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四次會議
1、1943年11月22日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的:開羅會議
2、1943年11月28日至豎神緩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瞎宏行的:德黑蘭會議
3、1945年2月在蘇聯克里米余模亞半島舉行的:雅爾塔會議
4、1945年7月在德國柏林近郊舉行的:波茨坦會議
⑵ 雅爾塔會議
Yalta Conference.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英、蘇三國首腦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雅爾塔舉行的會議,又稱克里米亞會議(Crimea Conference)。1945年初,德國法西斯臨近滅亡,反法西斯戰爭接近最後勝利,美、英、蘇之間的矛盾日益明顯暴露。為加強相互輪帆族信賴,協調戰略計劃,盡快結束戰爭,安排戰後國際事務,維護戰後和平,三國首腦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和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於1945年2月4—11日在雅爾塔舉行轎賣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有:①戰後處置德國問題,決定由美、英、法、蘇四國分區佔領德國和德國必須交臘弊付戰爭賠償以及徹底消滅德國軍國主義和納粹主義的一般原則。②波蘭問題,三國決定波蘭東部邊界大體上以寇松線為准,在若干區域作出對波蘭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蘭在北部和西部應獲得新的領土,其最後定界留待和會解決;關於波蘭政府的組成經過激烈爭論,同意以盧布林的波蘭臨時政府為基礎進行改組,容納國內外其他民主人士。③遠東問題,蘇聯承諾在歐洲戰爭結束後2—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其條件是:維持外蒙古的現狀,庫頁島南部及鄰近島嶼交還蘇聯,大連商港國際化,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蘇、中共同經營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千島群島交予蘇聯;④聯合國問題,同意蘇聯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加盟共和國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決定美、英、法、蘇、中五國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規定實質性問題常任理事國一致同意的原則。此外,會議還討論了希臘、南斯拉夫、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的有關問題。會議簽署了《雅爾塔協定》,通過了《被解放的歐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亞宣言》等文件。此次會議鞏固和維護了三國戰時聯盟,對協調盟國對德、日作戰,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進程和促進戰後和平穩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積極作用,為聯合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但會議的某些協議未經有關國家同意,具有明顯的大國強權政治的傾向,嚴重損害中國等國的主權和利益。三大國在會議上作出的戰後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稱為雅爾塔體系,對戰後世界影響巨大。
雅爾塔會議("克里木會議")是美國、英國和蘇聯三個大國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間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島的雅爾塔皇宮內舉行的一次關於制定戰後世界新秩序和列強利益分配問題的一次關鍵性的首腦會議。這次會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決定了直到今天許多國家的命運與方向。參加這次會議的國家首腦是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美國)、溫斯頓·丘吉爾(英國)和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蘇聯)。
這次會議是繼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後的第二次同盟國首腦會議。這次會議的結論在1945年7至8月的波茨坦會議就有所爭議。許多人批評此次會議使蘇聯以及各國共產黨得以控制中歐, 東歐以及亞洲許多國家,因為在會中美國總統羅斯福以及英國首相邱吉爾都沒有依照當時被佔領的國家之期望,要求戰後被蘇聯"解放"的國家交由聯合國代管。此外為爭取蘇聯對日宣戰,會中部分內容侵犯中國權利甚大。會前其他國家並不知情,故其結論亦有"雅爾塔密約"之稱。
⑶ 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
一、開羅會議
1、時間:1943年11月27日
2、與會國:中華民國、英國、美國
3、文件:《開羅宣言》
4、針對對象:日本。開羅會議為中國領土完整奠定基礎。宣言指出,「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日本侵略」。「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
5、背景:1943年6月初,美國總統羅斯福向中華民國政府表達了擬約丘吉爾、斯大林、蔣介石會談的意願。
10月28日,在莫斯科3國外長會議期間,羅斯福再次致電蔣介石:「莫斯科會議至今進行甚速,極望其結果得有裨於各方,余正促成中、英、蘇、美同盟之團結。羅斯福強調:「余知閣下不欲久離貴國,但現時遠行,對余甚為適宜。余正期望與閣下相見,因余信有多數問題,惟有吾人面覿,方能得圓滿之解決。」
11月2日,蔣介石致電羅斯福表示當如前往埃及與羅斯福、丘吉爾會晤。9日,羅斯福正式電邀蔣介石於21日抵達開羅。丘吉爾也致電蔣介石,表示將「藉此良機,不僅得以相互承認,並得以共同商討如何早日克服共同之敵人,獲得完全之勝利,以及相互保證同盟國間將來各方面之工作,以促進其安全和繁榮。」
1943年11月,宋美齡陪同蔣介石出席了開羅會議,擔任蔣介石的翻譯。蔣介石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在會後發表的《開羅宣言》中明確宣告:戰後,日本必須將東三省、台灣和澎湖列島歸還給中國。
6、影響:開羅會議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的100多年中第一次以世界大國身份參加的會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確立了中國在世界的四強地位。
7、註:第二次會議
在1943年12月1日德黑蘭會議結束後,羅斯福、丘吉爾重返開羅,美英間對於緬甸作戰問題發生激烈地爭論。1943年12月4日會議開始以後,丘吉爾要求把反攻緬甸的力量抽調用於強歐洲第二戰場的「霸王」行動。
羅斯福自稱「倔強地像一頭騾子似的」同丘吉爾發生爭執,指出美、英對中國負有道義上的義務,沒有理由放棄在緬甸的兩棲作戰,但「英國人根本不願進行這場戰役,我沒有辦法使他們點頭」。羅斯福為了保持英美間的一致,不得不收回對蔣介石的保證。
12月7日,羅斯福致電蔣介石,說明由於准備1944年夏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需要大量登陸艇,就難以在孟加拉灣發動兩棲作戰了。這實際上意味著在第一次開羅會議制定的3國聯合作戰計劃已告失敗。
二、德黑蘭會議
1、時間: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
2、與會國:蘇聯、美國、英國
3、文件:《德黑蘭宣言》
4、背景:1943年7月,美國總計羅斯福建議斯大林籌組雙邊會晤。8月7日,英國首相丘吉爾也致函斯大林,建議在英國奧克尼群島的斯卡帕灣籌辦三方會晤。斯大林把自己要「將兩國代表會議……變成三國代表會議」的想法告訴了羅斯福和丘吉爾。
他建議將會晤地點定在阿斯特拉罕或阿爾漢格爾斯克。正在參加魁北克會議的丘吉爾和羅斯福於8月19日共同致函斯大林,除強調了三方會晤的重要性外,提出以阿拉斯加的費爾班克斯作為三巨頭會晤的地點。斯大林在復信中對三巨頭會晤的重要性表示了肯定,但提出,在蘇聯軍隊與「希特勒主力展開極為緊張戰斗」之際,他不能前往費爾班克斯這樣遙遠的地點。
之後,羅斯福又提出於11月15日至12月15日之間在北非舉行三巨頭會晤的設想。斯大林在復信中指出,將三巨頭的會期定為11月至12月之間是可以接受的,「至於會晤的地點,指定在三國都設有代表處的一個國家如伊朗就比較合適。」這樣,有關在伊朗舉行三巨頭會晤的建議被首次提了出來。
兩天以後,丘吉爾復函同意出席德黑蘭會議。丘吉爾提出了要用古希臘「埃夫里卡」一詞(意即「我發現了」)作為這一行動的代號,以「開羅-3」代替「德黑蘭」。可是,羅斯福卻搬出美國憲法的某些條文和會議所面臨的使命,反對把德黑蘭作為召開三國代表會議的地點。
他建議以開羅或前義大利殖民地厄利垂亞首府阿斯馬拉取代德黑蘭。羅斯福熱情地向斯大林提出把停泊在地中海東部某一港口的美國軍艦作為會晤場所,而對外則稱在巴格達近郊舉行會議,會晤日期定為11月20-25日。斯大林同意會晤日期的安排。為了能通過電話和電報繼續指揮紅軍的軍事戰役,他堅持會議應在德黑蘭召開。
10月底,羅斯福又給斯大林發了一封信函,繼續堅持會議應在巴格達附近的阿斯馬拉、安卡拉或巴士拉,以及在波斯灣沿岸召開。斯大林表示,他將不能親臨在德黑蘭以外的地方舉行的會議,但他可向任何地點派遣自己的代表。羅斯福這時讓步了,同意在德黑蘭舉行三巨頭會晤。
5、影響:德黑蘭會議和《德黑蘭宣言》是反法西斯聯盟主要國家在戰爭後期建立有效軍事合作的重要步驟,對加強盟國團結、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徹底打敗德意日法西斯產生了重大作用和影響。
德黑蘭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次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會議。首先,它在反法西斯聯盟歷史上第一次協調了反對共同敵人的軍事戰略,通過了東西方盟國聯合打擊希特勒德國的一致作戰計劃,為1944年在歐洲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決定性勝利奠定了基礎,從而對大戰的進程和結局產生了重大影響。
其次,這次會議解決了美英蘇三大國長期以來存在的一些主要矛盾和分歧,增強了它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鞏同了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團結與合作,這又為盟國今後解決其他各種問題和合作重建戰後世界和平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在德黑蘭會議上,三大國為了自身利益也達成了某些損害他國利益的妥協,對戰後世界產生了不良影響。
6、針對對象:德國。會議討論了分割德國,建立維護和平的國際組織,巴爾干、法國、遠東、芬蘭以及波蘭疆界等問題。
三、雅爾塔會議
1、時間: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
2、與會國:美國、英國和蘇聯
3、文件:《雅爾塔協定》
4、針對對象:戰後處置德國問題、波蘭問題、遠東問題、聯合國問題。
5、背景:1944年,整個世界的反法西斯戰場的形勢,無論是在歐洲大陸、亞洲大陸還是在太平洋戰場上,都促使美、英、蘇三大盟國召開的一次重要的會議「積極」地准備著。
歐洲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蘇聯紅軍和美英聯軍正從東西兩面夾擊德軍,一步步地把戰爭推進到納粹德國的本土。
歐洲東線的蘇聯軍隊已在北起波羅的海至喀爾巴阡山之1200公里長的戰線上發動反攻,其前鋒已渡過奧得河,距柏林東部只有60公里。在歐洲西線,美英盟軍基本上粉碎了德軍在阿登地區發動的最後一次反撲,兵鋒直抵萊茵河西岸。法西斯德國崩潰在即,反法西斯盟國在歐洲戰場的勝利指日可待。」
但是,在亞洲和太平洋戰場,對日作戰的形勢卻讓人頗感艱難。但在太平洋戰場上已處於絕對劣勢,完全陷入被動挨打局面的日軍,仍和美軍逐島展開爭奪,致使戰事異常慘烈,雙方都在漫長的島嶼爭奪戰中損失慘重。而在中國(國民黨)大陸及東南亞的大洋上日軍仍然占據著大片陸地和眾多的島嶼。
正是基於以上的認識,美國的軍事領袖們在籌劃集中絕對優勢的兵力,作最後的進攻,以盡快結束太平洋戰爭的時候,都迫切希望蘇聯早日參加對日作戰,以便牽制日本在中國領土上的軍隊,使之不能增援日本本土諸島的作戰。正是懷著這樣迫切的心情,1945年2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如期前往蘇聯的克里米亞半島參加即將在雅爾塔舉行的會議。
6、影響:雅爾塔會議基本上解決了戰後和平與安排的問題。1945年7月17日~1945年8月2日蘇美英三國首腦的波茨坦會議實際上是對雅爾塔會議的決議和規定作了進一步的補充和修繕。會議主要討論了德國問題、波蘭問題、對義大利等戰敗國的基本政策和黑海海峽問題等「。
規定:必須使德國非軍國主義化、民主化和肅清納粹主義;蘇美英法四國總司令分別在各自的佔領區內行使管理權;英美承認波蘭臨時政府並與流亡政府斷交;波蘭西部邊界問題由和會最後決定;設立外長會議討論對德國和義大利等戰敗國的和約問題;認為關於海峽的《蒙特勒公約》應予修訂;哥尼斯堡及其附近地區劃歸蘇聯。
雅爾塔會議對於緩和反法西斯盟國之間的矛盾、加強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協調對德日法西斯的作戰行動、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進程以及戰後懲處戰爭罪犯、消除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勢力影響等起了重要作用,對戰後世界格局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
四、波茨坦會議
1、時間:1945年7月17日到1945年8月2日
2、與會國:美國、英國、蘇聯
3、文件:《波茨坦協議》
4、針對對象:對戰後德國的處置問題和解決戰後歐洲問題的安排。
5、背景:波茨坦會議的背景是1945年5月8日德國法西斯無條件投降,歐洲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但在遠東對日作戰還在激烈進行。為了商討對戰後德國的處置問題和解決戰後歐洲問題的安排,以及爭取蘇聯盡早對日作戰。
6、影響:波茨坦會議是三大國首腦在戰爭期間召開的最長的一次會議,也是最後的一次會議。這次會議對於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具有重大意義,並就戰後許多重大問題達成了協議,從而確立了戰後世界的政治格局。
會上美、英、蘇三國首腦在一系列國際問題上進行了激烈的斗爭,反映了美國、英國和蘇聯的關系開始惡化。隨著戰爭的結束,新的矛盾,兩種社會制度的矛盾又重新上升為東、西方大國之間的主要矛盾,從而成為戰後一段時期內國際斗爭的重要內容。
(3)對德國法西斯的審判稱為什麼會議擴展閱讀:
雅爾塔會議對中國的影響:
雅爾塔會議背著中國政府作出的有損中國領土和主權的決定,是大國沙文主義和強權政治的表現,更是綏靖政策又一次發展到高潮的標志。同時也通常被看成冷戰的標志。雅爾塔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次重要國際會議。
它協調了蘇聯與美英之間的關系,取得了相互諒解,加強了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團結,有利於動員盟國全部力量,最終打敗德日法西斯,對戰後一些重大國際問題進行了討論,並作出了一定的安排。但是,在牽涉到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的主權利益問題上,違背了世界各國平等合作,尊重主權完整的原則,有大國主宰一切的強權政治表現。
⑷ 雅爾塔會議除了決定對德國日本法西斯作戰外,該會議還做了什麼重要決定
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盟軍完全占據了上風,德、日已經即將失敗。於是英美蘇三國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了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有:戰後處置德國問題、波蘭問題、遠東問題、聯合國問題。
處理德國和波蘭的問題,主要是處理歐洲的問題。最後決定美蘇分別託管。於是形成了二戰後的東歐、西歐。
遠東問題(日本問題),主要是處理大日本帝國勢力范圍的問題。主要有大日旦讓純本帝國本土(本島、台灣、朝鮮),以及日本的勢力范圍如滿洲國、東南亞各國、太平洋群島等。最後決定,美蘇分別託管朝鮮半島。由中國(蔣政府)接管滿洲國和台灣。由中蘇美英四國一起託管日本本島,但後來蘇軍在北海道登陸時,遭到日軍激烈反抗,蘇軍死傷慘烈,無法登陸日本;勢力較弱的中英兩國遂不敢出兵日本了,最後由美國託管。
聯合國問題:主滑殲要是兩個問題,一,組建聯合國這個機構;二、允許各個殖民地獨立自主。所以從1945年開始,英模咐法德所屬的殖民地紛紛完成獨立自治。例如1947年的英屬印度(包含今日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緬甸),1950年代的馬來西亞等。1950年代,英國曾打算讓HK獨立,但遭到當時中國反對,於是HK成為戰後英國唯一的由總督直接統治的殖民地。
二戰是左右大戰。右派的德日被戰敗,白左的英國、羅斯福和極左的蘇俄,成為戰勝國。二戰後,歐洲大部分變成了白左國...
⑸ 請問有關於「波茨坦會議」的歷史知識嗎
會議主要成果
復原德國1937年後在歐洲吞並的領土,將奧地利從德國分離出來。 聲明盟國佔領德國的目的:非軍事化、清算納粹主義、民主化和解散卡笑哪特爾企業聯合。 《波茨坦協議》,將德國和奧地利分為四個佔領區(在早先的雅爾塔會議就已確定),並類似地將柏林和
維也納也分為四個佔領區。 同意以戰犯起訴納粹黨人。 將居住在德國境外的德國人驅逐回國。 戰爭賠款協議。盟國估計損失為2000億美元。在西方的堅持下,德國只需要以資產、工業產品和勞動力的方式支付200億美元。然而,冷戰使償還計劃沒有完全執行。 在斯大林的建議下,波蘭不列入德國賠償分配方案,而由蘇聯所獲賠償的15%轉交給波蘭(從未執行)。 盟國發布了波茨坦公告,確定日本投降的條件。 其它問題將留給盡快召開的最終和平會議解決。 盡管西方要求在最終和平會議上才確認德波邊界奧德河—尼陸鎮斯河線,波茨坦會議上確定的強制德國人口遷移卻 使得德波邊界碰悉碼在事實上得到確定並且不可挽回。意義:
波茨坦會議是三大國首腦在戰爭期間召開的最長的一次會議,也是最後的一次會議。這次會議對於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具有重大意義,並就戰後許多重大問題達成了協議,從而確立了戰後世界的政治格局。會上美、英、蘇三國首腦在一系列國際問題上進行了激烈的斗爭,反映了美國、英國和蘇聯的關系開始惡化。隨著戰爭的結束,新的矛盾,兩種社會制度的矛盾又重新上升為東、西方大國之間的主要矛盾,從而成為戰後一段時期內國際斗爭的重要內容。
⑹ 雅爾塔體系的特點
雅爾塔體系
體系的建立
形成條件
體系特點
體系合作
體系對抗
體系解體
目錄
1摘要
2基本信息
3體系的建立
4形成條件
5體系特點
6體系合作
7體系對抗
8體系解體
9體系評價
正面評價
負面評價
雅爾塔體系(英文:Yalta System),是對1945年-1991年間國際政治格局的稱呼,得名於1945年初美、英、蘇三國政府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雅爾塔(今屬俄羅斯克里米亞)舉行的雅爾塔會族蔽議。
雅爾塔體系其特點是:以美國和蘇聯兩極為中心,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爭奪霸權的冷戰,但不排除局部地區由兩個超級大國直接或間接參與的戰爭(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等)。1989年的東歐劇兆扒州變和1991年的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上的瓦解,也象徵著雅爾塔體系最終瓦解。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雅爾塔體系
外文名
Yalta System
類型
1945年-1991年國際政治格局稱呼
得名於
雅爾塔會議
二戰後格局
兩極格局
展開全部
體系的建立
雅爾塔體系下的1959年世界冷戰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英國、蘇聯三國先後舉行了一系列首腦會議,其中主要有:開羅會議(1943年11月22~11月26日)、德黑蘭會議(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雅爾塔會議(1945年2月4~11日)和波茨坦會議(1945年7月18日~8月2日)。會議達成了以下協議:
1.打敗德國、日本法西斯,並在兩國徹底鏟除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以防止法西斯主義死灰復燃。
2.重新繪制戰後歐亞地區的政治版圖,特別是重新劃定德國、日本、義大利等法西斯國家的疆界及其被佔領地區的邊界。
3.建立聯合國,作為協調國際爭端、維持戰後世界和平的機構。聯合國的核心機構安理會的表決程序實行「雅爾塔公式」,即「大國一致原則」。 以美、蘇、中、英、法五大國為核心,以聯合國為主導此液,保護中小國家的安全,維護世界和平。
4.對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國際聯盟的委任統治地實行託管計劃,原則上承認被壓迫民族的獨立權利。
以上的首腦會議形成一系列影響戰後世界秩序的公報、議定書、協定、聲明和備忘錄,特別是以《雅爾塔協定》為主體的國際關系體系,即雅爾塔體系。
形成條件
1.歐洲在戰爭中受到嚴重削弱,德國淪為戰敗國;法國元氣大傷;英國實力消耗極大。
2.美國的軍事經濟實力空前膨脹,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
3.蘇聯壯大了自己的政治軍事力量,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夠與美國抗衡的政治軍事大國
4.二戰後初期,新獨立的發展中國家還沒有形成抗衡蘇美的力量。
實質
是大國實力對比和互相妥協的產物,打上了大國強權政治的烙印。
體系特點
雅爾塔體系的特點有:
1.世界兩極格局形成,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對抗,國際關系以美蘇冷戰為主線。
2.歐洲一分為二,東西歐分別被蘇聯和美國控制。
3.德國一分為二,社會主義的民主德國和資本主義的聯邦德國分別被蘇美控制。
4.朝鮮一分為二,社會主義的朝鮮和資本主義的韓國分別被蘇美控制。
體系合作
雅爾塔體系中的合作主要表現在:
1.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反法西斯戰爭中,美、蘇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進行了成功的合作,兩國分別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2.1945年10月,美、蘇等50個國家共建聯合國,維護了戰後世界的和平。
3.戰後對德國法西斯的紐倫堡審判和對日本法西斯的東京審判,也是美、蘇合作的重要體現。
體系對抗
雅爾塔體系中的對抗主要表現在:
1.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1955年成立的華沙條約組織標志著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對抗格局的形成。
2.1946年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提出和馬歇爾計劃的制定。
「鐵幕演說」揭開了冷戰的序幕;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對抗蘇聯的「冷戰」政策的總構想,是冷戰正式開始的重要標志;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關於援助西歐的實施和應用,它不僅是一項經濟援助計劃,更重要的是通過經濟援助達到政治控制的目的,因此它根本上講是控制西歐的政治計劃。
3.美蘇爭霸20世紀50年代,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上台,提出一套平起平坐,實現美蘇合作,共主世界的基本戰略,形成了美蘇爭霸的格局。第一階段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其特徵是美、蘇互有攻守。緩和局勢的三個標志性事件是蘇聯簽訂對奧和約,結束對奧地利的佔領、蘇聯承認聯邦德國和1959年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訪美。緊張局勢的標志性事件有「柏林牆」的修築和「古巴導彈軍事危機」。第二階段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蘇聯處於攻勢,美國則是轉攻為守的時期。蘇聯於1979年出兵阿富汗表明二戰後蘇聯對外擴張政策達到頂點。美國軍隊從越南撤出和中美關系正常化是美國對外政策的重要調整。第三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對蘇聯採取強硬態度,蘇聯從對外擴張轉向全面收縮。代表性事件是美國提出星球大戰計劃。
體系解體
20世紀60年代,由於蘇聯推行霸權主義政策,中蘇關系惡化,社會主義陣營不復存在;20世紀70年代,歐共體和日本經濟崛起,要求在經濟政治上獨立自主、不願唯美國馬首是瞻,資本主義陣營分裂。世界由兩極格局演變為多極化趨勢。而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標志著雅爾塔體系完全瓦解。
體系評價
正面評價
1.雅爾塔體系的形成實現了世界由戰爭到和平的轉變,對抗雙方彼此勢均力敵,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
2.雅爾塔體系促進了民族解放事業的發展,有利於第三世界的崛起。
3.雅爾塔體系推動了戰後科學技術的發展。
負面評價
1.在世界兩極格局下,局部戰爭不斷,世界長期不得安寧。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阿富汗戰爭。
2.雅爾塔體系體現了大國強權政治,如外蒙古的獨立。
3.重劃國界、分裂國家,造成了人口大遷移,世界局勢的穩定性減弱。
4.雅爾塔體系形成了不平等的國際關系和經濟秩序,給許多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免責聲明
頭條網路的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如您發現頭條網路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您前往詞條編輯頁共同參與該詞條內容的編輯和修正;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及時處理。
未經許可,禁止商業網站等復制、抓取頭條網路內容;合理使用者,請註明來源於www.ke.com。
意見反饋
©2020 ke.com
⑺ 雅耳塔會議的內容是什麼
1945年2月4-11日,蘇、美、英3國政府首腦在蘇聯克里木半島雅爾塔舉行的國際會議。亦稱克里米亞會議。參加會議的有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敗納卜H.B.斯大林、美國總統F.D.羅斯福和英國首相W.L.S.丘吉爾以及3國外交部長、參謀長和顧問們。會議發表公報,簽訂了《雅爾塔議定書》和秘密的《雅爾塔協定》。
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後期,蘇聯和英、美等國軍隊從東西兩線向德國本土推進,德國法西斯敗局已定。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日本法西斯軍隊尚在負隅頑抗。為了協調盟國關系,商討最後打敗德、日的計劃及研究處置戰敗的德國,安排歐洲事務和戰後和平等重大事項,舉行了此次會議。
在雅爾塔會議上,一致同意對德國實行分割政策。戰後德國由蘇美英法分區佔領。後察穗來分區佔領發展成為東西兩個德國,並且以東西德的分界為界限,東德劃入蘇聯勢力范圍,西德劃入美國勢力范圍。關於向德國索賠問題,英美同意蘇聯提出的「戰爭賠償總額為290億美元,其中50%歸蘇聯」的建議。3國領導人就對日作戰條件達成協議並簽了字。美英認為非洲、拉美及亞洲很大一部分地區理所當然是西方勢力范圍,所以會上沒有涉及。
雅爾塔會議無疑為戰後世界以美蘇兩極為主導的戰略格局奠定了基礎。因而後來人們慣常稱這種格局為雅爾塔格局或雅爾塔體系。總的來說,雅爾塔會議協調了反法西斯盟國茄中徹底打敗德日侵略者的軍事行動計劃,而且就如何處置戰敗國及建立戰後世界和平秩序等問題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定,它對於鞏固反法西斯聯盟、推動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⑻ 2戰後對德國的處理是在哪次會議上 雅爾塔會議波茨坦還是德黑蘭
波茨坦會議,此時德國已經投降
討論的主要問題
關於德國
會議討論了佔領德國的基本原則,規定解耐歲除德國全部武裝,摧毀一切軍事工業和納粹組織,懲辦戰犯,實行政治生活民主化,經濟上消滅過分集中現象,實現分散化。關於波蘭西部疆界問題,規定德國原來的東 部領土,以及不歸蘇聯管轄的一部分東普魯士及原但澤自由區,均由波蘭政府管轄。英美同意與波蘭全國統一臨時政府建立外交關系。會議決定盡快組織國際法庭,對戰犯進行審判。英美還同意將哥尼斯堡及附近地區割讓給蘇聯。會議還討論了對日作戰、賠款等問題,並作了規定。蘇聯在會上重申按時參加對日作戰。8月2日三國首腦簽署了《蘇美英三國柏林(波茨坦)會議議定書》。波茨坦會議對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具有重要意義,但會議也表明,隨著戰爭接近尾聲,英美同蘇聯之間的矛盾和斗爭日益激化。 。
會議討論了德國問題、波蘭問題、奧地利問題、締結和約接納聯合國會員等一系列問題,昌或睜會議的重點是德國問題。經過激烈的爭論,會議確定了美、蘇、英、法四國管制和處置德國的政治及經濟原則。會議規定,徹底鏟除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消滅壟斷組織,在民主基礎上重建德國政治生活。關於德國賠償問題,確定「蘇聯所提的賠償要求,將以沒收德國境內蘇占區的資產及相應的德國國外投資予以滿足」。此外,蘇聯還可以從西方佔領區所拆遷的工業設施中無償得到10%和以商品支付的15%作為賠償。「美國、英國以及有權獲得賠償的其他國家的賠償要求,將自西部各佔領區及相應的德國國外投資予以滿足」。會議還決定,把原德國東普魯士的哥尼斯堡(今加里寧格勒)及其鄰近地區讓予蘇聯團芹。
⑼ 波茨坦會議名詞解釋
波茨坦會議:是1945年7月17日到1945年8月2日,美、英、蘇3國首腦杜魯門、丘吉爾(1945年7月28日以後是新任首相艾德禮)和斯大林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舉行戰時第三次會晤,史稱「波茨坦會議」又叫「柏林會議」。
波茨坦會議的背景是1945年5月8日德國法西斯無條件投降,歐洲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但在遠東對日作戰還在激烈進行。為了商討對戰後德國的處置問題和解決戰後歐洲問題的安排,以及爭取蘇聯盡早對日作戰。
⑽ 1938慕尼黑會議
1938年9月29~30日,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和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關於割讓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族聚居區蘇台德領土給德國的四國首腦會議。
慕尼黑會議召開前,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居住著300多萬德意志族,大部分居住在該國的蘇台德地區。德國法西斯利用捷克斯洛伐克民族之間問題挑起事端,為侵略製造借口。1933年10月,德國扶植蘇台德日區德意志族,充當侵略工具。1938年3月,德國強行兼並奧地利。4月,希特勒唆使德意志族人要求蘇台德區"自治",德軍同時在德、捷邊境集結,進行武力威脅,由於捷克斯洛伐克決心抵抗。希特勒被迫暫時退卻。9月12日,希特勒在紐倫堡發表演說,公開宣布要援助蘇台德德意志族。當晚蘇台德地區發生暴亂,出現九月危機。9月15日,張伯倫赴德國伯希特斯加登同希特勒舉行會談,不惜一再退讓,表示英國「承認蘇台德脫離的原則」。9月19日,英、法兩國對捷施加壓力,迫其割讓蘇台德地區。9月21日捷被迫接受英、法建議。9月22日,張伯倫再次飛抵德國同希特勒會談。 希特勒又要求兼並更多的領土,並於9月26日以戰爭相威脅,局勢空前緊張。經過幕後策劃,由墨索里尼出面斡旋,決定舉行英法德意4國慕尼黑會議。9月30日凌晨簽訂了《德國、聯合王國、法國及義大利間的協定》,即《慕尼黑協定》。協定規定:1938年10月10日前將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地區及同奧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區,連同上述地區的一切建築和設施,移交給德國;德意志族居民是否佔多數尚不確定的地區,暫由國際委員會佔領,通過公民投票,決定歸屬,最後劃定邊界。慕尼黑會議及協定粗暴地踐踏了國際法和國際關系的基本准則,是綏靖政策登峰造極的表現。慕尼黑會議及協定鼓勵和助長了法西斯國家進一步發動侵略戰爭的野心。同年10~11月德軍佔領蘇台德區。1939年3月15日,吞並捷克斯洛伐克全部領土,並於9月1日進攻波蘭。