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納粹德國的mp44是AK47的原形嗎
不是,是蘇聯人自己的創造:
德國的兵器愛好者在餐桌上推杯問盞時,往往會不無自豪地說:「別看卡拉什尼柯夫名聲顯赫,他的設計思想還不是從我們德國StG44突擊步槍上抄過去的嘛!要說牛氣,還應該是StG44的設計師雨果>希買司。」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抄襲之說不可信
上世紀20>30年代,蘇聯與德國保持著非常秘密與緊密的經濟與軍事關系。德國企業不僅支援了蘇聯的工業建設,包括提供機械設備和技術支持等,德國軍官還經常作客蘇軍,參加大型軍事演習,試驗新的技術和重型裝備等所有《凡爾賽條約》中禁止德國國防軍擁有的武器裝備。當然,德國也沒有對蘇維埃隱瞞新研製的武器,如Geco公司研製的7.75>39.5mm中間型彈或短彈、海因里希•福爾默於1935年前後研製的自動卡賓槍的方案等都向蘇聯公開。德國甚至同意將樣機送到莫斯科負責裝備的人民委員會和舒洛沃主管輕、重武器研製與試驗的炮兵部門。蘇聯後來研製的5.45mm短彈與Geco公司的產品也大為相似。兩國的這種親密關系一直延續到1934年二戰爆發前。
二戰後,蘇聯人把希買司強行遣送到伊熱夫斯克兵工廠,在那裡,他參與了 AK47突擊步槍的研製工作。卡拉什尼柯夫當時年僅27歲,並且沒有專門經過槍械設計製造方面的教育,相信在伊熱夫斯克兵工廠與希買司的共事使他受益匪淺。不過,兩位大師的關系諱莫如深。據說,希買司在臨死前對朋友說:「在伊熱夫斯克兵工廠,卡拉什尼柯夫還有點看不起我呢!」當然這只是道聽途說,沒有證據。2000年3月在圖林根市出版的《自由論壇》報在談論一本關於「希買司兄弟1921>1948年在C.G黑內爾的日子」的小冊子時,竟然用了「著名的、臭名昭著的、出自一個蘇爾人之手的卡拉什尼柯夫步槍」這樣一個醒目的大字標題。確實沒有原始文件來證明希買司曾對AK47的研製成功做過貢獻,不過卡拉什尼柯夫談到他的研製成果時並不避諱公開或私下談論有關希買司的設計思想。例如,他1990年第一次出訪美國,與他的傳記作者愛德華•伊澤爾進行數小時的長談中、1997年第一次出訪聯邦德國、 2002年7月到蘇爾為「卡拉什尼柯夫特展」揭幕時,都談到了雨果•希買司。然而,對於AK47 與StG44之間的相似之處,卡拉什尼柯夫只能報以無奈的微笑。他公開地解釋說,人們不可能重新發明車輪,但要想取得新的劃時代的研究成果,就看你有沒有精神上的動力和能不能把其他的發明結合到新的結構中。
卡拉什尼柯夫自己也明白,一個來自阿爾泰山的農夫的兒子,擢升為受人稱頌的蘇聯勞動英雄和將軍,有時會招來反對和妒忌。所以,在俄羅斯,若你有足夠的時間並在合適的場所詢問對卡拉什尼柯夫的看法時,也能聽到一些不太和諧的聲音。
卡拉什尼柯夫的突出貢獻在於AK47,而爭議的焦點也就在於AK47的由來。那麼,StG44與AK47到底有什麼關系呢?這還得從自動卡賓槍思想說起。
自動卡賓槍的問世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重機槍和輕機槍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機會,這一時期,沖鋒槍問世了。而與此同時,作為步兵攜行使用的單發步槍的地位則大為下降。義大利和德國的一些公司在這一時期研製了自動卡賓槍 ( 德文Maschinenkarabiner,縮寫為Mkb) 的前身——沖鋒槍,典型產品即是義大利的維勒•帕洛沙M1915沖鋒槍(詳見本刊2006年第9期上半月版)。
在德國,來自比貝拉赫的海因里希•福爾默(1885>1961)於1935年製造了一支使用「Geco」 中間型槍彈的機關卡賓槍 (Geco是Gustav Genschow &CO AG的縮寫,譯為古斯托夫•根舍-CO股份公司)。這支槍研製出來後,陸軍部里有人拒絕接收。與此同時,一種易於製造的「Poite」槍彈問世,由此決策者更傾向於發射此彈的武器。為此,希買司和黑內爾公司於1938年4月得到了一份研製配用該彈的沖鋒槍(機關卡賓槍)的合同。兩年後,研製出第一支樣槍,後來演變成MP43沖鋒槍和StG44突擊步槍。
關於StG44的出籠過程,《輕兵器》2002年第12期《梅花香自苦寒來——德國StG44突擊步槍出籠紀實》一文做過詳細介紹。
與其他競爭者相比,雨果•希買司的MP43沖鋒槍是第一個成熟的方案,因為全槍採用鋼板沖壓成型技術,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在參加部隊試驗和前線作戰試用的人群中,對該槍的贊譽之聲不絕於耳,紛紛贊其火力猛,容易裝彈,命中率高。但也有人認為與MP40沖鋒槍相比,其射速才450>500發/分,有點低。另外,槍內易臟,環境適應性差;槍托易受潮變形;槍口焰或瞄準裝置不佳。不過,盡管該槍存在一些缺點,但部隊指揮官對其戰術優勢還是信得過的。
而蘇聯紅軍直到1942年末才臨時得到一些新的槍械:在東線Cholm城作戰的「理發師戰斗群」被德軍圍困3個月,最終得以突圍,這也是多虧了德軍扔下的黑內爾Mkb 42自動賓槍和許多新的中間型槍彈。關於1943年7月人民委員會是否作出裝備蘇制新槍彈和卡賓槍(據說其中包括從德軍手裡繳獲的MP43沖鋒槍) 的決定,至今仍是個謎。畢竟當時的蘇聯正處於激烈的戰爭之中,所有的工業部門都在全力以赴地加緊生產,以確保戰爭補給。不少新的武器方案被忽視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1943年蘇聯當局又要求蘇聯裝備工業部門的設計局、彈葯和武器設計師研製新式武器。一種配用新短彈的半自動卡賓槍——SKS適時拋出,提交給了炮兵局進行試驗。新彈彈殼長41mm,彈頭長21.89mm,全彈長55.34mm,初速715m/s,於1944>1945年期間投產。這種彈和後來將彈殼縮短為39mm的 M1943標准彈(全彈長56.1mm,彈頭質量7.92g)的彈道性能明顯優於過於縮短的德國8>33mm槍彈。
盡管SKS半自動卡賓槍在1944年就已經出產,而實際上蘇軍在1949年才正式裝備。
AK47的出籠
卡拉什尼柯夫也於1944年試驗了類似的卡賓槍,但無果而終,其原因是大多數設計師和軍事指揮者還膚淺地想著莫辛-納甘單發步槍,而不像德國人那樣要使用突擊步槍。只有亞力克西•蘇達耶夫「離經叛道」,於1944年前集中精力研製了一種一半像突擊步槍、一半像輕機槍的長管槍械——帶兩腳架、採用弧形彈匣的導氣式武器。1945年進行首次部隊試驗,但士兵感到此槍還是太重。炮兵局下AK47的第一型樣槍,其槍機框和導氣活塞桿固定在一起,可旋轉的快慢機/保險裝置位於槍的右側令繼續研製,使之再輕些,再短些。但是剛剛准備進行時,蘇達耶夫病了,於1946年不幸辭世。
這時,西蒙諾夫也轉向這種新型武器的設計,拿出了一支突擊步槍參加試驗。卡拉什尼柯夫緊隨其後。1946年年中,西蒙諾夫、卡拉什尼柯夫和其他設計師分別拿出自己的樣槍參加對比試驗,但所有樣槍都有缺陷。卡拉什尼柯夫樣槍的缺點是:採用伽蘭德步槍那樣的兩部分構成的槍托和可調的導氣孔;快慢機與保險機構位於槍的右側,不便操作。該槍未通過試驗。
後來,卡拉什尼柯夫在他的回憶錄中毫不隱諱地說,他在研製AK47的過程中,有一大批技術人員和專家給予了他大力支持,其中就有亞歷克斯•蔡特賽夫和弗拉季米亞•迪金,而西蒙諾夫和捷格佳廖夫也提出了有價值的對結構方面的改進意見。當然,還有一位當時的敵人——德國設計師— —也提供了有力幫助,他就是雨果•希買司。蘇聯國內雖然有許多經驗豐富的輕武器設計人才,但是他們沒有掌握鋼板沖壓技術,而德國在這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他們得知,雨果•希買司可以幫助蘇聯得到這項技術。因此,蘇聯軍管當局將這些人從德國強行派往科夫羅夫和伊熱夫斯克兵工廠。而在此時,AK47的研製工作已經接近收尾。後期的樣槍雖與初始試驗型不同,但 1949年批量生產的AK步槍也沒有採用鋼板沖壓工藝生產機匣,而是採用傳統的切削加工法。那麼希買司的貢獻在哪裡呢?這位同卡拉什尼柯夫一樣自學成材的天才於1943>1944年間第一次提出鋼板沖壓的設計思想,而蘇聯人從中深刻認識到了這項技術的重要性,並在此後的設計中加以應用 ——這就是希買司的貢獻。
StG44與AK47 的異同
在外行人眼裡,StG44和AK47這兩種突擊步槍外觀一樣,兩者都採用弧形彈匣,導氣管在槍管上方,瞄具較高。弧形彈匣的曲面是功能的需要,因為中間型槍彈彈殼收口部錐度較大,採用弧形彈匣才不會出現供彈故障。
StG44和AK47都採用擊錘式擊發機構,擊錘由螺旋簧推動。這種螺旋簧在二戰中已在許多軍用武器上應用,如蘇聯PPS43沖鋒槍的設計師蘇達耶夫就已經在其設計的輕機槍上使用。但這兩種槍的安裝方法不同:AK47的發射機構固定在機匣中,扳機護圈裝在機匣底部,握把僅僅作為木製件螺接在機匣上,沒有它也不影響槍的功能;而StG44的發射機構、發射機座、握把是一個組件,用銷釘連接在彈匣槽後部,後面還有一個銷釘,將握把、槍托與敞開的機匣後部相連。
但StG44與AK系列有明顯區別。從機匣的構造上看,卡拉什尼柯夫按照其前輩托卡列夫、什帕金、捷格佳廖夫和蘇達耶夫的設計思想:以機匣為基礎,前接槍管,後接槍托。而StG44的核心件是節套,是由一整塊鋼錠銑制而成,節套前面連接槍管,後面連接機匣。
從動作原理上看,兩者雖說都採用導氣式自動方式,都是利用從槍管里導出的火葯燃氣能量完成開、閉鎖過程,但AK47採用的是槍機回轉式閉鎖方式,而 StG44採用槍機偏移式閉鎖方式。AK47的活塞和槍機框、槍機構成一個部件,活塞在火葯燃氣作用下向後運動,從而使槍機框和槍機向後運動,槍機在後坐的過程中被強制性地回轉開鎖,接著槍機框和槍機一起後退,同時從彈膛里抽出彈殼。而在StG44上,其活塞、活塞桿和槍機框構成一個部件,槍機框和槍機上各有一個鉤,活塞在火葯燃氣的推動下後退,活塞壓迫槍機框向後,槍機框在後坐的過程中兩個鉤扣合在一起,從而使槍機開鎖,完成抽殼和拋殼過程。
總之,我認為STG44 和 AK47 之間有相似,而且AK是學習STG44的思想,不是單純的模仿,所以總把二者相提並論是武斷的,當然這其中有很多是因為我們都哈德而反蘇,但武器無國界,我們還是不要把個人的意識來左右客觀的武器吧
B. AK47都參加過哪些戰役
二戰之後是都有
AK47之所以備受推崇,主要有幾下幾個特點:
1、它是二戰之後第一種大量裝備的突擊步槍。
二戰時期,各國的步槍大部分是單發栓動步槍,打一槍就拉一下大栓。只有美國的M1加蘭德、蘇聯的SVT40是半自動步槍,步兵的火力比較弱。而沖鋒槍的射程又太近,精度也耐慧搏不好,很多沖鋒槍號稱射程200米,實際上有效射程只有50米,只能近距離射擊,而且威力還弱。步兵需要一種能連發射擊,精度射程威力還要超過沖鋒槍的槍械。於是德國發明了STG44,發射一種比步槍子彈縮短的新型子彈,既能像沖鋒槍一樣連發射擊,提高火力,而且重量長度也大大降低了,便於攜帶。受到啟發,卡拉老先生設計了AK47。也是發射一種比較短粗胖的新型子彈,30發彈夾能夠提供炙熱的火力,而且長度重量比傳統的步槍小了很多。裝備蘇聯之後,又被擴展到東歐和亞洲各國。AK47成為二戰後第一種大量裝備的突擊步槍。而當時的美國還是裝備的M14,歐洲普遍使用FAL,這兩種步槍雖然能連發,但是發射的是步槍的標准子彈,後坐力奇大,連發射擊沒有任何意義,還不屬於突擊步槍。
2、AK47操作簡單,結構結實,特別抗造。
經過二戰洗禮後的蘇聯,認為未來的戰爭一旦爆發,仍會是殘酷的大規模戰爭。大規模戰爭就碧缺要消耗大量的武器,部隊需要的應該是一種操作簡單,結實的步槍,而不是需要精心保養,嬌氣的武器。步槍的結實抗造是第一位,精度是第二位。AK47被設計的異常結實,不管是風大雨大,沙塵霧霾,拿起來就突突開火毫不猶豫,這是因為AK47的槍支設計的重量很大,所以帶來了射擊時槍管會發生震昌祥動,從而降低精度的問題。不過蘇聯人認為,大規模戰爭爆發後,全民參戰,就是需要一種可勁造的武器,不要求精度過高。從目前看,還沒有一種武器能像AK47一樣,不管是在炎熱乾燥風沙滿天的中東,還是高溫高濕的南美,還是高寒地區的車臣,AK47一樣都是拿起來就開火,這正是敵後游擊戰士最喜愛的武器。據說,老美在越南的時候,越南老百姓把AK47放在水稻田水裡,等老美過去後,撈起AK47就開火。
3、價格便宜,便於大規模製造。
AK47後來改為沖壓製造,降低了材料消耗,而且工藝簡單,很多小國家小作坊都能生產。便於進行大規模戰爭,如果是M16,那一般的小作坊是無法仿製的。如果沒有AK47這種容易生產的武器,那估計也就沒有這么多戰爭,不過反過來說,老美也更加橫行霸道了。
價格便宜量也足,結實耐用又禁造。這就是一種適用於大規模生產,大規模消耗的全民戰爭武器,再沒有比AK47更適合的武器了。就像生活中的老乾媽、大寶、諾基亞板機一樣,雖然沒有什麼高科技,沒有什麼特殊的優點,但是非常的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