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國為何在二戰走向滅亡
根本原因:1929-1933的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給予德國嚴重打擊,納粹分子希特勒趁機大肆宣傳種族主義,認為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世間的一切都應該由日耳曼民族支配,在物質生活十分困難的經濟危機時代,希特勒此舉自然贏得了人心,隨後被擁戴為國家元首,掌握政權,這也就決定了希特勒政府的實質是依靠對外侵略擴張,掠奪殖民地和海外巨大的財富,滿足國內人民的需要,轉移人民的視線,以應付這場大危機,這種掠奪式戰爭是永無止境的,永遠不被滿足的,就像是個無底洞,吸住了德國,所以德國必須一直堅持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作戰,戰線越拉越長,反彈越來越大,這就註定了德國必定敗亡的命運。
主要原因:德國在沒有徹底將北歐和西歐國家特別是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擊敗的情況下對蘇聯宣戰,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囧境。二戰爆發前,希特勒害怕戰事挑起,斯大林會參戰對德國不利,於是蘇德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當德國閃擊波蘭時,蘇聯坐視不理,對德國大大有利,所以德國橫掃歐洲,荷蘭,比利時等一大批歐洲國家(除了瑞典)相繼戰敗投降,歐洲大陸的霸主法國也很快被擊敗,國破家亡,可是這種輕而易舉的戰果是在蘇聯這個擁有廣袤土地和眾多人口以及強大軍事的國家的作壁上觀下取得的,希特勒沒認識這點,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昏聵的認為天下就要是德國的了,於是貿然對蘇宣戰,抽調大批歐洲戰場的精銳部隊進入蘇聯境內,從此德國陷入了兩線作戰,在西歐戰場上,法國戴高爾將軍領導法國殘餘力量繼續抗擊德國,丘吉爾為首的英國發動猛烈攻勢,其他淪陷區的反抗越來越大,德軍的戰略優勢不復存在,在蘇聯戰場上,盡管強悍的德軍初期取得了勝利,但很快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被蘇聯擊敗,蘇聯戰場的形式向蘇方逆轉,此後蘇聯轉入攻勢,德國節節敗退。兩線作戰是德國戰敗的主要原因
備註:二戰後德國沒有滅亡,只是被刮分了,蘇聯的佔領區建立了民主德國,加入了華約軍事集團,美英法佔領區建立了聯邦德國,加入了北約軍事集團,二戰後聯邦德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後來東歐劇變,民主德國並入聯邦德國,實現了兩德的統一。
『貳』 德國為什麼會在二戰中失敗
希特勒最大問題在於以種族主義觀念去指導戰爭,什麼雅利安民族最聰明,要團結之類的騙騙國內老百姓就算了,非要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去指導戰爭。就好比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才明白,一直以為跟西方不過是意識形態矛盾,放棄社會主義聯盟就可以投入西方大家庭環抱。而等閹割掉自己後才發現實際上是國家利益和地緣政治的矛盾(補充這一句是給現在的腦殘小白的)。
而攪屎棍也只剩下攪屎這個技能,二戰後還試圖一邊到美國發表鐵幕演說,另一邊把羅羅的噴氣式發動機技能等敏感技術向蘇聯出口,妄圖攪屎漁翁得利,結果呢?雖然是在冷戰,但在蘇伊士運河危機這歐洲最後一次試圖爭奪世界地位事件中,反而是美蘇合作,把日不落帝國的最後遺產吃抹乾凈。
贏得戰爭,輸掉帝國。愚蠢的攪屎攪上癮的英國人實際上是二戰最大輸家,你說希特勒郁悶不郁悶?
第二:低估了俄羅斯人。希特勒以種族論來劃分,把斯拉夫人劃入垃圾行列,打心裡就看不起蘇聯。蘇芬冬季戰爭打的很爛,又在評價中下拉一個層次。巴巴羅薩開始之後,蘇軍一潰千里,又再次拉下個檔次。
正是在這種心理作用下,蘇德戰爭初期,德軍在手握如此大優勢下,開始昏招不斷。開戰後沒有及時總動員?打一群垃圾要什麼總動員?過冬物資准備不足?士兵們要回家過聖誕呢?進攻沒有側重點?一而再、再而三的分兵?反正一路框起來平A就能贏了。
然而俄羅斯人就是這樣,往往越是在逼入絕境的情況下,越能爆發出旺盛的戰鬥力。在冰天雪地中,多少人喝完伏特加後,在《神聖的戰爭》的背景音樂中,喊著烏拉,義無反顧地沖出戰壕,走上不歸之路。
而斯大林也無愧去「鋼鐵男」的稱號,即使在莫斯科保衛戰這種幾乎最後關頭情況下,手裡還捏著預備隊方面軍和1-2個坦克集團軍。蘇軍雖然不斷被打敗,但始終有救火部隊去彌補填補缺口,替換部隊。從而能夠維持住一條較為完整的防線,沒有跟法國、波蘭、南斯拉夫一樣防線徹底崩潰,部隊徹底被打亂。
『叄』 德國納粹為什麼會失敗
納粹的失敗可以說是必然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經濟:納粹德國當時雖然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但是深陷經濟危機當中,再加上德國在一戰後所有海外殖民地全部被瓜分,缺乏海外的原材料與兵源補給,打持久戰有先天不足(對照大英帝國源源不斷的海外資源補給),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參戰後使盟軍實力極大增強,奠定了勝利的基礎;盟友日本和義大利經濟落後,只能欺負一下亞洲小國和非洲土著。
政治:納粹的狂熱與極端在經濟危機的特殊時期頗有鼓噪效應,但隨著戰爭的推移,納粹主義越來越不得人心,同時與美蘇中三個經濟最強,地盤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開戰,結果可想而知。
軍事:納粹德國在沒有解決英國的情況下貿然進攻蘇聯,被生生拖垮;日本更為短視,珍珠港事件把美國拖進戰場。
地理位置:德國地處西歐中部,極容易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事實上,一戰德國就是敗於兩線作戰,二戰在盟軍開辟第二戰場以後敗局就已經不可逆轉。
領導核心:納粹德國的元首希特勒的指揮能力是有問題的,甚至其精神上也可能有問題,一個外行指揮戰爭,結果不難預料(敦刻爾克放走英法聯軍,貿然對蘇開戰);日本軍人內閣雖然在戰爭期間更為高效,但缺乏文官的內閣戰略更為偏激,最終在瘋狂中走向滅亡。
如果還有不清楚,我會再次詳解
『肆』 德國1923年為什麼會出現嚴重的通脹
德國1923年出現嚴重的通脹實屬人禍,這是沒有任何限制而增加貨幣實際數量的政治決策蓄意而為的結果。
1922年年底,德國被指控未能按時支付賠款。為索要賠款,1923年1月初,法國和比利時軍隊侵佔了魯爾區——德國的工業重地。總理威廉·古諾(Wilhelm Kuno)領導下的德國政府呼籲魯爾區的工人們拒絕侵略者的所有要求,並承諾德國將會支付他們工資。
德意志銀行以債務貨幣化的方式大肆印鈔,以維持政府的流動性,彌補稅收的短缺並支付工資、社會轉移支付以及補貼。
從1923年5月起,紙馬克的數量開始失控。它從4月的8.61萬億猛增至5月的17.34萬億,8月更增至669.703萬億,1923年11月紙馬克的數量達到400X1018。批發價格飆升到天文數字的水平,從1919年底到1923年11月增長了1183%。
1918年一戰結束時,原本能買5000億個雞蛋的錢,五年後卻只能買一個雞蛋。1923年11月,一個月的時間,美元兌紙馬克的價格已增長了8912%。紙馬克實際上已如同廢紙。
(4)德國為什麼陷入危機擴展閱讀
德國惡性通貨膨脹里吸取的教訓:
第一個教訓:哪怕是一個政治上獨立的中央銀行也不能提供可靠的保障以防止紙幣的毀滅。早在1922年,德意志銀行已在政治上獨立;實際上德意志銀行代表盟軍,為盟軍提供服務,作為暫時延期支付賠款的交換。但德意志銀行委員會仍決定實行高通脹。既然德國不得不日益依賴德意志銀行的信貸以維持經濟狀況,德意志銀行委員會決定在這種「事關存亡的政治危機」(existential political crisis)時提供無限量的貨幣。
第二個教訓,法幣不能正常運轉。亞爾馬•沙赫特(Hjalmar Schacht)在他的1953年傳記里提到:「只有當國家或中央銀行承諾,紙幣任何時候都能兌換成黃金時,才能夠使用紙幣。保證在任何時候紙幣都能兌換成黃金,這必須成為所有紙幣發行者的竭誠努力。」沙赫特的言論隱藏著一個重要的經濟學認識:沒有黃金支持的紙幣是政治上的貨幣,因此它是自由市場體系中的破壞因素。
『伍』 20年代德國的通貨膨脹很嚴重,最嚴重的時候出現了什麼現象
人類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三次通貨膨脹,而其中最為嚴重的一次則是1923年德國爆發的經濟危機。這次的危機讓德國處於一個相當危險的狀況,物價瘋漲,人們的工作機會不斷減少,政府信譽受損嚴重。
三、解決的辦法德國政府應對通脹也採取了系列的措施,在國際上與協約國重新談判,減持戰爭賠款。當然,德國國內也進一步縮緊收支,增加結稅收來控制經濟平衡。1924年,德國發行新馬克取代舊馬克,通過多種手段德國政府結束了國內的通脹問題,然而德國政府的第三個策略卻導致了當時的中產階級們的不滿,這次的通脹事件導致人們對政府的信任度一降再降,也為後來的德國走向納粹主義“埋”了惡果。
『陸』 德國是怎樣崛起和衰落的
二戰時,作為法西斯的德國可以說是被炸得滿目蒼夷。整個人都充滿了垃圾,有人說清理柏林的垃圾至少需要20年。不過二戰結束之後,德國用了短短的十幾年時間迅速成為全世界第二大資本主義國家。那為何德國能夠如此迅速崛起呢,德國是如何崛起的呢?
第一、政府清除了國內法西斯主義的分子
首先德國政府推動歐洲統一建設,緩解法國的矛盾,並建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徹底打通整個歐洲,而且德國對於科技和教育,大力的投入並制定一系列的經濟政策。
『柒』 二戰德國戰敗原因
德國失敗的原因很多了,有細節也有大的方面。總的來說急功近利,戰線太長。二戰初期德國幾乎是打下整個歐洲,法國淪陷,戴高樂將軍流亡,英國苦苦支撐早已沒有當年的日不落帝國的氣勢。德國整整感覺力不從心是從進攻蘇聯開始,其實蘇聯剛開始時及其不願意捲入戰爭的,當時的蘇聯和德國日本都有所謂的和平協議。日本佔領中國東三省,德國佔領捷克蘇聯都沒有站出來,美國更是只想發一筆戰爭財。所以德國執行巴巴羅莎計劃是個很大膽很冒險的行為,我覺得德國的這個決定是非常正確的。
所以這要說到另外一個問題,軸心國內部也並不是那麼牢不可破,如果當初日本和德國一起聯合進攻蘇聯,蘇聯兩線作戰斷然沒有勝利的可能。但是日本有自己的小九九,他要建立自己的大東亞共榮圈,他不想日後德國來參與自己的亞洲事務,所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對蘇的戰爭是希特勒過於自信,沒有為可能帶來的阻撓做好充分的准備,雖然前期取得巨大成功。但隨著冬天的到來,德國的末日也就到來了。隨著蘇聯參戰,美國參戰,整個軸心國的形式開始逆轉,他們面對的不僅僅是盟軍的軍隊,還有億萬反抗侵略的人名群眾。
其實戰場形勢是瞬息萬變的,我們可以想想,如果30萬英法聯軍沒能從敦刻爾克越過英吉利海峽,而在那裡被殲滅(你可以查一查相關歷史,希特勒命令軍隊停止追擊3天,讓英法聯軍可以撤退)。如果德國不入侵蘇聯,也就不會有蘇美英三國聯盟,德國也不會在東線損失如此多的人員與裝備,如果把東線戰場的1094個師調至西線,或是義大利和北非。當然了,歷史是不容假設的,我們只能去客觀的審視它
拋開正義與邪惡這些唯心的說法,我覺得德國的失敗是一個必然。我們從初中到高中對世界史上的很多東西的評價是很客觀的,希特勒和日本軍國主義的上台是因為什麼。首先德國是一戰的戰敗國,1933年開始,資本主義國家爆發了大規模的經濟危機,經濟危機導致了政治危機。對外戰爭成為轉嫁危機的有效手段,就如現在的美國。這樣的對外侵略不同於領土擴張,對很多因素都沒有全盤考慮,對佔領地的管理,從一開始到最後德國都在進行著一個大躍進似得戰爭。隨著被侵略地的反抗和正面戰場遙相呼應的時候,勝利就不會再屬於德國了。
上面全是自己打的,一點拙見,噴子留情
『捌』 二戰之前德日兩國經濟危機為什麼特別嚴重
我用最簡單的語言告訴你根本原因:德國因為一戰戰敗、日本因為底子薄基礎差。綜合原因:世界性的經濟大蕭條影響,誰也不用想避免,各個國家沒有嚴重和特別嚴重之分。
另外,提你個意見,按照通常歷史術語來講:二戰前夕這一時間段指的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至1939年9月1日閃擊波蘭。
此時的德國經濟已經步步登高,經濟實力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那時候沒有危機的現象發生,並且德國干涉了西班牙內戰,吞並了奧地利,挺進了萊茵蘭。等等吧,這些足以表明,他的實力已經恢復,如果他依然窮的叮當響,根本沒法用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來武裝擴張的。建議你參考下1933年當時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時制定的復甦經濟的計劃。
日本則於1931年為了擺脫經濟危機,大力發展軍工產業和造船業,加緊對殖民地的剝削,隨即就對中國東北發動了入侵,此時日本的經濟也逐步復甦。
舉個例子你就知道了:比如聯合艦隊也增添了不少重型航空母艦,關東軍軍官開始配發肉類罐頭(以前基本上是咸魚就米飯)。所以說,你說的危機應該是指的1929年——1933年的全球經濟大蕭條時期。希望你能明白和理解,畢竟治學是嚴謹的。
『玖』 德國二戰為什麼會戰敗
主要原因:
1、德國的短板天下皆知:絕不能兩線作戰(一戰的教訓已經足夠深刻了)。希特勒和他的將軍們深諳此道,為避免兩線接敵,從一開戰就全力猛攻英法,企圖在與蘇俄動手前先解決西線,但他們的努力沒能成功,只能在西線轉攻為守,靜候盟軍登陸。
2、海軍沒有做好准備,開戰後德國海軍既沒有能取得制海權,也沒能切斷英國的運輸線,導致1944年6月盟軍從英國出發攻打諾曼底,德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兩線作戰變成了現實。
3、日本襲擊美國並拖著德國與美國開戰,這等於是替德國樹了個大敵,大大加速了德國的敗亡。
4、對蘇作戰時過於自信,准備不充分,如果先拿下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區(另外兩路德軍負責牽制住紅軍主力),再調頭攻擊莫斯科,或者先力攻莫斯科,迫使斯大林同志簽下城下之盟,再北上攻打列寧格勒與芬蘭連成一體,東方戰場就算大局已定!
5、派隆美爾去非洲支援義大利也是敗筆,北非之戰對德國意義不大,卻使大量物資和軍隊填到了非洲這個無底洞中,實在是得不償失。
以上幾條主要是從戰略上來分析德國的敗因,其實技術上和物資上的短板也是導致失敗的原因之一,比如原子彈研發的滯後,人少國小,缺乏戰略縱深,石油,橡膠,有色金屬等戰略物資匱乏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德國納粹的敗亡。
『拾』 2020年德國經濟危機爆發原因
經濟危機,從貨幣角度來說,可以分為兩種: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膨脹,就是發行貨幣超過市場流通必要的限度,造成貨幣多餘商品,貨幣貶值,物價上漲 膨脹本來屬於一種正常經濟現象,也是經濟發展的一個手段,但是如果控制不好,會導致過度膨脹,進而引發經濟危機 緊縮,正好相反,發行貨幣不足,商品流通受到限制,物價下跌 這種情況,在1929~1933年,世界金融危機的美國是最典型的,貨幣不足,老百姓沒有錢,買不了任何商品,資本家生產過剩產品卻無法銷售。 經濟危機,主要還是商品供求關系協調不當導致的,不能片面說膨脹還是緊縮 另外,經濟危機,還包括人為干預,最典型的是東南亞金融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