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人身上什麼氣味

德國人身上什麼氣味

發布時間:2023-04-14 13:20:43

『壹』 德國人每天刷三次牙,為何中國人還能聞到口臭

大家知道,中國這些年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許多外國友人都被我們的經濟成就所震撼。有許多人也選擇來到中國工作、學習、生活。眾所周知,德國和我國的關系一直不差。每年德國都有留學生來到我國進行交流和學習,促進中德關系友好發展的同時,也讓我們學習到了更多德國的技術。

而且對於德國人來說,他們認為多吃大蒜對於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不僅可以幫助人體抵抗疾病,同時還有強身健體的功效。這也是讓德國人如此痴情大蒜的原因。德國人來到中國也是十分的疑惑,自己每天都刷了3次牙,為什麼中國人還能聞到口臭呢?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吃大蒜呢?

『貳』 德國人為啥么不如日本和美國人

德國人的墜落是肯定的,確實比不上美國和日本人,德國人並不是不強,但是很自大,有點象清朝人,拒絕其他民族的文化,不肯學習,自稱是全世界最優秀的民族。日本好象有句格言,叫做 Rolling Stone gather No moss .漢語就是流水不腐的意思,簡單就叫作:生命在於運動,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每一種文明,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他如果沒有新的文化精神因素輸入的話,他生命力總有枯竭和衰老的一天。 維持一個民族長春不老奧妙就在於不斷給自己輸入新的文化和精神因素。比如中國的上古華夏文明,到東漢末晉代開始衰退,但在南北朝輸入了南亞的文明,到隋然後到唐成一大成,造就了中國的黃金時代。奧秘就是在原有古華夏文化的基礎上吸收了異族的文明,尤其是來自南亞和佛教有關的文明,使衰老的上古華夏族的文化得到了再興。 所以說拒絕吸收新的文化或者拒絕革新,這個民族註定是要衰落的。 日本人吸收異族文化大家是知道的,美國是世界帝國,是世界文明的熔爐,那更不用說了,但是德國人的自大縮短了他們民族的生命。有變化就有生機和生趣,沒有變化只有衰老和死亡。如果一種文明在長時間沒有質的變化,必然是要墜落的。你如果連續一個月聽同一首歌,在好的歌曲也會膩味,這是同樣的道理。沒有變化就意味著死亡。所以德國人的衰退很大程度就是他們拒絕吸收外來文明造成的。 日本人我不太了解,日本這個民族我覺得非常的奇怪,對於我成長的兩個老師,德國和美國人,當我剛開始接觸他們的時候,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我能理解他們,但日本人民給的感覺是,難以捉摸的,思想道德觀,邏輯系統完全的不一樣。粗淺這么一看,日本人民非常好強,他們看問題比較膚淺,難以看透事情的本質,再細一看,他們的人民感情非常細膩,精神上的依賴性很強。對我來講,最奇怪的是他們的思想。思考方式不同。他們可以說是我一生見過的最難以捉摸的人民。 話歸正題,回到德國人民的身上,德意志民族是我從無知野蠻的一個臭小子走向文明的第一個老師,盡管我是偷師學藝的,我可以和德國人很投緣的,我家裡人是文革後第一批去德國的留學生,很多人都在那裡。我年幼時是一個很差很懶的人,來這里的家裡人就和我談起了德國人,談起他們的一絲不苟不苟,認真負責。 這一切都引起了一個無知小子的好奇和莫名的崇拜。我開始注意他們,我們這里民族電視台SBS放的每一部關於德國人的電影我都錄了下來。根據家裡人講的,和我自己想辦法搞到的影視作品,我開始了我的學習,我母親曾經說過一句話,對任何事物的學習,模仿必然是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我想我對外國人的學習,德國人民可以說是邁出的第一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其實中國人對德國人不能算不了解,比如熱愛秩序,一絲不苟等,但這只是表象,對德國民族的靈魂深處,中國人還是比較無知的。德國人是一個很特殊的民族,他們有許多其他民族無法模仿的特性。德國人靈魂深處是霸道的,有一些偏執,更值得注意的是,德國人天性有輕度的強迫證的,這種強迫的症狀應該屬於英語所說的(Control Freak), 也就是漢語所說的強迫型控制證,但是這只輕度的,是一種傾向。並沒有到病態的程度。怎麼說呢,打一個比方,德國人在靈魂深處不能容忍一切不受約束的東西,即使有一個花園,他們也要確保一草一木都在掌握之中,監視之下,控制之內。 這就是他們的天性,無情的威懾,也許這樣的人格確實是霸道的。 我看過德國人寫過的文章,我德語只是初學者,還看不懂原文,但是我看過由德語翻成英語的文章,是德國的大學生或學者寫的,看一過以後,我覺得德國人身上有一種很厲害和很可怕的東西,他們的作品,說英語的白人是寫不出的,因為具有很強的力量,很強的說服力和號召力,思辯的能力,邏輯的能力用一種奇妙的散文形式表達出來。很有情趣,但很有威懾力,你看過會覺得他們身上有一種難以明言的厲害和可怕。我曾經模仿過他們的作品,當時寫的是關於漢族的,為了寫出德國式的效果,我絞盡了大腦內的海綿物質,用英語寫了一篇,花了兩個小時,一句一句的推敲,寫完後人感到徹底虛脫了,你可以看出花了多大的工夫。 但過了一段時間,我變的更成熟了,由於在不斷的創作中,我成長了,我再一次看他們的作品,我感到了他們的偏執,他們想法的不成熟。在這個時候,我對他們有了不同的看法,逐漸從一個偶像,變成了一個應該去了解的朋友。德國人有值得自傲的東西,也許他們在有些領域達到了人類能力最高的頂點,這也是他們的人格所造就的,因為我徹底學習過他們,我身上也有具備了某些偏執和強迫的因素,這是不可避免的。後來由於學習美國人的美國方式的寬容,才有了改變。 但是,最初德國人所造就的那種襲人威懾的氣質並沒有完全的消失。如果你們任何一位去學習德國人,有兩點要注意。一,他們的氣質是很難模仿和學習的,二,學習成功,你的人格會被他們感染,也會傳染他們的種種特質。 德國人是不寬容的,從他們的作品可以看出,毫不留情,毫無寬容是他們的作風。對中國人幼稚虛偽和不真實的道德觀念而言,也許會立刻批評。但是事實上是,德國人對別人對自己都很嚴厲正造就了他們。不寬容也意味者不寬容自己和別人的不完美,正由於不寬容自己的不完美,才能下定決心把一切做到極致。對我以前說過的因明論學而言,這是優點,也是缺點,優缺點本身是相對,而並非絕對的。 日本人我不懂,但是美國人民是我第二個老師,我內心是很敬佩他們的,美國人里有很多的天才,我敬佩的人有 女作家 ANNE RICE ,等,我很喜歡她的作品,並以她為標准,要求甚至是強迫自己,每個作品必須不低於那種水準。 人的創造力,尤其是天才的創造力,卻是在人一種雍容和自然柔和,絕對放鬆的精神狀態下才能體現。所以說,緊張的精神狀態,本生就是天才火花的天敵,德國人確實厲害,但是這種人格造就了他們的靈魂格局比較狹小,所以創造出來的東西,在精神和靈魂上的穿透力不如美國人。美國人在某些方面確實無法和德國人所匹敵,但是正由於他們的自由和寬容,造就了他們在社會文化上比德國人更成熟,在人性和人格上比德國人更加的雍容和成熟。因為本身事物的進化是絕對的天然和非人工,所以絕對的自由更能使一個人成熟和人格的完善。這里就有一個問題,請允許我打一個比方,有兩個人,一個大人和一個少年人,他們測智商的結果一樣,但是當他們同時學一樣東西,在同一個起跑線學一樣東西,年長者要超越少年人的,這就是心智的成熟,不但是簡單的表面的思維能力,真正的心智成熟深化了一個人的理解和靈魂中的穿透力。我對照美國和德國家庭裝飾的雜志,德國的形勢上就幾種單一的變化,但是做工非常完美無渫可擊,無可挑剔,但是美國的雖然質量不如德國,但你可以發現他們的藝術品位和奇異獨特的創造,那種奇思異想,超越了德國一個層次。有極別的差異。這也說明了,一個民族心智的成熟是多麼的重要。 美國人在靈魂的格局上說比較大,精神放鬆,真正天才的火花才能燃燒。一個人靈魂的格局直接影響了他的能力,一個民族在靈魂上格局的大小,就直接影響了他們的潛力和極限。可以說美國人的潛力是超過德國人民的。這也許就是大國人民氣質和小國人民氣質的不同。 我曾經想讓中國人學習德國人民,但是我現在想,也許自然發展才是最好的辦法,德國人是日爾曼民族的代表,是西方民族中一個很重要的人民,中國人往往注重的日本人,我不理解中國人為啥么不想多了解一下西方的人民。也許中國人真的應該對了解一下西方民族的下點功夫。就算你不想學他們,至少你得對他們有所了解。

『叄』 歐洲各國人在歐洲都有什麼外號

荷蘭人稱德國人 Mof,源自 muffig,「霉臭的」。

丹麥人稱德國人 Sakse,源自撒克遜人。

義大利人稱德國人 Crucco,源自斯拉夫語 Kruh(麵包),後來轉移到德國人身上。

波蘭人稱德國人 Fryc,源自腓特烈(弗雷特里希)這個名字。

法國人稱德國人為 Boche,源自法語 caboche re,「方腦袋」。

英(美)國人稱德國人為 Kraut,源自德語 Sauerkraut,酸菜。

英國人稱荷蘭人 Frog(因為他們住在沼澤里),後來改稱法國人(因為他們吃田雞腿)。

英國人稱義大利人 Eyetie,原因不詳

『肆』 普羅旺斯風俗習慣、商務禮儀

浪漫普羅旺斯,醉人薰衣草花海
普羅旺斯位於法國南部,從誕生之日起,就謹慎地保守著她的秘密,直到英國人彼得·梅爾的到來,普羅旺斯許久以來獨特生活風格的面紗才漸漸揭開。在梅爾的筆下「普羅旺斯」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地域名稱,更代表了一種簡單無憂、輕松慵懶的生活方式,一種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的閑適意境。如果旅行是為了擺脫生活的桎梏,普羅旺斯會讓你忘掉一切。
整個普羅旺斯地區因極富變化而擁有不同尋常的魅力--天氣陰晴不定,暖風和煦,冷風狂野,地勢跌宕起伏,平原廣闊,峰嶺險峻,寂寞的峽谷,蒼涼的古堡,蜿蜒的山脈和活潑的都會,全都在這片法國的大地上演繹萬種風情。7~8月間的熏衣草迎風綻放,濃艷的色彩裝飾翠綠的山谷,微微辛辣的香味混合著被曬焦的青草芬芳,交織成法國南部最令人難忘的氣息。
這個地區的活動之多,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從年初2月的蒙頓檸檬節到7~8月的亞維農藝術節。歐洪吉的歌劇節到8月普羅旺斯山區的熏衣草節,四時呼應著山城無拘無束的歲月。這股自由的色彩蠱惑著藝術家創作的靈感,包括塞尚、梵谷、莫奈、畢加索、夏卡爾等人均在普羅旺斯展開藝術生命的新階段,蔚藍海岸的享樂主義風氣,也吸引了美國作家費茲傑羅、英國作家D.H勞倫斯、法國作家赫胥黎、尼采等人前來朝聖,當然,還囊括了《山居歲月》,將普羅旺斯推向巔峰的彼得·梅爾。普羅旺斯浪漫的色彩,沒完沒了的藝術也吸引著我們聞風而來。
普羅旺斯最令人心曠神怡的是,它的空氣中總是充滿了薰衣草、百里香、松樹等的香氣。這種獨特的自然香氣是在其他地方所無法輕易體驗到的。其中又以薰衣草最為得天獨厚且受到喜愛。由於充足燦爛的陽光最適宜薰衣草的成長,再加上當地居民對薰衣草香氣以及療效的鍾愛,因此,在普羅旺斯不僅可以看到遍地薰衣草紫色花海翻騰的迷人畫面,而且在住家也常見掛著各式各樣薰衣草香包、香袋,商店也擺滿由薰衣草製成的各種製品,像薰衣草香精油、香水、香皂、蠟燭等,在葯房與市集中販賣著分袋包裝好的薰衣草花草茶。讓人禁不住想多了解普羅旺斯迷人的香氣--薰衣草的種種。
在普羅旺斯,薰衣草花田一年四季都有著截然不同的景觀。冬天,在收成切割後,只剩下短而整齊的枯莖,覆蓋著白雪。春天一到,綠葉冒出。6月紫暈,漸漸地隨著夏天的艷陽愈愈熱,薰衣草花也很快地轉變成迷人的深紫色。緊接著是忙碌的採收工作開始了,掌握時間很重要,因此,花農們必須夜以繼日地采割花朵,並蒸餾萃取液。直到9月底,所有的花田都已採收完成。薰衣草花田才得以喘口氣,吸收大自然的精華,為明年夏天的再一次盛開紫色花朵而做准備。
永遠的普羅旺斯
整個普羅旺斯地區因極富變化而擁有不同尋常的魅力--天氣陰晴不定,暖風和煦,冷風狂野,地勢跌宕起伏,平原廣闊,峰嶺險峻,寂寞的峽谷,蒼涼的古堡,蜿蜒的山脈和活潑的都會--全都在這片法國的大地上演繹萬種風情。7-8月間的薰衣草迎風綻放,濃艷的色彩裝飾翠綠的山谷,微微辛辣的香味混合著被曬焦的青草芬芳,交織成法國南部最令人難忘的氣息。在美食方面,普羅旺斯最大的優勢在於農產品豐富,新鮮的蔬菜水果、橄欖油、大蒜、海鮮、香料組合成食客的天堂。
漫遊薰衣草的天下
Lavender--薰衣草,這種花語為"等待愛情"的紫色小花,不知迷倒了多少人。Self Voyages Provence(普羅旺斯自助游旅行社)的Pascal先生開著他的豐田帶著我們穿山過野,翻過白色石灰岩即使是夏天看起來也像是白雪皚皚的馮杜山(Mont Ventoux),穿過大片大片金色的向日葵園,終於停在了一片紫霞蒸騰的土地。
薰衣草之都Lavender Sault 賽爾真是太美了。我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茂盛的薰衣草田,如此純粹的紫色在高高低低的田園里綻開,在夏日的風中打開浪漫的符號,像那種最沉靜的思念,最甜蜜的惆悵,彷彿藏身於深愛者的心中卻永遠無法執子之手的那種溫暖而憂傷的感覺。
收割好的乾草垛捲成橡木酒桶樣子,三個五個地晾曬在田野上,黃得很單純。黃與紫就這樣干凈地舒展著,空氣里、我們的頭發上,肌膚上滿滿的沾染了薰衣草的味道。
我們的司機兼導游,來自Self Voyages Provence(普羅旺斯自助游旅行社)的Pascal先生已經在柏樹林里為我們搭好了野餐的台椅,野餐的內容如此豐盛,唯一擔心的是胃口太好,中西式菜點,鮮榨果汁,麵包,乳酪,水果,酒類,甚至還有甜點!陽光從柏樹葉間透露出斑斑點點的金色,風兒輕柔,雀鳴婉轉,滿眼都是純美的紫色,呼吸里都是甜美的氣息--所謂幸福,不過如此吧!

普羅旺斯地理&歷史
普羅旺斯(Provence)位於法國南部。最初的普羅旺斯北起阿爾卑斯山,南到比利牛斯山脈,包括法國的整個南部區域。羅馬帝國時期,普羅旺斯就被列為其所屬的省份。18世紀末大革命時期,法國被分成5個不同的行政省份,普羅旺斯是其中之一。到了20世紀60年代,行政省份又被重新組合劃分成22個大區,於是有了現在的普羅旺斯-阿爾卑斯大區。在溫文爾雅的大學名城艾克斯、教皇之城亞維農的前後,還有那些逃過世紀變遷的中世紀小村落和古老的山鎮。
普羅旺斯出品優質葡萄美酒,其中20$Cts%$為高級和頂級酒種。由於地中海陽光充足,普羅旺斯的葡萄含有較多的糖分,這些糖轉變為酒精,使普羅旺斯酒的酒精度比北方的酒高出2度。略帶橙黃色的干桃紅酒是最具特色的。常見的紅酒有:Cotes de Provence, Coteaux d $Cts'$Aix en Provence, Bandol。
從地中海沿岸延伸到內陸的丘陵地區,中間有大河"Rhone"流過,很多歷史城鎮,自古就以靚麗的陽光和蔚藍的天空,迷人的地中海和心醉的薰衣草,令世人驚艷。
埃克斯市Aix-en-Provence是畫家保爾·塞尚的故鄉,自中世紀起就是一座大學城,也是著名的"泉城"。這里是羅馬普羅旺斯的古都。在今天仍以古羅馬遺跡、中世紀、 哥特式和文藝復興風格建築而著稱。埃克斯市還以獨特的烹飪、玫瑰紅葡萄酒、以及特別的語言--普羅旺斯方言聞名。
南普羅旺斯的古老小城阿爾(Arles),以熱烈明亮的地中海陽光和時尚的藝術風格聞名。看過《梵高傳》的人大概都會記得傑出的畫家曾在這里創作、生活過。這里的街道、房屋、酒吧,到處充滿了濃厚的藝術氣息。古羅馬的建築(阿爾人是古羅馬人的後裔)、藝術家的作品、生活在現代文明社會的人,在這里和諧相處,寧靜美好。這里每年7月,還會舉辦一個很時髦的國際攝影節,在石頭古巷和小廣場上,展覽當今締造潮流的大攝影師和風流人物。

普羅旺斯美食
許多人常用三種食物代表普羅旺斯的烹調特色:「橄欖油、大蒜與西紅柿」。走在普羅旺斯,觸目所及幾乎都是綠油油的橄欖樹,此地可以說是法國橄欖油生產的重鎮,不僅造就了別致地自然景觀,也提供了居民營養所須的油脂。橄欖也順理成章的走入每家的廚房,橄欖醬(tapenade)即是最佳範例。
·橄欖醬
將大蒜與鯷魚(anchovy)分別切碎,加入洗凈的酸豆(capers)、百里香、香薄荷(savory)和檸檬汁,以食物處里機打勻,徐徐倒入橄欖油,並以胡椒調味。做好的橄欖醬塗抹在稍微烘烤的麵包上就是最道地的開胃菜,而以橄欖醬作成的法國麵包更是普羅旺斯的特產,如果喜歡,還能拿橄欖醬來作菜呢!
· 大蒜美乃滋
大蒜美乃滋常被人稱為普羅旺斯的奶油,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如同名字的直接翻譯,就是美乃滋與大蒜的混合,簡單的不得了,但是搭配的食物可是洋洋灑灑,從水煮蛋、蒸魚、到各色龍蝦料里都能搭配得宜。
馬賽魚湯
其實整個法國都有屬於自己的魚湯,只是內容稍微有異,再冠上不同的名稱而已,如布列塔尼(Brittany)的cotriade、勃根地(Burgundy)的pauchouse。也不知怎麼一回事,就是普羅旺斯,尤其是馬賽這兒的魚湯特別有名,凡是造訪馬賽者絕不能空嘴而歸。
魚湯的歷史已超過2,500年,據傳是希臘人帶進法國的,不過就算沒有希臘人的引導,位處於地中海的馬賽遲早也會創造出魚湯來。馬賽魚湯的重點就在各色各樣精採的魚種,提起魚種,故事又長了。到底魚湯中應該或不應該放入那些魚,你永遠得不到一致的答案。比較可以確定的是,傳統的馬賽魚湯是沒有貝類的,尤其是淡菜絕對不能出現,但是螃蟹和龍蝦並不禁止。此標准並非放諸四海,你不妨仔細瞧瞧自己碗里的內容為何。
作法&吃法:用上好的橄欖油炒香洋蔥、西紅柿、大蒜、茴香,加入百里香、義大利香菜及月桂葉,並以干橙皮調味,最後放入番紅花增加色澤,然後再加入魚肉。與我們的假想不同,烹煮馬賽魚湯的時間並不長,得用大火在15分鍾內完成(這當然不包括准備高湯的時間,只是真有必要以高湯為底嗎?恐怕又是一個問題)。食用時湯與魚肉是分開盛放的,在碗里擺上一片麵包,直接將湯汁舀入,如果能再搭配些許的rouille就更完美了。
·大蒜辣椒醬
所謂的rouille就是大蒜辣椒醬,其原料有大蒜、辣椒、橄欖油、麵包屑與魚高湯。有人喜歡先把它塗抹在麵包上,或者你也可以直接放在魚湯內,有了大蒜辣椒醬,馬賽魚湯才算完整。

普羅旺斯住宿
普羅旺斯的住宿相當有特色,如同當地多元化的生活風貌,從市區的豪華大飯店到鄉間的民宿農庄,應有盡有,同樣提供了舒適的休息環境與地方飲食。
若是本身懂法文,或能找到懂法文的人隨行,可考慮在供應餐點的民宿過夜,感受當地的風俗民情。有的民宿還安排房客參加地方的活動,例如和當地人一同用餐,天南地北的閑聊起來,滿天星斗下共同歡樂,那種融洽的氣氛應是地球村精神的最佳呈現。
艾克斯的荷內國王大飯店有100多間房,具有四星級的水準。荷內國王大飯店是艾克斯古城區最高級的旅館之一,有四顆星的評價,內部有游泳池等相當先進的設施。
旅館有134間大小客房,從每一間房間內都可以看到美麗的花園;旅館餐廳也供應道地的普羅旺斯美食。這間旅館採用美式作風的管理方式,感覺上與美麗純朴的普羅旺斯雖然有些出入,但是在結束了一天充實的行程後,卻能提供您抒解身心的舒適環境。
普羅旺斯交通
在巴黎里昂車站搭乘TGV
巴黎有不同的火車站,接連往不同地區的火車,從巴黎要抵達普羅旺斯的火車站是里昂車站(Gare de Lyon),搭乘的火車種類是時速高達300公里的法國快速火車TGV,車程約3小時。搭乘TGV需要先訂位,在里昂車站的售票櫃台預約訂位,從火車站外面的大門左側你會看到'21'號門,進去即是一排售票櫃台,找到上面寫著'International'的櫃台即可,如果你使用聯營火車票預約時須出示車票,預約的費用是54FF,售票員會給你一張登車卡,上面有座位號碼卡。
提早30分鍾抵達車站找月台
從火車站大門進入,你可以在中庭看到巨大的時刻表,上面標示時間、班次、月台,通常會在半小時前顯示火車停靠的月台,誠摯地建議你早一點前往熟悉環境,因為月台的安排很'出乎意料',而且標示不清楚,一部份的月台在車站中庭,一部份在右側,兩邊距離頗遠,加上火車開動時間很精確,如果弄錯月台,就不妙了。

普羅旺斯推薦行程
1、普羅旺斯著名薰衣草觀賞地:呂貝隆山區、施米亞那山區
呂貝隆山區(Luberon)Sault修道院的花田是該區最著名的薰衣草觀賞地,也是《山居歲月》一書的故事背景,號稱全法國最美麗的山谷之一。山上有一座12世紀的修道院,塞南克修道院前方有一大片的薰衣草花田,是由院里的修道士栽種的,有不同顏色的薰衣草。
施米雅那山區(Simiane-la-Rotonde)的施米雅那是一座極具特色的山城,山頂矗立著一座建於12至13世紀的城堡羅通德,環繞著一大片的薰衣草花田。站在施米雅那城鎮里,隨處可見到紫色花田,無邊無際地蔓延。
2、周邊小城游
Luberon(呂貝隆)是沃克里茲省的南部地區,彼得·梅爾的《普羅旺斯的一年》中所寫的地方就在這里。Roussillon(魯西庸)是座彩色的村莊,桃紅、鮮橙、明黃的房子像天使的玩具,隨意散落在村中。
Gordes是座岩石山莊,Gordes村裡還有一座薰衣草博物館,門口一輛老式的薰衣草壓油機。博物館里展示了薰衣草農田裡的各種用具。
艾克斯市是畫家保爾·塞尚的故鄉,自中世紀就是一座大學城,也是著名的「泉城」。這里是羅馬普羅旺斯的古都。該市以獨特的烹飪、玫瑰紅葡萄酒,以及特貝的語言--普羅旺斯方言聞名。在奧郎日,你可以坐在羅馬時代的圓形露天劇場看戲;在阿爾,你可以坐在咖啡廳里消磨一個下午。這里每年7月,還會舉辦一個很時髦石頭城的國際攝影節,在石頭古巷和小廣場上,展覽當今締造潮流的大攝影師和風流人物。

普羅旺斯風情
普羅旺斯的生活簡朴而高尚,單來這里把節奏放緩,好好地吸一口忘草香,嘗一口鮮味芝士,也是人生難得的境界。
南普羅旺斯的古老小城阿爾(Arles),以熱烈明亮的地中海陽光和時尚的藝術風格聞名。看過《梵高傳》的人大概都會記得傑出的畫家曾在這里創作、生活過。這里的街道、房屋、酒吧,到處充滿了濃厚的藝術氣息。古羅馬的建築(阿爾人是古羅馬人的後裔)、藝術家的作品、生活在現代文明社會的人,在這里和諧相處,寧靜美好。這里每年7月,還會舉辦一個很時髦的國際攝影節,在石頭古巷和小廣場上,展覽當今締造潮流的大攝影師和風流人物。
普羅旺斯購物:當地出品優質葡萄美酒,其中20%為高級和頂級酒種。由於地中海陽光充足,普羅旺斯的葡萄含有較多的糖分,這些糖轉變為酒精,使普羅旺斯的酒精度比北方的酒高出2度。略帶橙黃色的干桃紅酒最具有特色。常見的紅酒:CotesdeProvence,Coteauxd"Aixen Provence,Bandol。

普羅旺斯美酒
如果把普羅旺斯和一種植物聯系起來,全世界遊客都會選熏衣草,但當地人大都會選茴香。
很久以前,普羅旺斯盛產苦艾酒,它讓人產生幻覺並上癮。因為酒精含量過高經常有酒客失明或發狂。梵高因為這種酒割掉自己的耳朵,蘭波也是被一個喝高了的詩人殺死的。一百年前,苦艾酒被禁。後來,有個隱士用八角茴香釀出了新酒。這種茴香酒在一場瘟疫中救了普羅旺斯人。由於普羅旺斯盛產茴香,家家自釀。現在外銷的酒都是口味清淡的,而當地隨便一個老奶奶釀出的茴香酒都能放倒一頭牛。

普羅旺斯波城古堡
交 通:由亞耳巴士總站乘前往馬賽方向的大巴,在Les Baux下車即可,每天有4班車。
門 票:波城歷史博物館門票6.5歐元
開放時間:旺季(7、8月)9:00~20:30;其他時間9:00~19:30。
簡 介:
波城古堡是指位於亞耳附近地區的波城·普羅旺斯(Les Baux de Provence)的古城塞遺跡。波城這里曾經是被詩人米斯特拉稱為「鷲族」的英勇的波城一族駐守的城塞,後來經歷了無數次戰爭硝煙的洗禮,波城古堡於路易13世在位期間毀於戰火,現在保留的是當年的古堡廢墟可供遊人參觀。
波城古堡的入口處是波城歷史博物館(Musée d'Histoire des Baux),展示城堡當年鼎盛時期的歷史資料與文物,站在城堡頂端,環顧四方,亞耳古城等周邊風光盡收眼底,據說北方的地獄谷(Va d'Enfer)是觸發但丁撰寫《神曲·地獄篇》的地方。

『伍』 德國人的特點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

從自身做起,愛護環境,懂得謙讓,注重紀律、守規...其實只要做到《弟子規》的內容就可以。

(5)德國人身上什麼氣味擴展閱讀:

在國籍上,德國人指的是擁有德國國籍的人在族群上,德國人可以包括以下幾個特徵:和德意志文化有關聯以德語為第一語言德意志裔人:祖先來自德國或是曾經屬於德國的地區者。

德國出生的知名人士:

哲學:黑格爾,馬克思(德裔猶太人),恩格斯(德國容克族叛族者),康德,尼采

政治:西西公主,喬治一世,葉卡捷琳娜二世,阿登納,俾斯麥,默克爾

經濟:卡爾·本茨,費迪南德·保時捷,維爾納·馮·西門子,梅耶·羅斯柴爾德,卡爾·蔡司,羅伯特·博世,埃米爾·貝利納(唱片之父,百代EMI創始人),保羅·路透,賽奧·阿爾布萊希特兄弟,阿道夫·達斯勒

文學:歌德,席勒,格林,海涅

宗教:馬丁路德

音樂:貝多芬,巴赫,Enigma(英格瑪),ZEDD,David Garrett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在德國,公交車有著嚴格的發車時刻表,每條線路根據具體情況,發車間隔5~30分鍾不等,公交車晚點一般不會超過1分鍾。待人誠懇,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

德國人很少亂扔垃圾,因為他們知道環境的重要性,即便身在外國,他們也多數如此。一個故事非常有名,一個中國人和一個德國人在中國爬山,由於沒找到垃圾箱,這個德國人拿著自己的冰糕棍一路走下山,找到了一個垃圾桶後才扔掉。

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德國家庭平均每月花在吃飯上的錢(包括飲料和煙、酒)只佔凈收入的14.3%。德國人去別人家造訪帶很簡單的禮物:一瓶酒、一板巧克力、一本書或者一束花……價值從幾歐元到幾十歐元不等。

德國人的消費比較個性化,並不相互攀比。追時尚的人首先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品牌,而不會輕易受他人的影響或跟大牌明星看齊。所以在德國人身上,你不會看到很多LV手包或奢華的手錶。

德國的人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時,上車時沒人查票,買票、檢票全憑自覺。德國實行垃圾分類處理已有多年,廢紙、玻璃瓶、塑料包裝和生活垃圾都分別傾倒在外觀顏色不同的垃圾箱里。

經常見到有人提著一大堆廢瓶,一一扔進相應的垃圾箱,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一扔了之。行人過街時,即便無車駛過,也仍規規矩矩地等在路邊,直到綠燈亮時才起步。聽音樂會,樂隊指揮的指揮棒一揮起,全場傾刻之間變得鴉雀無聲。

『陸』 德國人的風情

走近德國風俗,了解並知道德國人的生活習慣對於去德國學習、工作或者訪問的人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一無所知,到時免不了會鬧出笑話,或者給自己帶來不便。所謂 入鄉隨俗 ,就是這個道理。但怎麼才能 隨 得好呢?這就要事先有所了解。
*守紀律 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許多情況下,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但細細想來,這種"不靈活"甚為有益。沒有紀律,何來秩序?沒有規矩,何有認真?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
*守時間 喜清靜*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
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比方說,許多人雖在城裡上班,但卻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圖的就是一個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裡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例如,晚上8時至第二天早晨8時不可以演奏樂器、大聲喧嘩。如果晚上要搞聚會活動,事先要向鄰居講明情況,請求他們諒解,並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盡可能不大聲喧鬧。否則,受干擾的鄰居會十分惱怒,可能會當面提出抗議,個別人甚至會請警察出面干預。
*待人誠懇 注重禮儀*
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乾脆。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稜兩可的答復。當然,人際關系和努力的程度對辦事也絕非沒有影響。
和西方許多國家相似,德國人比較注意禮儀。兩人相遇時,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在路上,或者辦公室、賓館、電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問聲"您好"。餐館吃飯時,也要向已就坐的顧客點頭問候,真的是"斯文對斯文,禮多人不怪"。朋友見面以握手為禮,告別時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長時間未見的朋友相見或長期分開時可以相互擁抱。正式場合,仍有男子對女子行吻手禮,但多做個吻手的樣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過程中,大多數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講)作為尊稱。只有親朋好友和年輕人之間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稱呼。對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長幼,都可以稱"某女士",但對已婚婦女應以其夫姓稱之。
送禮在德國也很受重視。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在祝賀他人生日、節日或者婚嫁等時,可寄送賀卡,如送賀禮,則以實用和有意義為原則,而不是以價格高低論輕重。所送之禮物都要事先用禮品紙包好。許多人常在收到禮後會馬上打開觀看,並向送禮人表示感謝。
在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女士在許多場合下都受到優先照顧,如進門、進電梯、上車等,都是女士優先。男士要幫女士開轎車門、掛衣服、讓座位等。女士對此只說聲"謝謝",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認為對方不懷好意。在同人交談時,德國人很注意尊重對方。不詢問人家的私事(如不問女性的年齡,不問對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場的人開玩笑。就餐談話時,不隔著餐桌與坐得較遠的人交談,怕影響別人的情緒。

德國人擇偶方式
今天,德國的男女青年有各種機會進行接觸,他們或經親友、同學、同事介紹,或在舞會、旅行等文娛活動中相識,然後經過一番交往的戀愛過程,最終決定結為夫婦。他們享有充分的戀愛自由,這一點同西方現代國家沒有什麼不同。 不過在擇偶方面,德國有一些有趣的風俗。
1.橡樹月老
在德國的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羅姆有一棵遠近聞名的老橡樹,人們稱它"橡樹月老"。關於這棵老橡樹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六百多年前,一位王子在與敵人遭遇中遇險,被一位美麗的姑娘救起,王子與姑娘一見傾心,結成良緣。為報答姑娘的救命之恩,王子在森林中種下了這棵橡樹。後人羨慕王子的奇遇,紛紛到此觀賞,並希望巧識意中人。還真有一些男女通過橡樹傳遞情波,並在樹下舉行了婚禮。久而久之,老橡樹充當起了"月老"的角色。每天都有收信地址為"D-2420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羅姆的橡樹"的情書被郵遞員投進老橡樹的樹洞中。這些信是公開的,人人都可以拆閱,守候在"月老"身旁的青年男女通過閱讀來信,尋找自己的意中人。如找到情投意合者,便可通信聯系,約期相會。據說通過橡樹月老已使五千多對青年男女玉成佳偶。現在老橡樹的故事越傳越遠,以致其他國家的年輕人為尋找配偶也把情書投寄給這位橡樹月老,這種情書每年有八百封之多。
2.棋藝定終身
在柏林西南有個小鎮叫希喬貝克,這里的入幾百年來都非常熱衷於國際象棋活動,並且到了痴迷的程度,連值勤民警的帽徽都被設計成棋盤圖案,教堂的塔尖上也安裝了一個棋盤來表示風向。人們一早起來,就可以看到用棋盤夾著公文去上班的地方官員。這里的人從小學習下象棋,學校里設有"棋課",以輔導孩子們從小學習下棋。正是由於這一棋俗的緣故,姑娘們在選擇配偶時,小夥子棋藝的高低成為一個主要條件,一個小夥子在向姑娘求婚之前必須先同姑娘的父親對奔一盤。如果小夥子贏了,會受到姑娘全家的熱情款待,至於婚事也就十拿九穩了;如果小夥子輸了,那麼對不起,婚事只有等到棋藝長進以後再說了。
3.白樺樹寄深情
在德國波恩,小夥子向心愛的姑娘表達愛慕之情,是通過贈送白撣樹這一富有詩意的形式來實現的。每逢春暖花開的季節,小夥子要砍伐一株嫩葉滿枝的小白樺樹在4月30日或5月1日這天半夜放置在姑娘家的陽台或庭院中,借翠綠的小樹來表達自己深深的愛意。每到這一季節,波恩的大街小巷、家家的庭院和陽台都可以看到綠油油的小白柳樹。有些漂亮姑娘家的庭院中會同時放著好幾棵白樺樹。遇此情況,姑娘自會喜不自禁,而送白樺樹的小夥子們則只能耐心等待姑娘的迴音,不能操之過急。一旦得到姑娘首肯的迴音,小夥子就可再贈送給姑娘一枚寶石戒指,姑娘以親吻表示謝意並接受這枚求愛戒指。過一段時間,當雙方深信彼此間情投意合時,便互贈銀戒指,表示訂婚。到結婚時再互贈金戒指,表示雙方的愛情像金子般純潔。
4.電影擇偶
在德國,婚姻管理部門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年輕人解決婚姻問題,其中有一種方法是以拍電影廣告的形式幫助一些"待字閨中"的姑娘解決婚姻大事。姑娘們可以在影片中充分展現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尤其是烹調、縫紉、清潔房間等家政方面的特長。一位十分平常的姑娘通過攝影師和導演技巧高超的處理,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往往是一位非常可愛、非常完美的姑娘。這些影片被拿到由孤男寡女組成的"寂寞的心協會"去放映,單身男子可從影片中選擇自己可心的配偶。美麗的電影往往能給人們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但許多人在與真人相見後,會覺得並不像電影中的人物那麼理想。

出生
德國人口的年出生率始終是世界最低的,戰後人口的增長主要靠外來移民。在這樣一個低出生率的國家,一個家庭的添丁進口真可算是一件大喜事。 其實早在婦女懷孕之時,她便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保護,有許多風俗習慣都是為了保護孕婦的身體健康及胎兒的茁壯成長。在德國符滕堡地區的農村,孕婦是倍受敬重的貴客,她可以進入別人家的果園摘果品嘗,可到鄰家就席用餐。那裡的人認為孕婦的光臨象徵著新生和豐收。此外,還有這樣一些習俗:孕婦晚上不可出門,怕黑夜裡的巫婆鬼怪傷及胎兒;孕婦不能看醜陋的東西,怕嬰兒日後長得難看;孕婦不能走十字門、不能從晾衣繩下穿行,否則會造成難產、傷害胎兒。這些風俗雖不乏封建迷信的色彩,但從中也可看出人們對孕婦的關心。 在以基督教為主的德國,新生兒出生前,父母已為他找好了教父和教母;孩子一出生,家人便和教堂約定時間,由牧師或神甫為孩子施洗。
(一)教父和教母
在德國,新生兒的父母早在孩子出生前便會在親友中為孩子物色教父教母。由於教父教母與孩子的一生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嬰兒的父母在選擇時是很審慎的。孩子的父母在為孩子選擇教父教母時不一定要選一對夫婦,但他們要由正直可靠、行為端正、受人尊敬的、名聲較好的人擔任。當然首先要取得他們本人的同意。一般被邀請做孩子教父教母的人會認為這是對自己的信任,是一種榮譽,而樂意承擔這份責任。 認教父教母的原意是為了在宗教信仰方面幫助孩子。如今,教父教母的責任已不僅僅局限在宗教方面,他們可使孩子在一出生後就有多位長輩關心他的成長,在他有困難時給予照顧,萬一在孩子未成年時父母雙雙早逝,那麼教父教母還要擔負起撫養他成人的義務。
(二)新生兒洗禮
洗禮是基督教接受入教時舉行的一個重要儀式。基督教認為:人生而有罪,須經過洗禮除去污垢,變得純潔,方能被接受為基督教的人,日後才有資格進入天堂。受洗的人不一定是嬰兒,耶酥本人就是在成年後接受"施洗者約翰"為他施洗的。但在基督教國家中,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在嬰兒時由家長抱到教堂受洗的。 嬰兒正式起名與洗禮同時進行,所以洗禮也叫"命名禮"。嬰兒父母在教堂定好日期後,即發請帖邀請親友參加,一般只請至親近友,人數不會太多。 施洗禮時,嬰兒由教母抱著站在教堂內聖壇前的"聖水盆"旁,孩子的父母等人圍攏過來,由牧師或神甫宣讀《聖經》中的有關章節,口誦規定的禮文,並接過孩子,用手蘸聖水滴在孩子頭上,口稱:"我奉聖父、聖子、聖靈之名給你施洗。"然後,再說幾句願孩子長大後要博愛人類、侍奉上帝之類的話,洗禮遂告完畢。 洗禮之後自然是要慶祝一番,嬰兒的父母要舉行一次午宴或茶會,邀請施禮的牧師或神甫、孩子的教父教母及親朋好友參加。被邀請者要給孩子帶一些禮物,如玩具、衣服、兒童畫冊等等。教父教母的禮物照例要貴重些。在巴伐利亞地區,在洗禮日那天,教父不僅自己要胸佩迷迭香,還要把迷迭香放在嬰兒的搖籃里。據這說這種香氣濃郁的葯草能祛病降妖,教父以此來表達自己的一份愛心。同時,他還會在教子尿布或枕頭下塞點兒錢,作為孩子日後操辦婚事的本金。有的教父送孩子書和筆,希望孩子聰明勤奮。如今,時髦的禮物是送男孩一個小巧玲瓏的銀制啤酒杯,送女孩子一條項鏈或一隻銀制咖啡杯,上面刻著孩子的姓名和洗禮日期。 在巴伐利亞農村,孩子的洗禮聚餐有個習慣,那就是餐後餐桌上要有剩餘的麵包,飯後要給賓客包裝點兒吃的東西帶走。給男客帶點兒香腸、烈酒,給女客帶點兒糕點、糖果,對教父則更是要厚禮相贈,以此來表示生活富裕、綽綽有餘。 在德國,洗禮用的蠟燭是要精心收藏的,它對孩子的一生具有特殊意義。據說點燃洗禮燭可逢凶化吉、祛除百病。在德國的一些農村,至今仍虔誠地遵循著這一古老的習俗。 在德國婦女生孩子可獲得一年的休假,可本人休,也可以夫妻雙方各休假六個月,共同擔負起養育孩子的責任。

德國喪葬習俗
婚喪嫁娶是人生旅途中的大事,一個人一生可不嫁不娶,獨身終生,但萬物之中,有生就有死,這是無法避免的。人與塵世告別是痛苦的,人死了就要辦喪事,這是天下皆然的風俗,為了讓死者能安詳地離去,各國民問都有種種習俗。
(一)臨終慰藉
在德國萊茵河地區,至今仍遵循著一個自中世紀流傳下來的古老習俗:喝臨終酒。人在臨終之時,必須喝一口陳年老酒。據說這種酒是聖酒,可喚醒死者亡靈,驅散圍繞在病床前的招魂魔鬼,使臨終者得到安寧。 人在臨終前,家人會將洗禮燭、聖餐燭、聖光燭點燃,並同時點燃一支紅色大蠟燭,把它們放在死者身旁,一是用燭光為亡靈祝福;二是為亡靈照亮通向天堂之路。
在德國的民間傳說中,鏡子被視為魔鬼的工具,是死神隱蔽的場所,妖魔利用鏡子的反照能力,擾得人不得安寧。因此,人在臨終前要將鏡子用布蒙住,以使亡靈能安詳地解脫塵世罪孽,升入西方極樂世界。 在德國南部山區,人在3臨終時,家人要打開窗戶,揭開樓頂磚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給死者敞開一條通向另一個世界的通道,因為他們相信人在脫離凡塵之後,將到另一個世界生活。人們通過這些臨終慰藉,使亡者能安詳地離去。
(二)葬禮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國家,葬禮一般都在教堂舉行。家裡如有人去世,先要與教堂商定舉喪日期,並要用適當的方式通知親友。此外,屍體要用清水洗凈,他們認為水有著無限的神力。它能凈化人的軀體、凈化人的心靈和靈魂,並能祛邪鎮妖。人降臨塵世要洗禮,離開塵世也要洗屍,洗刷塵世間的一切罪孽。
在教堂舉行葬禮的這一天,親朋好友手持鮮花或花圈陸續來到教堂。首先由牧師或神甫主持追思禮拜,參加葬禮者按事先的安排唱聖詩贊詩、奏哀樂、禱告、宣讀由喪家提供的死者生平。 教堂葬禮只是整個葬禮的前半部分,後半部分是在墓地舉行,只有死者的家屬、近親和親密的朋友參加,-般好友在參加完教堂葬禮後即可離去,不必去墓地。 在德國,葬禮多以土葬為主,親朋目送靈柩安葬在事先指定好的墓穴中安葬。人們圍繞在墓穴周圍,為死者禱告,願他安息、靈魂升入天堂。 應邀參加親友家的葬禮,惟一可送的禮物就是鮮花。可送成束的鮮花,也可送用鮮花做成的花圈(德國人不用紙花做花圈)。在鮮花的飾帶上要寫上死者、弔唁者的名字及"安息吧"、"永別了"之類的題詞。
在德國(以至整個西方國家)出席葬禮最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盡可能穿黑色的衣服,男子要系黑色無花圖案的領帶,如果沒有黑衣服就穿顏色暗淡、深沉的衣服,切忌鮮麗的服裝。同時,在葬禮上要保持肅穆、安靜,切不可大聲談笑,否則就被視為對喪家的不尊重,也顯得自己缺乏教養。整個葬禮自始至終都沉浸在一種庄嚴肅穆的氣氛中,沒有捶胸頓足、嚎陶痛哭的場面。除了小聲的抽泣聲,多數人都在沉思默禱,默默地為死者送行。 與人們肅穆的神情和暗淡的服裝相反,德目的墓地是萬紫千紅、鮮花盛開的。墓地四周是鬱郁蔥蔥的樹木,主要是四季常青的蒼松翠柏。在和暖的季節,百花齊放,鮮花既代表了人們對死者的追思,也是對生者的慰藉。每當想起死者,人們會到墓地去掃墓、獻花,靜靜地呆上一會兒,以寄託自己的哀思。
葬禮舉行後,喪家還有一個喪期。雖然近些年對這方面的要求已不那麼嚴格,但作為一名新寡的婦女在丈夫剛死之後就打扮得花枝招展,頻繁應酬,難免不招來非議。一般要求新寡的婦女所穿衣服要以素雅的顏色為主,除小型聚會外不要參加舞會、宴會及場面熱鬧的大型應酬,親友也要注意不要邀請她參加喜慶的聚會,以一段寧靜的生活度過喪期。對增值偶的男子要求不如寡婦嚴格,但也要求他在一定時期內穿著要規矩些,避免花天酒地的交際。

德國的交際禮儀
(一)初次相識
德國人之間初次見面,如果需要第三者的介紹,作為介紹人要注意:不能不論男女長幼、地位高低而隨便把一人介紹給另一人,一般的習慣是從老者和女士開始。向老年人引見年輕人,向女士引見男士,向地位高的人引見地位低的人。雙方握手時,要友好地注視對方,以表示尊重對方,如果這時把眼光移向別處,東張西望,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初相識的雙方在自報姓名時,要注意聽清和記住對方的姓名,以免發生忘記和叫錯名字的尷尬局面。在許多人相互介紹時,要做到盡量簡潔,避免拖泥帶水。 由於德語語言自身的特點,在與德國人交往中還會遇到一個是用尊稱還是用友稱的問題。一般與陌生人、長者以及關系一般的人交往,通常用尊稱"您";而對私交較深、關系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關系不錯的同事,往往用友稱"你"來稱呼對方。交換稱謂的主動權通常在女士和長者手中。稱謂的變換,標志著兩者之間關系的遠近親疏。對此必須熟練掌握和運用,這樣才能得心應手地與德國人交往。
(二)遵約守時
西方人一般都講究遵守時間,德語中有一句話"准時就是帝王的禮貌"。德國人邀請客人,往往提前一周發邀請信或打電話通知被邀請者。如果是打電話,被邀請者可以馬上口頭作出答復;如果是書面邀請,也可通過電話口頭答復。但不管接受與否,回復應盡可能早一點兒,以便主人作準備,遲遲不回復會使主人不知所措。如果不能赴約,應客氣地說明理由。既不赴約,又不說明理由是很不禮貌的。在德國,官方或半官方的邀請信,注往還註明衣著要求,這並非多此一舉,因為誰也不想在此穿戴莊重的場合,由於穿戴不符而出自己的洋相。接受邀請之後如中途有變不能如約前往,應早日通知主人,以便主人另作安排。如由於臨時的原因,遲到10分鍾以上,也應提前打電話通知一聲,因為在德國私人宴請的場合,等候遲到客人的時間一般不超過15分鍾。客人遲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電影院中的遲到,人們可以習以為常,但對於音樂會的遲到,則是令人討厭的。這時遲到者最好等到一幕或一個樂章結束後再入座。如等不急,需慢慢走到座位上,千萬別走錯排數,並且要對站起來讓路的人輕說"謝謝"。 赴約赴宴,如遇交通高峰期,一定要提早出門,以免遲到。遲到固不禮貌,但早到人家,也欠考慮。德國人如遇正式邀請,往往提前出門,如果到達時間早,便開車轉一圈或在附近散散步,到時再進主人家。
(三)付小費
在西方國家,給服務行業的工作人員付小費已成為習慣,小費已成為服務員的重要收入來源。給小費不但是對其服務的一種酬勞,同時也是對別人勞動的尊重。因此,它也屬於禮貌范圍之內的事。 那麼,對哪些人應付小費呢?飯店招待、門房、女服務員、房間清潔工、旅館中的行李搬運員、火車站和機場上的行李搬運員、輪船招待、卧鋪車廂乘務員、酒吧調酒師、理發師、出租汽車司機、加油站工人、廁所服務生、擦皮鞋者、導游、旅遊車司機、摩托遊艇司機、領座小姐和停車場看守等。經驗證明,付適當的小費可提高你在度假場所、餐館中的舒適程度。同時,通過小費也表達了你對服務員熱情周到服務的感謝。 小費不等同於服務費,服務費是顧客所付的附加費,一般為消費的10%一15%,它列在帳單的末尾。一般如果帳單上已列出了15%的服務費,那就不用再付小費,如果服務費只收10%,顧客要另加5%的小費。當然,如果你對這里的服務十分滿意,可以把錢湊個整數,或單獨把硬幣放在桌上或侍者的盤中。誰幫了我的忙,我就給他2-5馬克的小費,這已成為一種規矩。提早把幾馬克的小費塞到賓館房間清潔女工的手裡,可保證你房間的整潔舒適。早一點兒把小費塞給出租太陽傘和躺椅的人,可保證你及時租到這兩種東西。多付幾馬克的小費,可使你得到熱情周到的服務,其實這是很實惠的。千萬不可小看小費,這也是你禮貌是否周全的標志。
(四)如何送禮
朋友之間交往、遇有婚喪喜慶、做客赴宴、送往迎來、逢年過節、慰問病人等等,自要送些禮品,這是人之常情。德國人不習慣送重禮,所送禮物多為價錢不貴、但有紀念意義的物品,以此來表示慰問、致賀或感謝之情。去友人家赴宴,客人帶上點兒小禮物,俗話說禮輕情意重,一束鮮花、一盒巧克力糖果或一瓶酒足已。當然,去德國朋友家做客的中國人如能送給女主人一件富有民族風格的小紀念品,那定會受到主人由衷的贊賞。如果只是順便看望,那就不必帶什麼禮物了,最多給小孩子帶點兒小玩意兒。如果是業務的聚會,雙方往來都是公事,只要按時應邀出席,不必另有表示。 在德國,如遇朋友喬遷或新婚,你可以事先同受禮者開誠布公地談談送些什麼禮物好。有的德國新婚夫婦會把自己所需的日常用品列一份清單,送禮的朋友可在此單上劃上自己送的東西,這樣既可使新婚夫婦得到實惠,又令饋贈者高興。 對送報員、清潔工、看門人或照顧病人的護士,德國人一般也會送些禮品,感謝他們的辛勤勞動,不過對他們送錢更為實惠。你可把一張鈔票裝在信封里或直接塞到他們手中,同時對他們的勞動表示感謝。

德國生活小事忌諱多
在德國,忌諱「13」。要是13日碰巧又是個星期五,人們會特別小心謹慎。此外,德國人祝賀生日的習慣也不同於中國人。在中國,友人生日臨近,你方便時,送他生日禮物並祝他生日快樂,他一定會為你的關心及熱情而感激不盡。但如果這事發生在德國,則只能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這是因為按德國的習俗,生日不得提前祝賀。
在原聯邦德國,年齡、職業、婚姻狀況、宗教信仰、政治面目甚至個人收入都是隱私,相識或共事多年而不知對方底細是司空見慣的事。另外,別人買到一樣東西,即使喜歡,也不要問價格。遇到別人生病,除傷風感冒或外傷等常見的病外,不要問及病因及病情,否則會招來好窺視別人秘密之嫌。訪友時,切不可搞「突然襲擊式」的登門拜訪,都要事先約定。
原民主德國居民樓的煙囪都比較大,因此,城市中有一種專門從事清掃煙囪的工人。人們相信,誰要是出門在半路遇見煙囪清掃工,誰一整天就會順利;如果有人在和煙囪清掃工擦肩而過時在他身上摸一下,他這一天就會交好運。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過去德國人的房子都比較簡陋,爐灶、煙道都比較簡單,很容易引來火災,有煙囪工人清掃就會避免這類災難。這種習慣延續至今。

德國旅店男女隨意同居
德國人對性的態度極為開放,無論走到哪裡,都無法避免有人要與你探討性問題的可爭議之處,如果你表現出一絲尷尬,就會被人視作心理有障礙。德國的色情業也遍布各個城市。漢堡紅燈區的妓女們身著三點式扭動著腰身出現在櫥窗里,其開放程度簡直可以與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相媲美。德國人常常嘲笑美國人在性問題上放不開,說美國人把好萊塢的三級片以及性自由的觀念輸出給全世界,卻不能容忍自己的總統在性問題上的不檢點。而在德國,這一切不過是平常之事。當你走到大街上或打開電視機,動不動就會有赤裸裸的畫面映入眼簾,真令人覺得有些驚異:這還是以嚴謹、保守著稱的德國人嗎?
德國人在十三四歲就開始接受性生理教育了。校園、商店裡到處都是免費的避孕物品。有調查顯示,18歲的中學生中,90%以上有過性行為。在德國人的觀念中,所謂「貞操觀」、「處女膜情結」,乃是對女性性權利的壓抑,早已被歷史唾棄。
在德國人眼中,性權益也是人權之一,神聖不可侵犯。德國人因性生活不合而離婚的人很多,離婚率高達40%以上。同居和獨身是大部分現代德國人的選擇。同居者經濟獨立,彼此以感情維系。有的同居幾十年,到老才結為夫妻。而結婚的年輕人中,大多數也有多年的同居史。獨身者在事實上也有不固定的同居對象,維持性夥伴關系。
家庭內部,夫妻之間是非常重視性生活質量的:孩子一般要早早哄睡;晚餐得精心准備;餐桌上燭光閃爍;音響里傳出輕柔的樂曲;夫妻彼此用眼神、用語言、用親密舉動為共度良宵精心鋪墊。如果丈夫違背妻子意願,粗暴行事,有可能被指控犯「婚內強奸罪」。
在德國旅店,男女同宿一室非常自然,無需出示結婚證件。無論是旅行團還是大學里的實習隊在外住宿都是兩人一屋,自由搭伴,不分男女。即使兩個熟悉的異性搭伴同住,也常常是互不侵犯,西線無戰事。
德國的裸體日光浴非常有名。到了夏天,在露天游泳場、沙灘上經常可以看到一群群仰卧或俯卧著的享受裸體日光浴的人們。曾經有個來自國內的女同胞斗膽走進裸體人群,想親身體驗一番日光浴的滋味。可她一進去又膽怯了,狠了幾次心都不好意思解開她那身黑衣裙,萬般無奈,只好著裝躺下。沒過兩分鍾,她就自知沒趣地逃離了。事後她說,她成了那天沙灘上白花花的人群中惟一的一個黑色怪物。其實,在專心致志日光浴的裸體人群中,人人閉目養神,沒人看你,完全是你自己心虛,放不開。
對於性開放,德國人自有他們的解釋。他們說,德國人的個性是凡事務實認真,對性也一樣。性既然是人的自然屬性,就無需迴避,這樣反而見怪不怪了。德國的性犯罪率相對較低就能說明問題。德國人說:「性忌諱那已經是我們三四十年前的老黃歷了,沒有當年亞當、夏娃赤身裸體在伊甸園里偷吃禁果,哪有我們這些上帝的子民?」

閱讀全文

與德國人身上什麼氣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