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比晶元更重要的產業,被4大外資壟斷,工業機器人之局如何破
隨著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不斷加劇,美國對華為的打擊力度並沒有放開,這一事件也讓更多的中國人民了解到,我們中國晶元領域與西方的差距。
但是在晶元領域之外,我們還有挺多尖端 科技 產業是被卡著脖子的,而其中就有一項比晶元更重要的產業,我國更是被四大外資壟斷了將近70%的市場份額,其中日本的壟斷地位更是獨霸一方,單獨一家就佔領了14%的市場份額,它就是---- 工業機器人 !
隨著 科技 的不斷發展,工業機器人成為了工廠用來代替人力勞動的首選目標,大量工廠開始使用智能、便捷的工業機器人。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對這類機器人的需求量更是龐大,但是我們在這方面的技術並不行,所以只能大量進口國外的產品。
雖然近幾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但是相比於世界,我國技術仍然較為落後。
工業機器人依舊被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瑞典ABB、德國庫卡「四大家族」所壟斷。
並且許多國外企業將大量工業機器人的製造廠設在了中國,更是大大降低了他們的生產和製造成本,使中國劣勢不斷加大,甚至讓一些中國企業喪失了抵抗力。
不過令人欣喜的是,德國庫卡集團監事會一致通過了接受收購的建議,中國家電企業 美成功在2016年6月28日收購了庫卡。
這次收購的成功,使得中國工業機器人加速發展。不過此次收購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
在此前美的就曾兩次收購股份,成為了庫卡第二大股東,而美的想再一次擴大股份,成為庫卡第一大股東時,卻遭到了歐洲等國的阻礙,最後美的不得不做出妥協,才得以談判成功。
一個庫卡的收購並不足以撼動國外企業在中國的地位。在四大家族中,最有實力的應當是日本發那科,發那科成立於1956年,市場份額穩居全球第一,並佔有中國14.54%的市場份額。
發那科還在上海成立系統工廠,近6萬平方米的佔地面積。並且在2020年,發那科繼續在華擴建工廠,投資約15.6億人民幣,佔地約34萬平方米,預計2023年投產。
在這,上海發那科成為僅次於日本總部的全球第二大機器人生產基地!
工業機器人產業最核心的零部件為:減速器、伺服系統、控制器。而中國恰恰在這三個關鍵的核心領域處於劣勢。
其中伺服系統是指依據外部所發出的指令而運動的一個系統。主要是由:電機、驅動器、指令系統所構成。
我國伺服系統起步較晚,所以伺服系統基本被國外大的品牌所壟斷。我國的伺服系統現階段還缺乏一定的可靠性,並且產品不夠精細、不穩定等,仍然與國外存在一定的差距。
由於中國這類型企業研發較晚,所以控制器與減速器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基本上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被國外所壟斷,並且以高價出口中國,這就給中國造成了的壓力和壁壘,但這同樣給了中國在高 科技 領域加大力度研發的決心。
正是因為日本的壟斷地位,讓日本媒體發出狂言:他們宣稱如果沒有日本機床,中國根本造不出航母,但這卻被啪啪打臉,中國用武重CKX5680七軸五聯動車銑機床實力辟謠
我國在前蘇聯的援助下從1958年開始著手研究數控機床,同時日本也在這個時候開始研究數控機床。
在1996年,西方國家集體簽署了《瓦森納協定》,作為成員國的美國和日本,加大對華的制裁力度,限制對華出口高端技術和設備,使得中國航天、計算機、半導體等多個領域受到了沖擊,成為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中數控機床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數控機床在工業製造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外一直在這個領域對華進行嚴加管控和封鎖,因為航母、船舶螺旋槳的製造都離不開它,並且市場大頭的份額都被日本和德國兩家公司佔領。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由我國自主研發武重CKX5680七軸五聯動車銑復合機床正式登上 歷史 舞台。
這項技術是由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華中 科技 大學、鎮江中船瓦錫蘭螺旋槳有限公司共同聯合完成。
該項目從2005年開始正式啟動,2007年完成,共投資1000萬元,歷時三年,終於讓中國的機床終於開始 「揚眉吐氣」。
武重ckx5608七軸五聯動車銑復合機床最大加工直徑為8m、高度為2m、工作台承重為100噸。其精度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已經可以精確到0.02毫米,同時也極大的提升了我國工業製造的速度,減少了不必要的成本,使其價格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
但這時,就有人對這款機床提出了質疑,於是由國家 科技 部牽頭,組織王田苗教授、盛伯浩研究員等9名國內知名專家進行驗收,而驗收結果顯示,該機床在主機、數控系統、編程技術等方面達到了預期。
並且其製造出的螺旋槳已經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產品。為我國航母、船舶的螺旋槳的製造提供了極大的保障,也讓我國進一步提升了國家的 科技 實力,打破了西方資本主義對我國的封鎖和管控,擺脫了依賴進口的束縛。
這個項目的成功使中國在數控機床領域的競爭力得到極大的提升,並且國內的外企的市場份額比重在逐年下降,這也表明了,人們開始認可我國自主研發的品牌,為我國的 科技 復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敵人的炮火越猛烈時,我們越是不能放棄與退縮,只有這樣的頑強精神,才能使得中國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誠如毛主席曾經所說: 「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當年一窮二白的中國都敢於和美國叫板,更何況是現如今的中國呢?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新時代需要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去闖去拼搏,無論是奮起直追的工業機器人,還是突破封鎖的數控機床,都離不開每一位奮斗在一線的科研人員。
新中國的今天雖已取得無數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們追尋夢想的腳步還從未停下。只要心中最初的夢想不曾改變,我相信中國定會重新立於世界之巔!
② 為什麼德國庫卡機器人願意被美的收購
德國庫卡機器人願意被美的收購是出於多方面考量的強強聯合:
1、美的向庫卡發起收購邀約時受到了很多阻礙。從德國的商界到政界都有反對的聲音,這些人擔心庫卡的核心技術會被中國的廠商掌握,對本國內乃至世界上相關領域的高端玩家產生極大的沖擊。
德國政府甚至邀請眾本國企業收購庫卡,無奈美的出價更高,且其本國企業並沒有什麼興趣,所以阻攔失敗。
2、美的收購庫卡除了價高外,符合當時的國家戰略,主要是指2017年主要圍繞「去產能化」及「工業4.0」等核心關鍵詞的戰略。這就要求製造型企業提升生產效率,而如能引入庫卡,則對美的乃至整個中國的工業體系提升都會有一定幫助,所以當時有祖國助力促成收購。
3、美的在收購庫卡的過程中,美的集團對庫卡的重視和尊重打動了庫卡,好幾次親赴歐洲,承諾保障庫卡的獨立性以及員工的穩定性,所以庫卡也放下了戒心。
套用年會上的一句話:「美的收購外部企業,不是為了把外部企業變成和美的一樣,而是學習外部企業的優秀獨到之處,取精華去糟粕,共同成長」。
4、庫卡機器人在工業領域可以算到達頂峰了,CEO Till在美的集團年會上也說,庫卡看重的是機器人在其他領域的市場,而中國又是這些市場對重中之重,潛力巨大,所以也想藉助美的的渠道,強強聯合。
公司歷史:
庫卡公司最早於1898年由Johann Josef Keller和Jakob Knappich在奧格斯堡建立。最初主要專注於室內及城市照明。但與此不久公司就涉足至其它領域(焊接工具及設備,大型容器),1966年公司成為歐洲市政車輛的市場領導者。
1973年公司研發了其名為 FAMULUS第一台工業機器人。當時庫卡公司屬Quandt集團旗下,而Quandt家族則於1980年退出。公司成為一個上市公司。
1995年庫卡機器人技術脫離庫卡焊接及機器人有限公司獨立成立有限公司,與庫卡焊接設備有限公司(即後來的庫卡系統有限公司),同屬屬於庫卡股份公司(前身IWKA集團)。現今庫卡專注於向工業生產過程提供先進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庫卡機器人公司目前全球擁有3150名員工(2012年9月30日數據),其總部在德國奧格斯堡。公司主要客戶來自汽車製造領域,但在其他工業領域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
③ 美的斬獲庫卡85%股權,但是據約定不能獲得技術這個收購有何意義
2016年7月20日晚間,美的集團如約披露要約收購德國庫卡集團結果。按照安排,本次要約收購期在德國時間7月15日24時截止,在此期間內,接受本次要約收購的庫卡集團股份數量合計為2871萬股,占庫卡集團總股本的72.18%。本次要約收購前,美的集團已持有庫卡集團13.51%股權,據此計算,公司持有庫卡股份比例已達到85.69%。美的要約收購庫卡的價格為115歐元/股,庫卡100%股權估值約為45.74億歐元,約合338億元人民幣。
④ 德國庫卡機器人多少錢一台
德國庫卡機器人的價格有機器人的型號決定,庫卡最小負載也需要10多萬。
二手庫卡的相對來說價格還是比較優惠的 負載在200kg 左右的,價格在14萬左右
⑤ 起底「美的系」的資本帝國:依附美的而生,家族坐擁多家上市公司
時間追溯回2020年6月14日晚上17時33分左右,在順德北滘君蘭國際高爾夫生活村A60號別墅中,因為新冠疫情影響,本來都在國外的兒子何劍鋒、兒媳盧德燕以及小孫子都回到了國內。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正在享受難得一聚的家庭之樂。
突然緊家中便闖進了5名陌生男子,其中一人還聲稱自己綁著炸葯。隨後表明了來意,目標就是直接控制何享健,向其索要大量錢財。
然而在犯罪嫌疑人將注意力集中在何享健身上時,何享健的兒子何劍峰臨危不亂,立即跳入別墅旁的河中,一路游泳到對岸,並成功報警。
接到報警後,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三級警力緊急出動,迅速將何家別墅團團包圍,經過12小時漫長的談判,第二天早上5點制服了犯罪嫌疑人,成功解救了79歲的何享健。一生經歷過諸多大風大浪的何老爺子,好在最終虛驚一場,何家全部被安全解救,毫發無傷。
根據事後警方通報中,說明了整件事的起因:主犯李某龍,湛江人,無業且嗜賭,後面心生邪念,想通過綁架順德最有錢的人賺筆「大錢」。於是,他糾集了朋友陳某斯和3位同鄉,約定好拿到巨款之後的分配方案。還通過了數月的精心策劃,並決定於6月14日付諸行動。
這五名犯罪嫌疑人知道何享健有錢,但不知道何享健究竟多有錢。
2020年,何享健家族以1652.7億元的身家雄踞新財富500富人榜第6位,而近7年來,何享健都是中國最富十人中唯一的傳統製造業者。也曾被董明珠視為「最大的敵人」。
凝其一生心血的美的集團,目前市值超4000億元,過去1年就增長了1000億元。2019年美的營收超2700億元,凈利潤253億元,是2015年凈利潤的近2倍。無論是業績還是市值,美的都向資本市場展現了製造業巨頭的強勁增長力。何享健的主要財富來源於持有31.07%的美的集團股份。
作為與格力比肩的白電巨頭,美的集團仍牢牢掌握在以何享健為實控人的美的控股手中。何享健是美的集團和何氏家族的靈魂人物。而何享健的獨子何劍鋒、兒媳盧德燕,兩女何倩興、何倩娥則是這個家族的左膀右臂。
在早年完成簡單並購後,輕車熟路的何享健開始在上市公司中大施拳腳。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何享健家族成員一共控制著8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6家,有1家新三板公司,港股1家,還有德國1家,還曾參股10餘家金融機構。
此外,萬東醫療(600055.SH)在今年2月披露將被美的集團收購,目前已經出具權益變動報告書,意味著也已經被何享健家族收入囊中。
一個以何享健為核心,涵蓋製造、 汽車 、醫療、地產、文化、環保、影視、金融和新能源等的資本版圖已蔚然呈現,並在不斷的發展擴張中……
一位美的集團員工曾透露,何享健除了美的集團的年會晚宴,平時極少出現在公司。美的集團員工曾對媒體這樣描述晚宴上的何享健:「老闆很隨和、很安靜、愛微笑,就像一個鄰家老先生一樣。」不過即便如此,這絲毫沒有影響他作為美的集團靈魂人物的角色。
1968年5月,何享健集資5000元,在老家順德創辦了「北街辦塑料生產組」,1980年開始製造風扇,進入家電行業,次年注冊了「美的」商標。1992年推動美的進行股份制改造。
美的電器於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了中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組而成的上市公司,市值18億元。收入從1993年的4.87億增長到1996年的25億,發展可謂飛速。
2001年完成了公司高層經理人股權收購,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在剛上市的幾年,美的電器仍然專注於做實業,2007年美的資本化路線初現端倪,引入了知名投行高盛作為二股東。
何享健在2012年8月26日卸任美的集團董事長,現任美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省和的慈善基金會榮譽主席。交棒職業經理人方洪波。美的也開始進入職業經理人時代。
方洪波上任後,以「壯士斷腕」般的姿態,推行了「暴風驟雨」的改革。其第一件大事就是完成了美的集團換股吸收合並美的電器整體上市,讓美的成為了A股家電龍頭。2016年~2017年,美的迎來高光時刻,市值多次沖到深市第一的位置。
不過,無論「交班」與否,何享健從未停下擴張的腳步。美的集團於2017年開啟了並購擴張之路。美的集團公告顯示,2017年1月6日美的集團以292億元收購了德國上市的工業機器人庫卡公司(KU2.DF),其中何享健以94.55%間接控股。
恆大、寶能等地產、保險業巨頭痴迷跨界造車,美的也沒有放棄湊這個「熱鬧」。2020年,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以7.4億元價格收購了 汽車 行業的合康新能(300048.SZ)。何享健持股23.73% ,成為了實控人。美的集團對外表示,合康新能在節能環保、新能源 汽車 等業務方面的業務布局,將會增加美的集團業務的多元性。
今年2月,美的集團公告將收購萬東醫療29.09%的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
當然,美的擴張的腳步還在繼續。美的創新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半導體和智能設備公司樂鑫 科技 (688018.SH)1.13%的股份,美的集團持有機器人製造公司埃夫特-U(688165.SH)9.1%股份;美的智能 科技 產業投資基金管理中心持有產業物聯網公司有方 科技 (688159.SH)2.18%股份。
然而,美的投資主導的多元化發展策略也備受考驗。292億元收購的庫卡機器人,目前市值僅為16.67億歐元(摺合人民幣128.86億元,匯率7.73)。
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對野馬 財經 表示,美的多元化步子邁得太大,都是非相關多元化,連一些小公司也收購,像菱王電梯這樣的三線品牌,這個和美的地產業務還有一定的協同。但收購過來大量非相關業務,沒有專業人士打理,還佔用主業的發展資源,這樣的多元化很危險。 歷史 上像小天鵝、澳柯瑪、春蘭等企業,都是由於多元化擴張拖垮主業。
家族二代中游泳救父的美的「太子」——何劍峰選擇不接班。但是,大家要知道其家族財富主要來自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廣為人知的美的集團。而另一部分則是由何享健之子何劍鋒所掌控的盈峰系。所以看似何劍鋒是另創一番事業,但其發展依舊和美的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何劍鋒出生於1967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27歲就開始自立門戶,最初干起了父親的老本行。
1994年,何劍鋒在順德成立公司,為美的貼牌生產電飯煲、電磁爐等起家。2002年,成立了盈峰控股,業務涵蓋風扇、電暖器、電飯煲等。
然而,何劍峰很快意識到他的長項不在於做實業。何劍鋒在2004年套現了將近七千萬,就是通過將自己旗下兩家公司賣給美的電器所賺取的。
2006年,美的集團和中山市佳域投資有限公司將ST上風(000967.SZ)部分股權轉讓給了何劍峰,一分錢沒賺,讓何劍峰成了上市公司控制人。終歸,何劍鋒還是沾了美的的光。
據悉,何劍鋒早已開始醞釀自己在投資領域的收購計劃。2008年,何劍鋒調整了公司的發展戰略,將公司名字改為「廣東盈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宣告了廣東盈峰從實業公司向投資公司的徹底轉型。
2016年3月,上風高科更名為盈峰環境。何劍峰開始有了第一家上市平台——盈峰環境。
何劍峰在2018年3月,斥資18億入主影視公司華錄百納(300291.SZ),個人持股4.45%,通過盈峰控股和關聯公司合計持有17.55%股份,何劍峰總計持股34.1%,為最終受益人。
其中何劍鋒控股的盈峰環境、華錄百納,主要高管都來自美的舊部,比如方剛、陳建武、張靜萍、鄺廣雄,且方剛曾同時擔任盈峰環境、華錄百納的董事長,鄺廣雄也曾同時擔任兩家公司董事。
盈峰環境在2020年5月出示公告,擬推動旗下風機產業上市。估計何劍峰很快迎來第3家上市公司。
之後,在何劍鋒的帶領下,盈峰控股一路高歌。盈峰控股旗下的盈峰資本布局了AI、機器人賽道。盈峰資本分別投資商湯 科技 4.1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6.84億元)、酷哇機器人1.35億元,還投資了雲知聲、雲鯨智能等AI領域的獨角獸。
伴隨著科創板的開閘,曠視等AI企業上市潮來襲,何享健家族的「上市公司俱樂部」也將迎來更多的玩家。
與此同時,何氏父子聯合行動,悄然控制了眾多金融機構,並大有收獲。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目前盈峰資本管理規模在100億元以上,旗下基金共43隻。
2015年7月,何劍鋒捲入了「做空」傳聞,二級市場私募布局曝光。在這場「做空中國」風波中,滬深交易所34個賬戶被限制交易。盈峰資本4隻量化對沖基金賬戶名列其中。
易方達基金的並列第一大股東是盈峰控股,持股佔22.65%;同時也是廣東省民營企業聯合投資平台——粵民投發起人之一。根據天眼查顯示,盈峰控股旗下擁有4隻基金,全都屬於商業服務行業,其對外投資基金就高達19隻。
另外,有著順德「金庫」之稱的順德農商行也被何劍鋒攜手美的入股了。目前該銀行正在准備IPO,《招股書》顯示,第二和第五大股東為美的集團、美的財務公司,何劍鋒個人持股0.02%,三者合計持股9.71%,大大超過了誠順資產和廣東萬和集團在內的股東。
除了上述金融機構之外,據《第一 財經 日報》於2015年8月刊發《美的少東家捲入做空疑雲》一文, 當時何享健父子還參股了金鷹基金、江蘇銀行、湖北銀行、江西樟樹順銀村鎮銀行、豐城順銀村鎮銀行、浙江上虞農村合作銀行,以及開源證券。
像何氏父子這樣「一代做實業、二代搞金融」的例子並不少見,比如合生創展的朱孟依和女兒朱桔榕。
經業內人士分析,「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宏觀環境等不一樣了,實業沒有以前那麼好乾,轉向金融等新經濟領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中國財富市場才剛剛開始,公眾的錢會更多地流到權益類資產中,投資行業會是一個爆發行業。
何氏家族的女性在美的的角色變化始於1997年,那年何享健為了更好推進企業的現代化,勸退了一批創業元老們,其中就包括他的妻子、當時的倉庫管理員梁鳳釵。
何享健兒媳盧德燕在2020胡潤女企業家榜中,以295億身家位列榜單第21位。
盧德燕也非常低調,外界只知道她是1967年生人,是香港永久居民,擁有境外永久居留權。其他很少暴露在公眾信息中。
其中,盧德燕與公公何享健共同執掌美的集團大股東美的控股。據悉,美的集團控股股東為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5.49%,美的控股由何享健實際控制,持股94.55%。美的控股剩餘的5.45%股份,則是由何劍鋒的妻子盧德燕持有,市值104.28億元。
除了兒媳,兩個女兒在家族中也占據重要的地位。何享健大女兒叫何倩嫦,小女兒叫何倩興,都是商界人士。
不久前,有一家名叫「會通新材」合肥企業遞交了科創板上市材料,引起不少關注。這家公司就是何倩嫦控制的企業,只是由一位叫李健益的女士任董事長,何倩嫦直接持有會通新材34.01%的股權。而李健益曾是美的集團旗下企業的總監。其妹妹何倩興,也是合肥市會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自然人股東。
同時,何倩嫦還是合肥一家百年模塑 科技 有限公司的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上述企業主要生產模具、塑膠製品,屬於美的集團的上游產業。
工商資料顯示,何倩嫦、何倩興均為佛山市順德區盈海投資有限公司(均持股4.55%)。
兒媳婦盧德燕,除了持有美的控股股份外,她還是美的置業的掌門人。美的置業在香港上市,年銷售額上千億,持有20多個商業中心,以及幾千萬平方米的儲備土地。現如今就由她掌管著家族的地產業務——她是港股公司美的置業(03990.HK)和新三板公司美的物業的實際控制人。
2004年,美的置業正式成立,並在廣東省佛山開發了他們的第一個項目君蘭國際高爾夫社區,也就是這次劫持事件的事發地。2008年末,地產迎來一波大行情,但當時美的正在經歷主業危機,地產業務處於停滯狀態。
其實,早在1995年美的置業就成立了,但一直沒有發展起來。2013年,何享健將美的置業全部股權轉至盧德燕名下,之後地產業務獨立發展,美的置業逐漸有了起色。並於2018年10月在港交所登陸。
2019年,美的置業銷售金額達到1012.3億元。2020年銷售了1261.6億元。
何享健的兩個女兒何倩嫦與其妹妹何倩興也對家族企業貢獻良多。
天眼查顯示,大女兒何倩嫦控制著10家公司,其中7家為新材料公司。主要生產模具、塑膠製品,屬於美的集團的上游產業。據美的集團財報顯示,2018年—2020年上半年,美的集團從何倩嫦控制的會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采購商品金額分別為:3.33億元、11.6億元、5.19億元。
2020年11月,何倩嫦的會通股份(688219.SH)也在科創板上市,她持股30.61%,按市值計算,身家約48億元。
小妹何倩興則在美的控股等7家企業擔任高管。據《時代周報》報道,何倩興從事過電子器件行業,經營過廣東新的 科技 集團等。何享健後來將香港方面的一些業務交由她打理。
此外,何倩嫦、何倩興均為盈峰控股旗下的盈海投資公司股東,各持股4.55%。
其中何家還出過一位「最牛游資」女婿。也頗為傳奇,在2007年前,曾炒賣復旦復華、法爾勝、蓮花味精、漢商集團等多家股票,獲利非常豐厚,因此被稱為「最牛游資」,頗有聲名。2010年《財商》雜志A股財富1000富豪榜還榜上有名。
不得不承認何家的子、女、媳,各個是人才,但是美的經營主要依靠的還是職業經理人方洪波團隊,美的集團2020半年報數據顯示,擔任董事長、總裁的方洪波 ,2020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963萬元;副總裁殷必彤、顧炎民、朱鳳濤,分別為765 萬元、348萬元、494萬元。或許「分享」或許才是「美的系」最重要的獨家秘訣。
「美的在接班問題上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管好自己的權力,用好能用的人」。何氏家族掌握好了股權、控制權,用好了方洪波這樣的職業經理人團隊。而現在美的多元化擴張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能不能找到第二個、第三個方洪波。」知名 財經 大V、德林社創始人李德林表示。
在空調一波接一波的價格戰中,美的活下來的戰略,一手錨定支柱產品空調,開展精技術、上產量、擴規模、降價格、占市場的連鎖動作,一手開發多元化產品線,生產電飯煲、飲水機、微波爐等小家電產品,增加現金流,隨時可以為空調戰場補充彈葯。在增量市場,美的以低價走量的規模戰術,從野蠻競爭中脫穎而出,奠定了白電龍頭的行業地位。
在全球 科技 快速迭代的浪潮下,美的集團的定位升級為「全球化經營的 科技 公司」。2016年起,美的連續收購東芝白電業務和德國庫卡集團95%股權,產業版圖延伸至智能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業務,構建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數字化業務四大業務板塊。截至2019年底,美的集團員工超15萬人,業務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年繳納所得稅46.52億元,成為響當當的全品類白電龍頭。
美的集團的未來成長仍不可估量。以方洪波為核心的美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包括顧炎民、王建國等副總裁,多是在美的集團工作20年、從事業部業務線上提拔起來、與美的一起成長的悍將。
可以看出,美的集團可能是整個A股中最善於運用職業經理人的上市公司,而家族成員通過投資和協同,逐漸構建起一個龐大的「美的系」,橫跨製造、 汽車 、醫療、地產、環保、影視、金融等行業,並仍在不斷擴張……美的集團完成兩代掌舵人順利交接,不僅推動其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向前一步,這種模式也給A股市場上,也給諸多面臨傳承問題的家族式民營企業帶來了思考,用實際發展展示了家族財富的傳承不一定要靠二代接班來實現的。
發現 「分享」「評論」 和 「贊」 了嗎,戳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