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移民六大城市優勢對比分析,定居哪裡比較好
你好,德國移民六大城市優勢對比分析,定居哪裡比較好?
要想移民德國,你必須要滿足幾個條件。一是滿足德國移民條件,二是能夠承擔德國移民費用。而前者是更難滿足的,而德國藍卡移民項目和德國投資移民所要求的德國移民條件就稍許寬鬆了。
Ⅱ 德國好嗎,全面點
怎麼說,要分開說,首先,德國人,有禮貌,但是他們公私分明,很嚴謹細心,而且生氣的時候會很嚴肅的說出來,然後跟沒事人一樣,但是德國人畢竟還是有排外傾向的,尤其是亞洲人。
德國的環境,這個怎麼說呢,如果你看慣了北京西單東單的繁華那麼那就是個村了,一個德國人在我回家前問我,從機場到你家要多久,我說兩個小時,我主要為了體現出快,因為可以走五環還是六環,結果他差點嚇死過去,我說我來德國的時候從法蘭克福到這也是兩個小時啊,她說,天啊,那是兩個不同的城市啊,而且還不挨著。。。。。總之,環境很乾凈,不繁華
風景,也就那麼幾個,而且我覺得德國沒什麼風景好看的,新天鵝堡一般。。。沒有傳說的那麼好看。
社會,這是我最糾結的問題,一到禮拜天,所有的超市所有所有都不開門。。。。。旅遊城市除外,想買什麼都買不到。。。很不方便,很不人性化。。。
Ⅲ 全球最發達十大國家
挪威
在世界所有國家中高度發達的一個國家,挪威政府為人民提供高層次的服務與教育,降低腐敗水平,降低失業率,提供高生活標准,人們預期壽命約80.3年。挪威自然資源如石油、海鮮、天然氣和金屬礦石特別豐富。HDI指數是0.955。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在腐敗水平低、生活質量高、經濟自由和公民權利等許多方面都排名第一。 這里有最穩定的政府,人均收入高,所以使得澳大利亞人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之 一。澳大利亞有三個特色城市位列世界十大最宜居城市。HDI指數0.938。
美國
這里是世界的首都,有一句著名的諺語叫做「當美國打噴嚏時,世界著涼」在2008年時被很好地證明了,當時美國因巨額債務出口水平不斷下鐵,導致了全球經濟衰退,可見美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影響之大。美國有世界上幾乎每一個國家的貿易聯盟,是汽車、化工、食品和飲料行業的中心。HDI指數0.937。
荷蘭
這是第二個歐洲經濟高度發達地區。 荷蘭低稅收,減少腐敗,實施高等教育標准,具有良好的衛生保健設施,所以荷蘭人們覺得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荷蘭的運輸、銀行、貿易、電子、化工、機械和冶金行業蓬勃發展,還有許多世界著名品牌比如聯合利華、飛利浦、荷蘭國際集團(ING)和喜力。HDI指數是0.921。
德國
在歐洲國家中人口最多的,這里科技發展較高,腐敗水平低。許多跨國公司的總部像大眾、戴姆勒(Daimler)、西門子(Siemens)和寶馬都位於德國。同時,德國也是一個熱門旅遊的目的地。HDI指數是0.920。
紐西蘭
主要由一些島嶼組成,有許多旅遊景觀,美麗的風景和熱愛繁榮的動植物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所以旅遊產業尤其發達。當然貿易出口也對經濟起到很大助力。這里公民平均壽命是80.9年。HDI指數是0.919。
愛爾蘭
人口最少的國家,近99%的人受過教育,他們的平均壽命是79歲,這里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善,許多跨國公司都在這里進行投資,HDI指數是0.916。
瑞典
自古以來環境都比較和平,旅遊業較發達,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遊客參觀這個國家,貿易、工業和農業比較發達,是世界上最大出口國,著名大公司有沃爾沃、愛立信、索尼愛立信移動通信、伊萊克斯等20多家,HDI指數是0.916。
瑞士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成年人均財富是世界最高。其中它的城市日內瓦和蘇黎世進入世界上十大最高生活質量城市排行榜。 這里的「經濟自由指數」也是歐洲最高。這里貿易、旅遊、工業和農業比較發達。這里政治穩定,能夠吸引大量的外國投資者。HDI指數是0.913。
日本
日本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技術領域的進步顯著,尤其是在水力發電、工業機器人、化工、汽車、機械行業,甚至許多技術領先於世界。人均壽命也比較高。HDI指數是0.912。
Ⅳ 東德軍隊比西德雄壯,經濟卻為何不如西德呢
東德雖然軍隊比西德威武,但經濟卻不如西德。據估計,西德的人均CDP是東德的四倍、勞動生產力是東德的三倍、勞動生產率將近是東德的三倍,而進出口貿易更為嚴重,是東德的十倍。為什麼差距這么巨大,具體是以下三個主要原因:
雖然東德和西德相比,經濟落後很多,這是因為以上所總結的原因,但是東德依然在這種先天條件沒有優勢的情況下,通過自身的努力,成為了蘇東陣營中最經濟最繁榮的國家。
Ⅳ 作為歐洲第一,德國為什麼不在乎柏林遠不如別國
德國作為歐洲第一,為何柏林卻遠不如別國?德國人表示不在乎!
現在的人旅遊喜歡去一些西方國家,因為相較來說東方的東南亞各國和日本韓國這些,大多已經玩膩了,而對於歐美各國來說,仍舊擁有極大的好奇心。
Ⅵ 為何那麼多人崇拜德國納粹
崇尚強強者,他們認為的德國戰力無敵,科技發達,以一敵十,而且納粹武裝部隊的服裝設計,也是給人感覺更加威風凜凜。。
造成許多國內許多民眾認為德國軍力最強的原因,第一是對於二戰不了解,第二是國內宣傳誤導,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社會主義國家,因此在整個二戰教科書中,貶低英美,強調了蘇聯的作用,而對於最為強大的美國看,卻被描繪成了投機國家。因此感覺二戰,好像是二戰勝利是依賴全世界眾多落後國家聯合在一起,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這種精神也沒有美國的份),通過巨大的犧牲,終於戰勝了德國,無形中襯托出德國科技和軍力的強大。
其實二戰軍力和技術力量最強大的是美國。二戰盟國勝利的最最決定性力量就是美國,美國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德國實力比起美國差了十萬八千里,美國全球打擊軍力,二戰僅僅各種航母就150艘,擁有全球海上霸權和影響力,另外戰略轟炸機,美國擁有3萬多架,德國這些高端軍力都是一個零。美軍還具有強大的全球投射軍力和充足的後勤保障。還有壓倒性的空中力量。對軸心國整個國家進行全縱深,立體化的打擊。
德國軍隊是區域性軍力,只能依託自己本土2000公里范圍內進行作戰。德國軍隊缺乏高端戰力,德國軍隊即使依託歐洲本土,都不具備完全殲滅一個美軍師的能力,而且德軍軍隊戰力都無法跨越100海峽,而且空中力量始終停留在戰術空軍范疇。
所以德國被英美聯軍將整個戰場建立在自己控制區和本土,戰場的巨大破壞在德國控制區和本土造成。
德國軍力區域性力量,也使得德國缺乏全球影響力和號召力,成為被群毆的對象。國際戰略不是影視武俠虛構小說,華山論劍,在國際現實戰略中,實力越大的國家,越能號令天下組成龐大聯盟,從而彰顯其全球影響力和合法性。
二戰爆發後,重整軍備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在華盛頓號令天下組成了世界范圍的聯盟,並且軍事援助所有盟國,包括蘇聯這種窩在家裡拚死抵抗德國入侵的部隊,並且能夠跨越兩大洋和大洲出擊,同時打擊軸心國三個國家。
Ⅶ 慕尼黑是德國最發達城市嗎 德國首都是哪個城市
是,由於歷史原因,慕尼黑一直就是德國的工業中心。柏林。
德國首都是柏林市。
柏林(Berlin),是德國首都、最大的城市,政治、經濟中心,現有居民約350萬人。
柏林位於德國東北部,四面被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維爾河流經該市。柏林是德國十六個聯邦州之一,和漢堡、不來梅同為德國僅有的三個的城市州。
柏林連續的成為以下國家的首都:普魯士王國(1701年-1870年)、德意志帝國(1871年-1918年)、魏瑪共和國(1919年-1933年)、納粹德國(1933年-1945年)。在20世紀20年代,柏林是世界第三大自治市。
德國首都柏林
柏林(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首都)編輯[bó lín]
柏林(Berlin),是德國首都,也是德國最大的城市,現有居民約340萬人。柏林位於德國東北部,四面被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維爾河流經該市。柏林是德國十六個聯邦州之一,和漢堡、不來梅同為德國僅有的三個的城市州。
柏林連續的成為以下這些國家的首都:普魯洞賀余士王國(1701年-1870年)、德意志帝國(1871年-1918年)、魏瑪共和國(1919年-1933年)、納粹德國(1933年-1945年)。在1920年代,柏林是世界第三大自治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被分割;東柏林成為了東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實上成為了西德在東德的一塊飛地,被柏林牆圍住。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該市重新獲得了全德國首都的地位,駐有147個外國大使館。
柏林無論是從文化、政治、傳媒還是科學上講都稱的上是世界級城市。柏林扮演了一個歐洲大陸上航空與鐵路運輸交通樞紐的角色,同時它也是歐盟內遊客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柏林已經發展成一個全球焦點城市,以崇尚自由生活方式和現代精神的年輕人和藝術家而聞名。
1.柏林
德國首都, 也是德國最大的城市,現有居民約340萬。柏林位於德國東北部,四面被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韋爾河流經該市。柏林扼東西歐交通要沖,北部距離波羅的海、南部距離捷克均不到200公里。柏林位於歐洲的心臟,是東西方的交匯點。城市面積883平方公里,其中公園、森林、湖泊和河流約占城市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整個城市在森林和草地的環抱之中,宛若一個綠色大島。 人口約339萬。
2.慕尼黑
慕尼黑(德文:München)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首府。2006年人口為130萬,是德國南部第一大城,全德國第三大城市(僅次於柏林和漢堡);都會區人口達納滾到270萬。
慕尼黑位於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伊薩爾河畔,是德國主要的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也是歐洲最繁榮的城市之一。慕尼黑同時又保留著原巴伐利亞王國都城的古樸風情,因此被人們稱作「百萬人的村莊」。
3.科隆
德國西部萊茵河畔名城和重工業城市。人口95.3萬(1983),僅次於柏林、漢堡和慕尼黑。公元前38年建為古羅馬要塞。曾是漢薩同盟主要成員。因位居歐洲東西和南北交通要沖,中世紀時經濟已頗發達。
這是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也是一座現代化氣息極強的大都市。市中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商店比比拍洞皆是,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城市。
4.法蘭克福
美因河畔法蘭克福(「法蘭克福」),德國重要工商業、金融和交通中心,黑森州最大城市。位於中部萊茵河的支流美因河下游兩岸。人口61.5萬(1983)。十四至十八世紀為德意志皇帝選舉及加冕處。;德國最大航空站、鐵路樞紐。德意志聯邦銀行(Deutsche Bunde *** ank) 、歐洲央行(歐元發行的銀行)及其他大銀行總行多設於此。工業以化學工業(染料、制葯、化肥、人造纖維、合成橡膠)最為重要,次為電子機械等。德國著名詩人歌德的誕生地。有歌德大學、博物館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遭嚴重破壞,戰後重建為現代化大城市。
5.漢堡
德國北部大城市和港口。在易北河、阿爾斯特河與比勒河匯流處。人口161.78萬(1983)。市內河道縱橫,多橋梁。主要河道的河底有隧道相通。九世紀初,神聖羅馬帝國曾在此建鎮,稱「漢馬堡」。十三世紀後,與北德各港口城市建立自由貿易聯盟——漢薩同盟。港口北距易北河口120餘公里,航道水深13—16米,大型海輪可直達。有300多等航線和世界各主要港口聯絡。貨物吞吐量6,310萬噸(1980)。港區設佔地16.2平方公里的「自由港」,主要經營轉口貿易。易北河口附近的庫克斯港為漢堡的外港。工商企業多與港口(海港兼河港)、外貿相聯絡。主要有電子、造船、石油煉制、冶金、機械、化工、橡膠、食品等工業。德國重要鐵路樞紐和航空站。文化、銀行和保險業發達。設有漢堡大學、藝術、航海等專業院校以及博物館等。1842年大火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先後遭嚴重破壞,戰後重建,並在市北興建新的商業中心。阿爾斯特湖濱地帶集中了全市主要文化設施、旅館、辦公大樓等。
德國北部一座美麗的港口城市,位於不萊梅東北部易北河岸,面積755平方公里,有約170多萬人口,德國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地理座標北緯53度33分、東經10度0分 。
漢堡是世界大港,被譽為"德國通往世界的大門"。世界各地的遠洋輪來德國時,都會在漢堡港停泊。面積755平方公里,人口173萬,其中外國人佔15%,華僑華人萬餘人。漢堡是德國的第二大城,僅次於柏林。在行政上,它是一個州,相當於中國的直轄市。公元八世紀在阿爾斯特河畔(古薩克森語為"漢")距易北河的入河口不遠的地方產生了最初的定居區,公元830年在這里建立了Hammaburg(漢馬堡)。834年,漢堡被「北方使徒」Ansgar主教選為主教座堂所在地。845年,600隻維京戰艦進入易北河摧毀漢堡,當時那裡有500居民。 十二世紀易北河變得更為重要。北歐地區的貿易發展迅速。1189年漢堡從巴巴羅薩皇帝那裡得到特許權,在易北河上徵收關稅,而後成為了"帝國自由市"。1520年代,該市皈依路德會,漢堡接收了從荷蘭和法國來的新教徒難民。那時它在丹麥統治之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一部分,1768年,丹麥承認它是一個帝國自由城市。中世紀時期在北歐產生了一個城市同盟:漢薩同盟。漢堡成為漢薩同盟最重要的北海港口,同時亦是糧食、布匹、毛皮、鯡魚、調味品、木材和金屬的轉運地。漢堡本身則因其最重要出口產品-啤酒而聞名
6.不萊梅
不來梅州位於德國北部威悉河入海口處,該州由兩個城市——不來梅市和不來梅港組成,面積404平方公里,人口68.4萬,是德國最小的聯邦州。
不來梅港是德國第二大港,也是歐洲最大的漁業港之一。作為德國一個外貿中轉站,不來梅港擁有世界上集裝箱水陸轉運裝置。德國的茶葉、咖啡、菸草和棉花都由此進入,並在當地加工上市。因此,不來梅港不僅是一個快速的貨物轉運地,也是當地經濟的發動機,它的州徽就是一把鑰匙——一把「開啟世界的鑰匙」。除了航運和造船業外,不來梅市還擁有汽車、機械製造、電子及剛興起的航空航天工業。
7.斯圖加特
位於德國西南部的巴登-符騰堡州(1100萬人口,36,000平方千米)中部內卡河谷地,靠近黑森林和士瓦本 Jura。不僅是該州的州首府,也是州級管轄區及斯圖加特地區首府和該州的第一大城市。同時也是該州的政治中心: 巴-符州議會,州 *** ,和眾多的州 *** 機關部門均設在這里。十三世紀時為城防要塞,曾是符騰堡新公國的首府。鐵路樞紐,河港,國際航空站。德國南部僅次於慕尼黑的工業城市。有電子、汽車、機械、精密儀器、紡織、食品等工業。世界著名汽車城,賓士汽車公司所在地。也是出版業中心。多高等院校、博物館等。附近有大礦泉,多葡萄園。是重要礦泉水、葡萄酒產地。哲學家黑格爾誕生生此。由於其在經濟、文化和行政方面的重要性,是德國最知名的城市之一。 斯圖加特是德國第六大城市,斯圖加特區域是全國第四大城市聯合體(僅次於魯爾區、萊茵-美因區和柏林)。離斯圖較近的大城市有: 斯圖北面204公里的法蘭克福,和東南面220公里的慕尼黑。市域人口約300萬。
8.杜塞爾多夫
杜塞爾多夫 (德語:Düsseldorf或Duesseldorf,英語:Dusseldorf),位於萊茵河畔,是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的州首府。市區人口有約57萬人, 杜塞爾多夫有魯爾區的「辦公桌」之稱,位於德國魯爾Ruhr重工業區的中心,設在這里的鋼材、鋼管、鋼鐵、機械、化工和玻璃等工業企業享有世界聲譽。德國大公司Thyssen蒂森,Manne *** ann曼內斯曼,Veba費巴,Henkel德國漢高總部設在這里。杜塞爾多夫是德國的時裝之都,也是世界著名的時裝城市。每年舉行大型時裝展覽會和交易會。杜塞爾多夫又是有名的博覽會城市,每年四季都舉辦各種行業的國際大型展覽會。其傳統博覽會場地有11個展廳,展覽面積達10萬多平米。
這里也是歐洲最大的日本人聚居地,多達500多人,市內有許多日資公司。杜塞爾多夫是19世紀德國詩人海因里希·海涅的出生地。
9.紐倫堡
德國東南部城市。佩格尼茨河(Pegnitz)流貫市區。人口47.64萬(1983)。1050年見於記載。扼東部山地出口,曾建有城堡。十五、十六世紀時商業和文化已很發達。十九世紀成為拜恩州重要工業城市。鐵路樞紐。河港。萊茵—美因—多瑙運河自城西流經。工業以冶金、電機、機車、精密和光學儀器等製造業為主,玩具製造和啤酒釀造業發達。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遭破壞。1945年11月20日到1946年10月1日,由美、蘇、英、法四國組成的紐倫堡法庭,曾在此對法西斯德國首要戰犯進行國際審判。
10.漢諾威
德國下薩克森州(Niedersachsen)的首府所在地,北德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位於德國北部,1241年開始建市。面積203平方萬公里,人口51萬。位於北德平原和中德山地的相交處,萊訥河同中部運河交匯處。正處於巴黎到莫斯科、北歐到義大利的十字路口,又瀕臨中德運河,是個水陸輻輳的交通樞紐。
1柏林 德國首都, 也是德國最大的城市,現有居民約340萬。柏林位於德國東北部,四面被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韋爾河流經該市。柏林扼東西歐交通要沖慕尼黑是德國最大城市嗎﹖
慕尼黑不是德國首都。
理由:慕尼黑(München)是德國巴伐利亞州首府,同時也是德國南部的經濟文化中心,是德國僅次於柏林和漢堡的第三大城市,人口135萬左右(2015年資料)。慕尼黑是德國一個很重要的城市,以「啤酒之都」和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慕尼黑陰謀」(1938年)而聞名於世, 但它不是德國的首都 。
德國首都是柏林(Berlin) 。1949年5月,西方三國(美國、英國、法國)佔領區合並,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按照聯邦德國(西德)的《基本法》規定首都設在波恩(Bonn)。 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 統一後的新德國遷都柏林 。
慕尼黑不是德國首都。德國首都是柏林。
慕尼黑: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首府。是德國南部第一大城,全德國第三大城市(僅次於柏林和漢堡)。慕尼黑位於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伊薩爾河畔,是德國主要的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
柏林:是德國首都、最大的城市,政治、經濟中心,現有居民約350萬人。柏林位於德國東北部,四面被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維爾河流經該市。柏林是德國十六個聯邦州之一,和漢堡、不來梅同為德國僅有的三個的城市州。
拜仁慕尼黑是德甲聯賽的一支球隊,不是德國的一個城市。拜仁慕尼黑所在地慕尼黑不是德國第一大城市,而是德國的第三大城市,德國的第一個大城市是首都柏林。
慕尼黑: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首府。慕尼黑分為老城與新城兩部分,總面積達310平方公里。是德國南部第一大城, 是全德國第三大城市(僅次於柏林和漢堡) 。慕尼黑位於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伊薩爾河畔,是德國主要的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慕尼黑同時又保留著原巴伐利亞王國都城的古樸風情,因此被人們稱作「百萬人的村莊」。是生物工程學、軟體及服務業的中心。
柏林:位於德國東北部,是德國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 ,也是德國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經濟中心,有人口約350萬(2016年)。柏林四面被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弗爾河流經該市。柏林是德國十六個聯邦州之一,和漢堡、不來梅同為德國僅有的三個的城市州。
BARLEBEN 在德國北部,附近的比較大的城市,比如萊比錫和漢堡,但都有超過100公里的距離
到德國的話,應該選擇降落在法蘭克福比較合適
慕尼黑在德國南部,比較遠。
Ⅷ 一戰後,不僅僅是自然科學,德國整個學術文化都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
本題答案選B。由「一戰後,不僅僅是自然科學,德國整個學術文化都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並不足以得出「一戰後德國在學術文化方面引領世界」的結論,排除A;文段說的是一戰後「德國似乎要把它在政治和經濟上所失去的,從科學和文化上贏回來」,由此無法得出「德國政府歷來十分重視科技的發展與進步」,排除C;文段沒有表述「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發展相互促進」的文字,D項無中生有,排除;「對於當時內外交困,14年間更迭了多次內閣的政權來說,這樣的繁榮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奇跡
Ⅸ 德國魯爾區能夠走向繁榮的原因
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開始進行調整工業結構與布局,發展第三產業和優化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綜合整治。
魯爾區的變革經歷了一個曲折而漫長的過程,其轉型大致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上世紀60年代。採取的主要措施有:制訂調整產業結構的指導方案,通過提供優惠政策和財政補貼對傳統產業進行清理改造,並投入大量資金來改善當地的交通基礎設施、興建和擴建高校和科研機構、集中整治土地,為下一步的發展奠定基礎。
第二階段為70年代。在繼續加大第一階段改善基礎設施和礦冶工業現代化的同時,重點通過提供經濟和技術方面的援助,逐步在當地發展新興產業,以掌握結構調整的主動權。
第三階段為80年代至今。德國聯邦和各級地方政府充分發揮魯爾區內不同地區的區域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優勢行業,實現產業結構的多樣化。
經過綜合整治,魯爾區經濟結構趨於協調,工業布局趨於合理,經濟由衰落轉向繁榮,改變了重工業區環境污染嚴重的局面,成為環境優美地區。魯爾工業區的振興計劃為全世界的舊工業區改造提供了範本。它的策略不是廢舊立新,而是舊物再利用。通過改變原有建築、設施及場地的功能,既再現了工業區的歷史,又為人們提供了文化、娛樂生活的園地。整個魯爾工業區已變成了一個博物館和休閑區。經過多年的不斷調整與改造,魯爾區早已不是一個衰落的工業區,而恰恰相反正保持繼續發展的勢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也是資源型城市成功改造轉型的經典案例。對老企業的改造先從調整產業結構入手,逐步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
德國魯爾工業區的改造起始於1968年,他們首先從調整產業結構入手,對傳統的老礦區進行清理整頓,對那些生產成本高、機械化水平低、生產效率差的煤礦企業進行關、停、並、轉,並將採煤業集中到盈利多和機械化水平高的大型企業中去,調整產品結構和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對其他大型企業改革也採取了基本穩定的政策,盡量實行漸進的方式。對於大企業的破產相當慎重,以免引起社會震盪。
其次,加大開放力度,努力吸引外來資金和技術,在加快老企業改造的同時,大力扶持新興產業。
產業發展
這樣做至少可以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新興產業(主要是指以電子計算機為首的信息技術產業和以遺傳工程為首的生物技術產業)可以迅速的積累資金,為老工業改造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資金援助;第二可以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此,魯爾工業區所在地的北威斯特法倫州還制定了特殊的政策吸引外來資金。例如:凡是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到北威州來落戶,將給予大型企業投資者28%、小型企業投資者18%的經濟補貼。優惠的政策加上強有力的政策扶持,使得北威州的新興產業有了高速的發展。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北威州從事電子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的企業超過了11萬家,各類電信公司380多家,其中絕大多數位於魯爾工業區內。
社會保障
築起「社會保障」的大堤。
魯爾工業區另一個十分值得關注的經驗是政府為每一個公民都築起了「社會保障」的大堤,使得生活在那裡的居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魯爾工業區由於資源枯竭使得相當一大批工人失業,為了保障失業者能夠安定地生活,德國政府為他們建起了必要的「社會保障」。在這里,完善的保險制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德國保險業的基本險種分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補貼)、以及公職人員退休金和職工病假工資等。在這個福利網中開銷最大的項目是養老金,年支出額達750億歐元左右,占直接支出總額的1/3。支出占第二位的醫療保險,占支出總額的1/5。目前德國國民中大約有88%都處在法定的醫療保險系統之中。占支出份額較大的其他開支項目依次為失業補貼的勞動就業促進措施、公職人員退休金以及職工病假工資等。
再就業機會
實施礦區生態恢復建設與環境保護,為失業職工創造再就業機會。
由於歷史上的原因,魯爾工業區的資源型城市在采礦開發過程中,對城市的地形、地貌、植被和大氣環境的破壞比較嚴重,地質環境破壞誘發的各類問題日漸突出,因此一些礦區的環境修復已成為該
魯爾工業區
地區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首要任務。魯爾工業區在處理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時十分重視礦區的環境修復。把煤炭轉型同國土整治結合起來,列入整個地區發展規劃,並為此專門成立整治部門,負責處理老礦區遺留下來的土地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當一個企業關閉後,他們迅速組織人力物力對關閉後的企業進行科學的環境評估,制定出周密的整改規劃,科學地對環境進行整體改造,以期迅速抹掉老礦區的痕跡,並在企業原址上建設城市居民住宅小區、娛樂中心、栽樹種草等。今日的魯爾已成為環境優美、景色秀麗,吸引外資最主要的地區,同時大量增加了就業。
Ⅹ 德國經濟中心在哪為什麼
法蘭克福。法蘭克福是全球最大金融中心和全球最大經濟中心,是全球最大城市和全球最富城市,法蘭克福是德國首都,因此德國經濟中心是法蘭克福,法蘭克福是德國主要的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法蘭克福是德國南部第一大城市,全德第三大城市。法蘭克福既是歐洲最繁華和現代化的都市之一。德意志聯邦共數攜和國,簡稱「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在創新領域排名第一,東鄰波蘭、薯判伏捷克,南毗奧地利、瑞士,西界荷蘭、比利沖帶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