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怎麼看德國釣魚拿著尺子量

怎麼看德國釣魚拿著尺子量

發布時間:2023-04-09 19:49:31

㈠ 當你在德國街頭教育不認識的孩子........

為何兩次世界大戰都由德國而起,而後德國經濟依然能引領歐洲,德國人依然在全球受到普遍尊重?

答案就在德國的兒童教育。

1

教育是整個 社會 的責任,每個公民都有義務

最近,很多家長都在看一篇文章《沒有人會告訴你,你的孩子沒禮貌》,文中說到:前幾天參加了一個婚宴,婚宴的桌上有一個孩子,那孩子很沒有禮貌,把轉盤轉得忽悠忽悠的。一席下來,家長沒有阻止自己的孩子,大家因為不熟悉也沒有阻止。但是在家長帶孩子去上廁所的時候,所有人都說:「這孩子真沒禮貌!」

在中國,沒有誰會告訴你,你家孩子沒有禮貌,但是所有人都會討厭你的孩子。——我們把這種「不說」當成了一種禮貌。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一個讓我沉思的故事……

有一次,我跟一個德國朋友出去,路過郊區的一條小河,看到一個小孩在釣魚,旁邊卻放著兩根釣竿,指耐德國朋友不高興地走過去,問道:「怎麼有兩根釣竿?」(德國規定釣魚一個人只能用一根釣竿)

小孩回答說:「跟同學一起來的,他上洗手間了。」(果然不一會,上洗手間的孩子回來了)

德國朋友繼續問道:「有執照嗎?」(德國規定釣魚要有執照的)兩個小孩趕緊掏出執照:「有呢,你看。」

「帶尺子了嗎?」德國朋友又問道。(德國規定釣魚要有尺子,釣上來的魚不到規定的尺寸要放回去)「帶了帶了。」兩個孩又連忙掏出尺子來。

「哦。」於是德國朋友就走開了。

一旁的我很奇怪,不知道朋友為什麼要管那麼多,「那兩個是你家親戚的孩子?」「不是。」

「你朋友的孩子?」「也不是。我不認識他們。」

「什麼?不認識?怎麼可能呢?那人家幹嘛要聽你管教?」

「教育是整個 社會 的責任,孩子是德國的未來,我們每個德國人都有責任隨時隨地進行教育。」德國朋友淡淡地說著。

我沉思良久,想到一個景象:走在中國的大街上,你敢大聲地喝斥那些不認識的孩子,教他們怎樣做嗎?

我一直思考著這樣的問題:德國 社會 何以文明?通過了解和體驗德國的教育,我們似乎找到了部分答案。

2

德國教師門檻高、收入高

據說,普法戰爭結束之後,普魯士大獲全勝,普魯士元帥毛奇說,德意志的勝利早就在小學教師的講台上決定了!

在德國,中小學教師的職業有非常不錯的收入。據政府的相關統計,德國政府支付給中小學教師的工資為人均國民收入的2倍多。

放眼整個世界,德國中小學教師的收入高於除瑞士以外的其他工業化國家而高居全球第二。在職業屬性上,德國的中小學教師屬於國家的公務人員,受不解僱的保護,無失業之虞,而且每年還有兩個很長的假期。

這么好的收入待遇,使得德國中小學教師任職資格的門檻也隨之提高。你若想成為一名中小學教師,至少要過三道「關口」。

首先,你得拿到大學本科或者更高的學歷。

其次,你得一本正經地接受心理學、教育學的專業訓練,參加權威機構組織的相關考試並取得合格成績。

最後,你必須參加國家組織的教師資格考試並取得合格成績。

這三關都不是輕而易舉能闖過去的。

而德國的制度設置又基本杜絕了「走後門」的陋習,單純的德國人要想成為中小學教師,競爭和篩選十分激烈,只有那些真正熱愛教育而又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成為教師。而一旦實現當教師的夢想時,年齡已在30歲上下了。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小學教師職業備受尊重,基礎教育界人才薈萃。

3

德國禁止學前教育?

網路上經常看到的「德國禁止學前教育」這種說法。德國的孩子並不是在上學前天天就是玩,而德國人對「學」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孩子們也會學一些東西,他們的書包不比我們的小。

比如幼兒園時,老唯芹春師會教孩子們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如何遵守交通規則,在公共場合不可大聲說話,甚至是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等遵守 社會 秩序的教育。

而如果孩子對某類學科,比如音樂、藝術或 體育 感興趣,他們是有權利在一些學校或機構進行學習的,甚至有些是免費的。

在德國有一本有關兒童教育的書十分流行,叫《Struwwelpeter》,以很多荒誕詼諧的故事,來告訴孩子們什麼是首轎對的,什麼是錯的。他們最注重孩子的性格、品德培養,習慣養成。

4

德國孩子長大後養成的好習慣

看書

德國人經常手裡拿著一本書,在地鐵上,玩手機的人少,看書的人多。在德國如果你留心就能看到各種大小的書店,而書店裡永遠都有不少的讀者。紙質的書籍在這個電子 社會 當中,似乎在德國仍然流行。德國人有91%在過去一年中至少讀過一本書,23%年閱讀量在9到18本之間;25%年閱讀量超過18本。

2、禮貌和謙讓

禮貌和謙讓其實是一種寬廣的心態。有一次在德國高速上遇到事故,兩排車並為一道,因為有急事,一個在我左方的車主動放慢讓我先過。如果你在人多的時候坐地鐵,你也會發現,站在門口的人會主動先下車,讓後面需要下車的人下車後再重新上車。

3、准時

大多數德國人都能遵守規定好的時間,這里說的准時並不單單指德國人,還指德國的公共交通,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每輛地鐵、公交車都能按照時刻表的時間准時到達車站。

4、注重家庭

與注重工作相比,德國人更注重家庭,他們會在下班後回家與家庭團聚,很少因為應酬而不回家,在節假日更是會把時間花在自己家庭身上。

5、記事本

幾乎每一個准時的德國人都會有一本記事本,這個記事本不一定是要與工作相關,但一定與自己的生活相關,比如記錄重要的事情或預約時間。

6、遵守交通規則

德國人十分遵守交通規則(不是全部,當然也有闖紅燈的行人),尤其是司機,因為這關乎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在德國開車基本都會打開日間行車燈,而他們在變道時不僅要看後視鏡,還要扭頭去看盲點區是否有車(考駕照時必學的)。

7、注重環保

德國人很少亂扔垃圾,因為他們知道環境的重要性,即便身在外國,他們也多數如此。我和一個德國人在中國爬山,由於沒找到垃圾箱,這個德國人拿著自己的冰糕棍一路走下山,找到了一個垃圾桶後才扔掉。

8、契約精神

在我們看來很多德國人非常死板,甚至是不會變通,但這是因為文化和從小養成的一種「契約精神」造成的,他們不輕易做出承諾,但承諾過的事情一定會做到。有了保證,才有了德國品牌質量的承諾。

9、愛國

德國人很少嘴上去說自己多愛自己的國家,甚至經常諷刺自己國家不合理的地方。但從他們堅持使用自己國家生產的產品不難看出他們的愛國精神,當然也是他們對自己產品的信心。如果遇到國際球賽,那麼你肯定能夠感受他們強烈的愛國情懷。

10、尊重生命

當遇到特殊車輛時(拉著警報的警車、救火車、救護車等),民用車會主動靠邊相讓。

11、公共道德

如果你留心,你會發現大多數時候德國的公共場所(除了球賽期間)十分的安靜,幾乎大家都是竊竊私語的狀態,很少有大聲喧嘩的。(除了球迷和醉鬼)

12、同情心

多數德國人會主動幫助弱者、殘疾人或老人。老人摔倒這種事也會在德國發生,但一定會有人上來幫忙,而且不只一個。當遇到殘疾人時,也會有人主動上前幫忙。

在很多人看來,德國戰後之所以能崛起,與他們「嚴謹」「勤奮」的民族性格密不可分。而人們通常認為,德國這種高素質的民族性格,則得益於對教育的重視。

正如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說的那樣:

「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於它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它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於它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取決於它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於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教育在任何一個國度從來不是孤立產生和發生的。

通過德國,你也許能看到一點點不同。通過一個點,慢慢連成線、構成面、形成體。

㈡ 在某寶看到一款釣線,說什麼是德國進口原絲,再看拉力值1.0號竟然有4.1公斤,這款線可信嗎

首先可以肯定是假的,不可信。
分析一下原因,尼龍線1.0線一般拉力在2.7公斤左右,4.1公斤拉力是1.5號的。德國的釣魚技術和國內差遠了,公認最好的尼龍原絲是小日本的,雖然我也不願意承認。
所以呢,你看的這款線,要不然是漲號,要不然就是虛標拉力值。

㈢ 德國人釣魚技術,看他是怎麼釣魚的

在德國野釣只屬於部分人的運動喜好,垂釣者帶著平和的心態,他們對釣上的魚的要求並不高,因為釣到魚並非他們真正的目的所在,是一種喜好「釣勝於魚」。

㈣ 德國的強盛 從小學講台上就決定了

德國小學(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穩健的德國率先走出泥潭,一枝獨秀,2010年的GDP增長率,是七大工業強國中的第一。區區8,300多萬人口的德國,竟然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詳報導:德國製造到底強在哪?)有位華人女士在《智慧生活小微刊》分享德國之所以強盛的原因,部分是從小學就抓緊了!

釣魚故事的省思

在華人的社會,通常不會去告訴別人「你家孩子沒有禮貌」——我們把這種「不說」當成了一種禮貌,不過所有人都會討厭他的孩子。

我曾經跟一個德國朋友出去,路過郊區的一條小河,見到一個小孩在釣魚,旁邊卻放著兩根釣竿,而德國朋友不高興地走過去,問道:「怎麼有兩根釣竿?」(因為德國規定釣魚一個人只能用一根釣竿。)

釣魚示意(圖片來源:Fishing/Max Pixel/公有領域CC0)

小孩回復說:「跟同學一起來的,他上洗手間了。」(不一會,果然上洗手間的孩子回來了。)

德國朋友繼續問道:「有執照嗎?」(德國規定釣魚也要有執照的。)

兩個小孩趕緊掏出執照後說:「有呢,你看。」

「帶尺子了嗎?」德國朋友又問道(因為德國規定釣魚要有尺子,釣上來的魚若不到規定的尺寸要放回去。)

「帶了帶了。」兩個孩又連忙掏出尺子來。

「哦。」於是德國朋友就走開了。

我感覺很奇怪,不知道朋友為什麼要管這么多,

「那兩個是你家親戚的孩子?」

「不是。」

「你朋友的孩子?」

「也不是。我不認識他們。」

「什麼?不認識?怎麼可能呢?那人家幹嘛要聽你管教?」

「教育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孩子是德國的未來,我們每個德國人都有責任隨時隨地進行教育。」

我沉思良久,想到了一個景象:走在中國的大街上,你敢去大聲地喝斥那些不認識的孩子,並教他們怎樣做嗎?

德國對教育的重視

在德國期間,我一直思考著這樣的問題:德國的社會何以文明?德國人在全球為何受到普遍的尊重?通過了解跟體驗德國的教育,我們似乎找到了部分答案。很多人發現,德國戰後之所以能崛起,和他們「勤奮」、「嚴謹」的民族性格密不可分。而人們通常認為,高素質的民族性格得益於對教育的重視。

據說,普法戰爭結束之後,普魯士大獲全勝,元帥毛奇說:「德意志的勝利早就在小學教師的講台上決定了!」

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也說過:「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於她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她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於她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取決於她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於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馬丁・路德・金(圖片來源:Martin Luther King Jr St Paul Campus UMN/Minnesota Historical Society/Wikipedia/CC BY-SA 2.0)

中小學教師的工資高、門檻高

在德國,中小學教師有非常不錯的收入。據德國政府的相關統計,政府支付給中小學教師的工資是人均國民收入的2倍多。

德國中學教師的人均年稅前收入超過45,000歐元(約摺合人民幣360,849元或台幣1,644,750元),相當於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職員的人均年稅前收入,跟其它一些行業相比,屬於名副其實的「中高收入階層」。

當然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教師的收入也有差異,但不會很大,至多為30%左右,因為德國的社會最不能容忍的是不公正,這種價值取向已經滲入他們的血脈,積淀成為一種民族文化。

若放眼整個世界,德國中小學教師的收入超過其它工業化國家而高居第二(僅次於瑞士)。在職業屬性上,德國的中小學教師是屬於國家的公務人員,受不解僱的保護,並無失業之虞,而且每年還有兩個很長的假期。

不過這么好的收入待遇,也提高了德國中小學教師任職資格的門檻。在中國,大學本科生、碩士生或博士生都可直接到中小學應聘任教。然而在德國,情況要復雜得多,你若想成為一位中小學教師,至少要過三道「關口」。

德國教師教學中(圖片來源:First graders of the Interamerican University Elementary School in San German/U.S.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Southeast Region/Wikimedia/CC BY-SA 2.0)

德國的學前教育

德國的孩子並不是在上學前天天傻不啦嘰地玩,而德國人對「學」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孩子們也會學一些東西,他們的書包不會比我們的小。

比如幼兒園時:老師會教導孩子們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如何遵守交通規則、在公共場合不可大聲講話,甚至是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等遵守社會秩序方面的教育。而如果孩子對某類學科,比如藝術、音樂或體育感興趣,他們是有權利在一些學校或者機構進行學習的,甚至有些是免費的。

在德國十分流行一本有關兒童教育的書,叫Struwwelpeter蓬頭彼得,它用很多荒誕詼諧的故事,來告訴孩子們什麼事是對的,什麼事是錯的。他們最注重孩子的性格、品德培養,許多好習慣也是因為從小家庭教育的結果,比如以下這些:

1.自理能力:如睡眠、飲食、排泄安排、自理能力訓練。

2.規則意識:自己盛入盤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必須先吃完飯菜,方能吃零食。

3.愛心:許多家庭會在家中養小動物、如小貓、小狗,讓孩子親自照料小動物的過程中,體會貼心入微地照顧弱小生命。

4.堅強:孩子摔倒之後,只要不是很嚴重,父母不會立即去幫忙,而是讓他們學會自己站起來。

5.禮貌:德國父母在尋求孩子幫忙時會說聲bitte(請),之後會說聲danke(謝謝)。

6.尊重:告訴孩子要尊重別人的隱私。很多德國父母不會在未經過孩子同意時去翻閱孩子的東西。

7.理財:德國父母會非常嚴格地控制零用錢數量,會讓孩子做些簡單的家務來獲得零用錢,避免不勞而獲。

8.承擔後果:有位德國母親對自己總是起晚的兒子講:「很遺憾,我不能開車送你去學校。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選擇是放棄早餐,還是遲到。」

9.承擔責任:有嚴厲的德國家庭,若孩子忘了把臟衣服放進洗衣袋,他還得繼續穿著臟衣服。

10.誠信:德國家長會以身作則,並經常會告知孩子要遵守約定,不能輕易誓言,曾答應過的事情,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

11.自信:德國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自信培養,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家長均會給與更多的鼓勵和贊賞,因為他們明白孩子從小的自信來源是父母。他們也絕不會以成績的好壞去否認孩子在其它方面的優秀。

12.合作:在德國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會有意的去幫孩子們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因為在德國有一句話叫做:「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

閱讀全文

與怎麼看德國釣魚拿著尺子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