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現代德國學前教育為什麼顯得落後

現代德國學前教育為什麼顯得落後

發布時間:2023-04-11 06:22:35

㈠ 德國憲法為什麼禁止學前教育(轉載)

本文轉自朋友的微信,出處不詳,其中的道理值得思考!
德國憲法禁止學前教育。
徳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占總數的一半。通過國家介入,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碟,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像空間。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一、不該過度開發孩子智力
原以為在德國只有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後來才發現上小學的孩子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
來自科隆的桑德拉寫到:「今年我兒子7歲,我向學校老師提出,能否額外教他一些東西,因為他5-6歲的時候就自己在家學會了基本的閱讀、書寫和簡單的數學計算。
老師表示反對並說:您應該讓您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一個星期後我再次去見老師,並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證書,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師用一種奇怪的眼光看著我,似乎我像來自外星的人一樣。
老師進而解釋,孩子智力被過度開發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必須給孩子的大腦留下想像空間。過多的知識會使孩子的大腦變成了計算機的硬碟,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腦就慢慢地變成了儲存器,不會主動思考了。
盡管如此,我對德國禁止學前教育的做法還是不太理解。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專門請教了德國的教育人士,他們讓我找《基本法》來看看。
翻開聯邦德國《基本法》(即憲法),我大吃一驚。其中第七條第六款明確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Vorschule)。
我還是不明白德國憲法為何這樣規定,只好再請教有關的教育專家。他們告訴我,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因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應該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
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只有三個方面:
1、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
2、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製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
3、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
原以為只有德國才有如此奇怪的規定。後來查了一下歐洲有關國家的情況才發現,他們對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異。
例如匈牙利立法規定:嚴格禁止教授幼兒園期間的孩子學習寫作、閱讀、計算等。
二、學前教育破壞想像力
與歐洲相反,中國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已經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基本上都學完了。
人們有理由擔心,歐洲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已經輸給了中國的孩子。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
歐洲人普遍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
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扎實,但他們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
暫且拋開中西教育優劣的爭議和評判,讓我們來關注德國教育的成果:
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將近總數的一半。

㈡ 德國的學前教育是如何發展的

基督教傳統,關於基督教的新教改革運動,什麼馬丁派啦,加爾文派啦,有很多爭議。盡管如此,德國學前教育確實根植於濃厚的基督教文化之上,愛上帝啦,博愛啦,那是剛剛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到德國教育,對於中世紀基督教原罪說的抵制,這種兒童觀給教育帶來革命性的變革。

思辨哲學傳統,眾所周知的是德國人的嚴謹,德國的哲學家,在德國的教育哲困纖學中嚴謹的思辨傳統影響著全世界,在普通教育領域,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是現代教育的開端枝尺賀。表現在教育學中的一個經典案例就是,當年可以被柯尼斯堡居民當時鍾的康德老先生看了盧梭的教育著作《愛彌兒》後竟然忘記散步時間,可見德國人對猛派兒童哲學的態度。

㈢ 德國真實的學前教育情況是怎樣的

在德國,幼兒園不屬於國家的學校體制,而屬於青少年福利救濟事業。主要由教會、福利聯合會、鄉鎮負責舉辦幼兒園,也有企業和協會辦的幼兒園。德國幼兒園的教育內容主要是社會教育,旨在培養兒童既對自己負責又能合群的個性。 德國幼兒園不是義務教育,幼兒自願入學,因此要收費。但是,不同家庭所交費用是不一樣的,即孩子的父母根據收入情況向幼兒園交費。這就有效地解決了貧窮家庭兒童的入園問題。 德國幼兒園的數量很多。2002年,德國人口8253.7萬,幼兒園27830所,平均2966個居民就有1所幼兒園。但在德國西11州(前西德)幼兒園的規模較小,平均每園不到 80個兒童。這主要是因為德國西部出生率極低,很多家長自認為家庭教育更好,因此較少送孩子入園。而在德國東部,由於歷史原因,平均每園有642名兒童,與我國相似。 在我國,對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的要求基本相同。在德國,則有所不同。小學老師要求在大學學習6學期以上,而幼兒園老師則必須在專門的學校培養。這類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2年。德國幼兒園老師都屬於雇員性質。2002年底,德國幼兒園的雇員共374170 人,其中女性359811人,佔96.16%;男性14359人,佔3.84%。從年齡看,20--30歲段的最多,有12.3萬人,其次是30--40歲的,有11.7萬,40--50歲的有9.6萬人,20歲以下和50--60 歲的均不到 2萬人,符合幼兒教師在性別和年齡上的常規分布。 德國的幼兒園招收3--6歲的兒童。年滿6歲但心理發展還不適合上小學的孩子則上附屬於小學的學校幼兒園。而年齡不滿6歲但其心智發展已經適合上小學的兒童則進入小學開設的學前班。總的來看,德國兒童在學前班和學校幼兒園就學的並不多。2002年,全德國學前班有兒童1.92萬人,學校幼兒園有3.56萬人,二者共5.48萬,僅佔小學在校生的 0.56%。此外,還有專門為殘疾兒童舉辦的特殊幼兒園、專門在上學前和放學後照顧幼兒的日托中心,以及專門在放學後照顧學齡兒童的校外照顧中心。 德國幼兒園雖不是義務教育,但是政府出資卻不少。2002年,政府撥款44億歐元給幼兒園(不含學前班和學校幼兒園等)。僅此一項,就佔德國當年GDP的0.2%。教會等非政府團體撥款更多。2002年,私立款項估計不會低於74億歐元。二者相加,德國幼兒園獲得的經費起碼就有 118億歐元。雖然只有約250萬的在園幼兒,德國幼兒園的生均經費達到了每年4720歐元,約合人民幣4.7萬元。可見,政府和民間資本的投入是非常可觀的,也反映了德國政府和民眾對幼教事業的高度關注和重視。

㈣ 德國真實的學前教育情況是怎樣的

產生這個疑問源自近年來,對國內教育的不滿,以及把國外教育尤其是德國教育捧上神壇的疑問。其實就是在問德國的學前教育真有那麼好嗎?

如果不改變觀念,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教育,換怎樣的形式也改變不了教育的結果。而我們要學習和參考國外教育的重點也是他們的觀念是否更好,更先進,教育模式和形式都只是借鑒的一個很小的方面。在相對完善的理念下,教育方法可以根據國情以及孩子的特點,參照其他已有模式建立。但沒有比較好的觀念時,再好的方法和模式都會走樣,會徒有其表。

㈤ 各國學前教育發展中存在哪些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哪些

你這問題也太大了,是題目還是你要了解知識啊

一、當前幼兒情感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家長對情感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不足

近年來,雖然幼兒教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社會上仍有相當一部分人對幼兒教育存在錯誤的理解和認識,特別在很多中小城市,家長仍舊過多的注重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早早的把孩子橘搏送到各種輔導班,對孩子進行著知識的灌輸,以為自己的孩子在學前就能認幾千個字,能算加減法,英語說得朗朗上口就是聰明有為的表現。如果與這些家長溝通一下便不難發覺,家長都有一套自以為頗有道理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父母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上不了好中學、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怕別人都學,自己的孩子不學就落後;怕社會競爭激烈,孩子長大後沒有立足之地等等。望子成龍乃人之常情,我們也都可以理解,但是以孩子認多少字、會算多少加減法、會多少英語單詞為榮耀的做法我們卻著實不能認同。幼兒教育應該適當,應該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這樣把超出孩子接受能力的知識強加給他們,剝奪他們快樂的童年,真的就能塑造一個我們想要的人才嗎?

2、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超前教育現象嚴重存在

不可置否,我國幼兒情感教育方面的理論研究已取得豐碩成果,但是,幼兒園在情感教育的具體開展上仍然存在很多壓力和問題,最主要的,便是幼兒園為迎合家長口味或進行市場炒作,隨意進行的珠心算、早期識字及雙語等違背幼兒發展規律的教育活動。如今走在大街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帶有「雙語」、「藝指伍辯術」、「實驗」等字樣的幼兒園招牌,彷彿見證了當前幼兒園的高水平辦學和超前的質量意識。然而,如果我們能蹲下來問一問那裡的孩子:「你快樂嗎?」得出的結果往往令我們心痛。這些幼兒園的超前教育,也許能教會孩子唱歌、跳舞、畫畫,也許能使孩子們學會不少知識和技能,但他們卻無法給孩子們良好的習慣、感知美的眼睛、充滿愛的心靈以及快樂的心態。已有調查顯示,接受過「超前教育」的幼兒因為在入小學前就掌握了小學的知識,造成他們對小學的重復學習不感興趣,上課時老師講的課根本聽不進去,常常開小差、做小動作。這些不良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一旦形成,對其以後的學習和將來的發展肯定會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學前教育首先注重的應該是孩子全面和諧的發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發展其社會適應力。當前這些幼兒園忽視孩子情感、社會性以及長遠發展的做法,肯定是得不償失的。

3、幼兒園開展情感教育的效果參差不齊

對於負責任的幼兒園來說,對幼兒的情感教育始終是實施貫徹的教育理念,但教育的效果卻是參差不齊,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肯定有幼兒年齡小、認知有限、不容易理解接受的因素,但更多的應該是教師自身的差距。強調情感教育,必然要提高對教師素質的要求唯缺,因為教師的素質是影響幼兒情感發展的直接因素。幼兒的情感不僅脆弱,而且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本身必須有積極健康的情感,並且懂得實施情感教育的方法,然而目前教師的狀況卻不能令人滿意。

曾有研究對部分幼兒園的教師作了這樣一次專項調查,要求教師對實例進行分析。提供的實例是:某幼兒園小班的一位家長向帶班教師反映說,孩子在幼兒園吃飯(午餐)沒吃飽。教師聽到反映後不高興,便在以後進餐時故意給這個孩子盛超過其飯量的飯菜,並要求孩子必須吃完,請分析這位教師的行為。調查結果一致認為這位教師的行為是錯誤的,在說明其錯誤時包含有這樣幾種觀點:①使幼兒消化不良,影響幼兒身體健康;②影響情緒,使幼兒對教師或幼兒園產生逆反心理;③產生不良社會效果,影響幼兒園聲譽;④影響教師的自身形象和發展前途等。上述不良後果提出的人數順序是:①③②④。從強調早期情感教育這一高度出發,這個分析排列的順序是欠妥的,它反映了目前教師在加強情感教育這一問題上存在的差距。首先是教師缺乏情感教育意識。由於教師沒有把情感教育提到應有的高度給予重視,因而在對實例中教師錯誤行為的分析時,便更多看重對生理上的直接影響,而忽略了錯誤行為給幼兒情感上造成的傷害。其次是缺乏實施情感教育的方法。不了解早期情感教育的特點,因而忽略了日常生活活動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最後還反映出教師本身情感素質較差。實例中的孩子由吃不飽到吃不了這是一種明顯的變化,如果說前者是教師無意的,那麼後者則是教師存心的,這是職業道德所不允許的。而這一點在調查分析中沒有反映出來。在實際觀察中,我們身邊也可以發現有實例中類似的情況。例如家長反映孩子在幼兒園不常喝水,於是在個別教師中就會出現給孩子倒滿一大杯水,「讓你喝個夠」的現象,結果是孩子受委屈。上述問題既反映在調查中,也反映在實際工作中,這樣肯定不利於幼兒園情感教育的實施,即使勉強在開展,效果也可想而知。

㈥ 學前教育為什麼處於弱勢地位

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經濟、政治因素使然。首先,導致學前教育城鄉不公平的根本原因是在我國現存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以及由此帶來的以中央為主、忽視地方和以城市為主、忽視鄉村的二元劃分,導致城鄉經濟發展極不平衡,農村經濟發展長期滯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學前教育發展水平。由於收入的差距再加上自然條件的限制,使農村學前教育的辦學條件與師資力始終處於落後的地位,教育水平、毛人園率和學前教育普及率也遠遠低於城市的同級同期水平。其次,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也是影響毛入園率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在一些城市化水平不高的省份,教育更接近私人產品,為學生家庭財產狀況對教育的影響較大,只有那些能支付教育費用的家庭才能構成教育需求。廣大中兩部欠發達農村地區,由於無錢支付一般性甚至基本的幼兒園收費,使大量的農村適齡幼兒無法擁有接受學前教育的機會。在城鄉二元結構的嚴格限制下,我國城鄉學前教育的差別日益懸殊,城鄉幼兒在受教育之初就擁有不同的發展機會,處於不同發展起點,弱者更弱,強者更強,這又在一定程度上鞏固和維持了城鄉二元結構,使得城鄉經濟、文化發展的差距越來越大,這對處於弱勢地位的農村幼兒極不公平。

2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是導致城鄉學前教育過程不公平的重要原因

長期以來,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平等導致農村學前教育在財力、物力和人力上的嚴重匱乏是導致城鄉學前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首先,在資源配置方面,長期以來,我國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總量嚴重不足。在公共教育經費中,十餘年來一直只有1.3左右被用於學前教育。盡管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茄禪教育,提出了「科教興國」的戰略思想,但實際上依然擺脫不了「窮國辦大教育」的國情,而在有限的學前教育經費中,政府將原本就稀缺的教育資源側重地向城市和東部地區傾斜投放,而貧困落後的農村、西部地區則得不到足夠的教育資源,這樣的配置導致了「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怪現象,教育資源配置不均問題非常突出。其次,在發展學前教育上,我國採取的是地方負責的原則,政府投入學前教育的資金主要來自縣、鄉、村等基層地方收入,省級和中央的財政負擔則相對偏少。各地地方政府將非常有限的學前教育公共財政撥款主要集中在少數市級、縣級城鎮公辦幼兒園,這些幼兒園原本條件就很好,再加上每年有政府的投入,幼兒園的發展進入了良性循環的狀態。與此相反,廣大鄉鎮和村級幼兒園多為集體投資,教育經費主要靠收費解決,缺少穩定的經費來源。由於資金缺乏致使農村幼兒園教育設備陳舊落後、活動場地不足、衛生保健設施匱乏,甚至一些貧網地區沒有資金興辦幼兒園。更為不公平的是,有些附屬於中心小學的幼兒園甚至成為了小學的「校辦廠」,幼兒同的收費大部分被用來補貼小學教師的福利,從而使農村幼兒園的發展舉步維艱。再次,由於長期以緩喚來我國幼兒教師待遇低、編制問題難以解決、與中小學教師不能享有同等地位等已經成為普遍存在的問題。發達地區比欠發達地區擁有更多優勢吸引學前教育師資力量。特別是廣大農擾納凱村幼兒教師,長期以來沒有明確的教師身份,不能享受教師的待遇,工資、醫療與保險等社會保障和培訓等一系列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嚴重地影響了農村幼兒教師的穩定與質量提高。一些幼兒園迫於生存壓力,為降低成本,壓縮教師編制、降低教師工資,甚至辭退合格教師而低薪聘用缺乏專業訓練的人員,嚴重影響了農村幼兒教師隊伍的質量,教師流失現象嚴重,保教質量越來越差。

3 農村學前教育長期缺乏質量監管是導致城鄉學前教育結果不公平的障礙因素

在城鄉二元結構下,農村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通過接受教育改變身為農村人的命運。但是,由於長期以來,我國缺乏對農村教育進行強有力的質量監管,「小學化」現象嚴重地影響了農村幼兒的健康成長,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劇了農村幼兒的不利處境。首先,我國長期以來缺乏專門針對農村幼兒發展特點和農村地區發展實際的農村學前教育課程,因此,識字課本往往成了農村教師最為依賴的教育資源,讀、寫、算技能的培養成為主要的教育目標,提前學習小學一年級課本成了農村幼兒園普遍存在的現象。

㈦ 為什麼德國和美國都在放棄學前教育

有幾項控制嚴格的研究將知識性早期教學和玩耍性教學作了比較,它們的結論一致:經過早期訓練的幼兒,在一些專門測試這些訓練內容的考試中,近期分數較高(這並不奇怪)。但這些早先的優勢在一至三年內就被沖淡了,而且,至少有部分研究表明,甚至最終成了劣勢。早期知識教導沒有給長期學習帶來任何優勢,而更悲劇的是,從長遠來看這種教育還會帶來不利影響,特別是在交友和情感發展方面。
德國和美國都是教育非常超前的國家,這個不是所謂的放棄學前教育,而且讓孩子們擁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時間和自己IDE學習方式,不會來左右孩子們的發展,和各個方面的引導,都是讓孩子們自己找到方向,而不是一味的父母去引導或者老師去引導 。

㈧ 近代德國的學前教育發展落後於英法的根本原因是

近代德國的學前教育發展穗歲,並沒有落後於英國和法國,真實情況是超越了英法的發展前景,其根本原碧滾因就是:德國的先賢們能正視自身的缺限,打靠金字招牌猜慧睜,永葆青春。

㈨ 德國和美國為什麼都在放棄學前教育他們這么做會有好處嗎

放棄學前教育並不代表著放棄對處在幼兒年代的兒童的教育,學前教育指的是不要給孩子過度的知識上的教育,多給他們玩耍的空間,給他們可以自由活動的時間。德國和美國放棄學前教育是為了孩子的終身發展,為了這些孩子日後可以得到更長遠的發展,而不是關注於眼前的利益。

我一直都不明白給一個連分辨物體都不會的孩子教1+1=2,到底有什麼意義?教這些知識,最終孩子都會遺忘的。在孩子還沒有大腦成熟的時候,教這些知識,我們往往會花費累的時間去達到後期,我們可能花一半的時間就能達到的效果。得不償失的事情,為什麼要做?學前教育可以有,但是不可以超前,現在的教育提倡的永遠都不是誰的起點線拉得高。起點線應該是由我們大人去努力的,而不是將這份責任轉移到孩子身上。

閱讀全文

與現代德國學前教育為什麼顯得落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