且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不得不投降。只是他們沒有想到,即使投降了,等待他們的,同樣還是死亡……

德國人對虐待蘇聯戰俘是心知肚明,所以在二戰後期,甚至是簽署投降書之後,東線的德軍還在垂死掙扎,為的是不向蘇聯投降。而盟軍的答復是,如果不想被蘇聯俘虜,那麼就趕緊投降!

與「飢餓計劃」類似,盟軍也對戰後的德國發起了類似的行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這就是報應。

青岩來答

被德軍俘虜的蘇聯軍官


基輔會戰是蘇聯在衛國戰爭初期遭受的最嚴重的打擊。在此次戰役中,德軍幾乎將整個蘇聯紅軍西南方面軍全部吃掉,僅有小股「幸運兒」在德軍包圍圈關閉前,得以突圍。(比如謝苗·布瓊尼元帥、鐵木辛哥元帥及政治委員赫魯曉夫。)


在長達一個月的基輔會戰中,西南方面軍所屬的第5、第21、第26、第37集團軍幾乎被全殲,第38、第40集團軍也只剩殘部,紅軍百萬精銳陣亡或失蹤的超過10萬人,彈盡糧絕後向德軍投降的則超過65萬人。蘇軍西南方面軍司令員基爾波諾斯、參謀長圖皮科夫、政委布爾米什堅科以及司令部內的大部分軍官都在突圍中犧牲,包括第5集團軍司令波塔波夫在內的1萬名紅軍軍官被德軍俘虜。

德國軍人正在驅趕猶太百姓

當德軍佔領基輔市中心後,首先對居住在此的猶太人開始清理。9月29日,德軍張貼出2000張布告,要求所有的猶太人到梅爾尼科夫大街與捷格加廖夫斯卡婭大街的交叉路口集合。第二天一早,有數萬人到達指定地點。德軍要求他們沿梅爾尼科夫大街一直走到基輔市郊的巴比亞爾峽谷。臨近峽谷時,所有人被要求脫下衣服疊好並將身上的貴重物品分類擺放,然後他們被分成幾隊驅趕至峽谷內,而峽谷上方則安排有2台機槍。僅9月29日、30日兩天,德軍就在那裡屠殺了33771名猶太人。他們的屍體被埋在峽谷內一個直徑60米、深3米的大坑內。



即將被處決的蘇軍俘虜

在接下來的2年時間里,每周二和周五德軍都會將蘇軍戰俘帶到這里進行屠殺。從1941年9月29日至1943年9月29日整整2年時間里,巴比亞爾峽谷都被德軍當做刑場使用。據史學家統計,德軍在巴比亞爾峽谷共處決了蘇軍俘虜在15萬—22萬之間。


英國戰俘與德國看守在戰俘營里的合影

對於具有勞動能力的蘇軍戰俘,德軍則將其投入到大大小小的戰俘營與勞動營當中。比如在沃爾夫斯堡附近建立的戰俘營當中就關押了1萬名英國戰俘與2萬名蘇聯戰俘。在德國看守眼裡盟軍戰俘與德國人處於平等地位,這些人一般都能按照國際公約有著較好的待遇。

僥倖存活的蘇軍戰俘

而蘇聯戰俘則被隔離在一個單獨的區域進行關押,不被允許與盟軍戰俘見面。他們每天都會被迫進行高強度的勞動,而吃的食物則都是一些腐敗的土豆和發霉的麵包。假如蘇軍戰俘內有人沒有按時按量完成勞動定額,或者是生病難以繼續工作,那麼迎接他們就只有死亡。據同一戰俘營內的英國戰俘喬.帕爾特回憶:在勞動營中,德軍看守對於蘇軍戰俘的態度非常差,供應給蘇聯營地的麵粉和食物里混雜著垃圾和稻草。蘇聯戰俘被迫在冬季穿著單薄的衣物在戶外進行勞動,最多時蘇軍戰俘一天會有近百人死亡。

據統計,生活在德軍戰俘營中的蘇聯軍人共有456萬人,而回到國內的只有184萬人,死於集中營內的有將近250萬—300萬人。


滯留在法國中轉營內的蘇聯公民

二戰結束後,蘇聯歸國被俘人員的命運一直是頗有爭議的話題,比較著名的就是所謂斯大林說過的那句話「蘇聯沒有戰俘,只有叛徒」。隨著二戰資料的逐漸解密,蘇聯歸國戰俘問題的真相才漸漸浮出水面。1945年戰爭結束之際,蘇聯政府與盟軍達成協議,要求被關押在德國集中營、戰俘營、勞動營、懲戒營里的500萬「東方勞工」全部歸國,其中也包括180萬蘇軍戰俘。

大部分蘇軍戰俘在經過過境檢查點和內務人民委員部的仔細甄別後,被直接補入後備部隊,而剩餘的人則被分配到煤炭、冶金、林業等單位工作。

總的來說,只要蘇軍戰俘在被俘期間沒有參加俄羅斯解放軍或主動為德國情報機關工作,返回蘇聯後,不但不會被追究責任,反而能得到國家很好的照顧。

基輔戰役是二戰時期規模最大的一場殲滅戰,在基輔戰役爆發前,德軍已經通過閃擊戰摧毀了蘇聯的邊境防線,上百萬的蘇聯軍隊戰死和被俘。基輔是蘇聯南方的重要城市,蘇聯為了保住基輔這個戰略要地,在基輔一帶集結了50多萬軍隊,德國想要順利進攻莫斯科,就必須要先消滅基輔的蘇軍集團。蘇德戰爭爆發的第三個月,德軍包圍了基輔城,蘇聯先後派出了數十萬大軍解救被圍困的部隊,雙方共投入一百多萬軍隊圍繞著基輔城展開了激戰。

由於基輔戰役時期蘇聯軍隊的士氣低下,參戰的85萬蘇聯軍隊中,除了幾個高級指揮官帶著少量的部隊逃跑外,大部分蘇聯士兵都放下武器成為了俘虜。根據德國的統計,基輔戰役期間德軍俘虜了超過65萬蘇聯軍隊,佔到了蘇聯軍隊參戰人數的80%以上。德軍將戰俘中的猶太人和重傷員處決,剩餘的蘇聯戰俘大部分都被德軍關押到了集中營裡面,他們的日子過得十分凄慘,每天都要進行勞動,很多人都被德國人虐待而死。

由於蘇德戰爭前期德軍抓到的戰俘實在太多,德軍為了防止蘇聯攻擊戰俘營救走戰俘,將戰俘轉移到了東歐國家關押。在戰俘轉移的路上,很多戰俘都因為身體原因被殺死,還有一部分戰俘因為想要逃跑被槍決。莫斯科保衛戰結束後,蘇德戰爭開始陷入持久戰,德國為了彌補勞動力的不足,開始強迫戰俘進行生產勞動。雖然進行生產勞動累死了不少戰俘,但是如果戰俘們不能進行生產勞動,那麼德國恐怕早就把他們都處決掉了。

根據德國方面的資料統計,蘇德戰爭期間共有接近600萬蘇聯人成為俘虜,其中只有180多萬人回到蘇聯,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人都死在了戰俘營裡面。基輔戰役時期的戰俘,是最早進入集中營的蘇聯戰俘,他們的死亡率肯定要比戰爭後期被俘虜的戰俘更高。由於蘇聯軍隊投降的人數非常多,斯大林頒布了:沒有戰俘,只有叛徒的命令。這意味著如果一名蘇聯士兵在戰爭中被俘虜,那麼他的家人也會受到調查。

在斯大林的兒子雅科夫被俘虜後,斯大林的兒媳婦被抓進了監獄調查,斯大林的兒媳婦尚且不能例外,其他蘇聯戰俘的家人肯定也免不了被牽連入獄。當然斯大林的這一命令也是無奈之舉,畢竟蘇聯在戰爭前期投降的士兵太多了,如果蘇聯優待投降士兵的家屬,肯定會引起更多的士兵投降。受到這一命令的影響,即使是一些歷經千辛萬苦回到蘇聯的戰俘,也會受到蘇聯的調查審問。

在蘇德戰爭期間,有10個蘇聯戰俘偷了一架轟炸機逃回蘇聯,結果這些人剛下飛機就被逮捕,一直到了1957年才被取消叛徒的罪名。蘇德戰爭結束後,回到蘇聯的100多萬戰俘也都被特工部門調查,其中有20多萬人被流放和槍決。從這些情況來看,在基輔戰役中投降的65萬蘇聯士兵,真正能夠活下來的人不會超過15萬,他們的結局大多都十分凄慘,只有極少數人恢復了正常生活。


基輔會戰是蘇德戰爭中,德國最出色的一場戰役,這是一個巨大的包圍戰。

那麼,1941年的基輔會戰後,德國人優待俘虜了嗎?

(一)俘虜當中,一部分人直接被槍斃,哪有有優待。



優待俘虜,對二戰中的德國和日本而言,簡直就是個笑話。

特別是日本人,更是不顧所謂的「日內瓦協定」, 製造了南京大屠殺與菲律賓死亡行軍(丹巴行軍),這就是著名的殘殺俘虜的行為。

而德國,也絕對不是善茬,在俘虜了66萬軍隊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其中的猶太人找出來,進行槍斃。

之後,對於重傷員,德國人絕對不救的,大多被槍斃。對於紅軍的政治委員,以及蘇共黨員,也統統被送去見了馬克思。

把一大批人處理完後,德國人押著俘虜上路了。

(二)在路上,試圖逃跑的,跟不上隊伍的,不聽話的,統統槍斃。



在德軍看來,俘虜雖然還是個人,但已經失去了做人的權利,被德國人各種收拾。

途中,對俘虜提供的食物有限,如果跟不上隊伍了,槍斃。

如果輕傷變成了重傷,槍斃。如果試圖逃跑,那更不用說,立即槍斃。

從基輔到了烏曼,蘇聯俘虜也就少了很多。

(三)戰俘營當勞工,隨時面臨生命危險。



在戰俘營當勞工,那是要出力氣幹活的,必須是吃得差,還要幹得多,還不能得病,否則,小命不保。

一句話,戰俘營哪有好日子過?

不過,在解放軍的戰俘營,國民黨人能被當人看,確實被優待,畢竟是一個國家的。

而在國民政府的戰俘營,早期的共產黨人曾經也受盡了折磨。不過,日本人運氣挺好,在1945年投降當了俘虜後,卻少受折磨,甚至,崗村寧次都成了蔣介石政府的參謀顧問了。後來,日本的俘虜被大船送回了日本。

言歸正傳,在德國人的戰俘營里,蘇聯軍人的日子是不好過的。

也就是說,三分之二的人,被德國幹掉了。但這只是個平均數,作為最早被俘虜的基輔會戰的蘇聯軍人,死得一定更多,能活著回來十分之一,都算不錯了。



一句話,二戰時期的俘虜不好當,特別是當了德國和日本法西斯的俘虜,那就是一種災難,能活下來絕對算是幸運兒。

都是人,何必呢?

出於種族歧視、復仇等原因,蘇德雙方對待戰俘都非常殘忍,關入集中營、拉去礦場農場做苦力都是常事,雙方戰俘只有極少數能夠活著熬到二戰結束。

基輔附近近60萬蘇軍被俘後,需徒步穿越盧布內和霍羅爾抵達烏曼地區, 進入到那裡的戰俘營,總行程約400公里。在日行30~40公里甚至更長距離的行程中,俘虜每人每天僅能獲得20克小米和100克麵包。

很多人因飢餓和傷兵無法行走,就被德軍就地打死扔在路邊。

而順利走到戰俘營的六十萬戰俘,到戰爭結束也所剩無幾。

隨著後來俘虜的蘇軍越來越多,德國才想起來搞俄羅斯解放軍,將蘇軍戰俘利用起來打蘇聯。

1941年9月,基輔城內的軍政要員們拋棄了他們的士兵和百姓,自己乘飛機逃出了德軍的包圍圈。德軍第六集團軍趁勢攻佔了基輔,蘇軍西南方面軍共5集團軍約66萬人被德軍俘虜,蘇軍第5集團軍司令波塔波夫也被德軍俘虜。德軍將這支數量龐大的俘虜轉移至400公里外的烏曼地區,沿途肆意處決蘇軍俘虜,不少蘇軍俘虜被德軍當著蘇聯居民的面槍決!

德軍押著蘇聯俘虜步行,日行30~40公里,每日給戰俘配給100克左右的麵包,為了減少糧食消耗,德軍故意槍決了不少戰俘。史料記載,德軍第6 集團軍指揮官賴歇瑙元帥曾指令槍斃蘇聯俘虜以減少糧食供應量。許多戰俘被無緣無故槍決,沒有任何理由與道理可言,想殺人了,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德軍阿布韋爾·勞森上校曾言,當著蘇聯居民的面肆意槍殺戰俘,這有損德意志形象,要求槍決戰俘還是隱蔽一點好。

蘇軍戰俘中以下四類人員直接槍決,他們活不過一天:一是紅軍政委,二是蘇共黨員,三是猶太人,四是重傷員。處決紅軍政委、蘇共黨員目的是瓦解戰俘的意志,破壞戰俘們的內部組織,讓他們徹底放棄反抗。猶太人被德國元首憎恨,因此德軍有滅絕猶太人的行動,猶太人遇到德軍,萬不存一,十死無生。處決重傷員,就是不想消耗醫葯品,花費大力量治好蘇軍戰俘重傷員,不符合德軍利益。

基輔會戰中被俘的蘇軍大部分被送到波蘭當勞工,少部分被集中關押在集中營。莫斯科會戰前,德軍還沒有批量屠殺戰俘;莫斯科會戰失敗以後,德軍對蘇軍戰俘的態度改變很大,屠殺成為家常便飯。1991年,蘇聯官方表示在衛國戰爭期間,蘇軍一共被俘262萬人,最後回來的只有83萬,其中死在德國戰俘營裡面有179萬!

基輔會戰是蘇德戰爭初期德軍取得的一次重大的圍殲戰勝利,據戰後統計蘇軍共有約65萬人在基輔會戰中被德軍俘虜。按照德軍的通常做法,對於被俘蘇軍中的政治委員,他們一般會馬上進行處決,免得這些人成為威脅德軍的「定時炸彈」。筆者相信被俘的65萬蘇軍中應該有相當數量的猶太人,這些人一旦被德軍確認,那麼他們距離見上帝也就不遠了。另外,基輔會戰被俘蘇軍中應該有些人可能在蘇聯農業集體化和大清洗運動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因此他們對斯大林及蘇維埃政權非常不滿。現在被俘了,這些人中的一部分便「順勢」加入德軍,淪為了侵略者的幫凶。在蘇聯電影《解放》中就提到過德軍從被俘蘇軍人員中選出一些人員組成了什麼「俄羅斯解放軍」,指揮這支部隊的是蘇軍叛將弗拉索夫。

不可否認在被俘的蘇軍人員中確實有一部分人可恥地投靠了侵略者,並且為德軍南征北戰。這些投降了敵人的「軟骨頭」最後的結果要麼是被蘇軍打死在戰場上,要麼就是被自己人俘虜後受到懲罰,沒准還會被送去西伯利亞勞改呢。某些被俘後為敵軍效力蘇軍官兵,即使他們能夠平安活到戰爭結束,他們的行為仍然是會被人們唾棄的。

盡管被俘蘇軍中確實有那麼一部分「軟骨頭」,但筆者堅信不少蘇軍官兵雖然人被敵人俘虜了,但他們內心深處仍然對祖國、對黨和蘇維埃政權、對斯大林無比的忠誠,因此他們寧死不向敵人屈服。面對這樣的錚錚硬漢,惱羞成怒的德軍一般會罰他們到某地做苦工,然後故意用大強度的勞動和劣質的伙食慢慢折磨這些不肯屈服的蘇軍,很多蘇軍官兵最後就是這樣被德軍折磨死的。在將蘇軍俘虜向後方押送的過程中,德軍有時候故意不給俘虜提供食物和水,導致相當一部分蘇軍俘虜在被押送途中因為實在撐不住而死亡。有部分蘇軍俘虜由於某些原因可能被德軍關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或者別的什麼集中營,這部分人能夠熬到戰爭結束時還活著就已經是奇跡了。

在基輔會戰中雖然被俘但一直堅守信念、始終不向敵人屈服的蘇軍官兵是值得我們尊敬的英雄,因為他們自始至終沒有對不起自己的祖國、沒有對不起黨,而且始終堅信蘇聯能夠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他們的事跡也許沒有戰斗英雄那麼輝煌,但他們依然是值得我們敬仰的勇士,我們沒有理由把他們遺忘。

德軍的問題就是沒有對俘虜好好利用,整個衛國戰爭蘇軍被俘近600萬人,最後活下來的不到200萬人。尤其實在衛國戰爭前期,德軍殺過來,收到到烏克蘭人等民族的夾道歡迎,尤其很多部隊應該是主動投降的,不然也不會有這么多,但德國受到種族主義影響,把主動投降的也算成戰俘,直接送戰俘營了幹活折磨到死。(如果是日軍就會把主動投降的改編成偽軍),等德國想起組建偽軍的時候,德軍都大勢已去。

Ⅳ 德國人在最困難的時候是怎麼生活的,吃的什麼喝的什麼

歐洲人吃什麼穿什麼呢?今天的我們,尤其是前幾年,因為歐美經濟發達,所以代表著先進的標志,各種生活習慣都往歐美人身上靠,吃西餐,穿西式禮服,感覺其實也一般而且還很貴,前幾年吃一頓西餐肯定是要比中餐貴很多的,這幾年隨著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西餐還便宜了一些。筠蛋倒是對西餐感覺一般,我還是喜歡經濟實惠的中國小吃,我想如果真的來一場美食較量,中國菜估計只派出四川代表隊就可以完勝,因為西方的餐飲文化實在是和經濟斷層太大了。

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候,德國人喝啤酒的習慣還是沒有摒棄。在德國啤酒好像是一種儀式性的習俗,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在啤酒館進行,很多輕松的事情也可以在啤酒館慢慢消遣。德國的酒館常常人滿為患,他們站著喝下一紮一紮的啤酒,就著腌漬酸菜或者豬火腿作為下酒菜。估計這味道。。我覺得不行。當然,柏林也有高檔餐廳招待那些上層社會的有錢人,裡面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奇饌佳餚,義大利的蘆筍,法國的芥蘭、波蘭的鵝肉……但那和普通人就沒有多大關系了。普通人奢侈一點,可以在小酒館上一些豬蹄髈,還有豌豆或者四季豆,有時候只有一盆渾濁的菜湯,盆底垂頭喪氣地沉著幾片肥肉。有一本小說講到了當時一個年輕的女秘書多麗絲,她的夢想是吃上一份蘿卜牛腿排,再配上一些蘋果丁,當然只是想想罷了……

不過和吃的對比起來,對於女秘書來說,穿的似乎更加重要。還是多麗絲,她寧願放棄夢寐以求的牛排,給自己買一頂最新的時尚的帽子。和今天瘋狂的筠蛋一樣,當時的女孩對奢侈的衣服和化妝品沒有任何抵抗力,漂亮的女秘書喜歡穿一件橙紅色的連衣裙,裙子上有花點,戴一雙麂皮手套,毛皮大衣是偷來的不過也很美麗,腳上是蜥蜴皮鞋。更奢侈一點的女性,會身穿經洗的巴黎絲襯衣,上面有手工刺綉的花紋,真絲的睡衣,還有鴕鳥皮的鞋子。當然,這樣的衣服只有身份高一點或者像多麗絲這樣傍上情人的女秘書可以穿得上,大部分普通工人都是穿著制服,顏色灰暗,質量平平。工業文明影響之下城市的花樣很少,鄉村倒是相比較之下保存了很多地方特色,女子有綉花上衣,花邊裙子,絲綢披肩,不過年輕人很少穿,也就是在紀念性的節日場合之下能看到這樣的服飾了。

吃的不是那麼重要的時候,打扮和衣服就是最絞盡腦汁的事情。看著琳琅滿目的商品挑出來自己最喜歡的那麼一件(一車),真是美好生活的最大標志。說到這里,親愛的讀者朋友,你們雙十一購物車里都有點什麼?

Ⅵ 德國人打仗不怕死

當然不是!

前南斯拉夫二戰電影《橋》里就有這么一段經典的對白:(考斯被老虎等人押到德軍上校霍夫曼博士的辦公室,霍夫曼大吃一驚):考斯,這是怎麼回事?

考斯:我不來,他們就會殺死我!

霍夫曼:那又怎麼樣?你不是宣過誓嗎?

考斯:屈服吧上校先生,死了也沒有用。

德國人打仗怕不怕死由此可見一斑~~

Ⅶ 德國不普及安裝空調嗎

應該是的,這個德國人喜歡戶外以及德國自身建築得特點很有關系,大多數德國人應該都是不安裝空調的,應該是覺得沒有必要就沒有安裝。

Ⅷ 德國有沒有大金空調

恐怕沒有。德國在商用與工業領域,愛科、羅百特、韋氏都是非常知名的空調品牌,在凈化空調領域,德國品牌更是牢牢占據了高端領域。
德國沒空調品牌可能是說家用方面的,我國家用機主要是氟機,這方面日本很厲害,像大金、三菱質量都非常好,而我國通過學習吸收日本的技術,加上本來工業製造領域就很強,工業鏈很完善,所以國內如格力、美的等品牌也發展的很好

Ⅸ 德國適合生活嗎

1.呂根島,海灘與陽光

作為德國最大島嶼的呂根島,去年的日照時間為2031個小時,約85天,是黑森州迪倫堡市的1.5倍!想像一下,愜意地躺在陽光下,慵懶地看著眼前的海景,再喝上一杯德國啤酒,perfect!

2.柏林,嚮往的大都市

雖然很多德國人嘴上說不要,但身體還是很誠實的,柏林仍然是多數德國人與外國移民的嚮往之地。新的統計年鑒中表明,每年約有8.2萬個德國人搬去柏林居住。

3.梅前州,「沒錢」但有愛情

研究顯示,結了婚的人往往生活更健康。而德國最熱衷於結婚的地方就是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了,這里每1000個居民就有舉辦超過6場婚禮,而在結婚並不那麼熱衷的柏林,1000個居民中僅有3.8場婚禮。想收獲愛情?那就來梅前州吧,說不定就找到了另一半。

4.巴伐利亞,財富之地

說完以窮著稱的「沒錢州」,就要提到德國最多金的地方了。沒錯,那就是巴伐利亞!在巴伐利亞人們幾乎不會為金錢擔憂,在這里感到貧窮的人群僅佔10%,而在不來梅則為25%。趕緊去巴伐利亞,盡情沉醉在物質世界吧!

5.巴符州,音樂聖地

在巴登-符騰堡州1000個居民中就有25個學音樂的學生,是不來梅的四倍多。生活在巴符州,在家坐著說不定就有免費的音樂可以欣賞,何樂而不為呢?

Ⅹ 英國人、德國人,是否真的窮到「裝」不起空調

英國人和德國人並不是因為窮才不裝的空調。而是覺得沒有必要,所以不裝這個空調,英國和德國的地理位置處於地中海,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溫度的年較差並不高,所以並不需要裝空調來維持基本生活調節溫度。只是日常生活中很少出現高溫或者是非常低溫的情況。所以不願意裝空調。

最後想說的是,英國人和德國人,他們的冬季的平均溫度在一般在1.4度和零下7度之間,夏季平均溫度為18度至20度之間。試問夏天這個溫度還需要開空調嗎?不覺得有點多餘嗎,所以就會看到這兩個國家很少有人安裝空調,因為根本用不到,自然就沒有人用了,不是窮了。

閱讀全文

與德國沒有空調怎麼活下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