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綏靖為什麼被德國打敗

綏靖為什麼被德國打敗

發布時間:2023-04-12 20:54:35

① 歷史上的『綏靖政策』是怎麼回事

綏靖政策(policy of appeasement),也稱姑息政策。一種對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縱容,退讓屈服,以犧牲別國為代價,同侵略者勾結和妥協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這一政策最積極的推行者是英國、法國、美國等國。20世紀30年代前,綏靖政策主要表現為扶植戰敗的德國、支持日本充當防範蘇聯的屏障和鎮壓人民革命的打手。這從凡爾賽體系、華盛頓體系中可以窺見端倪。在道威斯計劃、楊格計銷神劃、洛迦諾公約中則更具體化了。「綏靖」一詞,來源於《三國志·吳志·陸遜傳》,意思是「安撫平定」,到了現代,作為政策,它成為一種姑息養奸的做法。 綏靖政策 1。定義:英法美等綏靖主義者,不惜以犧牲弱小國家利益為代價, 來維護自身的利益(也有恐戰情緒),求得一時苟安,謀求同侵略者妥協,妄圖將「禍水東引」至蘇聯,坐收漁利。 2。實質:犧牲弱小國家,維護自身利益。 3。推向頂峰:「慕尼黑陰謀」 3。最大後果:加速了二戰的全面爆發,可謂二戰爆發的催化劑。 4。直接後果: (1)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被出賣,從而助長法西斯侵略氣焰 (2)嚴重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給世界帶來更大災難 (3)西方虧段虧大國的「自保政策」最終也損害了自身利益,以至於自食其果 (4) 使中歐國家對英法缺乏信任,有的投入了法西斯的懷抱 (5)提高了希特勒的聲望 (6)加劇了蘇聯對英法的不信任,使其轉向德國,簽訂互燃洞不侵犯條約,使希特勒有恃無恐,加速了二戰 的爆發。 (7)英法是主要的推行者。

② 西方國家為什麼推行綏靖政策造成了什麼影響

1、維護一戰後建立的凡擾氏爾賽-華盛頓體系,英美是該體系的利益既得者,不願意改變或沖破這一體系。
2、希望德意法西斯將戰火燒到社會主義蘇聯,藉助法西斯勢力打擊社會主義政權
3、30年代經濟危機對各國打擊嚴重,英美不願意爆發戰爭,和平主義浪潮在英美高層佔主導地位,產生了對戰爭恐懼的思緩辯散想

影響:事實上加速了二戰的爆發,德國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事實上標志著綏靖政策的破產,德國閃擊波蘭說明該政策徹底灶碼失敗。縱容了法西斯侵略,給各國帶來災難。

③ 綏靖政策的原因 綏靖政策與二戰有什麼關系

綏靖政策原因一:英法等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損失慘重,經濟發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經濟呈現出蕭條的景象,在經濟蕭條的影響之下,英法等國家不得不將發展經濟作為自己的首要的目標,一切其他的目標都要服從國內經濟發展這樣一個大的主題,不能幹擾這一主題,於是在面對著德意日的侵略擴張採取了綏靖政策。綏靖政策原因二:英法等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掀起了反戰高潮,人民看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自己生活的影響,反對任何形式的戰爭,所以英法政府不得不調整自己的外交政策,不想在短時間內出現任何的戰爭,所以才會使得英法等國家的政府積極的推行綏靖政策。綏靖政策原因三: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通過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勢力開始增長,英國為了保證自己的霸權地位,抑製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勢力發展,於是積極的扶植德國,實行親德反法的政策,同時英法兩國希望將德國這股禍水引到蘇聯那裡,希望藉助德國消滅剛剛成立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之下英國積極的推行綏靖政策。總而言之,英法美的綏靖政策是從自身的利益需求出發而推行的,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犧牲別的國家的利益。

④ 為什麼英法在德國突襲波蘭之後才放棄綏靖政策

就你的問題補充作如下回答:
1.波蘭在歐洲,離英法兩國很近,尤其是法國,就在德國邊上,一旦波蘭淪陷,德國必定擴張侵略法國,法國如果攻破,那英倫海峽也順理成章的突破,接著英國就over了。兩國反抗出於自身的利益。
2.第二次工業革命後,英國的工業水平大不如從前,法國在第一次都沒什麼名氣,德國則是後起之秀,吵胡科技水平不容小小視,加上有希特勒這個狂熱分子,如果在加上一些科技武器,那他們就完了!不反抗還咋班呀~!

糾正一下,侵略波蘭,英法無路可退,所以放抗,至此,二戰全面爆發!不過說開端也可以,就是後果沒那麼嚴重。
「綏靖政策的頂峰」:因為綏靖政策是以犧牲小國的利益換取大國的暫時和平,而英法的無恥做法就是把綏靖政策這一殘忍的,暫時的和平政策推向頂峰,在這之前,召開升帆攔了慕尼黑會議,會議本生就是推行綏靖政策的,而轎輪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是這一會議的後果,所以這樣稱。

PS:你問的綏靖政策和二戰的開端是不同的概念,綏靖政策是眼睜睜的看著小國的利益受侵害,而二戰開始則有國家反抗了,兩者是不同的!
虧他張伯倫還敢說英國和平了!!!!!

⑤ 綏靖的事件

綏靖政策在不同的情況下,其內容,形式和手法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為了維護和爭奪世界霸權,反對社會主義和人民革命。30年代,英美法對德意日侵略者姑息、縱容,不惜犧牲他國的領土主權以至本國利益,去滿足侵略者的慾望,以圖苟安的政策。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變」之初,美英指望日本北上進攻蘇聯,對日本侵華不加反對。1932年美國宣布「不承認主義」,反對日本破壞門戶開放政策和《九國公約》。同時,美國又把戰略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銷日本。美國這種既指責又縱容的兩面政策一直延續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英國則一再偏袒日本。英法操縱國際聯盟,拒絕對日經濟制裁。1937年7月英日有田——克睜燃萊琪協定,它是慕尼黑政策在遠東的重演。綏靖政策在歐洲的推行,以英法對德綏靖為主要內容,以英國為主導。1935年3月,德國撕毀凡爾賽和約,公然擴軍備戰。英法對此不加制裁,英國反而同德國締結《英德海軍協定》,支持德國的毀約行為。 1935年1月,法國同義大利簽定「羅馬協定」,慫恿義大利於10月挑起侵略埃塞俄悉扒虛比亞戰爭。英法操縱國聯雖然不得不宣布對意經濟制裁,但拒絕實施兩項重要措施:禁運石油和封鎖蘇伊士運河。1936年5月,義大利吞並衣索比亞。
1935年8月通過的美國中立法,在1939年11月作了修改之後是綏靖政策的變種。它的目的在於隔岸觀火,從中漁利。
1936年3月,由於英法按兵不動,德國不發一槍一彈,佔領萊茵非武裝區。8月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英法則推行不幹涉政策,實際上是縱容德意干涉者,結果,西班牙共和國被顛覆,德國借西班牙戰場完成了軍事實驗。1938年3月,英法聽任德國吞並奧地利,10月夥同德意把慕尼黑協定強加給捷克斯洛伐克,讓德國佔領了蘇台德地區。慕尼黑陰謀是綏靖政策最丑惡的表現。希特勒得寸進尺,1939年3月,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此遲德國入侵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綏靖政策走向破產。

⑥ 為什麼綏靖政策沒有用德國沒有感恩戴德

原因是多方面的,這里列舉幾個主要因素:
1、一戰德國輸得不服:
A)直到戰爭結束,德國領土都沒被入侵,反而占著一部分法國領土,輸的時候在表面現象方面仍然佔有一定的優勢(實際上美國參戰後,德國已經完全沒希望了);
B)凡爾賽條約整德國太狠了,德國的實際劣勢沒它賠的那麼大,以至於福煦說這根本就是一份停戰協定,過不了多久還會再打;
C)一戰當中德國陸軍的發揮在各國中屬於最好的,失敗完全是因為腦袋有病惹了太多對手(雖然歷史上德國人沒病的時候很少,每次都能准確的找到自己惹不起的對手把自己按在地上摩擦);
2、戰爭的起因不完全是國際政治因素,還包括轉移經濟危機引發的國內矛盾,德國的復甦很大程度上是靠軍工起來的,但這不是長久之計;
3、不要用正常人的思路來預測瘋子的行為,綏靖政策對正常人通常都應該有效,問題是趕上了希特勒:
A)二戰其實發動的完全沒道理,從波蘭戰役開始德國就沒有過取勝的可能,只是它能造成多大破壞的問題,德國人智商正常的情況下絕對不會發動二戰,可問題希特勒瘋了;
B)我得出上面的結論,靠的是美英蘇與德意日的工業產能比、人口比、石油比,我只能說科技沒差距的時候,任何精巧的戰術、高超的技術,在超過5倍的絕對數量差距面前都是笑話,德國居然還做著能贏的夢……
C)不要以為美國早期是中立態度,抗戰開始階段陳納德飛行中隊就過來了,那實際上就是美國版的志願軍,當然你要是覺得朝戰志願軍真是「志願人員」我也無話可說;
D)不信你可以想想看,如果我們國家現在想購買一批美國「退役的」F16和F-22並聘用一批美國「退役的」飛行員,你看美國給不給……那就是「陳納德飛行中隊」的本質;
E)從利益分析的角度你也能知道英美跟德國都不可調和,其中美國的戰略目標是亞太,二戰取勝收獲也是亞太(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可以知道,這就是美國最想要東西),所以打日本是必然的,而且還需要維持凡爾賽條約得到的利益(美國是那個條約的最大受益國之一,英國也是,德國給掀了這哥倆哪收利益去?);
4、綏靖政策其實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德國膨脹了,然後瘋了,歡快的走向滅亡——但我不知道這就是英國的本意,還是意外的收獲,但英國徹底失去世界霸權這一點,絕對是事與願違的,好歹是和平衰落,不是西班牙那種滅國衰落。

⑦ 一戰時法國拖垮了德國,為什麼二戰時卻被

這都是源於:綏靖政策。綏靖政策是一種對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縱容,退讓屈服,以犧牲別國為代價,同侵略悉拆滾者勾結和妥協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這一政策最積極的推行者是英國、法國、美國 等國。20世紀30年代前,綏睜余靖主要表現為扶植戰敗的德國、支持日本充當防範蘇聯的屏障和鎮壓人民革命的打手。對於德國的納粹化、軍國化,一再退讓,德國軍事飛速發展、瘋狂擴張,卻視而不見,直到戰爭打響才開始准備御孫。

⑧ 什麼叫綏靖政策,英法對希特勒的侵略為什麼採取綏靖

綏靖政策是一種對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縱容,退讓屈服,,以犧牲別國為代價,同侵略者勾結和妥協的政策。英法可能考慮到戰爭對於他們來說代價非常大,最真正的原因應該是把戰爭引向東方蘇聯。

⑨ 綏靖政策的原因是什麼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的建立時間、人物、政策及影響列舉二戰重要戰役及時間影響

斯大林格勒大會戰

斯大林格勒大會戰是蘇聯軍隊在衛國戰爭中對德國軍隊的一次決定性戰役。蘇軍在這場保衛戰中所取得的勝利具有巨大的戰略意義,不僅扭轉了蘇德戰場的整個形勢,而且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本轉折點。

德國法西斯不甘心1942年初在莫斯科戰役的失敗,於同年7月放棄全面進攻蘇聯的計劃,主攻南線,以佔領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斯大林格勒為主要作戰目標。7月17日,德軍開始猛攻斯大林格勒,企圖侵佔該城,切斷伏爾加河,控制高加索地區,然後北攻莫斯科。經過3天激戰,德軍很快控制了斯大林格勒以南和以北的伏爾加河流域。德軍在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和第4坦克集團軍司令克萊斯特的指揮下,多次向斯大林格勒發動進攻,均因遭到蘇軍的頑強阻擊,一直未能攻下這座城市。在這次戰役中,德軍先後投入150多萬兵力。

德軍9月抵達斯大林格勒市郊區和工廠區,但他們遭到工人戰斗隊的英勇抵抗。10月中旬,在德軍的強大攻勢下,蘇聯防禦部隊幾乎被逼到伏爾加河畔。隨著冬天的來臨,德國軍隊的供應開始接濟不上,他們的坦克在巷戰中也沒有用武之地。11月19日,蘇軍西南方面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和頓河方面軍同時轉入反攻,在斯大林格勒地區合圍德軍22個師33萬人,並於12月粉碎了德軍的突圍企圖。

到1943年2月2日,蘇軍全殲被圍德軍。斯大毀裂林格勒軍民斃敵約23萬人,俘虜了德軍元帥保盧斯、24名將軍及官兵共9.1萬人。

斯大林格勒大會戰是一次異常激烈和殘酷的戰役。在這次戰役中,斯大林胡余源格勒全城的建築均毀於戰火。

莫斯科和列寧格勒保衛戰

莫斯科保衛戰

1941年9月30日至10月2日,德國集中77個師約200萬兵力,14000多門大炮,1700輛坦克和1400架飛機,向蘇聯首都莫斯科發動代號為「台風」的「閃擊戰」,妄圖在冬季到來之前攻佔莫斯科,打敗蘇聯,以此向全世界顯示其「閃擊戰」的威力和德國武裝力量的「不可戰勝」。

莫斯科的防禦戰役在長約1000公里的地帶上展開,由於當時蘇軍在這一地區部署的兵力只及進攻敵軍的一半,所以德軍曾一度推進到離莫斯科市區僅25公里的地方。蘇聯軍民在莫斯科近郊同德軍浴血鏖戰。莫斯科的工人和居民組織了幾十個工人營和民兵師,數百個打坦克班。全市出動50萬人參加修築防禦工褲態事,其中四分之三是婦女。11月7日,在敵軍距莫斯科僅70公里的最艱苦的時刻,紅場上舉行了意義非凡的盛大閱兵式,斯大林發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說。12月6日,蘇軍從莫斯科城郊開始反攻,到1942年1月初,迫使德軍後撤100公里至250公里,解放了1萬多個居民點。為擴大成果,蘇聯9個方面軍從1月8日到4月下半月向敵人發起全線反攻,擊潰德軍50多個師,擊斃擊傷德軍80多萬人,將敵軍擊退150公里至400公里,解除了對莫斯科的威脅,奪回了60多座城市。

蘇軍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擊戰」的徹底破產,極大地鼓舞了蘇聯及全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的信心。

列寧格勒保衛戰

1941年7月至9月,希特勒的北方集團軍以優勢兵力突破蘇軍抵抗,進抵蘇聯第二大城市列寧格勒郊外和蘇芬界河拉多加湖一帶,距市區只有5公里,切斷了列寧格勒同蘇聯內地的聯系,妄圖迫使列寧格勒不戰而降。但列寧格勒人民英勇不屈,不顧敵機的狂轟濫炸,忍飢挨餓,堅持生產,很多工人和居民自動拿起武器到前線作戰。從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列寧格勒被圍困的872天里,蘇聯政府和人民通過拉多加湖的「生命之路」成功地組織了對城市和軍隊的供應。列寧格勒前線部隊、波羅的海艦隊擊退了敵人不斷的進攻,終於在1944年1月徹底粉碎了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3月蘇軍把德軍從列寧格勒擊退200多公里。

在偉大的列寧格勒保衛戰中,共有60多萬居民和蘇軍官兵獻出了生命。

諾曼底登陸

諾曼底是法國西北部著名的歷史和文化大區,它北臨英吉利海峽,與英國遙遙相望,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全長600公里。連綿數百里的海岸幾乎都是懸崖峭壁,盟軍的登陸地點選在比較平緩的5個灘頭。

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一次歷史性的戰役。1944年初夏,蘇聯軍隊在東線戰勝德軍已成定局,盟軍為履行美、英、蘇首腦在1943年11月德黑蘭會議上達成的關於在西線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的協議,決定在法國諾曼底地區登陸,向納粹德國的軍隊發起反擊。

6月6日凌晨,以美國為主的盟軍在艾森豪威爾將軍的指揮下,以2萬多空降傘兵為先導,近16萬部隊在空軍的掩護下,從朴茨茅斯啟航,橫渡英吉利海峽,一舉突破了德軍防線———「大西洋壁壘」,置德軍於腹背受敵的境地。這次登陸作戰,盟軍出動1200艘戰艦、1萬架飛機、4126艘登陸艇、804艘運輸艦、數以百計的坦克和15.6萬名官兵(7.3萬名美軍,8.3萬名英國和加拿大軍),分五路向諾曼底海灘發起猛烈的攻擊並開始登陸。登陸的海灘從奧恩河的河口灣延伸到科唐坦半島東南部。12日,盟軍的登陸點已連成一片。7月5日,盟軍在諾曼底的登陸人員已達100萬。7月24日戰役結束時,盟軍共投入288萬人,5300多艘戰艦和13700多架戰機。德軍投入的兵力達51萬人。戰役中,盟軍共消滅德軍11.4萬人,擊毀坦克2117輛,飛機245架。盟軍方面有12.2萬將士獻身疆場。此後,盟軍繼續向歐洲腹地推進,在3個月的時間里相繼解放了法國和比利時等國,並攻入德國本土。盟軍的勝利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加速了法西斯德國的滅亡。這場戰役也被稱為「霸王」戰役。諾曼底登陸規模之大、戰斗之殘酷都是人類戰爭史上罕見的。

西西里島登陸戰

西西里島是地中海最大的島嶼,位於亞平寧半島和北非之間,是義大利南部的重要屏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英盟軍為保證地中海海運安全並最終戰勝義大利,於1943年7月至8月間在此進行了大規模的登陸戰役,成功奪取西西里島。

1943年5月,盟軍在把德意軍隊逐出非洲大陸後,將義大利西西里島定為下一個進攻目標。1943年夏,盟軍在北非沿海港口集中了大量兵力,准備在西西里島登陸。這次作戰的代號為「哈斯基」,由亞歷山大將軍指揮的第15集團軍群負責實施。該集團軍群下轄蒙哥馬利指揮的英軍第8集團軍和巴頓指揮的美軍第7集團軍,共有13個師和3個獨立旅,總兵力達47.8萬人,擁有作戰飛機4000餘架,各種戰斗艦艇和輔助船隻約3200艘。

為保證西西里島登陸戰的勝利,盟軍在戰役前曾實施代號為「肉餡」的誤導行動,發出盟軍將在撒丁島和希臘登陸的錯誤信息,致使希特勒下令分散了西西里島上的德軍兵力。

1943年7月9日深夜,盟軍按計劃以空降登陸打響了西西里島登陸戰役。10日凌晨,盟軍在惡劣天氣的掩護下,在西西里島強行登陸。面對盟軍的突然襲擊,德意軍隊猝不及防,海岸防線很快被摧毀。戰役進行到第3天,英軍便佔領了西西里島的東南部。7月22日,美軍又攻克西西里島首府巴勒摩。8月5日,英軍佔領卡塔尼亞。8月17日,盟軍先後進入西西里島東北角通向大陸的咽喉重鎮墨西拿,隨即佔領全島。至此,西西里島登陸戰役以盟軍獲勝宣告結束。

在這場戰役中,德意軍共投入兵力約27萬人,總計損失近17萬人,盟軍損失3萬餘人。西西里島戰役是盟軍在歐洲戰場上進行的一次重要戰役。戰役的勝利為盟軍打開了直接進攻義大利的大門,也加深了墨索里尼政權所面臨的危機,為最終迫使義大利投降創造了條件。

攻克柏林

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到1945年3月底,德國法西斯已處在最終滅亡的前夕。除了日本,德國在世界上已沒有任何盟國。面對國內經濟完全破產、人民反戰情緒日益高漲及軍事上接連失敗的嚴酷現實,德國法西斯政權已是四面楚歌,搖搖欲墜。

與此同時,蘇聯軍隊在東歐各國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下,通過匈牙利戰役、維斯瓦—奧得河戰役、西里西亞戰役以及東波莫瑞戰役,消滅了德軍的大量有生力量,解放了波蘭、匈牙利、奧地利東部及維也納、捷克斯洛伐克的部分地區,攻佔了德國東部地區,為攻克柏林創造了條件。

1945年3月東波美拉尼亞戰役結束後,蘇軍集結了250萬兵力、4萬多門火炮和迫擊炮、6000多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及7500架作戰飛機,完成了柏林戰役的准備工作。德軍此時雖然已成強弩之末,但希特勒仍然企圖負隅頑抗。他集中了近100萬兵力,組織起近20萬人的守備隊,在柏林以東設立了三道防線,並環繞柏林城築起了三層防禦圈,准備與蘇軍最後一搏。

4月16日,蘇軍從奧得河、尼斯河同時向柏林發起攻擊。經過4個晝夜的激戰,蘇軍突破了德軍的三道防線,逼近柏林防禦圈。4月25日,蘇軍形成了對柏林的包圍,並與英美聯軍在易北河會師。4月27日,蘇軍攻進柏林市。4月30日,蘇軍攻佔了象徵著德國最高權力機構的國會大廈。5月2日下午3時,德軍停止抵抗,柏林戰役宣告結束。蘇軍在此次戰役中共殲滅和俘虜德軍40多萬。5月8日午夜,德軍統帥部的代表在柏林正式簽署德軍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從5月9日零時開始生效。歐洲戰爭至此落下帷幕。

阿萊曼戰役

阿萊曼位於埃及北部,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北非地區的主戰場。1942年10月底至11月初,英國軍隊在此給德意法西斯軍隊以沉重打擊,史稱阿萊曼戰役。這次戰役以英軍勝利告終,扭轉了北非戰爭的格局,成為法西斯軍隊在北非覆滅的開端。

1940年7月,義大利乘英法在西歐失敗之機從衣索比亞進犯東非英軍。1941年1月,英軍對意軍發動進攻,收復了東非的失地,並在北非重創意軍,俘敵13萬。2月,德國隆美爾將軍率德國非洲軍團進入北非地區增援義大利軍隊。在德意聯軍的攻勢下,英軍開始從利比亞敗退。1942年7月,德意聯軍自利比亞突入埃及,進抵距開羅只有350公里的阿萊曼地區。但由於盟軍控制了地中海的制空、制海權,駐北非德軍因兵力及裝備補給不足而無力繼續向前推進,被迫轉入戰略防禦。

與此同時,英國在美國的支援下不斷加強其在北非的軍事力量,積極備戰。經過周密的准備,英軍第8集團軍司令蒙哥馬利決定於10月下旬發動代號為「捷足」的反攻,在突破德意軍的防禦地域後,迅速向西挺進,佔領利比亞昔蘭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亞全境,配合即將在北非登陸的英美聯軍,將德意軍全部逐出北非。

1942年10月,德意軍隊在北非共駐軍12個師,10萬餘人。他們防守在阿萊曼西南從地中海沿岸至卡塔拉盆地之間的地帶。而英軍此時在北非已擁有11個師和4個獨立旅,總兵力達23萬。

10月23日夜,英軍向德意軍陣地南北兩翼發起進攻。25日,英軍在戰線北部突破敵軍防禦陣地。28日,英軍調集主力在北部戰線繼續猛攻,迫使南線德軍增援。德軍北上增援後,英軍立即集中兵力於11月2日凌晨在南線發動代號為「增壓」的戰斗,攻擊德意軍結合部,並突破敵方防區,向西挺進。11月4日,隆美爾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命令向西撤退,4個師的義大利軍隊隨即向英軍投降。

至此,阿萊曼戰役以英軍的勝利宣告結束。在這場戰役中,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英軍陣亡將士達7000多人,而德意軍傷亡及被俘人數近6萬。

阿萊曼戰役是北非戰局的轉折點

⑩ 誰來告訴我二戰西方綏靖政策到底是為了什麼

二戰前整個歐洲就只有德國進行了備戰,不是同盟國綏靖,而是德國太跳。

英法當時剛打過一戰,大傷元氣激敏,而且從一戰開始戰爭形式就已經變了,大國之間只要開戰就是總體戰,打到一方滅國為止中間不能停,所以沒什麼事犯不上動刀動槍。

而且當時俄國發生了革命,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祖國,向全世界輸出革命。這種形勢對英法來說都很麻稿鉛液煩,第一要務是要鍵物穩住國內,真是沒心思舞刀弄槍。

結果最後被德國以有心算無心,前期吃了大虧。

閱讀全文

與綏靖為什麼被德國打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4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5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