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有什麼國家反對納粹德國

有什麼國家反對納粹德國

發布時間:2023-04-12 23:32:40

① 請問,二戰期間有哪些追隨德國的納粹主義國家

二戰中軸心國成員包括:德國、日本、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傀儡政權)、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傀儡政權)、克羅埃西亞(傀儡政權)。所謂軸心國是指加入了1940年德意日三國軸心協定的成員國。

軸心國的合作國包括:西班牙、芬蘭、泰國、維希法國,其中前三國屬於反共產國際成員,與軸心國是合作和盟友的關系,但不是軸心協定的成員國法國則是投降的政權。

要說「納粹主義國家」,這裡面各有區別。嚴格上說,德國是正宗的納粹主義國家,義大利是法西斯主義國家(法西斯一詞源於古羅馬),日本是軍國主義國家。這三家代表性的國家如果廣義來說是納粹主義國家或者稱是軸心。其他的,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是巴爾干爭端中仇恨蘇俄的國家,因此加入了軸心國,但他們的政治制度和國家主義與納粹無關,這三個國家實行的是專制君主制或者准專制君主制。其他的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是被佔領後扶持的傀儡政權,其實就是德國的代言人而已,與國家主義無關。

在合作國中,西班牙實行的是軍事獨裁製度,泰國是君主制,這兩個國家是為了國家的某種利益加入了反共產協定中;芬蘭是議會制民主國家,也是軸心國系統里唯一的議會制民主國家,他們選擇加入反共產協定和與軸心國合作是因為蘇聯的侵略戰爭(1940年侵芬戰爭,蘇聯因此被開除出國聯),也是唯一一個以正義的理由加入軸心國的國家,因此芬蘭在戰後除了承擔一些經濟賠償和土地賠償外沒有受到任何制裁。至於法國,屬於一個投降政府。

另外,土耳其和葡萄牙、阿根廷在二戰中都是親德國家,雖然他們保持中立,但仍然為德國提供了大量的幫助。阿根廷還成為戰後包庇收容納粹分子和戰犯最多的國家。瑞士雖然是"永久中立國家",但瑞士利用其金融業的發達為納粹分子洗了大量侵吞和掠奪來的財產,包括集中營中殺害的人的財產,其中大部分在戰後未作出任何賠償和返還而是全數被瑞士政府侵佔,至今猶太人組織還在為追回這筆巨額財產而努力.

② 歐洲某些國家現在還仇恨德國嗎

是這樣 歐洲二戰期間遭受納粹入侵的國家分兩類。捎帶腳入侵的西歐和主攻方向東歐。西歐遭受德國入侵的有法國 荷蘭 比利時丹麥盧森堡等等。德法是世仇,但他們主要是歷史問題和領土糾紛。德國在法國沒有進行過像在蘇聯和波蘭那樣的殘酷統治,雖然也有一些暴行但是規模都不太大,在西歐其他國家就更少了。二戰後西德和西歐各國同屬資本主義陣營。認罪,賠償,援助,一項不少。後來組建歐共體乃至歐盟。西歐各國基本上成為「一家人」。所以西歐今天對德國的仇恨情緒比較少。(甚至相對希特勒來說,某些西歐人更為憎恨拿破崙)東歐各國在戰爭中遭受的破壞遠遠超過西歐各國,物質和人口損失都很大。尤以波蘭和蘇聯為最。所以今天俄羅斯和波蘭對德國的反感情緒相對西歐要大些。但即便如此歐洲國家對德國的仇恨,還是遠遠不如中國(尤其是民間)的反日情緒熱烈。

③ 二戰時捷克斯洛伐克為什麼不抵抗納粹德國

因為二戰時的捷克斯洛伐克成為綏靖政策的犧牲品

捷克斯洛伐克位於歐洲中心,戰略地位重要,軍事工業發達,礦產資源豐富。捷克斯洛伐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中講德語的居民大部分居住在蘇台德地區。1938年3月,德國吞並奧地利後,把侵略矛頭指向捷克斯洛伐克,企圖以支持「民族自決」為名佔領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地區。同年9月,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四國首腦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會議上簽訂《慕尼黑條約》,全稱《關於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台德領土給德國的協定》。英、法兩國為避免戰爭爆發,不惜犧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將蘇台德區割讓給德國。迫於德國軍事威脅和英、法的壓力,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了《慕尼黑協定》。後來擔任英國首相的丘吉爾曾直言:「《慕尼黑協定》是西方民主國家向納粹武力威脅的徹底投降。」次年3月,德國出兵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在捷克地區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首都設在布拉格,由德國人擔任「保護長官」。

這就是為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歐洲曾有一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它是納粹德國在捷克斯洛伐克西部(今捷克共和國的主要部分)建立的傀儡政權,1939年3月15日由希特勒親自宣布成立,並隨著納粹德國投降而滅亡。波希米亞是中歐的歷史地名,原是日耳曼語對捷克地區的稱呼。廣義的波希米亞指包括摩拉維亞在內的捷克的全部,狹義的則僅指今南、北摩拉維亞州以外的捷克。波希米亞歷史上曾先後受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地利統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18年,它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這個新成立國家的一部分。摩拉維亞是捷克東部一地區,得名於流經該地區的摩拉瓦河。摩拉維亞歷史上長期受奧地利統治,1918年它也成為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

1938年9月至11月第一次瓜分捷克斯洛伐克是一次沒有進行戰斗的戰爭的結果,它推翻了凡爾賽解決方案並使德國成為無可爭辯的東歐主宰。這次危機對東歐國家的政策(對西方大國的政策也是這樣)是一場嚴峻的考驗,為一年後爆發真正戰爭的各種力量提供了可資選擇的模式。決定性因素是西方國家的政策,它們的決心可以使法-捷聯盟不起作用,因此東歐的命運又一次要取決於東歐以外的力量;然而其次的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是在東歐內部,即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自己的政策。波蘭的政策純粹是機會主義的,貝克天真地稱之為「獨立的」政策。在外表上,波蘭的政策是基於既怕德國又怕俄國,所以在1938年9月又妄想在德國和俄國之間玩弄中立集團的把戲,這一次還想擴大為「赫爾辛基-布加勒斯特軸心」,好象波蘭站上一張椅子就能儼然成為大國似的。但隨著戰爭的迫近,可以看得清的是,波蘭在德國和俄國之間並不是保持平衡的,在兩者之間德國對波蘭雖然是更為直接的危險,但波蘭卻傾向於德國,它對俄國的敵對態度更加表露無遺。

波蘭試圖以反正捷克要被肢解,那不如讓波蘭也乘機收復切欣地區擴充領土好對抗德國為借口,與納粹德國一起共同對捷克施壓,其張牙舞爪的姿態比德國還生猛。波蘭甚至為了消除羅馬尼亞同意蘇軍過境的可能,攛掇本來對捷克無野心的羅馬尼亞共同參與瓜分捷克。而那個壯大波蘭的借口也被波蘭用來解釋他們威脅吞並立陶宛的舉動,立陶宛是因有蘇聯撐腰才頂住了壓力,由於有德國的威脅,此時的蘇聯還是很仗義的(頗為黑色幽默,40年恰是蘇聯同意德國吞並立陶宛)。後來波蘭獲得了捷克的切欣地區。

波蘭本身對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要求限於切欣。但是它支持南邊的匈牙利,而匈牙利要想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慾望僅次於德國。波蘭還支持羅馬尼亞,因為羅馬尼亞介於捷克斯洛伐克和俄國之間,對捷克斯洛伐克的防務關系重大。波蘭與羅馬尼亞有共同邊界,與匈牙利的共同邊界還有待產生。在波蘭的中立集團計劃中,爭取波蘭與匈牙利接壤是現實和成就的小核心,其部分目的是擴大德國和俄國之間的屏障。實現的辦法便是匈牙利擴大其邊界,恢復它昔日在喀爾巴阡山脊一度有過的邊界,那就要把它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的修改和約的要求全部實現,不僅要和同民族統一主義的馬扎爾人再度合並,而且還要把盧西尼亞甚至連斯洛伐克也都包括在內。對波蘭來說,它所注意的只是要消滅作為潛在的烏克蘭民族主義中心的盧西尼亞,如果該省為匈牙利收復,就可以憑後者去根除隱患。

羅馬尼亞的態度最能說明問題,各國認為如歷史上那樣對付捷克最符合自己利益。首先羅馬尼亞與蘇聯接壤,並且有西烏克蘭領土爭議。其次羅馬尼亞與匈牙利態度緊張,盡管它與德國不接壤,但是匈牙利明顯准備做德國的跟班。因此羅馬尼亞做出了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決定:支持匈牙利吞並捷克的匈牙利人地區,但是堅決反對匈牙利吞並整個斯洛伐克,當然這意味著放蘇軍過境。同時聲明當蘇聯進攻波蘭時堅決站在波蘭一邊,但要是波蘭不入侵捷克,蘇聯不會進攻波蘭。

所有這些足以使捷克變得非常令人崩潰了。蘇聯提出只要法國履行對捷克的保護義務它就絕對出兵。法國提出幫捷克要英國人一起進攻德國,至少波蘭人得站在法國一邊。而要波蘭人此時還反過來幫法國避免捷克被肢解,那除非母豬會上樹。英國人則見機不妙提出它只對法國有同盟義務,雖然英國人很不想捷克被肢解,但是當初破壞法國人的中歐同盟的恰恰又是他們,他們是有苦說不出。轉回到蘇聯,他們雖然確實想保護捷克,但苦於有力無處使,也不能當真進攻波蘭。

於是盡管捷克都開始過總動員,預計自身可以至少抵抗德國3到6個月,必要時也能頂住匈牙利的攻擊,甚至被迫同意波蘭的要求以使其退出戰爭,但他們抵抗成功的前提是西邊的法國和東邊的蘇聯都有實質性的援助,這兩者最終都只是水中月。最後壓垮了捷克的稻草是波蘭的態度,波蘭甚至根本不屑於見好就收,他們公開要求肢解掉捷克。這就是一個小國的悲哀,捷克如何能夠在被兩個大國拋棄,三個鄰國重兵壓境,外邊還有兩個看熱鬧的一個扇風點火的外加一個雖然熱心幫忙但很可能居心叵測的國家共同侵凌下倖存呢?這就叫弱國無外交。於是最終,捷克斯洛伐克同意了三個鄰國的領土要求,倒向德國成了一個衛星國。

最終,捷克斯洛伐克就這樣被無情的肢解和碾壓,根本毫無還手之力!

④ 德國二戰的敵國有哪些

德國是二戰軸心國,敵對陣營是同盟國,有英法美蘇中五個國家

⑤ 二戰中南斯拉夫與德國什麼仇什麼怨

南斯拉夫王國 (1918年-1945年)是一個位於巴爾干半島的君主制國家,在一戰後成立,直到二戰後結束。其領土包括今天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以及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的大部分地區。1929年之前國名是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

1939年,二戰爆發。保羅親王害怕軸心國攻打南斯拉夫,於是在1941年3月25日簽署三國公約,答應與它們合作。結果,貝爾格萊德發生大規模示威。3月27日,18歲的彼得二世得到英國支持,發動軍事政變,推翻親王政權。杜尚·西莫維奇 (Душан Симовић) 將軍成為首相。南斯拉夫實際上不再支持軸心國,但沒有正式退出三國公約。新政府反對納粹德國,但又怕如若遭到侵略,英國將不能相助。故此,南斯拉夫承諾支持條約。雖然如此,軸心國還是在1941年4月6日侵略南斯拉夫,佔領其全境。彼得二世與王室家族一同逃亡到外國。

南斯拉夫馬上被鄰國瓜分。匈牙利與保加利亞佔領部分邊陲地區,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成立,而米蘭·內迪奇 (Милан Недић)將軍成立了「救國政府」,統治塞爾維亞餘下的領土,並承認彼得二世為國王。

戰爭期間,盟軍一直承認彼得二世為南斯拉夫國王。不過,共產黨首領約瑟普·布羅茲·鐵托帶領南斯拉夫民族解放軍對抗軸心國,漸漸得勢,取得實權。1944年6月16日,鐵托與王室代表、前克羅埃西亞省省長伊萬·舒巴希奇 (Ivan Šubašić)達成協議,將雙方政府合並。

1945年初,德國撤出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反法西斯議會(Antifašističko Vijeće Narodnog Oslobođenja Jugoslavije, AVNOJ)在11月的制憲會議宣布南斯拉夫成立共黨政府,罷黜君主制。1946年1月31日,南斯拉夫戰後第一部憲法規定,由六個共和國以及伏依伏提那自治省、科索沃自治區組成「南斯拉夫人民聯邦共和國(Federativna Narodna Republika Jugoslavija, FNRJ)」,1963年的憲法,再將之更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Socijalističk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 SFRJ)」。南斯拉夫版圖幾乎沒有變動,但是不再是王國。

閱讀全文

與有什麼國家反對納粹德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