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國歷史發展進程簡要說明
1、早期歷史
很早以前德國就居住著日耳曼人,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公元476年推翻了羅馬帝國(西羅馬)。
2、神聖羅馬帝國
843年德意志從法蘭克帝國分裂出來,962年建立神聖羅馬帝國。通過長期的對外征服,神聖羅馬帝國佔領了捷克、義大利北部和波蘭西部,並遠征俄羅斯、匈牙利。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
3、德意志帝國
18世紀初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領導了艱苦卓絕的內政、軍事和外交斗爭。
4、兩次世界大戰
德意志帝國在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德皇威廉二世退位。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
5、東德和西德
戰後,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分別由美、英、法、蘇四國佔領,並由四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最高權力。柏林市也劃分成4個佔領區,1961年民主德國修建了柏林牆阻止東德居民向西流動。
6、兩德統一
1989年東歐劇變,包括東德在內的各國共產黨政權紛紛垮台;在四強同意下,1990年東德和西德終於達成兩德統一。
(1)德國歷史上一共有多少分鍾擴展閱讀:
德國的文化:
1、美術
不少德國畫家的作品享有高度國際知名度,創作形式也相當多元。源自德國地區的卡羅琳式建築及奧托式建築促進了羅曼式建築發展,之後則以哥特式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及巴洛克建築為主。
2、音樂
音樂是德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德國造就了各個不同時期的音樂大師,柏林愛樂樂團、德累斯頓國家交響樂團更是享譽世界。德國為歐洲第一大及世界第三大音樂市場。
3、哲學
德國哲學可以說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石。進入21世紀,德國與法國、奧地利、瑞士及斯堪地那維亞各國持續發展當代分析主義。
4、其他
德國的各類音樂會、藝術展覽、戲劇表演、國際性大型體育比賽、街頭慶祝活動和聖誕市場也吸引了不計其數的遊客。
5、忌諱
忌諱數字13。視13日星期五為不祥 。不喜歡紅色,紅黑相間色以及褐色,尤其是墨綠色。法律禁用納粹或其軍團的符號圖案,討厭菊花、薔薇(只用於悼亡)圖案和蝙蝠圖案。忌諱核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國
『貳』 世界盃歷史上,德國共計參加過幾次
德國歷史上20次參加世界盃,此前僅有2次小組賽出局,分別為1938年和2018年,在這20次世界盃之旅中,德國獲得4次冠軍、4次亞軍、4次季軍。曾經的王者之師,為何變得如此落魄?前路又在何方沒亂?
缺乏自我認識教亮槐練、球員及整個球隊都缺乏自我實力的認知,德國隊自2014年世界盃奪冠後,隨著黃金一代球員的老去和退役,球隊實力每況日下,如今仍在隊內的穆勒、格策實力大不如前,盡的只能是綿薄之力,而無法再力挽狂瀾。隨著自身實力的下降和其他球隊的進度,德國隊卻在認知上未同步,從第一輪戰術上輕敵導致丟分就為本屆世界盃埋下了一顆地雷,最終第三輪將勝利的果實拱手讓給對手而飲恨離場。未來德國隊放低心態重新出發尤為重要。
教練戰術失誤昔日簡潔高效、空中轟炸優勢明顯的德國隊正在遠去。兩屆世界盃小組賽都沒零封場次,反而場場被對手攻破大門,德國隊賴以生存的防守技能消失多年,目前邊後衛、中後衛中除了呂迪格能力相對突出,其他表現較為平庸,隊內無世界一流後衛。除傳統的防守能力丟失外,缺乏強力中鋒也是導致球隊得勢不得分的原因之一,克洛澤後德國隊內再無世界級中鋒,靠中場傳控慢慢滲透難撕開對手防線,進攻失球反而被對手打反擊屢屢得手失分,攻防盡失的德國隊必然在世界盃的舞台走不遠。可能當前德國隊能拿的出手的只有中場了,不打傳控教練不知如何排兵布陣。
2022卡達世界盃-德國隊26人大名單陣容:門將:諾伊爾(拜仁)、特爾斯特根(巴薩)、特拉普(法蘭克福)後衛:阿梅爾·科特查普(波鴻)、金特爾(弗萊堡)、岡特(弗萊堡)、科雷爾(西漢姆)、克洛斯特曼(萊比錫)、勞姆(萊比錫)、呂迪格(皇馬)、施洛特貝克(多特)、聚勒(多特)中前場:阿德耶米(多特)、布蘭特(多特)、菲爾克魯格(不萊梅)、格納布里(拜仁)、格雷茨卡(拜仁)、格策(法蘭克福)、京多安(曼城)、哈弗茨(切爾西)、霍夫曼(門興)、基米希(拜仁)、穆科科(多特)、穆勒(拜仁)、穆夏拉(拜仁)、薩內(拜仁)。
德國球迷,最終還是沒能等來奇跡。
北京時間2日凌晨,卡達世界盃E組小組賽全部結束。雖然德國隊以4:2戰勝哥斯大黎加隊,但由於凈勝球少於西班牙,他們沒能晉級。
從俄羅斯到卡達枯鍵檔,「德國戰車」連續兩屆世界盃無緣小組出線。
4次捧起大力神杯、8次進軍決賽、20次入圍世界盃決賽圈……在世界盃近百年歷史上,德國足球無疑是成功的。然而這些在如今境遇下提起,竟顯得有幾分無奈……
功虧一簣的「德國戰車」
在與哥斯大黎加隊的生死戰中,格納布里在比賽第10分鍾便幫助「日耳曼戰車」取得進球。然而下半場風雲突變,第58分鍾,特赫達為哥斯大黎加隊扳平比分。第70分鍾,胡安·巴爾加斯禁區內完成破門,哥斯大黎加2:1反超德國。
不甘就此輸球的德國隊發起瘋狂反攻。從比賽第85分鍾至第88分鍾,哈弗茨和菲爾克魯格連入兩球,德國隊4:2鎖定勝局。
然而在卡達,幸運女神還是沒有站在德國隊這一邊。功虧一簣的德國人,遺恨離開。
卡達世界盃開賽至今,德國球迷的心情就像坐起了過山車一般。
『叄』 德國歷史,有時間劃分的
1、日耳曼時期(約70萬年前-476年)
公元前58年,古羅馬軍隊與日耳曼人在萊茵河以西數十公里處廝殺,那場戰斗以日耳曼人的失敗告終。公元9年,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下層人民聯合,推翻了顯赫的羅馬帝國。
2、法蘭克人時期(477年-813年)
從509年開始,法蘭克人分為3個部族:薩利安人、里普利安人和卡蒂人。公元800年羅馬教皇利奧三世為日耳曼頭領查理曼加冕,建立了法蘭克王國。
3、德意志立國(814年-919年)
公元814年,查理曼去世後其三個兒子把法蘭克王國一分為三,成為後來德國、法國、義大利的雛形。其中東法蘭克相當於現在的德國西部,地理上稱德意志,因為這里的人講德意志語。
公元919年,東法蘭克王權落入了薩克森公爵亨利手中,他把東法蘭克王國改成了德意志王國,這就是德意志歷史的開端。
4、神聖羅馬帝國(910年-1806年)
公元962年,亨利之子奧托一世加冕教皇授予羅馬皇帝稱號,德意志王國便被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史稱德意志第一帝國,1806年,拿破崙的軍隊佔領柏林之後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
5、普魯士時期(1807年-1870年)
1815年歐洲各國聯軍打敗了拿破崙,德意志各邦組成了鬆散的德意志邦聯,由38個幫聯成。1870年7月14日,法國向普魯士宣戰。歐洲各國保持中立,普魯士獲勝。
6、德意志帝國(1871年-1932年)
1871年1月18日,德皇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舉行加冕典禮,宣布了統一德意志民族國家的誕生,史稱德意志第二帝國。1919年6月簽訂的《凡爾賽合約》,迫使德國割地賠款。
7、納粹德國時期(1933年-1945年)
1933年1月30號,阿道夫希特勒上台開始了納粹專制統治,史稱德意志第三帝國。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對波蘭發動突然襲擊,開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德國投降,二戰結束。
8、戰後德國(1946年-)
戰爭結束後,美、蘇分區佔領德國,分別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後,關於德國統一的條約達成於1990年2月13日。
(3)德國歷史上一共有多少分鍾擴展閱讀:
從l990年5月5日開始,聯邦德國、民主德國、美國、蘇聯、英國、法國6國展開了多輪談判,最終於1990年9月12日簽署《最後解決德國問題的國際條約》。
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四國對德國的佔領狀態徹底結束、放棄所有特權,德國統一的所有政治、外交障礙被掃除。
統一之後德國政府以龐大的財政支持包攬了整個東部地區的經濟改革,從1991到1999年,西部向東部「輸血」高達7740億馬克,為東部建立起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
前東德公民的個人存款可以按1:1的比率兌換成西德使用的馬克,僅用了五年時間就全面實現了經濟轉型。
『肆』 德國有多少年歷史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110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人的祖先為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建立德意志帝國,曾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目前,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還是北約、申根公約、八國集團、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德國在基礎科學與應用研究方面十分發達,以理學、工程技術而聞名的科研機構和發達的職業教育支撐了德國的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2015年10月28日,德國成功獲選第70屆聯合國大會人權理事會成員,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地形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
德國地圖-最新erlinyou版
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北部低地的特徵是丘陵起伏的沿海岸高燥地和粘土台地與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前方向南伸展的黃土地之間有星羅棋布的湖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則將德國分成南北兩片。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包括上萊茵低地及其邊緣山脈。南部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包括施瓦本巴伐利亞高原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和湖泊,碎石平原,下巴伐利亞丘陵地區和多瑙窪地。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則包括阿爾高伊的阿爾卑斯山、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和貝希特斯加登的阿爾卑斯山,在這些山區散落著風景如畫的湖泊。德國境內有六個山脈。
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
『伍』 德國的歷史都分幾個階段
早在公元前現今德國境內就居住著日耳曼人。第一階段是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到10世紀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那是的他們在世界上是相當落後的名族,手工藝為主。然後是從13世界開始到18世紀初期,德國進入了大小多國封建割據混戰局面。直到18世紀中葉開始。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於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該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這是第三階段。然後是第四階段,從1933年希特勒上台實行獨裁統治。 德國於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然後是德國分制的東西德時期。
『陸』 德國詳細歷史
這個嘛,我就按照我的思路幫你理一下線索吧。
意志國家位於北海、波羅的海和阿爾卑斯山(東段)之間,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早在青銅時代晚期(公元前500年),日耳曼民族就已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日德蘭半島、威悉河和奧德和之間的北德低地平原定居。
公元前2世紀末,日耳曼各部族已推進到德國中部和南部,趕走了生活在那裡的凱爾特人,並開始與高盧的羅馬人有了接觸。
之後多次侵擾羅馬帝國。
1、843年,根據《凡爾登條約》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奠定了今日德國、法國、義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其中(東法蘭克王國,就是後來德國的前身。)
也就是說德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這里,但是日耳曼民族的歷史則是我之前講的,那是公元前幾世紀的事情了。
2、東法蘭克王國之後,962年,奧托一世在羅馬加冕,建立了後來大家稱呼的既非神聖,也非羅馬的神聖羅馬帝國(962-1806),一直統治到1806年。
3、德國1806年之後,就是一個分散的狀態,而此時普魯士是逐漸顯示出自身的優勢。
4、1871年,在通過幾次王朝戰爭之後,德國完成了統一。統一之後的德國,就以不可遏制之勢發展起來,但是由於保留來了一些軍國主義的傳統,最終導致了其成為一戰與二戰的主要發動者,二戰後,德國被分成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聯邦德國由於得到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以及自身人員從業素質較高、重視科技與教育、推行艾哈德的社會市場經濟,大大激發了經濟,使其在20世紀60年代末,先於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民主德國發展不如聯邦德國。在20世紀60年代成立的歐共體中,聯邦德國成為創始成員國之一,在歐共體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5、今日的德國,在世界上處於發達國家的行列,在教育科技等方面,都有值得學習與借鑒之處。
根據自己所學知識寫的,可能不盡如你意,因為現在研究的范圍越來越窄了,要是世界古代史,我可能會懂的更多一些。
『柒』 德國歷史發展時間軸是怎麼樣的
回答如下:
在17-18世紀時,它們都發展成為當時歐洲大陸的強國。19世紀初,當拿破崙佔領德意志時,取消了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有名無實的神聖羅馬帝國就不復存在了。19世紀後半期,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德國在普魯士控制下的統一。
1864年對丹麥戰爭後,普魯士和奧地利迫使丹麥割讓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在1866年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戰爭中,奧地利敗北,於是奧地利不得不脫離德意志邦聯。德意志邦聯解體後,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內的、由普魯士主導的北德邦聯。
普魯士在1870年爆發的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翌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是為「德意志第二帝國」,這是德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統一。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德意志帝國的瓦解而告終。
戰爭也導致德國第一次建立了聯邦共和國,史稱「魏瑪共和國」。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宣告了魏瑪共和國的終結。這個由希特勒統治的法西斯德國號稱「德意志第三帝國」。
1939年3月法西斯德國軍隊開進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軍進軍波蘭,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次世界大戰共有61個國家參與,死亡5000多萬人,使世界陷入一片黑暗。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
相關介紹: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簡稱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
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110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人的祖先為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德國各邦建立德意志帝國,曾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目前,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還是北約、申根公約、八國集團、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捌』 德國有多久的歷史
德意志民族的產生是一個延續了許多世紀的過程。「德意志」一詞大約始見於公元8世紀,開始時僅表示在法蘭克帝國東部地區使用的一種語言。這個在卡爾大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的帝國,包括許多部族,其語言或屬日爾曼語族,或屬羅馬語族。卡爾大帝死後(814),帝國未幾即分崩離析。在分配遺產過程中出現了西部帝國與東部帝國,兩者之間的政治界限大致與德語和法語之間的語言界限相當。東部帝國的居民後來才逐漸產生休戚相關的感覺。「德意志」這個名稱從語言轉為講這種語言的人,最後才用以稱謂他們的居住地區(「德意志國」)。
德國西部邊界較早就已確定並始終保持穩定,而東部邊界則相反,它在許多世紀中一直變化不定。公元900年前後,它大體上以易北河及薩勒河為界。在後來的幾百年中,德意志居民墾殖區向東方縱深擴張,直至14世紀中葉方告停止。當時形成的德意志民族和斯拉夫民族之間的國界一直保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玖』 德國的歷史有多少年了
公元843年,法蘭克帝國查理大帝的三個孫子締結《凡爾登條約》,三分法蘭克,這三部分就是現在世界上德國、法國、義大利的雛形,因此德國的歷史最早應該從公元843年算起,距今有不到1200年的歷史
至於一樓所說從2到3世紀日耳曼形成部落開始算起,肯定是不對的,因為法國,英國,義大利等等許多國家都源於日耳曼民族,早在2到3世紀,遠沒有形成德意志的概念,如果那樣算,歐洲絕大多數國家都是一樣的起源了,就像不能把人類出現的那一天定位中國歷史的開端一樣。而3,4樓所說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形成時間,雖然之前是諸侯林立,但不能說之前就沒有德國,就像不能說春秋戰國就不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拾』 德國有多少年的歷史
嚴格意義上的德國歷史開始於公元919年。在這一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東法蘭克王國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國。亨利一世的兒子奧托一世繼承王位後為了取得所謂上帝授予的皇權,於公元962年強迫教皇約翰十世在羅馬給他加冕,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史稱「德意志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始終不是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隨著地方封建勢力日益強大,皇帝的權力便不斷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國。德意志是第一個戰勝羅馬帝國的民族。在這四分五裂的帝國中,最大的兩個邦國是普魯士和奧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