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如何打敗蘇德

德國如何打敗蘇德

發布時間:2022-02-14 12:26:08

㈠ 德國為什麼打不過蘇聯

一、德國並非敗給了蘇聯,而是敗給了盟國。二戰並非蘇德的戰爭,而是德國為首軸心國和英美蘇中等幾十個盟國的較量。作為軸心國的老大,德國一個國家硬扛美國、英國、蘇聯三大世界頂級強國的圍攻,幾乎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世界。美國出錢出武器,英國出礦出資源,蘇聯出兵出人力,三打一還花了四年才把德國打趴下,德國之強大可見一斑。

二戰中,雖然蘇聯頂著德國大部分陸軍,但德國真正輸在了英美的戰略轟炸和海量的資源供給,英美的轟炸摧毀了德國70%以上的工業產能和礦場,英美牽制了德國40%的陸軍、60%的空軍、100%的海軍。蘇聯能扛住德國也離不開美英的支援,沒有美英的武器和物資,蘇聯連1942年的冬天都撐不過。

二、蘇聯擁有龐大的戰略縱深,遼闊的國土面積讓德國的閃電戰效果大打折扣。漫長的戰線和泥濘的道路造成德國後勤補給困難,遼闊的國土讓德國不得不分兵駐守分散了戰斗兵員。蘇聯利用國土縱深將德國拖入了戰爭的泥潭。

事實上,想打贏蘇聯這樣的龐然大物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從歐洲、亞洲、中亞、西亞全線作戰,讓蘇聯首尾不能相顧,日本沒有參加對蘇作戰是一個遺憾。

三、蘇聯擁有強大的工業和有效的動員體制。作為歐洲第一工業國,蘇聯強大的工業是蘇聯能扛住德國進攻的重要因素,而蘇聯的集權體制又將蘇聯的人力資源優勢全部壓榨出來,喝伏特加的俄國人本就彪悍,加上機槍的逼迫,個個悍不畏死,連女人都上了戰場,德國想贏蘇聯真不容易。

四、蘇聯惡劣的天氣和糟糕的地形。蘇聯的嚴寒和泥濘的道路可以說是德軍最大的敵人。由於義大利拖了後腿,致使德國進攻蘇聯推遲了一個月,直接導致德國遭遇了蘇聯的嚴寒,嚴寒使得德軍後勤跟不上、傷亡慘重、戰鬥力銳減,最終輸掉了莫斯科戰爭,讓蘇聯獲得了喘息之機。

五、德國低估了蘇聯,德國又出現了戰略失誤。由於德國低估了蘇聯的抵抗能力和抵抗決心,也沒有料到美國的插足,所以非常草率的就進攻了蘇聯。1942年德國和蘇聯打的白熱化時,德國仍然在實行悠閑的八小時工作制,有的軍人還在休假,直到兩年後才進行了戰爭的總動員。假如德國開始就出全力,蘇聯恐怕會被一波推。

此外,德國屢屢出現戰略失誤,特別是德國的三線作戰,把德國坑慘了。此外,德國的盟友不給力,總給德國幫倒忙也是德國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㈡ 法西斯的滅亡主要是在蘇德戰場上吧 而當時德國跟蘇聯的實力相比到底如何德國實施巴巴羅薩計劃以閃電

二十世紀30年代,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德國法西斯政權迅速崛起,而英法美等西方國家採取的綏靖政策則更加助長了法西斯德國的氣勢。而此時的蘇聯,最高領袖約瑟夫·斯大林為實現自己的利益和德國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該條約中包括了「秘密附屬議定書」,劃分兩國在波蘭、波羅的海三國、芬蘭以及東歐其他國家的勢力范圍。
1939年9月納粹德國與蘇聯聯合發動的波蘭戰役之後,納粹德國的軍隊在1940年就很快就佔領了中歐、西歐大陸、北歐和巴爾干半島,1941年6月初,德國控制了歐洲包括法國、波蘭西部、荷蘭、挪威等16個國家的人力、物力資源。而這時的全世界,只有英國在獨自和法西斯德國作戰。而此時,蘇聯在1939年9月蘇德瓜分波蘭之後從波蘭得到了它51%的領土,從羅馬尼亞拿走了南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從芬蘭它拿走了卡累利阿、薩拉、里巴奇半島等領土,在遠東它與日本帝國分贓,獲得了外蒙古。
1930年代末的蘇聯,經過十餘年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工業產值已經躍居歐洲第一,但是生產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則遠不如德意志帝國。另外,蘇全國也剛從瘋狂的肅反大清洗運動中慢慢恢復正常的秩序。在德軍橫掃歐洲之時,斯大林看到如此強大的德意志必然會威脅到蘇聯的國家安全,便開始著手採取防範德國的系列措施:將蘇聯的重工業和軍工工業有計劃地遷移到烏拉爾山以東;對德意志帝國和談,避免刺激德意志帝國;穩住東方的日本,於1941年4月和日本簽署《蘇日中立條約》;建立「東方戰線」,增加戰略縱深等等。
在蘇聯的系列准備措施中,建立東方戰線是最具爭議的,在建立東方戰線的進程中,蘇聯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條款佔領了約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將芬蘭、羅馬尼亞等國迅速地推向自己的對立面,還遭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譴責。且事實上東方戰線在戰爭中起到的作用也極其有限。
德國方面,西線戰事的順利進行,只有英國憑借海洋的優勢在拚死抵抗(海獅計劃),讓希特勒感到有機會騰出手來對付東邊的大國蘇聯了,而德國的情報機構對蘇聯的大大低估的錯誤判斷,也讓希特勒認為蘇聯是非常容易對付的國家,便開始著手制定入侵蘇聯的計劃,計劃代號:「巴巴羅薩作戰」。
巴巴羅薩計劃是集中大量兵力(300萬德軍),以「閃電戰」從三個方向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佔領蘇聯首都莫斯科、蘇聯第二和第三大城市列寧格勒和基輔等,把蘇聯紅軍的主力消滅在蘇聯西部地區,爾後向蘇聯腹地長驅直入,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線,並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從而擊敗蘇聯。
巴巴羅薩計劃出台半年後,蘇聯還渾然不覺,1941年5月1日,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式紀念國際勞動節,雖然英國等國和蘇聯間諜多次向斯大林匯報,德國將在1941年夏進攻蘇聯,但斯大林認為,英國和德國的戰爭見分曉之前,德國還沒有能力進犯蘇聯。他甚至懷疑,這是英國間諜為了將蘇聯拉入對德作戰的陷阱而捏造的。
但是,斯大林的判斷錯了,一場有史以來最為慘烈的戰爭在1941年6月22日正式打響。
另外,據俄羅斯學者鮑里斯·瓦季莫維奇·索科洛夫(Борис Вадимович Соколов)出版的《二戰秘密檔案》(俄語版於2001年出版,中文翻譯版於2005年出版)(«Разведка. Тайны Втор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 (2001))一書中披露,斯大林還曾有一個進攻德國的「大雷雨計劃」(Операция "Гроза"),該計劃還比巴巴羅薩計劃更早出台,只是由於蘇聯的戰爭准備還沒有達到進攻的要求而被德國的巴巴羅薩計劃先行一步。可見斯大林對德國的進攻計劃是完全沒有防備的。

㈢ 二戰蘇德雙方實力對比,為什麼德軍無法戰勝蘇聯

德國作為一個工業化強國,整個海上貿易資源,被英美海上力量封鎖。
一個工業化強國,遭受了英美戰略空中力量400萬架次的出擊,其中轟炸144萬架次,其中至少50座主要城市成了一片廢墟,工業,能源,科研系統都遭到了輪番打擊,而且德國空中力量最後被徹底擊垮了。
德國還要面對抵禦英美全球軍力的海上入侵。
以上這些對於德國來說意味著什麼?德國生死存亡在於西線,而不是東線。德軍的海上力量和空中力量,這兩大高端力量在西線被毀滅了。德國作為一個工業化強國基礎,遭到了英美戰略打擊力量的重創
蘇聯藉助自己國土環境和氣候,外加英美軍事援助,抵禦消耗德軍,同時,英美全球軍力在綜合立體化的全方位的打擊德國,包括德國本土核心,也不間斷的遭受打擊。

㈣ 德國為什麼要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使自己陷入兩線作戰呢

這是希特勒最大的失誤,對蘇作戰他重復了德國前輩們的錯誤,即兩線作戰。即便德國強大到可以征服歐洲,但德國永遠不能同時對東西兩個方向發動戰爭。希特勒在征服法國後的狂妄,在對英作戰的乏力之後,他終於將新的目標對准了蘇聯。並不是說,德國對蘇作戰就沒有取勝的機會,只是作為一位統帥,本身應該有堅定的信心和堅強的信念,可希特勒沒有。在1940年海獅計劃之前,德軍打得非常好,唯一的敗筆就是希特勒在敦克爾刻的優柔寡斷,使曼施坦因的西歐作戰計劃至少30%的勝利化為烏有。
1940年海獅計劃本身就有問題,它的根本思想在於使用空軍征服英國,而不是考慮如何發揮德軍最強大的軍種——陸軍的力量。雖然計劃考慮到德國海軍力量較弱的實際情況,但決不能作為計劃執行糟糕透頂的結果的解釋,相反,海獅計劃損失的兩千架飛機,特別是損失的優秀飛行員,已為巴巴薩羅計劃的失敗埋下了伏筆。其實,希特勒在敦克爾刻應該繼續發揚德軍兇猛的進攻,將三十萬英軍消滅殆盡,然後做出選擇,要麼拼盡全力將英國消滅(包括登陸作戰),要麼就此罷手,將矛頭指向巴爾干半島,然後積蓄力量,為1941年的巴巴薩羅計劃做准備。如果德軍能將三十萬遠征軍消滅,英國也就元氣大傷,即便德軍海軍力量薄弱,但只要戰術運用得當,登陸至少有七成把握,而絕不能採用海獅計劃那樣用空軍拼消耗的打法。解決英國之後,征服巴爾干,再積蓄力量,以不變應萬變,對於德國應該是最佳選擇。
拿破崙東進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西葡作戰的失利,將二十五萬法軍精銳喪失在西班牙的人民戰爭中,倘若法軍不劍指西南歐,集全力進攻俄國,或許結局要好得多。同樣,希特勒在征服西歐後如果不是在1940年海獅計劃中徒糜空軍力量,而是休整力量,准備1941年的全力東進,進攻莫斯科的勝算至少可加兩成。但希特勒偏偏要打打英國,再打打蘇聯,以拿破崙如日中天的斜形戰術仍敗於兩線作戰,可想而知,冥冥之中,希特勒的敗局其實在空軍對英國狂轟亂炸之時就已註定。
希特勒在戰爭中所犯的第四個錯誤是1942年在烏克蘭的分兵,如果集南方集團軍群的全部力量,本可以攻下斯大林格勒,但希特勒偏偏讓曼施坦因去了克里米亞半島,雖然成就了一代名帥,但對德國全局利益卻帶來了巨大的傷害。精銳的第六集團軍全軍覆滅,造成南部戰線空虛,無論從實力還是精神,對德軍的打擊都勝於莫斯科會戰。
希特勒在戰爭中所犯的第五個錯誤是將寶貴的陸軍資源白白消耗在北非,試想讓沙漠之狐馳騁在烏克蘭平原上,戰爭又將是另一番場面。
希特勒在戰爭中表現出的對優秀的國防軍將領不信任,頻頻換將,將寶貴的軍事資源一味地補充黨衛軍,而不是全力打造表現極其優秀的國防軍,也是戰爭失利的一個重要原因。
客觀地說,戰爭中德國軍隊表現極其優秀,勝於任何國家的軍隊。與蘇軍相比,德軍有著優良的參謀指揮系統,訓練有素的部隊,而蘇軍經歷了37-38年的大清洗,相當一部分經歷了一戰和保衛蘇維埃政權的優秀指揮員被清洗,1941、1942年相當多的戰役已經證明,缺乏具備良好素養的指揮人員,僅靠政工人員、督戰隊只能無辜地造成更大的傷亡。如果不是戰爭中迅速成長的優秀將領和蘇聯強大的工農業潛力,二戰歷史就要重寫了。
可戰爭的天平最終傾向了蘇聯,在希特勒所犯的五個錯誤當中,最致命的錯誤是第三個,即兩線作戰,如果連北非計算在內,將是三線作戰,希特勒自身沒有拿破崙的超凡才具,又一意孤行,僅憑優秀的軍官和士兵,結局只能是失敗。

㈤ 《二戰蘇德雙方實力對比,為什麼德軍無法戰勝蘇聯

蘇聯有廣闊的戰略縱深,強大的國防工業。二戰中後期蘇聯軍工廠搬到亞洲地區後,德國轟炸機根本無法夠得著!

㈥ 二戰里的蘇德之戰為何以德國失敗告終德國很強大也很囂張啊

德國兵力遠不如蘇聯 加上列寧格勒 斯大林格勒 莫斯科都沒打下 其實這個困難時候就應該撤退或者和談

㈦ 如果 二戰蘇德開戰初期時蘇聯被德國擊敗,戰局會怎麼

那顆腎不好說
畢竟蘇聯高加索的是有,廣闊的國土,烏克蘭的糧食,還有上億人口都便宜了德國。
而且,德國勢力一下到了太平洋。
更是讓德國少損失600萬以上絕對主。
那英國還能堅持下去么?美國還有能力開辟第二戰場么?北非盟軍估計早就被趕下大號了。
那時候,估計中國就真的成了盟軍主力來用了,不然也沒辦法,沒有其他可用的力量了吧,印度?還是算了。
不過最終結果估計德國還是要失敗的,畢竟美國的實力,那不是蓋的,估計中國還能因禍得福,真的。

㈧ 如何正確看待二戰中蘇德戰場德軍戰敗的原因

德軍戰敗主要是因為低估了蘇軍的戰鬥力,德國為「巴巴羅薩」計劃(即入侵蘇聯的計劃)准備了300萬的士兵,三千多輛坦克和兩千七百架飛機,但形勢依舊十分嚴峻:蘇軍在東部戰線駐扎的軍隊遠遠超過德軍,而且蘇聯在遠東地區還擁有著一支人數眾多的預備隊,這樣算來,一個德軍士兵平均要單挑好幾個蘇聯士兵;蘇聯人的KV坦克和T-34坦克戰鬥力都遠比德軍的坦克要強,這種情形直到德軍研發出「虎」式和「豹」式坦克後才有所改變。
不過,德軍在前期打得還是很不錯的,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攻陷了基輔,拿下了明斯克,擒獲了成千上萬的蘇軍士兵。德軍在1941年冬天已經打到莫斯科郊區了,可是天氣打敗了德國人,原本他們准備三個月滅亡蘇聯,各部隊根本就沒有準備過冬的厚軍服,前線的德軍士兵叫苦不迭。蘇軍此時卻在斯大林的鼓動下舉行了悲壯的莫斯科閱兵,受閱部隊直接開赴前線,極大的鼓舞了蘇聯軍民的戰斗決心。最後,盡管德軍先鋒部隊已經能夠瞭望到克里姆林宮的尖塔房頂,但蘇軍把德軍徹底逐出了莫斯科。
之後,最有歷史意義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打響,這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蘇軍以強大的毅力包圍並擊潰了保盧斯的第六集團軍,這一仗,德軍損失七十多萬人,而蘇軍雖然損失了上百萬人,但這對於蘇軍來說就像身上沒了一根毛,對德軍來說就像身上掉了一塊肉。
還有一次德軍的失敗戰役,那就是庫爾斯克會戰。庫爾斯克會戰是近代史上最大的坦克大決戰,但德軍因為進攻的一再推遲,給了蘇軍增強防禦的機會。結果,德軍賠進了大量士兵的性命,還失去了數以百計的坦克,蘇聯雖然損失更為慘重,但是這對於他們來說依然微不足道。
在經歷了這幾次戰役後,德軍開始轉為防守,但擋不住蘇軍洪水般的進攻,最終,德軍戰敗了。

㈨ 一萬字詳解《二戰蘇德雙方實力對比,為什麼德軍無法戰勝蘇聯

  1. 戰前東線兵力對比:

    德國:190個師550萬人,其中19個坦克師,14個摩托化師,他們裝備有坦克4300輛,火炮42000門,作戰飛機4980架。

    蘇聯:80個師540萬人,其中有60個坦克師和摩托化師,他們裝備有坦克24000輛,火炮3.75萬門,作戰飛機7000架。

    不得不承認這個實力對比有很大的水分,當時蘇聯存在大量的過時裝備,如T-26坦克等早已不能適應二戰局勢的武器,而德國的裝備大多十分先進,導致了前期蘇聯的慘敗,但也側面促進了多種新式裝備的開發。

  2. 後備兵力對比:

    德國:少於700萬。

    蘇聯:3000萬以上。

    後備力量在戰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也就是為什麼蘇聯及時前期慘敗後仍有實力發動反攻。加之蘇聯外交上的勝利,日本未進攻蘇聯遠東一帶,使得蘇聯的已將大量擅長冬季作戰的部隊撤回,確保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迫使德國有閃電戰轉為持久戰。

  3. 國際支援方面:

    德國:除歐洲各盟國提供人力外無增援。

    蘇聯:得到同盟軍大量裝備:

    飛機18865架:美國援助15,481架,英國提供3384架。總共援助18,865架飛機,其中作戰飛機大約有17,000架。

    坦克1.3萬多輛:美國提供了7057輛,英國和加拿大援助了5480輛。另外,也是最關鍵的西方提供了極其先進的光學瞄準器具及火炮技術,使蘇聯坦克的質量上了一個台階。特別是在蘇德戰爭初期,數天內蘇軍就損失了數千輛坦克,英美及時地向蘇聯提供了1000多輛坦克。其中英國750輛,美國180輛。這些坦克直接參加了莫斯科保衛戰。

    大炮:15000門 ,其中美國援助了7944門紅軍最缺乏的高射炮。

    另外英美等西方國家還向蘇聯提供了許多其他作戰物資:據不完全統計包括42萬多輛卡車和吉普車和11,075節車廂, 8700多輛拖拉機,4.7億多發子彈和炮彈,1981輛機車和35萬多台機床,汽車輪胎高達3,606,000件。35,800台無線電設備、1196部雷達和329部聲吶。

    還有不計其數的軍裝軍靴禦寒裝備,僅英、美根據莫斯科議定書就給蘇聯運送了150萬雙軍靴,10500噸制靴皮革。各種戰略物資,鋼鐵稀有金屬也源源不斷的輸往蘇聯。包括87,600噸銅。

    為了確保蘇聯不戰敗,盟軍通過北冰洋航線和太平洋航線,組織了PQ(1-18),JW等多支運輸隊不斷支援物資,並不斷加強護航手段,保證了戰爭的勝利。

  4. 物資供應方面:

    德國:主要依靠海上供應即被佔領區供應,自身資源較少。

    蘇聯:擁有大量資源,得到同盟國支援。

    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德國的進攻趨勢:資源。這也就是德國進攻高加索等地的原因,而幾次行動的失敗也註定了德國的失敗:國內沒有足以支撐戰斗的資源,而隨著佔領區面積逐漸縮小,資源也越來越少。反觀蘇聯,除卻自身資源充分,還得到海上補充,實力逐漸增強。

  5. 總結:蘇德戰場側面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進程:同盟國前期被動挨打,但隨著自身軍力不斷提高先後轉入反攻,而軸心國戰爭的目的就是奪取資源,其自身性質決定了其難以進行持久戰,失敗實際上只是時間問題。

㈩ 蘇聯如何反敗為勝擊敗德軍

二戰中,蘇德戰爭是二戰時期規模和傷亡最大的一場硬對硬的戰役,1941年德國閃擊蘇聯,標志著蘇德戰爭正事爆發,在蘇聯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德國投入了500多萬人,蘇聯更是損失了上百萬士兵。盡管在戰爭爆發初期,由於准備不足,蘇聯被揍得措手不及沒有還手之力,但經過努力在後期一下子扭轉了戰略態勢,二戰時期,在沒有援助下的蘇聯,是怎麼反敗為勝把德軍趕出去的?

1943年7月12日清晨6時30分,德國空軍開始對蘇軍防線的轟炸。8時30分,德軍和蘇軍幾乎是同時發動了攻勢,兩軍迎頭撞擊在小村莊普羅霍洛夫卡郊外的原野上。坦克大戰是在河流和鐵路路基之間一塊狹長的地域上展開的。當初德國的閃電戰術十分可怕,德軍靠著出其不意的機動性獲得了不錯的戰鬥成果。蘇聯對於閃電戰的來襲也是手足無措,在毫無防備之下,蘇軍的部隊慘遭德軍大面積屠殺。原本有著雄厚空軍實力的蘇軍,在德軍的閃電戰的進攻下根本沒發揮出作用,近千架軍用戰斗機還沒有發出憤怒的咆哮就已經葬身於連綿的炮火中。

在蘇德戰場當中,德國士兵因為嚴寒天氣而導致的傷亡,早已經超過戰損,這就是得德軍之前的優勢漸漸的消失。摒棄了閃擊戰的德軍被蘇聯活活的拖死在莫斯科郊外,也自此拉開了德國失敗的序幕。要知道當時德國因為缺乏石油,導致後期好多噴氣式飛機無法大編隊起飛,這樣越打越處於劣勢,最終慘遭失敗!

閱讀全文

與德國如何打敗蘇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